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综合,日韩欧美美女视频,国产综合欧美日韩在线91,手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八年級歷史教案 > 神圣抗戰的開始 教學建議(精選2篇)

神圣抗戰的開始 教學建議

發布時間:2023-11-22

神圣抗戰的開始 教學建議(精選2篇)

神圣抗戰的開始 教學建議 篇1

  地位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初中《中國歷史》第四冊的重點課文,是前面學習的“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西安事變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發展的結果。從這節課開始至第12課,學生將學習中國抗日戰爭史。因此,本課在整冊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抗日戰爭歷時八年,經歷三個階段:一是神圣抗戰開始,以盧溝橋事變為標志,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防御階段。二是廣州武漢失陷后,日軍改變侵華方針,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三是到1944年初,敵后抗日根據地局部反攻,抗日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結束。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開始。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戰初期,中國戰場上,形成了以國民黨政府組織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在抗戰初期的正面戰場上,國民政府進行了積極的抵抗,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戰役,但由于國民政府實行片面抗戰的路線,導致丟城失地,大面積國土淪喪。

  教學思路

  通過圖片或影視資料,介紹并引導學生認識盧溝橋事變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盧溝橋事變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同時也觸犯了英美及蔣介石集團的利益,在中國共產黨的的努力下,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結合影視資料《臺兒莊戰役》,通過對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組織四次戰役情況的描述,認識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積極抗戰的一面;引導學生分析正面戰場抗戰結果,正確評價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的功與過。

  重點分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是初步形成,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二是正式建立,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發表抗日通電,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表示愿意抗戰。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九月下旬,國民黨公布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表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三是作用,它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全國人民抗日怒潮推動的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英美及蔣介石集團利益受到威脅的結果。它的建立,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提供了根本保證。

  盧溝橋事變。為什么確定它為重點?這是由它在抗日戰爭過程中的重要性決定的。盧溝橋事變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難點分析

  難點是對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初期功與過的評價。因為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點考慮,學生很難一分為二地看得國民政府抗戰初期兩個方面的表現。

  重點突破方案

  引用史料,說明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結合影視資料理解盧溝橋事變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谷彰褡褰y一戰線正式建立:引導學生回憶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在民族危亡的時刻,盧溝橋事變后中共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作的努力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引導學生分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原因,認識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作用。

  難點突破方案

  出示《抗戰初期形勢圖》,了解抗戰初期日軍全面侵華的意圖。講述抗戰爆發后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中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取得了很大成就,放映影片《臺兒莊戰役》片斷(展示愛國軍民同仇敵愾,英勇殺敵的壯烈場面)。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正面戰場的結果如何?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在進一步分析它為什么推行一條片面抗戰路線?評價國民政府正面戰場功與過?教師歸納:一方面,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組織了四次大會戰,粉碎了日軍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特別是取得了臺兒莊大捷這樣的重大勝利,增強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念。另一方面,由于國民黨政府害怕人民覺醒后,不但會趕跑日本帝國主義,而且還會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因此他推行了一條片面抗戰路線,即不發動人民,只依靠政府和軍隊作戰,所以導致喪師失地,丟掉了華北、華中、華南的大片領土。

  課堂導入  

  一:出示圖片《中國守軍在盧溝橋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軍》,學生讀圖,教師提問:圖中的橋指的是哪座橋?橋上的人正在做什么?通過學生回答,介紹1937年在這里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全民族的抗日戰爭開始,引入本課。

  二:以電影《七七事變》的片斷導入  本課:七七事變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神圣抗戰的開始 教學建議 篇2

  地位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初中《中國歷史》第四冊的重點課文,是前面學習的“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西安事變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發展的結果。從這節課開始至第12課,學生將學習中國抗日戰爭史。因此,本課在整冊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抗日戰爭歷時八年,經歷三個階段:一是神圣抗戰開始,以盧溝橋事變為標志,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防御階段。二是廣州武漢失陷后,日軍改變侵華方針,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三是到1944年初,敵后抗日根據地局部反攻,抗日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結束。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開始。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戰初期,中國戰場上,形成了以國民黨政府組織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在抗戰初期的正面戰場上,國民政府進行了積極的抵抗,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戰役,但由于國民政府實行片面抗戰的路線,導致丟城失地,大面積國土淪喪。

  教學思路

  通過圖片或影視資料,介紹并引導學生認識盧溝橋事變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盧溝橋事變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同時也觸犯了英美及蔣介石集團的利益,在中國共產黨的的努力下,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結合影視資料《臺兒莊戰役》,通過對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組織四次戰役情況的描述,認識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積極抗戰的一面;引導學生分析正面戰場抗戰結果,正確評價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的功與過。

  重點分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是初步形成,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二是正式建立,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發表抗日通電,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表示愿意抗戰。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九月下旬,國民黨公布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表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三是作用,它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全國人民抗日怒潮推動的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英美及蔣介石集團利益受到威脅的結果。它的建立,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提供了根本保證。

  盧溝橋事變。為什么確定它為重點?這是由它在抗日戰爭過程中的重要性決定的。盧溝橋事變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難點分析

  難點是對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初期功與過的評價。因為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點考慮,學生很難一分為二地看得國民政府抗戰初期兩個方面的表現。

  重點突破方案

  引用史料,說明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結合影視資料理解盧溝橋事變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谷彰褡褰y一戰線正式建立:引導學生回憶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在民族危亡的時刻,盧溝橋事變后中共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作的努力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引導學生分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原因,認識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作用。

  難點突破方案

  出示《抗戰初期形勢圖》,了解抗戰初期日軍全面侵華的意圖。講述抗戰爆發后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中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取得了很大成就,放映影片《臺兒莊戰役》片斷(展示愛國軍民同仇敵愾,英勇殺敵的壯烈場面)。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正面戰場的結果如何?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在進一步分析它為什么推行一條片面抗戰路線?評價國民政府正面戰場功與過?教師歸納:一方面,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組織了四次大會戰,粉碎了日軍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特別是取得了臺兒莊大捷這樣的重大勝利,增強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念。另一方面,由于國民黨政府害怕人民覺醒后,不但會趕跑日本帝國主義,而且還會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因此他推行了一條片面抗戰路線,即不發動人民,只依靠政府和軍隊作戰,所以導致喪師失地,丟掉了華北、華中、華南的大片領土。

  課堂導入  

  一:出示圖片《中國守軍在盧溝橋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軍》,學生讀圖,教師提問:圖中的橋指的是哪座橋?橋上的人正在做什么?通過學生回答,介紹1937年在這里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全民族的抗日戰爭開始,引入本課。

  二:以電影《七七事變》的片斷導入  本課:七七事變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神圣抗戰的開始 教學建議(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鞏固人民政權的斗爭 教學建議(通用2篇)

    教學思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廢墟上建立的,數千年的封建壓迫,一百多年的帝國主義侵略,二十多年的國民黨獨裁統治,給中華民族留下嚴重的惡果,新中國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形勢。...

  • 《觀潮》教學建議(精選16篇)

    1、課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有關潮汐、潮汛的資料,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2、教學時,可以按照初讀—研讀—熟讀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錢塘江大潮景觀之奇。...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教學建議(精選2篇)

    地位分析從這一節開始學習的是中國現代史的內容,從中國現代史的歷史分期來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中國歷史進入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 《白楊》教學建議(精選17篇)

    1、有條件的可讓學生在課前了解新疆建設者,如,屯墾戍邊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支邊人員以及參加建設新疆的其他人員。還可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文藝作品,觀看有關影視資料、圖片等,了解當時的艱苦生活和勞動環境,感受建設者們開發西部時...

  • 習作一 我的建議(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讀懂“例文”《我的建議》,了解文中“建議”的材料選擇和安排。 2、讀懂“習作要點討論”,領悟關于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議”的一般寫法。 3、按“習作要求”,提出一項建議,寫一篇日記,要能表達真情實感。...

  • 蔣家王朝的覆滅 教學建議(精選2篇)

    地位分析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是戰略進攻時期,中共中央及時做出了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決策,挺進中原,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1948年9月開始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

  • 《識字2》教學建議(精選13篇)

    教學本課,可按照“主動學習”的策略,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培養積累詞語的習慣。一、識字寫字識字課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在教學環節設計和時間安排上,要突出這個重點。...

  • 《北京》教學建議(精選13篇)

    一、識字寫字1、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如,央(中央電視臺)、瓦(瓦房)、莊(張莊、王莊)、碑(烈士紀念碑)、周(姓周)、拼(拼圖、拼音)、案(圖案、案件)、壇(花壇)、廈(大廈)。...

  • 《燕子》教學建議(精選14篇)

    1、課前讓學生觀察身邊的春天,并搜集有關圖片或詩歌。2、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情感。3、要寫的生字較多,重點是“燕、稻、聚、漾、演”。4、抄寫結合,注重積累。1、本課的教學準備,要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春天的特點。...

  • 《稱贊》教學建議(精選12篇)

    一、識字寫字1、借助圖畫和生活經驗識字:⑴借助第一、二幅插圖,有條件的可結合生活實際,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等詞語的意思,認識其中的六個生字。提示:“猬”在“刺猬”一詞中讀輕聲。...

  • 教學建議(精選17篇)

    1.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列代數式。難點:弄清楚語句中各數量的意義及相互關系。2.本節知識結構:本小節是在前面代數式概念引出之后,具體講述如何把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用代數式表示出來。...

  • 《歡慶》教學建議(精選15篇)

    一、識字寫字1、識字:本課篇幅短小,生字不多,可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認一認生字,再在朗讀過程中進一步認讀。注意“慶”是后鼻音,“幟”是翹舌音,“奏”是平舌音,“曲”在課文中讀第三聲。...

  • 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建議(精選2篇)

    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為今后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打下基礎,更能為學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做好準備.這部分主要包括數...

  • 《陽光》教學建議(通用15篇)

    一、識字寫字1、識字:⑴本課12個生字中,“金、晨、進”是前鼻音,“陽、更、長”是后鼻音,“長、晨、誰”是翹舌音。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的字音。...

  • 讓愛撥動學生心弦 ——《雪兒》一課教學建議(通用13篇)

    讓愛撥動學生心弦——《雪兒》一課教學建議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讓愛撥動學生心弦 ——《雪兒》一課教學建議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標”)指出: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 八年級歷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