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猛漲、褲子、平穩、平衡、聯結、清波蕩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梁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制成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導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贊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梁,而想念起家鄉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么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么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為什么搭石留給作者這么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著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并寫上旁注,說明為什么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么是“搭石”?
2.作者圍繞著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為什么要寫家鄉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擴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熏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并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么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風景”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匯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2)贊頌了搭石什么精神?聯結著鄉親們什么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贊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贊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課后延伸,拓展。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2
一、說教學目的
(1)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感覺鄉親們冷靜無聞、無私奉獻的精力,并使學生從中受到熏染、熏陶。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則是理解為什么說“搭石”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學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至關重要。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文中美好的情感。
四、說教學基本流程
對于本文教學,我設計的教學流程一共分為四個部分:
一、談話導入,創設情境;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四、課外拓展,談自己身邊的事。
在談話導入、創設情境的環節中,針對孩子的情況,我提了最簡單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再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第二個環節是整體感知,初識搭石。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并讓學生思考:什么是搭石?
學生自由讀課文后,認讀生字詞,接著再交流問題“什么是搭石?”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使學生理解“搭石”的特點及作用。
第三個環節是細讀課文,體會情感。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抓住“與學生一起尋找美”展開教學,使學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義。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重點引導:
在品讀第二自然段時,重在讓學生體會上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品質。為此,我采用想象說話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朗讀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導學生體會老人的內心世界,提問:老人踩了不穩的搭石,心里會怎么想?老人不是急著趕路嗎,擺好搭石后,為什么還要踏上幾個來回呢?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人呢?相信經過師生這部分的問答,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在此基礎上的朗讀也會更有深度。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刻畫的是一幅人們和諧有序走搭石的景象。教學時,我重要捉住“行動是那么和諧有序”、“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等,讓學生邊讀邊睜開想象,感覺人們走搭石的節拍,諦聽那走搭石時發出的輕而有力的踏踏聲,說出眼前目今表現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田地領會美,感覺美。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筆墨樸素,但是簡樸的事變中卻閃耀著優美的頭腦,散發出融融的暖意。在引導這一部門的朗讀時,我重點捉住“人們把這當作理所雖然的事”這句話,引導學生深入明白“理所雖然”這四個字所表達的情緒。
我捉住“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這兩個詳細事例的形貌,加深學生對“理所雖然”這個詞的明白同時,又使學生逼真地感覺到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力。
課文第五段的教學,重在點破文章主題,使學生明確本文看似寫石,實則寫人。使學生進一步領會作者借搭石所歌頌的無私奉獻,同心專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并引導學生朗讀。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里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倆人
(1)理解“譴責”的意思。
(2)通過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理解搭石對于家鄉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綽綽”中“綽”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理清課文思路)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們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卻是那么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著那是怎樣的畫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4、交流匯報:
(1)第二段:“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想象: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么想?
②追問:你不是急著趕路嗎?
③小結:原來家鄉人心里想的是別人啊!(有感情的朗讀)
(2)第三段:“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②協調有序:我們合作讀文,體會“協調有序”(配樂朗讀)
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同學們,剛才走搭石的時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④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么美妙的畫卷中嗎?(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那么,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用質樸的語言,描繪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營造了一處處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感受到這些美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優點:
1、落實大語文觀。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中心句,讓學生重點體會三幅感人畫面,去層層深入地閱讀文本,進行感悟。以“美”作為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從看的見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見的人性美、情感美,讓學生從文中去尋找、發現美,感悟、體會美,抒發、表達美。課堂上的三讀中心句,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2、扎實落實字詞教學。本節課中,我引導學生把生字放在詞中認,放在句子中讀,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把字、詞放到語境中學習,既有利于掌握音形義,又易于理解文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我引導學生采用了多種方法理解詞義。如,在教學“脫鞋綰褲”一詞時,我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而理解“人影綽綽”時,又借助于字典突破難點。
3、注重激發興趣。我在導入中,采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作者的家鄉,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深深地體會到了美,興趣被激發起來,教學也就在這濃濃的美中開展起來了。而在理解“協調有序”的時候,我又讓學生模擬走搭石的一群人,通過朗讀,來“身臨其境”的體會,從而由衷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協調有序”。我還讓學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語,想象畫面,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畫面,通過一次次地朗讀、積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過程,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對于上了點年歲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學生的想象還不夠豐富,體會的還不夠深刻。
2、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4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十一課《搭石》。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說學生情況,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設計等七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搭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 “充滿人間真情和愛意,撥動學生愛的心弦”的好課文。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學重點】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三、說學生情況
中年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并能聯系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四、說教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創設情境”“讀中感悟”“想象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
五、說學法
1、從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去想象畫面,體會搭石上蘊含的人性美。
2、從重點段入手,聯系上下文,加強字詞句的理解。
3、以“讀”為主線,讓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我從精美圖片“小山村”創設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隨機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學貴有疑:什么是搭石?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讓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和搭石的作用,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讓學生默讀2~4自然段,自主尋找美麗的風景。
2、交流所尋風景, 有看得見的景美和感受到的心靈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依據學情,讓學生讀中感悟。)
1、一行人“走”搭石圖。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搭石圖”的美。
(4)反復創設真實情境,如讓學生欣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情境圖片,模擬體驗走搭石的感覺,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欣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美景,體會畫一般的美感,為學生走搭石創造情境。
(6)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扶后放,訓練表達
1、設計先扶后放的說話練習:
a、假如遇到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要____________,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b、如果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總要___________,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2、指名學生說話,并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第五自然段是點睛之筆,借石喻人,進一步體會作者借搭石所要頌揚的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這一環節來充分發表和交流自己得感受,讓他們在交流中升華對文章的理解 。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我引用法國雕塑家羅丹的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承接,總結全文,概括中心。
2、布置小練筆,既引發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又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讓學生動筆前欣賞一首小詩,起到幫扶學生小練筆的作用。
七、說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把握好文章的內涵,以及吸引他們的視線,我在黑板上畫了四塊搭石。上面板書這四種美。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俗語、人影綽綽、理所當然、間隔”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師配樂朗誦:
甜的是一樹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萵苣,一架葡萄釀著酸……人生滋味萬千般,農家品嘗個最全。
2、自讀小詩,猜一猜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3、簡介作者,揭示課題。
4、看課題質疑:
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搭石?怎樣搭?
二、整體感知全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詞語作上記號,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
2、學生接讀課文。
3、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的家鄉留給你怎樣的印象,用一句話概括地形容一下。
三、個性朗讀
1、再讀課文,哪些句段帶給你這樣的印象?把它劃出來反復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
2、反饋交流:
⑴ 每當上工、下工……畫一般的美感:
隨機理解:人影綽綽。
照樣子說幾個描寫景色的詞語。
俗語:
① 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語。
② 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③ 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④ 師小結:
這些由大多數勞動人民創造反映他們生活經驗和愿望的定型的語句,就叫俗語,也叫俗話。
⑵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隨機理解:譴責。
⑶ 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
⑷ 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溪……這就是搭石:
隨機理解:汛期、綰褲。
① 出示句子: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② 反復讀,直到你的腦海出現搭石為止。
③ 指名讀,從朗讀中聽出搭石的特點了嗎?
④ 齊讀。
隨機解決課始問題。
四、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眼里這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劉章爺爺認為這一排排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下節課細細品味。
五、作業
抄寫你認為難寫的生字。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搭石在農村是司空見慣,而城里的孩子卻是見所未見,缺少農村生活體驗的城市學生,要領會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聯結著家鄉的小路,聯結鄉親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字里行間的意思,更要讓學生透過樸實的文字感受鄉村人們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樸實、善良的人性之美。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因此,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探究、實踐、體驗”的學習方式。在教室搭建搭石讓學生走一走搭石,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走搭石的情景引導學生充分地研讀課文,合作探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結合畫面體驗,理解文本。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句子的深刻含義
課前準備
鋪搭石用的石頭。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步學習感知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交流自己學習收獲,對課文進行質疑。
第二課時
一、復習,質疑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同學們從中讀懂那些內容?
2.在學習中還有哪些疑問需要大家討論的問題?
二、學習課文,解質疑
1.在這些問題中“為什么說搭石,構成家鄉一道風景呢?”,這道題理解了,其它的幾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風景是什么意思?
師:是啊,風景是指美麗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寫了家鄉搭石的“美”,請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師:不錯,我們的班的同學真會讀書,找出了文中描寫搭石美的句子,請自己再讀一讀好好體會一下家鄉的搭石到底美在哪里?
(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師相應指導學習,師簡筆畫)
2.找出文中描寫人們排搭石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讀讀,從這些關聯詞中你讀懂什么?
課件:課間同學在操場做游戲,做得很高興,可看到地上有紙張,他們都會停下來把紙揀干凈。
①誰能用書上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說說這件事。(小組交流)
②“在家鄉上了點歲數的人“無論……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穩”他為什么“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塊搭上而且還要在再上邊踏上幾個來回?這是什么美?所以這一段應帶著什么語氣來讀這句?
【通過對照親身體驗,感受鄉親們美好的心靈】
3.這里的人心真美。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寫家鄉搭石的美?
4.你是從哪里看出來?輕聲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么情景。(簡筆畫)
【簡筆畫勾勒,再現人性之美。研究表明,看一遍比聽一遍所獲得的信息多1.66倍。單憑聽覺,一份材料3天后只能記住15%;單憑視覺3天后只能記住40%;如果視聽結合,3天后則能記住70—75%。通過簡筆畫把老人擺搭石、一行人走搭石、在搭石前互讓、背老人走搭石一道道亮麗山村風景圖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感受山村搭石的美,感受鄉親互幫互助的心靈美。簡筆畫在給學生傳遞信息的同時也給學生想象空間。】
師:同學們很會想象,老師這兒也有一排搭石,誰敢來走一走?
(學生一個個爭相上來走搭石,師隨機抽幾個上臺走搭。)
A(一個人走)
師:你為什么要走這么快?
B(兩個人走)
師:你想辦法超過他?
師:你為什么不超過他?
師:所以走搭石……
生齊:不能搶路。
C(三人一起走第一個人突然止步)
師:他突然上步會造成什么情況?
師:所以走搭石……
生齊:不能突然上步。
D三人依次走。
師:這就叫……(協調有序)
【情景演示,展示人性之美。文中“緊走搭石慢過橋”、走搭石不能搶路、不能突然止步、一行人走搭石人影綽綽,協調節器有序,對于沒見過搭石,更沒走過搭石的城里的孩子,單靠讀文是很難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根據研究表明識別一種東西,用語言描述,要用2.3秒;用線條符號和圖示要用1.5秒;用黑白照片,要1.2秒,用彩色照片,要用0.9秒;用實物要用0.4秒。因此在課中請一個學生走,后師問:“你為什么要走這么快?”生:“保持平衡,不會摔倒。”無需教課開講解,看到眼前的情景學生自然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的意思;再請兩個學生一起走搭石,讓后面學生想辦法超過前面的學生,師:“你為什么不超過他?”生:“搭石太小,我沒處落腳。”師:“所以走搭石……”,生齊:“不能搶路。”;三人一起走第一個人突然止步,后面的學生從搭石上落下來,這就是不能突然止步;最后讓一行學生依次走過搭石,這就叫協調有序。在情景展示中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受鄉村人們走搭石的美景。】
5.真是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出示畫面,這是什么美?)能把這美感讀出來嗎,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文還有哪些句子也寫出搭石的美?
師:你再給大家讀一下,同學注意聽這一句寫什么?(簡筆畫)
師:還有呢?
“假如遇到……”
師:“理所當然”什么意思?為什么人們會看成“理所當然”?
師: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是應該的?
師:是啊,這兩句話讀來讓人感到融融鄉親之情,讀起來讓人感到多么親切。誰能把這親切感讀出來?誰能讀得更親切一點?指讀。
6.老師跟你們配合讀好嗎?老師讀前面的詞語(如果……,總會……。假如……年輕人總要……)停下來后你們接著讀。
【讀中感悟,領會人性之美。語文不僅是工具學科更是人文學科。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教給孩子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過一篇篇凝聚著靈感、*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并最終積淀成為人的精神世界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實現語文課這一教學目標,就必須強調通過讀以獲得感悟的教學方法。“一讀”領會自己能讀懂的內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二讀”找出文描寫搭石美的句子;“三讀”帶著贊美的語氣讀這些句子領悟鄉親心靈美的情感;“四讀”,讓學生輕聲、自由地讀。讀時做到如醉如癡物我兩忘,把讀書、理解、表達融為一體,做到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陶冶。】
師:剛才同學提的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嗎?(逐一把已解決的問題擦掉。)
7.學習、了解了作者家鄉的搭石,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作者發出怎樣的感慨?
生齊讀:第5自然段。
師:“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這是贊美什么?
師:還贊美搭石的什么?
師:鄉親哪些美好的情感?
(小結:擺搭石、走搭石、互讓、背老人過搭石板書:心美)
三、布置作業
1.讀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景物美和人們心靈的美;
2.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寫一件平凡事物中的美。
板書設計:21搭石美好的心靈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為此本課教學從以下三各方面著手:
1.質疑問難。本課教學從指導從質疑入手,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梳理學生的質疑以“為什么說搭石,構成家鄉一道風景呢?”統領學生的問題。這樣做:①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發現問題;②有助于老師了解學生自學情況,老師教學有的放矢。
2.情景展示。什么是搭石對于城里的學生是陌生的,更沒有走搭石的體驗,因此課堂教學通過簡筆畫勾勒搭石、讓學生走搭石感受家鄉人們走搭石的情景,把家鄉搭石美麗風景展現在學生面前。
3.讀中感悟。本可教學不僅重視朗讀指導,更重視讀中感悟,四次朗讀每次要求不同從初讀到欣賞陶醉感悟搭石那種不求名利,默默無聞,為社會做貢獻精神,以及鄉親們為他人著想互幫互助的人性之美。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7
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設計特色:
以“美”作為全文的主線,以自讀自悟貫穿課堂始終。引導學生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發現美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升華。
設計流程:
一、激情導入——感知美
1、點擊課件,伴著輕松明快的音樂,眼前出現一幅幅鄉村美景圖。
2、教師配以深情的語言: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那兒流水潺潺,炊煙裊裊;那兒的人們善良淳樸,互敬互愛。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為我們帶來了多少方便,多少歡樂。
3、瞧!這放在小溪里用來幫助人們踩踏過河的石塊就是搭石。板書課題,讀題。
(課堂伊始,一曲明快輕松的樂曲縈繞于教室之間,為整堂課奠定了“和諧”的基調;抬起頭,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平整地跨過小溪——簡筆畫擺放在黑板上,不僅喚起學生對“搭石”的感知,也幫助他們理解“搭石”的含義。)
二、 初步感知——尋找美
1.這些小小的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睜大雙眼去發現美,欣賞美。
2. 細細地讀讀課文。要求: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感到課文中都流淌著怎樣的美呢?
3. 說說你仿佛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課件隨機出示相應的畫面:
精心擺放搭石 老人調整石塊 一行人走搭石
同時過溪,招手禮讓 偶遇老人,背負過溪
學生每尋到一處美,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的石頭上寫上一個“美”字。
(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讀書的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三、品讀體味——欣賞美
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搭石。
(一)例段指導(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細聽,在書上圈畫你認為最能體現美的詞句。
2. 說說你從課文中感受到怎樣的美,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
重點體會“平整方正”、“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中體現出來的鄉親們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隨機在石頭上板書:善良。
3、指導朗讀。
(例段的指導意在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為后面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自主學習2、3、4自然段。
美麗的畫面還有很多,你們想不想來欣賞欣賞?
1、學生從2、3、4自然段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段以學習小組或個人為單位欣賞,體會其中流淌著的美。
2、推薦幾種學習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出示課件:學習小幫手
我想讀一讀課文中的美文。
我想說一說自己的感悟。
我想畫一畫文中的美景。
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我想邀請同學(老師)一起……
我想……
(推薦學習方式,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并提供了創新的契機。)
3、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其中,從中發現有創意的學習方式。
4、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評議。
(評議這一環節,意在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并結合評議將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與感悟落在實處,實現與文本的對話。)
5、在交流展示過程中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體會到的美。(個人感受不同,不強求統一的答案。)
隨機在石頭上板書:勤勞、和諧、謙讓、尊老。
6、隨機指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求達到品品讀讀、以讀促悟的效果。
(讀書是師生對話,尤其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組織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目的。)
(三)學習中心段。(最后一段)
1、課件再次出示幾幅畫面。思考:為什么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齊讀最后一段。
(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搭石和鄉親們有什么聯系?
引導學生體會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文章最后一句話含義深刻,不易理解。在學生對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后,再讓學生來理解句子,句子含義就自然出來了。)
四、走向生活——發現美
1、是啊!美無處不在,有看得見的美,看不見的美,就連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現在對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
2、藝術家羅丹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的身邊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尋找美。)
隨機板書:友善美、團結美、奉獻美、無私美、敬業美……
五、超越文本——傳播美
1.聽故事:《一個承諾》
2、談感受。主要引導學生學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
3、升華情感;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溫暖的陽光……
讓我們將真善美撒播到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因我們而充滿愛。
4、課件播放《愛的奉獻》,在溫情的音樂聲中結束全課。
(“美”作為全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
附:板書說明
該課板書為一幅風景畫: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平整地跨過小溪,每一塊石頭上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著——善良美、勤勞美、和諧美、謙讓美、尊老美、團結美、奉獻美、敬業美……
《搭石》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一課,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非常平凡的鏡頭,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教學《搭石》一課時,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便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目的。
1、發現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助人為樂美
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謙讓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美是永恒的主題,教學時采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請學生分別畫出有關語句或段落,并試著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組內及全班交流,解決疑惑,完善認識,升華情感。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發現感受身邊的美
簡單的事情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出融融的暖意。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為什么是美?在我們身邊哪里也可以找到美?”隨著我的話音落下,學生思考后各抒己見。
“我是值日生,當我想起擦黑板時,發現不知誰已經把黑板擦干凈了,這也是美!”
“老師為了我們,經常忘我地工作,就連中午吃飯的時候也在管我們用餐,這種盡職的工作精神就是美!”
“我班的同學了,我天天給她送作業,給她補課,給她講學校里發生的事,使她不再寂寞,這種同學間的關心也是美!”
……
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美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曾經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在教學中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并學習了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8
一、寫出同偏旁的生字
洪 _____ _____ 褲 _____ _____
俗 _____ _____ 惰 _____ _____
療 _____ _____ 穩 _____ _____
二、連詞成句
1、一排排 聯結著 美好的 鄉親們 情感 搭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們 早早地 將 好 擺放 搭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躺在 的 一間 里 他 山上 磨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4)反復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6)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7)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并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10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三、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1、出示課件。
2、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生匯報。
(二)、初讀文本
1、畫面的內容被寫成了一篇文章,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大聲地朗讀《搭石》一文,說出你的讀后感。
2、生自由讀課文,師指導。
3、檢查讀書效果。
(1)課件出示新詞:譴責懶惰俗語伏下協調有序人影綽綽
自由讀指名學生領讀
(2)放入句子中,能讀嗎?
1、家鄉有一句“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
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3、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指名讀,評價。
指導讀:聽了句子有何感覺?帶著這種感覺來讀。(滲透文本的美)
好文章要讀出韻味來,不知有沒有信心把課文讀好,把感知的美讀出來。
組內分工練讀(提示要注意傾聽別人的朗讀并給出意見)
指名讀,自選段落,把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展讀給大家。(誰第一段最拿手?誰第二段最拿手?……)
生評價,可以二次來讀。
自讀釋疑
讀的不錯,有幾個小問題希望大家幫忙解答。
課件出示:搭石是什么?誰搭的?有什么作用?
學生筆答,交流匯報。
扎實習字
1、讀完課文解決了很多問題,輕松一下,來看看字。
出示:洪暴猛漲褲惰穩俗衡序伏
做個小老師,給大家講講你最了解的字(組詞書寫等)
2、課件分部分范寫暴、衡、惰(師生分析各部分占位,交流如何寫美觀)
3、同學們現在你挑一些最難的字寫一下,一會兒交流。
生寫字,師指導坐姿。
再讀全文
自由讀,鼓勵學生讀出新的感悟。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解讀
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貝示浣馕
(1)對句子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是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句子含義深刻。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依據這一理念,我們嘗試讓學生在讀中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畫面,試圖通過所想象的畫面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人性的美,體會到人間的真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本課的教學以“美”作為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學習目標
1理解詞語意思,感悟文中語言的優美,
2 通過朗讀,感悟文中蘊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3了解作者從普通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做法,喚起學生發現、尋找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朗讀感悟感悟文中蘊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難點 “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感受”的感悟。
教具 課件音樂
第二課時(初稿)
教學內容 教學2---5自然段,領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感悟文中蘊含的
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解決了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搭石?搭在那里這幾個問題。還積累了許多詞匯。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著作者來到無名小溪前,一起來走一走搭石,欣賞欣賞搭石上的美麗風景,感受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畫一般的美感。
二 、 鞏固生字詞
1、同學們,走搭石前,得先認清幾個剛認識的新朋友,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走搭石。
2 、投影詞語:
人影綽綽清波漾漾 (讀這兩個詞你發現了什么么?ABCC 非常對稱 有點像對聯)
間隔聯結相背而行(多音字)
譴責 懶惰 俗語 理所當然 脫鞋綰褲協調有序(筆畫多,讀正確不容易) 三、 學習2---5節
1、 好,現在我們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過搭石了。
2、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來讀一讀2---5小節,說一說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學生暢所欲言)
3、有句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點擊: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板書:一道風景
4、何謂風景(由山、水花草樹木建筑物等某些自然現象,風景往往帶給人們美的感受, 有人說過一道道美麗的風景能讓人心曠神怡,一篇優美的文章往往能夠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把文字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今天我們也來試一試,把語言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請再品讀品讀2---4節,想想搭石上的風景有那幾幅畫面組成)
4、指名解答,板書:老人搭石圖
眾人過石圖
謙讓尊老圖
第一幅畫面(第二段)
1、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幅畫面
2、 請同學們來讀一讀下面一段話: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老人,急著趕路,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頭搭上,滿意了回去。
3 這句話講了什么(老人在搭石)
4、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文中的一句話,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5、 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么?(透過“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
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
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
(是呀,雖說只是增加了幾個文字,但帶給我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精妙之處——畫龍點睛。作者觀察得如此細致,描寫得又是那么細膩,讓我們再一次來品味品味作者的神來之筆)
4、導讀:平時悠閑時,看到搭石不平穩,自覺來調整,足以讓人尊敬,更讓人起敬的是老人“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這是怎樣的老人?指名說。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圖中的老人,搭一搭石頭(四人小組討論)
1、 出示老人調整搭石圖:
師問:
(1) 老人家,您有急事還不趕快趕路,為什么要這么做?
(2) 通常您都怎樣挑選石頭?為什么要踏上幾個來回?
(3) 調整好搭石后,您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2、 導讀:多么樸素的情感啊,多么美好的心靈啊!正是從家鄉人民擺搭石上,我們看到了
人們相互之間那種暖融融的關愛,同學們,這是不是一道風景?來,把這道風景讀美! 第二幅畫面(第三段)
1、 讀讀這部分,說說畫面中哪兒讓你覺得美?怎么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 美的文章能讓人展開想象,讓文字變成生動優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試試,看誰能通過文
字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言變成一幅生動的畫面,感受其中的美。
3、 師配樂朗誦本段,生閉目想象:你頭腦中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往溪水里看一看還看到了什么?
4、 學生描繪畫面。
a) 體會動作協調之美(讀悟——協調有序:聯系學生平時走過水洼地時的走法與姿態,
想象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幾塊甚至更多塊搭石上時人們的姿態,走熟了就形成了文中的輕快、協調有序之美。讀出輕快之美。評價促讀)
b) 體會聲音韻律之美(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評價促讀)
c) 人景和諧之美(試著描述:清波漾漾——人踩在搭石上,搭石周圍清澈的溪水漾出
一波一波的細紋;人影綽綽——一行人緊走搭石,倒映在水中的人影一個接一個,在漾開的水紋中影影綽綽,既看得見,又不真切。)
隨機解釋“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5、下工,一抹夕陽照在河邊的小溪,溪水在夕陽的映襯下,閃著一縷一縷的光彩。聽著潺潺的流水聲,附和著踏踏腳尖點搭石的聲音。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簡直就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啊!太美了!用我們美妙的聲音來表現——讀!
6、這么美的有聲有色的畫面,還想不想再讀?誰來讀,誰還想讀,想讀的站起來一起讀,老師和你們一起過搭石。走熟練了,不看書過搭石。
7、口頭填空,點擊: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 )!前面的( ),后面的( ),踏踏的聲音,像;清波,人影( ),給人( )的美感。
導讀:人和景交融在一起,那么和諧,難怪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我們再次走進這畫一般的風景。)
第三幅畫面(第四段)
1、 指名度第四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鄉親們之間的謙讓精神以及尊老美德)
2、出示句子: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
所當然的事。
“理所當然”什么意思?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是理所當然?文中說什么事是理所當然? 導讀:多么淳樸的鄉情們啊,你們看,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中,搭石讓老人想到別人、年輕人想到老人,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這怎么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呢?同學們,讓我們把這道風景讀美!
四、 拓展練筆
1、 剛才我們已經欣賞了一幅幅風景,現在我們試著用自己的筆來描繪風景。
2、 出示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風景?
3、 寫話:試著用上動詞和書中的語言,加上自己的積累,把這幅美妙的搭石圖寫下來,注
意有順序,寫具體。(學生動筆)
4、 誰來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走搭石的畫面?交流。
五、升華讀文
1、同學們,此時你還覺得這是一塊塊冰冷無情的石頭嗎?那么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句子:搭石上有——有——有——
2、 這小小的山村,這一個個看似平常的生活場景,體現出生活中這么多看的見、看不見的
美,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來贊美。齊讀最后一段。
3、 搭石上有情有愛,搭石上刻著鄉親們美好的心靈,這搭石又何嘗不讓我們心動呢?再讀
課文2---5小節(有時間讀,沒時間不讀)
4、這么普通的景觀卻蘊藏著這么多的美。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并用手中的筆將其記錄下來,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相信同學們一定深受啟發,讓我們睜大眼睛去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吧!
附板書:
搭 石
老人搭石圖 有愛
一道風景 眾人過石圖 有美
謙讓尊老圖 有情
第二課時(修改稿)
教學內容 教學2---5自然段,領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感悟文中蘊含的
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解決了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搭石?搭在那里這幾個問題。還積累了許多詞匯。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著作者來到無名小溪前,一起來走一走搭石,欣賞欣賞搭石上的美麗風景,感受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畫一般的美感。
二 、 鞏固生字詞
1、同學們,走搭石前,得先認清幾個剛認識的新朋友,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走搭石。
2 、投影詞語:
人影綽綽清波漾漾 (讀這兩個詞你發現了什么么?ABCC 非常對稱 有點像對聯)
間隔聯結相背而行(多音字)
譴責 懶惰 俗語 理所當然 脫鞋綰褲協調有序(筆畫多,讀正確不容易) 三、 學習2---5節
1、 好,現在我們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過搭石了。
2、 同學們請看,點擊: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
3、 猜測 會提出問題:搭石,怎么就構成了家鄉的美景(對,搭石只不過是小溪中供人走路的小石頭而已,為什么,想知道答案嗎?讀一讀課文中的2—4小節,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4、讀讀課文,待會兒向大家說說你仿佛看到了那些畫面,最好能給每個畫面娶一個名。
5、指名解答,板書:老人搭石圖
眾人過石圖
謙讓尊老圖
第一幅畫面(第二段)
3、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幅畫面
4、 請同學們來讀一讀下面一段話: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6、 老師把它修改了一下,你說行嗎?點擊: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么?(透過“無
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老人,急著趕路,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頭搭上,滿意了回去。
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么?指名講。(透過“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
(是呀,雖說只是增加了幾個文字,但帶給我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精妙之處——畫龍點睛。作者觀察得如此細致,描寫得又是那么細膩,讓我們再一次來品味品味作者的神來之筆)
4、導讀:平時悠閑時,看到搭石不平穩,自覺來調整,足以讓人尊敬,更讓人起敬的是老人“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這是怎樣的老人?指名說。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圖中的老人。
3、 出示老人調整搭石圖:
師問:
(1) 老人家,您有急事還不趕快趕路,為什么要這么做?
(2) 通常您都怎樣挑選石頭?為什么要踏上幾個來回?
(3) 調整好搭石后,您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4、 導讀:多么樸素的情感啊,多么美好的心靈啊!正是從家鄉人民擺搭石上,我們看到了
人們相互之間那種暖融融的關愛,同學們,這是不是一道風景?來,把這道風景讀美! 第二幅畫面(第三段)
5、 讀讀這部分,說說畫面中哪兒讓你覺得美?怎么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6、 美的文章能讓人展開想象,讓文字變成生動優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試試,看誰能通過文
字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言變成一幅生動的畫面,感受其中的美。
7、 師配樂朗誦本段,生閉目想象:你頭腦中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往溪水里看一看還看到了什么?
8、 學生描繪畫面。
a) 體會動作協調之美(讀悟——協調有序:聯系學生平時走過水洼地時的走法與姿態,
想象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幾塊甚至更多塊搭石上時人們的姿態,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12
21、搭石
教學設想:
《搭石》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十一課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
語文課就是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的閱讀實踐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我的設計中開出了很大的空間,讓學生品味重點詞句,由淺入深,體會作品蘊含的感情,并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中穿插的表演和情境對話,也是為了語文而教學服務,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內化了文本語言和文本內涵,可謂一箭雙雕。為了促進課堂生成,我簡化教學設計,努力構建板塊教學,有以下一個板塊:
1、知作者,走進搭石,圍繞“搭石”提問
2、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正確
3、初讀反饋,教學第一自然段,理清文章脈絡,初步感受作者對搭石的感情。
4、研讀課文,走進畫面,尋覓美景,感受搭石上“景美人更美”。
5、根據板書,感悟許多“理所當然”背后蘊含的美好傳統。
6、回讀課題和詩句,使對鄉親們和家鄉的熱愛與贊美的感情進一步升華。
每個板塊都留有充足的彈性空間,大部分的內容都努力體現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實現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設計能很大程度上保證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體驗。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7 個生字,會寫11 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拖鞋綰褲、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同學們,劉章爺爺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那兒流水潺潺,炊煙裊裊;那兒的人們善良淳樸,互敬互愛。最讓劉章爺爺難忘的還是那靜靜地躺在溪水中的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劉章爺爺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給作家劉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書課題。
2、質疑,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師:有這么多問題,我看出來了,咱們班的同學都很聰明,很了不起,那好,想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
師:讀書,這可是個好辦法。
(二)整體感知全文。
1.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打開書103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弄明白搭石是什么?
2、出示詞語:譴責 懶惰 俗語 伏下 猛漲 平衡 平穩 綰褲 間隔 人影綽綽 協調有序 山洪暴發 清波漾漾
學生自由讀、個別學生領讀、全班齊讀。
3. 多音字 zhǎnɡ 漲潮 漲價
zhànɡ 漲紅紅了臉 泡漲
jiàn 間隔 間斷 間接
jiān 中間 房間
xíng 一行人 háng 銀行
tiáo 協調有序 diào調動
4.讀句子
(1) 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wǎn)褲。
(2)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5. 學生合作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什么是搭石?人們怎么走搭石?
(三)理解課文
1.解決“什么是搭石?”
“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溪……這就是搭石。”
師:簡單地說,搭石就是什么(用石頭塔成的橋。)
如果沒有搭石,鄉親們以是怎樣過河的呢?用課文的句子詳說說。
隨機理解:汛期、拖鞋綰褲(誰可以上來表演一下呢?)
是啊!如果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你體會到什么?
可是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人們過河就必須使用搭石,讓我們再讀什么是搭石?
過渡:了解了什么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誰能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一句話來回答。(“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 搭石怎么走?這又是一幅怎樣的風景?
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什么是俗語?
師:緊走怎么走?為什么要緊走?你能通過朗讀把這和諧的畫面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嗎?先自己試試。
指名讀,小組合作讀,男女合作讀。(前面的……后面的……)
隨機點評,(預設評語:你走得輕快而平穩,真棒。
我能感受到你們小組走得真默契。
你讀得有聲有色,誰能說這不是一道迷人的風景呢?
你的朗讀讓我覺得真是——“緊走搭石慢過橋。”
這樣的腳步聲很有節奏,像——輕快的音樂。這樣的動作步調一致,是那么——協調有序
后文還有哪句話很美?(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能想象出哪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嗎?(個別讀,全班讀)
師:老師把它變成一首小詩,看多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每當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前面的抬起腳來,
后面的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讓我們再一次隨著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諧和詩意的美。(課件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
師:聽著同學們的朗讀,我感覺這好像是一個清早,晨霧還沒有散去,人們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這搭石上,沒有人說話,只有這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也許這是一個黃昏,夕陽灑下了它最后一縷光輝,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來了,一路歡歌笑語,身體是疲憊的,腳步卻是輕快的“踏踏”,在這一塊塊搭石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鄉民們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們辛勤的勞作和對生活的熱愛。
師:讀到這兒,你最想說什么?——學生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是啊,“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是呀,搭石,怎樣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搭石一課。
作業:
1、摘抄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思考:為什么說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當然,走搭石時,也有“撞車”的時候,請你讀讀下面這一段,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找出來,先有感情地讀好它,再體會體會對這個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二繼續學文
1.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能談談你對這幅畫的感受嗎?
(2)好一個謙讓,請男同學一同來感受這份美。
(3)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
2.. 假如遇到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哪些詞特別能打動你,說說你的體會。
(2)理解“理所當然”、“伏”。
(3)透過“理所當然”“伏”看出這里的人(敬老)。
(4)小結,指導朗讀:
是的,一塊塊普通的搭石,演繹著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樸、善良、謙讓和敬老,也深深地敲擊著我們的心靈!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朗讀告訴大家。朗讀感受美。
3..這一排排搭石,每天該有多少人走啊!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溫馨的畫面。
談話,指導想象:
假如——還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還有哪些感動我們的畫面嗎?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出示作業紙,輕聲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小小的搭石,演繹著人間的真情,我能試著寫一寫: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小結,回扣中心句:(隨機板書:謙讓敬老見真情)
小練筆。
假如來走搭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著鄉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
4.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穩,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這些老人有什么樣的品質?(無私奉獻)
(3)誰能讀出這種美?指導朗讀。
(4)你們還從哪些詞感受到為他人著想這種美?
(5)多么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
(6)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無私奉獻)的風景。
三、總結升華,贊頌美
1. 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并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句。
2. 作者贊揚搭石什么樣的精神。(無私奉獻)
僅僅在贊揚搭石嗎?還贊揚(鄉親們)
贊揚鄉親們什么樣的美好情感
3. 齊讀最后一句,讀出內心的感動。
四、延伸實踐,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師談話:
是的,真情是明媚的陽光,它給人以溫暖;真情是盛開的鮮花,它給人以芳香;真情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真情更是熊熊的火炬,它點燃生命的希望。同學們,美文《搭石》讓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在我們生活中,美無處不在,本文的作者就是從“搭石”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現在,你認為什么是美的?在我們身邊也可以找到哪些美的事物?
1、學生暢談生活中的美:如小草、石橋、香樟樹、蜜蜂……
3、小結: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4、布置作業:
小練筆:觀察生活中一種熟悉的小事物,發現它的美,動筆寫一寫。
21、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小小搭石尋常景,
細細擺放為他人。
協調有序走搭石,
謙讓敬老見真情!
附: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搭石》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兩個人面對面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鄉村的生活氣息。根據本文特點,我的設計主要體現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訓練,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理念。
生字詞的教學,先讀生字詞的音。然后讓學生聯系文中的相關語句加以鞏固。既是對詞語的記憶又是對文本的感知,為學生下文的學習作鋪墊。最后聯系上下文的方式來理解課文的一些詞語。
通過自讀、速讀、齊讀、糾正讀,讓每一個學生透透徹徹的把課文讀熟,這樣對課文的理解才會深入,對文本的把握才能準確到位。分層次地讀,在讀中領悟,在讀中解詞,每次讀的目的不同:如緊扣“脫鞋綰褲”、“人影綽綽”、“清波漾漾”、“協調有序”等詞,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家鄉人每次過小溪脫鞋綰褲的不方便,通過讀明白什么是“緊走搭石慢過橋”,朗讀“前面的……后面的……”句子,從而進一步理解“協調有序”等詞語。
注重運用各種語文訓練方法,讓學生積累。如:讓學生在想象“一行人過搭石動人的畫面”和引導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一種怎樣的畫面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展開想象培養語言詞匯的運用。給學生有語言實踐的機會,這樣對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學生語言的發展極有意義。
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在“讀中感悟”這一環節,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例如:在教學“一行人走搭石”時,應該讓學生多讀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多讀,反復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美麗的畫面,在讀中體會詞語運用的精準,在讀中感受句子中的動態美。
教學點評:
扎扎實實教出語文味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簡評 黃麗珍
《搭石》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十一課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扎扎實實教語文,簡簡單單教語文,體現濃濃的語文味,這堂課我們正是用這樣的理念指導備課、上課。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對祝老師
這堂課的粗淺的看法。
一、扎扎實實進行字詞教學,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過好字詞關是語文教學必須落實的基本目標,祝老師的字詞句的教學,昭示著這樣的“語文味”理念:字、詞、句是語文材料的基礎元素,對于語文學習,生字新詞是基礎,是根本。祝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齊讀,男、女聲讀,開火車讀課文的生字、重點詞語,以及多音字,檢查預習閱讀,摒棄以往的單純檢查生字詞的做法,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對課文幾個難讀的句子進行朗讀指導,如 (1)“ 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wǎn)褲。”(2)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這樣以課文為依托,賦于詞語生命的活力,使教學靈動而有效。
其次,在詞語的訓練中,祝老師匠心獨運,利用當下資源,現場演示“脫鞋綰褲”;學生親自表演體驗“緊走搭石”,感受“協調有序”的節奏關,韻律美。祝老師從詞入手,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品”,在體驗中“品”,激活了思維,活化了文字,訓練了語言,變單純的文字為鮮活的畫面,讓學生體會到走搭石的和諧美。
二、選擇恰到好處的教學切入點。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就是進入課文的角度,這個選擇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這篇文章緊緊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風景”為主線而鋪陳開來,講了三個方面內容。在這一課時,祝老師打破了常規的教學順序,別出心裁,選擇這幅風景畫中最亮麗的一幅“緊走搭石”展開教學,先理解什么是“緊走”,再表演‘緊走’”,最后,通過激活想像的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和諧美、節奏美,更好地讓學生領悟人們的行為和天然的搭石構成一幅美的風景,為后面學習另外兩段做了很好的鋪墊。這樣以點帶面的教學,也構成了一幅語文學習的美好畫面。
三、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深刻體驗的重要手段。祝老師的朗讀指導扎實有效,讀出特色。教學兩個片斷“什么是搭石”和“緊走搭石”的兩段話,祝老師采用回環復讀 “如果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如果沒有搭石,人們收工,就必須……”通過引讀,“每當上工、下工,這樣的腳步聲很有節奏,像——(生)輕快的音樂。這樣的動作步調一致,是那么——(生)協調有序”,最后進行最具有語文性的提煉,變成一首詩,進行創造性的朗讀。這樣多種形式的朗讀引領學生走進情境,使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提升了感情的層次,體味了語言的魅力。
供商榷之處:
1、課題祝老師讓學生讀了四遍,但都沒有明確要求,如果每讀一次都有一個目標會不會更有針對性,如讀準字音,強調重讀等。
2、學習第一個片斷“什么是搭石”,學生找出了課文內容進行朗讀,祝老師又直接提出“為什么要平整方正,二尺左右,擺成一排?”我認為能不能讓學生自己從這段話中感悟,讓學生自己找出這幾個詞,培養學生品詞句,感語文本的能力。
3、最后由于時間關系,那首詩沒能美美地讀,是一大遺憾。
連彩虹:教學中若能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謙讓的精神就更好。
謝志紅:1、第一課時的特點明確,把握恰當,揭題處質疑、問答好。2、把“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這個片段改為詩的格式進行朗讀訓練是否恰當?3、在總結時,師問:可見搭石怎樣?這一問太難,問題不明確,學生不好回答。
白錦紅:文章改為詩的格式進行朗讀設計很好,有韻味。關鍵是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有文章推薦過這樣的設計。
連彩虹:這樣改很好,更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如果教學的時間分配合理些,把前面的時間勻些給后面,會更有效果。
曾麗嬪:這是一堂很“綠色“、很“原生態”的課。這堂課不打埋伏,學生學得真實,教師較得扎實,整堂課樸實。教學中,“讀”得好,方式多樣。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13
同學們好,我是來自中心小學的羅老師,早上,當我走進我們劉家坊小學,看到學校雖然還在建設之中,但很干凈,風景也美!我還看到同學們一張張笑臉,你們非常熱情地歡迎我這個陌生的老師,讓老師的心情放松了許多。這也是一種美,一種內在的心靈美!今天,我來給大家上一節語文課,你們高興嗎?真的?有了你們的熱情支持和敏而好學,相信我們這節課一定會非常美滿!
一、畫簡筆畫,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風景畫。(簡筆畫搭石)知道畫是什么嗎?沒錯,是搭石。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第21課,題目是——(板書)
二、了解搭石,引出“美”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找得真準!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么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綰”是意思呢?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人們收工就必須——人們趕集就必須——人們訪友就必須——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生齊:脫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么?
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夏天還好,可到了秋冬,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搭石,其實就是平平凡凡的石頭組成。但是作者卻說它構成了——(生接:家鄉的一道風景)
板書: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生齊讀
普通的石頭而已,作者為什么說它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呢?(指名說)是啊!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和作者劉章爺爺一起,走進小村莊,走近搭石去看看吧!
三、自讀交流,尋找“美”。
請大家默讀課文2—4自然段,把你覺得美的句子劃出來,并在旁邊簡要地寫上你的感受。小黑板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劃出你覺得美的句子。并簡要地寫上你的感受。
2、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我覺得美的句子是______,從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
四、品讀感悟,欣賞“美”。
交流好了,相信,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已在大家的腦海中呈現。
為什么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搭石的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行”,這是一個多音字,讀什么?(生有的讀xínɡ,有的讀hánɡ)意見不統一呀,想一想:體育課上,體育老師常叫我們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作排成一行(hánɡ)
這些一起上工,或者一起下工的人叫——生:一行(xínɡ)人師:齊讀兩遍。(生讀)
你們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我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兩個詞語中感受到美。)
你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請坐。“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什么樣子?誰能用自己的話告訴同學們?
(清澈的溪水在蕩漾,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動,看不大清楚。)
你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生3讀得不是很好)
誰能讀得讓溪水動起來,讓心中有清波在蕩漾,有人影在晃動?(師比手勢)
(我還從“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感受到美。)
能通過朗讀把這美妙的聲音送給大家嗎?
誰能讀得更輕快些?(一女生讀得好)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不禁也想試試,行嗎?(師范讀)
謝謝,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得比老師好。大家一起來。
讀得真好,老師都陶醉了。這么美的語句想不想積累下來?老師想考考你們的記憶力。(把小黑板中文段的重點詞擦除,由學生填空讀)有信心嗎?
真厲害!看來老師是低估你們了。現在你們肚子里又多了一個優美的句子。只要同學們當好積累語言的有心人,你們的智慧背囊就會越來越充實。
鄉親們走搭石,有誰會搶路嗎?有誰會突然止步嗎?他們的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可見鄉親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和諧,板書“和諧美”。
還有哪位同學在搭石上發現了美?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這個句子寫的是什么呢?
寫上了年紀的人發現搭石不平穩,找來合適的石頭換上。(擺搭石)
老師想考一考同學們的表演能力。(生躍躍欲試)
別急。想表演得好,那就得把這句話好好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哪個小朋友讀得最認真,最仔細,老師待會兒就請他來表演。
哇,看同學們讀得多認真。來,同學們推薦一個表演高手來演一演。
有信心演好嗎?老師也支持你。我來配畫外音。小演員,現在可要看你的表演天才了,看我們倆能不能配合默契。
(生表演,師篇故事情節配音)(生表演完,要回座位)
等一等,老大爺!面向生:現在我的身份變了,我是電視臺的記者,我想采訪一下這位換搭石的老人。
老人家,您好!剛才看您急匆匆的`,怎么停下來呢?
我發現有一塊搭石不平穩,我去找一塊石頭換上。
這可要耽誤您不少時間呀?
不要緊。要是我不這樣做,后面過搭石的人踩到那塊搭石可能會摔倒。水這么涼,會感冒的。
您真是位熱于奉獻的老人!謝謝您,您繼續趕路吧。
師小結,老人家寧愿耽誤時間,也要換好搭石,說明老人具有奉獻精神!板書“奉獻美”
你們還找到了哪些美?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從這句子體會到什么?(年輕人尊敬、關心老人。)(板書:尊老美)
村民們認為他們的這些做法都是——(理所當然的)
說得多好啊!“理所當然”。你怎樣理解“理所當然”這個詞?
沒錯,“理所當然”就是道理上應該這樣做的意思
來,那就把這種尊敬、關心帶進句子里讀出來。(指名讀)
師小結:搭石上,這背著老人的身影,不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嗎?還有誰在搭石上找到了美?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找得真好,多么動人的一幅畫面啊!我們來想像一下。老劉和老張的對話。從這幅畫面你感受到什么?
(生1:村民們有禮貌,很友好。生2:村民們懂得謙讓。)(板書:謙讓美)
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平常的動作中蘊含著濃濃的鄉情。大家齊讀,把這種濃濃的鄉情讀出來。(生齊讀)
還有誰在搭石上發現了美?(沒人舉手)有些美就藏在字里行間,不容易發現。你們看這個句子___________
師小結:透過這小小的搭石,我們看到了鄉民們的(師指板畫)——奉獻美,和諧美,尊老美,謙讓美,勤勞美。不能不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在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凡事為他人著想”已成為一種風俗,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并代代相承。此時,在你們眼里,這還是平凡的搭石嗎?生:不是。
平凡的搭石象征的正是那些平凡的鄉親們。看到課文最后一段(生齊讀)
師:這平凡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卻無怨無悔,從這些搭石上,我們仿佛看到了那些純樸熱心的老大爺,仿佛看到了那些敬老愛老的年輕人,也仿佛看到了勤勞善良的村民們。孩子們,讓我們用自己的心靈再次感受——(生齊讀:)名為寫物,實際上是為了寫人,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板書)
五、拓展延伸,發現“美”
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像搭石上發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美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把你發現的身邊的美寫下來
美,是看見老人過馬路,__________________。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得真好!相信孩子們的心中已經種下了“美”的種子!也相信美德會伴隨你們一生。
六、布置作業,留住“美”
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對我很有啟發。我也想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例文]小草
小草,即使生長在坑坑洼洼的地方,或是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它也能頑強的生長,默默地經受著風吹雨打。它沒有鮮花的美麗,也沒有樹木的挺拔,但它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它不像高貴華麗的牡丹被人寵愛,也不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被人贊美,它只是默默無聞的,甘愿用身體來裝扮世界。
許多有志之士,情愿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著挫折與失敗的考驗,為振興中華而默默無聞的貢獻出青春與力量。
我愛小草,更愛與它一樣頑強而默默奉獻的勞動者。
評:作者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名為寫小草,實為贊美頑強而默默奉獻的勞動者。
平凡的小草,卻含有大“美”。
小學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 篇1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等詞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體會平凡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的美
教學難點:運用想象的方法,豐富文章的內容,體會感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質疑定標。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見過哪些橋?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課文,不是雄偉壯麗的大橋,也不是古老神秘的橋梁,而是作者家鄉小河里的不起眼的石頭。這些石頭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我們一起一下。
質疑定標:你看到這個課題,有沒有什么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邊畫邊讀兩遍,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詞,同桌互相檢查。
3、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4、默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詞、句、段,并在旁邊寫出喜歡的理由。
5、進行匯報。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什么是搭石?
(2)、誰搭石?怎么搭?
(3)、如何走搭石?
2、開火車輪讀課文,一人一句。思考:
作者圍繞著搭石描寫了哪幾個生活場景?他為什么要寫家鄉的搭石?
2、匯報交流。
板書設計:
21、搭石
什么是搭石?
誰搭?如何搭?
人們怎樣過搭石?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
二、研讀品味,發現“美”,感受“美”。
教師:這文章寫得真好,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更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現在就讓
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隨著作者去發現“美”,感受“美”。
把課文中你認為美的句段找出來。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重點體會下面幾處:
第一自然段————鄉村秋景。
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看著插圖說一說展現在讀者面前的一幅鄉村秋景圖。
第二自然段————擺搭石的老人。
想象:老人踩著不穩的搭石,心里會怎么想?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么想?是怎樣做的?
請你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第三自然段————行人走搭石。
想象村里的行人走搭石的情景,除了可以看見的畫面的美,你還能感受到怎樣的美?
第四自然段————理所當然的事。(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
村里人把什么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從中有什么感受?
三、揭示中心,提升情感。
1、回歸整體。
師:通過同學們的交流討論,我們不但看到了家鄉的搭石構成的一道道風景,也感受到了村里人善良、美好的心靈,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些美麗的畫面:
家鄉有一條無名的小溪,每到秋天,天氣變涼,人們便,這就是搭石。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瞧,一位上了年紀的人,發現搭石不穩,。
一行人走在搭石上,動作是多么協調有序!。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
2、理解尾段。
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齊讀,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段話的意思的。
四、.
這文章的作者劉章是個有名的“草根詩人”,他的作品來自生活,處處洋溢著生活的氣息,他善于從平凡的、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感受美,這是我們要向他學習的。
五、小練筆
課后請同學們留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人、事、物,寫一段主題為“尋找生活中的美”的小練筆。
板書設計:
21、搭石
鄉村美景
擺搭石擺搭石的老人美的畫面
美的心靈
一道風景
一行人走搭石
走搭石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