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1
《冀中的地道戰》這篇課文要求我們教學時讓學生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體會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但抗日戰爭畢竟距離現在太遙遠了,單憑課本中的文字,學生的想象會受到一定的阻礙。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運用以下方法:
一、在教學這篇課文前我首先讓學生認真地觀看電影《地道戰》,課上又播放課文情景朗讀,使同學們全面了解地道戰所產生的歷史背景及人民在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創造力。又讓他們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文章的哪個部分?說說為什么?為突破難點,抓住重點,我引導學生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弄清全文的寫作順序,并從中感悟到這樣的表達順序的好處是使復雜的冀中地道很有條理地表現出來,使人讀了對冀中的地道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在教學時重點讓學生理解第四至七自然段,因為這幾個自然段闡述了地道的構造及特點。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地道的特點,讓學生細讀課文,結合課文的文字描述,畫出地道示意圖,并讓學生結合示意圖,作簡單的介紹。這樣學生一下子興趣盎然,讀起課文來就仔細了。整堂課都是學生參與,學生設計,真正當了教師!不足之處:學生畫好地道示意圖后,應指派組內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并畫出設計圖,再做作詳細介紹,我想會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及充分體會出課文表現出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
1、通過活動,進一步弄清翼中地道的結構,作用,體會它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戰爭的智慧。
2、培養學生借助課文語句練習表達,并能結合畫面或片斷,學習做“小導游”。
【教學準備】
1、電影《地道戰》畫面剪輯(可跳躍式播放電影《地道戰》,取其中對地道的介紹部分),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好地道剖面圖,播放設備,小廣播或話筒。(城區學校可用)
2、布置學生學習根據課文畫地道剖面圖,小木棒,用卡紙做成小廣播喇叭。(農村學校可用)
【教學過程 】
一、激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帶大家參觀一個特殊的地方,它不是壯觀輝煌的古代建筑,也不是名勝古跡,但它同樣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這就發生在1937-1945期間的八年抗日戰爭時留下的戰爭遺跡——翼中地道。
2、不過,大家因為都讀了課文《翼中地道戰》,所以,今天我們的任務不僅是自己要參觀這個地方,更重要的能夠把我們所知道的翼中地道,向身邊的人介紹,向比我們小的同學知道,甚至向全世界的人介紹,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根據具體的實物和圖或者電影片斷,來向別人介紹,大家知道擔任這項工作的人叫什么——導游,對今天,我們就人人都來當回小導游,我們要介紹的是什么?翼中地道。
二、為了能夠做好小導游工作,我們再一次地閱讀課文。指導學生瀏覽、閱讀課文。
1、翼中地道哪些地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說一說。能用自己的話來說嗎?
三、出示地道剖面圖或播放片斷,學生練習介紹。
(要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結合畫面)
1、教師示范:歡迎你來到河北省任丘參觀,當年,這里是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翼中人民為了打擊的日本侵略者,粉碎敵人的“大掃蕩”,發明了地道戰。地道既能有效安全地保護自己,還能狠狠地打擊敵人,這些村村相連,洞洞相連的地道,在抗日戰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可以用黑板或幻燈打出這段文字,出示圖1,師示范導游。
2、看,這些地道離地面有幾米深,長十幾公里,是家家相連,村村相通。有的連接到村里的水進,有的連接到村里的地里,游擊隊員們依靠這地道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指導學生結合圖練習“導游”。
3、分別出示地道剖面圖1、圖2、圖3……,讓學生自由練習介紹。
四、重放電影片斷、剖面圖,讓學生到臺前試講(帶上小喇叭,指示棒)。
1、指名學生一個片斷或一幅圖講,大家評析,再練習講。
指名講后,再組織學生進行評議。
A、提示學生注意,說話的人要力求讓別聽清楚,聽明白,爭取有感染力。
進行要結合“導游”說的要求進行,言辭清晰,語句流利,有感染力。
B、注意圖的內容,可充分運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講。
書本中的語言是最好的語言,盡管自由地使用。
2、全班學生跟著練講,自由練講。
3、四人一組,各人選自己繪制的一幅圖或幾個片斷,練習講。
五、活動小結。
翼中地道,既是當年抗日戰爭年代里,翼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敵后游擊戰爭的最有力的武器,也是翼中人民的偉大創造。在地道中,翼中人民還有許多了不起的發明,比如地道的通訊等。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進一步地了解了翼中地道,也明白了當年我中華兒女,在遭受外敵侵略的情況下,是怎樣同敵人進行浴血奮戰的,這些地道將永遠地載入中國革命斗爭的史冊。
那么大家想一想,怎樣做好小導游?
指名說,然后小結:要想做一名好導游,知識要豐富,語言通順、流暢、熟練。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做小導游的形式,進一步了解了當年在戰爭的硝煙中中原兒女用智慧和勞動,創造出來的地道戰,了解這些地道的式樣、結構、用途等,體會了當年翼中人民浴血奮戰于敵后戰場的英勇頑強,你們愿意做這樣的小導游嗎?回家后請結合你們自己畫的幾幅圖,練習給身邊的人做小導游,行嗎?
關于翼中的地道和當年的地道戰,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可以去讀有關的課外書,或者上因特網查詢。可以使用“地道,翼中,地道戰”字段進行搜索。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利用地道堅持斗爭
地道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創造奇跡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
利用地道堅持斗爭
地道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創造奇跡
作業 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學習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把這一“奇跡”記敘下來的,怎樣具體介紹地道的式樣和特點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播放情景朗讀課文。
三、提出自學要求。
1.學生默讀思考: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文章的哪個部分?說說為什么?準備好以后,說給你的伙伴聽聽(學生默讀后,把自己的理解在書上加以批注,以便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在師生共同探討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地道戰產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地道戰的地位——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2.說地道戰是抗日戰爭驚人的奇跡,那么它奇在哪兒?(圍繞“奇跡”這一中心詞深入學習地道的式樣和特點這一重點內容。)
(1)介紹地道結構時,重點介紹了哪幾個部分?每部分有何特點?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地道奇在哪里?(自學、討論后板書:地道、地洞、氣孔)然后再引導學生歸納:從總體結構看,地方隱蔽:街道下面、莊稼地下面;高深適宜:四尺多高,離地面三尺;構造齊全: 住人、拴牲口、做廁所、氣孔;作用極大:保護群眾。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你又怎樣理解地道之“奇”? (小組討論交流后,引導學生歸納:從隱蔽自己,打擊敵人方面的結構看,口外:隱蔽安全,堆滿荊棘,設置陷坑;口內: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對付敵人的破壞從哪兩方面講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組討論交流后歸納:從對付敵人破壞方面的結構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 —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溝相連;從通訊聯絡方面的結構看:“無線電”——吆喝聲,“有線電”——拉鈴聲。這些都說明了地道的“奇”。)
小結:
(1)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此時你們最想說什么?(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讀過的課外書,看過的電影、電視,談自己的理解、感想。)
(2)作者把結構十分復雜的地道,介紹得條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們一目了然,如臨其境。你能根據課文介紹畫出地道示意圖嗎?試著畫一畫。
四、總結、擴展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把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講明白的? (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式樣特點;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毒氣攻;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課文抓住了事物的幾個方面,有條理地記敘了地道戰,今后寫作時要學習運用這種方法。
2.談體會:學了這篇課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教學板書:
冀中的地道戰
產生 式樣 大洞、氣孔頑強斗志 打擊敵人無窮無盡 特點聯絡自己的智慧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6
《冀中的地道戰》是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篇記敘文,作者周而復。課文從冀中地道戰出現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并對冀中的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頑強斗志。這篇文章可分為三個部分,前一部分說明冀中的地道戰出現的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對地道戰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中間的重點部分則主要介紹地道的樣式及特點。課文中間的重點部分按由總到分的順序和空間轉換順序,先介紹冀中地道的總體結構,再分別介紹各種具體的設計樣式及其保護自己、打擊敵人、防止破壞和傳遞信息的功用,體現了它設計周密、易守能攻、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特點。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自己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以讀帶講,邊讀邊悟。
本文的語言簡潔明了,通俗易懂。我決定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孩子們在盎然的興趣引導下把課文讀熟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利用簡筆畫,畫出地道的結構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人民群眾的智慧。
在教學“介紹地道的樣式及特點”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在學生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讀邊畫出描寫地道的樣式和特點的語句,然后現在黑板上示范畫一個地道的樣式的簡筆畫,然后讓學生仿照著根據課文內容畫一畫地道的樣式并注明每一種結構的特點。接下來小組討論,看一看誰畫的簡筆畫最符合課文內容,最后全班交流,完成課文的重點部分中地道的樣式的學習。
三、小組合作,用表演幫助學生理解地道的特點。
例如:在教學“孑口”的時候,我把學生分成小組然后分配角色,讓他們表演一番。在表演的時候,我提醒學生:敵人在地道里是怎樣行進的?守在地道里的八路軍戰士是怎樣做的?特別提醒學生,用道具木棒擊倒“敵人”的時候,下手一定要輕,做一做樣子即可,切不可用力上到對方。學生在表演之后進一步理解了“孑口”這一設計的妙處,對人民群眾的智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四、充分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
課文描寫的是抗日戰勝時期的故事。因為時間差,所以孩子們對那一段歷史不太了解。所以,我從電影《地道戰》中選取了一個片段,在課前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們對那一段歷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之后,我發現本節課還有以下不足之處:我在處理一些教學環節的時候,有些地方處理的不細致。課堂上的教學語言沒有抑揚頓挫的變化。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彌補這些不足之處。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7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種能力是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產生的。教師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抱著的孩子永遠不會走”,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設計有挑戰性的問題,要營造主動探索的契機,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在教學《冀中的地道戰》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組討論,在黑板上畫一畫地道的平面圖。
經過一番研討,有的小組在黑板上畫出了課本上描寫的地道平面圖,并做了解說。臺下起了爭論,課堂變成了“答記者問”。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于是我把黑板讓給了更多的學生。奇跡終于出現了!有一個小組設計出了課本上沒有寫到的地道結構平面圖,設計出了更精彩的利用地道戰斗的方式,同時解說:“為防敵人火攻,可在地道里設計夾層,里面裝滿沙子,需要時抽去木板,沙子洪水般流出,再大火勢都無濟于事。”
由此可見,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上窮蒼穹之高遠,下至海底之奇觀。因此教師在必要時應精心設計問題,有挑戰性的問題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催生學生的探究欲望,那正是學生思維爬坡的過程。爬坡看起來是艱難的,但在爬坡的過程中學生充滿著期待,充滿著激情,充滿著探險。學生只有經歷困惑、挫折、磨練,才能實現生命的成長。
學生因需要而閱讀,因興趣而閱讀,因疑問而閱讀。盡管有時學生的認識不全面,不深刻,甚至是幼稚的,但那畢竟是學生自己真實的思考,是他們自己真真切切感悟到的。知識的建構不能由他人替代。作為教師,要精心呵護每一個具有個性魅力的解讀主體。
學生的思維活動猶如登山的過程,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思維爬坡,使學生一步步登上山頂,經歷高峰體驗。提問的價值在于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活動,那些一問就懂、一步到位的問題沒有教學意義。課堂上,要聽到學生“思維拔節”的聲音。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閱讀話題,努力縮短學生視野與文本視野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走進編者,傾聽作者的聲音,解讀文本的內涵。
學生主動探索,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斷提升和思維習慣的不斷養成。
整堂課學生積極參與,認真設計,課堂氛圍非常活躍。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
2、學習理清課文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學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地道戰的產生及作用。
2、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過程 :
一、了解單元要求。
二、導入 新課文,提示課題。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地道戰”的?
三、課堂預習。
1、默讀課文。
2、各自小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思考預習題。
4、提出不理解的內容。
四、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3、全文可分幾段?
(1—3)(4—7)(8)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討論交流。
(1)為什么稱“掃蕩”?
(2)敵人為什么修封鎖溝、封鎖墻?
3、總結第一段段意。
(講了地道產生的時間、原因及作用)
六、作業 :
1、朗讀課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地道的結構特點和地道戰的歷史地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讀后討論。
(1)地道的式樣和特點是在第幾自然段講的?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
(4)人們在地道里怎樣進行通訊聯系?
“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加引號?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
3、總結段意。
(這段主要講地道戰的特點。)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句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了什么?第二句講了什么?
3、這段話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讀全文。
五、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六、作業 :
1、熟讀課文。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一張地道示意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了解記敘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圖?!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舉例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3、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了什么中心?
(這篇課文通過講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表現了冀中人民在對敵斗爭中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三、了解記敘方法。
1、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將中心表達出來的?
2、討論。
3、小結:學習課文有條理地記敘。
四、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廁”“虛”半包圍。
2、默記本課生字,然后寫在練習本上。
3、指名讀本課出現的生字新詞。
4、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指導結合句式了解詞語用法。)
五、作業 :
預習《赤壁之戰》。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
利用地道 堅持斗爭
地道 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 創造奇跡
作業 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10
《冀中的地道戰》是一篇記實文章,介紹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要求我們教學時讓學生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進而體會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同時了解冀中的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
為了拉近地道和同學們的距離,我先讓學生看了的電影《地道戰》,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道的構造和特點,人民是怎樣打擊敵人的。在教學時,由于地道的式樣多,有一百多種,有大洞、小洞、出口、氣孔、迷惑洞、孑口、有廁所、有住人的等,構造非常奇特。為了讓學生理解,教學時我用ppt展示了地道的式樣圖,圖文結合使學生理解了地道里面的構造,理解村民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日本鬼子的。為突破難點,抓住重點,我引導學生從地道的構造、作用、防御、聯絡方法這四個方面來體會地道的“奇”,讓學生明白冀中的地道戰被稱為奇跡的原因,懂得冀中人民利用地道不但堅持了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粉碎了敵人毒辣透頂的“掃蕩”,這是抗日戰爭史上留下的驚人的奇跡。進一步體會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進而體會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記敘文如何使用說明方法介紹事物的。
2、讀懂課文,了解我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樹立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圍繞“地道戰是個奇跡”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942-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調集了幾十萬軍隊對我國華北敵后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修筑封鎖墻,封鎖溝,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封鎖政策。抗日戰爭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但冀中人民沒有屈服。
二、學習第一段:
1.朗讀第一段,說段意
(地道戰的產生和作用)
2.板書:地道戰的產生是為了粉碎“掃蕩”。
3.這一段中哪個詞最能概括地道戰的情況?
理解“奇跡”(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
4.課文從哪兒看出地道戰是個奇跡?
規模作用(1)保護人民(2)堅持生產(3)打擊敵人
三、過渡:
這是全文內容的概括,下文具體介紹了地道的式樣和特點,說明地道戰是個奇跡。
1.指名讀第二步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地道的式樣,并試著把它畫出來。
2.投影顯示,對照課文內容,看畫的對不對。
3.說說這種構造的地道有哪些好處。
a.不同用處的地道在固定的地點,便于辨別。
b.地道既隱蔽又不妨礙種莊稼。
c.大洞既牢靠,又能容納很多人。
d.小洞用處多,為人們生活提供方便。
e.氣孔設置,隱蔽又透氣,透光。
總結:這樣的結構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正常生活,堅持生產,足以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
4.再讀第3節。
四、地道不僅能保護人民群眾,同時還巧妙地設置了一些御敵結構。
1.自讀課文第5節,找一找地道中設置了哪些御敵結構。
(陷坑警戒洞迷惑洞孑口)
2.設想:一群日本鬼子進了村,他們發現了一個地道口,請大家讀一讀第5節,想一想這群鬼子的下場會是怎樣的。
3.可用“一...就...”來說話,體現地道結構的巧妙。
“就算...也...”
總結:這樣的結構,使地道能攻能守,具有了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的特點。
五、敵人嘗到了地道的厲害,想方設法來破壞,什么火攻呀,毒氣攻呀,大家又是用什么妙法來防備的呢?
引讀:
敵人用火攻——
敵人放毒氣——
敵人用火攻——
六.那么人們呆在地道里是否就一無所知了呢?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請兩位同學介紹無線電和有線電。
總結:
文章從奇跡開始,到奇跡結束,展現了地道的一系列巧妙設計,從而說明了地道戰是個驚人的奇跡,反映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學習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把這一“奇跡”記敘下來的,怎樣具體介紹地道的式樣和特點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播放情景朗讀課文。
三、提出自學要求。
1.學生默讀思考: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文章的哪個部分?說說為什么?準備好以后,說給你的伙伴聽聽(學生默讀后,把自己的理解在書上加以批注,以便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在師生共同探討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地道戰產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地道戰的地位——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2.說地道戰是抗日戰爭驚人的奇跡,那么它奇在哪兒?(圍繞“奇跡”這一中心詞深入學習地道的式樣和特點這一重點內容。)
(1)介紹地道結構時,重點介紹了哪幾個部分?每部分有何特點?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地道奇在哪里?(自學、討論后板書:地道、地洞、氣孔)然后再引導學生歸納:從總體結構看,地方隱蔽:街道下面、莊稼地下面;高深適宜:四尺多高,離地面三尺;構造齊全: 住人、拴牲口、做廁所、氣孔;作用極大:保護群眾。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你又怎樣理解地道之“奇”? (小組討論交流后,引導學生歸納:從隱蔽自己,打擊敵人方面的結構看,口外:隱蔽安全,堆滿荊棘,設置陷坑;口內: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對付敵人的破壞從哪兩方面講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組討論交流后歸納:從對付敵人破壞方面的結構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 —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溝相連;從通訊聯絡方面的結構看:“無線電”——吆喝聲,“有線電”——拉鈴聲。這些都說明了地道的“奇”。)
小結:
(1)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此時你們最想說什么?(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讀過的課外書,看過的電影、電視,談自己的理解、感想。)
(2)作者把結構十分復雜的地道,介紹得條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們一目了然,如臨其境。你能根據課文介紹畫出地道示意圖嗎?試著畫一畫。
四、總結、擴展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把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講明白的? (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式樣特點;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毒氣攻;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課文抓住了事物的幾個方面,有條理地記敘了地道戰,今后寫作時要學習運用這種方法。
2.談體會:學了這篇課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教學板書:
冀中的地道戰
產生 式樣 大洞、氣孔頑強斗志 打擊敵人無窮無盡 特點聯絡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