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通用8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以來,我組教師發揚勤懇工作,團結協作的精神,營造了濃厚的教研氛圍,樹立了良好的工作風氣,已發展為一個團結互助,關系融洽,教學各有所長,學術氣氛濃厚的集體。組內以學促教,開展互幫互學;以德育人,倡導“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學習”的教育思想,努力探尋切合實際的教學規律。
2、教學模式科學、規范、系統、嚴密
(1)有計劃地安排每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一個完整完善的工作計劃,是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圓滿完成的前提,我們組對教學安排的規劃非常重視并認真執行。備課組實行集體備課,制定教學工作的計劃、確定教科研的方向、安排研討課的時間及課題、統籌課外活動的任務等。
(2)保質保量定時進行備課組活動
我們備課組非常注重廣開言路,力爭做到集思廣益,達到精誠協作的目的。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都是經過精心的策劃,將平時的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每周一次集體備課堅持“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人頭)、三統一(統一進度、統一思想、統一調配)”。扎實有效地做到12個字,即“學習交流、討論總結、傳達布置”。
首先是中心發言人負責發言,講解本次集體備課所要關注的知識點、要點、重難點及可能采用的突破方法等;然后是成員之間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的共同討論每個教學環節、統一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研究<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確定教學重難點,交流小學數學教學的最新動態以及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最后確定本周的教案和習題等內容。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能解決幾個有關的問題,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平時大家一起做例題、習題,經常從不同角度分析解答,從而優化教學方法;合作修改教案,形成統一的教學思想。每一單元的教案和章節練習題都經過了全組教師的反復研究、討論,以達到最佳效果,最后形成組內集體教案和習題。三年級數學工作總結。
(3)積極抓好日常的教學工作
我們備課組非常注重備課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每學期推出示范課,同組教師必須按時聽課學習,聽課之后及時進行評課,做到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聽課之后,我們還進行了認真的評課,及時上傳評課稿十多篇。我們對學生作業做到精心批改,認真評講并指導學生及時訂正,有時會讓學生完成作業后,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給我們。對于碰到的難題或錯題,隨時在備課組內進行集體討論,做出合理、科學的解答。在教學常規上,本組教師能夠真正做到備、教、改、評等方面的落實,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年級整體成績不斷提高。
3、教育教學成績優異
在努力工作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本組教師也在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理論,學習課程改革相關理論,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工作之余,我們都能認真完成教育局組織的繼續教育學習,積極參加市、區教育局組織的各種學習活動。本備課組教師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強烈的奉獻精神,各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本組成員同心協力,總是從學校和年級的全局出發而不只為自己的班級考慮,有好的點子與想法總是能共享。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2
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根據新課標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一、認真學習教材教法。 開學初,我就認真學習教材,全面掌握本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就本冊教材的教學做了全盤計劃,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 。
四、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較的發展和培養。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3
上學期數學教育教學工作行將結束,在此,就本學期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作如下小結:
一 指導思想
教材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吸收了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在課堂中推進素質教育,力求體現三個面向的指導思想.目的是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運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如下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內容的呈現體現了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注重層次性和思考性.注重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形成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和專題化.內容的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情感.
三 教學內容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
四 學情分析
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基礎比較扎實,但個別同學存在學習態度及方法問題,有待指導與提高.另外,需加強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五、教學反思
(1) 注重將知識積累與動手操作,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加強知識運用的綜合性,靈活性與實踐性;
(2)注重知識的全方位整合與綜合運用,分析;
(3) 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知識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4)在學習過程中強調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積累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
(5) 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注意能力的培養及習慣的養成;
(6) 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點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不足之處:
個別同學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學習習慣有待于培養,改進與提高;整體知識整合不夠,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待培養提高;須加強全面培養與個別輔導.
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需再接再厲,不斷努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4
三年級是比較活躍的一個年級,它有一個承接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發生變化,表現在班級里就是有些平時比較好的學生成績、行為上開始下降,而平時不怎么好的孩子倒突然就學習認真起來,上下波動較多。為此,今年我多在班級管理上加強思想教育。
第一,行為規范教育。由于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差,需要老師對行為規范教育常抓不懈。平時,多有些學生多講、多提醒、多督促,對隨地亂扔、說臟話等不文明行為及時指出,要求改正,督促學生在思想上提高認識。這一年來,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自覺遵守,維護集體榮譽。
第二,集體主義教育。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所以通過教育,促進學生互幫互學,大家共同進步,樹立集體意識,并通過參與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一榮俱榮的集體意識,大大增進了集體凝聚力,也為集體掙得了一份份榮譽。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每周的主題班會,及課下找學生談心等方式,教育學生懂禮貌樂于助人,教育學生善待他人與寬容他人,教育學生孝敬長輩。而通過教育,我班大部分學生遇到老師能主動問好,學會了用“你好,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與同學能友好相處。
第四,學習重要性教育。在這個學期,我經常利用契機對學生進行熱愛學習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教育學生要認真上課,積極思考,積極發言,培養學生敢想、敢思、敢說、敢避。鼓勵他們在學習中找回自信,愛學習,能主動學習。
而教學中主要做了一下幾點:
1、放低姿態,不做過高要求。在之前的教學中,我總認為自己教的全面,也把方法放出去了,所以在練習中不應出現過多的問題,但事實恰恰相反,有時候平常的基本練習都能做的一塌糊涂。今年,可能是因為學生底子不是很好,我也就沒有過高的奢望,但正因為放低了要求,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我認為題目比較難的,也總有一小部分人能將題目做得完美,讓我改題時都忍不住為他喝彩,在學生練習本上為他寫上打氣的話,學生更喜歡動腦筋了。
2、督促學習,不如有個好態度。之前的學習教育到位,那接下來就看學生怎么做了。在教學中用一些手段對他們進行限制和獎勵,題做對了,獎;不該錯的錯了,罰。這樣子,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自覺性提高,正確率也大大提高了。我還經常對學生說不要在同樣的地方再摔倒,一定要找好原因,把握好一次過關。
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當你看到一張張沖著你的燦爛笑臉時,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20xx年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恰當地引入新知,展示知識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引入、創設情景,刺激學生的求知需要,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引入新知?可用如下七法:
一、從數學本身發展的需要來引入新知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現有知識出發,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引起學生的認識沖突,讓學生在需要中 進入新知學習。
例如“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先讓學生做等分除法,4 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2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當學生列式解答說出算法后,老師提出:把一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怎么表示?在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需要中,引入“分數”。
二、從知識的類比中引入新知
類比法是由舊知去獲取新知的一種重要方法。小學數學中的很多知識是與已有知識進行類比而產生的。教學中,在引入這類知識時,教師要善于從新知的類比原型出發,引導學生去提煉原型的類比因素。在類比中萌發推出新知的思路。
例如,“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先引導學生復習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再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再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強化面積計算中的轉化法。然后讓學生思考:能否象尋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一樣,通過割補把三角形的面積轉化為我們已經學過的幾何圖形的面積來計算?學生不難由推導方法的類比而獲得公式。
三、運用歸納法引入新知
在引入新知時,提供學生新知背景中的一些個別對象,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誘使學生萌發猜想,引出規律。這樣引入,體現了編者的意圖,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小學數學中的定律、法則、性質等規律的教學常常沿著這種思路來引入。
例如:“加法結合律”的教學,先出示如下兩組練習。
第一組第二組
+13 8+
85+17+83 85+
72+ +57
把全班同學分成甲乙兩個比賽組,分別作第一、二組連加練習比賽。當乙組獲勝甲組不服時,師生討論:第一組算式到底能否象第二組算式那樣進行簡算?當學生發現,每組的第題、題、題結果分別相等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結果相同的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提出:通過比較,你發 現了什么?
四、在知識分類中引入新知
從上可知,在教學相比較而存在于某屬概念之中的種概念時,常常先讓學生對屬概念進行分類,然后分別對各類知識進行比較、分析。在學生全面感知各概念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的基礎上引入概念。這樣引入背景突出,整體性強,學生思維連貫,認識自然。因而對所學的知識理解最深刻,知識結構最完整。
例如“質數、合數的概念”教學,這樣引入:讓學生求出1,2, 6,7,9,11,14,各數的約數換引導學生按約數個數把上述各數分類→學生列舉一些分屬于各類的其它自然數→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每一類中各數之間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類別中的數之間有什么不同,→比較中引出質數、合數概念。
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引入新知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學習新知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經驗之上。尤其是小學數學中那些相對獨立、前后聯系少、本質屬性較隱蔽的知識的學習,更是依賴于兒童的生活經驗。教學中,教師善于提供多種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記憶表象。從中提煉出新知“生長點”。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中引入新知。
例如“圓的認識”的教學,學生認識“兩定”即定點、定長是重點,也是難點。一位老 師這樣引入: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圓形物體→從中設疑:所列舉的物體哪些一定要做成圓的?為什么車輪一定要做成圓的?→提供學生正、反面體驗材料,國外為了訓練自行車運動員,設計出前后輪均為橢圓的自行車。假如你騎上這種自行車會有什么感覺。騎上圓形車輪的自行車為什么平穩。→在釋疑中引入圓心、半徑的概念。
六、在操作演示中引入新知
抽象的數學知識廣泛地存在于客觀事物之中。數學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數學教學中引入操作演示的可能和必要。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把新知的發生、發展過程寓于學生的操作或者教師的演示之中來引入新知,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特點,以及情感需要。
■ 熱門推薦:
例如“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三角形實例→請學生用自備的3根小棒搭三角形,并說出搭的方法→讓學生畫三角形并說出畫的過程→比較所畫出的各種三角形的異同→在分析比較中引出三角形的本質屬性。
七、在創設情景中引入新知
小學生的學習帶有濃重的情緒色彩。數學教學中因數學知識抽象,情感因素隱蔽而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單調。要克服這一不利因素,從新知引入起,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把知識發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學生喜愛、令學生驚奇的情景之中,從而先聲奪人,引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
例如一個教師在教“求平均數應用題”時,這樣來設計“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唱歌,誰為大家唱首歌?。
師:這位歌手唱得怎么樣?怎樣來衡量她的唱歌水平?對,老師請4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擔任評委,給這位歌手打個分數。
師:同學們看,5個評委意見一致嗎?按誰的意見辦?
師:對,不能僅憑老師說了算。要解決這個問題,等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之后,大家就知道用什么辦 法來給這位歌手定分了。……
這里通過模擬電視上歌手大賽評委評分的情景,使學生興致高漲,同時在情景中揭示了“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使學生以渴求的心理進入新知的學習。
引入新知沒有固定的模式。這里從小學數學知識的形成方式給出七種引入新知的方法,僅僅是一個示例,旨在通過示例,展示小學數學新知教學中新知引入的一般途徑。具體應用中還要求教師根據教材特點、學生認識規律及年齡特征,精心設計,靈活運用。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5
恰當地引入新知,展示知識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引入、創設情景,刺激學生的求知需要,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引入新知?可用如下七法:
一、從數學本身發展的需要來引入新知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現有知識出發,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引起學生的認識沖突,讓學生在需要中進入新知學習。
例如“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先讓學生做等分除法,4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2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當學生列式解答說出算法后,老師提出:把一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怎么表示?在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需要中,引入“分數”。
二、從知識的類比中引入新知
類比法是由舊知去獲取新知的一種重要方法。小學數學中的很多知識是與已有知識進行類比而產生的。教學中,在引入這類知識時,教師要善于從新知的類比原型出發,引導學生去提煉原型的類比因素。在類比中萌發推出新知的思路。
例如,“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先引導學生復習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再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再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強化面積計算中的轉化法。然后讓學生思考:能否象尋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一樣,通過割補(或拼接)把三角形的面積轉化為我們已經學過的幾何圖形的面積來計算?學生不難由推導方法的類比而獲得公式。
三、運用歸納法引入新知
在引入新知時,提供學生新知背景中的一些個別對象,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誘使學生萌發猜想,引出規律。這樣引入,體現了編者的意圖,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小學數學中的定律、法則、性質等規律的教學常常沿著這種思路來引入。
例如:“加法結合律”的教學,先出示如下兩組練習。
第一組第二組
(1)(8+27)+13(1)8+(27+13)
(2)85+17+83(2)85+(17+83)
(3)72+(28+57)(3)(72+28)+57
把全班同學分成甲乙兩個比賽組,分別作第一、二組連加練習比賽。當乙組獲勝甲組不服時,師生討論:第一組算式到底能否象第二組算式那樣進行簡算?當學生發現,每組的第(1)題、(2)題、(3)題結果分別相等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結果相同的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提出:通過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四、在知識分類中引入新知
從上可知,在教學相比較而存在于某屬概念之中的種概念時,常常先讓學生對屬概念進行分類,然后分別對各類知識進行比較、分析。在學生全面感知各概念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的基礎上引入概念。這樣引入背景突出,整體性強,學生思維連貫,認識自然。因而對所學的知識理解最深刻,知識結構最完整。
例如“質數、合數的概念”教學,這樣引入:讓學生求出1,2,6,7,9,11,14,各數的約數換引導學生按約數個數把上述各數分類(教師提示分類標準)→學生列舉一些分屬于各類的其它自然數→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每一類中各數之間有什么共同點(都是自然數且約數個數相同),不同類別中的數之間有什么不同(約數個數不同),→比較中引出質數、合數概念。
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引入新知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學習新知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經驗之上。尤其是小學數學中那些相對獨立、前后聯系少、本質屬性較隱蔽的知識的學習,更是依賴于兒童的生活經驗。教學中,教師善于提供多種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記憶表象。從中提煉出新知“生長點”。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中引入新知。
例如“圓的認識”的教學,學生認識“兩定”即定點(圓心)、定長(半徑)是重點,也是難點。一位老師這樣引入: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圓形物體(硬幣、鐘面、餅干、車輪……)→從中設疑:所列舉的物體哪些一定要做成圓的?為什么車輪一定要做成圓的?(學生為難)→提供學生正、反面體驗材料,國外為了訓練自行車運動員,設計出前后輪均為橢圓的自行車(出示示意圖)。假如你騎上這種自行車會有什么感覺(學生體驗到:會產生上下顛簸。進一步分析顛簸原因是:車軸心到地面的高度隨車輪轉動而不斷變動,即軸心到輪邊各點線段長短不一)。騎上圓形車輪的自行車為什么平穩(軸心到車輪上的距離處處相等)。→在釋疑中引入圓心、半徑的概念。
六、在操作演示中引入新知
抽象的數學知識廣泛地存在于客觀事物之中。數學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數學教學中引入操作演示的可能和必要。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把新知的發生、發展過程寓于學生的操作或者教師的演示之中來引入新知,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特點,以及情感需要。
例如“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三角形實例→請學生用自備的3根小棒搭三角形(要求搭出各種形狀的三角形),并說出搭的方法→讓學生畫三角形并說出畫的過程→比較所畫出的各種三角形的異同→在分析比較中引出三角形的本質屬性。
七、在創設情景中引入新知
小學生的學習帶有濃重的情緒色彩。數學教學中因數學知識抽象,情感因素隱蔽而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單調。要克服這一不利因素,從新知引入起,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把知識發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學生喜愛、令學生驚奇的情景之中,從而先聲奪人,引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
例如一個教師在教“求平均數應用題”時,這樣來設計“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唱歌,誰為大家唱首歌?(同學們興致很高推選了一位同學唱歌)。
師:這位歌手唱得怎么樣?怎樣來衡量她的唱歌水平?(生:讓評委來打分)對,老師請4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擔任評委,給這位歌手打個分數(4個小評委把打好的分數分別寫在黑板上,老師也打了個分數)。
師:同學們看,5個評委意見一致嗎?按誰的意見辦?(有些學生說:聽老師的。另一些同學說:不行,那么還要其它評委干什么?)
師:對,不能僅憑老師說了算。要解決這個問題,等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之后,大家就知道用什么辦法來給這位歌手定分了。……
這里通過模擬電視上歌手大賽評委評分的情景,使學生興致高漲,同時在情景中揭示了“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使學生以渴求的心理進入新知的學習。
引入新知沒有固定的模式。這里從小學數學知識的形成方式給出七種引入新知的方法,僅僅是一個示例,旨在通過示例,展示小學數學新知教學中新知引入的一般途徑。具體應用中還要求教師根據教材特點、學生認識規律及年齡特征,精心設計,靈活運用。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6
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根據新課標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一、認真學習教材教法。
開學初,我就認真學習教材,全面掌握本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就本冊教材的教學做了全盤計劃,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較的發展和培養。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7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55名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專心聽講,踴躍發言;課后知道按要求完成作業,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團結。但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知識的掌握較差,有些學生現在還不會閱讀課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等。
二、教學的經驗:
1.認真學習教材教法,做好充分的教學工作
⑴認真做好課前的準備,每一節課都是經過認真構思和計劃的。
①本人認為既然站在了講臺上就不能隨便,作為一名育人工作者,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孩子,所以本人認真鉆研教材,全面掌握本冊的教學目標、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適當的補充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課堂能學到有些書本沒有提及到但是又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上課的時候發現學生某些以前已經學過的知識掌握得不穩固就適當及時進行補充復習,讓學生重新回憶已學知識同時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新的知識拓展學習。
③考慮教法,根據不同的知識特點用不同的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知識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比賽的形式來上課。讓學生多動手,積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引出結論,在教學里讓學生思考發現規律和引出結論。為了激發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我常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他們喜歡比賽,我就抓住這個特點,把全班分成四個大組,一起比賽,上新課時比賽看看哪個組最快發現規律和結論,練習課就比賽看看哪組的同學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準確。平時上課都盡量能穿插和該節學習內容有關的小活動。比如該班學生的反應比較慢,口算能力比較差,為此每天上課之前都抽幾分鐘搶答。而這些小活動也使學生熱情高漲,喜歡上數學了。
(2)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2.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本班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3.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
厚愛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動人: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我在學生面前不敢有絲毫虛偽與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中差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小學生的思想容易受環境影響,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薄弱,做班主任的有義務隨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進行適當的教育。發現了問題我會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
三、存在的不足之處:
1.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經常完不成。
2.個別同學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學習習慣有待于培養,改進與提高;整體知識整合不夠,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待提高,知識的形成不夠系統。
3.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學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學習差。
4.還有一部分是,反映問題慢,基礎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現象。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針對我們班學困生比較多的特點,我主要是課上多提問,課下多輔導,和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繼續抓好常規管理,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以便更好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2.加強知識運用的綜合性,靈活性與實踐性;注重將知識積累與動手操作,生活實踐緊密結合。
3.注重知識的全方位整合與綜合運用,分析;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知識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4.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注意能力的培養及習慣的養成
5.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總結 篇8
匆匆忙忙又一學期,平心靜氣坐下來反思一年的教學情況,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過在與學生們一起相處、教學相長過程中,也著實有不少的收獲。為使下一階段的工作更順利地開展,現對本學期的工作情況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指導思想
教材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吸收了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在課堂中推進素質教育,力求體現三個面向的指導思想。目的是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運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加強業務學習,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完善教學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一個工作者有什么樣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會直接體現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接受新觀念,充實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動力和創新的源泉。新的國家課程標準體現鮮明的時代氣息,它的應運而生,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為此,我把學習新課程標準作為本學期業務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常閱讀書籍報刊雜志,不斷地學習新的現代化教學方法,通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樹立新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實施新課程標準精神
1、備課認真仔細,盡力做到科學、準確、嚴密。備課時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認真編寫教案,力爭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學工作中,我立足于課堂,努力將新課標的精神體現于每節課中。
(1)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路,針對不同的數學內容和孩子的年齡特點,靈活設計教法,積極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探究欲望。教學中始終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大家熟悉的情境:這樣消除了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讓他們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起他們學數學的欲望。
四、教學反思
1、注重將知識積累與動手操作,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加強知識運用的綜合性,靈活性與實踐性;
2、注重知識的全方位整合與綜合運用,分析;
3、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知識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4、在學習過程中強調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積累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
5、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注意能力的培養及習慣的養成;
6、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點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事實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不足之處:
個別同學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學習習慣有待于培養,改進與提高;整體知識整合不夠,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待培養提高;須加強全面培養與個別輔導。
總之,本學期我教學態度認真,任勞任怨,不早退、不遲到,能認真落實學校對備、教、批、輔、各教學環節的規定,努力向課堂要質量。當然也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和值得吸取的教訓,如:如何注意平時積累自己的教學資料;如何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等等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會努力學習,積極實踐,勤于積累,爭取不斷地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