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總結: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盧
時光流逝,我從事教育工作已將近九個年頭。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再加上自己主觀的努力,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回顧已經過去的工作、學習,和近期的師德師風學習,對于如何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教師。作一自我剖析。
一、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要有博大的愛心。
1、師愛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的要求。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不帶半點功利的;師之愛不同于父母的親情之愛,這種愛要著眼于對全體學生的培養,著眼于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發展。是教師對國家、社會、人民負責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反映。
2、師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今年九月一正式實施的新《義務教育法》把素質教育正式寫入法律,而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就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精神扶持,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具體表現在對學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獨立性、創造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展。為學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學生在獲得科學文化的同時,獲得精神的成長,形成健全的人格。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獲得愛、懂得愛、學會愛。
3、師愛是依法執教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國已深入人心,“尊重教師,嚴禁體罰學生”是義務教育法中的條文,但是是社會和家長更多的是只記住后者。“棍棒之下出孝子”那是陳舊的教育觀念,也只是家長自己的素質問題。老師想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使學生服你,那是不持久的,也是文明社會所不允許的,也是無能的表現,更是狹愛的所謂“恨鐵不成鋼”般愛心的體現。實際是缺乏愛心的表現,是以“嚴格要求、為了學生好”為理由,做與愿違的事,即好心做壞事。如何避免呢?關鍵是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要學會寬容,要堅持表揚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要堅決擯棄用體罰的方式教育學生。
二、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要有強烈的進取精神。
當今時代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教育教學同樣處于與時俱進的狀態,所以,要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提高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具體要作到提高業務修養,不斷學習,改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能適應教育不斷發展的需要;敢于創新,制定個人的奮斗目標,不斷追求成功;敢于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始終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的品德。
教師需要一種奉獻精神,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務育人的理念;為教育事業,為學校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陶行知先生說:“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先師自重。”教師是先進科學文化傳播的使者,所以,我們首先必須是一個“文化人”,不斷學習汲取營養,無私的奉獻給學生,能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今年由于身體健康的原因,學校對我的工作給予照顧,但是我不能放松要求,應該努力工作;更要顧全大局,不能以此為理由為自己開脫責任。黨和政府培養我這么多年,我應該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工作,這也利于戰勝疾病。
四、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要有健康的人格。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關注的方面,往往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而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現的,因為學生眼中的教師都是具體的,而教師又是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式人物”。所以,我們必須注重從小節抓起,重視人格的修煉。我要以先進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影響學生。作為學生的榜樣,引路人,要做到為人師表,時刻銘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形象帶動更多的具有高素質人的誕生,培養學生現代人具有的素養。
五、認真分析上述內容,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人民教師,我提出以下幾點整改措施:
1、工作的經驗還不夠豐富,這需要我平時多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同時注意也要注意這方面的積累。
2、理論學習不夠深入,缺乏深刻的認識,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存在距離,有些只能是想法,并沒有演化為具體的做法。
3、工作上膽子不夠大,有瞻前顧后的思想,惟恐事情做的不到位。而實際上思想包袱背的越重,工作反而越難開展。這需要我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本著只要立足點站穩,基本點站牢的原則,大膽、細致地開展本職工作。
在工作中暴露出問題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面對這些問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認識,加強理論學習,增長自己的才干。而這次"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教育活動的開展,正好提供給我一次剖析自我、總結自我的寶貴機會。借此東風,我希望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能夠有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