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師說》教案(精選17篇)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
《師說》教案
教學目標 :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 (背誦《滕王閣序》)
三、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謚號“文”)。
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 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 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 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 小結全文。
四、 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練習一中的1~~3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解析論證過程、論證方法。
2、 掌握字詞、疏通全文。
內容步驟:
一、 檢查上堂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結合練習一導入 新課。
二、 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為什么從師
③ 以什么人為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圣人——從師 圣益圣
今之眾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恥師
巫醫樂師百公之人——不恥相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恥相師 其可怪也歟?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寫作緣由。
論證方法:
⑴對比論證(1、2段)(讓學生找出來,討論確定)
⑵例證法:(3段)孔子師郯子……
⑶引證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附:第二段論證方法簡表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 據
(三個對比)
對 比
作者議論抒情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論 據(1)
(縱 比)
古之圣人……
猶且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
而恥學于師
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論 據(2)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與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矣,吾未見其明也
論 據(3)
(橫 比)
巫醫樂師百工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
嗚呼,師道之不復
……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
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三、 重點詞
1、 實詞
① 學者: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有很高學問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眾人: 古義:一般的人
今義:大多數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難問題。 B、糊涂
⑦不齒:看不起。
不足掛齒:指事情小,不值得掛在嘴上。
⑧嘉許:贊許。 ⑨貽:贈送。 ⑩攻:研究。
⑾道: 道理。 傳道受業解惑也。
風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⑿師 以……師:我從而師之
學習:不恥相師
從師:則恥師焉
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
四、 作業
1、 翻譯課文
2、 背誦第二段
3、 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 虛詞、活用詞、句式
2、 相關文化常識及背誦
內容及步驟
一、 組織教學
二、 檢查作業 :
1、 背誦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寫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句讀之不知……段尾)
2、 默寫填空并翻譯:
每人一句,默寫出原文并翻譯:
① 作者闡述老師職責的是:
② 韓愈認為從師的原則的是:
③ 作者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對從師的態度后發表了什么感慨?
三、 詞句
1、 活用:
① 吾從而師之:名——意動。
② 吾師道也:名——動。
③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形——名。
④ 恥學于師:形——意動。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學而大遺:形——名。
⑦ 不恥相師:形——意動。
⑧ 孔子師郯子:名——意動。
2、 虛詞:
① 之: 古之學者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讀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與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來……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無:無論。例句:
3、 句式: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語前置)
②不拘于時 (被動句)
③學于余 (狀語后置句)
四、 相關文學常識:
六藝:經書:《詩》《書》《禮》《易》《樂》《春秋》。
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五、 作業
1、 基礎訓練有關題目。
2、 《東方高考》隨課一練。
3、 背誦第三段。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2
《師說》 教學設計示例(二)
教學目的
1.學習有“破”有“立”的寫法。
2.體會“說”這種體裁筆鋒犀利的特點。
3.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 。從全篇布局來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見“破”是要害。這所謂“破”,實質上是針對砭時弊,即批判“恥學于師”的惡劣風尚。這不是一般性問題,必須聯系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進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較透徹的理解。對這個方面存在的困難,不不估計到。
此外,將這一段視為教學重點和難點,還出于這樣的考慮:這一段筆鋒犀利,汪洋恣肆,充分體現了“說”這種體裁“煒曄而譎誑”(陸機《文賦》)的特點。學生此前已學過《馬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少年中國說》等篇,對這個特點已有所認識,在此基礎上著重體會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對學生今后閱讀同類作品必有很大的好處。
二、教學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誦讀教法和討論法。誦讀,用來熟悉課文語句,領悟作者的思路;討論,用來加深學生對本文思想意義和行文特點的認識。前者是基礎,后者是提高,在時間分配上,應以前者為主。
采取逐段進行的方式:誦讀一段,討論一段。有關全篇主旨和布局的問題,放在最后討論。討論題應是開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見,不給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圓其說,以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由于本文語言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做一點語言積累的工作。
三、課時安排。
本課擬用3課時。分配如下:
第一課時: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內容,誦讀第1段,討論“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這一命題。
第二課時:誦讀第2段,討論韓愈對“恥學于師”時風的批判和文章的鋒芒。
第三課時:誦讀第3、4段,討論“圣人無常師”這一命題。總結全文(認識本文思想意義和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四、預習安排。
這篇課文的預習工作十分重要,時間應相當充裕,做得越細致越好。為此,擬在課堂抽出20──25分鐘讓學生預習,掌握要領;未完成的部分由學生自找時間補做。
1.給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誦全文2—3遍。
諛(yú)萇(cháng)聃(dān)郯(tán)歟(yú)蟠(pán)經傳(zhuàn)貽(yí)
2.本文是針對“恥學于師”的壞時尚寫的,筆鋒犀利。試就下列兩個方面各舉出幾個例子。(劃在課本上)
(1)批判壞現象的尖銳語氣。
(2)敘述正確主張的決斷語氣。
(3)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注意加黑點的語句。仔細閱讀一遍,然后說說韓愈寫《師說》有什么意圖。
“自魏晉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學生),作《師說》,因抗顏(態度嚴正不屈)而為師。世(世人)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這篇課文的價值何在呢?這個問題現在還不忙作答。大家已經讀過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那一段話,知道韓愈因寫此文而被當時人目為“狂人”。請大家根據預習的印象,說說韓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說他“狂”,這又意味著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要求是:結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說明韓愈有反對流俗的巨大勇氣,有堅持真理的精神,敢于發人之所未發,敢于尖銳地指責壞習俗。)
在學生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恰當的時機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作為補充。例如:①柳文中說韓愈“抗顏而為師”,這一點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韓愈在本文中是怎樣表述“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這種現象的?對此,他又是怎樣評論的?③韓愈對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作了怎樣的解釋?等等。
[說明]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內容。
二、作者和寫作背景簡介。
韓愈反抗流俗的這種勇氣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他以文章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貫穿著他的一生。同學們學過的《馬說》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它大約寫于貞元十一——十六年間,比《師說》早幾年,那時韓愈才30歲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宮中要迎佛骨,韓愈上表反對,要求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唐憲宗是信佛的,覽表大怒,要殺死韓愈,多虧宰相說“愈雖狂,發于忠懇,宜寬容以開言路”,乃貶潮州——這年韓愈是51歲。他有詩記載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政,肯將衰朽惜殘年。”這種胸懷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韓愈在《師說》中所批判的“恥學于師”的壞風氣,是在門第觀念影響下產生的。門第觀念源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顯貴之家稱“高門”,卑庶之家稱“寒門”。這對擇師也有很大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針對這種錯誤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是有進步意義的。
三、誦讀第1段。
1.誦讀的準備。
先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表示極短暫的停頓,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釋詞語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句話,如改用現代語表述有幾種方式?(教師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人。教師的任務是傳道受業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中的“孰”,可否改為“豈”?(用“孰”表示無例外,雖為圣人,亦不能無惑。用“豈”表示反問,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應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這句話,不改為好。)
③“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課本以為“其”是指代之辭,但譯為“那些”則不確切。按:句中的“為”,用法同“于”,其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們(指“惑而不從師”的人)對于那些疑難,終生也不能解決。
④“生乎吾前”句與“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種對舉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是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2.學生練習背誦并劃分本段層次。
劃分層次的步驟是:先分析文理,再歸納各層的大意,最后點明本段主旨,畫示意表以助記誦。
分析文理時提出下列問題:①第1、2句之間是什么關系?(先指出現象,后做解釋)。重點是哪一句?(后一句,因為提出教師的任務,這是立論的出發點)。②第3句的基本內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聯系?(承“解惑”而來,說的是不從師則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傳道”而來,說要以“道”為師。)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點?(以年齡大小為烘托;先對舉,后反問;先分說,后以“師道”一語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內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關系?(承“師道”一語,指出擇師標準。)
歸納各層大意:①指出教師的任務(前兩句);②說明解惑和“師道”的必要性(中間三句);③指出擇師的標準——“道”在即師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內容同時,畫出文理示意圖如下:
傳道受業解惑(教師的任務)
↓↓
聞道在先不從師則
即從而師之無以解惑
↓(釋“傳道”“解惑”)
“師道”
↓
“道”在即師在(擇師標準)
于此可見,本段主旨是闡明擇師的標準。
3.熟練地背誦這一段,然后討論:
(1)教師既有三項任務,但本段僅闡述了其中兩項,“受業”一項未作闡述,這是為什么?
(2)所闡述的兩項中,哪一項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對“師道”這個口號,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問題,最好能從文章全局著眼。進行的步驟:先分組討論(前后桌四人一組),推代表發言,然后由教師總結并適當補充。
答案要點:①“受業”是教師的起碼工作,即下文說的“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人盡皆知。開頭全面概括教師的任務時不可不說,但不是論述的對象。②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他“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這個意圖是貫穿全文的(例證略)。③“師道”的口號的提出是有積極意義的,“道”是知識的統帥。“師道”才能學到根本上,這一點在今天仍有借鑒的價值。
四、課后作業 。
1.熟練地背誦第1段。
2.準備誦讀第2段,并思考下列問題:
①本段可分幾層?
②本段主要的論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語言犀利,鋒芒畢露,要認真體會。
④本段在虛詞的運用上頗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語氣,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狀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
1.背誦第1段。
2.就虛詞和語氣表達的關系回答問題:
①刪去句中加括號的虛詞后,語氣是否有變化?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慨嘆意不足)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同上)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問變為陳述,平淡無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嗚呼”都是嘆詞,都有領起一層新意的作用,有時區分不很嚴格,但在本段中卻是有明顯區別的。試將它們位置互換一下,作點比較,說說二者究竟有什么區別。(“嗟乎”表示慨嘆,而“嗚呼”表示悲嘆,在本段中不能互換位置。)
③有人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極其肯定之意,你對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歟”一句就成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這句話上。)
二、誦讀第2段。
1.讀讀講講背背。
方式:分段進行,各段字數大體相等;讀(包括教師領讀,學生自讀)而后講,講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一句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一是過渡作用,上文說“古”,由此開始說“今”;二是提示本段內容,將要分析“師道”不傳的原因。)“師道”的內涵是什么?(此語承接上文“無貴無賤……師之所存也”這句話,這就是它的內涵。)
②從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組“對舉”——以“古之圣人”和“今之眾人”對舉,對舉的內容彼此相關而又有別,試作分析。(第一組說的是兩種不同的學風:古圣樂于“從師而問”,今眾則“恥學于師”。第二組說的是這兩種學風的不同結果。第三組是總括性的,指出結果不同,就是由于學風不同的緣故。)
③這段話中有四個“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頓的,請指出來。(“不傳也”“無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猶且從師而問焉”中的“猶且”跟下文哪一個虛詞相照應?(“而恥學于師”的“而”)哪一種句式是表示因果關系的?(“之所以……,出于……”)
“愛其子……吾未見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誰說的?(從“愛其子”可以看出,這是指做父親的人。)從行文方式看,這一整句話是否也算對舉(可以算對舉,但句子構造則不相同。)作者是否僅僅指出這種現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評論:“惑矣”。)刪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領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話是直接呼應“惑矣”的?(“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是指什么說的?(不知句讀,從師而學。)“大遺”又是指什么說的?(不解惑而恥學于師。)
③再來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齊讀一遍:“句讀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兩種狀況和兩種態度交錯起來敘述,而不寫成“不知句讀而從師,不解惑而恥學于師”,有什么好處?(用特殊的對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長句劃短,讀來鏗鏘有力。)
④教師小結:這段話先將為子擇師和其身恥師兩種做法加以對照,點出一個“惑”字;接著說明童子之師僅“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而不能“傳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對照比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其可怪也歟!”
①這里也有對照的敘述,但對照方式與上述兩種不相同:兩相對照的事物;一個敘述簡略,一個敘述詳細。說說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著重敘述“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情況。(“師道不傳”關鍵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學風不正,本文就是針對這個問題寫的。)如果把“問之……官盛則近諛”這幾句刪去,是否會影響行文的連貫性?(不會影響。)刪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這兩句是要害,門第觀念對擇師的影響于此可見。)
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這句話已將本段內容輕輕收住,為什么作者接著又說了“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歟”這么一段話?(要加強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歟”一句改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極言這種現象反常,再加個“歟”字,更有發人深思之意,還是不改為好。)
2.劃分層次。
方式:先給提示,讓學生在課本上劃分層次,然后師生共同歸納各層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結,找出關鍵語句(“師道之不傳”“師道之不復”兩語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間部分跟起結的關系(具體闡述“不傳”“不復”的原因);③中間部分有三小層意思,在注意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還是其他。
各層大意如下(板書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層(開頭兩句)提出師道長期失傳的問題。
第二層(“古之圣人”到“官盛則近諛”)分析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人們當中存在著“恥學于師”的壞風氣。可分三小層:
①總提(今之眾人“恥學于師”)
②分提之一(“小學而大遺”)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譏笑從師而學者)
第三層(“嗚呼”到結尾)歸納本段主旨。
3.學生練習背誦。
方式:開始背時,可以參照板書;稍稍熟悉后,拭去板書再背誦。
4.自由討論。
方式同前。討論題如下:
(1)韓愈批評“恥學于師”的風氣,涉及的面似乎很廣——開頭是“今之眾人”,接著是所有做父親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評對象究意是誰?請說明理由。
(2)本文語言犀利,試從這一段中舉出幾個例子。
答案要點:
(1)主要的批判對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從行文看,本段結尾對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語氣十分嚴厲,說他們瞧不起勞動群眾,卻不如勞動群眾聰明,不懂得從師的道理。第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正是這類人的特殊心態,也是門第觀念很深的反映,而門第觀念跟以“道”為師的正確主張恰恰是格格不入的。這段話中的“眾人”(從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階層說的)。
(2)例如“欲人之無惑也難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嘆,其實罵盡了士大夫階層中的腐儒及不學無術之輩,他們讀了幾本書,自以為了不起,實則是一本湖涂帳,真要問起他們,就會瞠目結舌,說不出個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語氣是斬釘截鐵的,不容置辯,也是罵這個階層中的高位置的人(還有一些例子,可參見前面的分析)。
三、課后作業 。
1.背誦第1、2段。
2.準備誦讀第3、4段,并思考以下問題:
①作者提出“圣人無常師”這個命題,他的意圖是什么?
②寫作緣由可以放在最后寫,也可以放在開頭寫。如果將第4段移至開頭,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安排?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
只查背誦一題,其余二題在誦讀和總結過程中自然完成。
二、誦讀第3段。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于節奏變化,易于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后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無常師”——這是本段立論出發點。下句“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是用事實說明這一點。
“郯子之徒,及賢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問題:不及己而師之,這是為什么?下句引孔子語,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以上為一層,以下另一層: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論。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回文”辭格。此即觀點,下句“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是解釋。“如是而已”是決斷之詞。
2.學生練習背誦3—4遍后進行檢查。
3.討論:“圣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是什么?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討論方式同前。
小結要點:(1)“圣人無常師”這一命題,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孔子向這么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業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4.齊誦一遍。
三、誦讀第4段。
此段更易成誦,無須提示,先背下來,然后討論有關全篇宏旨的問題。
1.學生練習2—3遍后,檢查背誦。
2.討論:(1)作者用哪些話明確地表示了他的立場?(“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好風尚。)(2)韓愈所說的“道”是指什么說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統”,本段中“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一句可證;上段說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學習官職名稱、禮、樂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統”之內;第二段說“彼童子之師……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顯地表示出這個意思。至于說“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則是僅就從師風尚而言,所以下文用“術業有專攻”來照應,這不過是附帶論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明確上述認識后回答上節課留下的作業 題: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開頭?
答案要點:這段話中“不拘于時”和“能行古道”二語是點睛之筆,放在開頭,讀者不明所指,倒顯得無足輕重,不如卒章顯志為好。
3.連貫背誦第3、4段。
四、總結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 方式: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余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他本人則取法于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著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蘇軾十分贊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其時駢體文占統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系?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文中說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任的,通過培養“后學”,擴大古文的影響。)
小結:本文的思想意義在于:(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道統,韓愈既以儒家道統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師說》,“抗顏而為師”。(3)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寫作方法。
(1)從全篇看,用的是“立”與“破”相結合的寫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進行步驟:先列出第1、2、3段的論述方式,然后歸納出上述寫法。
第1段:由教師職責推論出擇師標準。(立)
第2段:分層論述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由“圣人無常師”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立)
歸納后再提問: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樣的關系?(發展的關系)
(2)從第2段看,用的是對比論述的方法。
這個部分的內容,在誦讀中已經涉及,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課文練習第二題(即填空題),要求答得簡要;對表中某些繁瑣項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幾點: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壞風氣,指出門第觀念是這種壞風氣的根源,這是全文分論點之一,從反面論證以“道”為師、“從師而問”的正確性。
②“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的對比,正是為了提出這個分論點。“眾人”,主要指士大夫階層。
③為子“擇師而教之”與其身“恥師”的對比,是用一般現象來證明上述分論點,也說明了“恥師”的內涵,即不愿“聞道”,不想“解惑”。
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將內容深化一層,更有力地證明了上述分論點,因為這里指出了“恥學于師”的壞風氣來源于門第觀念。
[說明]學文章就要學文理。填表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可濫用,既不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又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
附:
關于名詞、形容詞活用如動詞后意義的變化:
①恥:以……為恥。
②師:以……為師;向……請教(學習)。
③羞:以……為羞。
④小:以……為小。
⑤奇:以……為奇。賓客:以……為賓客(把……當作客人來招待)。
⑥糞土:以……為糞土(把……看得一錢不值)。
補充通假字:
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4、掌握重要字詞及古今異義詞,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板書課題。解題。
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初中學過的《愛蓮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
二、作者簡介及背景: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寫作背景)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恥于從師的風氣很盛行。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來抨擊恥于從師的風氣,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過去的舊框框,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三、初讀課文
1、第一、三、四段學生齊讀,第二段師領讀。
2、訂正以下字音:
句讀 不 阿諛 郯子cháng萇弘 師襄 老聃 蟠 貽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一)字詞疏通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求學的人 是靠(他)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的
學者:者字短語,相當于名詞 受同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 卻 跟從老師(學習) 那些成為疑惑的
而,表順承 而,表轉折
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在 懂得的道理本來比我早 跟從(他)拜他為師
相當于介詞“于” 于:表比較,比。 師:名作意動:以……為師
4、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向他們)學習道理的 哪管他們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
5、是故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無論地位尊貴 地位卑賤 年齡大 年齡小
無……無……:無論……還是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積累文中的文言知識
2.理解從師的必要
3.賞析本文的對比證技巧
4.背誦課文
一
教學內容:朗讀正音,質疑答疑。
教學過程
一、解題
1.審題
①定文體。說,文體名稱。
②明內容。題目中“師”的含義是老師,還是“從師之道”?
③作者簡介
讀課文注釋1。
二、朗讀正音
1.指名讀。注意字音、句讀、語氣。
2.齊讀。
三、質疑,解疑
老師指點方法、技巧。
二
教學內容:翻譯課文一、二段,知識歸類;指導背誦課文一、二段。
教學過程
一、翻譯第一段,知識歸類
1.齊讀。
2.歸類解釋如下知識點
老師板書如下知識點,師生共同解釋。
①實詞
終 聞 固 庸 是故 孰
②通假字
受
③虛詞
之 乎 其 所 所以
④古今異義
學者 從而
⑤詞類活用
師
3.指名翻譯
一人翻譯,一人點評。每人翻譯兩句。
二、翻譯第二段,知識歸類
1.齊讀。
2.歸類解釋如下知識點
老師板書如下知識點,師生共同解釋。
①實詞
惑 句讀 遺 之族 若 諛 復 齒
②通假字
不
③虛詞
之 而 乎 其 于 則 所以 猶且
④古今異義
眾人 小學
⑤詞類活用
師 下 習(使……學習)
⑥文言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指名翻譯
一人翻譯,一人點評。每人翻譯兩句。
三、指導背誦
1.討論:第1段和第2段各自的思路是怎樣的?請梳理出來。
老師板書
第1段
首先亮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后明確老師的作用,接著一正一反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然后結合自己對擇師的認識,指出擇師的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2段
首先感嘆當下師道不存;然后古將圣人從師而問與今眾人恥學師對比,指出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接著以擇師教子與己恥學于師對比,批評其未見明,然后將百工等不恥相師與士大夫群聚而笑對比,感嘆師道不復。
2.背誦
三
教學內容:翻譯課文三、四段,知識歸類;指導背誦課文三、四段;理解文章主
旨,對比論證。
教學過程
一、翻譯第三、四段,知識歸類;指導背誦
1.齊讀。
2.歸類解釋如下知識點
老師板書如下知識點,師生共同解釋。
①實詞
常 之徒 攻 如 通 嘉 貽
②虛詞
于
③古今異義
不必
④文言句式
師不必賢與弟子 不拘于時
3.指名翻譯
一人翻譯,一人點評。每人翻譯兩句。
4.指導背誦
這兩段的思路是怎樣的?
二、學習課文的主旨及論證思路
1.本文的觀點有哪些?找出來。
老師板書
中心論點 論證結構 分論點
從師必要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為什么)
從師標準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怎么做)
古之學者必有師
恥師可恥 師道不傳久,欲人無惑難
(為什么)
從師標準 圣人無常師
(怎么做)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
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2.討論:①你認為課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論證這一中心論點的?②文章第二段作者感情汪洋恣肆、旗幟鮮明,作者是怎樣傳達這種強烈感情的?請分析。
學生充分討論、回答。通過回答明確觀點之間的關系和對比論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老師根據學生討論,補充上邊板書。
老師明確:第2段,首先用一個感嘆句緊承前一段,轉入對“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分析,然后從三方面作對比。先用古今對比,指出從師與不從師的兩種結果;次用對自己與對兒子的要求不同來對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對比,批判士大夫的錯誤想法,指出這是“師道不復”的真正原因。從后果、行為、心理等方面逐層深入分析,筆鋒犀利。幾個感嘆句,均有加強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變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測語氣作判斷;“吾未見其明也”是用肯定語氣作判斷;“其可怪也歟”,是用驚詫語氣作判斷。“同”中有“變”,感情一層比一層強烈。
3.明確寫作背景
作者為什么有這樣強烈的感情呢?文章的寫作背景: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于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的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
4.背誦全文
5.延伸
后人評價《師說》成為千古名篇的原因之一是“思想進步”,那么你認為《師說》的思想進步性體現在哪里?談談你的看法。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師的職責。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掖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作用。
三、作業
本文對比論證的方法值得學習,請運用這一論證方法寫一片段,論證論點“語文學習需要良好的學習習慣”。
《師說》導學案
課時安排:3課時
【學習目標】
1、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準字音,翻譯文章。
2、掌握積累文中文言知識。
3、學習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寫作手法。
4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品質。
【學習重、難點】
1、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2、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學習方法】
誦讀、討論、點撥。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了解作者、熟讀課文
2、 學習文章第一段
3、 積累文言詞匯
【知識鏈接】
韓愈,其人:(768——824),字 ,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他為“ ”。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如賈島、孟郊、劉叉等。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韓愈不僅是唐代的 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后世尊他為“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有作品 。
其事:1、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來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
2、“自魏晉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學生),作《師說》,因抗顏(態度嚴正不屈)而為師。 “恥學于師”的壞風氣,是在門第觀念影響下產生的。門第觀念源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顯貴之家稱“高門”,卑庶之家稱“寒門”。這對擇師也有很大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思想。韓愈針對這種錯誤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是有進步意義的。
3、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宮中要迎佛骨,韓愈上表反對,要求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唐憲宗是信佛的,覽表大怒,要殺死韓愈,多虧宰相說“愈雖狂,發于忠懇,宜寬容以開言路”,乃貶潮州——這年韓愈是51歲。他有詩記載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政,肯將衰朽惜殘年。”這種胸懷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世(世人)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學習過程】
一、解題:《師說》中“說”是一種表議論的文體,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學過的《馬說》、《愛蓮說》。“師說”意為“解說從師的道理”。
二、課文朗讀
要求:1、讀準字音、節奏。 2、讀準文章語氣、讀出作者的感情。
給下列生字注音:
諛( ) 萇( ) 聃( ) 郯( ) 句讀( )
或不焉( ) 歟( ) 蟠( ) 經傳( ) 貽( )
給下列句子劃分節奏:
1、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學習第一段
(一)、字詞釋義: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是故無貴無賤 吾師道也 道之所存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二)、翻譯重點句子:
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也。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文言詞匯積累:
1.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吾從而師之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3、 一詞多義
(1) 師 (2) 乎
①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吾從而師之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吾師道也
(3)其 (4)而
①其為惑也終不解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惑而不從師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吾從而師之
5. 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第二三四段2、歸納積累文言詞匯
一、 字詞釋義:
其出人也遠矣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則恥師焉,惑矣
惑之不解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句讀之不知
小學而大遺 不恥相師 君子不齒
圣人無常師 不拘于時 作師說以貽之
二、翻譯重點句子: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欲也難矣!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于此乎?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3、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與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三、文言知識歸納與積累: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3、一詞多義
4、詞類活用
5、特殊句式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寫作手法。
2、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品質
一、文本探究:
1、這篇文章韓愈說寫給誰的?何以見得?韓愈為何專門寫文章給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的“古道”指的是什么?第一段又是如何闡釋古人的從師之道的呢?
3、作者闡釋“古道”僅僅是講道理嗎?有沒有舉例呢?
4、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于時。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找出一個以不同面目反復出現的詞語來概括回答)?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并批判這種風氣的?用了什么手法?得出什么結果?
5、通過這三組對比,韓愈有何感受?你對哪一組對比的感受最深?
二、思緒拓展:
這篇文章說是寫給那個叫李蟠的學生的,他還寫給誰看的呢?
三、總結:
記得居里夫人曾經說過:“我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這里固然有謙虛的成分,但也到出了一個事實:這個巨人就是韓愈所說的“師”.
學到這里,相信很多同學思想的火花還在飛濺,意猶未盡,那就請同學們課下把自己的想法也寫成一篇文章來和大家交流。
四、鞏固提升: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眾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進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7.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在句中的意思。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B.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
C.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
D.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
8.指出下列句子各屬于什么句式。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 )
B.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C.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D.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
9.下列各句加點字的意思與例句中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A.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C.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D.其如土石何?
10.對本段文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正面闡發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
C.正面闡述了從師學習的重要途徑。
D. 反面批評古人從師的途徑和擇師標準。
附:答案
第一課時
一、知識鏈接:退之 韓昌黎 古文運動 唐宋八大家 《昌黎先生文集》
二、1.yú cháng dān tán dóu fǒu yú pán zhuàn yí
2、(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2)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1、本來 ;因此 ;道理; 存在的地方;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涂的問題。
2、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
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四、1“受”通“授” 傳授 2、(1)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古義:用來……的;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3)古義:跟隨而且;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4)古義:無論;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五、 1 師 ① 名詞,老師 ②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③名詞作動詞,學習 2、乎①介詞,相當于“于”,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后一個是“比”,表比較 ②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①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②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③代詞,他的 4.、而(1)連詞表承接(2)連詞,表轉折 (3)連詞,表承接 5、之(1)結構助詞,的(2)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第二課時
一、超出;比……低下; 以……為恥;糊涂;疑惑的問題、糊涂的問題 ;圣人/圣明;愚昧的人/愚昧;文辭休止和停頓處;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拜別人為師;看不起;固定的;被;贈送。二、翻譯重點句子: 1、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
2、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
3、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則足以感到恥辱;以官大的人為師,則被認為近于諂媚。
4、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三、(一)通假字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異義(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義:用來……的;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義:不一定;今義:用不著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5)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6)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今義:眾多的人,大家
(7)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指實施這種教育的機構(常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三)、 一詞多義
1 師
① 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②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求學)
③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④ 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2.傳
①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②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③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zhuàn,名詞,解釋經文的著作)
3.道
① 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有“風尚”的意思)
③ 道相似也(名詞,道德學問)
4.惑
① 惑之不解(名詞,疑難問題)
②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涂)
③ 惑而不從師(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5. 乎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于“于”,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后一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了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6.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承接)
(2)惑而不從師(連詞,表轉折)
(3)吾從而師之(連詞,表承接)
(4) 擇師而教之(連詞,表承接)
(5)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并列)
(6) 小學而大遺(連詞,表轉折)
(7) 則群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
(8) 如是而已(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
7. 之
(1)古之學者必有師(結構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 圣人之所以為圣(代詞,指代這件事)
(8)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10)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這一類)
(11)郯子之徒(代詞,這,這一類)
(1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音節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不譯)
(13)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8. 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
(6)于其身也 (反稱代詞,自己)
9.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詞,比)
(2)而恥學于師(介詞,向)
(3)于其身也(介詞,對于)
(4)皆出于此乎(介詞,從)
(5)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動,被)
10. 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四)、 詞類活用
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則群聚而笑之(群,表動作的情態,成群)
2.名詞作動詞
① 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②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名詞作動詞,低于)
3.名詞的意動用法
①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② 孔子師郯子(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
小學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見其明也(形容詞作名詞,高明的地方)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詞作名詞,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涂的問題)
⑤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 盛:勢盛位高的人)
2.形容詞作動詞
惑而不從師(形容詞作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習,使……學習)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3)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斷)
(二)被動句
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三) 倒裝句
1.介賓結構后置句(狀語后置句)
(1)而恥學于師(于師學,介賓短語后置)
(2)師不必賢于弟子(于弟子賢,介賓短語后置)
(3)不拘于時,學于余(于余學,介賓短語后置)
2.賓語前置句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賓語)
(2)吾從(之)而師之(省賓語)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語)
(4)(師)位卑(者)則足羞,(師)官盛(者)則近諛(省略謂語動詞)
5. 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問,難道……嗎,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三課時
1、寫給李蟠的:作師說以貽之。
三條原因:①、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②他不拘于時,學于余; ③、能行古道
根本原因:能行古道 不拘于時
2、古人的從師學習之道。 分為兩層:①、古道的核心:學者必有師
② 、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第二段)
孔子師郯子、師襄、老聃(倒數第二段)
兩個例子點面結合,說服力增強,同時呼應了第一段的說理。使文章對古道的闡釋由抽象到具體,漸漸地清晰化、明朗化。
4、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于時。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找出一個以不同面目反復出現的詞語來概括回答)?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并批判這種風氣的?用了什么手法?得出什么結果?
恥學于師 于其身則恥師焉 不恥相師 恥師:以從師為恥
古圣人――今眾人; 對子―――對己; 百工―――士大夫; 對比。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小學而大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非常痛心(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朗讀時,應讀出語氣。
家長給孩子找家教,而自己不學習;
學習好的更有動力成績更好;學習差的更厭學成績更差;
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如貧家子弟學習更刻苦
二、思緒拓展:
那些不愿學習的士大夫階層:提醒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否則后果會很嚴重。
1200多年之后的我們: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復著唐人同樣的錯誤
“唐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
四、同步檢測:1.D(A.傳zhuàn B.萇cháng C.蟠pán)2.D(吾從/而師之)3.B(師D(A.有—又,暴—曝B.生—性C.受—授)5.A.老師B.以……為師C.掌握專門學問或技術的人D.老師 6.C(判斷句)7.A.更加B.以……為羞恥C.丟棄D.不屑一提,看不起8.
A.賓語前置句B.判斷句C.介賓短語后置句D.介賓短語后置句9.C(例句和C是代詞,ABD皆為語氣詞)10.B
《師說》導學案
課題:《師說》
【學習目標】
三維目標:
1. 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區別古今異義詞語,了解詞性活用的詞語,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知識與能力)
2.了解對比論證在論說作者觀點時所起到的作用。學習正反對比論證方法,學會反復論證來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3.訓練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的能力。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感受作者在行文過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讀準句讀,又讀出情感。
4.認識到本文的思想的進步性和局限性,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5.了解作者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習慣。
難點:
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其刻含義的體會。
【激趣資料】
一、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了解背景
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著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而韓愈卻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后學,培養文人。并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從而寫下了此文。
【自主預習】一、解題:
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二.讀準字音(注意后面多音或形近字)
李蟠(pán) 巫(wū)醫 針砭(biān) 阿諛(yǘ)
郯子(tán) 萇弘 (cháng) 師襄(xiāng)
句讀dòu——讀書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經傳zhuàn——傳道chuán 老聃dān——冉rǎn
三.逐段逐句找出文言現象
【預習檢測】文言現象整理:
1、列出課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并解釋意義
2.古今義對比整理
古之學者 古: 今:
句讀之不知 古: 今:
小學而大遺 古: 今: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 古: 今:
吾從而師之 古: 今: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 今: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 26 次,它的含義和用法整理
(2)之 課文中出現 25 次,它的用法整理
(3)其 課文中出現 17 次,用法整理
4、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 賓= 以+ 賓+ 為+ 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 /孔子師郯子
漁人甚異之
而恥學于師/不恥相師
【我的疑問】將自己的疑問寫下來,和小組內成員一起討論交流
【小組疑問】將小組的疑問寫下來,和別的小組一起討論交流
【合作探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一起解決
1、 本文第一段作者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又怎樣從理論上作初步論證?
2、 第二段提出的分論點是什么?主要從哪三方面進行對比論證?與上段什么關系?
3、 第三段引述孔子言行,闡述什么觀點?作出什么論斷?
4、 第四段中作者為什么贊揚李蟠?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5、 總結本文在語言、論證結構上的特色
【當堂檢測】【基礎提升訓練】
一1、下列句中加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古之學者必有師 B. 作《師說》以貽之
C.吾從而師之 D. 彼與彼年相若也
2、下列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B.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恥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A. 傳 B .絕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古之學者必有師
C.利 D. 師
金就礪則利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拘于時,學于余
二閱讀下列語段,按要求答題。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
5、解釋加點詞語。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2)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6、寫出這段文字批判的三種錯誤態度及結果。
(1)態度 結果
(2)態度 結果
(3)態度 結果
7、對本段意思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正面闡發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劣風氣
C.正面闡發從師學習的重要途徑
D.反面批評古人從師的途徑和擇師標準
【學習反思】總結本節課的收獲,尋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改進的措施
怎樣認識韓愈在文中所講的從師的道理?討論后提取文章的精華及糟粕。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5
《師說》是個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我預定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現在主要對第一課時總結。
課堂導入以后,學生根據材料對作者及作品背景進行必要的了解之后,我的安排是先給學生時間結合下文注釋理解前兩段的文意及相關文言知識,然后小組合作探究,要求每個組提出五個問題,寫到黑板上,然后再讓其他小組回答,之后再提問題,老師解答,教學過程中基本是按預想的進行的,其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值得反思。
第一環節是提出問題,七個組上臺板書問題,我的初衷是借此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字詞的理解,并培養學生捕捉文言知識點的意識,可能是我說的不夠清楚,有的小組上來提的問題就是關于段落文意的,我再次說明之后,依然有個小組還是提出“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諸如此類的問題,另外一個小組提出的問題過于籠統,如總結“師”用法,教學相長,通過學生提問題,也讓我發現老師教學語言的嚴謹的重要性。
學生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針對課文的知識點,提問回答形式相較于過于老師單方面教學課堂要活躍得多,學生參與熱情也較高,不全的知識點我再強調補充。后面再提問題環節,根據學生提的問題,我發現學生對于狀語后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語法現象還是不太理解,舉一不能反三,這是以后文言文教學還要多作強調的內容。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并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后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么,老師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么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說》來探個究竟吧!
2、關于“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后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說》、《馬說》等。
3、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為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稱他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后謚“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群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
三、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么,韓愈為什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后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語篇脈絡梳理
1、語篇品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里,老師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后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里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后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么”。動詞“知”后面的結構復雜。“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
體會: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著,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么“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后,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圣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為恥。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里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于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為恥。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念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后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了大的,我看不出(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說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么笑),他們就說:“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似于奉承巴結。”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借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系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諛”的“諛”后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于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后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 。
體會: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復雜的寫作背景,并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于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蕩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于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
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于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后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贊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說》贈給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為的慨嘆“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并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體會:
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干脆說是一個借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內容結構:
第一段:
正面闡述:
⑴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下定義。
⑵ 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⑶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結論。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第二段分論點: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據:
三個對比:
⑴ 縱比:
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今之眾人……而恥學于師
結論: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⑶ 橫比:
巫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恥相師。嗚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第三段:
以圣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關系: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師道關系: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
第四段:
寫作緣起: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時。
五、寫作特點賞析
1、論證方法:
⑴ 下定義、作結論: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余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⑵ 對比論證: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⑶ 引用論證: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說“古之圣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2、語言特色:
⑴ 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⑵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又稱連珠,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⑶ 豐富的語氣表達: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于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7
【教學設想】
《師說》是蘇教版高中第一冊第二專題“獲得教養的途徑”中的一篇課文,它與《勸學》一起構成該專題中的“求學之道”板塊,它們共同指向的話題是:求學是獲得教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縱觀以往的教學,老師們把《師說》當作一般議論文來教,尋找中心論點,分析論證方法。現在看來,這樣的教學內容是有問題的。我們經過研究認為,《師說》是一篇具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雜文,我們在教學中,應當結合當時的現實背景,揭示文章的針對性,按雜文的理路來教。
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文化傳承,《師說》張揚了“尊師重‘道’”的思想,是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教學中應當把對文章的主要觀點“師‘道’”作為一個深入探討的重點。文言文的學習強調誦讀,在教學中應當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喚起學生誦讀的欲望。文言知識的積累也是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檢查預習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文言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習目標】
1.歸納并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背誦課文。
2.結合時代背景,認識雜文的針對性。
3.理清文章結構,推敲作者的主要觀點。
【積累整合】
1、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2、古文運動,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3、解題
“說”是一種文體,吳訥在《文章辨體》中認為“說”這種文體的特點是:“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這種文體并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般議論文,而是具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雜文,我們在初中學過的《馬說》、《捕蛇者說》就是這樣一種文體。
4、文言積累
(一)古今異義詞
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古義:不一定 今義:不需要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許多人
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小學教育的階段
(二)一詞多義
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
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
3、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4、吾師道也。(學習)
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解釋經文的著作)
惑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
2、圣人之所以為圣。(……的原因)
【研習探討】
1.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當時上層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憑著高貴的門第,生來就是統治者,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了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這種風氣仍然存在,上層“士大夫之族”自己不從師學習,也反對像韓愈那樣公然為人師之人,還對別人的從師學習“群聚而笑之”。”請從文中找出反映當時從師的一些不良風尚的語句。
交流明確: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2.針對這種不良風尚,韓愈是用什么樣的策略作出有力的批判的?
交流明確:
-用了三組對比,突出了恥于從師這種不良習氣的愚蠢。
針對“今之眾人”,文章寫道:“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針對“于其身也”,文章寫道:“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針對“士大夫之族”,文章寫道:“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最后正面舉孔子從師的例子,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3.雜文往往滲透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請你找出并感受文中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再誦讀課文,交流明確:
-語氣詞:乎、也、歟
-感嘆詞:嗟乎、嗚呼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師道之不復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也!
4.推敲作者的主要觀點,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
1.在文中找出作者表達的觀點
交流明確: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道之不傳也亦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圣人無常師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2.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在文中要闡述的最主要的觀點是什么,是怎么闡述的?
討論交流明確:作者最主要的觀點是――學習必求師;從師為師道。
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能解惑 世人皆有惑 -→ 學習必從師
聞道有先后,師先聞道者 -→ 從師為師‘道’
第二段:“師道之不傳已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唯師能解惑;惑而不從師,惑終不解)←→三組對比:
一是“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的對待從師完全的態度-→人必從師
二是為其子擇師,自己卻恥師-→小學而大遺,惑也:從師為師“道”而僅非句讀
三是為君子所不齒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自恃高貴的“士大夫之族” -→之所以“師‘道’不傳”“師‘道’難復”,士大夫之族難辭其咎!
第三段:列舉孔子從師的典型事例,不言而喻重申了從師的必要性。但它的主要意圖體現在“無常師”三字上,強調從師的本旨是師“道”——孔子無常師,恰是“吾師道也”(從師為師“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條本已存在的真理使然,孔子從師唯“道”而不唯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是對“無常師”三字的解析,闡明了師與弟子之別只在一個“道”字上,到這里已使士大夫據守的“恥師”世俗悖論陷于瓦解,再將從師與貴賤、尊卑強拉硬扯在一起,不是無知,便是別有用心。由此從根本上消除“今之眾人”從師之“忌”。顯然,這一段是對“人必從師,從師(為)師‘道’”論證的正面收束。
第四段:交代作《師說》的緣由——褒獎李氏子蟠不顧世俗壓力,繼承師道傳統的可貴精神。作者對李氏子蟠“能行古道“(傳統從師之道),“不拘于時”(“恥師”世風)的嘉許,正是呼應對中心論點已做出的論證,倡導與呼喚尊師重道之良風。將“能行古道”(古代從師傳統)與“好古文”聯系在一起加以贊揚,則強調了“尊師”與“重道”之間的關系。
【布置作業】背誦《師說》;預習下節課的學習內容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1、導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師說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①文章要像先秦兩漢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②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憙唯陳言之務去。”憘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中心論點)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怎么樣)(以什么人為師)
4、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
1、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2、講讀第二段
①生讀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今昔對比 圣益圣,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 小學而大遺 (錯誤認識)
└貴踐對比 其智反不能及 (錯誤行為)
(對比論證·反證)
〖小結〗
本段根據第一段的論述,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發第一段提出的論點。
在這段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與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應?
“古之圣人……” ──“古之學者必有師”
“彼童子之師……”──“傳道受業解惑”
“位卑則足羞……”──“無貴無踐,無長無少……”
3、背誦本段
4、抽查小測
解釋加點的字:
恥學于師 圣益圣 從師 師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三、四段,總結全文,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
1、復習舊課,背誦一、二段。
2、講讀三、四段
①譯 ②讀 ③析
第三段: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問: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無常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照應:
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 “無貴無踐……”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有一石三鳥的作用。
第四段:
【板書】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勵后學
問:本段附記性質,與中心是否有關?
“不拘于時”(與“士大夫之族”相反)
“學于余” (從師學習)
“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
3、總結
寫作特點:
①見提示┌整散結合,氣勢雄壯
②語 言│一個意思,多種句式(二段三層對比后的議論句)
└運用頂真,氣勢通暢(師、惑、吾、師)
4、討論問題
怎樣認識作者講的從師的道理?
┌首次明確老師職責
精華│強調學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擇師標準突破等級觀念
┌厚古薄今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糟粕│
└輕視勞動人民 (階級偏見)
一說,“君子不恥”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歟”,是對“君子”的諷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業:六藝經傳之業。──與今不同。
5、完成習題。
6、背誦全文。
【補充資料】
關于韓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韓愈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二十五歲成進士,二十九歲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屢受挫折,數度遭貶。曾任四門博士、監察御史、兵部侍郎(尚書為正職、侍郎為副職)、吏部侍郎。卒年57歲。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比較復雜。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他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但他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倫理觀念,維護封建制度,這當然也是錯誤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超越歷史,具有我們當今的思想。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維護“道統”,但往往又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他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這一具有現實性和戰斗性的思想。他認為一切文辭、一切道,都是不同時代不平現實環境的產物,那么,所謂古文,就不僅是傳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鳴不平、反映現實的工具。這一思想對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響的。當他從現實社會生活出發來觀察問題,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陳腐的儒家正統思想的羈絆,因而他的創作和理論出就放射了動人的光輝。
韓愈的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清代人編選的《古文觀止》(共240多篇,而韓愈一人就選了24篇,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獨占鰲頭。(其次為蘇軾17篇;《史記》14篇;歐陽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師說》外,其余的簡介于下:
《原毀》:揭露了當時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詆毀后進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責當時社會人情丑惡淡薄,發出了主張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嚴格而詳盡) (寬容而簡約)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詳盡,苛刻) (低廉寡少)
《雜說四》(《馬說》):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喻賢才難遇知己,“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寄寓了他對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進學解》以自嘲為自夸,用反語諷刺當時社會的庸俗腐敗,表現了一個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現實中不能妥協的精神。
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焚膏繼晷 補苴罅漏 回狂瀾于既倒 含英咀華
舍屈聱牙 動輒得咎
《送李愿歸盤谷序》借隱士李愿的嘴,對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場丑惡,作了盡情的刻畫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場丑態,令人啼笑皆非。敘述用對比法,流暢而有氣勢。蘇軾很欣賞它,夸張地認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藍田縣丞廳壁記》實際是為“種學績文”(勤學能文)的崔立之鳴不平,同時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還在許多書信里,為自己或朋友鳴不平,實際也是對封建科舉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訴和抗議。
《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文)記述許遠、張巡、南霽云等死守睢陽英勇抗敵的事變繪聲繪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名篇。文章結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瑣事,反復抒寫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實,恰如長歌當哭,動人哀感。
韓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變化,而又流暢明快。他是我國古代運用語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語言有簡練、準確、生動、鮮明的特點,詞匯豐富而句式靈活多變。他新創的精煉的語句,有不少已經成為成語,至今還在人們的口頭流傳。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9
在教學《師說》一文時,我的導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從幼兒園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這十幾年中,大家接觸過不少老師。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對老師的看法。通過這樣一個提問,讓同學們各抒己見,表達對老師的看法,從而引出課文。
學生對導入部分的問題很感興趣,對于如何看待老師都有自己的貼近現實的想法。其實這個導入和課文還有一定的距離,可以再深入一點,問一問學生應該如何對待老師,從而引出“恥學于師”的問題,更好地和課文接軌。
講到“句讀”的時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關標點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編輯社之間“?”和“!”的故事,慈禧太后與《涼州詞》之間的故事,對聯“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等等故事。講故事的時候,學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應該要善于尋找文中的興趣點,尤其是在上古文時,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最后一個課時中,我歸納了“之”“師”“其”“師道”幾個字詞的一詞多義,我是用ppt展示出來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燈片,學生就光是抄筆記,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問的時候,學生都沒有反應。應該讓學生在記筆記的同時也能思考,做到手動,腦動,心動。
面對《師說》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蘊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有位同學在寫《師說》讀后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小學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為:“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鉆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為大家的榜樣的,老師應讓學生進行探討。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了解文章寫作背景及大意,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二)難點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利用寫作背景導入,利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古代的選官制度各個朝代均有不同,從世襲、察舉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漸形成了以門第取仕的形式,門閥士族逐漸壟斷政權,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從師的程度。對于這種“學風日下”的形勢,在唐德宗年貞元十八年,韓愈批判了這種風氣,提出了從“道”而學的觀點,那么他到底說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說的?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一探究竟。
(二)整體感知
1、了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韓愈生平介紹。
明確: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將他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誦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了解各段大意,明確中心論點。
明確:(1)老師結合課下注釋為學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實詞(如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虛詞(如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的標志)、特殊文言句式(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判斷句)等。
(2)本文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三)深入研讀
1、默讀文章第一段,說一說作者認為老師的職能是什么?是怎樣論述的?明確:老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說出學習無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點明道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從正面論述了師和道的關系。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第二段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是從哪些方面論證師道的“存”與“不存”的?明確: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
(1)把“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的從師而問和不恥學師對比,指出圣人和愚者的區別是是否尊師重道。
(2)把為孩子擇師而自己不學習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錯誤觀點。
(3)把巫醫樂師百工等人和士族門閥對比,批判輕視師道的風氣。
3、賞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試就這一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明確: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滿而要勤學好問。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4、說一說最后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確:引用李蟠從師好學的事例,再次批判不恥從師的社會風氣。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說一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明確:作者運用對比從多個方面說明了從師的重要性,呼吁當時的人們要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這對現如今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的。
2、對比手法是寫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談一談它的好處以及以后如何去運用。明確:本題較活,學生言之有理即可。(五)小結作業
課下小練筆:結合課上所學知識,寫一篇以“師道”為主題的議論文。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接受起來較難,因此在課前應當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文章的知識有大致的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分析文本,了解作者意圖和寫作手法的運用。本文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1
我覺得自己的文言文教學過分注重文言基本知識的傳授,面面俱到,對“言”的關注遠遠超過“文”。其實像《師說》這樣淺易的文章,無論是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還是情感的探索,我們都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1、充分重視誦讀,重視情感的體悟。綜合采用學生出聲誦讀、默讀、集體誦讀、個別誦讀、教師范讀等各種誦讀方式,誦讀中間穿插文言基本知識的積累和梳理,讓學生體會掌握字詞的基礎上深入探究文本的內容和情感。教學既注重了“言”,也注重了“文”,很好地完成教學的任務。
2、要找準知識的載體。新課改追求學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老師要通過不著痕跡地預設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從而實現能力的生成。
3、要古為今用。象《師說》這樣經典的篇章,除內容外還為我們提供了議論文的寫作模式。在課堂上,老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論述結構、論證方法,了解文體特點,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2
學習要點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重點語句解析
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解析:判斷句。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是依靠他們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古漢語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在主語后面用助詞“者”字,以表示提頓(待解釋),在句末用助詞“也”字,以表示肯定的語氣,組成“a者,b也”的常用格式。如“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
謂語是“所以”和“傳道”、“受業”、“解惑”三個動賓詞組組成的名詞性結構,即“所”字結構。“所以”在這里表示跟行為有關的人。“以”當用講,“所以傳道受業解惑”可以譯作“(是)用來傳授道理、講解學業、解答疑惑的人”。“所以”的這種用法又如:“此殆天所以資將軍。”(《隆中對》;“以”當“用”講,“所以”即“用來……的地方”。)“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以”當“因”講,“所以”即“……的原因”。)“所”字結構之所以是名詞性的,是因為它以定語的身分代替了中心詞。在這里,中心詞省略了;若要補出來,可用“者”來代替(參看本篇第六句的說明)。
二、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課本的注釋是:“哪管他們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庸,豈、哪。知,識別。年,這里指生年。之,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這個注釋雖然把意思說清楚了,由于是近于意譯,結構關系未能體現出來。這是一個單句,動詞“知”的主語“吾”承前省略了,“知”的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于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使它成為句子的一個成分,即作“知”賓語。“于吾”作“生”的補語;“于”作“比”講,介紹比較的對象。這句話按結構可以譯作:〔我〕哪里追究他們的生年比我先出生還是后出生呢?
象這樣的句子,中學生是比較難于理解的。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單照課本注釋串講一下顯然不夠,最好是通過句法分析,即通過成分劃分來弄清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方能事半功倍。至于介詞“于”字作“比”講,介紹比較對象的句子,可以舉過去已學過的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來加深印象,本課后面還有“是故師不必賢于弟子”,可以進一步鞏固。
古漢語中放在句首的“夫”(讀fú)字,本為指示代詞,指緊接著提到的事情,作“那”、“那個”講,不過指示性很輕,可以看作發語詞。如“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睢不辱命》)
三、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解析:判斷句。主語和謂語都由“所“字結構來充當,兩者的不同僅在“道“字和“師“字的一字之差。
“所”字是結構助詞,它的作用是放在動詞(或主謂結構中動詞)的前面,表示這個動詞(或主謂結構)是作定語,用來修飾那個中心詞的。如“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廉頗藺相如列傳》)“所共傳”是定語,修飾中心詞“寶”。如果中心詞省略了,原來作定語的“所•動”結構就起了以偏代全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一般把它叫做“所”字結構。如“所當無不披靡。”(《馮婉貞》)“所當”指所抵擋之敵人。“所”字結構既然相當于名詞,因此,它的前面還可以帶上定語,成為“名+之+所•動”式,本句就是。“所存”等于“所存之處”。“道”是“所存”的定語,“之”字表示這種關系。但譯成白話,這個“之”字可以不譯出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按結構可以譯為:道理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意思是:道在什么地方,老師也在什么地方;或什么地方有道,什么地方就有老師。相同的句法如“日知其所亡。”(《樂羊子妻》)“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禪山記》)第一句里,“其”表示領屬關系,相當于“彼之”即“他(們)的”,或“名詞+之”。“所亡”(“亡”同“無”)指代“所無之事”,即所不知道的東西。第二句里,“余”是“所得”的定語。“所得”即所得之理。
四、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解析:“師道之不傳”是主語,謂語是“久”字,這個“久”字本是“傳”的狀語,“師道久不傳矣”,今為突出“久”的意思,而將它移到謂語的位置上,借以加強“久”字的分量。句末語氣助詞“矣”字表示對上述現象的肯定,可以講作“了”;句中語氣助詞“也”字放在主語后面,作用是略作停頓,以緩宕語氣,可以講作“啊”。前面說過,“之”是結構助詞,置于主語謂語之間,作用是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只作句子的一個成分),因而也就表示了未完的語氣。這樣用的“之”字,一般可以不譯出。下面是帶“之”字的主謂詞組作句子成分的例子:“兩狼之并驅如故。”(《狼》;作主語。)“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作賓語。)“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全句的主語是“欲人之無惑”,“人之無惑”作“欲”的賓語。)
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解析:對比關系二重復句,第二層都是轉折關系先分析分號前的這一部分(分號后的這一部分結構相同)。“古之圣人”是主語,“其出人也遠矣”是謂語。這謂語本身也是個主謂結構,“其出人也”是主語,“遠矣”是謂語。“其出人也”的本身又是個主謂結構,“其”(等于“彼之”)是主語,“出人也”是謂語。——這個句子,結構上包孕了三個主謂結構,一層套一層;三個主謂結構分別處在三個層次之中,不在一個平面上,這是值得注意的。
“其出人也遠矣”的“其”指“古之圣人”。這里為什么不直接說“古之圣人之出人也遠矣”,而要采取現在的形式,把“古之圣人”提到句子頭上,然后用“其”字復指一下呢?這是因為下一分句“猶且從師而問焉”也要以“古之圣人”為主語,采取現在的形式,讓“古之圣人”一開始就處在主語的位置上,既可避免重復“古之圣人”,又可以使得“古之圣人”地位突出,并跟“今之眾人”進行對比。
“其出人也遠矣”,結構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相同,可參看那一句的說明。這個分句原是從“古之圣人遠出人矣”轉換來的,為了強調“遠”的語意,就把它從狀語的位置挪到謂語上(謂語提供新的信息),同時通過“其”字,把“古之圣人出人”改為“其出人也”(等于“彼之出人也”,是一個以“出人”為中心的偏正詞組,作主語)。經過這一番改造,句子表達的重點就分別突出來了。“出人”是“出于人”的省略,意思是“高出于眾人”。成語有“出類拔萃”。下句的“下圣人”是“下于圣人”的省略,意思是低于圣人,比圣人低。
“恥學于師”,“恥”是動詞,這里是意動用法,以“學于師”為賓語,意思是以學于師為恥,把向老師學習當作可恥的事。讀的時候,“學于師”最好連續:恥——學于師。
這個句子的另一種分析法是:把“古之圣人”看作“其”的同位,即“其”復指“古之圣人”,“古之圣人”和“其”同位作主語。
六、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單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是個名詞性詞組。“所以”的作用,前面已經說明,“所”同介詞“以”結合后再同動詞或動賓詞組組成“所以•動”結構,用來表示行為產生的原因、處所,相關的對象或行為,賴以實現的手段、方法等。如“圣人之所以為圣”,意思是“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的原因”。這里,“所以•動”所修飾的中心詞“原因”,原來是介詞“以”的賓語。介詞照例要帶個賓語,這里“以”后沒有出現賓語,就是因為這個賓語已經轉為“所以•動”修飾的中心詞了。有時中心詞不直接出現,一般用“者”字來代;若連“者”字也省了,我們就得按意思加以補足才明白。如“圣人之所以為圣”,這里,根據“以”當“因”講,應補出中心詞“原因”。“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輸》)這里,根據“以”當“用”講,補出中心詞“辦法”;“所以距子”,即用來抵擋你的辦法。“愚人之所以為愚”結構相同。
“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副詞,表示測度的語氣,作“大概”講。“其”字作為語氣副詞,可以表示多種語氣,完全由句子而定。如“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岳陽樓記》;“其”表測度,可以講作“大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睢不辱使命》;“其”表命令,比較委婉,可以譯“可”、“應該”。)“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表示反問,相當于現在的“可”、“又”。)“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其”表示反詰,可作“難道”講。)
七、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解析:這一句,問題出在“其智”的“其”字上。有的課本注釋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有的課本注釋為“君子”,似乎都可以。課本干脆只注“君子不齒”和一個“乃”字,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
我們認為“其”作“君子+之”講為妥,理由是:(一)作者無疑是站在“君子”的立場說話的,“反不能及”才是他認為“可怪”,這里“反”和“不能”分明是針對“君子”說的。如果一定要把“其”作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那么,解釋這一句時“乃”字之前仍須補上“君子”,意思才能明確,這豈不是故意多繞彎路!關于作者立場的表現,下邊引一例,可能對我們有所啟發:“設規矩,陳繩墨,使備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說“君子不如工人”不說“工人勝于君子”,這是因為荀子也自命為“君子”呀!(二)“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雖在語法上是主語,在邏輯上是“君子不齒”的賓語。“其”承“君子”而言君子之智,從邏輯思路上看較順,從句法上看離所代者則較近。
最后說說“巫”和“醫”之間要不要用頓號的問題。在唐代,“巫”和“醫”應該已有區別,但民間是不是分得那么清楚就難說了。韓愈當然是個熟讀《論語》的人,“巫醫”兩字,會不會正是沿用《子路篇》中的“巫醫”呢?(“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我們認為很可能。要知道,那個“巫醫”是個雙音詞,實際上指的是醫生。再從“樂師”“百工”來看,“巫醫”也以不作兩個詞看為宜。(“百工”是一種總名稱,《考工記,總敘》:“國有六職,百工居其一焉。”“百工”作為一個名詞,猶如“百姓”“百戲”。)
八、術業有專攻
解析:什么是“術”和“業”?作者認為這兩者是區別于“道”的,所以一則說“先后”,另一則說“專攻”。“術”是方法,包括技能、技巧。《史記•李斯列傳》:“(李斯)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帝王之術,指統治國家之法)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吾問養樹,得養人之術。”(養人之術,指治民之法)韓愈是看不起“術”的。他在《送孟東野序》中認為孟軻等人是“以道鳴也”,而孫子、張儀、蘇秦等人是“以其術鳴”。因此,“術”在本文應理解為技術、專業才能。“業”是學業,主要指書本知識的學問,也就是“受(授)業”的“業”。本文中“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說明“書”(書本知識)和“句讀”知識正屬于“業”的范圍。當然,“業”的具體內容不是別的,正是作者在《進學解》中借一個太學生之口說出的“文藝之文”“百家之編”之類的東西。
本文論證方法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在這一段中,作者選用三組事例進行對比論證:先是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的縱向對比,接著是自身對子和對己在句讀和解惑方面的對比,最后是士大夫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橫向對比。三個方面的例子,比較全面地論證了從師的兩種態度——一種是不恥相師,一種是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觀點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本文語言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反饋練習
一、基礎知識
l.下列劃橫線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郯子(tán) 六藝經傳(zuàn) 貽(yí)
b.句讀(dòu) 萇弘(cháng) 聃(rán)
c.阿諛(yú) 授之書(sò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諂媚(chǎn) 嗟乎(jiē)
2.對下列句子中劃橫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師說》以貽之 貽:贈送
b.不恥相師 師:老師
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道:風尚
d.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聞:懂得
3.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古之學者必有師 b.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從而師之 d.師不必賢于弟子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5.選出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項
a.圣人無常師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6.默寫。
(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 , ,如是而已。
(2)師者, 。
(3)是故無貴無賤, , , 。
二、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一)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剛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7.“嗟乎”一詞表示的語氣是
a.感慨 b.嘆息 c.悲哀 d.憤慨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9.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的“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d.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10.在下列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李氏子蟠……不拘于時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1.“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c.對那些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我是無所謂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師,交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12.對這段文字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該段句式變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結合,奇偶互見;字里行間飽含感情,讀來感心動耳。
b.作者連用三個對比,尖銳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土大夫”“君子”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c.三個對比,結語語氣一句比一句重,第一個對比的結語是疑問語氣,第二個對比的結語是肯定、責備的語氣,第三個對比的結語是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d.這一段批判反面現象的目的僅在闡明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
1.d 2.b 3.b 4.c 5.c 6.略 7.a 8.d 9.c 10.d 11.b 12.d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師說教案。
2、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解題
在上學期,我們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么,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說》,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這不是一般的論述,而是一部戰斗檄文!
(作者)說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終于把文體車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儷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師說教案》。因此二人影響巨大,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字詞疏通
2、內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哪句指明教師的職責?那些語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哪些語句闡明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明確:
1)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
托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說的,更增加力度。
與結尾“余嘉……”呼應。
2)第二句:教師的重要作用或職責
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職責認識的局限,把教師的職責從“授其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進步。
道,儒家的思想。業,儒家的經典,道的載體。
3)三、四句:從師的必要性
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針砭了當時上流社會看重門第高低的惡劣風氣,提出“師之所存……”的原則,此思想無疑是積極的,進步的。學問面前,人人平等嘛。
這是承“傳道”而言的。那么為什么不承“受業”展開呢?因為人人皆知教師有“受業”的職責。
3、總結本段
總說老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擇師的原則,推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4、背誦本段
五、布置作業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并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于議論,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為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于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讀(dòu) 諛(yú) 經傳(zhuàn)
郯(tán) 萇(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并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
1.第1段
(1)補充注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古今異義,今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學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從而師之。
師,以……為師,動詞的意動用法。
④吾師道也。
師,從師學習。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共3頁,當前第1頁123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后練習二、三、四。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文中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名作動、形作名、意動), “其、而、之”等虛詞以及判斷句、被動句和賓語前置等。
2、培養學生自瀆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探究,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文章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說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邏輯層次,以誦讀貫穿整個課堂。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學習《勸學》之后,已經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學習的框架和思路。《師說》的學習,教師旨在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探究的學習模式。在自我思考的過程中,提高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1、字詞的梳理與課文的背誦。
2、掌握文章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四、教學難點:
1、品位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2、把握師道的內涵。
五、教學方法:探究法、誦讀法、講授法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新課導入
《論語》中有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從師而學應該說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唐代大文豪韓愈就以一篇《師說》流傳千古。
2、新課教學
(1) 作者介紹(可先由學生談談對韓愈的了解情況,再多媒體課件展示)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為昌黎伯,故又稱韓昌黎。又因死后謚“文”,故稱韓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宋代文學家蘇軾曾譽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
(2)古文運動(多媒體課件展示)
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韓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師說》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莊嚴宣言。
(3)寫作背景(多媒體課件展示)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做《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4)解題
指出“師說”不是“說說老師”,“說”是一種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5)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其余同學幫助正音。教師點撥停頓。(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6)文本研讀
分析第一段:
明確:本段可采取多種方式,靈活講解。主要以教師講解和學生質疑相結合。
需落實的字詞(學生能點出即可,教師適當點撥):學者所以解惑 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 庸 道之所存
重點拓展:判斷句、所以(所謂)、所、意動用法
判斷句:
判斷句:
1、常見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者,……也。/……,……也。 /……者,……。 /……者也。/……,……)
2、用副詞“乃” “即” “非”等幫助表示判斷。
梁父即項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3、文言中也有“是”“為”作判斷動詞的,但較為少見。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廣陵》)
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紀》)
所以/所
“所以”是常見的凝固結構,主要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等。
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議兵》)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三國志》)
3、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出師表》)
所
1、處所。
2、代詞。放在動詞前面,組成名詞性詞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等)”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辭》)
3、為……所……,表被動。
術怒攻布,為布所破。(《三國志》)
4、表大概的數目。
父去里所,復還。(《史記·留侯世家》
5、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
意動用法:
是指用做謂語的動詞具有“認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這里所謂的“用做謂語的動詞”,專指活用為動詞的名詞和形容詞。(“使動用法”即“使賓語干什么”)
1、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孟子·梁惠王下》)(使動,使……小。 客觀)
2、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等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意動,認為……小。主觀)
名詞的意動用法:
A、吾從而師之。(《師說》)
B、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馮諼客孟嘗君》)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理清層次:提出中心論點——師的作用——從師的原因——從師的`標準
集體誦讀第一段
分析第二段:
明確:本段教師按照層次分別請五位學生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然后再請這五位同學串起來翻譯。
需落實的字詞(學生能點出即可,教師適當點撥):師道之不傳 而恥學于師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 其皆出于此乎 句讀
句讀之不知 或不焉 小學而大遺其可怪也歟
重點拓展: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
賓語通常是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后。有時候,為了強調賓語,而把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前面,這就叫“賓語前置”。
A、疑問句中(誰、何、胡、奚、曷、安、惡、孰)
(1)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2)大王來何操?(司馬遷 《史記·鴻門宴》)
B、否定句中
(1)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C、用“之”“是”等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
(1)句讀之不知(韓愈 《師說》)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聽。(《左傳·宣公十五年》)
理清層次:師道之不傳(分論點)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
于其子—于其身(對比論證)
巫醫樂師百工—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結果)
集體誦讀第二段
分析第三段:
明確:本段由一個學生來翻譯,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需落實的字詞(學生能點出即可,教師適當點撥):孔子師郯子 術業有專攻
理清層次:圣人無常師(分論點)
孔子從師—事例論證
孔子曰—引用論證
集體誦讀第三段
分析第四段:
明確:本段由一個學生來翻譯,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需落實的字詞(學生能點出即可,教師適當點撥):六藝經傳余嘉其能行古道
理清層次:贈李蟠(寫作原因)
集體誦讀全文
給學生5分鐘提問。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疏通了文章的字詞,需要大家課后去鞏固。韓愈的《師說》是一篇兼具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議論文帶表作。無論在論說和語言上都具有其獨特的方法,需要我們反復誦讀,仔細品味。
課后作業:
1、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誦讀全文。
2、整理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名作動、形作名、意動), “其、而、之”等虛詞以及判斷句、被動句和賓語前置等。
3、思考作者是怎樣論述中心的。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檢查背誦(先全班背誦,再請三名同學分別背誦一、二和三四自然段)
二、推進新課
韓愈的《師說》之所以能流傳千古,顯然有其獨到之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篇文章具有高度的說服力。從上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也已經知道,《師說》主要論述的是師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不能尊師重道的不良風尚。整篇文章從立論到論證到結論,環環緊扣,有的放矢,理論聯系實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韓愈是怎樣論述“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個中心的。
(1) 分析第一段
明確:本段從理論上闡明師道的重要性,從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從師的標準幾個角度來加以闡明,并以此作為全文的基本論題。
(2) 分析第二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明確:該段一開始就掀起一道波瀾,本段以第一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又從反面論證了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性。
2、本段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對比論證)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已,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第二層:針砭時弊,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作者用三層筆墨,一層深一層地揭露和批判當時人們對待師道的錯誤態度。這三層文字作者抓住內在的本質聯系,步步展開,有理論有事實有分析。文章如剝筍,一層接一層越剝越深,越說越透。
(3) 分析第三段
明確:這是從正面論證,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用孔子的言和行來進行事例論證。
(4) 分析第四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明確: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贊揚李蟠倡導從師。“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照應以上論點。點明了寫本文的原因。
(5) 小結論說文的寫作方法(本文的借鑒之處)
說理不僅要從正面說,也要從反面說;說理文總要靠對比;運用整齊和對仗的句式也是必要的。
(6)韓愈的《師說》鋒芒棱角,有破有立,有論有證,篇幅短小而精悍,實為上乘之作。這其中也不能排除其語言上的潤色。
明確:本文語言上的特色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7)文中提到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可由學生討論)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8)補充閱讀
學記三則①(其一) 《禮記》
雖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雖有至道④,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強⑦也。故曰:教學相長⑧也。
注釋:
①節選自《禮記·學記》。《禮記》主要記錄秦漢以前儒家關于禮(包括典章、制度、儀節等)方面的言論,傳說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三傳弟子記錄,后由西漢戴圣編輯成書。《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關于古代教育的論文。
②〔嘉肴〕美味的熟魚、熟肉之類。嘉,美好。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理解不清。
⑥〔自反〕反回來要求自己。
⑦〔自強〕自己不倦地鉆研。
⑧〔教學相長(zhǎng)〕教和學互相促進。指通過教學,學生得到進步,教師自己也得到提高。長,增長。
(9)小結全文:
韓愈的《師說》立論鮮明,中心明確,全文以“學必有師”為中心論點。文章出言破題,抓住中心,高屋建瓴。通過正反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闡明中心。思路開闊,思想深刻,富有氣勢,具有極強的說服力。作為現代人,我們依然可從中獲取新知與感悟。
板書設計
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恥學于師 無長無少
師道之不傳 于其子——于其身其智反不能及道之所存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師之所存
圣人無常師 孔子言和行
贈李蟠
(9)課后作業及補充資料
(10)教學反思
《師說》這一篇古文備課良久。在實習指導老師徐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本人也試著從新課程的角度出發,將時間留給學生,努力展開多重對話,有意識地培養高一學生學習淺易文言文的興趣與習慣。
本次教學也突出了幾個語言知識點,著重引導學生如何積累。在判斷句、賓語前置、被動句以及“所以”“所”等點上,教師花費了較多時間。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也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此外針對古文的背誦,教師從結構分析著手,進行了指導。學生對此反應良好。
當然由于自身初為人師,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有待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與優化。比如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注解,從而有效地去處理教學過程中的講解;如何在與個別學生的交流中顧及到其他學生;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如何使自己的發音足夠的響亮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6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識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職能、作用以及擇師標準等方面的觀點,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掌握古漢語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本文正反對比,有破有立,反復論證以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學習內容
一、背景及作者簡介
1.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也稱韓昌黎。曾任監察御史、國子監博士、刑部付郎等職。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寫作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么,韓愈為什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后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仍在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果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3.“說”這種文體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圍,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二、字詞解釋
1.通假字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詞句解釋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代的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學者:求學的人。 這里所說的“古之學者”,不僅指古代作學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時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夫:發語詞,無實義。庸:豈,哪。知:管,過問。“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賓語,這個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于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補語,可提至謂語“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還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圣”“愚”是名詞,第二個“圣”“愚”是形容詞。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敘”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歡古文。古文,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的散文,與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相對。韓愈、柳宗元大力倡導古文運動,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
3.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2)而恥學于師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
(3)則恥師焉 同上
(4)不恥相師 同上
4.多義詞
(1)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師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指有專門技藝的人
吾師道也 學習
或師焉,或否焉 從師
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 軍隊
(2)傳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傳遞,讀 下同。 朔氣傳金 傳送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授
此世所以不傳也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讀zhuàn,下同 《張衡傳》 記載個人事跡的文字,傳記 舍相如廣成傳舍 傳舍,招待賓客的館舍
(3)道
會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無道,誅暴秦 道義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學問、修養
何可勝道也哉 講,說
道芷陽間行 取道
(4)受
項王則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繩則直 經受 恐前后受其敵 遭受
(5)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通“授”,傳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疑惑,疑難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疑難問題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迷亂,迷惑 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蒙蔽,欺騙
(6)賤
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地位卑下,卑賤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地位卑下,卑賤 心憂炭賤愿天寒 物價低,便宜 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石 輕視,貶低
又迫賤事 謙稱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 聰明賢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國 圣明、賢能
誠宜開張圣聽 君王
三、結構分析
《師說》是一篇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有著卓越見解的議論文。在本篇議論文中,作者運用流利暢達的筆觸,通過反復論辯,申明了為師的性質與作用;從師的重要意義與正確途徑,批評了當時普遍存在的不重師道的不良習俗;推動了樂于從師善于學習的社會風氣。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本段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第二層(第2、3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說明有惑必須從師。
第三層(第4—6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6句是本段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本段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并領起下文對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對比,指出“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眾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習。
第三段,以孔子從師的范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闡明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第四段,說明作《師說》的原因。繼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從師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為當時后生晚輩從師求學的范例,對李蟠是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是號召。
內容詳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著,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么“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后,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復雜的寫作背景,并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于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蕩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一段的開頭語氣又歸于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后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干脆說是一個借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重點、難點解析
1.“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師說”就是論述從師學習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系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于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后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于附記性質,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2.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明確:關于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于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 ”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于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3.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錯誤態度,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后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3)每個對比之后,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么意義?
明確:
(1)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的對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于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系,先后順序不能調換,因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1欲人之無惑也難矣1”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語調不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這是疑問語調:“……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于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五、論證方法
1.下定義、作結論
中國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議論見長。能言善辯如孟子、荀子,也總是在他們議論文章中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幫助說理。相比之下,韓愈這篇論說文卻在邏輯思維方面大大超過了前人。這表現在概念明晰、論證嚴密上。如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余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2.對比論證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3.引用論證
引用是論說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這在現在的學術論文中也是最常見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說“古之圣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六、語言特色
1.排比對偶句
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2.連珠句
連珠,又稱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結尾字,作下句的開頭,首尾相連,“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3.豐富的語氣表達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于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同步習題
射說
元好問
晉侯觴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馳射。婿佳少年也,跨躡柳行中,勝氣軒然舞于顏間,萬首聚觀,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樂作,一射而矢墮,再而貫馬耳之左。馬負痛而軼,人與弓矢俱墜。左右奔救,雖支體不廢,而內若有損焉。
晉侯不樂,謝客,客有自下座進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無有也。何謂得之于心?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為一,的雖虱之微,將若車輪焉①,求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則不然,身一,馬一,弓矢一,而的又為一,身不暇騎,騎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駛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顧嘗學焉。敢請外廄之下駟,以卒賢主人之歡,何如?”晉侯不許,顧謂所私曰:“一馬百金,一放足百里,銜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罷酒。 元子聞之曰:天下事可見矣!為之者無所知,知之者無以為,一以之敗,一以之廢,是可嘆也。作《射悅》。
注:①虱、車輪:紀昌學射,懸虱日日望,當視虱如車輪,射技便大進。
②彀:拉弓。③走:自稱謙詞。
1.寫出下列句中加線詞的含義。
晉侯觴客于柳溪( ) 再而貫馬耳之左( )
而的又為一( ) 以卒賢主人之歡( )
2.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的加線詞,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 )
①顧嘗學焉 / 顧謂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無有也 / 將若車輪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何謂得之于心?
(2)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說”常常有所敘、有所議。從本文看,所敘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話回答)
二、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剛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5.“嗟乎”一詞表示的語氣是( )
A.感慨 B.嘆息 C.悲哀 D.憤慨
6.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的“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D.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李氏子蟠……不拘于時 D.古之人不余欺也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C.對那些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我是無所謂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師,交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9.對這段文字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該段句式變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結合,奇偶互見;字里行間飽含感情,讀來感心動耳。
B.作者連用三個對比,尖銳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土大夫”“君子”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C.三個對比,結語語氣一句比一句重,第一個對比的結語是疑問語氣,第二個對比的結語是肯定、責備的語氣,第三個對比的'結語是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D.這一段批判反面現象的目的僅在闡明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1.觴: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1)什么叫做在心里獲得它(射箭之道)?
(2)他不摔破頭、摔斷身肢就很幸運了,(還)期望什么射中呢!
4.晉侯子婿馳射失敗,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騎射證明則“有道”,但遭拒絕為之者無所知,知之者無以為,一以之敗,一以之廢
5.A 6.C 7.D 8.B 9.D
語文教案-《師說》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積累“也、則、于、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3、學會誦讀的方法與技巧,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
4、鑒賞本文運用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作方法以及下定義、舉例子、引用等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積累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積累“也、則、于、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學難點
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誦讀賞析,點撥討論;強化背誦,知識鞏固。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學習目標
1、學習積累并掌握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中重點實詞如“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于、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大家自主學習的能力。
2、學會誦讀的方法與技巧,培養大家對文言文的語感;了解關于韓愈的基本文學常識
3、理解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定義、作用、必要性、以及從師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虛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二、走進作者
韓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
請慢慢地朗讀課文,如有生字詞,可向同學請教,也可舉手向老師提出,三分鐘后,比一比,看誰能正確的朗讀。
三、強調誦讀指導
1、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仔細默讀課文第一段,對照投影,疏通文句,如果碰到不明白的,就同桌互相討論或做上記號,五分鐘后,我們提出這些問題,一起來解決。
四、詞句疏通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思考:學完這段文字,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
1、老師的必要性
2、老師的定義
3、擇師的標準
仔細默讀課文第三、第四段,對照投影疏通文句,碰到困難可以和同桌討論也可以舉手問老師,五分鐘后,我們把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疏通文句: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同桌互相討論第三、第四兩段,思考一下:
1、圣人是如何對待“從師”這個問題的?
2、作者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的?為什么寫這篇文章?
三分鐘后,比一比,看誰回答得最好?
五、出示課堂訓練
請拿出作業本,按要求做下面投影上的題目,下課后馬上上交
一、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老師的定義是————————————
2、擇師的標準是————————————
3、《勸學》中荀子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韓愈也說了同樣意思的話:——————————————————————————
二、解釋下列藍色字體的詞語并翻譯劃線的句子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3、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5、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7、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討論韓愈對“恥學于師”時風的批判和文章的鋒芒。
一、檢查預習,背誦第一段
二、研讀課文二段,重點掌握紅色字體的字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1、難句解析
(1)“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圣”“愚”是名詞,第二個“圣”“愚”是形容詞。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敘”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譯“合敘句”,必須將兩個句子分開,若按原句順序籠統串譯,則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并領起下文對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對比,指出“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眾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習。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填寫下表:
根據線索當堂背誦第二段
四、課堂訓練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二段
2、積累文言字詞
第三課時
一、分析第三、四段:標出第三、四段重點字詞,學生掌握落實
以孔子從師的范例,從正面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可分兩層。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第3段,分別從正面闡明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二、分析課文第四段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教學要點:總結全文(認識本文思想意義和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三、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B、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C、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4、關于名詞、形容詞活用如動詞后意義的變化:
①恥:以……為恥。 ②師:以……為師;向……請教(學習)。
③羞:以……為羞。 ④小:以……為小。
⑤奇:以……為奇。賓客:以……為賓客(把……當作客人來招待)。
⑥糞土:以……為糞土(把……看得一錢不值)。
5、通假字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6、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四、思考:
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