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高三歷史教學總結
-XX學年任教高三(5)(8)兩個班歷史課,現將這一學年的教學工作結合高考試題及評卷中(后)的所想總結如下:
一、 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做任何事都得從最基礎做起,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高三的復習與學習也是這樣。在今年的高考(歷史)試題中,選擇題部分基本上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包括一些最基本的歷史概念,如第12題的“宗法制”、13題的“均田制”、 15題的“理學”等等。主觀題的第38題第(1)問中,關于“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特征是什么?”;第38題第(3)問中,關于“他們的認識差異反映了當時怎樣的國際格局”等這一類的問題,問得很直白、很基礎。縱觀近幾年的廣東高考(歷史)試題,雖然每一年都有一些變化,但始終都“萬變不離其宗”。因此,加強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高考備考及其取得好成績的“重中之重”。
二、重點把握“主干”知識,凸現“高頻考點”。在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應重點把握“主干”知識與“高頻考點”。在近今年的廣東高考(歷史)試題中,試題的命制呈現出“主干知識”及“高頻考點”的這一特點。在今年的試題中,考查的主干知識有:宗法制、均田制、古代中央官制、理學、辛亥革命、毛澤東思想、建國初的外交、羅馬法、馬克思主義、近代西方代議制、小農經濟、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兩極格局、新航路開辟、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蘇俄(聯)的建設、戰后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改革開放等。而“高頻考點”的有五年五考的“理學”、“辛亥革命及三民主義”、“近代西方代議制”、“改革開放”等;五年四考的“馬克思主義”、“新航路的開辟”、“工業革命”、“蘇俄(聯)的建設”、“兩極格局”、“戰后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等;五年三考的“宗法制”、“經濟大危機”等。因此,在高考的復習備考中把握“主干”與“高頻考點”是現實成績飛躍的關鍵所在。
三、科學備考,加強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指導。高考備考,不僅要備課組學科的科學備考,還要充分掌握學情,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備考。(這里重點說說對學生的科學備考)改卷中發現學生在答卷上的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主觀題中),比如審題不清、審題錯誤、關鍵詞錯誤、未根據題目要求作答、獲取材料信息能力較差、照抄材料、歷史時間概念混淆、史實錯誤、史實不清、有概無述、籠統作答、生搬硬套,缺乏學科思維能力等等。針對學生在試卷作答過程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備課組老師在備考過程中應積極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與措施,這會為提高高考備考效率與提高學生高考學科成績錦上添花。
四、規范學生答題、從嚴、從細、從早抓。規范答題,包括書寫的規范、答題模式的規范等。在評卷過程中,不少學生的答卷書寫潦草、東倒西歪、模糊不清,答案不分點、不分段,更有甚者有答案與題號搭錯的現象等。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要從“早”抓答題規范,并且要“嚴”要求,做好每一個“細節”中,落實在平常練習及月考中,“打好有準備的仗”,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總結不會停止,備考定有規律,只有不斷的思考,相信一定會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