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結
(三)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我市鄉村的特色,積極鼓勵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加大對“農家樂”休閑旅游的調研與引導。通過精心組織策劃,部門協作,努力創建品牌,推動農家樂發展,給農民帶來實惠。
(四)深入實施科技興農和人才強農工程。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完善“科研機構+企業+基地”的推廣模式,培育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并創造條件建立研發中心。加快農業信息化進程,努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推廣“百萬農民信箱工程”,重點發動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村經濟人和購銷大戶注冊,爭取今年發展農民信箱1.3萬戶以上。繼續辦好“農民之家”服務窗口和《金色田野》等信息載體,拓展農業信息應用和服務領域。
(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深入實施“村莊整治”工程,重點是集鎮建設。加強中心鎮建設,在中心鎮積極開展集體土地使用管理改革試點,探索以集體建設用
地使用權為合作條件,參與城鎮基礎設施開發。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下步將新建和續建女埠、梅江、游埠、赤溪、永昌、馬澗等六處飲水工程,完成第二水源大峽口水庫建設的前期工作,制訂面上改水的獎勵補助方案,實行水務一體化。實施“千庫保安工程”、“千萬畝十億方節水灌溉工程”和“萬里清水河道”建設,積極探索黃土丘陵開發整治。抓好生態公益林建設,落實32萬畝生態公益林管護制度。
(六)推進農村社會事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制度,認真落實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對困難家庭子女義務教育的課本費、生活費實行補助。加快實施低收入家庭學生享受營養餐制度。加快推進中小學破舊房改造。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實施特派教師支教制度。深入實施“農民健康工程”。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認真抓好鄉鎮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切實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加強農村文化體育建設,通過送電影、送戲到鄉村,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大力開展農村民間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加快農村有線廣播電視“村村響、戶戶通”進程。加快構建廣覆蓋、多層次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落實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按照城鄉一體的就業服務要求,加強對進城務工農民的就業服務。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優撫保障機制和以大病醫療救助為主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
(七)創新工作方法,提高指導服務農村工作本領。按照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的要求,成立縣鄉兩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近期組織專門力量,就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產業發展、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作進一步的調研。同時,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投入,進一步整合政策資源,發揮資金的最佳效益。另外,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和農村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要繼續幫扶貧困村,逐步建立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