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工作總結(通用3篇)
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1
一、以課堂教學為核心:
1、備課。學期初,鉆研了《數學新課程改革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
(2)及時復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復習或第二天復習,以后再逐漸延長復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特點。
(3)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業。
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之后,補給優秀,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鼓勵學生獨立作業的習慣,對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較好效果。分析練習產生錯誤的原因,改進教學,提高教師教學的針對性。
4、注重對后進生的輔導。
對后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
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2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一班和一二班的數學教學工作,轉瞬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反觀這個學期我走過的路,有許多的收獲,也有不少的遺憾。由于我從教時間短,教學經驗淺,又處在學生走入真正教育的初始階段,深怕的自己的言談舉止,教育方法不當會影響學生對今后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態度取向,所以我絲毫不敢懈怠,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深入研究教學,向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半學期下來,自己感覺對教書育人也算是入了門。為了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揚長避短,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出總結。
一、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夢寐以求的,而加強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1)備教材----首先通讀教材,要做到“瞻前顧后”,一方面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知識為切口,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新知。如冀教版下學期第四章的《認識圖形》和上學期的第三章《認識物體》同屬于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體系,為了讓學生將認識具體簡單的幾何體到認識抽象的平面圖形的過程更自然順暢,我找出上學期教學時幾何體教具和學生自制的學具,進行新舊知識對比教學。實際課堂反應很好,學生表現的很興奮,一下子找出了自己上學期制成的幾何體,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我心里暗喜,趕緊抓住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充分利用學生自己的小手工作品,動手、動腦,體會“面在體上”。這部分知識我在課前和教過一年級的教師們探討過,大家一致反應這部分由抽象到具體,學生學起來有些吃力,而我這節課下來知識傳授比較流暢,基本上將知識讓學生當堂理解,當堂鞏固運用,不用加班加點,增加學生的負擔。
(2)備教法----所謂教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方法得當,運用靈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感和求知的欲望,現在電視網絡等多媒體普及率非常高,時代感很強,要想讓學生配合你的教學,就要與童心牽手,用兒童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所以我在教學中會根據教學需求創設童話、游戲、故事、動畫等等,喚起學生心靈深處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講授《0的加減法》時,我講述了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引入加減法的新知,又通過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八戒吃西瓜的故事鞏固新知,讓學生在童話故事中發現數學知識。在講順序時,我將家里用水晶珠子串的五個福娃的模型拿到課堂,讓學生輪流擺放順序,并說出誰在誰的什么方向,起初我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而班內有個孩子將福娃摞起來,并說出了上下的相對性,看來只要精心備課,孩子們總會有驚喜回報你的用心。
(3)備學生----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從學生生活經驗中舉出例子,有助于他們將所學習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將知識內化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例如在講《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材中設計的是超市購物的情境,由于我所在的學校是農村,學生可能對超市比較陌生,而對自己村子里面的小賣部更熟悉,所以我以課本為藍本進行加工,設計出更符合自己學生生活環境的情境,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增強自身的文化底蘊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1)多方面充實充電,加大知識的存儲量。
走進教育,才發現現在的教學與我小的時候比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教材內容很豐富,涉獵的知識面很廣。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必須努力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天文、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等知識都要掌握一些,這樣備起課來才能更加的得心應手。所以閑暇時,我總是隨手從書櫥中拿出一本書來讀一讀,期望每日都有一些斬獲,上網時,我會先登錄第一課件網,看一個關于成語故事或者故事的flah。登錄博客時,我總是先讀一篇自己收藏的文學讀物。我堅信著對自己的日常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只有博學廣識的老師,才能教出篤學志遠的學生。
(2)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指導實踐。
著名數學家陳建功有個精辟的比喻:理論好比老鷹,實踐好比小雞,一旦掌握了理論就能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由此可見教育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本學期我學習了《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受益匪淺。
三、存在的不足
1、自己教完課,教學后記記錄有些不及時,階段性總結不到位。雖然我也深知教學后記是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捷徑,但有時太忙太累,未能及時記,事后也未能及時追記,致使教學實踐中許多寶貴的經驗、教訓,如電光火石般失而難復得。今后一定要克服惰性,擠時間及時記錄。
2、課容量小,對教學的秩序和節奏把握不到位。低估學生的能力,一堂課老是翻來覆去的說,將知識掰得很碎去為學生,生怕他們沒能掌握,導致授課速度慢,今后要努力提高課容量,多放心、放手,相信自己的學生有能力接受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內容。
3、課堂語言不夠精煉,對小組合作意識的培養不到位,沒能尋找到真正的更適合的小組學習方式。這也是一年的教學中比較遺憾的事。
4、總復習這段時間,我發現學生題做的很快,但出錯率很高,出現丟題,漏做,沒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做題,做完之后不會檢查等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帶領學生讀題目,要求每個人至少將題目讀上兩遍再做題,做題前先看看一個大題里面有幾道小題,逐題做,將學生
不認識的字寫在黑板上,每天上課前讀一讀這些生字。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學生進步不小,但讓我遺憾的是,我沒能讓學生養成打草稿的習慣,許多學生不會演算,做完后不會檢查,這學期還剩幾天的時間,估計習慣很難養成了,自己感覺很遺憾,沒能將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總結經驗,不斷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相信耕耘總會有收獲,風雨之后是彩虹!
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看似漫長的一個學期又在忙碌的工作當中過去。在這一年當中我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幸得辦公事各位老師的幫助、指導,使得教學工作能完成的較好、有效率,也讓自己學到了不少的好方法、好點子。下面我就這一學期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我在全國的教學改革的指導下,堅持用新教育理念進行教學,并加強師德師風的學習,能學到、做到,與時俱進,勇于開拓,與學校的教學路線保持一致。每次進行政治學習我都十分的認真,通過學習,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上了一個更高的臺階。
在平時工作中生活中,我生活樸實、勤儉節約、作風正派、為人誠實、對人誠懇、團結同志、尊敬比我年長的。遵守國家法律法令和我校的各種規章制度。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擔任一(5)、(6)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配合班主任教師努力建立良好的班風,形成團結、進取向上的班集體,與班主任一起出謀劃策,肯動腦筋,花力氣。一年級第二學期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學期數學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新課標的精神,落實對兒童少年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著眼于發展學生數學能力,通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一年級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那么,怎樣才能使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呢?
首先,“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新授課,練習課更加講究方法。新授課中,我們可以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小朋友的心里,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在練習課上,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完成練習。可以請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判斷其他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通過比賽形式來完成。對于勝出的小組給予紅花或星星等作為獎品,這樣促進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其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景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因材施教,減少坡度,保持興趣。減少坡度,這一點對差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爛殘車,不堪負重,如何使這部爛殘車平穩地行使呢?就是讓他們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這部“爛殘車”拋錨,打擊學習的信心,這一點作為教師是值得注意的。
二、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
一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范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了許多適合學生的動手的活動。如在學習測量時讓學生使用學具米尺,通過測量自己課桌面的長、寬、高,加深對長度單位分米的理解;我還帶著學生走上操場,一起測量自己的身高、兩臂長、一步長等。在舉行的這些活動,同學自己互相測量,多讓他們參加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例如:教學百內數的大小比較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所比較的數的位數是不同的還是相同的,再根據位數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來判斷所比較的數的大小。教學數的讀、寫法時,在舉幾個例子之后,引導學生總結讀、寫數的法則,這個過程本身體現了歸納推理。
四、巧妙滲透環保教育,關心環保。
在教育過程中,出現一些應用題,如書本在教學萬以內數的進位加法時,設計教學情境:“回收廢電池”,我在完成書本知識的教育外,還應該教育學生了解廢舊電池對我們的危害,知道在今后的生活中如看到了廢舊的電池應該如可處理,知道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從小培養。
由于本人開始從事教學工作的時間并不長,存在不足之處,一切還在探索當中。展望未來,爭取通過努力的耕耘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