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藝術教育教學總結(精選3篇)
幼兒園藝術教育教學總結 篇1
本次舞蹈模擬教學授課時間約為26分鐘,符合大班年齡段上課時間。舞蹈題材選擇較好,舞蹈歌曲歡快活潑、淺顯易懂,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征。本堂課采用教師演示、示范,圖譜教學、對比教學等教學方法,課前準備比較充分。導入部分直接以歌曲作為熱身運動的背景音樂,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有利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過程中多以提問題方式引導幼兒學習舞蹈,顯得比較單一、枯燥。所以,再引導幼兒學習舞蹈時可以看圖片學動作,幼兒自己討論創編動作等。
在示范時動作較標準,有鏡面示范,但個別動作銜接時,節奏抓得不夠準,比如:間奏動作——沖水到洗胳肢窩時,會忘動作,銜接得不夠好。老師預備動作口令聲音還要再大聲,節奏要掐準。在和音樂時,都喊節拍,課堂就不夠動感了,可以哼歌詞或歌曲旋律。當初為了使課能較順利完成,沒有根據歌詞改編,而是從生活經驗入手按頭、身子、腿的順序,雖然課好上了,當失去題材的特色。所以不根據歌詞創編舞蹈動作時,教師可以哼歌詞或旋律。《我愛洗澡》舞蹈動作可以根據歌詞改編,增加舞蹈趣味性,活潑性。整體把握還不錯,但缺少隊形變換,使課堂活躍度不夠,顯得枯燥乏味。比如可以由4行橫隊變成2列縱隊,或變成半圓。結束動作依然根據《我愛洗澡》前奏拍手,走路出場,也就是自然結束。運用地比較恰當。
幼兒園藝術教育教學總結 篇2
根據教研內容我們采取了以骨干教師說課、授課、自評、他評的研討方式開展教研活動,以這種互動研討的形式,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一學期的實踐使我們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一、操作和記錄結合,過程與結果并重。
過去我們一直提倡注重幼兒操作的過程,使得許多活動過于注重過程而忽略了結果,也使得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產生了懷疑。在三月的教研活動中大二班的“怎樣移動我們的身體”將幼兒的操作探索和記錄結果結合起來,并將記錄貫穿到平時的教學中,使得活動過程和結果得到了有機的統一。同時也提高了幼兒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作為傾聽者、觀察者、促進者。
通過上學期的教研活動,老師們都能為幼兒提供較豐富的操作材料,使得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對探究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但在材料的使用上卻不能充分體現幼兒主體。在這學期的教研活動中,中一班的“樹葉刷畫”和“給球寶寶洗澡”活動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在這些活動中教師不僅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而且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時,教師不是急于指出錯誤而是耐心的傾聽、觀察,從而促進幼兒相互交流、共同發現問題。這一點得到了教師們的一致認同,這也正符合了新的教育理念中提出的教師就做幼兒操作材料的提供者、幼兒學習過程的觀察者、傾聽者和促進者。
另外,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對家長、社區資源和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的利用也是一大進步。如大二班組織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觀動物園,使得家長能和孩子一起探究,達到了家園教育的一致。大一班圍繞主題生病的時候組織幼兒進行參觀并利用家長資源進行了攝像。
除此以外,我們還繼續進行了對幼兒評估的'教研。為了更客觀的對幼兒進行評估,我們研究了如何有效的記錄幼兒的典型表現作為幼兒發展評估的依據。
在本學期初我們就根據發展評估需要設計了幼兒觀察記錄表,幫助教師客觀、真實的把握幼兒發展情況,使觀察記錄不僅成為教學調整的依據還能成為幼兒發展評估的依據。在使用過程中我們不斷完善觀察記錄表,使得觀察記錄表充分發揮其作用。在學期末,各班針對本班的特點設計具有各班特點的幼兒發展評估,并在教研活動進行了交流。有的班將家長評估和教師評估結合起來評估,使得幼兒評估更客觀。有的班則把評估融入到幼兒的活動中,使得評估更貼近幼兒生活。
通過一學期的教研我們的教研工作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許多教師都寫出深刻的經驗論文,下學期我們將在此基礎上繼續將我們的教研活動進行下去,使我園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藝術教育教學總結 篇3
一次自主性游戲時,我為做手工的孩子準備了各種顏色的皺紋紙條。他們對紙條非常感興趣,有的干脆拿著紙條跳起了舞。于是藝術活動——“快樂的舞會”就應運而生了。在這次活動中,我將手工材料(棉繩)與繪畫材料(水粉、顏料)有機結合,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產生創造的靈感,感受線條、色彩的變化。整個活動過程由“玩”字貫穿始終,通過舞會情景的創設、工具材料的變化和對色彩的認識等多種因素的整合,試圖讓幼兒在玩玩畫畫中體會藝術活動的樂趣。活動流程
導人活動:歡迎彩條娃娃參加舞會→韻律活動:我和彩條娃娃跳個舞→示范操作:創編繩子娃娃跳舞的動作一創作活動:讓繩子娃娃在紙上跳舞→評價活動:欣賞繩子娃娃跳的舞→結束部分:我為繩子娃娃開舞會。
活動目標
1.在感受色彩美的基礎上,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2.能大膽地使用線條、色彩,進行初步的創造。
3.樂于參加玩繩活動,體驗藝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在感受色彩美的基礎上,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活動難點:能大膽地使用線條、色彩進行初步的創造。
活動準備
1.棉繩若干(粗細不同)。
2.各色水粉顏料(紅、藍、綠、黃、紫色)、調色盆若干。
3.各色皺紋紙(紅、藍、綠、黃、紫色)分別混合裝在大的塑料框里。
4.舒緩、輕柔的音樂。
5.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1.我和彩條娃娃跳個舞。
(1)歡迎彩條娃娃參加舞會
師:小朋友,我們今天來開個舞會吧!老師請來了許多小客人,我們來歡迎歡迎他們吧!
評析:情景的設置,能使幼兒很快進入狀態,激發活動的興趣。
師:他們是誰呢?(出示紅色的彩條娃娃。)
師:這個彩條娃娃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呀?它是怎么來的?
幼A:它穿的是紅色的衣服,它是游來的。
幼B:它穿的是紅色的衣服,它是飛來的。
幼C:它是被風吹來的。
師: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依次出示綠、黃、藍、紫色的彩條娃娃。它們分別是扭著來的,轉著圈來的,跳著來的。教師每出示一種,幼兒回答完后都可以學一學彩條娃娃的動作。
評析:這一環節活潑有趣,孩子們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他們仔細觀察彩條娃娃的顏色和“舞姿”,認真模仿它們的動作,非常開心。
(2)韻律活動:我和彩條娃娃跳個舞
師:小朋友,你喜歡哪種顏色的彩條娃娃呀?(幼兒自由表述)那就請你和你喜歡的彩條娃娃跳個舞吧!你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放音樂,師生手拿彩條一起跳舞。)
2.我和繩子娃娃來跳舞。
(1)創編繩子娃娃跳舞的動作。
師:剛才,我們和自己喜歡的彩條娃娃跳了舞,高興嗎?看,又有誰來參加我們的舞會了?(師出示棉繩。)
幼A:是線。
幼B:是繩子。
師:對了,原來是繩子娃娃來了。繩子娃娃看到小朋友和彩條娃娃跳舞,可羨慕了,也想來跳舞了!我們來看看繩子娃娃是怎么跳舞的。師邊演示邊說:我們先給繩子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然后請它來跳舞。現在我給它穿上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師在投影儀上演示繩子娃娃跳舞,邊演示邊念兒歌:繩子娃娃扭一扭,扭一扭;繩子娃娃轉個圈,轉個圈;繩子娃娃踢踢腿,踢踢腿。
師:繩子娃娃還可以怎樣跳舞?
幼A:它還可以跳起來。
幼B:它還會彎彎腰。
(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教師把幼兒說的總結成兒歌:繩子娃娃彎彎腰,彎彎腰;繩子娃娃走一走,走一走,等等。)
(2)讓繩子娃娃在紙上跳舞。(幼兒創作時放舒緩、輕柔的背景音樂。)
評析:幼兒已具備了比較充足的已有經驗,創作時就輕松而愉快。對孩子來說,這樣的繪畫活動是一種享受。
幼兒繪畫時可以自由選擇活動的地點和繪畫的顏色,創造性地作畫。
評析:這里能讓孩子自然地將已有的動作經驗遷移到繪畫活動中來,體現了整合的理念。
(3)欣賞繩子娃娃跳的舞。
評析:作品欣賞部分體現了評價手段的多樣化:除了語言的交流,教師還注意運用眼神、身體動作等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
師:先畫好的'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介紹一下,說說你的繩子娃娃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它是怎么跳舞的?
幼兒自由講述。
評析: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避免了單純功利性的評價,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師:剛才大家已經向旁邊的小朋友介紹了自己的繩子娃娃是怎樣跳舞的,現在請你們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繩子娃娃跳得好,你就把這個紅蘋果娃娃貼在他(她)的畫上。
師:你喜歡誰的彩條娃娃跳的舞,你覺得它像什么?
幼A:我喜歡自己的彩條娃娃跳的舞。
幼B:我喜歡沈朱偉的彩條娃娃跳的舞。我覺得看上去像很多蛇繞在一起。幼C:我覺得丁丁的那個像蜘蛛網。
幼D:我覺得王韻蝶的像很多樹抱在一起。
評析:這一環節將幼兒之間的相互欣賞與師幼共同點評有機結合,讓幼兒充分感受每一幅作品體現出的美感,加深了幼兒對線條畫的感受,更為幼兒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3.結束部分:我為繩子娃娃開舞會。
師:小朋友,你們今天玩得開心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師生一起聽音樂跳舞。
評析:在快樂的舞會中結束活動,愉快而自然。
活動評價
《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本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美術活動的游戲性特點。從活動的過程看,幼兒在跳跳玩玩說說中投入活動,完全把活動當成了一次有趣的游戲。從活動的效果看,幼兒的作品色彩鮮艷、線條流暢,最重要的是幼兒從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創造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