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禪寺導游詞范文(通用8篇)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1
北禪寺位于唐朝鄯州湟水北的土樓山峭崖間,歷史上稱為土樓山寺、永興寺、北禪寺、土樓觀。始建于北魏。《水經注》中說:“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墻故壁存焉”。 北禪寺多用洞窟建成,北魏壁畫存于懸崖巖洞中。
“文化大革命”中,北禪寺中的佛像和古物毀損嚴重,唯余大雄寶殿、天王殿、五觀堂、一眼井、一尊玉佛、一口古鐘而已,寺內存有一棵十分茂盛的樹齡約一百五十年左右芒果樹。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北禪寺歸還佛教界,由樂和居士施資修復,重塑佛像。
1995年建祖師亭、鐘亭和宿舍。1998年重修大殿,當年12月10日重修工地上出土一塊石碑,碑文曰:“華林了庵完公禪師壽域”,碑右側有“成化元年……三月立”七字,左側尚余“本山”二字。后來,又建念佛堂一座。
北禪寺的歷史價值在于曾為民族英雄李綱重建,也是福州地區僅有的幾處李綱遺跡之一,可供后人憑吊。
北禪寺現任住持法賢法師,祖籍四川南溪,1993年出家,師從新加坡蓮山雙林寺上真下圓法師。1994年于曹溪南華寺上佛下源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20xx年畢業于新加坡光明山佛學院,20xx年起至今擔任本寺住持,除主持本寺法務之外,又至力于救濟災民和扶持教育,為本寺的修復作了重大貢獻。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2
北禪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北湟水之濱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又名永興寺。因北山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北禪寺也因此又叫土樓觀。風景名勝靈官殿來到山腳,首先看到的是靈官殿。靈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間,因戰火毀燒,重修于。原有山門,東西兩邊有廂房,房中間有橫匾上書“靈官殿”三個大字,清宣統二年()西寧各界捐資將靈官殿整修一新。
殿內,供奉著護法王靈官。靈官赤面三眼,手執金鞭。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鎮山神將,和佛教的韋馱相似,有的書說他是武當山中五百靈官的統帥,叫華光元帥,又叫五顯靈官。到了宋代,又出現了一位“火車王靈官”,根據《新搜神記》的記載,王靈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時候的人。
王母大殿
靈官殿后,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個土觀樓的主殿,也是平常舉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20xx年大殿失火 王母大殿[2],現在看到的是20xx年重建的。據說,西王母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青海,而這里是西王母顯靈圣地,所以主供西王母。北禪寺現為青海省內道教活動中心之一,每年有眾多的海內外華人前來游覽觀光,也會不時在這里舉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動。近幾年來,每當重陽節晚上,北禪寺還會張燈結彩,屆時,數萬人云集于此,更是熱鬧非凡。王母大殿分上下兩層,下層供奉王母,上層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城隍殿
王母大殿西邊是財神殿,東邊是城隍殿。財神殿供奉著比干、關圣、趙公明三大財神,城隍殿則供奉著本省 城隍殿[2]城隍、東漢時期的西寧護羌校尉鄧訓。據載,鄧訓生于40年,卒于92年,字平叔,是東漢開國名將鄧禹之子。鄧訓任護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愛戴。羌人“聞訓卒,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寧壽塔
土樓山頂峰,有座寧壽塔,該塔為六面形五層翹角塔,塔中實心,青磚砌成。一 寧壽塔[2]說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開國功臣、駐西寧長興侯耿炳文所建,一說是清代所建。據說,每當煙雨蒙蒙,山隱霧中,蒼蒼茫茫,遠望云霧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時隱時現,正如古詩所吟“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多少樓臺云樹掩,天然畫圖米家村”,“北山煙雨”由此而得名。站在山頂,可遠眺群山之巍峨,可攬西寧全城之風貌。
從土樓山下來,經供奉三教堂、迎仙橋、百花亭,可到萬圣殿。萬圣殿也叫五母殿,祀王母、地母、斗姥、驪山老母、觀音老母。萬圣殿左邊,是供奉九天玄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的玄女宮,玄女宮東西兩側,則分別是會仙閣、聚仙閣。穿過玄女宮坊,跨過山腳的引水渠,就從道家叢林回到塵世。最佳旅游時間北禪寺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西寧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最佳旅游時間為夏季。歷史文化在歷史上,北山寺有過很多的名稱。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樓神祠”之稱。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賜 名為“永興寺”才有了寺的名稱,距今已有580年的歷史。因樓層迭起,層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樓,故有“土樓山”之稱。北魏旅行家酈道元跋涉到西寧,登臨土樓山,他的《水經注》中寫道:“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
土樓有道教庵觀,故有“土樓觀”之稱。北山像一只奮翼欲飛的雛鳳,而土樓山又似一只雛鳳的翅翼,從此又多添了一個雅號叫“鳳翼山”。雖然名稱很多,但北山寺是人們最習慣的叫法。其山中寺觀是西寧地區的一大名勝古跡。由于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獨具一格的風貌,成了人們游覽的場所。在北魏時期《水經注》記載了北山寺,北魏時青海形勢圖中也標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寧城),可見北山寺知名度是相當高的。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禪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北湟水之濱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又名永興寺。因北山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北禪寺也因此又叫土樓觀。風景名勝靈官殿來到山腳,首先看到的是靈官殿。靈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間,因戰火毀燒,重修于1920_年。原有山門,東西兩邊有廂房,房中間有橫匾上書“靈官殿”三個大字,清宣統二年(1920_年)西寧各界捐資將靈官殿整修一新。殿內,供奉著護法王靈官。靈官赤面三眼,手執金鞭。
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鎮山神將,和佛教的韋馱相似,有的書說他是武當山中五百靈官的統帥,叫華光元帥,又叫五顯靈官。到了宋代,又出現了一位“火車王靈官”,根據《新搜神記》的記載,王靈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時候的人。王母大殿 靈官殿后,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個土觀樓的主殿,也是平常舉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20_年大殿失火王母大殿[2],現在看到的是20_年重建的。據說,西王母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青海,而這里是西王母顯靈圣地,所以主供西王母。北禪寺現為青海省內道教活動中心之一,每年有眾多的海內外華人前來游覽觀光,也會不時在這里舉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動。近幾年來,每當重陽節晚上,北禪寺還會張燈結彩,屆時,數萬人云集于此,更是熱鬧非凡。
王母大殿分上下兩層,下層供奉王母,上層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城隍殿王母大殿西邊是財神殿,東邊是城隍殿。財神殿供奉著比干、關圣、趙公明三大財神,城隍殿則供奉著本省城隍殿[2]城隍、東漢時期的西寧護羌校尉鄧訓。據載,鄧訓生于40年,卒于92年,字平叔,是東漢開國名將鄧禹之子。鄧訓任護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愛戴。羌人“聞訓卒,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寧壽塔土樓山頂峰,有座寧壽塔,該塔為六面形五層翹角塔,塔中實心,青磚砌成。一寧壽塔[2]說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開國功臣、駐西寧長興侯耿炳文所建,一說是清代所建。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來到山腳,首先看到的是靈官殿。靈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間,因戰火毀燒,重修于 殿內,供奉著護法王靈官。靈官赤面三眼,手執金鞭。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鎮山神將,和佛教的韋馱相似,有的書說他是武當山中五百靈官的統帥,叫華光元帥,又叫五顯靈官。到了宋代,又出現了一位“火車王靈官”,根據《新搜神記》的記載,王靈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時候的人。
靈官殿后,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個土觀樓的主殿,也是平常舉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20xx年大殿失火,現在看到的是20xx年重建的。據說,西王母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青海,而這里是西王母顯靈圣地,所以主供西王母。北禪寺現為青海省內道教活動中心之一,每年有眾多的海內外華人前來游覽觀光,也會不時在這里舉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動。近幾年來,每當重陽節晚上,北禪寺還會張燈結彩,屆時,數萬人云集于此,更是熱鬧非凡。
王母大殿分上下兩層,下層供奉王母,上層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城隍殿,王母大殿西邊是財神殿,東邊是城隍殿。財神殿供奉著比干、關圣、趙公明三大財神,城隍殿則供奉著本省城隍、東漢時期的西寧護羌校尉鄧訓。據載,鄧訓生于40年,卒于92年,字平叔,是東漢開國名將鄧禹之子。鄧訓任護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愛戴。羌人“聞訓卒,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露天金剛,王母大殿再往上,是一段陡直的天梯,攀上天梯,就到了土樓山“九窟十八洞”之下。
露天金剛(閃佛),土樓山中部,有兩尊露天金剛,東邊一尊與西邊一尊相連接,兩尊露天金剛高三十多米。這兩尊金剛本是兩個山崖的突出部分,后被山水沖刷風雨剝蝕,形成奇特的造型地貌。魏晉南朝時期,廣大信徒在原造型地貌基礎上,將它們雕琢成兩尊大佛像,稱之為“露天金剛”,
這兩尊露天金剛也叫天神、天王,當地群眾叫閃佛,其意是從山中閃出來的。西面的一尊,已被風化,坍塌不辨面目;東面的一尊,仍然完好。遠遠看去,大佛的頭、身軀、下肢和面部五官輪廓清晰,雄渾粗獷,具有唐代藝術風格,真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閃佛西邊,一座座殿堂樓閣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從左至右依次是齋堂、玉皇閣、后城隍、斗母殿、奎星閣(土觀樓)、西方三圣殿、關帝殿。
寧壽塔,土樓山頂峰,有座寧壽塔,該塔為六面形五層翹角塔,塔中實心,青磚砌成。一說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開國功臣、駐西寧長興侯耿炳文所建,一說是清代所建。據說,每當煙雨蒙蒙,山隱霧中,蒼蒼茫茫,
遠望云霧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時隱時現,正如古詩所吟“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多少樓臺云樹掩,天然畫圖米家村”,“北山煙雨”由此而得名。站在山頂,可遠眺群山之巍峨,可攬西寧全城之風貌。
從土樓山下來,經供奉三教堂、迎仙橋、百花亭,可到萬圣殿。萬圣殿也叫五母殿,祀王母、地母、斗姥、驪山老母、觀音老母。萬圣殿左邊,是供奉九天玄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的玄女宮,玄女宮東西兩側,則分別是會仙閣、聚仙閣。穿過玄女宮坊,跨過山腳的.引水渠,就從道家叢林回到塵世。
九窟十八洞,鑲嵌在陡峭的半山腰,依山貼壁,十分壯觀,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洞,其洞構造各異,有的洞無套洞,有的洞有套洞。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態,洞與洞之間有棧道接連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禪寺是依土樓山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這里的巖石是紫紅色的砂巖、礫巖,其間還夾有石膏和芒硝層,巖性軟硬相間,在長期地質、流水、風化等的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險峰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發育。軟巖層向里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當地人稱“九窟十八洞”,洞內塑有玉皇、觀世音、文殊、普賢、關云長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繪的神像圖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漢、藏佛教繪畫藝術風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稱。從藝術風格來看,當屬晚唐和宋元時代的遺跡。因為是道教道觀,所以寺內又有魁星樓、靈宮殿等建筑。硬巖層向外凸起,猶如屋檐,廟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懸,棧道回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群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藏佛,棧道回廊緊靠懸崖,甚至懸空架設,因此有“中國第二大懸空寺”之稱。
據說,每當煙雨蒙蒙,山隱霧中,蒼蒼茫茫,遠望云霧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時隱時現,正如古詩所吟“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多少樓臺云樹掩,天然畫圖米家村”,“北山煙雨”由此而得名。站在山頂,可遠眺群山之巍峨,可攬西寧全城之風貌。從土樓山下來,經供奉三教堂、迎仙橋、百花亭,可到萬圣殿。萬圣殿也叫五母殿,祀王母、地母、斗姥、驪山老母、觀音老母。萬圣殿左邊,是供奉九天玄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的玄女宮,玄女宮東西兩側,則分別是會仙閣、聚仙閣。穿過玄女宮坊,跨過山腳的引水渠,就從道家叢林回到塵世。最佳旅游時間北禪寺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西寧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最佳旅游時間為夏季。歷史文化在歷史上,北山寺有過很多的名稱。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樓神祠”之稱。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賜名為“永興寺”才有了寺的名稱,距今已有580年的歷史。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6
北禪寺位于西寧市湟水北岸土樓山腰,又名土樓觀,其建筑風格和文化建筑被稱為“絲綢之路”南道的一顆明珠。北山因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北山煙雨”是“西寧八景”之一。陡峭的山坡上布滿人工開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稱。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內殘存有壁畫和藻井,從藝術風格上看,當屬晚唐和宋元時代的遺跡。北山寺已經修葺,為道教寺觀,有魁星樓、靈宮殿等建筑。位于北山頂峰的寧壽塔是清代所建的5層密檐磚塔,為北山寺的組成部分。
北禪寺是青海境內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整個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紅砂巖天然斷層由西向東依次而建,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立,結構奇巧,寺院錯落有序,蔚為奇觀。
北禪寺歷史悠久,寺內留存有魏晉時期的藻井圖案及佛教藝術壁畫,塑立各種佛尊神像。
北禪寺的古跡很多,有圣母殿、呂祖祠等。但最多的是洞,共有“九窟十八洞”,如玉皇洞、無量洞、城障洞、七真洞、黑虎洞等,洞中塑有佛像,洞內曲經通幽,冷風襲身。這些洞由棧橋曲廊連接,虛實相望,獨具匠心,是一種罕見的建筑藝術。
北禪寺內有棧道、小橋、游廊連接著名的“九窟十八洞”,遠遠望去,似一座長廊懸空在半山腰中,頗有山西懸空寺的風格。現在九窟十八洞內還保留著塑像和古代壁畫,被譽為“絲稠之路”南線古代文化的一顆明珠。從北禪寺鳥瞰西寧市全景,別有一番情趣。土樓山天然大佛在北禪寺側旁,這座天然大佛高約百米,由紅白巖石相間構成,經過風化,山峰似被大自然“雕塑”成為一尊大佛,故而得名。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禪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這里幾乎水平狀的紫紅色砂巖、礫巖,其間還夾有石膏和芒硝層,巖性軟硬相間,長期地質時期流水、風化等營力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險峰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發育。軟巖層向里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當地人稱“九窟十八洞”,洞內塑有玉皇、觀世音、文殊、普賢、關云長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繪的神像圖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漢、藏佛教繪畫藝術風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稱。硬巖層向外凸起,猶如屋檐,廟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懸,棧道回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群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藏佛,棧道回曲廊緊靠懸崖,甚至懸空架設,可稱得上一座名副其實的懸空寺了。
北禪寺東側有一座高達數十米名叫“露天金剛”的巨大佛像,當地群眾叫“閃佛”,遠遠清晰看出它的頭、身軀、下肢和面部五官,顯得雄渾粗獷,具唐代藝術風格,這是廣大信徒在原造型地貌基礎上雕鑿而成,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達到完美結合。
北禪寺的建筑有山門、山腰牌坊、奎星閣、呂祖殿、斗母殿、三教堂、無量殿、福寧樓、三寶殿、靈宮殿等。殿字樓閣依山勢而建,顯得格外壯觀。
北山頂為寧壽塔,每當煙雨蒙蒙,山隱霧中,蒼蒼茫茫,遠望云霧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時隱時現,正如古詩所吟“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多少樓臺云樹掩,天然畫圖米家村”。“北山煙雨”由此而得名。
北禪寺從清代開始,每逢重陽節,老百姓紛紛上山拋撒印有“鹿、馬”等字的鹿馬紙,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吉祥。近幾年來,每當重陽節晚上,北禪寺張燈結彩,數萬人云集于此,熱鬧非凡。平日更多的游人、香客登上土樓山巔,眺望古城新姿盡收眼底。
因樓層迭起,層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樓,故有“土樓山”之稱。北魏旅行家酈道元跋涉到西寧,登臨土樓山,他的《水經注》中寫道:“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土樓有道教庵觀,故有“土樓觀”之稱。北山像一只奮翼欲飛的雛鳳,而土樓山又似一只雛鳳的翅翼,從此又多添了一個雅號叫“鳳翼山”。雖然名稱很多,但北山寺是人們最習慣的叫法。其山中寺觀是西寧地區的一大名勝古跡。由于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獨具一格的風貌,成了人們游覽的場所。在北魏時期《水經注》記載了北山寺,北魏時青海形勢圖中也標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寧城),可見北山寺知名度是相當高的。
北禪寺導游詞范文 篇8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五香牛肉干:“雪山牌”五香牛肉干,以青海高原新鮮牦牛肉為原料加工而成。制作方法考究,成品色鮮,營養豐富,既保持了牦牛肉的風味,又香氣濃郁、滋味鮮美。
燒羊肝:取鮮羊肝,洗凈血水,撒上一點食鹽,用潤濕的紙包裹兩三層,丟進通紅的牛糞火中,約近半小時,紙由濕變干,由干變成焦灰,扒出削盡表層沾染的雜屑,熱香陣陣,此時,用刀割塊、削片、蘸以姜未、鹽、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質嫩味鮮,回味無窮。
肋巴:很多旅游者會對西寧一種獨有的叫“肋巴”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對羊肉的一種獨特吃法。五香牛肉干“雪山牌”五香牛肉干,以青海高原新鮮牦牛肉為原料加工而成。爆燜羊羔肉:爆燜羊羔肉吃時肉質細嫩,辣酥爽口,色澤暗紅,聞之芳香,嚼時柔軟,入口不膩,營養豐富,有補益壯身之功。
奶皮: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稱作"忌司"的相似,其制作歷史己近百年。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膩,營養豐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過節、迎親嫁女待客的上品,也是探親訪友、慰問老年病人的禮品。老年人最喜把奶皮切成小塊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盤上席,作為干果軟糖,則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羊筋菜:羊筋是羊蹄的韌帶。青海的羊筋在宰殺季節,經過剔取、拉直、陰干,扎成小把,可長期保存,久藏不壞。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種很多,是青海回、漢族筵席中最常見也是很有聲譽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膠質組成,比起海參、魚翅來,價廉味美,是烹制高筵美饌的重要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