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課稿匯總(通用12篇)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1
說課題目:
FrntPage網頁設計技巧綜合運用
專家們、教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FrntPage網頁設計技巧綜合運用
我的說課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說教材
二、說教學目的
三、說學生
四、說教學方法及實現途徑
五、說有關教學設計中的三個引導點
首先說教材:
教材的選取:教材使用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信息技術教科書,高中第三冊,第一單元FrntPage網頁設計的總結運用課。這一教材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本節教學內容所處的地位:是鞏固與提高學生網頁設計技巧的極好機會,而且是教師抓住機會進行更精彩、更有意義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的關鍵時期,我想這點會在我后面的教學設計闡述中體會。
接下來說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鞏固前面已學的網頁設計技巧,而且將激發學生自主去探討,更多的網頁設計技巧。
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質;鼓勵學生們在這一網頁設計運用課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培養自己主動學習及探究能力和綜合信息素養 。
情感教育目標:
如何使信息技術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平臺,如何設計除了教會學生使用一些基礎軟件知識之外的更多的東西,這是我一直在計算機課教學中思考的一個問題;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一直應成為我們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教育目標之一,所以選擇母愛為主題,由此培養學生對母愛的理解及體驗母親對兒女平凡而偉大的愛;另外也為豐富我自己的'情感: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學人員,我希望在我的教學中做我應做的,做我能做的,多探討,多嘗試,豐富學生的內心同時,我也在其中豐富自己,并感受更多的快樂。
接下來說學生:
學生計算機知識背景:
我的學生是高二的學生,高二的的學生經過高一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后,他們有一定的網絡知識,如何設計一個教學環節不僅僅簡單讓學生回顧復習一下,而是能達到更高的層次,下面了解一下:
學生的身心特點:
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具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熱衷于展現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他們已不滿足于父母、老師的講解,或書本上的現成結論,
學生與父母的交流:
在高中階段,高生中的自主、獨立性使他們的個性處于極其張揚與反叛的時期,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往往在這一時期成為多事之秋。所以希望能通過這一教學,激發學生們心中對母親的愛的理解與感受。而如何根據學生情況,使這一美好的愿望在我的網頁設計教學中實現呢?用怎樣的教學設計與方法來進行呢?這對我們師生都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下面是實現這些教學理念的教學方法及實現途徑:
教學方法一及實現途徑:
用任務驅動教學設計與母愛內容相結合:
把所學的網頁設計技巧與母愛內容相結合,巧設任務,對學生進行引導。
例如:網頁中文字的修飾與滾動字幕的設計,讓學生結合母愛內容,自擬一個標題,進行設計展示;從有關母愛的資料中選擇感受深刻的有關母愛的段句并配上圖片在網頁中進行設計;同樣的背景圖片及音樂,另外表格對網頁整齊化的設計,都進行精心安排,結合母愛主題進行練習。
教學方法二及實現途徑:
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引導,師生一起互相探討學習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案設計中分別把所學的網頁設計技巧與母愛網頁設計一一對應,設計成任務,學生之間分組合作,互相學習,相互探討,把所有任務分成四組,班上學生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一個任務在全班進行展示,如果有任務本組不能解決的,讓其他組同學上來協組完成,讓他們自己當老師。
教學方法三及實現途徑:
讓學生在已學習的網頁設計技巧應用之上,用形式多樣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母愛,同時進行課本以外網頁設計知識的探討:
例如:給學生提供有關母愛的散文與詩歌及背景音樂,讓學生嘗試如何把朗誦與文字同時展示在網頁中,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母愛進行課后自己錄制放到網頁中;向學生介紹有關錄音的軟件;
再例如:引導學生使用特效設計代碼,老師提供一兩個特效代碼,讓學生嘗試,由此鼓勵學生在以后的設計中到網上自主進行資料搜索并下載進行嘗試運用。……
教學方法四及實現途徑:
給學生提供提問與學習的平臺,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給學生提出自己在網頁設計中想實現而自己又不知道如何操作實現的網頁設計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可以在課堂上解決的,首先鼓勵學生進行互相交流解決,教師可以當堂解決的,應給予引導,如果不能解決的,鼓勵學生與自己一起到網上進行學習,并在課后再進行交流,探討解決。
最后說有關教學設計中母愛情感培養的三個引導點:
一:說學習興趣: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到:“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點燃它”。所以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網頁制作興趣,進行如下教學程序:
1、教師進行鼓勵:一張網頁的設計,技巧是基礎,在基礎之上如何設計出一張你較為滿意的網頁,還有許多其他的綜合能力的體現,贈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以此鼓勵。
2、激勵辦法:母愛主題的網頁設計將邀請家長來欣賞,把好的作品放于學校網站上。
二、說有關母愛音樂:如何把時尚與情感教育相結合?我想在此我找到了很好的結合點,那就是結合現代青少年最喜歡的歌星周杰倫,他自創自唱的歌曲:聽媽媽的話作為我的這節設計課的開場,當我的學生走進電教室,此時當我給我的學生播放這首歌,我的學生會不約而同的跟著節拍與我一起唱:聽媽媽的話,我想在那一刻,有什么樣的方法會讓我的學生與我一起在深深地感受著母親的愛呢?的確,伴著這首歌,也會使我的網頁設計主題內容:母愛,自然傳遞給學生。
三、說閱讀、朗讀:閱讀、朗讀是最能使人的心靈變得明亮且是培養豐富情感的重要方式,我在網上查找了很多有關母愛的,一首很簡潔而對母愛深刻描述的詩:MOTHER,課前與班主任、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了解情況,得到學生的同意,最后我設計班上的兩位學生在課堂上朗讀。另外傾聽也是情感培養的重要方式,我找到有關母親的一個英文的小故事,讓我的英語老師朗讀并錄音,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進行傾聽,從中讓學生體會母愛。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詩樂,他說:“溫柔敦厚,詩教也。”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果說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豐富形式多樣的資料進行網頁設計教學,讓學生的網頁設計技巧鞏固中深深感受母愛和理解母愛,還不如說是我自己也是學生中的一員在深深的體會母愛吧。
我的這節說課就到此。
謝謝專家們,老師們的耐心聆聽,希望專家們,老師們給我指導,我相信有大家的參與,我的這一節教學設計將會好。
再次謝謝大家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2
一、說教材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評委老師好,大家好,我叫武之程,來自邊院鎮張嶺小學。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六年制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意義是本單元的重點難點,它是建立在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之上,認識小學是學生對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拓展,對學生來說,小數所表示的意義與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在把小數的意義和分數的意義聯系起來理解有一定的困難。
二、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新課程標準指出,通過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重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讀寫小數,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2、能較正確的進行十進分數和小數之間的互化;
3、掌握含有小數部分數位的數位順序表及小數部分各數位對應的計數單位,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過探索小數的意義,讓學生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小數和十進分數的聯系,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并充分利用直觀圖形將抽象的意義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象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我確定本課的重難點是: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三、說教法學法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 突出重點,我準備采取以下教學法:談話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創設情境法和練習法。通過創設情境、獨立思考、組織交流、點撥釋疑、鞏固運用等程序展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要求,我準備了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可以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2、探索新知;
3、鞏固運用;
4、課堂小結。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此環節通過讓學生做以下習題,復習分數的意義及整數的數位的相關知識。相機教師導入新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數和分數,今天我們來認識數的大家庭中的又一名新成員——小數。(板書課題)這樣設計為學生接下來學習小數 的意義,小數部分數位和計數單位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探索新知
這一環節又可分為五步:第一步:通過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小數?你知道這些小數表示什么意思?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小數和分數有密切的聯系,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
第二步:出示1.52、0.25、0.365、121.32這些小數讓學生讀同時教師板書:
1.52讀作一點五二
0.25讀作零點二五
0.365讀作零點三六五
121.32讀作一百二十一點三二
這時教師指出:小數中間的點叫做小數點,(板書)以小數點為界,小數點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數部分,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數部分。此時,讓學生討論:小數讀法和整數的讀法有什么不同點和不同點?全班交流后,使學生明確:小數的整數部分就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部分依次讀出各個數字即可。
第三步:小數的寫法。教師讀數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來,寫完后集體訂正,總結小數的寫法。
第四步:小數的意義。出示課件,引導學生分析: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陰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用分數怎樣表示?(《小數的意義》說課稿)兩份呢?(《小數的意義》說課稿)五份呢?(《小數的意義》說課稿)師:這里的《小數的意義》說課稿、《小數的意義》說課稿、《小數的意義》說課稿還可以用分數表示0.1、0.2、0.5,《小數的意義》說課稿和《小數的意義》說課稿分別表示2個《小數的意義》說課稿和5個《小數的意義》說課稿,0.2里面2個0.1,0.5里面5個0.1.由此可以看出,小數和分數的意義是一致的,它們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同理,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有分數《小數的意義》說課稿表示,也可以用小數0.01表示。25份用《小數的意義》說課稿表示,也可以用小數0.25表示。0.25表示25個0.01如果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一份用什么分數表示?引導學生說出《小數的意義》說課稿,365份用什么分數表示?小數呢?
像0.1、0.25、0.365……這樣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板書)。然后出示以下習題讓學生說出表示的意義。0.21、0.75、0.56
第五步:引導學生認識數位順序表。出示數位順序表,讓學生觀察:從這個數位順序表,你可以讀出哪些信息?引導學生得出小數點左邊依次是個位、十位、百位……表示幾個一、幾個十、幾個百……,小數點右邊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別表示幾個0.1、0.01、0.001……
(三)、說鞏固練習
用課件出示課本51-52頁的練習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說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說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板書出來,這樣設計,重點突出,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和說課內容,懇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簡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學生在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入冊掌握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認識。清楚了平行四邊形平行的底和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新知納入到已有的認識結構之中。有利于學生學會推導方法,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二、說教法
整個教學由復習引入、探究體驗、實踐應用幾個環節組成。在復習引入階段,使學生感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內在的聯系,并復習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為后面的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在探究與體驗階段,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數方格。讓學生體驗光靠數方格的方法太麻煩,必須尋求一個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更簡便的方法。由“為什么不同的圖形面積卻相等?”找出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進而大膽猜測平行四邊形面積可能等于什么?
第二個層次,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布置了兩項任務:
1、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
2、平行四邊形與轉化成的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填好實驗報告單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目的更明確一些。然后,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老師注意巡視學生的操作,方法,并加以引導,把典型的方法幾下來,我提前考慮到有這么幾種情況,接著,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老師多注意學生的語言的準確性強調“平移”。最后,有老師的一個問題:“在轉化的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學生結合報告單得出:面積沒變,形狀變了,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長方形的寬,從而很順暢的得出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高。這樣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真正動了起來,親身經歷了公式的推導過程。
第三個層次是自學公式的字母表示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踐應用階段,分為基礎聯系和拓展練習。在基礎練習里,首先完成了例1,直接利用公式計算面積,然后在此基礎上注重學生動手測量,讓學生主動去尋找計算面積所必須的條件,并根據這些條件去求面積。最后把平行四邊形變換姿勢,讓學生準確的找到底和高,并計算出面積,完成做一做1、2題。通過這一部分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面積公式的理解和應用。
在拓展練習里,首先安排了判斷題,選擇題。通過辨析、選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與底和高兩個因素有關,求面積用面積單位,求平行四邊形面積必須是一組對應的底和高等知識。接著出現了一道開放性題目:“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4平方厘米,他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底和高都是整數)。如果不限制小數呢?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把這節課推向了高潮。最后出現了一道思考題”長方形框架,長15厘米,高10厘米,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多少?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會怎樣?通過這一部分練習,使學生加深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理解與應用,達到熟練,靈活掌握的目的。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電功率》,是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第二節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任務分析、教學策略、教學流程這四個方面來匯報一下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根據北師大版的教材編排,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機械功率、歐姆定律以及電能和電功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概念課,本節內容同時又是學生學習電流的熱效應和家庭電路等后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電功率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難,電功率的計算綜合性較強,對學生的分析、推理、理解等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既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
二、教學任務分析:
1、教學目標的確定: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及單位;
(2)會用P=W/t和P=UI進行簡單地計算;
(3)能理解及區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機械功率類比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和概念,體會類比思想在物理學習中的應用,并進一步體會比值定義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知道用電器在待機和休眠狀態下依然消耗電功率,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培養節約用電的意識。
2、教學重點:理解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及定義,會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及區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三、教學策略:
1、教法設計:為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實際,本節課準備采用以情境教學、直觀演示、啟發引導、分析歸納為主要方式的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動腦、動眼、動口、動手,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2、學法指導:為落實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的“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科學探究”的課程基本理念,本節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科學探究、分析歸納等多種學習方法參與探究學習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數據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學流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本節課采取演示實驗導入的方式,通過觀察功率不同的兩只白熾燈發光程度的演示實驗引入課題。設計意圖是為了更好的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
1、課本采用比值定義法定義電功率,這種定義方法學生已經很熟悉了,而且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公式與機械功率一樣,所以電功率的概念教學采用類比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機械功率類比得出電功率的概念。但這樣設計不利于學生理解電功率表示電流做功快慢,因此在給出電功率的單位后通過引導學生說出1W的物理意義幫助學生理解電功率的物理意義。
2、這部分內容學完后設置了2道練習題和1道例題,練習題主要針對P=W/t的運用,引導學生計算時注意單位統一;例題主要是針對公式P=UI的運用。
3、通過例題計算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引導學生思考并得出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不同,引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概念,并通過圖片展示不同用電器的銘牌,培養學生學會從銘牌上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際電壓不一定等于額定電壓,實際功率不一定等于額定功率。
4、關于實際功率的計算,為了降低難度,我把課本上的例題,分解成4問,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5、最后2道練習題對本節所學內容進行強化鞏固,并通過第2道練習題使學生認識到很多家用電器在待機和休眠狀態下也在消耗電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以實現本節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5
教材分析
在九年級全一冊中,關于資源問題教材共有三框內容,分別是:資源出現短缺、資源大國還是資源小國、應對資源危機。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從世界聯系到中國,從資源現狀聯系到解決的方法,而這一課是三框中的第一課。教材以列舉的方式說明了資源的概念,接著介紹了自然資源的分類: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主要讓學生認識人類從一誕生開始,就一直利用自然資源來謀求自身的發展并與之保持著休戚與共的關系。但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造成自然資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資源的耗竭和短缺,反過來制約著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不過在這一框中也涉及到了解決的方法,但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這一框從微觀的角度,也就是從“我”談起,說明課題和“我”之間的聯系,而第三框是從宏觀的角度,也就是國家的措施說明解決我國資源危機的辦法。
學生分析
雖然學生每天都使用到了很多自然資源,對自然資源出現短缺的原因也略有所知,但事實上在自然資源的概念和自然資源的分類上還存在誤區,對自然資源和人類休戚與共的關系也沒有深刻的體會,所以這節課擬在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來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
設計理念
這節課從內容上看難度并不高,但容易泛泛而談,變成說教,引起學生反感。所以內容設計需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設情境,步步引導,尋找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那根“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能說明自然資源與人類的密切關系;理解自然資源短缺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資源,感受人類與自然資源之間休戚與共的關系;
2.通過對自然資源存在形式的探索,學會辨別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3.通過漫畫分析,認識到人類的過度索取是導致資源短缺和耗竭的主要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從實際生活出發感受自然資源與人類休戚與共的關系,樹立憂患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觀念。
2.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競爭的意識。
教學重點:從身邊的生活出發,感受自然資源與人類休戚與共的關系。
教學難點:認識到人類的過度索取是導致資源短缺和耗竭的根本原因。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法、競賽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flash《一口水》)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展示世界上其他資源的短缺情況,得出課題。
二、新課
師:今天我們所說的資源指的是自然資源。
(一)摩拳擦掌擂臺賽
第一輪:大話自然資源
游戲準備:全班分成四大組,2分鐘時間準備。
游戲規則:每組派一名同學上臺,在1分鐘之內寫出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可能直接或間接用到的自然資源,寫得既多又準確者勝。
在比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得出自然資源的概念。
第二輪:自然資源大分類
游戲準備:同上。
游戲規則:每組派一名同學上臺,在剛才所列舉的自然資源中,區分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并說出區分的'理由。
師: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可再生資源非常的多,這些資源可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但是為什么不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都出現了短缺或枯竭的現象呢?
(二)七嘴八舌說漫畫
(展示四幅有關造成資源短缺原因的漫畫)
師:任選一幅,根據漫畫,說說造成資源短缺或枯竭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學習心得:人口急劇增長和人們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需求,是造成資源短缺或枯竭的根本原因。當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獲取速度,超過了自然資源的補給、再生和增殖速度就會出現自然資源短缺的問題。
師:那么,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在無心之中,我們有沒有浪費過資源呢?
(三)在有心和無心之間
無心之舉:學生舉例(如使用一次性筷子、購物用塑料袋、喝罐裝飲料、送賀卡等)
問: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不就浪費了一點點嗎,有什么關系呢?
討論:(1)森──林──?──?
(2)爺爺是打獵的──父親是伐木的──我是賣根雕的──兒子是──?孫子是──?
對兩則材料的進行合理聯想,并說明原因。
有心之舉:學生舉例(如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購物用布袋、一紙多用、隨手關緊水龍頭)
(資料)節約是一種時尚
……總之,無論我們從事什么職業,無論多么富有,我們都無權揮霍地球資源。揮霍浪費,不再是體面與榮耀,而是自私、冷漠的象征。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從我做起,從自己做起,過簡樸和適度的生活──這就是綠色生活新時尚,為此,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和光榮。
(四)金點子行動
在我們身邊,對于保護資源,一直有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當時震動,過后不動”,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大難題,如果讓你設計一個活動來解決這個難題,你會有什么樣的金點子呢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6
我說課的內容是《手抄報版面設計》,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序、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選擇學生熟悉的板報為切入點,把板報的設計、制作、欣賞、評說等知識元素和能力培養綜合起來,激發學生探究設計藝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創新精神和設計能力,以此形成藝術設計方面的美術素養。
板報是一種常見的群眾性宣傳工具。形象直觀地介紹了節慶、活動時以圖為主的板報形式。讓學生了解一般手抄報的內容、結構、比例、編排方式、色彩搭配等,感受平面設計的形式和規律。本課紹了三種不同的版面編排方法,提供學生作業參考,引導學生創作思路的多樣化。
課 時:一課時
課業類型:創作設計課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了解并掌握兩種版面布局格式;
2、過程與方法:掌握版面設計的基本步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版面設計的兩個設計重點。
教學重點:掌握版面設計的基本步驟,理解版面設計兩個重點。
教學難點:了解并掌握兩種布局格式。
教 具:微機、網絡資源庫、實物投影、課件、學生例作;
學 具:微機、粘貼材料、剪報、手抄報材料、網絡資源庫;
一、欣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回顧已學內容,利用學生的自豪感,激發學習興趣。(課件1)
2、評價虛擬社區內各部分版面的風格及特點。
3、利用學生對報紙版面的選擇、評價,增加學習興趣; 展示四幅手抄
報圖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鑒賞能力。引導學生概括出版面設計的設計重點。
A、由評價版面圖樣、色彩的優劣,引出重點一:裝飾美化
B、由評價版面分割、規劃優劣,引出重點二:布局編排
教師小結:
我們所看到的黑板報或墻報、手抄報,除了文字稿件質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編排設計好壞也直接影響它的宣傳效果。(板書:版面設計)
二、新授版面設計知識,承前啟后;
1、解釋版面設計包含內容:以課件演示為主,通過一幅作品進行分解。 版面設計就是利用報頭、文稿、各級標題、欄圖、題圖、插圖、尾花、花邊等內容進行布局編排、裝飾美化的過程。
2、版面設計的一般步驟:
(1)第一步:根據文稿主次進行版面分割布局。 首先,同學們討論一下,根據你們的經驗,進行版面設計要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學生討論,討論結果教師板書) (播放課件2第一步)一份手抄報的文稿內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塊面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塊面較小,我們在進行版面設計時,首先要針對文稿的主次進行大塊面的分割布局,這樣才能達到界面編排合理、塊面活潑統一的效果。
A。講解第一步的兩種布局方式:
a.對稱式布局
b.均橫式布局
在版面設計的整體布局方面,我們經常運用的有兩種布局,下面請同學們看兩幅事例,觀察一下,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師出示課件3、4演示,學生觀察總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觀察結果的概括能力)
c. 請看第一幅作品,從布局上看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觀察出左右對稱的布局方式,以及這種布局的設計特點。
d. 生觀察并自行給第二種布局格式起名字。 培養學生的觀察及運用學過知識概括能力。
B。利用兩個事例,辨別兩種布局方式,加深理解。
(2)第二步:設計報頭、欄圖、題圖及標題字體。 (課件5)在第一個步驟的基礎上,運用前幾節課所掌握的報頭、題圖、欄圖及標題字體幾方面內容,在版面上進行合理的安排。
(3)第三步:謄抄文稿、畫插圖。 (課件6)謄抄文稿時,字跡要工整,插圖要與文稿相輔相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最后,看看我們的版面上還缺少什么?
(4)第四步:畫尾花、花邊、總體調整。 (課件7)當所有的設計工作基本完成時,就要看看有沒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添加潤色,修修補補,讓你的作品更加優秀。 好的版面設計應該是篇目層次分明,文、圖塊面活潑多變、而又有統一感,色彩協調、醒目。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7
一、說教材
《清平樂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首詞,它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整首詞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借助畫面與注釋,了解詞的大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詞的一般特征。在多層次的誦讀、想象、拓展中,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鄉村生活的和諧美好,體悟詞人對這種安寧生活的向往。
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感受江南鄉村的清新秀麗、安寧祥和之美。
二、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在上學期的日積月累中,已經對詞有了初步的接觸,但對詞的特征并不十分清楚,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對詞牌名、詞題、上片、下片等有進一步的認識。為今后的古詩文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上課的情況來看,城區學生知識面廣,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強,想像豐富,多數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讀、想、說、議等方式充分理解文本,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
學法:
1.“邊讀、邊看、邊想、邊理解”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朗讀水平隨著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讀寬”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四、說教學環節
本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鮮明地勾勒出來,語言清新秀麗,淺顯易懂。為了讓學生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我一直把“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力求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一)、導入課題:
1、競背詩詞,引入課題。
2、讀題,解題,了解詞的一般特征。
3、了解詞人辛棄疾。
(二)、初讀課文,感知詞韻。
1、初讀課文,要求: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其他學生聽讀,然后評價。
3、看著屏幕齊讀。
4、師指導朗讀,讀出節奏來
5、讀著,讀著,你有沒有發現除了題目外,詩和詞還有什么不同之處?白發誰家翁媼和大兒鋤豆溪東之間有一間隔,說明它有兩個部分,前一部分,詞中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讀時兩片之間的停頓要長一點。再次齊讀。
(三)、品讀賞析,感悟詞境。
品讀詞句,進入詞境。
1、有人說,一首好詞就好像一壺好茶,越品就越有味。所以,就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這首詞。來,再讀課題。——清平樂村居。
2、村居的“景”是怎樣的?讀著這句詞,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3、同學們,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有哪些人啊?在這五口之家里,給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人呢?小組交流。
4、師生對話,全班圍繞重點詞句交流,并指導朗讀。
提煉詞眼,沉醉詞境。
1、讀著看著,看著想著,這首詞描繪的是一家五口人生活畫面。在你眼里這是一個怎樣的村居生活?用書上哪個詞說?
2、可是讀書要聯系上下文,從詞的上片那句“茅檐低小”,你讀出了什么?——他們家生活條件并不好,很貧困。是啊,生活并不富裕,可為什么老兩口還那么樂乎乎的,還陶醉了呢?老兩口到底“醉”在哪兒?感悟作者情感。
3、跟著音樂齊讀課文。
(四)、練習背誦,升華感情
1、課文讀到這,這首詞都能記住了吧?試著背背。
2、課后練筆:改寫這首詞。
五、說預期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95%以上的學生能借助畫面與注釋,通過多種手段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的意思,基本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80%的學生能夠背誦課文。
2、了解了詞的一般特征。在多層次的誦讀、想象、拓展中,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鄉村生活的和諧美好,體悟詞人對這種安寧生活的向往。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8
(一)說課內容
說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本第十一冊"圓的面積"。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通過直觀、演示,把圓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圓的面積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圓柱體,圓錐體等知識的基矗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操作、觀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數學思想。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操作總結圓面積公式。難點是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關健是弄清圓與轉化后的近似長方形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具準備:
本課教學,采用直觀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等方法,充分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由圓轉化為近似的長方形,總結出圓的面積公式,并能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六)本節課分五個環節來設計教學。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課件演示:(牛吃草)看到這個畫面,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那牛吃到草的面積是多少你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第二個環節:新授
教學中,運用轉化的方法,將未知轉化為已知,不僅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識之間的聯系。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鑒于此,新授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公式的推導
1.準備題請同學們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轉化成哪一種圖形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本課就用這種轉化的方法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推導圓面積公式
第一層次教授轉化的方法。讓學生看屏幕上的圓,老師把它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開,再交叉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的近似圖形?為什么說是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呢?讓學生繼續觀察,我們將其中左邊的一個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將一小份移到右邊拼起來,現在拼成的圖形近似什么圖形?由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有變?
第二層次運用轉化方法讓學生進行操作,再通過演示滲透極限思想。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16等份的圓,利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剪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觀察一下,拼成的近似的長方形與屏幕上8等份的比較一下,哪個更接近于長方形,為什么?如果我們把一個圓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長方形會怎樣呢?(屏幕上演示)這時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剛才是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繼續分下去,分的份數更多,拼成的圖形你會發現什么?由此可得:把圓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盡管形狀發生了變化,但面積是不變的,也就是說,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的面積。
第三層次推導公式讓學生再注意觀察屏幕上顯示的由圓轉化為長方形的過程,思考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相當圓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歸納得到圓的面積。(公式略)回顧學習過程:將圓平均分成8份,進行拼圖,目的是教給學生由圓轉化為近似長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圓的形狀變了,但面積并沒有變。再讓學生親自動手將圓平均分成16份拼圖,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拼成的圖形更接近于長方形。
此時,經過學生的空間想象,他們在大腦中已經形成了由圓轉化成長方形的圖像,這時在計算機上再顯示將圓等分32份后拼成的近似于長方形的圖像,會使學生在視覺上得到證實,他們的思維結果是正確的:將圓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但面積始終是不變的。運用計算機顯示由圓到近似長方形的圖像的變換過程,揭示出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的科學美,并充分體現構圖美和動態美的特點,它能刺激學生,強化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探求知識奧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學生視聽疲勞,提高學習效率。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達到了預想的教學目的。
3.小結
讓學生回憶一下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要求圓的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這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4.階段性練習
a.看標有半徑的圓,求面積。
b.已知半徑求面積。(練習時交待運算順序。)
(二)學習例1要求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注意書寫格式和運算順序。
第三個環節:鞏固練習
對于鞏固練習,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意在讓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正確地掌握公式,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第一層次的練習是以文字題的形式給出直徑求圓的面積。第二層次的練習給出半徑和直徑求圓的周長和面積。第三層次的練習是在兩個圓(一個標有圓心,一個沒標圓心)中量出所需條件求圓的面積。然后,對全課進行總結,質疑問難。
第四個環節:總結反思,課外延伸
好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到這里,你覺得自己今天表現怎么樣?你覺得同學們的表現怎么樣?你覺得老師表現怎么樣?課堂上你高興嗎?這么高興的一堂課你都有什么收獲啊?
第五個環節:布置作業。
本節課可采用由計算機設計的三維動畫,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直觀的認識,富于啟發地清晰揭示了知識的內在規律,再加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和老師的點撥解說、提問,使教學過程有機組合,充分顯示了電化教學的優勢,較之其它教學手段和方法更易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9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版小學信息技術第五冊第12課《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材分析、教法設計與學法引導、教學環節及設計意圖、設計思想與教學策略四方面對本節課進行簡要匯報如下:
一、說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冊教材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第五冊教材,因為學習本課對學生學習好整個幻燈片這一冊內容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本課開始學生真正的接觸到多媒體,經過前面兩個課時的講解,學生初步學會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方法,就是對基本的操作還不夠熟練,學生學好本課對學生學習全冊內容有重要的意義。
他們通過以往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PPT的基本操作,讓學生自主探究完成本節課內容,教師再加以引導,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清晰、準確地學習應用本節課的內容是很容易的。
根據以上教材簡析以及學情分析,我確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會插入有用的圖片。
2、能夠任意改變插入圖片的大小。
3、會給幻燈片加入背景。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欣賞他人制作的作品以及評價他人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分小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
2、在設計過程中注意他人的版權。
3、培養學生對整個頁面的布局及審美觀。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會插入有用的圖片。
2、會給幻燈片加入合適背景。
難點:
能夠任意改變插入圖片的大小。
二、教法設計與學法引導
在新課改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滲透“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應用、系統軟件層出不窮,“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特別注重給予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天地,并不是簡單地把知識點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抓住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展開研究式、探索式學習;再通過學生交流、教師引導的方式,針對學生制作情況的反饋,逐步揭示學習內容,從而獲得真正的知識和能力,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三、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實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動手操作為主線”的“三主和諧”的教學原則,我構建了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自學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其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1、談話導課,對學生進行引導。
新課一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今天文老師能夠同學們上課,老師感到非常開心,至此老師做了幾張幻燈片,請同學們欣賞。欣賞的同時請同學們考慮老師用到了哪些方式的素材?
同學們很自然的就會說出:藝術字、自選圖形、文本框、還有圖片。當同學們說到圖片的時候,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順勢老師提出問題:有誰會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呢?
生:會的。請同學們進行演示,要求是邊講解邊操作。(反復請學生操作)
對圖片的大小、位置進行講解,教師做適當的補充。
生:不會。老師來操作好不好?請同學們認真仔細看老師的操作方法。
本環節我先讓學生們欣賞幻燈片,欣賞的同時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當解決之后,提升問題的深度,誰會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從而開發本班的小老師,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主導性”原則。還使學生充分體驗到了信息技術學科“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樂趣,探索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發揮想象力,自由創造作品,教師巡回指導。利用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去想、去創,擴大了所學知識的應用范圍。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積極應用到生活中,使學生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
2、嘗試發現,對學生進行“實踐體驗”。
這時候同學們看明白了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的方法,同學們想操作嗎?
生:想。
師:提出要求,按照老師提供的素材選擇合適主題來進行制作。(課件出示要求)
生:制作幻燈片。
3、視覺對比,對學生滲透審美觀的熏陶。
師:操作。(將有背景的幻燈片進行演示,進行對比。)同學們請看這次的幻燈片和剛才看到的幻燈片有什么區別呀?
生:加背景。
師:有沒有會給幻燈片加背景的同學,到教師機廣播演示。
生:操作。
教學意圖:通過視覺比較兩個幻燈片的區別,學生很容易對第2個幻燈片加背景形成較為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構圖審美進行了一定的熏陶。
4、成果展示,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
這一環節中,通過展示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之間對作品進行較全面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創作的快樂。相互評價,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樣可以使學生及時得到啟發、幫助,感受成功的喜悅。
5、暢談收獲,進行課程的合理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給幻燈片加背景。
四、教學策略的實施
1、激情引趣,體現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比如新課伊始,就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展示一首圖文并茂的兒歌,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感受到了插入圖片的好處,學習插入圖片的興趣也更加濃厚。
2、注重操作,突出信息技術課的“實踐性”。
學生操作能力、自我領悟的能力較強,如果采用傳統的由老師講解制作方法來教學,不僅抑制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渴望,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于是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整節課讓學生都在主動地探索、主動地研究新知、主動地學習。
3、嘗試發現,發揮信息技術課的“探索性”。
要使學生真正具有自學能力,必須做到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自我探索問題有機結合,“嘗試發現、自主探究”這兩個環節就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在教學中由學生講解插入圖片及改變其大小位置的方法,這樣就使學生在交流中使自己探索的方法得以展示,充分提高了課堂效率。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10
一、設計理念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在自讀的基礎上自悟,培養聽說讀書的能力,激發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釣魚的啟示》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質兼美,作者用抒情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釣魚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畫了一個自覺遵守規則的好爸爸形象,使學生懂得,自覺遵守規則是一個好公民應有的修養。作者對詹姆斯的心理變化寫得特別細膩,教學中應著重感受他從激動到淚喪再到悲哀的感情變化,從而體會到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三:教法學法
靈活多樣說教法探究合作學習法: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注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展開討論交流,從而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學習的重點。
主動參與說學法標準強調落實學生的主導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會念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景,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索,研究性的學習,同時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帶講,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升華體驗,嘗試實踐。
四:教學目標的設定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對課文的理解,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出現的生詞。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把鱸魚放回湖里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
3、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感悟的同時將學文與導行相結合,使學生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遵守規則。
本課的教學重點:抓住重點句,體會詹姆斯釣到鱸魚和放魚的心情變化,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五、教學流程及設想
接下來,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流程。
1.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詹姆斯在與父親的一次釣魚中收獲了終生有益的啟示,這個啟示是什么呢?
(設計思路:學生在第一課時已初步感知課文,這里從結論入手,既勾起學生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回憶,又提示學生尋找詹姆斯得到啟示的心理歷程,進一步探討課文的內涵。)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個部分,要求學生完成兩個目標,一、復習本課的生字詞。 二、這次釣魚與以前有什么不同。
在字詞教學上,采用“讀——講——讀——默”的方式,先指名讀,然后讓學生講一講比較難寫或者難讀的字,然后再齊讀,難寫的可以在邊上寫一寫,最后默一默,錯的訂正好,并且在書本上圈出來。第二個要求,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也應該培養起來,大部分孩子通過閱讀都能說出來。這次與上次最大的不同在于釣到的魚又放了,在此時我問學生一句:如果是你,你是愿意放,還是不愿意放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
然后讓學生表達觀點后從文章中找出自己的理由,此時,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紛紛在書上圈圈畫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去分析學習。
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整體----部分----整體
在教學過程中,用一個能統領全文的大問題來引導學生學文,即:為什么“我”不愿意把鱸魚放回湖里,而父親卻堅持要“我”這么做。我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課后題(1)] 為了幫助學生有效解決這個大問題,我在教學中又預設了三個小問題來引導學生抓住文本,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實現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這三個小問題是:
問題一: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課后題(2)]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對于一個11歲的孩子來講,放棄已經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面對父親要求我放魚的時候我的態度是如何的,由急切到委屈、難受再到不舍;總結出放魚的理由主要有:魚大,釣的時間長,沒有人看見。
(設計思路:與詹姆斯的心理產生共鳴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在這里,結合課后的金鑰匙,讓學生轉換角色,讀說,體驗詹姆斯的內心變化)
問題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度那么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這兩個問題的預設目的是引導學生重點研讀課文的對話部分。我分兩步逐步豐富這部分內容。一是抓“看”這個詞的寫話訓練,豐富父親不容爭辯態度產生前的心理過程,讓學生明白父親也是通過反復掙扎才有了這一決定;二是設計一個情景,假如你是詹姆斯,你會如何向父親乞求把魚留下來。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爸爸,這魚多大啊,我們不放了吧?爸爸,就這一次還不行嗎?爸爸,難道您不愛我了嗎?讓學生在情境回答中體會父親的堅決。從而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設計思路:剛才已經引導學生用抓重點詞語句子的方法解決了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歷程的問題,現在再次用同法,通過找出描寫爸爸的態度的句子理解課文,再次強化學法指導。)
問題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么啟示?引導學生聯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并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通過把“道德實踐”這樣的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來加深對“啟示”的理解,以突破難點。
(設計思路:學生已經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了它的內在聯系,再借助文本就能領悟啟示的真正含義,讓學生通過充分討,發表見解來進行自我教育,比教師單純的講效果要好得多。)
4、總結課文,情感升華
在體會了作者放魚的過程之后,再把學生領到這個道德實踐的問題上。學生對這個啟示也就有所感悟了。緊接著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開去。這樣,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讀文與明理,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明白,只有嚴格要求自己,自學遵守規則,才能有益于自己的一生。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如下
釣魚的啟示
放:正確 不放:錯誤
得意——急切——委屈、難受——不舍
嚴格要求自己 自覺遵守規則
設計的板書清晰簡潔,有條理,學生易掌握。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11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常見運動損傷預防是人教版體育與健康水平四,屬于健康知識領域。教材的意圖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人際交往的作用,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際交往方法。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活動,學生更加的關注人際交往,培養了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法。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有關運動損傷的一些基本知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運動損傷的掌握,學生能夠增強與他人交往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發展團隊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進一步認識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培養團結協作意識,熱愛自然、熱愛健康。
3、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教材分析,以及教師的演示和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了解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難點: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二、說學情
初中的學生對體育課具有濃厚的興趣,開始具有獨特見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求知欲和好奇心強烈。已經對社會交往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在人際交往等方面還有所不足。
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將首先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運動損傷進行分析、將運動損傷原則進行概括。針對本節課的難點,也即是運動損傷處理的方法,我將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學生通過觀察及交流感受等活動,更能加深了解。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內容,針對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心里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方式上我采用講授法、引導法等相結合的教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四、學習方法
學生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所以學法的選擇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課程的內容而定。通過對課程內容及學情的分析,我將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小組討論法等學法參與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培養主動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課題
在課堂的開始,采用提問的方式導入今天的課題。同學們大家知道運動中,如果活動不當容易引起損傷,那大家知道如何處理損傷嗎?通過提問建立關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效果。
(二)講授新知、增強理解
1、分析教材
展示運動損傷的圖片,引導學生找出原則,通過對人際交往結構的探討與分析達到對意志的認識與理解,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2、分組討論
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扭傷的處理原則,得出團隊交往、交往有度、自尊自愛、保持獨立的異性交往原則。
3骨折
通過討論與講解,組織學生進行初步的學習,通過交流感受的方法加深對骨折的了解。最后,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憶的方式,師生共同總結所學內容。
六、板書設計
運動損傷的處理
擦傷
扭傷
骨折
關于說課稿匯總 篇12
一、說教材:
七年級語文新教材的第二單元主要安排了幾篇回憶老師的文章,如魏巍寫的經典范文《我的老師》,再如馬及時寫的《王幾何》。通過學習,這兩篇文章塑造的溫柔慈愛的蔡老師和充滿教育智慧的王老師給我們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看到學生學完《王幾何》這篇文章后還沉浸在王老師的風趣幽默中,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我想:何不趁此機會把學生從文本中引到現實生活中來,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新老師,并寫一寫這位老師呢。于是,我決定進行一次作文訓練,讓學生寫一位自己最喜歡的新老師。
我想通過本次作文課的訓練,讓學生掌握寫好人物的關鍵:即如何精選素材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并把人物形象寫鮮明寫豐滿。這是本次作文課設計最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二、說教法: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讀寫氛圍,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地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準備先上一節作文指導課,然后給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寫作。在作文指導課上,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教學思路:我主要采用“回顧佳作明方法——七嘴八舌話吾師——精選素材凸個性——細致描繪顯風采”的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暢所欲言。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點撥、引導,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發言,仔細斟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
2、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在“回顧佳作明方法”和“細致描繪顯風采”這兩個學習環節中,我把相關的文字和方法的歸納通過幻燈片展示出來,既直觀生動,又方便快捷。讓學生一目了然,從而成功地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三、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主要采取了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加深對老師的印象,為客觀展現老師的個性做準備。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的討論交流,來達到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在朝夕相處的學校生活中,剛認識不久的幾位老師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現在就請大家說一說各位老師給你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說起各位老師給同學們留下的第一印象,學生們都有話可說。學生們的踴躍發言,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二)回顧佳作明方法
(1)《我的老師》一文為了表現“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這一主題,作者選取了幾件事來寫蔡老師?表現了蔡老師的什么性格特征?
(2)這幾件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亂?為什么?
(3)其中哪些事略寫?哪些事詳寫?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安排?
明確:
(1)七件事:假裝發怒(溫柔、熱愛學生);教學跳舞(慈愛);觀察蜜蜂(熱情);教誦詩歌(多才多藝);模仿寫字(學生愛老師);排除糾紛(慈愛、公平、偉大);夢中尋師(“我”對蔡老師的思念)。
(2)這七件事從課內寫到課外,從校內寫到校外,從平時寫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依戀之情。隨著作者回憶的軌跡,師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故而,次序不能打亂。
(3)其中前五件事略寫,后兩件事詳寫。之所以詳寫后兩件事,是因為這兩件事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也最能表現老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思念、依戀之情。
《王幾何》又是通過哪幾件事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老師形象?
明確:通過寫王老師在黑板上反手徒手畫出標準的圓和等邊三角形、介紹綽號、求挑戰,以及下課前的結束語成功塑造了一位講究教育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平易近人、業務水平極高、幽默風趣的優秀老師形象。
小結:寫人的文章,具體的事件是支撐,然而我們該如何選取事件呢?首先必須遵循“圍繞主題”、“為表現人物服務”的原則,力求多角度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結合范文提問,便于學生通過回顧舊知,更好地接受新知。)
(三)七嘴八舌話吾師
學生們在班上的發言真可謂是精彩紛呈:有說喜歡歷史老師的,因為他風趣幽默;有說喜歡音樂老師的,因為她親切、有耐心,且口才好;有說喜歡數學老師的,因為他教學方法獨特,并且很嚴厲,有一雙能秒殺人的眼睛;有說喜歡英語老師的,因為他慈祥、教給大家記單詞的方法很管用;還有說喜歡語文老師的,因為她細心、平易近人……
小結:大家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都能發現自己喜歡的老師在教學中展現出來的獨特風格。我們寫人的目的就是通過事件突出表現人物的鮮明個性,并力求真切感人,體現人物對自己產生的積極影響。
(本環節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來實現把握人物的鮮明個性的設計意圖。相信每名學生都能說出自己喜歡某個老師的理由。)
(四)精選素材凸個性
其中有兩名學生的發言如下:
王子豪:歷史老師很幽默,我想選取“雷鋒”事件和“出頭鳥”事件著重表現他的幽默風趣,然后通過寫他在教學中引導我們做簡潔且好記的筆記來突出他的認真負責,最后寫他對“傳說”的解釋來表現他教學態度的嚴謹。
彭芷萱:我想寫語文老師,主要從“老師上課時常常面帶微笑、說話抑揚頓挫、語言生動形象、教學方法獨特,課下跟同學們談心、幫大家排憂解難”這兩個方面來表現老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的形象。
小結:寫人的文章對于素材的安排,大家要向這兩個同學學習,要力求選取典型、真實、細小的事件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這才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學生在小組內敢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同學也可以跟他給一點好的建議,我先讓他們在小組內說,然后讓他們推薦構思巧妙的同學在班上交流,有利于學生博采眾長。)
(五)細致描繪顯風采
1、教師出示出自文本的精美語句,讓學生品析。
示例1: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品析:“輕輕地”和“敲”這兩個詞語形象地表現了蔡老師并沒有要打“我”的意思,體現了蔡老師溫柔慈愛的一面。而一“迎”一“敲”兩個細節則生動地表現了師生關系的融洽。
示例二:矮胖老師站在講臺上,雙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翹,胖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品析:此處的神態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王老師在黑板上反手徒手畫出標準的圓和等邊三角形后十分得意的情態。
示例3:全班同學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彎腰,搖頭,擠眉,弄眼,一齊哄堂大笑。
品析:此處運用短句,形象地寫出了學生的各種姿態,從側面烘托了老師的與眾不同。
2、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從這三個示例中獲得的寫作方面的啟示。
小結:在寫人時,我們可以從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從正面來刻畫人物,也可以從其他人物表露在外的言行舉止、神情姿態等,去烘托所要寫的人,這樣有助于將人物形象寫鮮明寫豐滿,并寫出真情實感來。
(在這個環節中,我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品析文本中的精美語句來達到讓他們掌握刻畫人物的一般方法的目的,即既要運用恰當的描寫方法,又要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選材時還需兼顧到這些方面,并合理安排好詳略。)
(六)、課堂小結:
相信通過這次寫作訓練,大家會更了解自己的新老師,并能夠掌握一點寫人的寫作方法,同時,還能從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愿大家在以后的寫作中能隨心所欲地運用本節課學到的選材方法細致刻畫人物。“生活處處有語文”,讓我們將寫作變成一種愉快的需要,真正揮灑青春的風采吧!
(本環節是對本節課內容的回顧、小結,同時,鼓勵學生寫作,讓學生以后能更好地完成作文的訓練任務。)
(七)布置作業:
以“我的新老師”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精選素材突出人物與眾不同的特征,并細致刻畫人物,爭取把人物形象寫鮮明寫豐滿。
(讓學生活學活用,以實現我們學以致用的學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