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建筑藝術館的導游詞(精選3篇)
哈爾濱建筑藝術館的導游詞 篇1
哈爾濱的建筑大體經歷了近代和現代兩個發展時期,而其近代建筑的發展則包括初期、發展期及晚期幾個階段。我們所熟知的“異國風情”即指其多樣的建代建筑。
從1898年至1917年,是哈爾濱近代建筑發展的初期,也是其建筑風格奠定的時期。這一時期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以及俄國勢力的擴張,興建立阿東正教堂、鐵路職工住宅和高級官員住宅以及當時西方正盛行的“新藝術”風格的官方建筑,如提路系統所屬的鐵路管理局大樓、火車站、鐵路局旅館、商場、鐵路技術學校、鐵路商務學堂等。這些建筑構成了早期哈爾濱建筑的基本風貌。
從1931年至1949年,可以認為式近代建筑發展晚期。眾所周知的九一八事變之后,哈爾濱建筑風貌有了新的變化——一方面日本30年代的近代式建筑在哈爾濱有所建造;另一方面折衷主義、浪漫主義及古典復興傾向的建筑仍受青睞。1946年哈爾濱解放,但城市尚處于調整時期,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哈爾濱開始進入全新的現代建筑時期,同時也為近代建筑畫上了句號。
哈爾濱建筑藝術館的導游詞 篇2
也許你曾游歷過江南,那煙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墻、小巧流水,透出溫婉與柔媚的氣息;也許你曾游覽過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畫棟、黃瓦飛檐,顯示出堂皇與威嚴。而哈爾濱展現在你面前的卻是另一種風格和魅力。哈爾濱早已因一曲《太陽島上》而蜚聲中外,澄凈如練的松花江與明珠般閃耀的太陽島已成為哈爾濱優美自然風光的象征。但朋友們可曾知道,哈爾濱獨具魅力的建筑藝術同樣迷人。
遙想在100年前的松花江邊,勤勞的人們在這里漁獵牧耕,過著悠然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寧靜與安逸。忽然有一天,一艘來自俄國的考察船溯江而上,發現了這片世外桃源,于是一切都改變勒。隆隆的汽笛聲把這一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推上了新的發展道路,當然,發展中也夾雜著屈辱和無奈。
也許哈爾濱注定是這樣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城市,而其建筑藝術更是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舶來文化豈知。因為遠離中原濃厚的文化氛圍,在思想及觀念上較少束縛,因而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可以說哈爾濱在被動開放的狀態下,廣泛吸收了西歐、俄羅斯、日本的建筑文化,才逐步行程了今天色彩紛呈、豐富的建筑風格。而且正因為有了這樣一段歷史,哈爾濱的建筑才會帶有如此濃郁的異國情調。
哈爾濱建筑藝術館的導游詞 篇3
極樂寺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盡頭,建于本世紀二十年代,占地5.7萬平方米。極樂寺是黑龍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筑,也是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與長春般若寺、沈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齊名。 極樂寺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盡頭,建于本世紀二十年代,占地5.7萬平方米。極樂寺是黑龍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筑,也是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與長春般若寺、沈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齊名。
極樂寺的整體設計、形式布局和建筑結構,都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筑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建筑有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東西配殿等。
,由當時的中東鐵路稽查局長陳飛青籌款,動工,占地 234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大雄殿和三圣殿等,均為硬山式屋頂。山門為牌坊式,青磚砌成弧形卷門洞。進入山門,東有鐘樓,西有鼓樓。
塔院內設有七級浮屠塔和圓寂比丘塔、五百羅漢堂、四十八愿殿等。七級浮層塔呈八角七層閣樓式,錐體狀,通身磚石結構,造型美觀,玲瓏秀麗。整個寺院金碧輝煌,威嚴肅穆。它既是佛教徒參謁朝拜的北方佛教圣地,也是中外游人觀賞瀏覽的名勝所在,已被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王殿是寺內第一重大殿,東西面闊三間,南北進深一間。殿正中塑 1.6米彌勒佛坐像,東西列特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坐像,面北立像韋馱。天王殿與大雄殿中間甬道設一高 3米鐵鑄寶鼎。
大雄殿是寺內主殿,東西面闊五間,南北進三間。階前有石獅子一對,殿內正中塑 2.7米高佛祖釋迦牟尼坐像,兩旁立阿難、迦葉二尊者立像。東西寺壁懸掛拓印“五百羅漢圖”。佛閣上懸“慧燈凈照”匾額,明柱上掛著“愿大地都成凈土,問眾生誰是如來”楹聯,佛閣背后塑千手千眼佛。
三圣殿位于大雄殿后,東西面闊五間,南北進深三間,殿中塑八尺高阿彌陀佛站像,左有觀音、右有大勢至菩薩站像,東塑地藏王坐像。
三圣殿之后設藏經樓,是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藏有宋版影印《磧砂藏》60函,共和 590冊;《頻伽藏》48部;《隆藏》 678部;《續藏》1750部。
極樂寺自1983年修復開放以來,逸散的僧人先后陸續歸來。他們自己管理寺廟,并為培養新一代高級僧材選送了青年學僧赴中國佛學院深造。今天的極樂寺在發展對外佛學,文化交往中越加引人注目。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慶佛日,極樂寺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今天,北方名剎極樂寺在發展對外交往活動中分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