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通用13篇)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1
1、本單元內容的結構及其地位作用
《分數的意義》位于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主要學習內容有: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最小公倍數與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些都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并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產生和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4、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
說教法:
牽引法:
學生已經能將一個物體平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數準確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導學生由平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分一些物體,知識牽引過渡,降低了學習難度。
歸納法:
在三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平分一些物體,得到一些分數,在原有基礎上,更加深了對分數的認識,進而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指導練習法:
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分數單位后,通過幾組練習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說學法: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探討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知道單位1是什么,平均分了幾份,這樣的幾份表示什么。學生在獨立思考后,再小組探討、交流、匯報,理解各個分數的具體含義。
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課前讓學生猜謎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從中引出本課教學內容。如:一分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課件出示)
(1)將1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這一份怎樣表示?能用整數表示出來嗎?
(2)課件出示蘋果圖,學生用分數表示出來,問有什么發現?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歸納:分數的產生、意義。
2、認識單位1
我為各小組準備了數量不同的物體,讓學生運用平均分的方法來分,在分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師強調說出單位1的含義,不僅指一個物體,還可以是一些物體。(課件出示)
(2)學生舉例:加深對單位1的認識。
(3)說明:單位1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單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讓學生自學分數單位(出示課件教學)
(1)引出分數單位的概念,強調其中的一份。
(2)指導完成P64的第8題。(課件出示學生做,讀出分數,并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三、新知運用
課件出示習題,讓學生做,當堂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小組比賽,學習積極性高。
四、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再總結。
說板書設計:
板書了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重點板書了分數的意義幾分數單位的概念,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2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后續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一)教學目標
縱觀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以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
1、借助直觀操作和展示,在說說、分分、畫畫、寫寫、折折、涂涂等活動中經歷“分數意義”的建構過程,理解單位”1”,溝通分數和整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義,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豐富的現實情境,通過具體的數量感知分數的豐富內涵。
能力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情感目標:
了解到分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愉悅感和成功感。
(二)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抽象。
(三)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二、說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創設情景、啟發誘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等教學法,并穿插直觀演示。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
圓餅模型、正方形紙、四個蘋果、一米長的繩子,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圖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知: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天,行至途中,都感到又饑又渴,師傅吩咐悟空找些吃的東西。不一會兒,悟空抱回一個大西瓜。師傅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吃一份。剛一分好,豬八戒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塊。這時,師傅問:“八戒,你能說出你手中的西瓜是多少個嗎?你能用一個數把它表示出來嗎?”八戒抓耳撓腮,怎么想也想不出來該怎么表示。
聰明的同學,你們能幫八戒說出他手中的西瓜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嗎?該是多少個嗎?
通過創設情景引入,不僅對分數有了再現,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分數產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學生在故事中產生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從而自然而然的點題。
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二) 了解分數的產生史:
分數起源于分。在原始社會,人們集體勞動要平均分配果實和獵物,逐漸有了分數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計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測量過程中,當得不到一個整數的結果時,便產生了分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展現了分數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了數學文化。
(三) 動手操作
操作分數
感知單位“1”
(1)畫一畫,涂一涂,涂畫出圓餅模型的四分之一。
(2)折一折,將正方形紙折成相等的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上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分一分,四個蘋果分給四個同學。
(4)剪一剪,1米長的繩子平均剪成四份,表示出它的一份。
學生動手操作完之后,拋出問題,讓生展示激烈的討論:
在表示四分之一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通過知識經驗的遷移,明白許多物體也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從而突顯單位“1”的豐富含義。
理解意義和分數單位。
此環節的設計,是在學生充分感知單位“1”的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同時通過具體的操作明白由于分的份數不相同,因而分數單位也不相同,分母是幾,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的數學結論。同時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概念的理解。
(四) 學以致用: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基礎知識練習: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說生活中的分數:此題設計旨在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五、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是一個整體,從而彰顯本節課的重難點:“單位1”,其實旨在向學生說明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東西皆可被看作一個整體,即單位“1”。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3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將為以后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假分數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奠定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
(2)、學情分析:由于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對學生學習有著一定難度,尤其是對單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將抽象的知識與直觀形象的場景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標:
我設計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并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對數學出示好奇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借助圖形感知、類比推理,讓學生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讓他們主動參與,把抽象的教學變為直觀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和單位“1”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必須明白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表示出來的分數也不一樣;在一定情況下,分數雖然一樣,如果選取的份數不一樣,看作的整體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抽象,所以要多舉實例,多加比較,多方引導,才能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畫一畫、折一折、說一說、講一講、做一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教學流程:
為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節課我設計了1、創設情境,認識“1”2、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3、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4、借助分數,歸納分數單位5、應用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6、學生談收獲六大環節進行,循序漸進、步步深入,來達到預設的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認識“1”
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來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個物體,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體,也就是說任何物體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無所不包,我們就在1上加個引號,由此引出“1”
第二個環節: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通過3個蘋果作為“1”,類比推出6個蘋果,12個蘋果,18個蘋果中含有多少個“1”,有幾個1就是幾,3個蘋果所看作的“1”,其實就成了一個計量的單位,從而引入單位“1”。
第三個環節: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通過1個月餅這個單位“1”那么,下面5個月餅、1個月餅、不完整月餅,又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再通過1個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感知分數和整數與單位“1”的聯系,再通過不完整的月餅、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觀察、對比,歸納出分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借助分數意義,歸納分數單位
通過分數的再認識,你能利用手中的圖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個分數。引導中還有多少個,中還有多少個,從而歸納出分數單位。
第五個環節:應用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
練習是鞏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設計了:
1、現實生活中,分數的確很多。同學們之所以看到的不多,還是因為我們關注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報刊了解更豐富的世界時,你會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離不開分數網絡中分數。
2、自我檢測。(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紅色部分)
3、給出分數1/4,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體有多少朵。
以上練習的安排,檢測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認知情況;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更加了解分數的意義的欲望。
第六個環節:總結升華應用分數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獲,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小結: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什么數?你能說說嗎?
2、能不能談一談分數在你身邊的應用呢?
四、說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內容,我分了兩版進行板書,既突出了重點,也強化了難點,讓學生一目了然。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4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分一分、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通過例題說一說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
四、說教學程序
(一)課件展示,回顧舊知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說出對分數的了解。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說一說理解單位“1”的含義。
(1)課一開始,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接著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通過思考、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并嘗試說說各個分數表示的意思。逐步引導學生歸納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也為揭示分數的意義做了較充分的準備。
(2)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3)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2、動手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先通過說一說一步步的揭示分數的意義。
(2)練習結合具體實例說說分數的意義。
五年級一班的三好學生占全班認數的9分之1。適當引導學生把全班人數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9份,三好學生有這樣的2份,像這樣對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分數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3)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在數軸上表示各分數。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書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主干,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分數"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是他們在四年級學習中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以及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盡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后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后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于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使具體形象向抽象轉化,建立分數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學理念,這節課我主要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1、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2、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憶舊引新。
師:關于分數,你們已知道了哪些知識?"在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的同時,學生可能會談到分數的讀寫法、分數的產生、分數的各部分名稱、簡單分數的含義等(如1/2 1/4),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
(二)提供材料,學習新知。
1、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實物感知)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作例子(如:1/4)讓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師:你能否用學具袋中的學具(學具袋中有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多根小棒、多個正方體)來表示1/4?
(1)小組合作分一分或擺一擺
(2)大組匯報(邊說邊展示作品)
(3)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的表示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
(5)列舉單位"1"。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1)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么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并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么多的分數,那什么叫分數?
(2)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3)最后接著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
2、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
3、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采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 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6
今天我所講的《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基礎,百分數的意義是分數意義的延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利率、利潤、折扣等實際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教材先聯系生活實際呈現了程序格式化進度、服裝面料和里料的成分、汽車銷售情況的百分數,再結合實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最后教學百分數的讀寫,這樣的內容編排,不僅注重了知識的遷移,體現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還有利于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意識的培養。
百分數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知識準備上,他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這為學生在理解分數的基礎上,完成對百分數意義的自我建構打下了基礎;在生活經驗上,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了百分數,并且能夠正確地讀出百分數,但還不能從數學的角度準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在學習能力上,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自主看書學習能力、根據具體問題主動預習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學中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及時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與區別,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顯得尤為重要。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情況的考慮,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結合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建構過程,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百分數,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別
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目標定位于:
1、我能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我能辨析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和區別,能用百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體會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優越性。。
教法學法:
本節課本著“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采用“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借助導學案,通過“三學一練一測”,即:三學:獨學自探、合學互探、展學提升;一練:隨機練習;一測:當堂檢測,引導學生采用獨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親身經歷“認識——完善——理解——應用”的過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這里我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節課我雖然采用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流程,但并沒有完全的放手,而是在各個環節都進行了適當的點撥,在放手中又適時地扶一把、推一下,使學生能在導學案的引領下更有效的.展開自主學習,從而節省教學時間,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另外為了有效解決課內40分鐘完不成既定教學任務這一矛盾,我有意將獨學自探環節的內容作為預習作業,讓學生在前一天回家獨立完成,之所以這樣做還有另外的兩個原因就是:四年級一年我曾以這個班為實驗班級,進行了個人市級實驗課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預習策略的研究》的實驗研究,學生們已經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這種提綱式預習作業對他們來說完成起來難度不大,另一方面將獨學自探環節作為課前預習,也能使課堂上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合作學習,展示提升及鞏固練習,不知道這些算不算是本節課的瑕疵.)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課前預習,獨學自探
按照教師出示的導學問題,學生自己研讀教材內容,進行獨立思考,理清知識體系,弄清百分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以及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別等問題,完成隨堂筆記。這里還創設了讓學生比較誰的投籃命中率高一些這樣一個拓展問題,力求讓學生體會百分數更易于比較這一優越性,從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吃得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拓展問題僅供有能力的同學去探究思考,不作為小組展示內容)。這一環節安排在講授新課的前一天,作為預習作業布置給學生。在新課開始前教師對學生的預習完成情況進行初步的檢查,并給予評價。
第二環節:分享信息,引入新課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所以課前布置了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個實際應用的百分數的作業,開課伊始先讓學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數,然后教師通過課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數,引導學生初步感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起學生深入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從而引出新課。
第三環節:分步引導,自主學習
第一步:合學互探
首先小對子間互相檢查學習筆記,用紅筆修正補充,并根據完成情況作出等級評價;然后各個小組在組長帶領下,針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修改隨堂筆記,準備預展。
第二步:展學提升
各個小組通過抽簽明確各自的任務(其中每一個展示單元由一個小組展示,一個小組補充),教師在各組匯報過程中進行隨機的點撥指導。如:強調“%”書寫時要注意斜線兩側的兩個小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被誤認為零;對學生填寫的百分數與分數異同的表格進行指導。在學生完成展示任務后,找同學講解拓展問題,并通過課件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了解將命中率化成百分數更易于比較誰的投籃命中率高,體會百分數的優越性。
這里我想著重說明的是:這節課上我嘗試著將教材中“你知道嗎?”的內容引入課堂教學,在學生探究完百分數的讀寫之后,讓學生閱讀這一材料,既能鞏固所學知識,體會百分數的廣泛應用,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數學教材中的“你知道嗎?” 穿插于全套教材,內容豐富,極具典型性和概括性,無論是從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學科間的橫向聯系,促進學生知識的生活化,還是從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等方面來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這個版塊是作為一個非正式的教學內容呈現的,教學目標是隱性的,所以很多教師對這一版塊的內容并沒有足夠重視,基本上是視而不見,或者只是簡單的說一句:“課后自己讀一讀”。今天這節課我將這一內容作為一個探究的小問題來處理,方法也未必就恰當,但我也是只想做一個小的嘗試,也想用這種方式來“拋磚引玉”。
第四環節:同類演練,達標檢測
第一步:隨機練習
首先通過完成書上的讀、寫百分數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然后讓學生說出所給信息中百分數的意義,并談感受,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教育;又通過看圖說百分數這樣一道開放式練習,進一步檢查學生們對百分數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二步:當堂檢測
有效的練習設計可以使學生達到鞏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所以在隨機練習的基礎上,設計了當堂檢測試題。學生獨立完成當堂檢測練習后,由老師批閱組長的練習,組長批本組組員的練習,并為有錯誤的同學講清錯因,實現“兵教兵,兵強兵”的目的。并設計了趣味練習,讓學生根據成語寫百分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體現了學科之間的有機整合。
第五環節:總結評價,反思提升
首先讓學生交流這節課的學習收獲,再次鞏固所學知識;并讓學生用百分數說一說對老師的課堂評價和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并根據課堂上所記錄的分數,評選出本節課的最佳小組。最后通過兩句名言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教學始終都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雖然我竭盡所能,但由于能力有限,所以本節課無論是在導學案的設計,還是在教學流程的把握方面都還有許多的不妥之處,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以幫助我不斷改進,不斷提高,謝謝。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7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等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為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主動學習、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在動手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及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本節課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先來回顧舊知,,在集體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畫一畫,寫一寫,選一選,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三、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構建和諧的課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組織教學的。
1、情境導入,理解單位“1”,感悟分數意義。
教學中,一開始,由故事引入“平均分”“分數”兩個概念,提出“生活中這樣的分數有許多,書上也有這樣的例子。然后讓學生自學課本說清分數的產生。
接下來,讓學生用學具在折、畫表示一個分數的實際操作中回憶、復習已有的'知識,讓每個學生多種方法創造分數。讓學生上臺展示成果,體現了“做數學”的過程。同時,學生在相互傾聽、相互補充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自己對分數的直觀感受。
然后老師反問學生,究竟什么是分數呢,學生再次自學課本,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然后小組交流,看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讓學生在自學、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再次體現“做數學”的活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使每個學生盡可能的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教師只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先得出一個完整的“分數的意義”的概念,然后針對某些疑點、難點展開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
概念,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維能力。
第二個環節,認識分數單位,加深分數意義。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在感受分數單位的特點后,先總結再自學課本,從而掌握分數單位。
第三個環節:生活應用,鞏固分數意義、
練習設計力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既鞏固新知,又發展思維,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如:達標練習中的“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練習的梯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這個練習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分數的意義,也為后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如:“拓展延伸”這一環節中“選分數涂色”,我的意圖是讓學生選分數,涂色表示分數,使學生的思維從單個物體的平均分跨越到多個物體的平均分。讓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展示。整個環節,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說理的過程中全面理解了單位“1”的含義。本節課設計的這些開放性練習題,可以使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得以擴展,給不同層次的同學展示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個環節的提升,是逆向思維的練習。同樣的一個同學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數,猜測單位“1”是多少,在比較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從而使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個環節:課堂小結、
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做數學”。老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讓學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數”,很自然地使學生體驗、感受分數形成的過程。分數意義的探索完全在學生自己實踐、合作、思考下獲得。學生“學習的主人”色彩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學生充分的交流,適時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很恰當地體現了自己指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數的意義。體現了“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的現代思想。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8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又學習了把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單位。為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例1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涂色部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感受被平均分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數的意義并認識分數的單位。“試一試”和“練一練”要求學生說明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該分數含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不斷鞏固對分數單位的認識。練習六的1-5題主要是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
根據上述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 讓學生在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難點:認識分數單位以及對單位1的理解
接著我將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以及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在小組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為了掌握這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寫一寫,動腦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我將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部分我將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復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匯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后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 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里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著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 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么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于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于最后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后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并板書——分數的意義。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著讓學生試著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系。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分數單位,接著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里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么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并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系,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后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四、課堂總結,全面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9
一、 說教材
(1) 教學內容:浙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p69——72
分數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約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是:先讓學生了解分數的演變過程,然后讓學生自學課本,說出自學課本后又知道了關于分數的哪些知識,接下來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通過一系列的不同類型的題目,使學生對分數的意義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單位“1”,從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學重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分數的意義。
(4)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二、 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學法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獲取新知。
三、 說學法指導
有意識地教給學生獨立探索的方法,使其養成自學習慣,獲取知識的同時,進行總結歸納,多層次練習形成技能。
四、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1、出示分數演變過程圖,引出分數。
2、說說關于分數已經知道了些什么。
3、還想知道些什么。
(設計意圖: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改變傳統的概念教學“復習---引新---練習---鞏固”的程式化教學。)
(二)自學課本,了解新知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本,自學課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說說自學課本的過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設計意圖: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自學課本,使學生真正走近了“分數”,《分數的意義》一課中,學生對于單位“1”的理解是一個難點,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本、提出問題、辨析問題,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加速”。
這跟單純的講理論完全不同,自學課本后,學生很愿意把自己從課本上得到的知識告訴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層次題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個1/3的長方形的陰影部分,問:陰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數表示?
(2) 出示一個3/8的圓的陰影部分,學生猜可用什么分數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體的1/4,學生畫這個整體。
(設計意圖:雖然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知道了分數的意義,但這只是表面的知識,設計猜一猜這個環節不再是分數意義的定義的簡單模仿與套用,而需要學生對分數意義的本質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數意義,才能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題目將抽象的分數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表象模型,這個構建過程是富有創造性的.、富有挑戰意義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搶答
(1)將6支、8支、10支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幾支?
(2)將一盒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來表示嗎?
(3)可以用3支表示嗎?
(4)再加2支還能用1/2來表示嗎?
3、6支鉛筆拿出它的2/3
4、拿粉筆,三盒分別拿出1支、2支、3支都占這幾盒粉筆的1/5,每盒有幾支粉筆,每份有幾支?比較三個1/5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數學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體形象事物的抽象與“升華”,
針對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沒有把書本上現成的分數的意義告訴學生而設計了這些環節的教學,當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時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概念學習,引導學生猜一猜,想一想,動手畫一畫,親身體驗,合作交流,向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讓學生在做中學”。讓他們明白不同物體所表示的整體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過來,同樣是1/5,由于單位“1“不同,實際上表示的鉛筆的枝數卻不同。整堂課由于設計了不同類型的教學環節,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使他們在不經意間,建立了數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
5、分一分:按老師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體會分數意義中“平均分”、“分幾份”、“取幾份”的含義,這比枯燥的死記硬背條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樣,在分與拿中,學生初步感知了分數意義在解決有關實際問題當中的應用價值,這對學生的后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6、概括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前面的自學、一系列的不同層次的練習,充分感悟分數的意義,從而自然得出分數的意義這一概念。)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在第七冊的分數的初步認識中,學生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并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學生理解了單位“1”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個整體,
才能正確理解分數的意義,也為以后學習分數的知識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體驗、探究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說課過程 :
新課標指出:努力營造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在本節課中,我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創造分數,不僅有利于學生廣泛參與,也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創造欲,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同時也使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現的機會,真正使學生在做中學。
1、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學生已經理解了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那么把一個整體平均分,雖然書上沒有學過,但對于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不是一個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經驗中應有所認知。因此,我打算在課上分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課前提供給每一小組的材料(1分米的線段,4枚棋子,8支鉛筆,6塊橡皮,一根繩子)。學生四人為一組,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對學生提出要求:“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合作交流,盡可能多的創造一些分數,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表示?我們匯報交流的重點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交流結束以后,組織討論:大家在得到這些分數的時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點要注意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強調指出:必須是平均分成的。
接著討論:平均分的對象相同嗎?你能把這些平均分的對象進行分類嗎?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教師隨機板書“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最后教師指出:無論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為了加強理解單位“1”的含義,緊接著要求學生舉例說說:我們還可以把什么看作單位“1”?學生在大量舉例的同時,充分理解單位“1”的含義。在突破單位“1”的含義這個難點以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概括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借助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互動分為兩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圖,(共8面)以老師首創一個分數1/2為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造不同的分數嗎?”從而激發他們創造的欲望,學生動手操作一定會創造出不同的分數(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老師引導說“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10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數的意義》。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又學習了把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單位。為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例1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涂色部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感受被平均分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數的意義并認識分數的單位。“試一試”和“練一練”要求學生說明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該分數含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不斷鞏固對分數單位的認識。練習六的1—5題主要是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
根據上述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 讓學生在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難點:認識分數單位以及對單位1的理解
接著我將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以及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在小組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為了掌握這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寫一寫,動腦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我將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部分我將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復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匯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后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 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里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著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 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么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于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于最后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后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并板書——分數的意義。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著讓學生試著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系。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分數單位,接著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里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么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并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系,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后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四、課堂總結,全面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1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了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么呢?為了便于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后,教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么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12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于分數的意義,學生在四年級時,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是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理解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能說明一個分數中有幾個分數單位。
3、在理解分數含義的過程中,滲透比較、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
三、說學情: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包括兩塊內容:分數的產生和分數的意義。分數是人類為了適應客觀實際需要產生的。分數的意義從原先的把一個物體看作單位“1”拓展到把一些物體看作單位“1”。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出示一個平均分成4份的圓,其中一份涂色。讓用一個數來表示涂色部分引出1/4,回憶1/4表示什么,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探究分數的意義。
1、動手操作
同桌兩人合作:
(1)從信封中選取一樣材料,通過分一分、畫一畫等方法表示出1/4。
(2)同桌兩人互相說一說是怎么表示1/4的。
(材料:1張正方形紙片,1條繩子,4個蘋果圖片,8只熊貓圖片)
2、反饋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1/4的?
(強調:無論是分紙片、繩子(一個物體)還是4個蘋果、8只熊貓(一些物體),每次都是平均分成4份。)
3、歸納小結,認識單位“1”
師:剛才在表示1/4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像一張紙片、一條繩子我們稱作一個物體,而4個蘋果、8只熊貓就稱作一些物體,無論是一個物體還是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板書)整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但是和普通的1又有所不同,我們通常叫它單位“1”。(板書)
師:還有什么物體可以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
預設:一個班級,一群羊,一堆蘋果……
4、再次研究1/4和3/4
(課件出示)露出的部分是一個整體的1/4,你能說一說它的整體是多少嗎?
預設:這個單位“1”是12個正方體。因為露出的3個正方體是這個整體的1/4,說明還有3份這樣的正方體,就再擺3份,每份3個。
師:這里是把什么看做單位“1”了?
預設:12個小正方體看作單位“1”。
師:很好!那遮住的這一部分應該用哪個分數來表示呢?為什么?
預設:3/4,因為這里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4份,遮住的是3份。
(三)認識分數單位。
1、自主完成P46做一做。
師:這里把什么看做了單位“1”?
預設:把一堆糖看做了單位“1”。
師:像這樣,單位“1”可以分成2份、3份、4份、6份等等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單位。
請你說說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并說說它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學生分別匯報。
(四)練習鞏固。
1、你能自己任意寫出一個分數,并說說這個分數表示的意思嗎?
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教材第48頁第6題。
3、教材第48頁第6題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五)了解分數的產生。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來聽聽小精靈的介紹吧!……看來,分數是我們在生活中測量、分物時,或者計算時得不到一個整數結果的情況下產生的,來源于生活或者數學中的客觀需要,正是由于這些需要,我們以后還會認識更多其他數。
(六)拓展備用。
如果這表示是2/5,那么單位“1”是多少?
四年級《分數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小學數學組2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分數的意義》。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展開。首先來看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分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分數概念的教學是分數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也是把分數概念由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的開始。學習本教材之前,學生已初步了解分數的概念是“平均分”,但對于單位“1”的認識還局限在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之內。因此,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從而全面理解分數的意義,為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打下堅實基礎。
鑒于此,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我擬定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寫一寫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成勇于探索的精神,認同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這樣的三維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教學的規律,更多的關注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制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采用直觀演示—引導探究—觀察比較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手、眼、口、腦等多種器官參與認識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因此在學法上我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通過討論交流,小組合作,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地建構數學知識,體驗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讓學生們感受到“生活處處皆數學”。
三、說教學過程
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我以“激趣導入,喚醒已知——自主探究,概括新知——巧妙聯系,強化訓練——課堂總結,全面升華”四大主線貫穿全課,并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一)懸疑激趣、喚醒已知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習興趣是支撐和推動學生投入學習的巨大動力。因此,我在導課環節將“一分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穩”四個成語引入課堂。提問學生,你能說出這些成語所隱含的分數嗎?在學生正確回答完后,我接著說,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分數的興趣,又喚醒了學生的舊知,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究中。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我以多媒體課件出示兩幅圖,請學生說出各部分分別代表幾分之幾。在學生初步感知分數意義的基礎上,我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把許多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課件出示6只熊貓提問學生,你能平均分嗎?可以有集中分法?每份可以用什么樣的分數表示呢?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我們可以把6只熊貓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1只熊貓就占這個整體的1/6;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2只熊貓就占這個整體1/3;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3只熊貓就占這個整體1/2。我們把6只熊貓組成的整體,用自然數“1”表示,在數學中我們稱它為單位“1”,并引導學生區分單位“1”和平時的自然數1的不同,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后,老師設疑:你能用課前準備的12根小棒、8個正方體,自己創造一些分數嗎?你還能用分數表示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里面占幾分之幾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悟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數,也準確說出了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里面占幾分之幾。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單位“1”和“平均分”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我提議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分數的含義,老師綜合學生回答,概括總結出了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流程使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更深刻了,并對分數單位建立了清晰的表象。
(三)鞏固練習,強化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為使本節課能夠面向全體學生,我在設計練習時盡量做到有梯度、難易適度、適時適量。
基本練習:看圖讀分數,并說出分數的具體含義。在幫助學生鞏固理解分數的意義同時,滲透環保意識的培養、科普知識的宣傳。
提高練習:猜一猜活動。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從第二個紙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二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學生順利完成后,我順應學生的想法提問,同樣都是1/6,為什么兩次的小棒總數不同呢?學生在辨析中明確: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6份,1份就是它的1/6。同時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學生體味單位“1”的變化,既強化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課堂小結
我將此環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性總結,讓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感受和收獲,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情感體驗。第二部分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情感性總結,我會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和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五)布置作業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會讓學生在課下和家長交流今天的收獲和感受,從而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并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
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應該是簡潔明了整潔美觀,重難點突出,能夠對學生理解本節知識有一定的強化作用,因此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說課,感謝各位老師的聆聽!(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