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場合是禮節關鍵
名人坊
一提起馮曉泉、曾格格,大家就會想起他們那種極具中國民族風格的演出。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民族風格,受到了很多外國朋友的喜愛。馮曉泉說,自從成為歌手之后,他們就經常出國演出,和不少外國觀眾打過交道。在國內,他和曾格格也有不少外國朋友。所以,在這些年他們也積累了不少和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
“外國朋友非常注意在不同場合的穿著。”馮曉泉回憶說,在1998年,他和曾格格隨中央民族樂團一同前往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因為自己中國民族風格的表演,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在表演結束之后,主辦方臨時安排他們參加了一個雞尾酒會,因為事前沒有準備,他們夫妻倆一身休閑打扮來到會場,但是他們發現,在這個酒會上,外國朋友都穿得非常正式,他們的服裝顯得有些隨意,讓他們感到有些尷尬。通過這次的經驗,他和曾格格去國外演出的時候,一定會帶很多適合不同場合穿著的衣服,同時也一定會提前了解演出的整個行程和安排,做到有的放矢。
馮曉泉說,在日常的生活中,國外的朋友也都是非常和氣可愛的,而且特別好客,在這方面一點也不亞于中國人。他說,在2001年10月,他們在雅典參加完演出之后,就去了當地的海邊,雖然自己穿得很休閑,但還是被當地觀眾認了出來,而且,那位外國友人還請他們吃了當地的烤肉,這件事一直都讓他們很難忘。
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要召開了,馮曉泉說,那時將肯定有不少的外國朋友來到北京。作為東道主,不僅要表現出熱情、好客的一面,更要懂得怎樣和不同國家的朋友打交道。他認為,首先應該掌握簡單外語,讓對方聽到北京的問候,其次就是要著裝整潔,體現我們積極的精神面貌。作為演員,他和曾格格更需要注意這些問題,特別是在不同場合,根據場地、活動內容和形式,穿著合體的服裝。
出鏡人物
熱情過頭 就成失禮了
出場人物:李巍 北京貴賓樓飯店服務經理主管
說起涉外禮儀中的迎賓禮儀,恐怕要數各大飯店的前廳服務人員最有發言權了。從事多年飯店禮賓服務工作的北京貴賓樓飯店服務經理主管李巍深有體會地說:“在迎接外賓前,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為外賓想得越周到,迎賓工作往往就做得越出色。”
李巍舉例說,很多外國賓客在下榻飯店前,飯店都要盡可能地提前對他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甚至個人喜好做到心中有數,以免在接待時出現不必要的差錯。除此之外還要知道客人的特點以做好相關準備,比如為vip的客人準備鮮花、為度蜜月的客人布置好蜜月套房。當客人到達飯店時,服務人員會盡快引領客人去他們預訂的房間,減少客人在前廳逗留的時間。在引領的過程中,出于東道主的禮貌,適時地向客人介紹一下飯店的環境設施也是非常必要的。還有一些其他的服務,比如為客人提供報紙、地圖,詢問客人如果出行是否需要提前安排好出租車等。“這些迎賓的準備、安排都是為了讓外賓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但迎賓也要講究個度,既要表達出東道主的友好好客,又不能熱情過了度。所以在迎接外賓為其提供服務前都應該先征得他們的同意。如果外賓不需要的東西,就要適可而止。”李巍解釋說。
把客人迎進門并不代表工作就做完了。李巍說,當客人打電話到大堂服務臺時。三聲鈴響前必須接起電話是一個禮儀慣例,而且很多外國人對此非常在意,如果自己實在手頭忙不開,三聲鈴響后才接起電話,就一定要向客人道歉。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接電話時應該說出自己的名字。
在面對面地接待客人的詢問時,李巍要求自己不冷落任何一位客人,只要有客人在自己的面前,就要主動上前詢問其需要什么幫助,把“may i help you”掛在嘴邊。如果正在接待一位客人的同時又有另一位客人站在自己面前需要幫助時,就要同時兼顧到。這時最好的辦法是向后來的客人微笑并點頭示意,意為“您好,請您稍等片刻!”
李巍說,與住在飯店的外賓接觸時,她會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中外賓客在個別語言習慣上的差異。有些話對內賓說沒有什么問題,但相同的話如果對外賓說就顯得很失禮。比如問客人,“今天都去哪些景點玩了?都買了什么紀念品?花了多少錢啊?”這些問題在國內的客人看來沒什么,好像拉家常的聊天一樣,但外國人會很不習慣,覺得這是在探聽他的隱私。而有些話對國內的客人說又不合適,比如用較夸張的詞來贊揚一個人或一件物品,國內的客人就覺得這很不嚴肅,而外國人恰恰喜歡這種幽默。對于這種中外差異,李巍說,要想保證交流質量,首先要了解他們喜好、禁忌,把要說什么先過一遍腦子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