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夏季班級工作總結參考(精選3篇)
小班夏季班級工作總結參考 篇1
隨著時間的不斷地往前推進,忙碌而充實的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們遵循幼兒園“讓入園孩子快樂、健康、發展“的宗旨開展各項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一切以幼兒利益為出發點,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幼兒園開開心心地渡過每一天。
同時本著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開放、溫馨、主動的生活、學習環境的愿望,在園工作精神的指引下、園各級領導的指導下,進一步貫徹落實了《綱要》精神,探索了以幼兒為本的組織教育策略,創造性地開展班級工作,努力促進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使孩子在園能得到身心的和諧發展。回顧這一學期,孩子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將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日常教育教學工作
(一)、通過多樣化的教育形式與途徑,促進幼兒在健康領域的有效發展。
1、以“讓幼兒愉快的度過在幼兒園的每一天”為每日工作的中心。所以我們關注個體情緒情感需要:如__小朋友在晨間來園時,常會鬧一些小情緒,我們總是在第一時間接近幼兒選擇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與他交流,讓他獲得在園開心的第一步。
2、改善一日生活的個別環節,促進良好常規的形成。在入冊盥洗、戶外游戲、擦臉這三個環節中與集體教育、個別教育相結合,使幼兒的玩水現象、排隊拖拉、不擦臉、在盥洗間亂跑的現象大有改觀。
3、通過個別教育、個別訓練使個別幼兒在集體中保有良好的自信心。采取了積極與家庭合作,合理利用進餐、午睡的環節,__的挑食的壞習慣沒有了,使__能穿脫衣物了。第四,提高了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與家長(特別是祖輩)的聯系,讓孩子早睡早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等生活習慣初步形成。
(二)、創設寬松的語言環境,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1、鼓勵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積極舉手發言,重視幼兒的說話愿望。在個別發言的基礎上,采取全體幼兒回答(說話),分組交談、和朋友交流,滿足幼兒交流、說話的愿望。
2、在允許孩子說得暫時不對、不完整基礎上,幫助幼兒說完整話,說準確。如數學活動,比多少時,提出誰多誰少問題時,孩子的回答常是誰忽略了多少,這時總讓孩子再說一遍。
3、提供每個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的機會。在每天的餐后活動,設立講故事時間,請2—5名幼兒。通過這樣的機會班內26名幼兒有18名幼兒會主動要求講故事,有的幼兒嘗試自編故事,有的小朋友能用“因為……所以……”“一會兒……一會兒……”等句式,有的幼兒會用一些動詞、形容詞。
4、做孩子積極的傾聽者。在自由活動時間里,班內孩子會纏繞在我們身邊和我們說話,這時我們總是以積極的態度做孩子的傾聽者。利用晨間、離園前的零散時間,提供語言交流機會。
(三)、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培養幼兒初步的社會性行為,學習在集體中遵守規則,逐步接受老師的建議和指令,有良好地日常基本常規,樂意參加各種活動。
1、95%的幼兒能基本遵守各項活動中的規則,特別是在自由活動中的規則意識更強了。周子杰能基本做到參加各項鍛煉活動了。
2、在餐后活動、自由活動時間引導幼兒大膽、大方地與同伴一起共享玩具,同做游戲。在和同伴一起游戲,學習分享、等待、輪流中,體驗與同伴、老師、親人共處的快樂。
3、通過假日活動小組不僅培養了幼兒初步的社會交往技能,而且促進了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像伊之沐一開始參與假日活動要媽媽陪伴、談施哲不愿參加到后來主動要求去小朋友家、主動邀請小朋友去他家玩。在活動中看到了孩子的優點和不足:如__在家招待小朋友時表現得小氣,__等有禮貌,__的熱情……為我們開展因人施教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此外,利用的兒歌來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學習常規,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進行自理、自主的嘗試,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自我服務意識。組織日常保教活動時,除了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也重注幼兒保育工作。如:為幼兒扎辮子,提醒幼兒穿對鞋,活動時提醒幼兒穿脫衣,活動后放松、喝水。
二、教育教學工作
1、積極為幼兒創設愉悅、溫馨的環境,根據教室面積較小的特點,重點給幼兒營造一種“家”的感覺,促使幼兒以積極情緒情感,參與各項活動,關心他人、他物,體驗老師、大家的愛。
2、重視幼兒健康體質的培養和幼兒適應各種環境的技能。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動作的靈敏與協調,一方面堅持小場地開展體育鍛煉,一方面保證幼兒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
3、針對班內個別幼兒交往能力欠缺的情況,為幼兒提供一個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培養幼兒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等,初步懂得應互相關心和幫助的道理,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愿意幫助他人,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能初步做到友愛、互助、謙讓。
4、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養成個人衛生習慣,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配合保健醫生做好體檢及預防各種傳染病工作。
三、教科研工作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新《綱要》為指南,圍繞幼兒園教科研工作思路,開展班級教育科研工作。
(一)、園本課程的教學嘗試。
根據班內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在班內嘗試,分析活動過程、效果、幼兒參與等情況,小結反思。提出更加合理的完善活動計劃。
(二)、依據能力課程重點發展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培養幼兒聽懂日常口語和學說短句。教會幼兒學說日常禮貌用語(老師早、老師再見、謝謝你、請你幫幫我等短句)。教會幼兒根據教師簡潔、明確的語言指導調節自己的行為。教師選擇《嬰兒畫報》上語言優美、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進行語言活動,豐富幼兒的字、詞,運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學說簡單的短句。
積極為幼兒創設與教育內容相符合的教育環境,合理地布置與安排活動區,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為幼兒提供自選、自主活力的條件與機會,讓幼兒井然有序地愉快學習,并以教師個人的氣質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與幼兒多說話、多溝通、多用目光微笑,建立良好師生互動關系。
(三)、合理利用有限空間開展區域活動。
1、根據主題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幼兒間的差異,創設活動環境,提出活動要求。如菜場在學習初步的社會性行為的基礎上,融入分類要求;在操作區增加圖形寶寶的家、給小魚穿衣等新材料對不同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象小魚穿衣,__等小肌肉發展較弱的幼兒重在撕開即時貼,__等等能力較強的孩子則要求能按兩種顏色間隔粘貼。
2、科學合理投放材料。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是區域是否吸引幼兒的一大關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材料投放方面注重可操作性、變通性、游戲性和多層次性。并且注意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在選擇材料和準備材料上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長期的提醒,有很多孩子都能記得將家中的廢物帶到區域中,變廢為寶。
3、充分發揮幼兒同伴群體的作用。在大帶小活動中,提高了幼兒與大班哥哥姐姐交往的能力,增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幼兒從最初的退縮到后來的樂于,都源于同伴群體的作用,促進了幼兒勇敢、開朗品質的形成,開拓了幼兒的視野。
(四)、課題生成情況
1、我們根據日常教育教學和主題活動的開展,在預設的課程中深化教育教學及主題的內容,形成本班的特點。
2、根據主題“可愛的動物”和幼兒收集的圖片,開展了根據圖片故事說一說,講一講等活動。
3、根據節日活動開展了“我愛爸爸”“我愛媽媽”“九九重陽”“快樂的新年”等活動。
4、充分利用“本土材料”進行制作,開展一系列的“本土化”競賽:幼兒本土化制作比賽、家長本土化制作比賽、年級組比賽等。家長十分支持,幼兒的能力也得到發展。這個活動我們將繼續開展下去,進一步挖掘“本土化”的潛在的知識。
五、衛生保健工作:
衛生保健工作對小班來說更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一學期來我們三位老師全力配合,分工不分家,認真完成衛生工作,根據衛生工作常規,認真做好每日的衛生消毒及清掃,并堅持做到隨臟隨搞,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整潔的生活環境。本學期幼兒出勤率高,有六位幼兒全勤。
除此之外,我們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在生活習慣上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用眼習慣、午睡習慣、個人衛生習慣等。幼兒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會收拾、整理、保管自己的物品;學會在戶外活動歸來,自己增減衣服;在完成這些工作之外,同時配合保健醫生做好體檢及預防各種傳染病工作。
六、家長工作
1、本學期中點推出了“假日小組活動”來推動家園共育。該活動得到了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響應,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促進了孩子的社會性的發展,也為家長的家教觀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2、本學期開展了豐富的家園活動: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舉辦家長學校授課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與家長體驗濃濃的親情,為家長了解幼兒園工作開辟了一條大道。
3、學期中針對孩子的情況進行了有選擇的家訪、電話訪問,平時利用來園接送時間有針對性的溝通,解決家園之間的誤會、幼兒之間的摩擦。做到一視同仁的對待孩子,一視同仁的對待家長。
4、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家長非常關注教育教學工作,和孩子一起完成材料的準備、資料的收集工作。
5、本學期開展親子活動3次,通過面對面的活動,聯絡老師與家長、孩子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融洽的集體。
6、本學期我們班新設“快樂每天”幼兒生活錄影。每月拍攝下幼兒的一日活動,定于每月下旬周五4點集中觀看,讓家長真真切切地看到孩子的成長足跡。家長十分滿意。家長和教師關系融洽,一學期家長無意見。
存在問題:
由于接送孩子大多是爺爺奶奶,部分老人還不識字,下學期的家長工作還應更細致、周到。
七、其他方面
1、兩位老師、保育員之間能配合默契,及時討論班內幼兒情況,解決問題,并做好觀察記錄。做好觀察記錄,在《綱要》的指引下,養成反思——更改——反復——提高的好習慣。
2、隨時隨地向有經驗老師學習,透析教學理論,及時吸取新的觀念,新的信念,并學以致用。
3、加強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閱讀各類幼教刊物,及時了解幼教新動態。
4、認真撰寫教養筆記、觀察記錄、專題總結等經驗文章。每學期自學一本業務專著,讀一本哲學類的書或文學名著。
5、積極參加園內外組織的各類活動,認真備課,做好反思工作。認真閱讀幼教刊物,做好學習卡片每人20張。
6、積極認真地參加園內外的聽課活動,作好記錄分析工作。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在教學中的感想做好教育隨筆的記錄工作。
7、參加浙江師范大學的本科(學前教育)的學習。
10、個案教育和各活動掠影(見附頁)
總之,在這一學期中,班級中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組織的各種活動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并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取得良好的效果。下學期工作重點:鞏固班級常規;關注每一個幼兒,因材施教;繼續結合每周主題活動開展區域活動;依據朱靜怡老師的能力課程重點發展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進一步挖掘“本土化”所潛在的教育內容,將“本土化”教育進行到底。我們兩位老師和保育員始終會遵循幼兒園“讓入園孩子快樂、健康、發展“的宗旨開展各項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一切以幼兒利益為出發點,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幼兒園開開心心地渡過每一天。
小班夏季班級工作總結參考 篇2
隨著時間的不斷地往前推進,忙碌而充實的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們遵循幼兒園“讓入園孩子快樂、健康、發展“的宗旨開展各項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一切以幼兒利益為出發點,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幼兒園開開心心地渡過每一天。
同時本著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開放、溫馨、主動的生活、學習環境的愿望,在園工作精神的指引下、園各級領導的指導下,進一步貫徹落實了《綱要》精神,探索了以幼兒為本的組織教育策略,創造性地開展班級工作,努力促進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使孩子在園能得到身心的和諧發展。回顧這一學期,孩子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將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日常教育教學工作
(一)、通過多樣化的教育形式與途徑,促進幼兒在健康領域的有效發展。
1、以“讓幼兒愉快的度過在幼兒園的每一天”為每日工作的中心。所以我們關注個體情緒情感需要:如小朋友在晨間來園時,常會鬧一些小情緒,我們總是在第一時間接近幼兒選擇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與他交流,讓他獲得在園開心的第一步。
2、改善一日生活的個別環節,促進良好常規的形成。在入冊盥洗、戶外游戲、擦臉這三個環節中與集體教育、個別教育相結合,使幼兒的玩水現象、排隊拖拉、不擦臉、在盥洗間亂跑的現象大有改觀。
3、通過個別教育、個別訓練使個別幼兒在集體中保有良好的自信心。采取了積極與家庭合作,合理利用進餐、午睡的環節,挑食的壞習慣沒有了,使能穿脫衣物了。第四,提高了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與家長(特別是祖輩)的聯系,讓孩子早睡早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等生活習慣初步形成。
(二)、創設寬松的語言環境,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1、鼓勵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積極舉手發言,重視幼兒的說話愿望。在個別發言的基礎上,采取全體幼兒回答(說話),分組交談、和朋友交流,滿足幼兒交流、說話的愿望。
2、在允許孩子說得暫時不對、不完整基礎上,幫助幼兒說完整話,說準確。如數學活動,比多少時,提出誰多誰少問題時,孩子的回答常是誰忽略了多少,這時總讓孩子再說一遍。
3、提供每個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的機會。在每天的餐后活動,設立講故事時間,請2—5名幼兒。通過這樣的機會班內26名幼兒有18名幼兒會主動要求講故事,有的幼兒嘗試自編故事,有的小朋友能用“因為……所以……”“一會兒……一會兒……”等句式,有的幼兒會用一些動詞、形容詞。
4、做孩子積極的傾聽者。在自由活動時間里,班內孩子會纏繞在我們身邊和我們說話,這時我們總是以積極的態度做孩子的傾聽者。利用晨間、離園前的零散時間,提供語言交流機會。
(三)、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培養幼兒初步的社會性行為,學習在集體中遵守規則,逐步接受老師的建議和指令,有良好地日常基本常規,樂意參加各種活動。
1、95%的幼兒能基本遵守各項活動中的規則,特別是在自由活動中的規則意識更強了。周子杰能基本做到參加各項鍛煉活動了。
2、在餐后活動、自由活動時間引導幼兒大膽、大方地與同伴一起共享玩具,同做游戲。在和同伴一起游戲,學習分享、等待、輪流中,體驗與同伴、老師、親人共處的快樂。
3、通過假日活動小組不僅培養了幼兒初步的社會交往技能,而且促進了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像伊之沐一開始參與假日活動要媽媽陪伴、談施哲不愿參加到后來主動要求去小朋友家、主動邀請小朋友去他家玩。在活動中看到了孩子的優點和不足:如在家招待小朋友時表現得小氣,等有禮貌,熱情……為我們開展因人施教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此外,利用的兒歌來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學習常規,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進行自理、自主的嘗試,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自我服務意識。組織日常保教活動時,除了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也重注幼兒保育工作。如:為幼兒扎辮子,提醒幼兒穿對鞋,活動時提醒幼兒穿脫衣,活動后放松、喝水。
二、教育教學工作
1、積極為幼兒創設愉悅、溫馨的環境,根據教室面積較小的特點,重點給幼兒營造一種“家”的感覺,促使幼兒以積極情緒情感,參與各項活動,關心他人、他物,體驗老師、大家的愛。
2、重視幼兒健康體質的培養和幼兒適應各種環境的技能。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動作的靈敏與協調,一方面堅持小場地開展體育鍛煉,一方面保證幼兒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
3、針對班內個別幼兒交往能力欠缺的情況,為幼兒提供一個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培養幼兒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等,初步懂得應互相關心和幫助的道理,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愿意幫助他人,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能初步做到友愛、互助、謙讓。
4、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養成個人衛生習慣,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配合保健醫生做好體檢及預防各種傳染病工作。
三、教科研工作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新《綱要》為指南,圍繞幼兒園教科研工作思路,開展班級教育科研工作。
(一)、園本課程的教學嘗試。
根據班內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在班內嘗試,分析活動過程、效果、幼兒參與等情況,小結反思。提出更加合理的完善活動計劃。
(二)、依據能力課程重點發展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培養幼兒聽懂日常口語和學說短句。教會幼兒學說日常禮貌用語(老師早、老師再見、謝謝你、請你幫幫我等短句)。教會幼兒根據教師簡潔、明確的語言指導調節自己的行為。教師選擇《嬰兒畫報》上語言優美、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進行語言活動,豐富幼兒的字、詞,運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學說簡單的短句。
積極為幼兒創設與教育內容相符合的教育環境,合理地布置與安排活動區,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為幼兒提供自選、自主活力的條件與機會,讓幼兒井然有序地愉快學習,并以教師個人的氣質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與幼兒多說話、多溝通、多用目光微笑,建立良好師生互動關系。
(三)、合理利用有限空間開展區域活動。
1、根據主題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幼兒間的差異,創設活動環境,提出活動要求。如菜場在學習初步的社會性行為的基礎上,融入分類要求;在操作區增加圖形寶寶的家、給小魚穿衣等新材料對不同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象小魚穿衣,等小肌肉發展較弱的幼兒重在撕開即時貼,等等能力較強的孩子則要求能按兩種顏色間隔粘貼。
2、科學合理投放材料。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是區域是否吸引幼兒的一大關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材料投放方面注重可操作性、變通性、游戲性和多層次性。并且注意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在選擇材料和準備材料上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長期的提醒,有很多孩子都能記得將家中的廢物帶到區域中,變廢為寶。
3、充分發揮幼兒同伴群體的作用。在大帶小活動中,提高了幼兒與大班哥哥姐姐交往的能力,增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幼兒從最初的退縮到后來的樂于,都源于同伴群體的作用,促進了幼兒勇敢、開朗品質的形成,開拓了幼兒的視野。
(四)、課題生成情況
1、我們根據日常教育教學和主題活動的開展,在預設的課程中深化教育教學及主題的內容,形成本班的特點。
2、根據主題“可愛的動物”和幼兒收集的圖片,開展了根據圖片故事說一說,講一講等活動。
3、根據節日活動開展了“我愛爸爸”“我愛媽媽”“九九重陽”“快樂的新年”等活動。
4、充分利用“本土材料”進行制作,開展一系列的“本土化”競賽:幼兒本土化制作比賽、家長本土化制作比賽、年級組比賽等。家長十分支持,幼兒的能力也得到發展。這個活動我們將繼續開展下去,進一步挖掘“本土化”的潛在的知識。
五、衛生保健工作:
衛生保健工作對小班來說更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一學期來我們三位老師全力配合,分工不分家,認真完成衛生工作,根據衛生工作常規,認真做好每日的衛生消毒及清掃,并堅持做到隨臟隨搞,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整潔的生活環境。本學期幼兒出勤率高,有六位幼兒全勤。
除此之外,我們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在生活習慣上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用眼習慣、午睡習慣、個人衛生習慣等。幼兒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會收拾、整理、保管自己的物品;學會在戶外活動歸來,自己增減衣服;在完成這些工作之外,同時配合保健醫生做好體檢及預防各種傳染病工作。
六、家長工作
1、本學期中點推出了“假日小組活動”來推動家園共育。該活動得到了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響應,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促進了孩子的社會性的發展,也為家長的家教觀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2、本學期開展了豐富的家園活動: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舉辦家長學校授課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與家長體驗濃濃的親情,為家長了解幼兒園工作開辟了一條大道。
3、學期中針對孩子的情況進行了有選擇的家訪、電話訪問,平時利用來園接送時間有針對性的溝通,解決家園之間的誤會、幼兒之間的摩擦。做到一視同仁的對待孩子,一視同仁的對待家長。
4、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家長非常關注教育教學工作,和孩子一起完成材料的準備、資料的收集工作。
5、本學期開展親子活動3次,通過面對面的活動,聯絡老師與家長、孩子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融洽的集體。
6、本學期我們班新設“快樂每天”幼兒生活錄影。每月拍攝下幼兒的一日活動,定于每月下旬周五4點集中觀看,讓家長真真切切地看到孩子的成長足跡。家長十分滿意。家長和教師關系融洽,一學期家長無意見。
存在問題:
由于接送孩子大多是爺爺奶奶,部分老人還不識字,下學期的家長工作還應更細致、周到。
七、其他方面
1、兩位老師、保育員之間能配合默契,及時討論班內幼兒情況,解決問題,并做好觀察記錄。做好觀察記錄,在《綱要》的指引下,養成反思——更改——反復——提高的好習慣。
2、隨時隨地向有經驗老師學習,透析教學理論,及時吸取新的觀念,新的信念,并學以致用。
3、加強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閱讀各類幼教刊物,及時了解幼教新動態。
4、認真撰寫教養筆記、觀察記錄、專題總結等經驗文章。每學期自學一本業務專著,讀一本哲學類的書或文學名著。
5、積極參加園內外組織的各類活動,認真備課,做好反思工作。認真閱讀幼教刊物,做好學習卡片每人20張。
6、積極認真地參加園內外的聽課活動,作好記錄分析工作。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在教學中的感想做好教育隨筆的記錄工作。
7、參加浙江師范大學的本科(學前教育)的學習。
10、個案教育和各活動掠影(見附頁)
總之,在這一學期中,班級中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組織的各種活動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并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取得良好的效果。下學期工作重點:鞏固班級常規;關注每一個幼兒,因材施教;繼續結合每周主題活動開展區域活動;依據朱靜怡老師的能力課程重點發展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進一步挖掘“本土化”所潛在的教育內容,將“本土化”教育進行到底。我們兩位老師和保育員始終會遵循幼兒園“讓入園孩子快樂、健康、發展“的宗旨開展各項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一切以幼兒利益為出發點,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幼兒園開開心心地渡過每一天。
小班夏季班級工作總結參考 篇3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為班會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新題材。在學校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中,主題班會已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和獨具的優勢與魅力。一個受孩子們喜愛的好活動,應該是有時代氣息,有地方特色,有鮮明主題,有豐富內容,有生動形式,有顯著效果,起到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開啟心性,啟迪智慧的作用。每一個成功的班會活動,無不傾注著班主任老師的心血,凝聚著班主任的真情。一次班會活動就是一個“活動育人”的過程,要努力給孩子們以一個“受益一生”的教益。作為初中班主任中的一員,我經常能有機會觀看到學校班會活動。每當看到飛揚的班旗、聽到孩子們清脆的笑聲、熱烈的掌聲與激動的歡呼聲,我總感奮不已。置身在班會活動所熏染的獨特氛圍,誰不為之動容動情,誰不贊嘆班隊活動奏響的世上最動聽的童心交響曲!孩子們的成長之路,不能沒有共和國星星火炬的旗幟,不能沒有充滿朝氣、洋溢著歡樂的歌聲,不能沒有寓教于樂、啟迪人生的班會活動。
全國優秀班主任丁榕老師認為:通過豐富多彩的班會活動可以又快、又好、又受學生喜愛地解決班級發生的種種問題。班主任一定要會開展班級活動。如果說活動是個體生命的體現,班級活動則是班級活力的體現。如何開展活動呢?丁榕老師認為首先要認識班主任在班級活動中,既不能包辦代替又不能袖手旁觀的多重角色。這樣的話,在主題班會活動設計時,我們班主任老師就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來設計主題班會活動:一、在班會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出班主任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二、要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興趣去填補自己興趣的空白;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情感;把學生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自己的需要轉化成學生的需要。讓簡單有趣的活動代替枯燥無味的說教。三、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應充分發揮,使其得到心靈的震撼與參與,從外向內的轉化,變說服、教育為自覺行動。我們開展的活動必須是有時代特色的、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是學生喜歡的、有學生年齡特點的,而不是走形式的、表演式的、應酬式的。四、在組織班會活動時應注意:培養情感是基礎;抓住規律是原則;組織活動是條件;系列教育是途徑;由內到外是目的;由淺入深是方法;利用時機是竅門。五、設計班級活動時還要注意活動應具有創造性、自主性、知識性、超前性(不僅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是預知問題、防止問題的發生)、針對性、實踐性、多樣性、趣味性等原則。
班主任工作研究專家任小艾老師認為:班主任在創造性地開展班級活動時,在實際工作應用中還應善于應用一些技巧,這樣才能在工作獲得快樂的同時取得成功。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班主任老師應注意運用:一、優良環境感召法。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就是和諧美麗的學校,班集體。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知道,光有學校的感召力還不夠,我們還應該讓我們所在的班級教室也變得美麗。這就要提倡第二個優良環境——人文環境。這個人文環境就是和諧的人際關系,創建樂園式的集體,建立師與生之間,生與生之間,建立團結民主、和諧友愛、互助合作的關系,讓每一個人都心悅誠服地、心甘情愿地、愿意到班集體中來,愿意到老師和同學身邊來。無論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具有感召力,有吸引力的。二、虛功實做的導行法。思想教育工作常常是務虛的,務虛就是大道理,空對空。現在有一個說法“五加二等于零”,五天的學校教育加兩天的家庭和社會教育,好像就沒了。一方面說明學校和家庭配合不夠,也說明家庭和社會對我們學校教育的沖擊,更說明我們學校教育教師自身的吸引力不夠。所以我們如果用教師自身的經驗,所讀的書,所有的見識,把它變成一種深奧的道理,憑我們理解力,去講給懵懵懂懂的青少年,大多是接受不了的。我們的孩子他們幾乎聽不懂老師說的深奧的道理,因為他的年齡和他的知識面以及他的經歷有限,他需要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有時候讓孩子們去參加一項活動,去春游,看一場電影,他本來去玩去了,但是回來以后,卻說我受到了教育。很多深奧的道理蘊藏在淺顯的生動的形象的活動以及娛樂當中。所以我們要力求讓所有的那些空洞的大道理都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象的現實。這樣才能指導學生的行動。三、抓住教育時機的功倍法。善于抓住教育時機,能夠使自己的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苦干變成巧干。教育時機隨時都可以捕捉到,關鍵看我們的老師善不善于捕捉。
通過學習,我對主題班會的設計原則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與認識。作為一名班主任,思想上要樹立主題班會的重要性,同時對于學生主題思想教育要有一個好的規劃,就像丁榕老師他自己設計的那樣,有一個“三年教育規劃”。我們也應該如此,這樣做可以減少我們工作的盲目性與片面性。在主題班會題目的確定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與日常行為表現,確立一些對學生有實際意義的主題。在主題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做總策劃者——發揮主導作用;要做總導演——發揮指導作用;要做參與者——發揮誘導作用;要做局外人——發揮引導作用;而學生是活動的主角。利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活動的興趣,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比如:講故事、看電影、做游戲、猜謎語、演小品、說相聲……讓學生在活動中:說一說、演一演、練一練、猜一猜、畫一畫、議一議……。在注重活動總結提升過程中,教師不要一手包辦,要讓學生感知,讓學生體會,讓學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