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综合,日韩欧美美女视频,国产综合欧美日韩在线91,手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精選16篇)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3-08-10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精選16篇)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

  1、本單元內容的結構及其地位作用

  《分數的意義》位于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主要學習內容有: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最小公倍數與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些都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并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產生和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4、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

  說教法:

  牽引法:

  學生已經能將一個物體平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數準確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導學生由平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分一些物體,知識牽引過渡,降低了學習難度。

  歸納法:

  在三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平分一些物體,得到一些分數,在原有基礎上,更加深了對分數的認識,進而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指導練習法:

  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分數單位后,通過幾組練習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說學法: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探討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知道單位1是什么,平均分了幾份,這樣的幾份表示什么。學生在獨立思考后,再小組探討、交流、匯報,理解各個分數的具體含義。

  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課前讓學生猜謎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從中引出本課教學內容。如:一分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課件出示)

  (1)將1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這一份怎樣表示?能用整數表示出來嗎?

  (2)課件出示蘋果圖,學生用分數表示出來,問有什么發現?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歸納:分數的產生、意義。

  2、認識單位1

  我為各小組準備了數量不同的物體,讓學生運用平均分的方法來分,在分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師強調說出單位1的含義,不僅指一個物體,還可以是一些物體。(課件出示)

  (2)學生舉例:加深對單位1的認識。

  (3)說明:單位1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單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讓學生自學分數單位(出示課件教學)

  (1)引出分數單位的概念,強調其中的一份。

  (2)指導完成P64的第8題。(課件出示學生做,讀出分數,并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三、新知運用

  課件出示習題,讓學生做,當堂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小組比賽,學習積極性高。

  四、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再總結。

  說板書設計:

  板書了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重點板書了分數的意義幾分數單位的概念,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將為以后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假分數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奠定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

  (2)、學情分析:由于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對學生學習有著一定難度,尤其是對單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將抽象的知識與直觀形象的場景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標:

  我設計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并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對數學出示好奇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借助圖形感知、類比推理,讓學生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讓他們主動參與,把抽象的教學變為直觀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和單位“1”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必須明白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表示出來的分數也不一樣;在一定情況下,分數雖然一樣,如果選取的份數不一樣,看作的整體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抽象,所以要多舉實例,多加比較,多方引導,才能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畫一畫、折一折、說一說、講一講、做一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教學流程:

  為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節課我設計了1、創設情境,認識“1”2、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3、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4、借助分數,歸納分數單位5、應用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6、學生談收獲六大環節進行,循序漸進、步步深入,來達到預設的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認識“1”

  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來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個物體,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體,也就是說任何物體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無所不包,我們就在1上加個引號,由此引出“1”

  第二個環節: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通過3個蘋果作為“1”,類比推出6個蘋果,12個蘋果,18個蘋果中含有多少個“1”,有幾個1就是幾,3個蘋果所看作的“1”,其實就成了一個計量的單位,從而引入單位“1”。

  第三個環節: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通過1個月餅這個單位“1”那么,下面5個月餅、1個月餅、不完整月餅,又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再通過1個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感知分數和整數與單位“1”的聯系,再通過不完整的月餅、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觀察、對比,歸納出分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借助分數意義,歸納分數單位

  通過分數的再認識,你能利用手中的圖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個分數。引導中還有多少個,中還有多少個,從而歸納出分數單位。

  第五個環節:應用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

  練習是鞏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設計了:

  1、現實生活中,分數的確很多。同學們之所以看到的不多,還是因為我們關注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報刊了解更豐富的世界時,你會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離不開分數網絡中分數。

  2、自我檢測。(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紅色部分)

  3、給出分數1/4,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體有多少朵。

  以上練習的安排,檢測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認知情況;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更加了解分數的意義的欲望。

  第六個環節:總結升華應用分數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獲,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小結: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什么數?你能說說嗎?

  2、能不能談一談分數在你身邊的應用呢?

  四、說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內容,我分了兩版進行板書,既突出了重點,也強化了難點,讓學生一目了然。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后續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一)教學目標

  縱觀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以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

  1、借助直觀操作和展示,在說說、分分、畫畫、寫寫、折折、涂涂等活動中經歷“分數意義”的建構過程,理解單位”1”,溝通分數和整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義,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豐富的現實情境,通過具體的數量感知分數的豐富內涵。

  能力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情感目標:

  了解到分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愉悅感和成功感。

  (二)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抽象。

  (三)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二、說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創設情景、啟發誘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等教學法,并穿插直觀演示。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

  圓餅模型、正方形紙、四個蘋果、一米長的繩子,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圖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知: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天,行至途中,都感到又饑又渴,師傅吩咐悟空找些吃的東西。不一會兒,悟空抱回一個大西瓜。師傅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吃一份。剛一分好,豬八戒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塊。這時,師傅問:“八戒,你能說出你手中的西瓜是多少個嗎?你能用一個數把它表示出來嗎?”八戒抓耳撓腮,怎么想也想不出來該怎么表示。

  聰明的同學,你們能幫八戒說出他手中的西瓜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嗎?該是多少個嗎?

  通過創設情景引入,不僅對分數有了再現,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分數產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學生在故事中產生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從而自然而然的點題。

  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二) 了解分數的產生史:

  分數起源于分。在原始社會,人們集體勞動要平均分配果實和獵物,逐漸有了分數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計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測量過程中,當得不到一個整數的結果時,便產生了分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展現了分數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了數學文化。

  (三) 動手操作

  操作分數

  感知單位“1”

  (1)畫一畫,涂一涂,涂畫出圓餅模型的四分之一。

  (2)折一折,將正方形紙折成相等的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上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分一分,四個蘋果分給四個同學。

  (4)剪一剪,1米長的繩子平均剪成四份,表示出它的一份。

  學生動手操作完之后,拋出問題,讓生展示激烈的討論:

  在表示四分之一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通過知識經驗的遷移,明白許多物體也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從而突顯單位“1”的豐富含義。

  理解意義和分數單位。

  此環節的設計,是在學生充分感知單位“1”的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同時通過具體的操作明白由于分的份數不相同,因而分數單位也不相同,分母是幾,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的數學結論。同時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概念的理解。

  (四) 學以致用: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基礎知識練習: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說生活中的分數:此題設計旨在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五、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是一個整體,從而彰顯本節課的重難點:“單位1”,其實旨在向學生說明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東西皆可被看作一個整體,即單位“1”。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學資料:浙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p69——72

  分數的意義。這部分資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約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是:先讓學生了解分數的演變過程,然后讓學生自學課本,說出自學課本后又明白了關于分數的哪些知識,接下來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經過一系列的不一樣類型的題目,使學生對分數的意義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單位“1”,從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2)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2、培養學生觀察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

  (3)教學重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二、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學法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獲取新知。

  三、說學法指導

  有意識地教給學生獨立探索的方法,使其養成自學習慣,獲取知識的同時,進行總結歸納,多層次練習構成技能。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1、出示分數演變過程圖,引出分數。

  2、說說關于分數已經明白了些什么。

  3、還想明白些什么。

  (設計意圖: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改變傳統的概念教學

  “復習---引新---練習---鞏固”的程式化教學。)

  (二)自學課本,了解新知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本,自學課本后又明白些什么?

  2、說說自學課本的過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設計意圖: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自學課本,使學生真正走近了“分數”,《分數的意義》一課中,學生對于單位“1”的理解是一個難點,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本、提出問題、辨析問題,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幫忙學生實現思維的“加速”。

  這跟單純的講理論完全不一樣,自學課本后,學生很愿意把自我從課本上得到的知識告訴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層次題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出示一個13的長方形的陰影部分,問:陰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數表示?

  (2)出示一個38的圓的陰影部分,學生猜可用什么分數表示。

  (3)露出的部分是整體的14,學生畫這個整體。

  (設計意圖:雖然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明白了分數的意義,但這只是表面的知識,設計猜一猜這個環節不再是分數意義的定義的簡單模仿與套用,而需要學生對分數意義的本質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數意義,才能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題目將抽象的分數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表象模型,這個構建過程是富有創造性的、富有挑戰意義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搶答

  (1)將6支、8支、10支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幾支?

  (2)將一盒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來表示嗎?

  (3)能夠用3支表示嗎?

  (4)再加2支還能用12來表示嗎?

  3、6支鉛筆拿出它的23

  4、拿粉筆,三盒分別拿出1支、2支、3支都占這幾盒粉筆的15,每盒有幾支粉筆,每份有幾支?比較三個15的共同點和不一樣點。

  (設計意圖:數學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體形象事物的抽象與“升華”,

  針對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沒有把書本上現成的分數的意義告訴學生而設計了這些環節的教學,當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時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概念學習,引導學生猜一猜,想一想,動手畫一畫,親身體驗,合作交流,向學生供給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忙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讓學生在做中學”。讓他們明白不一樣物體所表示的整體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能夠用12表示;反過來,同樣是15,由于單位“1“不一樣,實際上表示的鉛筆的枝數卻不一樣。整堂課由于設計了不一樣類型的教學環節,學生始終堅持高昂的情緒,使他們在不經意間,建立了數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

  5、分一分:按教師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體會分數意義中“平均分”、“分幾份”、“取幾份”的含義,這比枯燥的死記硬背條文要趣味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樣,在分與拿中,學生初步感知了分數意義在解決有關實際問題當中的應用價值,這對學生的后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6、概括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過前面的自學、一系列的不一樣層次的練習,充分感悟分數的意義,從而自然得出分數的意義這一概念。)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五年級下冊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盡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后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后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于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學生自己尋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建立分數的概念。這節課我主要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二)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用4個簡單的拍手問題,作為新課教學的切入點,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同時回憶分數的讀寫法、以及分數的產生、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分數這么重要只學會分數的讀寫是不行的,引入新課分數的意義。

  (二)設問導學,探究提示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1/4作例子,讓生小組合作,從身邊尋找素材,如書,本,筆等等動手操作。來表示1/4。參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舉單位“1”。

  設計意圖:單位“1” 是教學中的難點。通過學生分一分,借助動作思維使學生先獲得鮮明感知,即直觀地感知到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然后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使學生理解起來容易,突破了教學難點。動手分一分,還可以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平均分”和單位“1”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這樣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1)寫一寫用哪個分數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么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觀察、寫一寫、說一說使學生再一次獲得感性認識,然后在頭腦中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這樣讓學生經歷了這些分數的形成過程同時,也理解了這些簡單分數的含義。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并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設計意圖:創造分數能直觀地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么多的分數,那什么叫分數?

  (2)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這部分讓學生在建立“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能抽取出它們的共同本質屬性,然后把這些共同本質屬性進行推廣。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最后接著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設計意圖:分數單位理解起來不難,所以放手給學生自學。這樣既可以為學生指導讀書的機會,培養自學能力的同時,也能為學生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書p63T1—2。

  2、書p64T8

  3、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分數。

  設計意圖:在練習中進一步體會: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時也使學生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采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

  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學資料: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本事。

  (3)經過創設互相協作,進取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所以,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經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夠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本事。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供給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一樣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能夠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能夠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到達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能夠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一樣,取的份數不一樣,產生的分數也不一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了解分數的產生

  經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經過調查、把自我明白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經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能夠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能夠表示什么呢?為了便于同學們研究問題,教師為學生供給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團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后,教師出示課件,經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能夠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能夠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經過比較相同與不一樣,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一樣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一樣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一樣,取的份數不一樣,分數也就不一樣,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么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到達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頭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頭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教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教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貼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齊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數學下冊分數的意義。

  2、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分數的產生,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說明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一些直觀演示,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教學重點、難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創設情景、啟發誘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等教學法,并穿插直觀演示。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正方形紙、四個蘋果、一米長的繩子,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設計思路

  本節課著重研究的是分數的意義,主要設計思路是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去實踐,從而自己得出分數的意義。在備這節課時我就挖空心思地為學生考慮,應該準備哪些材料讓學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讓學生容易操作又能進行有效學習?最后決定用一張圓形紙片、一張長方形紙片、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正方體以及一些火柴棒,組織學生分小組學習,提高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盡量做到讓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體驗了愉快的學習過程之后才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使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從而使他們獲得發展。

  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利用我為他們準備的材料展開別開生面的研究,在小組合作操作過程中,學生獲得許多不同的分數,然后從這些不同的分數產生中逐漸得出分數的意義。特別是學生在利用正方體和火柴棒進行操作的時候,可以從中很好地體驗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突破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部分我將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復習回顧,激活記憶

  2、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1)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2)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3、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4、課堂總結,全面升華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二、 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 ,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 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后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匯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么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 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 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 結合學生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書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主干,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分數"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是他們在四年級學習中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以及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盡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后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后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于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使具體形象向抽象轉化,建立分數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學理念,這節課我主要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1、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2、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憶舊引新。

  師:關于分數,你們已知道了哪些知識?"在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的同時,學生可能會談到分數的讀寫法、分數的產生、分數的各部分名稱、簡單分數的含義等(如1/2 1/4),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

  (二)提供材料,學習新知。

  1、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實物感知)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作例子(如:1/4)讓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師:你能否用學具袋中的學具(學具袋中有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多根小棒、多個正方體)來表示1/4?

  (1)小組合作分一分或擺一擺

  (2)大組匯報(邊說邊展示作品)

  (3)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的表示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

  (5)列舉單位"1"。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1)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么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并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么多的分數,那什么叫分數?

  (2)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3)最后接著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

  2、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

  3、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采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 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分一分、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通過例題說一說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

  四、說教學程序

  (一)課件展示,回顧舊知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說出對分數的了解。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說一說理解單位“1”的含義。

  (1)課一開始,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接著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通過思考、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并嘗試說說各個分數表示的意思。逐步引導學生歸納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也為揭示分數的意義做了較充分的準備。

  (2)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3)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2、動手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先通過說一說一步步的揭示分數的意義。

  (2)練習結合具體實例說說分數的意義。

  五年級一班的三好學生占全班認數的9分之1。適當引導學生把全班人數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9份,三好學生有這樣的2份,像這樣對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分數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3)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在數軸上表示各分數。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1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又學習了把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單位。為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例1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涂色部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感受被平均分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數的意義并認識分數的單位。“試一試”和“練一練”要求學生說明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該分數含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不斷鞏固對分數單位的認識。練習六的1-5題主要是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

  根據上述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 讓學生在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難點:認識分數單位以及對單位1的理解

  接著我將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以及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在小組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為了掌握這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寫一寫,動腦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我將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部分我將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復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匯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后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 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里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著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 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么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于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于最后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后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并板書——分數的意義。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著讓學生試著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系。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分數單位,接著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里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么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并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系,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后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四、課堂總結,全面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2

  一、指導思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將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開發與增強。

  二、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后續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三、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途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發展史。

  (2)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2、能力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態度的價值觀:

  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2、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概念。

  六、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七、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八、教學流程:

  (一)展示資料,了解分數的產生

  1、請一個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說一說用"米"作單位,測量結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

  2、在古代,人們已經遇到這樣的問題,請看第60頁上面的插圖。

  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平均分配一些東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請看第60頁下面的插圖。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例子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這一環節的設計,調動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對分數有了初步再現,展現了分數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了數學文化。

  (二)動手操作,創造分數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四人一組為單位,每組有一套學具,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然后讓學生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提出要求: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匯報交流展示的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互動分為兩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圖,(課件)以教師首創了一個分數1/2為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造不同的分數嗎?"激發他們創造的欲望,學生動手操作一定會創造出不同的分數如(課件)。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教師引題"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由于教師給出了三個答案,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辯解、交流中,知道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整體的三分之一。(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直觀的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后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把8面小旗,6只熊貓分別看作了一個整體。"從而再一次揭示了一個整體,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由此拓展"我們還可以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學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會說"我把一張餅看作一個整體,把4個棋子看作一個整體,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個整體,把全校師生看作一個整體等等,從而深刻體驗了一個整體的含義,進而引出單位"1"、最后借助一組練習題,通過對1/2、3/5兩個分數意義的理解,逐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進而揭示課題,完成板書。

  4、巧妙練習,強化意義

  比如為"1/4"這一分數配圖(課件)教師提出要求"大家看這里有一個分數,你能試著給它配幾幅圖嗎?配出一幅的是達標,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優秀。"借助激勵性的語言,學生們一定會躍躍欲試,可能會出現許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數1/4,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為學生假設的整體不同,也就是單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來的圖是不一樣的。借助為分數配圖這一環節,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強化了分數的意義。

  (三)媒體演示,揭示產生

  其內容就是分數的產生過程,其目的就是創造一種寬松、愉悅的氛圍感受數學文化。(課件)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點撥,學生是在一種自主、自動的時間和空間中,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學習目標的。實現了先進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

  (四)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教學反思

  《分數的意義》這堂課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課堂實踐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學設想,使我得到很多啟發。本節課教學的主要特點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能用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對于教學目標的重新認識及由此采取的相應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我認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確定基礎與發展并重的教學目標

  以人發展為本是當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節課中,教師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并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數學學習活動來發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2、著力于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步驟,學生通過自主選擇研究內容、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相互質疑等學習活動,獲得了快樂數學知識,學生的能動性和潛在能力得到了激發。體現在兩大特點;一是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兩種學習方式,重視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判斷、交流、動手操作抽象出分數的意義。二是做到了學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識,教師決不替代。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多種平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時出現,就是讓學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平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這樣的份數,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義,并能用分數表示;對不懂的地方和發現與別人不一樣的,有提出疑問的意識,并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加以解決。這樣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揮創造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3、營造民主、寬松的探索學習氛圍

  這節課從一開始到結束,始終處于熱烈的氣氛之中,平等的師生關系和開放的學習方式,有力地支撐了這種積極的氛圍,形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二是注重課堂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的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真正懂得如何與他人融洽地協作學習,真正懂得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面對新知識,敢于提出一連串想知道的新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廣泛地探討,使概念內涵充分揭示,讓學生動手操作深化對分數的理解。整節課都在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數學,獲取知識。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了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老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么呢?為了便于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后,老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么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老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何?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老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一課。

  一、教學指導思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將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開發與增強。

  二、教材結構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們確立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這是第一項目標也是基本目標;借助為分數配圖,深入理解分數的意義,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這兩項目標是在第一項目標的基礎上對學生思維的一種拓展。

  2、能力目標: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在教學中擬訂教學的重難點為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途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全課以"談話導入,喚醒已知—動手操作,創造分數—媒體演示,揭示產生"三大主線貫穿全課,其中動手操作,創造分數這一大環節包括動手操作,感知意義;師生互動,理解意義;深化整體,總結意義;巧妙練習,強化意義四步。設計了如下一節課:

  (一)談話導入,喚醒已知

  輕松談話:"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你們知道哪些與分數有關的知識?"在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的同時,學生可能會談到(課件)教師適時小結一個蘋果、一張餅都稱之為一個物體,一米長的繩子把它叫做一個計量單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我們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當學生已經把所相關的知識說充分了,教師適時走進去"老師知道它也和分數有關,你們看(課件)這是10個小朋友,當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的時候,還可以說是一群小朋友,這一群小朋友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結果用分數表示。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借助集合圈滲透一個整體的同時,讓孩子們感知到當我們把很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的時候,我們也可用自然數1表示。它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結果也可用分數表示。為下一環節的動手操作指明了道路。

  (二)動手操作,創造分數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四人一組為單位,每組有一套學具,包括一米長的繩子、一張紙、六塊餅干、12個小方塊……(課件)然后讓學生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提出要求: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匯報交流展示的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互動分為兩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圖,(課件)以教師首創了一個分數1/2為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造不同的分數嗎?"激發他們創造的欲望,學生動手操作一定會創造出不同的分數如(課件)。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教師引題"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由于教師給出了三個答案,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辯解、交流中,知道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整體的三分之一。(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直觀的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后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把8面小旗,6只熊貓都看作了一個整體。"從而在一次揭示了一個整體,由此拓展"我們還可以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學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會說"我把一張餅看作一個整體,把4個棋子看作一個整體,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個整體,把全校師生看作一個整體等等,從而深刻體驗了一個整體的含義,進而引出單位"1"、最后借助一組練習題,通過對1/2、3/5兩個分數意義的理解,逐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進而揭示課題,完成板書。(課件)學生是在感知、理解中總結意義,掌握新知的。

  接下來通過習題,進一步鞏固所學新知。

  4、巧妙練習,強化意義

  比如為"1/4"這一分數配圖(課件)教師提出要求"大家看這里有一個分數,你能試著給它配幾幅圖嗎?配出一幅的是達標,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優秀。"借助激勵性的語言,學生們一定會躍躍欲試,再優美的樂曲中大顯身手。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作品。(課件)那么同是分數1/4,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為學生假設的整體不同,也就是單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來的圖是不一樣的。借助為分數配圖這一環節,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強化了分數的意義。

  (三)媒體演示,揭示產生

  其內容就是分數的產生過程,其目的就是創造一種寬松、愉悅的氛圍感受數學文化。(課件)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點撥,學生是在一種自主、自動的時間和空間中,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學習目標的。實現了先進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5

  一、教材分析

  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們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后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后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們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們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們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們學法指導。

  (1)通過教學使學生們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們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們: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們,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們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們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后讓學生們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提出學習要求。學生們操作,匯報交流展示學生們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們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么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學生們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結合學生們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們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們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們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們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們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們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們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了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么呢?為了便于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后,教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么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通用14篇)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拓展與深化,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得到分數。...

  • 實用的《分數的意義》教案(精選15篇)

    一、 說教材(1) 教學內容:浙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p69——72分數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約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分數的意義”教學實錄與反思(通用2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73~75頁。教學目標1. 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經歷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掌握分數的讀寫方法。...

  • 青島版《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精選14篇)

    一、教材分析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們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

  • 人教版分數的意義教案(精選2篇)

    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第85-87頁。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及單位“1”的含義。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義。...

  • 《分數的意義》教案模板合集(通用12篇)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一課。一、教學指導思想《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

  • 分數的意義教案集錦(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理解單位“1”,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分子、分母表示的實際意義。3.使學生受到“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精選12篇)

    一、說教材。本節課我教學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這是一節概念課。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對分數深入學習和探究,認識單位“1”,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

  • 關于《分數的意義》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 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分母、分子的含義。2.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3. 通過層層設疑,不斷強化學生的質疑意識,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

  • 小學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案(通用16篇)

    教學內容:分數意義的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學過程:一、復習1、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數( ) 表示2、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

  •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模板錦集(精選2篇)

    一、說教學內容:《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二、說教材《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

  • 人教版分數的意義五年級下教案(通用2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45-46頁內容。設計理念:分數的概念是一個原發性概念,學生頭腦中沒有與之對應的上位或下位的概念,因此在教學時遵循數學概念的形成規律,按照實例觀察——分析共性——抽象屬性——歸納概念的流程有針對...

  • 有關分數的意義教案范文(精選16篇)

    教學內容:《分數的意義》第一課時。學情分析:學生在三年級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已經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已經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還會比較分數大小及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 分 數 的 意 義(通用14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義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教學目的: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么是分數,進而理解,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數學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2、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一部分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3、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

  •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