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王朝的覆滅 教學建議(精選2篇)
蔣家王朝的覆滅 教學建議 篇1
地位分析
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戰略進攻時期,中共中央及時做出了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決策,挺進中原,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1948年9月開始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它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勝利的牢固基礎。三大戰役以后,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4月23日占領南京,南京國民黨政權覆滅。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迎來的是新中國誕生。
教學思路
本課以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為主線,內容豐富精彩,故事性強。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圖示法、講述法等。教師可指導部分學生在本課內容中選其一,自主收集資料,在課堂上以故事會或多媒體展示的形式相互交流,深刻體會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密切結合地圖理解書本知識,培養“左圖右史”的學習習慣。
重點分析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把戰爭由解放區推進到國統區,“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
三大戰役。這三次大的軍事行動是整個解放戰爭的核心內容,對解放戰爭的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它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主力,使長江以北基本解放,奠定了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勝利的牢固基礎。
難點分析
中央軍委根據戰爭態勢發展做出從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決策的條件是什么?進攻目標為什么確定在中原?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這些是教學難點 。
(1)做出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向全國性戰略進攻決策的條件,是當時戰爭的態勢、力量對比、士氣后方等多方面因素,課文沒有明確指出,需引導學生分析;進攻的方向為什么選擇在中原?需分析中原地區的戰略地位,應充分利用地圖加深對這一事件的了解。
(2)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初中學生知識面窄,對于行軍打仗所采取的戰略戰術難以理解,應補充相應的軍事常識。
重點突破方案
(1)對于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重在引導學生歸納戰略反攻的條件和必要性;為什么目標確定在中原?以此突出這一戰略決策的英明。(2)對于三大戰役,主要抓住每個戰役的特點,結合地圖,分析戰略意圖,強調其戰果。(3)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標志國民政府的滅亡,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意義重大;以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詩來加深理解。
難點突破方案
(1)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向全國性戰略進攻,應引導學生分析做出戰略進攻決策的有利條件和必要性都有哪些?為什么要把戰略進攻的目標選定在中原地區?戰略進攻的結果如何?以此來啟發學生思維,并充分利用地圖加深對這一事件的了解。(2)對于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結合地圖,深刻體會決策者的意圖,緊緊抓住其特點,如關門打“狗”;“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甕中捉鱉”,“先打兩頭,后取中間”,生動形象的比喻有助于理解復雜艱深的戰術。
課堂導入
方法一:在解放戰爭之初,蔣介石曾狂妄的叫囂:只用三到六個月,就可以消滅共產黨。(截取電影片段、動畫或圖片)可是三年不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占了國民黨的老巢南京,總統府上空,蔣介石的青天白日旗轟然落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這一切都標志著統治中國達22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蔣家王朝是怎樣在人民解放戰爭的迅猛打擊下土崩瓦解的,學習了這一課,你將會有所了解。
方法二:(打出圖片)西柏坡村,位于河北省平山縣,同中國無數的山村一樣,平凡普通;它之所以聞名遐邇,是因為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粉碎重點進攻后把這里作為臨時駐地,挺進中原、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的命令都是從這里醞釀的,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蔣介石眼花繚亂的奇跡,你知道這一切都是怎樣發生的嗎?
蔣家王朝的覆滅 教學建議 篇2
地位分析
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戰略進攻時期,中共中央及時做出了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決策,挺進中原,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1948年9月開始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它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勝利的牢固基礎。三大戰役以后,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4月23日占領南京,南京國民黨政權覆滅。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迎來的是新中國誕生。
教學思路
本課以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為主線,內容豐富精彩,故事性強。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圖示法、講述法等。教師可指導部分學生在本課內容中選其一,自主收集資料,在課堂上以故事會或多媒體展示的形式相互交流,深刻體會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密切結合地圖理解書本知識,培養“左圖右史”的學習習慣。
重點分析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把戰爭由解放區推進到國統區,“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
三大戰役。這三次大的軍事行動是整個解放戰爭的核心內容,對解放戰爭的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它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主力,使長江以北基本解放,奠定了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勝利的牢固基礎。
難點分析
中央軍委根據戰爭態勢發展做出從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決策的條件是什么?進攻目標為什么確定在中原?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這些是教學難點 。
(1)做出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向全國性戰略進攻決策的條件,是當時戰爭的態勢、力量對比、士氣后方等多方面因素,課文沒有明確指出,需引導學生分析;進攻的方向為什么選擇在中原?需分析中原地區的戰略地位,應充分利用地圖加深對這一事件的了解。
(2)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初中學生知識面窄,對于行軍打仗所采取的戰略戰術難以理解,應補充相應的軍事常識。
重點突破方案
(1)對于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重在引導學生歸納戰略反攻的條件和必要性;為什么目標確定在中原?以此突出這一戰略決策的英明。(2)對于三大戰役,主要抓住每個戰役的特點,結合地圖,分析戰略意圖,強調其戰果。(3)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標志國民政府的滅亡,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意義重大;以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詩來加深理解。
難點突破方案
(1)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向全國性戰略進攻,應引導學生分析做出戰略進攻決策的有利條件和必要性都有哪些?為什么要把戰略進攻的目標選定在中原地區?戰略進攻的結果如何?以此來啟發學生思維,并充分利用地圖加深對這一事件的了解。(2)對于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結合地圖,深刻體會決策者的意圖,緊緊抓住其特點,如關門打“狗”;“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甕中捉鱉”,“先打兩頭,后取中間”,生動形象的比喻有助于理解復雜艱深的戰術。
課堂導入
方法一:在解放戰爭之初,蔣介石曾狂妄的叫囂:只用三到六個月,就可以消滅共產黨。(截取電影片段、動畫或圖片)可是三年不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占了國民黨的老巢南京,總統府上空,蔣介石的青天白日旗轟然落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這一切都標志著統治中國達22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蔣家王朝是怎樣在人民解放戰爭的迅猛打擊下土崩瓦解的,學習了這一課,你將會有所了解。
方法二:(打出圖片)西柏坡村,位于河北省平山縣,同中國無數的山村一樣,平凡普通;它之所以聞名遐邇,是因為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粉碎重點進攻后把這里作為臨時駐地,挺進中原、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的命令都是從這里醞釀的,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蔣介石眼花繚亂的奇跡,你知道這一切都是怎樣發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