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综合,日韩欧美美女视频,国产综合欧美日韩在线91,手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總結 > 幼兒園工作總結 >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精選28篇)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3-12-26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精選28篇)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

  幼兒園區域活動,在我們的幼兒園工作中很熟悉,我們的區域活動很容易流于形式,使得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顯得雞肋一般。尤其是在區域活動中,教師這個主角的位置在哪我們教師是跟孩子一齊玩,還是只做一個旁觀者。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讓幼兒主動參與區域活動,主動探索學習。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區角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意愿,激發幼兒自由探索的愿望,培養孩子動手動腦的本事,孩子能夠自由選擇游戲的材料、方式等,按照自我喜歡的方式進行游戲,讓游戲真的成為孩子的游戲。教師協助參與,促進幼兒發展。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是環境的創設者、條件供給者、觀察指導者,教師要注意不斷的在不一樣區域來回的觀察和參與游戲,不能只參與一個區域中與孩子游戲而忽視其他區域幼兒的指導,針對幼兒區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一齊操作、發現,一齊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

  區域活動的指導,教師的介入要適時適度。

  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要發揮孩子的主導地位,按照孩子的意愿進行游戲,不代表教師能夠不管不問,而是要找準時機予以介入。比如在孩子有求助行為的時候;發生糾紛現象的時候,發生困難的時候等。教師介入活動時還要適度,多給孩子鼓勵、啟發、暗示,比如孩子在活動中向教師求助的時候,不是直接告訴他“你應當這樣做”,而是說“你能夠試著這樣做”,盡量讓孩子自我去發現與探索。

  總之,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最歡樂的活動,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學會做觀察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我們要創造一個適合幼兒主動發展的環境,以游戲為基本形式,調動孩子活動的主動性、進取性,為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而努力。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

  星期四午時的午點是吃香蕉。在孩子們吃水果的過程中,我偶爾會有意無意地滲透一些相互“謙讓”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些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先拿的總揀小的。可是,也出現了這樣兩個問題:洗手快的孩子總是先來拿水果,而這些幼兒的胃口一般較好。相反,之后的幼兒常是一些動作較慢、胃口也不是很好的幼兒。由于前面的幼兒謙讓,拿了小的,留下大的給這些胃口不佳、動作又慢的幼兒吃,結果他們吃得更慢甚至吃得苦惱。

  今日吃香蕉時,我征求孩子們的意見:“不太喜歡吃香蕉的小朋友能夠拿小一點的香蕉,把大的香蕉讓給喜歡吃的小朋友,你們同意嗎?”,幼兒一致同意,尤其是那些吃得慢的幼兒,更是如釋重負。在幼兒拿水果時,我留心觀察,發現他們充分理解了我的意思,并且配合默契。那些喜歡吃香蕉、吃起來也快的小朋友在拿香蕉時,也并不是專挑異常大的拿。今日的香蕉幼兒吃的又快又香甜。

  可見,我們的教育活動僅有根據實際,并且抓住教育孩子、引導孩子的每一個時機,講究方式方法,才會有好的效果。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3

  每一天午睡起床后,搬把椅子坐在孩子們中間為他們梳辮子已成為我生活的一種享受。其實我并不太會梳理頭發發,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們喜歡,我就沉迷不醒。并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指點;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托、感情好、和諧。

  每當這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說個不停"教師,我媽剛給我買了電子琴!教師,那首歌我會了!教師,我敢走獨木橋了......"當然,此時也是我了解他們生活、心理和舉行適時指點、鼓勵的好時候。"你最喜歡教師啥子你不喜歡教師啥子你最愿意參與哪個活動你此刻睡覺還用媽媽陪嗎......"這些他們日常平凡避而不答的問題,這時就會都爭著回覆,并且絕沒有謊言。就這樣,我把每一天起床后給孩子梳理頭發作為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個漂亮的發式作為對孩子的一種賞封。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著無以言表的歡愉,此時,我與孩子一樣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發明新奇、新鮮、新意中積攢起來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4

  每一天的午睡起床后,在孩子們吃過點心后,我都會組織孩子們坐下來稍作休息,安靜以后為接下來的個別化學習做準備,順便也檢查一下自我和同伴的鞋子有沒有穿反,衣服有沒有塞到褲子里等等,幫忙幼兒整理好衣物。這時,辰辰喊道:"教師,子杰的鞋子穿反了。"子杰看了看自我的鞋子,立即換了過來。緊之后,燦燦又跑到我面前問我:"教師,你看我的鞋子對了嗎"我說:"你的腳穿得舒服嗎?"(其實,他穿的是對的)他便走開了,可沒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換成了反的。依依發現燦燦的鞋子穿反了,提醒他把鞋子換回來,燦燦把兩只鞋子一齊脫了下來,在那兒比劃了半天,可穿到腳上的卻還是反著的。很明顯,他對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楚。

  對于中班的孩子,大部分幼兒都能穿對褲子和鞋子。而對于這幾個個案,我覺得原因有兩個:一是家庭因素。家人過于溺愛孩子,任何事情都包辦代替,幫忙而不是教會。二是客觀條件。由于這兩個孩子的年齡較小,階段發展相比較較遲緩。所以,雖然是中班的孩子,但還是常會出現把鞋子反穿的現象。但畢竟只是中班的上學期,所以只要重視教育和引導,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最終,在自由活動中經過同伴互助,相互監督的過程,也讓幼兒學習了如何關注自我的同伴,關心他人,培養幼兒一種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5

  我們班的孩子今年自小班升入中班,我發明他們開始喜歡為團體為同伴干事情,便在班級建立了值日生工作。全班幼兒分成五組輪流舉行,每一天由6-7名幼兒共同做當天的值日工作,我主要按幼兒的本事以及來園的早晚給他們分配值日項目。

  開始時,孩子們對值日生感到十分新鮮和洽奇,每一天都開心地早早來園,進取完成我分配的任務。可是過了不久,我就發明值日生來園總是你早我晚,有時候大部分幼兒都來園了,值日生還沒到,當我詢問緣故原由時,孩子卻無所謂地說:"我忘了!"。盡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時常出現干事不當真、堅持欠好,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這時,小朋友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某一天,在我正準備安排值日生工作時,郭子豪小朋友說:"教師,今日我不想當衛生員了!","為啥子"我急切地想明白緣故原由,"今日我想當景象形象員!"孩子的回覆似乎提醒了我,原先對做值日生他們有本身選擇的愿望,做啥子值日也有本身的設法。可是以前,值日生都是由我來安排孩子做的,從未思量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我們說要把屬于孩子生活和選擇的權力還給孩子,那么值日生工作為啥子不讓他們自選呢!于是,我緊之后說:"能夠呀,今日就由你們來選擇做啥子值日生吧。"孩子們立刻又變得興抖擻來,這個說:"我今日要當接待員!"阿誰說:"我要當監督員!"。那一天,我異常注重觀察他們,發明孩子們對自選的值日項目充滿興趣,都能當真負責地做好各自工作。以后值日生我班開展起來了。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6

  今天早上我去裕元幼兒園參加了昆山市幼兒園區域聯動教學研討活動,一上午聽了四堂教學活動。分別是繡衣幼兒園朱湘萍老師的中班數學活動《蜂蜜蛋糕樹》;裕元幼兒園楊燕老師的中班音樂活動《餐具交響曲》;前進幼兒園趙吉老師的大班數學活動《看誰拍得多》,還有光大幼兒園翁麗娜老師的小班音樂活動《數豆豆》。這四堂活動都很優秀,下面我就來簡單的說下我的想法和體會吧。

  中班數學活動《蜂蜜蛋糕樹》:

  1.活動內容激于繪本,源于生活,情節貫穿非常好。

  2.活動中教師能化繁為簡,深化重點(首尾相接的方法),能夠在每一個關鍵、操作的時候提出要求。

  3.從細微處入手,合理提升,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并學習測量的方法。

  中班音樂活動《餐具交響曲》:

  1.圖譜的設計簡單清楚,易懂。

  2.樂曲圖譜的呈現幫助幼兒更好地記憶。

  3.能夠很好的掌握兩個難點:一是讓小朋友自己敲,老師不敲。二是讓小朋友上臺替換餐具。

  4.打擊樂活動一定要在聽音樂之前做準備,活動開始教師先引導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啦啦操這一環節非常好。

  大班數學活動《看誰拍得多》:

  1.活動環節設計豐富,有層次性。

  2.活動內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貼近幼兒生活。

  3.承上啟下,教學策略既簡約又深動。

  4.活動重難點一一展開。

  5.幼兒學習品質的體現:那你們接下來準備怎么辦?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目標,滲透了一種堅持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6.自然活潑,師幼互動,幼幼互動非常好。

  小班音樂活動《數豆豆》:

  1.提醒在前(教師運用各種語言),示范在后(個別示范),節奏緊湊。

  2.這是一首非常富有情趣的歌曲,非常適合小班的年齡特點。

  3.活動中從認識豆豆,數豆豆開始,逐漸學習歌曲,層層深入。

  4.體現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之間的合作。

  5.最后的游戲中既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了歌曲的學習,又讓幼兒充分感受了游戲的快樂。

  6.教具、學具豐富,活動設計非常緊湊,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7

  我有幸參加了11月24日上午8:00開展關于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培訓,由黃老師主講的有關區角活動培訓班,黃老師在講座中運用講述課件、觀看圖片以及觀看視頻等多種形式,使每位教師在學習中獲得了對區角活動重新認識的機會。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我對區角活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有了全新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學習后的一些感想和體會。

  一、對區角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清楚的認識到,區角活動是幼兒在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創設的有限環境中,自由選擇以個別或小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學習,從而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積累經驗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獲得身體、情感、認知及社會性質等方面發展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例如:區角活動慢慢的從“重復操作”向“交換玩法”過度,如:益智游戲(圖形配對、智利大拼版)、角色游戲、建構區、科學探索區。

  二、區角材料準備:

  為了豐富區角里的材料,我們將調集家庭力量,能收集一些需要投放到區角里的材料,歡迎家長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區角材料哦,有的孩子對別人的玩具很感興趣,老師建議幼兒把自己心愛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這樣一個幼兒留戀忘返的玩具店就形成了。還有讓幼兒帶圖書到幼兒園形成圖書角,讓幼兒帶各種水果形成干果店。比如一些廢舊不要的小衣服可以先不用急著丟掉(區角活動:娃娃家——幸福小屋能用的到)、好的瓶罐不用急著扔掉(區角活動:商店可以用到)、漂亮紙盒、糖果盒不用扔掉(區角活動:美工區等可以用到哦)。

  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主題內容提供相應的材料,促進幼兒的發展

  如:中班可設置有重視孩子的合作意識的區域

  大班提供自編的表演區域,豐富的科學區、探索區、運動角、操作區、搭建區。

  愛祖國主題 可搭建名建筑——天安門、萬里長城、六和塔、家鄉名建筑、青島的五四廣場等

  找春天的主題 可設置種植角供幼兒觀察,記錄(在記錄時注意真實性)

  在區角活動中必須提供直觀形象的玩具和具體事物,提供有趣的能激發幼兒探索欲望的材料,這樣能讓幼兒做做玩玩,他們就會百玩不厭,增強學習探索的興趣。如數學角的魔術罐,它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使一些不愛動腦的幼兒也樂意去玩,他們在抽抽玩玩中積累了數組成知識,幼兒的智力得到了開發。學習性區角活動中,我們也會根據主題內容提供相應的操作材料,使主題內容融入各區角之中。在進行“馬路上”主題活動中,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許多有關汽車的圖片、圖書、各種廢舊的紙盒。孩子們在與它們的互動中了解到了許多汽車的秘密。就拿建造汽車來說,我們在個別學習中為他們提供了各種輔助材料,但不指導他們怎樣完成。起初,觀察到:有的孩子做的汽車就是一個盒子上貼了四個小圓片。慢慢地,汽車的樣子復雜了,汽車的功能豐富了,有的安裝了車燈,有的剪出了車門──通過孩子們的不斷嘗試、探索,他們開始自己設計了汽車,并自主生成了“建造汽車城”的活動。采用開放性的材料投放方式,幼兒有更多自由發現的機會,也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的真實水平,并提供進一步的引導。

  四、通過學習對教師在區角活動中的觀察與回應有了相應的指導策略

  強調自主游戲中幼兒的主體活動表現并不是對幼兒游戲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戲中教師適時適度幫助與指導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或技能。教師的指導目的不是為了干擾幼兒的游戲,而是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豐富自己的行為表現,更好地開展游戲。充分觀察了解幼兒的游戲。通過觀察,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如給幼兒提供的游戲空間是否合適,游戲行為有否發展,該豐富哪些經驗,新投放的游戲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沒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經過觀察分析決定指導的對象和方式。教師指導的語言應是開放式的,如“你是怎樣想的?”“你發現了什么?”“請用它來試試,看看會怎樣?”如在構建天安門的時候黃老師給我們出示了好幾張照片,第一次孩子搭建是什么樣的,中間沒有的門是堵死的,老師跟幼兒說,我們要怎么進天安門呢,幼兒馬上改造他們的“天安門”,接著老師又說,天安門來了好多客人,可是門前的東西太多了,沒地方停車了,結果幼兒馬上把天安門門前的地方整理干凈。就這樣教師從旁指導,讓幼兒自己對自己的“天安門”進行改造,結果孩子們做的非常棒!而且對這樣的區域興趣特別的強。

  總之,通過學習區角活動,使我們能進一步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我們具有了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兒園區角活動對孩子發展的影響。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8

  區域活動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活動。它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是幼兒自主學習的主要場所和幼兒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這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活動內容,體驗操作和交往的樂趣,積極主動地發現、探索和表現,有效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是對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補充,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

  我園處于城鄉結合部,大部分家長只是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做算術題、有沒有認識多少字,對于區域活動,他們向來是不感興趣。為了家長的思想轉變,我們的老師不知做了多少的工作,召開家長會、發放區域活動的材料,讓家長了解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在教師的宣傳和指引下,現在好多的家長都能積極地配合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

  為了區域活動能有效開展,凸顯特色,我們將園內的市級課題《開發系列主題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融入的各年級組的區域活動中,小班年級組注重了幼兒自理能力培養,努力使孩子都能在游戲中得到發展和進步。中班年級組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班級氣氛寬松,活躍,尊重幼兒的意愿,在活動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大班年級組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能力,以便于幼兒與幼兒,游戲與游戲之間的互動,來培養幼兒合作、交往的能力。近年來,我園區域活動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區域的創設

  幼兒園自20xx年9月搬入新園,班級的環境、設施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幼兒園內的大環境我們是根據園內的課程和課題進行布置的,比如大班我們利用走廊布置了“美食一條街”大一班是“心心小吃部”,大二班是“珍珠奶茶”,大三班是“回味鴨血粉絲湯”在這“美食一條街上”不僅僅是本班幼兒可以玩,三個大班的幼兒可以隨便在任何一家小吃部了買到東西。既豐富了幼兒的游戲內容,有培養了幼兒在游戲中與其他班級幼兒的交往能力。

  班級的活動室和睡房是連在一起的,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活動空間每天下午各班的老師都能把幼兒午睡的小床收起來,為幼兒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活動空間。并利用這些小床為班級的區域做隔斷,為孩子提供一個封閉或半封閉的游戲場所,并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創設區域,小班年級組基本上以角色游戲、平行游戲為主,中大班主要以智力游戲為主。各個區域都有明顯的標志,既符合了區域活動的要求,又讓各班的區域一目了然,同時也便于教師指導和觀察幼兒。

  二、區域材料的投放

  在區域材料投放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可為孩子創設角色區、探索區、美工區、音樂區、閱讀區和運動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如:在大班益智區里我們投放量各種各樣的棋類游戲、通過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游戲既增進了幼兒的友情,又培養了幼兒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在中班益智區里我們老師做了好多的手指套偶,請小朋友根據手指上的數字,套上相應的點圈,既體現了孩子對數字的理解又體現了一一對應的關系,不僅豐富了游戲內容,還擴大了幼兒對數學的理解和外延……從這里可以更多的發現孩子們智慧的萌芽、創新的火花。

  在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時,我們選擇了無毒、無味、對幼兒無傷害隱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應注意包裝和制作的藝術性。比較堅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裝盒可用彩紙、絲帶等輔助材料進行裝飾、改造。還可選用質地柔軟的絨布、包裝紙、美工紙等進行藝術加工。如小班彩色糖果屋中,我們發動全園家長帶來各種各樣的糖果紙,讓幼兒通過對各種色彩的理解來給它們分類,既學習了科學知識,有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們的老師在選擇材料時,既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使其在具備教育功能的同時,充分將其藝術性展現出來。以吸引幼兒對活動材料充滿興趣,利于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教師的指導

  不同區域的探索帶給幼兒的經驗與發展是不同的。教師在設置區域時應盡量全面一些,一方面保證幼兒都能選擇到自己喜歡的活動區、活動材料,凸顯幼兒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也保證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各種關鍵經驗能以各“活動區”為中介展開.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求。

  幼兒發展能力、水平的差異決定了教師必須要考慮目標對幼兒發展的適宜性,考慮不同層次目標對幼兒發展的挑戰性。例如:教師在小班計算區投放了各種顏色、大小、形狀的圖片及一些情境背景圖,在目標上做了從低到高的分層考慮:學習兩個特征的間隔排序,如大一小、紅一綠、三角形一圓形等;學習有規律排序;練習進行四個物體的大小正逆排序。教師有意識的目標分層設置不僅保證了幼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同時也是教師下一步開展指導的前提。教師的指導能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是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

  四、幼兒表現

  在園內我們要求每個班級的老師都要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讓幼兒自主選擇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每個幼兒都能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并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中大班的幼兒直接參與游戲的評價。教師盡量不包辦代替。

  五、不足的方面

  1、怎樣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2、幼兒與幼兒在游戲之間的交往能力還有待提高。

  3、在游戲中要給與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

  總之,我園的區域活動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希望我們能夠克服缺點,爭取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9

  xx老師近期進行的主題活動是:升班教育,而這正好和我們班現在進行的主題活動相同,我們兩個班對幼兒升班教育的側重點雖然不同,但通過觀摩xx老師的活動,我受到了不少教育啟示,自己的教育思路更拓寬了。

  一、小升中的升班教育非常必要。

  小班與中班不論是生活還是在學習等方面,都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小班幼

  兒升入中班,需要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方面,首先是心理方面,其次是能力方面,小升中的升班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熟悉中班的生活及環境,從而激發幼兒升中班的愿望。有了這種愿望,幼兒才能主動地去學做哥哥和姐姐,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使幼兒變被動的接受者為主動的學習者,這樣也為幼兒能順利的升入中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通過觀摩xx老師的活動,我有幾點最深的學習感受。

  1、在游戲區域中用游戲化的方式,幫助幼兒學習中班新的常規,如:自制

  圖書。幼兒在翻閱自制圖書的同時,又對小班與中班的不同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強化,從而激發他們更好的學做哥哥姐姐的欲望。創新的攥毛巾、擰毛巾游戲,大棋游戲,都符合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寓教于樂。

  2、在小班的教育活動中,嘗試利用圖片支持教育的方法非常好,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鑒與學習。在活動的適宜處,出示圖片幫助幼兒強化與理解所感知體會的內容,比泛泛的口頭總結更能讓幼兒接受。

  3、xx老師的語言支持與引導很到位,如:創編的兒歌引導“新中班里有什么?請你快快告訴我”及每一大塊內容后的小結“你們是什么樣的心情?”等。

  三、我針對今天活動對xx老師的建議:

  在小偵探的游戲中,老師可以帶著大家到床邊看一看,一起數一數有多少

  張床上沒有睡小動物,讓大家感知的更充分些,同時在感知活動室時,幼兒的感知體驗也是不夠充分,應把他們自主觀察交流的空間放開的再大一些。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0

  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現將我園近幾年來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如下總結: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新《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區域設置的規劃和環境創設要根據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做整體的安排,應一切從幼兒的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要讓幼兒做主,讓幼兒成為區域的主人,由幼兒決定怎樣布置是否會直接影響他們自由交談展開的程度。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設置在由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確定下,采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大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用筷子夾珠子種子、扣紐扣、系鞋帶、編辮子、織衣服、縫衣服、蔬菜削切搓加工等;“數學區”:用小石頭數數、用小木棍排序粗細長短、加減編應用題等;“表演區”:蚌殼做成沙球,竹筒做成雙響筒,竹塊做成快板,啤酒殼做成響鈴,奶瓶做成腰鼓等進行打擊樂;用樹葉、芭蕉葉、包裝帶、袋子等做成各種服飾進行表演;“操作區”:用干花、干草制作賀年片、用種子粘成各種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種物體形狀、制作小陀螺等;“科學區”里提供樹葉變色、物體沉浮、用品彈性、餅干面包桔子皮食物發霉等等。

  活動區設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級環境的地理因素,盡可能地使活動動靜分區:一般將較為安靜的區域安排在室內:如語言區、數學區、生活區;相對會發出較大聲音的活動安排在靠近門口或室外:如表演區、建筑區等;另外,還利用樓梯轉角等開設“私秘區”等;并根據游戲情況靈活調整。

  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幼兒的活動很大一部分要在區域中進行并且完成他們的學習活動。區域環境要根據各個區域特色進行有特色的布置。各個區域的創設也要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況而定。語言區通常投放一些主題相關的圖書、頭飾、手偶等資料,張貼一些有趣的圖畫和一些幼兒仿編的兒歌,同時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紙,鉛筆等習作物品。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練習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紙、彩色筆、油畫棒等,還可以投放一些簡單手工作品的制作步奏圖,以供幼兒的探究學習,在美工區最重要的是要設置一面幼兒作品的展示墻塊,可以讓幼兒粘貼自己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提供一些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與主題相關。在音樂區、表演區投放一些簡單或自制的樂器、頭飾、自制服裝等。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

  二、區域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顧到每個層次幼兒,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復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小班美工區“穿項鏈”游戲、教師提供三種層次的材料,由最簡單的按同種顏色穿到兩種顏色間隔穿再到三種顏色規律性穿。益智區投放的拼圖,按塊數的不同拼(4、6、8、10)都應該體現層次性。

  三、教師的指導

  教師的現場指導在幼兒游戲的開展中顯得十分重要,它決定著幼兒游戲的開展,教師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應該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是應提供舞臺、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指出方向與關鍵時刻給予指導的老師,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角色。

  1、觀察、再指導。

  觀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了解其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游戲。可避免教師因不了解游戲情景而產生的不合適的干擾幼兒游戲的指導行為。

  2、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游戲的問題,需要介入游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介入:

  1)當孩子遇到困難玩不下的時候。如:杰杰為“娃娃家“人數已足不能進入娃娃家游戲而苦惱,又不想去其他游戲區玩的時候,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終于以一名“舅舅”的身份進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當孩子出現糾紛與行為問題時。如在一次搭建游戲中,阿喬在不小心碰壞了小朋友搭的動物園的時候,孩子們一時,很激動,有的埋怨阿喬,有的以暴力攻擊阿喬,有的不知所措,教師馬上說:動物園是不是“地震”了,我們趕快搶救動物,把動物園修好吧!于是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戲當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將發生的糾紛。

  3)當孩子操作發生困難時。孩子在做一件撒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個他一些幫助,他不但印象深刻,還會感受到老師的濃濃關愛,有可能對他的一生都會有影響。

  4)當游戲無法深入時。一次,當老師看到娃娃家的孩子無所事事,很無聊的樣子,老師馬上以“客人”的身份進入到娃娃家,原來孩子們覺得每天都是做飯,抱娃娃,收拾房間,太無聊了,于是老師馬上說:今天小舞臺有一場非常精彩的表演,孩子們就忙著抱好娃娃去車站坐車到劇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買食品與零食,參觀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戲的內容又豐富了起來,老師適當的指導,不僅深入了游戲的開展,還讓他們走出家門,加強了與其他游戲區域的聯系。

  5)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發現與鼓勵

  另外,老師的出現與介入還要體現藝術性,即什么樣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達到指導的效果,又不影響孩子的游戲,老師有時是游戲的伙伴,有時是某個特定的角色,還有時是旁觀者,必要的時候是解調員。當教師以伙伴的角色出現時,能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引導游戲的進程。當孩子對游戲的玩法、規則、扮演角色內容不熟悉時,可以以某種特殊的身份參與。當幼兒的游戲發生糾紛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情況,采取適宜的解決方法,小班,較多的是矛盾的解調員,到中,大班的時候,要提供解決問題的時間,在一旁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觀察事態的發展,如幼兒順利地將問題解決,老師就可以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則用適宜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

  3、指導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勵、肯定為主。

  有時為了調動幼兒積極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幼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后導致對整個游戲失去興趣。對于這種孩子,老師一方面對他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進步就進行表揚,使他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心,另外可請能力強的孩子與他共同游戲,讓他也體驗游戲的成功。

  四、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也是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既能操作各種材料,又能與同伴交往,其動作、言語、思維、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貫徹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原則的同時,游戲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教師在活動中也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再例如:教師在游戲中發現幼兒“一窩蜂”現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當給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情況,我們兩位老師不是自己商量該這么辦?把大人制定的意見和規則讓幼兒執行,而是讓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去尋找答案“怎么樣玩才會開心又不會影響別人?”當問題提出,孩子們開始積極討論,各抒己見,共同總結有效的方法,形成區域活動規則,也只有通過幼兒自己的體驗形成的規則才會轉化為幼兒活動中自覺遵守的行為。

  五、本園特色

  1、本園游戲活動現狀:每周每班平均進行兩三次游戲活動,幼兒對游戲活動的需要還不能完全滿足。游戲材料的提供比較精細逼真,尤其是剛經過了全體老師的教玩具評比活動,老師都花了心思為幼兒準備制作,游戲材料豐富、形象。但老師對于有些游戲活動的特點及組織策略了解的還不夠清晰,不知道該怎樣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指導,以及游戲中的指導策略。

  2、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制定了下列目標

  1)、針對教師對各游戲的特點和組織策略還不是很了解,本學期,將針對不同的主題游戲詳細介紹。

  2)、教師在平時的游戲組織中,仔細觀察、探索各游戲的特點及組織策略。

  3)、利用圖標,指導幼兒有序進行游戲。

  圖標,它是一種表示某一件事情或事物的符號,它帶有形象性、簡潔明了性等特點。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標記,我們運用圖標的方式對幼兒進行間接的指導。

  具體措施

  1、有目的的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為游戲的開展做好準備。

  (1)引導幼兒觀察周圍成人的勞動,并可適當參與勞動,提供給幼兒參與勞動過程的機會,積累生活經驗。

  (2)提醒幼兒留意觀察身邊的事物,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為幼兒提供反饋生活經驗的機會。

  2、以圖標的形式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教師學習游戲指導策略中的“標志制約法”,了解本指導策略的運用方式,思考如何用“標志”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2)教師在本班游戲中觀察圖標對幼兒游戲的指導作用,及時進行記錄,并反思、調整。

  (3)教師相互交流自己對游戲中圖標的運用的觀察及思考,吸取研討活動中的精華,并運用到本班游戲活動中。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1

  游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但幼兒游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的快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快樂。游戲是幼兒的活動,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有著不少的區別。它有這樣的一些特點:第一:游戲是幼兒主動自愿的活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不是在外強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是幼兒出于自己的興趣與愿望自發自愿主動進行的活動。幼兒游戲的類型很多,本學期我們班創設了教育區角游戲、角色游戲和晨間自選活動,其中包括益智區、美工區、科學區、建構區、生活區、語言區以及銀行、幼兒園、娃娃家、小老鼠面包房、正儀青團店等游戲。下面對我們班本學期的游戲活動,作一總結。

  一、角色游戲在角色游戲中,角色是游戲的中心。幼兒在游戲中的通過扮演某一種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頭腦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組合,從而反映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并參與成人的社會生活。幼兒在游戲中,經常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為之爭吵不休,對于我們大班的孩子,不僅要進行品德教育,讓他們懂得互相謙讓,同時在本學期著重對幼兒協作意識進行培養。

  第一,利用游戲規則誘發幼兒的協作行為。規則的提出,不僅是為幼兒的活動提出要求,也是對幼兒行為及其游戲開展一種暗示。如,在娃娃家,我們這樣引導幼兒確立規則:“小朋友在游戲開始前,要先商量,確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關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兒能提出自己想要擔任的角色,并相互協商。用“一家人”將他們間關系明確,暗示他們在行為上要有協作。

  第二,教師主動加入幼兒游戲。老師加入幼兒的活動中,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也能為幼兒做出良好的榜樣。如:一次,我在娃娃家當“媽媽”,晉杰當“爸爸”。早晨起來,我對晉杰說:“我給孩子穿衣服,你去買早點吧。”他回來時對我說:“我買了蛋糕。”吃過早點,我看了一眼手表說:“哎呀,我要遲到了,來不及送寶寶了,”晉杰說:“你快點走吧,我去送他”。開始時,晉杰是被動的與我交往,后來就變被動為主動,協調我們之間的行為。

  此外,由于幼兒年齡小,他們參與角色的主要動力是興趣和好動性。因此本學期在組織角色游戲時,在設置情景,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的基礎上,注意引導和鼓勵幼兒去大膽嘗試獲取經驗,從親身體驗中逐步認識自己。這樣才能逐步變自發的好動為主動的活動,有利于幼兒自身潛力的發展。例如,在“小老鼠面包房”這一角色游戲中,我們的小朋友能選擇、利用各種材料制作他們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們在游戲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隨意選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東西,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由此可見,在游戲中,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從中獲取了經驗,選擇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這樣使他們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時,更增強了他們對角色游戲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育區角游戲

  教育區角游戲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于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告訴幼兒,讓幼兒被動、靜止地接受,而是教師通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特別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結合《叢書》中提出的“區域活動建議”,本學期我們班的教育區角游戲開展情況

  首先,教育區角游戲的設置是靈活的,我們依據主題活動的內容在多方面考慮下進行了設置:如《我們身邊的科學》的主題活動中,就設置了美工區、科學區、語言區、益智區、建構區等。而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題活動中,就設置了生活區、美工區、語言區、建構區、益智區、科學區等。

  其次,各個區角的創設也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況而定。語言區通常投放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圖書、卡片、指偶等資料,張貼一些有趣的圖畫和一些幼兒仿編的兒歌,同時也放置一些空白紙,鉛筆等習作物品;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幼兒練習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紙、油畫棒等,還投放一些簡單手工作品的示范圖,同時鼓勵幼兒粘貼自己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提供一些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與主題相關;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

  三、晨間自選活動

  除了角色游戲和教育區角游戲,晨間自選活動也是幼兒在園游戲的一部分。它是幼兒園一日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始,因而要精心組織每日的晨間活動,做到有目的、有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每天都有新收獲。為了讓幼兒輕松愉快的進行晨間活動,我們采取了讓幼兒自由組合、自由選擇。如:有的幼兒愿意畫畫,就讓他自由的想象涂畫;有的幼兒喜歡玩彩泥就讓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歡

  玩積木的幼兒可任意搭建高樓。因此,我們會提前做好準備,對幼兒的興趣愛好做到心中有數,在幼兒來園之前準備好各種活動材料,使幼兒一到幼兒園就能投入到活動之中去。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注意觀察每個幼兒表現出的興趣,個性語言發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 人施教,幫助幼兒解決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使活動順利進行。

  不論是角色游戲、教育區角游戲,還是晨間自選活動,我們都會在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評價。評價的方式有很多,有時是全班進行,有時是分組討論,也可以讓幼兒自己評價,由老師指點迷津等。幼兒的自主評價主要是鼓勵幼兒把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與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師的鼓勵性言語來鼓勵幼兒的“你搭建的樓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搭建經驗嗎?你游戲玩的很開心,把你游戲中最快樂、最有趣的事情講給大家聽好嗎?”由幼兒主動評價的“我發現了什么問題?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我覺得誰玩得好,誰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師的全面評價為主的“今天哪一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更換游戲的時候,沒有將原來的游戲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個游戲去,下次活動中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況了。”“你學習了什么新本領?”“為了使下次游戲玩得更開心,還需要做什么?”等等。

  當然,在本學期的游戲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戲角色、游戲任務時,我們會指定幾個能力強的幼兒為負責人,負責人再去邀請其他人。我們發現,負責人在班上走動召喚伙伴時,大多數的幼兒兩眼緊張地注視著他們,小手舉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說著:“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喚走的總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規習慣較差,或者是能力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師另行安排:去看圖書吧,去玩插塑吧。沮喪、難過、不滿,種種表情立即會出現在這些孩子們的臉上,而那些被召喚的孩子對教師或小負責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滿意。

  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是游戲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長了幼兒的生活知識。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我們會加強對幼兒游戲的觀察和指導,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地成長和學習。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2

  區域活動是幼兒階段的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他們可以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活動,可以自由的發揮與探索。現在我將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如下總結: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活動采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小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喂寶寶、扣紐扣、編辮子等;“數學區”:數字象棋、圖形投放盒等;“表演區”:頭飾、手偶、手搖鈴、雙響筒、扇子、各式各樣的服裝、快板,腰鼓等進行打擊樂;“操作區”:白板畫畫、穿編花籃、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蘆、干樹葉、毛線、穿珠子、涂顏色、喂小鳥等半成品;“科學區”里提供望遠鏡、小汽車、九連環、動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閱讀區:各種類型的圖書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區:廢舊紙箱、廢舊易拉罐、幼兒園提供的大、小積木玩具,因為我班可利用空間比較有限,經過商量我班將較為安靜的區域操作區、科學區、閱讀區、數學區建立在活動室內;將表演區、搭建區建立在活動室內的床上,區域活動時將床鋪疊好,以供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生活區安排在室外欄桿上,將操作物品安裝在欄桿上,即方便又有立體感,大大提供了利用空間。操作區的白板安裝在墻上,以供幼兒方便操作并根據活動情況靈活調整。

  同時,我們也根據我們的主題活動將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也能進行學習活動,提高活動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區,會投放一些平時做寶寶秀時剩余的一些材料放在區域中,讓孩子有時間時或是進行區域活動時去操作。秋天落葉,我們會帶孩子到院子里撿一些形象的葉子,擺放在區域中,孩子在區域中會粘貼、會用手去撕、會插在頭上當頭飾等。

  我們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葉子方面比較有天賦。在數學區中我們會放入俄羅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讓幼兒自己去看、去比較,培養幼兒積極動腦的好習慣。在美工區中會投入剪刀、油畫棒、橡皮泥、空白紙、水彩筆等,在平時的藝術操作中剩余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兒去參考、去仿照。有些幼兒購買的橡皮泥中會有一些模具和步驟圖,我們也會將這些現成的材料投入到區域中,方便幼兒自由選擇。在表演區,會投入一些自己用毛線編的假頭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響板、玩具劍等,提供豐富的材料。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

  二、區域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每個幼兒有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這也就決定了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顧到每個幼兒因,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復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小班美工區“穿珠子”游戲、教師提供三種層次的材料,由最簡單的按同種顏色穿到兩種顏色間隔穿再到三種顏色規律性穿。益智區投放的拼圖,按塊數的不同拼(4、6、8、10)都應該體現層次性。

  三、教師的指導

  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教師的現場指導顯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導幼兒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做,所以說教師在這個區域活動中顯得非常重要。作為教師,要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應該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是應提供舞臺給幼兒自由發揮,可以做示范,但不能過多的干涉幼兒的操作,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角色。

  觀察、再指導。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觀察可以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比如:我們班的熙森小朋友在操作區中包糖果,糖果有大有小,糖紙也有大有小。熙森剛開始操作,他根本不知道大的糖紙包大的糖果、小的糖紙包小的糖果,經過很長時間后,熙森還是沒有掌握其規律,亂包一氣,當然,包出來的形狀肯定不好看,有的還都沒有包好,糖果都露在外面。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伸出援助之手,充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角色,給熙森指條明路。這個時候,熙森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掌握了包糖果的技巧,相信熙森對于包糖果印象很深。作為教師,我們就要了解幼兒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游戲。可避免教師因不了解游戲情景而產生的不合適的干擾幼兒游戲的指導行為。

  由此可見,教師的適時介入也非常的重要。再舉兩個例子:默默很想進表演區穿區內的漂亮衣服。可是表演區內的小朋友已經很多了,小朋友們在玩過家家的游戲,也沒有區牌可以用了。但是默默還不想去別的區域里玩。教師就可引導他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終于以一名“舅舅”的身份進入到表演區去玩了。如在一次搭建游戲中,強強在不小心碰壞了小朋友搭的動物園的時候,孩子們一時,很激動,有的埋怨強強,有的以暴力攻擊強強,有的不知所措,教師馬上說:動物園是不是“地震”了,我們趕快搶救動物,把動物園修好吧!于是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戲當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將發生的糾紛。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游戲的問題,需要介入游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

  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發現與鼓勵,教師有時做調解員,有時做旁觀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以伙伴的身份進入到游戲中。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孩子在進行區域活動時發生的較多是矛盾,所以教師應以調解員的介入游戲中,用適宜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

  為了調動幼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盡量用鼓勵和肯定的方法,幼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后導致對整個游戲失去興趣。

  四、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區域活動可以更好的鍛煉幼兒的積極性,對幼兒的動作、言語、思維、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教師在整個區域活動中也不會干涉幼兒的自由。例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教師不占主導地位,幼兒是自由的,發散思維很強的。在我們小班,在區域里玩得最開心的當屬強強、高高、玉函、笛妃、桑晨、小彤、心月、鎮昊。幼兒自己形成規則。

  五、特色

  對于我們幼兒園來說,特色就是棋類游戲,我們小班的棋類游戲有身體動動棋、動物的食物棋、數學棋、相反朋友棋及各類原始棋、整合棋。孩子在游戲中能孩子自由探索、大膽操作、勇于創新。可能小班的幼兒沒有接觸過棋類游戲,學習起來比較的吃力,相信在過年后會有所減弱。

  六、下一步打算

  1、對各游戲的特點和組織策略還不是很了解,本學期,我將針對不同的主題游戲做深入了解。

  2、在平時的游戲組織中,仔細觀察、探索各游戲的特點及組織策略。

  3、利用進區卡,指導幼兒有序進行游戲。區域里進入幼兒數量有限,以保證幼兒在區域內的安全與質量。

  4、投放豐富的區域材料,保證材料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5、不過多的干涉幼兒的區域活動,尊重幼兒想象力。

  6、區域活動一切以安全為主,投放安全、利于幼兒操作的材料。

  我參加幼教工作快一年了,對于區域活動不算是很了解,也不太懂,我剛剛接觸區域活動,在這方面還很不成熟,有說的不準確的地方請見諒。但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付出努力了,就算成果不好,我也會很欣慰。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3

  在本次“撫州市保育院區域開展”活動中,我觀摩學習的班級是大班教學樓,本次撫州市保育院區域開展都是其精心準備后推薦出來的,充分代表了其區域布置的最高水平。區域開展涵蓋幼兒教學的各大領域,設計理念充分體驗了以幼兒為主題,形式多樣、不斷創新的思想,使我這名在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受易匪淺。

  本次區域開展的突出特點

  一、老師們區域材料準備非常充分,對課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和資料查閱,充分顯示了教師豐富的知識儲備。所用材料簡單、實用,體現出區域活動既有創意,又豐富多彩,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如《藝術天地》中,選擇材料多種多樣,讓幼兒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和操作能力。《撫州文化》所選材料比較全面、又有代表性,更加可貴的是教師還別出心裁將過去的撫州和現在的撫州作比較,大大豐富了撫州的內涵,使小朋友和觀摩的老師不僅了解了撫州悠久的歷史文化,更看到了撫州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成就。

  二、區域活動多有新穎之處。在《走迷宮》中,教師給孩子們準備的就是用飲料瓶蓋子黏貼在一起,組成一個迷宮,啟發幼兒通過序數走進迷宮,另一位孩子在旁監督,極大的提高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執著力。在音樂表演區中,老師用不同的廢舊材料,制作了各種打擊樂器,和各種服裝,這種模式我認為很值得學習和推廣。

  在本次的觀摩學習中,無論是區域布置的設計還是區域活動的形式都是非常棒的,還有很多創新之處,值得我去學習、借鑒。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4

  新《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在新《綱要》的指導下,我們嘗試將教育評價與幼兒的教育、幼兒的發展,協調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把終結性的評價變為過程性的評價,將統一、定期、標準化的評價變為個人化、發展性的評價,促使教師將視角從關注結果轉為關注每一個孩子是怎樣發展的,從而真正地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力,促進其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發展。

  區域活動的幼兒評價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視,要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建構技能、情感態度等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在新《綱要》精神指引下,我們努力改變區域活動中幼兒評價方式,體會到有效的觀察為區域幼兒評價提供依據,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評價的結果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新的平臺、幼兒、教師都是評價的主體。幼兒是區域活動的主人,也是區域活動成效落實的主體,因此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還要關注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教師依此進行指導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主要觀察以下幾方面:

  一、幼兒的興趣基礎如何

  區域活動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個性化和指導的間接性等特點,每個幼兒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動進行探索、學習。興趣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一個根本要求。但是,在現實的許多區域活動中,一些幼兒的興趣比較短暫、容易轉移,很難長時間專注于某一活動,致使許多活動都是淺嘗輒止,如:主題活動《螞蟻王國》,開始我們只是在美工區里投放螞蟻圖案讓幼兒進行涂色、繪畫,剪紙(螞蟻圖形),剛開始第一天,幼兒的興趣比較高,到了第二天,入區時,孩子在區里待的時間變短了,過了幾天,就已經很少有幼兒光顧這個區域了。于是,與班上老師交流,重新調整這個區域的材料,材料之間有層層遞進關系,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而在集體活動中,常引導幼兒介紹與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過程中,幼兒對如何運用所有的材料裝飾螞蟻,包括用什么圖案、什么顏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螞蟻等。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活動充滿熱情,實現了幼兒與區域活動之間的積極互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評價幼兒對區域活動是否感興趣,主要看幼兒是否喜歡活動,在活動區域中持續時間的長短,因為幼兒只有感興趣了,注意力才會集中,才會在此過程中積極探索。

  二、 幼兒能否依計劃活動

  區域活動不是幼兒隨心所欲的活動,也不是幼兒在活動區無所事事的活動,更不是幼兒在活動區到處轉悠的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強調幼兒要依計劃開展活動。所以,制定計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起始(當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幼兒要能決定自己選擇什么區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過在區域的時間,也即幼兒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活動意向。在活動過程中,依活動的意向執行、完成活動。每天下午離園前,教師指導幼兒制定計劃,讓幼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方向, 待到明日入區時,幼兒能有秩序、規律的操作。

  三、幼兒的參與情況

  評價幼兒的參與情況要觀察幼兒是主動、獨立地選擇區域活動,還是盲目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選擇區域活動;做出選擇后在區域是堅持玩一段時間,還是頻繁地變換材料,甚至在于各個區域中游蕩;此外,還可以觀察幼兒是否關心自己的活動成果,如果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就會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或最后的成果很關注,通過對活動成果的了解,獲得成就感,或是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對自己進行定位。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們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做出評價。如:在《螞蟻王國》這主題中,讓孩子到戶外觀察螞蟻,孩子們很興奮,雙眼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一點小細節,有的幼兒甚至一邊觀察一邊思索,腦袋里出現了很多的“什么”,在回憶時間里,孩子們獲得很多有關螞蟻的知識。幼兒幼兒甚至因為自己的發現獲得成就感。

  四、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

  對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進行評價時,主要是看幼兒是經常一個人單獨活動,還是常與別人合作;在合作時是領導者,還是服從者,合作時在團體中處于什么位置;活動中能否與同伴輪流分享,是否經常與別人發生沖突,經常采用什么方式解決沖突等,不同的`表現反映著幼兒不同的社會性發展水平。如:在建構區,老師提供廢舊鞋盒,目的讓孩子們利用這些鞋盒搭建一個螞蟻窩,鞋盒大小不一,幼兒要想自己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很難,需要同伴的協助,那么幼兒就會想起找自己伙伴商量一起來搭建這螞蟻窩,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

  五、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對他人、自我、社會關系、社會規則等社會性客體和社會現象及其關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動。社會認知的內容十分廣泛,從其對象看,社會認知包括對自己、他人、社會關系(權威、友誼、公平等)、社會群體、社會角色、社會規范和社會生活事件等的認知;對人的認知又具體包括認識人的情感、意圖、知覺、思維、態度、動機、行為等心理過程或特征。認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體現,它雖然是內隱的,但可以通過幼兒的區域操作活動表現出來,所以,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認知水平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操作來,尤其是對智力操作材料的情況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復雜還是簡單,是單一還是復合;操作方式是單調重復,模仿別人還是富有創造、善于變通;操作結果是單一的產品,還是多樣化的表現,如繪畫、拼圖、手工、創編故事等。從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

  六、幼兒區域規則遵守情況。

  區域活動是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但并不意味著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上,區域如果想真正成為一個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幼兒內在地遵守一些規則是保證區域自主、有效開展的前提,因此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否遵守規則就成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于幼兒遵守規則的評價首先要觀察幼兒能否自覺遵守區域規則,如娃娃家要脫鞋進入,活動區門口會畫幾對小腳印,自覺遵守的幼兒會主動脫掉鞋子擺在小腳印上,然后進入;其次,觀察幼兒能否解讀區域環境中的暗示規則,如:在圖書區的墻面上貼有讀書的順序卡通及小寶寶把食指放在嘴唇邊讓大家小聲“噓”的動作,即暗示幼兒進入圖書區時要保持安靜,并要遵循看書的順序:取書——看書——收書。總之,幼兒對區域規則的遵守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控制能力,對于區域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必要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5

  “送教下鄉”工作是搞好農村幼兒教師教育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本學期“送教下鄉”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為落實《東山縣幼兒園園本教研實施方案》精神,幼研室精心組織開展20--年“送教下鄉”工作。參加送(培)課的教師有林小彬、黃莉琛、林武燕、朱曉文、方雯清等5人,共送教4節課、2個講座,約有100多人次的鎮中心園、小學附設園、民辦園教師參加了送教下鄉活動。送教活動具有濃厚的研究氛圍,貼近一線教師的教學實際,廣大教師普遍認為:送的理論實用,課堂精彩、真實讓人服氣。有效促進了城鄉交流,提高了廣大農村幼兒教師實施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為了順利完成預期的送教工作目的,東山縣教師進修學校幼研室進行了認真的準備、精心的安排和頗有成效的實施:

  一、精心籌備

  為增強送教下鄉活動的針對性,使活動得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幼研室在“走進課堂月活動”中,多次到鎮中心園、小學附設園聽課,與幼教輔導員、一線的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深入廣泛地調查了農村幼兒園教師在實施新課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并結合以往送教下鄉的經驗,對本學期送教下鄉工作的具體形式和工作內容、工作要求,進行了認真而細致的討論。

  1、確立了此次參加“送教下鄉”教師的具體人選和要求,由教研員、市學科帶頭人、市十佳教師、縣級十佳教師、骨干教師和二所實驗園的副園長教師組成送教(培)下鄉講課團。

  2、我們要求執教老師要不辭辛苦,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準確把握各領域活動的特點,精心準備教具、學具,重視技能技巧、思維和能力培養。確保所送的每一個教育活動都能讓農村教師學得來,用得上。蹲下身子與聽課教師面對面的教研、交流等問題。

  3、教研員分別與宅山中心園、銅陵片小學附設園共同商討活動內容、活動方案和活動安排,為送教下鄉有針對性、有步驟地開展活動提供條件。

  二、認真實施

  幼研室積極為農村教師量身定做,探索了一些切合實際情況的活動模式,在以往看觀摩課,聽理論講座的基礎上,增加了實踐操作內容,使理論、學習、實踐緊密結合,提升送教活動的實效。每次送教下鄉活動內容豐富,安排有序,工作扎實,所到鄉鎮幼兒園教師大部分參加。

  1、專題理論講座與送課下鄉緊密結合。

  專題理論講座是集中解決教師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重要形式。本次送教下鄉我們采用講座與示范課相結合的形式:一是農村的幼兒教師先觀摩兩節示范課,二是結合這兩節課的內容我們進行送教下鄉的專題理論講座,采用了示范課與理論講座。

  12月1日,教師進修學校幼研室二位教研員親自帶領市學科帶頭人林小彬、實幼副園長余鳳妹、縣級十佳教師林武燕、方雯清老師來到宅山中心幼兒園送課下鄉。林武燕、方雯清兩位教師分別執教語言活動《寶寶為迷路了》和大班音樂活動《小雞出殼》。林老師利用桌面教具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對話,她的輕聲細語、富有感情的故事講述令所有老師折服;以她特有的親和力,循循善誘,關注每個幼兒,既教給幼兒學習內容的方法,又培養了幼兒偵聽的習慣。宅山中心幼兒園縣級十佳教師方雯清的大班音樂活動《小雞出殼》的教學設計新穎,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方老師通過故事形式以及道具演示引入活動,向幼兒詮釋小雞出殼的全過程,采用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更快、更好地學習歌曲。她們的二個活動受到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課后圍繞“幼兒園故事教學的策略、如何培養幼兒傾聽能力”兩個問題進行了專題理論講座和研討交流。市學科帶頭人林小彬老師結合故事活動“寶寶迷路了”及語言領域中的一些故事范例,為大家作了題為《幼兒園故事教學的策略》的講座,她生動地從選材到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法的應用,深刻地剖析了幼兒園的故事教學,令在座的老師對故事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6

  本學年,我們小班年段六個班,在全體保、教人員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圓滿完成了這一學年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小朋友經過一年的早期閱讀學習,幼兒較喜歡看一些故事書并對書上的圖畫充滿興趣,并能看圖大膽的想象故事情節。現將這一學年的閱讀情況進行簡單小結,以便總結經驗、改進不足,促進幼兒更好的全面發展。

  一、認真制定閱讀計劃

  開學初,我們小班根據幼兒園的工作計劃、教導工作計劃及年段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各學期的年段閱讀計劃,對幼兒的閱讀內容做了細致的安排的統籌。同時,認真填寫周計劃,在周計劃中體現閱讀活動、閱讀區的指導等,年段各班級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及年段計劃,制定出詳細的班級計劃凸顯閱讀活動安排,這樣保證了閱讀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得以開展和落實。

  二、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

  本學年我們開展了閱讀教學活動,通過閱讀活動,幼兒知道圖書要有序翻看才能看懂內容,能對畫面作仔細觀察并理解故事畫面的內容; 能發現故事情節的變化并能對圖書畫面中的細節進行想象;能用語言表述簡單的閱讀內容并能傾聽他人講述,激發了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促進了他們的語言及表演能力的發展。

  本學年閱讀的內容有:(上學期 )《愛吃水果的牛》、《晚上》、《長長的》、《多多什么都愛吃》 、《好吃的水果》、《荷花開》、《老鼠偷吃我的糖》、《沒有聲音的運動會》、《你幾歲》(下學期)《貓味洗澡》、《花找花》、《蛇偷吃了我的蛋》、《我的妹妹是跟屁蟲》、《噓》、《張開大嘴打哈欠》、《小黑捉迷藏》、《蓮花》和《海豚》針對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及早期閱讀是幼兒語言發展關鍵期的有效刺激物,通過圖文并茂的視覺材料,給幼兒以積極的刺激,從而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

  在活動中,注意小班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短,認知經驗不足,以感官認知為主,多采用PPT (演示文稿)課件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延長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

  在活動中,幼兒在看幻燈片時,及時幫助梳理、歸納、提升有關認知經驗,如在演示PPT畫面時,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出示PPT畫面讓幼兒在自己的小書上尋找相同畫面,然后說出畫面內容;演示PPT局部畫面讓幼兒尋找對應的整體畫面和頁碼并說出內容,這些教學策略有效調動了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對畫面的觀察、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很注意引導幼兒將畫面和文字對應起來閱讀,在讓幼兒觀察畫面的同時,將文字朗讀給幼兒聽或帶領幼兒看著畫面齊聲跟讀,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畫面所傳遞的信息。

  在活動中,還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讓幼兒視聽相結合,多媒體的聲效效果,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注意力,優美的語言啟發幼兒想象.

  此外,還有六一的“悅”讀節活動,通過參觀圖書展覽、觀摩大班哥哥、姐姐制作圖書,與爸爸、媽媽一同閱讀圖書及觀看哥哥、姐姐的童話劇表演、經典誦讀表演、閱讀游戲等一系列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興趣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了孩子們講述的欲望,使孩子對閱讀圖書、對講述故事、對真善美的追求在他們幼小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7

  區域游戲是體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育于游戲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巧手作坊、搭建區、數學角、科學探索、閱讀區、西城小醫院,堅持隔天開展游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半年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如:在美工區投放折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出飛機、船。投放豆類、米類、樹葉,讓幼兒練習粘貼畫。投放手套、棉花、線,讓幼兒制作手偶玩具……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搜集。比如瓶子、種子、絨線、蛋殼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后,都紛紛去嘗試著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系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后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后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了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在我們《西城小醫院》,才開始我們與幼兒一起進入角色,那樣幼兒自然表演有點釋放不出。我們就退出,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盡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數學角》設計了“數字蛋寶寶”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根據數字找到畫,于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畫和數字該成了“轉筒”的游戲,當牌排到相同的點數時,就可將相同點數與相同的畫對應。更改游戲規則后,能力差的幼兒也都想到,《數學角》游戲了。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了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并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努力,雖然孩子的游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著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游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8

  本學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建構區、美工區、圖書區、種植區、益智區。堅持每天開展一個小時的區域游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半年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以及結合每月主題投放材料。如:在美工區投放各類不同的紙張,讓幼兒練習能折出飛機、船。投放豆類、米類、樹葉,讓幼兒練習粘貼畫。投放超輕黏土讓孩子進行創意手工……投放塑料剪刀、膠帶等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搜集。比如樹葉、泡泡泥、貝殼、石頭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后,都紛紛去嘗試著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系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后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后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了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在我們建構區,開始我們與幼兒一起進入角色,那樣幼兒自然表演有點釋放不出。我們就退出,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盡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益智區》設計了“圖形變變變”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根據原型進行拼圖,于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拼圖的難度系數降低了。這樣能力稍微弱一點的幼兒也愿意玩兒了。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了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努力,雖然孩子的游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著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建構游戲中,我們準備的材料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游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四、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區域活動能夠更好的鍛煉幼兒的用心性,對幼兒的動作、言語、思維、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取游戲材料,選取活動資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圖書區也是班級里重要的區域,我們會結合主題向圖書區投放與之相關的書籍,孩子們都非常熱愛閱讀等。

  五、特色

  本學期建構區和美工區以及圖書區有著各自的亮點。美工區投放了豐富的材料,給孩子提供無限創作的機會。建構區投放足夠材料結合月主題,孩子進行主體搭建。以及圖書區,會有孩子在某個時間內講故事,與朋友們共讀。區域活動又叫做個別化教育,是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活動,是培養孩子良好個性的有效途徑。本學期區域活動開展的很好,下學期再接再厲。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19

  游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

  但幼兒游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的快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快樂。

  游戲是幼兒的活動,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有著不少的區別。

  它有這樣的一些特點:第一:游戲是幼兒主動自愿的'活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不是在外強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是幼兒出于自己的興趣與愿望自發自愿主動進行的活動。

  幼兒游戲的類型很多,區角游戲、角色游戲和晨間自選活動,其中銀行、幼兒園、娃娃家、醫院、理發店、食品城等是角色游戲、區角游戲、晨間自選活動。

  本學期,我們根據園務計劃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積極地為幼兒創設、完善了游戲環境,通過發動家長、幼兒等多方面地收集游戲玩具和材料,認真地按計劃對幼兒的游戲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通過努力,孩子們在游戲中交往能力、合作技能、表現欲望、創造性等得到了一定發展。

  以下就本學期的游戲情況作個總結。

  一、角色游戲

  在角色游戲中,角色是游戲的中心。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扮演某一種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頭腦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組合,從而反映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并參與成人的社會生活。

  幼兒在游戲中,經常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為之爭吵不休,對于我們中班的孩子,不僅要進行品德教育,讓他們懂得互相謙讓,同時也著重對幼兒協作意識進行培養。

  第一,利用游戲規則誘發幼兒的協作行為。規則提出:不僅是為幼兒的活動提出要求,也是對幼兒行為及其游戲開展一種暗示。如,在娃娃家,我們是這樣引導幼兒確立規則:

  “小朋友在游戲開始前,要先商量,確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關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兒能提出自己想要擔任的角色,并相互協商。用“一家人”將他們間關系明確,暗示他們在行為上要有協作。

  第二,教師主動加入幼兒游戲。老師加入幼兒的活動中,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也能為幼兒做出良好的榜樣。如:一次,我在娃娃家當“媽媽”,磊磊當“爸爸”。早晨起來,我對磊磊說:“我給孩子穿衣服,你去買早點吧。”他回來時對我說:“我買了蛋糕。”吃過早點,我看了一眼手表說:“哎呀,我要遲到了,來不及送寶寶了,”說:“你快點走吧,我去送他”。開始時,磊磊是被動的與我交往,后來就變被動為主動,協調我們之間的行為。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0

  我有幸參加了由吳慕蓮老師主講的有關“學習性區角活動課程實施計劃”的培訓班,吳老師在講座中運用多種形式,使每位教師在討論分享學習中獲得了對區角活動重新認識的機會。通過五次的理論學習和觀摩,我感覺受益匪淺,我對學習性區角活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有了全新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學習后的一些感想和體會。

  一、通過學習對學習性區角活動性質定位有了較好更好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們都清楚的認識到,區角活動是幼兒在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創設的有限環境中,自由選擇以個別或小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學習,從而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積累經驗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獲得身體、情感、認知及社會性質等方面發展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區角活動的類型有:一是把活動區視為分組教學場所,一是把活動區視為集體教學的“延伸”,一是把活動區看作集體活動之外為幼兒提供的一個自由活動環境。學習性區角活動的目標是創設學習性區角,投放材料的依據,也是指導活動,評價結果的依據,是繼續發展他們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的良好品質,并逐步培養他們滿懷信心地去探究、去協作、去交流的積極愿望與行為。在區角活動的創設中,老師要把握住它的特點使學習性區角活動具有開放性、獨立性、興趣性、發現性、創造性和參與性。幼兒園的學習性區角活動是幼兒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區角活動的設置使幼兒在學習中,主動性得到了發揮,個人的經驗、特點得以體現,也具體落實了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活動區最重要的就是創設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大膽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趣味性、層次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所以,我們分析了解了區角活動的性質之后,我們每個教師應根據幼兒園的課程設置的實際情況,孩子的發展需要,使我們教師有方向地去操作,使孩子和教師都能更好地發展。

  二、通過學習對創設學習性區角活動環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創設能關注支持引發幼兒主動探索和交往的活動環境,以滿足幼兒自主活動,自我發展的需要,使環境追隨幼兒的發展,為幼兒的發展服務。幼兒園的學習性區角活動是幼兒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區角活動的設置使幼兒在學習中,主動性得到了發揮,個人的經驗、特點得以體現,也具體落實了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1、創設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環境,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環境使人心情舒暢,能增強學習的興趣。在語言區,我們把安靜的標記張貼在墻上,讓環境暗示孩子在區域內要保持安靜,哪個聲音大了馬上會有人指出,使幼兒逐步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并為幼兒提供了小腳印,以鞋印來控制人數,孩子們看到沒有鞋印放鞋子了就會選擇別的區域玩,解決了人多擁擠的問題,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還為幼兒提供了柔軟、舒適的墊子,讓幼兒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加強了幼兒學習的持久性。

  2、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促進幼兒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

  學習性區角活動作為一種開放性的教育活動,受到幼兒的喜歡。因為它為幼兒的感知、操作、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在區角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氛圍都為幼兒的主動學習和探索創造了條件。在活動中,幼兒自由地選擇老師為其提供的各種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動,老師不必多加干涉,只在觀察、了解幼兒的基礎上給予適時的幫助、鼓勵與指導。所以,幼兒學得輕松,沒有任何壓力,無論是能力強的還是能力弱的幼兒都表現出了相當高的熱情。如幼兒在玩沙漏的過程中,經過多次嘗試,發現水流得最快,沙流得一般,綠豆流得最慢,獲得了物體體積的大小與流動速度快慢有關的經驗。可見幼兒通過自由地操作、擺弄,在與具體材料的互相作用中獲取直接經驗的。這樣不僅增強了幼兒對區角活動的興趣,而且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主題內容提供相應的材料,促進幼兒的發展

  在區角活動中必須提供直觀形象的玩具和具體事物,提供有趣的能激發幼兒探索欲望的材料,這樣能讓幼兒做做玩玩,他們就會百玩不厭,增強學習探索的興趣。如數學角的魔術罐,它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使一些不愛動腦的幼兒也樂意去玩,他們在抽抽玩玩中積累了數組成知識,幼兒的智力得到了開發。學習性區角活動中,我們也會根據主題內容提供相應的操作材料,使主題內容融入各區角之中。在進行“馬路上”主題活動中,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許多有關汽車的圖片、圖書、各種廢舊的紙盒。孩子們在與它們的互動中了解到了許多汽車的秘密。就拿建造汽車來說,我們在個別學習中為他們提供了各種輔助材料,但不指導他們怎樣完成。起初,觀察到:有的孩子做的汽車就是一個盒子上貼了四個小圓片。慢慢地,汽車的樣子復雜了,汽車的功能豐富了,有的安裝了車燈,有的剪出了車門──通過孩子們的不斷嘗試、探索,他們開始自己設計了汽車,并自主生成了“建造汽車城”的活動。采用開放性的材料投放方式,幼兒有更多自由發現的機會,也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的真實水平,并提供進一步的引導。

  四、通過學習對教師在區角活動中的觀察與回應有了相應的指導策略

  強調自主游戲中幼兒的主體活動表現并不是對幼兒游戲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戲中教師適時適度幫助與指導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或技能。教師的指導目的不是為了干擾幼兒的游戲,而是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豐富自己的行為表現,更好地開展游戲。充分觀察了解幼兒的游戲。通過觀察,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如給幼兒提供的游戲空間是否合適,游戲行為有否發展,該豐富哪些經驗,新投放的游戲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沒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經過觀察分析決定指導的對象和方式。教師指導的語言應是開放式的,如“你是怎樣想的?”“你發現了什么?”“請用它來試試,看看會怎樣?”交流時我們多用談話的方式,集思廣義解決問題或推薦有創意的方法;還經常采用設問方式,作為活動的延伸,為下一次活動鋪墊,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如在認識水果與干果時,幼兒邊玩邊感知,當他們得到一些有關果實的知識經驗后,我們就讓幼兒互相交流觀察心得和發現,“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向大家介紹?”“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么做呢?”等等,使幼兒了解別人的視角與思維方式,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然后引導幼兒歸納概括水果與干果的各自特征,這樣當幼兒看到陌生的果實時,就能主動分辨出它們是水果還是干果,最后以“下次你準備觀察什么”“你還想怎么玩”等設問方式激發幼兒參與下次游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之,通過學習學習性區角活動,使我們能進一步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我們具有了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兒園區角活動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我將在以后的教育實踐中,對區角活動做進一步的關注和探究,使本班的區角活動更加趨于完善,充分發揮區角活動的教育價值,全面促進幼兒的發展,使區角活動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游戲樂園。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1

  20xx年12月7日,我園組織了一次亮點班級區域觀摩活動,以大三班的區域活動為榜樣,各班老師進行學習、討論,在觀摩的過程中,既是學習,又是找不足,學習亮點,改正不足,共同進步。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先探討的就是活動前和活動后的評價,作為老師,我們到底要評價些什么?通過這個問題,老師們也都發表了自己的建議,最后這個問題總結為,在活動前說說進行區域活動記錄的時間,在結合在上周進行區域活動時發現的問題,給幼兒做一下適當的提醒。在活動后評價幼兒的活動情況,挑出兩個重點的區域、有代表*的事例進行整體評價,不要太長,評價幼兒的素質、相互合作精神,找出問題共同解決,例如:“了解每個區的重點是什么?在區域中要玩什么?和誰玩?怎么玩?用什么玩?……作為教師,要兩位教師分別評價。同時,我們也對每個區域在觀摩班級的《美工區》中,發現了許多的亮點,比如:幼兒對折紙的技巧掌握的不錯,作品很多,折紙的花樣也很多,非常值得各個班級學習,如果再加強幼兒對于作品名稱的認識,相信會做的更好。在《美羊羊理發店中》,老板很熱情,只要老板不去拉活,店員就沒事做!針對這些問題,老師們也說出了自己對于角*扮演去建議,比如:在理發店不忙的情況下,沒事做的店員可以去拉活。設計師不知道顧客需要設計的發型,只有老板知道,我們可以讓發型師為顧客推薦發型,對角*的把握,對自己的工作不太清晰,對顧客的服務不夠細心,所以角*扮演要結合實際生活經驗進行游戲。在科學區有亮點的地方是有探索后的記錄,比如沙漏記錄,幼兒用烏龜、兔子等小動物進行記錄,烏龜慢,兔子快,記錄比較有趣,幼兒也很喜歡,在設計區域活動投放材料時,我們就要做到新穎、有創新、有創意,要吸引孩子去*作。在游戲中,要鼓勵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合作,讓幼兒合作、共同去完成一幅作品。既能體現幼兒間的合作精神,又能促進游戲的進度。

  通過此次觀摩培訓活動,相信老師們在觀摩看評的同時,也對自己班的區域活動有了一些想法,在學習了之后,我們就要去應用到班級中,打造能夠讓孩子們快樂、有趣、樂在其中的區域活動。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2

  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現將我園近幾年來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如下總結: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新《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區域設置的規劃和環境創設要根據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做整體的安排,應一切從幼兒的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要讓幼兒做主,讓幼兒成為區域的主人,由幼兒決定怎樣布置是否會直接影響他們自由交談展開的程度。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設置在由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確定下,采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大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用筷子夾珠子種子、扣紐扣、系鞋帶、編辮子、織衣服、縫衣服、蔬菜削切搓加工等;“數學區”:用小石頭數數、用小木棍排序粗細長短、加減編應用題等;“表演區”:蚌殼做成沙球,竹筒做成雙響筒,竹塊做成快板,啤酒殼做成響鈴,奶瓶做成腰鼓等進行打擊樂;用樹葉、芭蕉葉、包裝帶、袋子等做成各種服飾進行表演;“操作區”:用干花、干草制作賀年片、用種子粘成各種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種物體形狀、制作小陀螺等;“科學區”里提供樹葉變色、物體沉浮、用品彈性、餅干面包桔子皮食物發霉等等。

  活動區設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級環境的地理因素,盡可能地使活動動靜分區:一般將較為安靜的區域安排在室內:如語言區、數學區、生活區;相對會發出較大聲音的活動安排在靠近門口或室外:如表演區、建筑區等;另外,還利用樓梯轉角等開設“私秘區”等;并根據游戲情況靈活調整。

  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幼兒的活動很大一部分要在區域中進行并且完成他們的學習活動。區域環境要根據各個區域特色進行有特色的布置。各個區域的創設也要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況而定。語言區通常投放一些主題相關的圖書、頭飾、手偶等資料,張貼一些有趣的圖畫和一些幼兒仿編的兒歌,同時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紙,鉛筆等習作物品。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練習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紙、彩色筆、油畫棒等,還可以投放一些簡單手工作品的制作步奏圖,以供幼兒的探究學習,在美工區最重要的是要設置一面幼兒作品的展示墻塊,可以讓幼兒粘貼自己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提供一些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與主題相關。在音樂區、表演區投放一些簡單或自制的樂器、頭飾、自制服裝等。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

  二、區域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顧到每個層次幼兒,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復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小班美工區“穿項鏈”游戲、教師提供三種層次的材料,由最簡單的按同種顏色穿到兩種顏色間隔穿再到三種顏色規律性穿。益智區投放的拼圖,按塊數的不同拼(4、6、8、10)都應該體現層次性。

  三、教師的指導

  教師的現場指導在幼兒游戲的開展中顯得十分重要,它決定著幼兒游戲的開展,教師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應該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是應提供舞臺、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指出方向與關鍵時刻給予指導的老師,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角色。

  1、觀察、再指導。

  觀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了解其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游戲。可避免教師因不了解游戲情景而產生的不合適的干擾幼兒游戲的指導行為。

  2、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游戲的問題,需要介入游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介入:

  1)當孩子遇到困難玩不下的時候。如:杰杰為“娃娃家“人數已足不能進入娃娃家游戲而苦惱,又不想去其他游戲區玩的時候,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終于以一名“舅舅”的身份進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當孩子出現糾紛與行為問題時。如在一次搭建游戲中,阿喬在不小心碰壞了小朋友搭的動物園的時候,孩子們一時,很激動,有的埋怨阿喬,有的以暴力攻擊阿喬,有的不知所措,教師馬上說:動物園是不是“地震”了,我們趕快搶救動物,把動物園修好吧!于是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戲當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將發生的糾紛。

  3)當孩子操作發生困難時。孩子在做一件撒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個他一些幫助,他不但印象深刻,還會感受到老師的濃濃關愛,有可能對他的一生都會有影響。

  4)當游戲無法深入時。一次,當老師看到娃娃家的孩子無所事事,很無聊的樣子,老師馬上以“客人”的身份進入到娃娃家,原來孩子們覺得每天都是做飯,抱娃娃,收拾房間,太無聊了,于是老師馬上說:今天小舞臺有一場非常精彩的表演,孩子們就忙著抱好娃娃去車站坐車到劇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買食品與零食,參觀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戲的內容又豐富了起來,老師適當的指導,不僅深入了游戲的開展,還讓他們走出家門,加強了與其他游戲區域的聯系。

  5)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發現與鼓勵

  另外,老師的出現與介入還要體現藝術性,即什么樣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達到指導的效果,又不影響孩子的游戲,老師有時是游戲的伙伴,有時是某個特定的角色,還有時是旁觀者,必要的時候是解調員。當教師以伙伴的角色出現時,能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引導游戲的進程。當孩子對游戲的玩法、規則、扮演角色內容不熟悉時,可以以某種特殊的身份參與。當幼兒的游戲發生糾紛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情況,采取適宜的解決方法,小班,較多的是矛盾的解調員,到中,大班的時候,要提供解決問題的時間,在一旁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觀察事態的發展,如幼兒順利地將問題解決,老師就可以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則用適宜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

  3、指導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勵、肯定為主。

  有時為了調動幼兒積極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幼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后導致對整個游戲失去興趣。對于這種孩子,老師一方面對他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進步就進行表揚,使他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心,另外可請能力強的孩子與他共同游戲,讓他也體驗游戲的成功。

  四、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也是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既能操作各種材料,又能與同伴交往,其動作、言語、思維、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貫徹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原則的同時,游戲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教師在活動中也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再例如:教師在游戲中發現幼兒“一窩蜂”現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當給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情況,我們兩位老師不是自己商量該這么辦?把大人制定的意見和規則讓幼兒執行,而是讓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去尋找答案“怎么樣玩才會開心又不會影響別人?”當問題提出,孩子們開始積極討論,各抒己見,共同總結有效的方法,形成區域活動規則,也只有通過幼兒自己的體驗形成的規則才會轉化為幼兒活動中自覺遵守的行為。

  五、本園特色

  1、本園游戲活動現狀:每周每班平均進行兩三次游戲活動,幼兒對游戲活動的需要還不能完全滿足。游戲材料的提供比較精細逼真,尤其是剛經過了全體老師的教玩具評比活動,老師都花了心思為幼兒準備制作,游戲材料豐富、形象。但老師對于有些游戲活動的特點及組織策略了解的還不夠清晰,不知道該怎樣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指導,以及游戲中的指導策略。

  2、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制定了下列目標

  1)、針對教師對各游戲的特點和組織策略還不是很了解,本學期,將針對不同的主題游戲詳細介紹。

  2)、教師在平時的游戲組織中,仔細觀察、探索各游戲的特點及組織策略。

  3)、利用圖標,指導幼兒有序進行游戲。

  圖標,它是一種表示某一件事情或事物的符號,它帶有形象性、簡潔明了性等特點。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標記,我們運用圖標的方式對幼兒進行間接的指導。

  具體措施

  1、有目的的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為游戲的開展做好準備。

  (1)引導幼兒觀察周圍成人的勞動,并可適當參與勞動,提供給幼兒參與勞動過程的機會,積累生活經驗。

  (2)提醒幼兒留意觀察身邊的事物,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為幼兒提供反饋生活經驗的機會。

  2、以圖標的形式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教師學習游戲指導策略中的“標志制約法”,了解本指導策略的運用方式,思考如何用“標志”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2)教師在本班游戲中觀察圖標對幼兒游戲的指導作用,及時進行記錄,并反思、調整。

  (3)教師相互交流自己對游戲中圖標的運用的觀察及思考,吸取研討活動中的精華,并運用到本班游戲活動中。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3

  我園在實施《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中,通過實施整合幼兒園區域活動, 旨在通過研究,在課程主題目標的背景下,整合多種教育元素,形成有效的區域活動整合性經驗。

  一、整合內容,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隨著課程的實施,我們越來越感覺到要以教育的整體觀來看待幼兒的學習,以整合的理念、組織、指導、開展區域活動,使區域活動的內容與課程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各個區角活動的內容、與角色游戲的內容、與幼兒日常生活的內容有機整合,努力提高各項活動的整體成效,促進幼兒整體性發展、和諧發展。因此,我們在制訂中班《我們居住的地方》〉主題區域活動方案時,根據“主題目標”和“課程單元目標”,從發展幼兒“八大智能”出發,整合集體活動、角色游戲、家庭、日常生活,建構游戲方案。如:我們創設的“娃娃家”、“美美屋”、 “小作坊”、“金庭花園”、“動物園”、“展覽館”等游戲內容將角色區游戲、美工區游戲、益智區游戲、建構區游戲、語言區游戲有機地整合起來,創設互生、互補、互動的區域活動,充分發揮整合性區域活動的自由度,尊重幼兒,讓幼兒自由選擇。每個區域獨特的功能以及區域之間的互動性克服了有的區域參與的幼兒特別多,有的區域卻無人問津“偏區”現象,孩子們可以在“小作坊”精心制作小禮品送到“美美屋”; “娃娃家”的爸爸媽媽也忙著為自己的“孩子”和“老人”去“美美屋”挑選禮品等。豐富的區域內容,使幼兒產生每個區域都要去玩一玩的愿望,從而逐步培養幼兒廣泛的興趣。由此同時,各區域的活動內容、材料和玩法,我們整合孩子日常生活、家長資源、集體教學活動、幼兒個體差異、當前學習興趣、經驗和需要等進行預設和調整,如:在主題開展前期,整合集體教學活動《愛心小屋》、《漂亮的房子》創設了新的區域“美美屋”和“金庭花園”,并根據孩子游戲需要調整“小作坊”的內容和玩法,鼓勵他們為“金庭花園”“設計”新式花園,這樣不但整合了主題目標,也促進了區角與區角之間的聯系,幼兒的繪畫技能、交往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在主題開展中期利用家庭和社區資源創設“古樟園”,讓幼兒在做做、畫畫、玩玩中對家鄉資源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在活動中,在教師以角色身份引導中,平時不太愿意交流的孩子也能樂意介紹自己“喜歡”和“設計”的東西。在“展覽館”活動進行的整個過程中通過與家庭、集體教學活動、其他區角、日常生活的整合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欣賞能力、交往能力、觀察能力、歸類邏輯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動態內容,豐富幼兒的區域活動

  有生命力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應是動態的,這主要表現在區域的種類和重點區域應隨著活動的變化和幼兒發展需要不斷地變化,根據主題目標,逐步開設各區域活動,前期開設了“娃娃家”、“美美屋”、“小作坊”、“幼兒園”、“開心畫廊”;中期開設了“金庭花園”、“古樟園”;后期開設“展覽館”,整個主題活動中不同時期開設不同的區域活動,充分體現了“區域活動”隨著“主題目標”走,體現了主題目標的層次性,使區域活動的開展呈現了動態的過程,主題中的集體教學活動目標,日常生活目標也追隨著區域活動的開展和進行,不管是前期經驗的積累,新經驗的習得,還是經驗的遷移,都發生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為了使區域活動更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我們在預設游戲方案時,建構重點區域,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需要創設內容,分階段預設目標,目標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對幼兒的能力發展具有挑戰性,使幼兒在區域活動過程中,始終對活動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保證了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

  三、豐富材料,促使幼兒能力的提高

  區域活動教育價值的實現是以材料為依托的,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去發現、思考和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從而實現其成長。首先我們區域活動的內容跟著主題走,所以新的主題開始各區域的活動材料必須根據本主題區域活動的內容和目標來投放,游戲的材料是根據《我們居住的地方》主題目標,設置、提供“孩子常見的、身邊的環境”;“超市”游戲的材料是“鼓勵家長一起收集當季本土特產,豐富超市的食物”;“展覽館”的材料是“教師和家長一起收集的廢舊物、紙盒供幼兒創造、制作”;參觀古樟園后幼兒的美術作品、手工作品進行展示和豐富在建構區“古樟園”中,幼兒的折紙“房子”、“橋”、“船”都是區域活動中幼兒喜歡呈現的作品,也只有呈現這樣的作品孩子才有成就感。在整個主題進行過程中,整合集體教學活動、日常生活、家庭親子活動來觀察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對材料進行適當的增添、補充和調整。在“小作坊”游戲中,可以看到游戲前期、后期材料是變化的,還呈現出明顯的層次,有利于能力差異的孩子在能力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而體現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4

  一、幼兒的興趣基礎如何

  區域活動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個性化和指導的間接性等特點,每個幼兒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動進行探索、學習。興趣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一個根本要求。但是,在現實的許多區域活動中,一些幼兒的興趣比較短暫、容易轉移,很難長時間專注于某一活動,致使許多活動都是淺嘗輒止,如:主題活動《螞蟻王國》,開始我們只是在美工區里投放螞蟻圖案讓幼兒進行涂色、繪畫,剪紙(螞蟻圖形),剛開始第一天,幼兒的興趣比較高,到了第二天,入區時,孩子在區里待的時間變短了,過了幾天,就已經很少有幼兒光顧這個區域了。于是,與班上老師交流,重新調整這個區域的材料,材料之間有層層遞進關系,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而在集體活動中,常引導幼兒介紹與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過程中,幼兒對如何運用所有的材料裝飾螞蟻,包括用什么圖案、什么顏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螞蟻等。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活動充滿熱情,實現了幼兒與區域活動之間的積極互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評價幼兒對區域活動是否感興趣,主要看幼兒是否喜歡活動,在活動區域中持續時間的長短,因為幼兒只有感興趣了,注意力才會集中,才會在此過程中積極探索。

  二、幼兒能否依計劃活動

  區域活動不是幼兒隨心所欲的活動,也不是幼兒在活動區無所事事的活動,更不是幼兒在活動區到處轉悠的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強調幼兒要依計劃開展活動。所以,制定計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起始(當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幼兒要能決定自己選擇什么區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過在區域的時間,也即幼兒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活動意向。在活動過程中,依活動的意向執行、完成活動。每天下午離園前,教師指導幼兒制定計劃,讓幼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方向,待到明日入區時,幼兒能有秩序、規律的操作。

  三、幼兒的參與情況

  評價幼兒的參與情況要觀察幼兒是主動、獨立地選擇區域活動,還是盲目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選擇區域活動;做出選擇后在區域是堅持玩一段時間,還是頻繁地變換材料,甚至在于各個區域中游蕩;此外,還可以觀察幼兒是否關心自己的活動成果,如果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就會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或最后的成果很關注,通過對活動成果的了解,獲得成就感,或是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對自己進行定位。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們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做出評價。如:在《螞蟻王國》這主題中,讓孩子到戶外觀察螞蟻,孩子們很興奮,雙眼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一點小細節,有的幼兒甚至一邊觀察一邊思索,腦袋里出現了很多的“什么”,在回憶時間里,孩子們獲得很多有關螞蟻的知識。幼兒幼兒甚至因為自己的發現獲得成就感。

  四、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

  對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進行評價時,主要是看幼兒是經常一個人單獨活動,還是常與別人合作;在合作時是領導者,還是服從者,合作時在團體中處于什么位置;活動中能否與同伴輪流分享,是否經常與別人發生沖突,經常采用什么方式解決沖突等,不同的表現反映著幼兒不同的社會性發展水平。如:在建構區,老師提供廢舊鞋盒,目的讓孩子們利用這些鞋盒搭建一個螞蟻窩,鞋盒大小不一,幼兒要想自己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很難,需要同伴的協助,那么幼兒就會想起找自己伙伴商量一起來搭建這螞蟻窩,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

  五、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對他人、自我、社會關系、社會規則等社會性客體和社會現象及其關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動。社會認知的內容十分廣泛,從其對象看,社會認知包括對自己、他人、社會關系(權威、友誼、公平等)、社會群體、社會角色、社會規范和社會生活事件等的認知;對人的認知又具體包括認識人的情感、意圖、知覺、思維、態度、動機、行為等心理過程或特征。認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體現,它雖然是內隱的,但可以通過幼兒的區域操作活動表現出來,所以,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認知水平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操作來,尤其是對智力操作材料的情況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復雜還是簡單,是單一還是復合;操作方式是單調重復,模仿別人還是富有創造、善于變通;操作結果是單一的產品,還是多樣化的表現,如繪畫、拼圖、手工、創編故事等。從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

  六、幼兒區域規則遵守情況。

  區域活動是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但并不意味著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上,區域如果想真正成為一個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幼兒內在地遵守一些規則是保證區域自主、有效開展的前提,因此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否遵守規則就成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于幼兒遵守規則的評價首先要觀察幼兒能否自覺遵守區域規則,如娃娃家要脫鞋進入,活動區門口會畫幾對小腳印,自覺遵守的幼兒會主動脫掉鞋子擺在小腳印上,然后進入;其次,觀察幼兒能否解讀區域環境中的暗示規則,如:在圖書區的墻面上貼有讀書的順序卡通及小寶寶把食指放在嘴唇邊讓大家小聲“噓”的動作,即暗示幼兒進入圖書區時要保持安靜,并要遵循看書的順序:取書——看書——收書。總之,幼兒對區域規則的遵守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控制能力,對于區域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必要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5

  孩子們最喜歡的區域活動又要開始了,他們興高采烈地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區域,很快,孩子們在自己所在的區域范圍之內開始了游戲,于是,在各個區域都分布著很多的孩子,他們歡樂地玩耍著,沉浸在一種歡快的氣氛之中,這時,我有些奇怪的發現,唯獨在美工區空無一人,這是怎么回事呢?我說:“你們怎么的不去美工區玩啊?”可是,孩子們充耳不聞,就像沒聽到一般,對我毫不理會,我想,幸許是的這些孩子們只顧專心致志的玩自己的游戲,而沒有聽到我的喊聲吧?于是,我再次問:“你們誰來美工區玩報紙啊?”(因為在美工區專門擺放了一些報紙,供孩子們玩耍之用),正在這時,萌舉起了自己的手,主動要求,對我說:“老師,我要去美工區玩。”也許是他的帶頭效應吧,接著又有幾個孩子開始逐漸響應起來,都表示想要到美工區區玩耍,就這樣,很快,美工區就聚集了不少的孩子們。

  就這樣,美工區的孩子們終于興致勃勃地開始做起了游戲,我悄悄地在旁邊細心的觀察著,雖然王紅和那幾個孩子也在玩著“報紙加工廠”的游戲,可看起來興致并不高,而且只是玩了一小會兒就草草收場了,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就想離開美工區,這時,我大踏步走了過去,開始耐心的為他們講起了“報紙加工廠”這個游戲的詳細過程和具體的玩法,并且為她們又重新進行了角色分配,就這樣,在我的精心布置之下,“報紙加工廠”的游戲總算是重打鑼鼓另開張,又進行了起來,可是,我剛走到一邊,不大的功夫,美工區又成了一團糟,我趕緊跑過去一看,原來,報紙早被她們棄之一旁,她們竟然興致勃勃的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一見我來了,馬上就又很不情愿的玩起了報紙,嘴里還不停的嘟噥著,這個戲太沒意思了,一副索然無味的無可奈何之色。

  在幼兒園里,孩子們對區域活動十分的喜歡,因為它自由自在,孩子們可以自由支配,相互協作,而今天“美工區”出現了這種糟糕的情況,卻是我始料不及的,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本質上來說,孩子們是迫于我的壓力才去美工區的,而就他們的本性而言,是不喜歡去美工區游戲的,這就說明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在這次活動結束后,我沉下心來,認真的對整個活動細節進行了分析和思考,總結出了孩子們對美工區絲毫不感興趣的原因:

  1. 投放材料過于單一

  2. 忽視孩子的心理需求

  3.教師沒有留足空間

  為此,我做了以下調整。

  1、增加材料種類

  2、 投其所好擺放材料

  3、 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4、 要學會換位思考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6

  區域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推動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區域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讓幼兒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學習、探索,掌握知識。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邊教邊玩。把區域活動看作是能給幼兒提供一個優化的有利于幼兒活動與表現的良好環境和機會,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項活動,提供充分的能撫慰幼兒活動的資料,建立和諧、自由、輕松的氣氛,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站在幼兒的角度,根據幼兒健康、社會性、認知、語言、藝術等方面發展的需要。從孩子的心理動身,為小班幼兒創設了娃娃家、點心店、閱讀區、搭建區、音樂扮演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了科學探索區、美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本著合理布局便于流動的原則,根據活動室的特點,將閱讀區、搭建區、娃娃家等區域設為固定區,其余設為活動區。

  小班幼兒善于模仿,在娃娃家小女孩玩得不亦樂乎,晨曦抱著娃娃,見小雨來了,馬上對娃娃說:“快叫阿姨。”“真乖,看我給你買的新衣服

  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游戲。它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序,而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在開展托班區域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將托班區域活動定位在:寬松、自主、愉悅、積極探索、創設安全有序的游戲環境,提供多層次、多用性的活動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點撥。通過一年的實踐探索,我們在托班區域活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活動區的設置

  1、根據班級情況合理設置區域環境。

  由于托班幼兒是處在獨自游戲的年齡階段,他們還不太會合作和分享做游戲的規則。于是我設計了若干個適合獨自游戲的小活動區,我們根據托班幼兒的人數及活動場地分別設置了娃娃家、閱讀區、美工區,建構區四大區域,每個活動區3———6人,這樣便于老師的觀察與指導,一旦發生問題,能及時解決;又可滿足幼兒交往與相互學習的需要。為了避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相互干擾、注意力分散,我在區域環境設計時特別注意了動、靜區域的分離。

  2、根據幼兒的興趣所在生成的活動。

  比如娃娃家的創設,托班寶寶好模仿,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做事,在平時我也發現幾個小朋友會聚集在一起,扮演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于是我便利用幼兒園資源:軟質塑料大積木給孩子們搭建了三個相鄰而格局卻不同的“家”,這樣一個漂亮立體的“家”真正出現在寶寶面前,寶寶們欣喜雀躍。我又在里面投放了木制的小椅子、小床、娃娃、餐具、生活用品等等,寶寶很喜歡到里面活動。

  二、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

  活動材料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材料投放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區域活動的材料如果缺少經常的變化,材料單一不豐富,就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引發不起孩子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區域活動的深入開展。因此,教師應善于根據教育意圖提供符合本班幼兒需求的材料,同時還要注意讓材料更具多用性、安全性和開放性。

  1、材料的制作與選擇。

  孩子們對區域游戲的興趣,主要來自于材料。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材料最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我們托班幼兒年齡小,思維以直覺行動為主,他們喜歡那些顏色鮮艷、形狀漂亮的物體,所以顏色鮮艷的成品玩具的提供是很必要的,能使幼兒有進行活動的興趣和欲望。有趣多用途的材料使小朋友百玩不厭,沉浸在游戲的天地中令他們感受愉悅。

  2、逐步增添新材料,豐富游戲內容,促進游戲發展。

  托班孩子對新材料的興趣往往只能維持幾點,在同一區域活動中,需要不斷增添新的活動材料,才有利幼兒的探索、發現與提高,使幼兒的游戲內容更趨豐富,促進幼兒游戲主題縱向,橫向發展。

  三、托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1、幫助托班幼兒建立區域活動的常規。

  當創設好活動區后,我們首先向幼兒介紹各個區域及相應的一些規則。如閱讀區,需要安靜的環境,不能在閱讀區大聲交談,看書時要慢慢翻,仔細瞧,懂得要愛惜“書寶寶”;在手工區撕紙時把多出的紙放到在紙簍里。

  托班幼兒很多時候沒有收拾玩具的習慣,區域活動一結束就留下了一堆玩過的玩具、材料,開始時由老師整理,然后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整理,慢慢過渡到小朋友自己整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和自理能力明顯增強,良好的常規使孩子們在一定范圍內玩得更加愉快、更加自由。

  2、將教學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

  區域活動是集體教學的延伸,將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區域活動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孩子,能讓孩子更放松地投入活動,獲得最大限度的提高。科學活動“顏色分類”,我們將活動的延伸放在區域中,把小動物喂食的材料換成顏色粒子,引導幼兒分類。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需要提供適當的幫助,當好幼兒的參謀和助手,教師在指導區域活動時,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的角色。

  區域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較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了較為寬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而且又能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能使幼兒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激發他們探索的動機,產生自豪感,自信心,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與環境的交往,通過自主的探索來獲取知識,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7

  自從聽了浙師大幼兒園莊周S老師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講座后,感觸頗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的教育就是通過創設與教育內容相關的環境,幼兒通過與環境的作用充分發揮自主性,展開生活,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為幼兒的生長、發展所提供的場所和各種條件的總和,即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它包括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安全愉快、整潔優美、豐富多彩、動手動腦、益智健體、富有兒童情趣的教育環境,深深地吸引著幼兒,使他們喜不自禁、樂此不疲地在環境中活動,在環境中探索發現、想象創造,在環境中積累經驗、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培養和鞏固了幼兒的情感、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個性等。在幼兒教育中,環境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的主題墻是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環境是能夠說話的",經過優良設想的環境能夠起到暗示作用,能夠誘發幼兒的積極行為,所以說,主題墻飾是推進幼兒發展不可短少的"環境"。

  幼兒園的主題墻是展示幼兒作品的平臺,是家主體,在主題墻的創設中,我們應讓幼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幼兒參與主題墻的成分也越來越多。主題墻并不是單一的起到擺設的作用,還有邊框的制作一定要簡單明了,不能太過于復雜化,還有色彩的搭配協調更是一個需要長時去學習的,在布置主題墻的時候,除了要充分體現主題的目標,將主題墻的內容豐富起來,還要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經驗,使主題墻能凸顯教師與幼兒的個性特點。讓幼兒充分參與到主題墻的布置中,將孩子的作品表現出來,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們教室的主題墻,每當一個新的內容布置好后,幼兒都會利用游戲和休息的時候去尋找、翻看自己的`作品,還會跟其他小朋友介紹自己的作品。

  在主題墻的布置過程中,主題里的內容需要不斷的去更新,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有興趣以及學到更多的東西,教師在墻面環境安排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心,把教師對幼兒的關心借助環境去表達,使幼兒如沐春風。主題墻應鮮明,讓人一眼就能明白所進行的主題,我初次布置主題墻的時候,沒有很好的去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去布置主題墻,沒有將小標題明顯的表現出來,讓人有種雜亂,而且內容重復,經過專家的指點后,我知道了標題不能只顧著華麗繁復,而是要讓人一目了然,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凸顯主題。

  在主題教育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識,教師應讓家長了解主題墻創設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要布置一面出色的主題墻,需要家長的參與和支持,這和孩子的參與是相輔相成的。在布置《火辣辣的夏天》這一主題時,我們就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去收集有關夏天的資料以圖片的形式參與,家長參與主題墻創設,能大大提高我們教師的教育效益。這面墻飾,有孩子們的快樂參與和家長的熱情合作,不僅發揮了它應有的教育功能,也使家園關系更為和諧,有利于更好地推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主題墻面環境創設不是教師個人的手工勞動,我們應以幼兒年齡特點,發展的需求為手段,緊緊盤繞主題目標和教學內容,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他參與的積極性。通過主題墻的布置,教師的指導,家長的幫助,讓幼兒關心生活。

  通過半天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體會很深,懂得了環境創設是我們老師和幼兒共同走進主題共同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我們必須敏感地觀察幼兒的每一個探索點,興趣傾向,才能做好幼兒表現美的鋪路石,引領他們走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審美境界。在以后的環境創設中,我們還要多多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力爭做到盡善盡美。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篇28

  一、班級中區域活動的情況:

  因為教室的局限性,小班的區域活動多少會受到一些阻礙,比如:區域的擺放不能長時間固定、區域的占地面積較小、區域材料投放的局限等等。但是,老師們還是根據現有的條件為孩子們創設了較好的區域環境,這學期,我們也可以從各個班級的區域中看到老師們的創設與理念的轉變。

  班級中的各個區角是孩子們最喜愛玩的地方,但是因為他們是小班的孩子,生活經驗欠缺,如果沒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區域活動就不能很好發揮它的正確作用,從而使孩子們亂玩,什么都學不到,或許還會染上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二、本月區域活動的創設:

  在活動中,我們是在觀察孩子的同時,及時發現他們的困難在哪里,及時給予幫助解決。活動結束后要就本次區域活動做一個交流,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區角的表現。

  這次的`區域我們根據孩子們在前幾次各區域的活動情況,進行了刪減和擴充。比如把建構區進行了擴充,把原來的娃娃家也納入到了建構,為孩子們的建構成果提供了保留和展示的空間。另外把閱讀區撤掉融入到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就這樣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和活動的需要我們重新進行的規劃,今天是我們新區域的第一次展示,在孩子們的活動中我發現了重新布置之后不合理和欠缺的地方。

  三、本月區域活動的重點:

  (一)區域活動開展的優勢:

  ● 活動目標明確

  我們區域活動多樣化、目標詳細化。

  五月份的常規目標是:

  1、引導幼兒利用手中的區域牌自主選擇區域活動;

  2、活動中不隨便更換自己選擇的區角,逐步培養對活動的堅持性。通過這個月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五月份的活動目標是:

  1、角色扮演:逐步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學習模仿成人對自己的關愛;

  2、建構區:在搬運、取放、堆疊平衡積木的過程中,可幫助幼兒發展手眼協調能力,獲得理解空間的關鍵經驗;

  3、探索區:嘗試用瓶蓋蘸上顏料蓋印,感知數量的一一對應。

  ● 區域活動的游戲規則化

  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是幼兒能夠在區域中自由活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通過觀察制定出幼兒可以理解能夠遵守的區域活動規,多引導、多督促、多贊賞來讓幼兒遵守規則和各種行為,逐步建立起班級區域活動的有序環境。

  ● 及時的評價

  小班幼兒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訴自己和其他人在區域中的表現。所以我們很注重區域活動后的評價。我們的評價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也能讓幼兒養成正確評價自己和同伴的習慣。一個月下來,已經會有孩子評價同伴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了。

  (二)區域中感到的困惑:

  區域活動我們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層次性,幼兒有充分選擇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動手能力和生活經驗也比較缺乏,我們在材料的準備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時,材料投放過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會影響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選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幼兒園區域活動個人工作總結(精選28篇) 相關內容:
  • 幼兒園個人年終工作總結(精選34篇)

    望著漸漸長大的孩子們,看到他們的進步,讓我感受到一種自豪感,一個學期轉眼過去,耳邊仿佛還是孩子們的嬉笑聲。一、思想政治方面:教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政治思想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我在思想上高標準的嚴格要求自己。...

  • 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精選范文(精選32篇)

    時間腳步匆匆,一眨眼,學期歲末到了。回顧這學期,有辛酸、有、有快樂。辛酸的是從家長手里接過來的是一張張稚嫩的小臉,聽見的是一聲聲哀憐老師,我要回家我要媽媽幼兒從不愿上學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從不愿自己吃飯到大口大口自己吃,...

  •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總結范文(精選31篇)

    一、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概念區域活動,也稱區角活動、活動區活動等,它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以及幼兒發展水平和興趣,有目的地將活動室相對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如美工區、積木區、表演區、科學區等,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由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

  • 幼兒園防踩踏宣教總結范文(通用3篇)

    廣場踩踏事件的慘痛教訓,再次給我們敲起了警鐘。“安全問題”是一個永遠值得關注和重視的話題,任何情況、任何時候都不能有半點松懈。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預防幼兒擁擠踩踏事故,1月10日,幼兒園組織了防踩踏演練活動。...

  • 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報告(精選32篇)

    一、情況分析本學期我們早教班由我,周洋,王思帶早教班,我們都帶小班的老師,對孩子的情況有一定了解。在引導幼兒方面都比較好,上課時都能吸引幼兒的興趣。早教班孩子現在基本年齡是1、5歲-3歲,活潑好動,喜歡到處玩。...

  • 幼兒園個人的工作總結范文(通用30篇)

    20__年,是我踏上幼教崗位的第十個年頭。我是如何度過這一年的呢?我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培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尊重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宗旨,熱愛每一位幼兒,以身作則,做幼兒的表率。...

  • 幼兒園工作總結的范文(精選32篇)

    一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領導下,在廣大師生的努力下,在廣大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下,我園以圓滿完成各項工作計劃生任務,現總結如下:一、管理工作我園制定完善了相應的制度管理,并實行人性化管理,我們要從細節入手,探索模塊化管理。...

  • 幼兒園個人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精選35篇)

    時光飛逝如梭,20__年即將過去,嶄新的20__眼看到來,回首一年的工作,有默默地耕耘,有默默地付出,有的更多的是肩負的那一份責任。安全是幼兒園教育永恒的話題,幼兒園是眾多幼兒集體生活的場所,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始終以“安全第一,...

  • 最新幼兒園工作總結(精選32篇)

    本學期在園主任的重視下,我們有計劃的堅持加強了對后勤人員的政治思想和業務的學習,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后勤人員工作會議,學習內容以《幼托機構衛生保健工作手冊》為主,在學習的同時認真對照職責要求,總結和分析工作中的得失,肯定了后...

  • 幼兒園親子活動總結500字(精選34篇)

    20xx年X月X日,星期天,天氣特別好,大大四班和大大一班的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家委會的組織下到了濱江廣場進行親子活動。家長和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大大一班有10個家庭,大大四班有12個家庭參加整個活動從9.45開始,家長直接到濱江廣場集合...

  • 幼兒園元宵節活動總結(精選32篇)

    一、 活動的主題突出、計劃詳細本次元宵節游zz小區活動是一次創新,體現了大帶小活動,讓大班的哥哥、姐姐推著小推車,托班的弟弟妹妹坐在里面,中班的哥哥姐姐攙著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一隊一隊的游zz小區,家長則跟在后面一同游小區,這...

  • 2024年幼兒園工作總結大班(通用3篇)

    轉眼間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圓滿結束.一個學期以來,有辛苦的付出,也有甜蜜的收獲,我盡心盡責,投入于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斷實踐、總結、更新,力求做到最好。...

  • 2024最新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精選34篇)

    在“重溫童年美好,再品職業幸福”的兒童節主題郊游活動后,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開始了六月份的工作。六月的工作正如六月的天氣,大多舒適、平和。偶有的激情似火、忙忙碌碌又讓每一個人都感受艱辛,亦收獲喜悅。...

  • 幼兒園主題性區域活動開展的提升策略(通用31篇)

    一、本班情況分析:我班現有托兒36名,其中新生有25名。在經過了小班、中班的學習,幼兒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幼兒能遵守班內的各項規章制度,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并能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在游戲時,能做到玩具大家分享;我班...

  •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總結范文(精選34篇)

    今年我園針對園幼兒年齡特點,我們圍繞中秋節開展了以下幾個活動:活動一:品嘗月餅。通過觀察月餅的形狀,品嘗月餅的味道,學說“我喜歡吃甜甜的月餅”,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活動二:小小愛心卡,濃濃愛國情。...

  • 幼兒園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