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综合,日韩欧美美女视频,国产综合欧美日韩在线91,手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通用9篇)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12-24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通用9篇)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

  《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戚寶琴 

  教材解析

  《夜晚的實驗》是六年級下冊第 4 單元的一篇敘事性課文,講述了意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通過夜晚的 4 次實驗,揭開了蝙蝠是依*聽覺來飛行的秘密,人們由此發現了超聲波,并將超聲波廣泛應用于航空、航海、工業、農業、軍事、醫療等領域。文章用淺顯的語言介紹了斯帕拉捷的實驗過程,用形象的比喻說明了蝙蝠如何利用超聲波探路以及超聲波的廣泛用途,告訴孩子們任何有意義的發現都源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認真實驗。

  設計思路

  遵循高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采取“質疑式探究法”,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以問題為介,多次走進文本,層層深入,充分與文本對話,由表及里,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 4 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 .理清記敘順序,把握故事梗概。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任何有意義的發現都源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認真實驗。

  教學流程

  一、激qing入境,引入文本

  1 .播放運用超聲波來為飛機、輪船導航,超聲波治病,超聲波勘探的幾組 cai 課件,讓學生體會超聲波的廣泛用途。

  (“ 超聲波”這個詞語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通過課件的介紹,一方面讓他們了解超聲波的知識,另一方面也為學習課文設下懸念。 )

  2 .你們知道超聲波是怎樣被發現的嗎?它緣于一位科學家的夜間實驗。

  3 .出示課題:《夜晚的實驗》。

  二、扣題生疑,走近文本

  1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

  ( 此課題信息儲藏量大,學生可能會提很多問題。如:誰做實驗?為什么在夜晚做實驗?怎樣做實驗?實驗的結論是什么?它與超聲波有何聯系?等等。教師要及時梳理問題。 )

  2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我們要善于從這里發現問題,再帶著這些問題讀書,才是有目的的讀,才會提高讀的效率。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吧 !

  (“ 學貴有疑”。引導學生由課題生發開去,進行質疑問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一開始就處于“憤”“ 悱”的狀態,激發了讀書的欲望,也培養了自讀能力。 )

  三、掃除障礙,走進文本

  1 .自由朗讀課文。

  2 .學習生字,檢查認讀,讀準后再寫寫。

  3 .輪讀課文,檢查自讀。

  4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提的問題。

  5 .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問題?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據讀一讀。

  ( 通過交流,讓學生解決“誰做實驗”“做了什么實驗”“為何在夜間實驗”等幾個淺顯的問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

  四、讀中探疑。深入文本

  1 .還有幾個問題沒有解決,再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

  (1) 快速瀏覽課文,將寫斯帕拉捷實驗過程的幾段標出來。

  (2) 默讀 2 —— 6 自然段,填寫表格。

  實驗次序

  怎樣試驗

  實驗結果

  第一次

  蒙住眼睛

  仍能自由飛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實驗結論:

  (3) 比較 4 次實驗,討論:斯帕拉捷為何對第一次實驗的結果感到如此驚訝。

  (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斯帕拉捷先蒙住蝙蝠的眼睛。是因為在我們的思維定勢里總是認為眼睛是用來看清東西,辨別方向的,只有細心觀察,多動腦分析,勤于實驗,才能發現真正的秘密。這個問題是開放性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

  2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夜空,‘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讓我們讀讀第 7 —— 8 自然段,細細探明究竟。

  指名讀第 8 自然段,用手電筒配合一面鏡子幫助學生理解蝙蝠如何用超聲波探路的。

  3 .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終于被揭開了,人們也因此發現了超聲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超聲波的巨大作用。齊讀第 9 自然段。

  4 .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何啟發?

  五、設疑生疑,感悟文本

  1 .是呀,“ 超聲波 ”的作用真不小,超聲波是斯帕拉捷發現的嗎?為什么課文末尾寫道“斯帕拉捷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實驗會給人類帶來如此大的恩惠呢”?

  ( 再次讓學生潛心會文,理解隱藏在語言文字背后的無限意蘊。真正領悟文本的精髓,整合三維目標。 )

  2 .默讀全文,說不定你會找到更多的疑問,在你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 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文本,又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文本。 )

  六、自選作業,拓展文本

  1 .將自己的疑問列出來,準備下節課與同學討論交流解決。

  2 .查閱并收集有關發現或實驗的小故事,準備下節課與同學們交流。

  3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有趣的實驗或發現?寫出來與大家交流交流。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了解飛機夜間能夠安全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引導學生平時注意觀察事物,并從中也得到啟示。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的興趣。

  2.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懂得課文中總起句的作用,學習先提出問題再逐步解決問題的寫作方法。

  3.在自學的基礎上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橫七豎八”造句。

  教學重點

  1.弄清飛機夜里安全飛行,從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啟示。

  2.練習歸納段落大意,學習用抓住重點句來歸納段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蝙蝠夜間飛行和飛機夜航之間的聯系。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片、小張練習卷(填空)、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學生自由發言)

  大家知道蝙蝠是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雷達是探測的儀器,前者是自然界里的動物,后者是人類的一種發明創造,看起來毫不相干,然而,人類的許多創造發明都從動物身上得到啟迪,那么蝙蝠它給人們什么啟示呢?你想知道嗎?答案就在課文里。

  二、自讀課文,了解內容

  (一)邊讀邊劃出生字詞和不懂的詞語。

  (二)標出自然段,想想哪幾段說的是一個意思。

  三、檢查自讀情況

  (一)認讀生字詞。(卡片)

  (二)找四五名同學讀課文

  (查:生字讀音,文字正確流利。)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一)回顧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一讀二想三并

  (二)請七名同學分別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每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三)大家議論說每段主要講了什么?哪幾段意思相近。

  (四)將相近意思的段合并為一大段。獨立一個意思的為一段。按一定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分段結果:第一段是第1、2自然段;第二段是第3~6自然段;第三段是最后一個自然段。即: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

  (五)歸納段落大意。

  1.歸納段落大意要注意什么?

  (1)要抓住主要內容。

  (2)語言要簡練。

  2.怎樣歸納段落大意呢?

  教師給方法,出示小黑板。“獨立成段的抓重點句;合并成段的,舍棄次要,抓主要。”

  3.學生根據方法,討論如何歸納段落大意。

  (討論過程:第一段中的第1自然段講了一架飛機在安全夜航。第2自然段就這個現象提出問題。段意可概括為,由飛機夜航的現象,提出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的問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第二段中講了先提出蝙蝠在夜里為什么會有高超的飛行本領,講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的情況和結果,最后揭示了蝙蝠夜間安全飛行的秘密。這么多內容,要用精練的語言概括一下;讓學生根據課后思考練習題2,選擇正確的第二段段意。第三段只有一個自然段。講了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安上雷達,保證飛機安全飛行,還著重講了雷達的工作原理。這兩點中最主要就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把這個作為段意就可以了。)

  五、分段練習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

  六、個人利用工具書,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意

  七、全班交流

  (一)提出難懂詞語。

  (二)大家進行解答。

  八、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九、作業

  預習課后思考、練習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初步閱讀課文,進行分段,歸納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詞語的意思。這節課繼續深入學習課文內容。知道科學家是怎樣通過反復試驗和研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二、找三名同學讀書。大家思考:文章開頭提出一個什么問題?課文哪段具體解答了這個問題

  三、變序教學,先學首尾段

  (一)默讀首尾段,了解寫作特點。

  (二)提問:

  1.文章開頭提出了什么問題?(飛機為什么能在夜間安全飛行?)

  理解詞語:漆黑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在文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閱讀的興趣。)

  3.科學家研究的結果是什么?理解詞語:“摹仿、啟示、障礙”。

  (板書:天線、熒光屏、電波、反射、障礙物)

  4.先提出問題,最后解答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方法。(首尾呼應)

  (三)請兩名同學分別讀首尾段。

  過渡:科學家為什么會得出這個結果呢?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四、學習第二段

  (一)個人小聲閱讀第二段。思考: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是什么?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邊讀邊劃。

  (二)提問:

  1.蝙蝠夜間飛行特點是什么?從哪個詞看出來的?(蝙蝠不但能夜間飛行,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無論怎么飛,也不會同任何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也能靈巧的避開,通過“即使……也……”這個詞看出來的。)

  2.從這些特點中反映出什么?(蝙蝠夜間飛行,就如同在白天飛行一樣動作靈巧,反映敏銳。)

  3.蝙蝠為什么能在夜間飛行?科學家為了揭示這個秘密,做了幾次試驗,都是怎么做的?試驗證明了什么?

  (三)學生帶著問題讀書。

  1.個人默讀4、5自然段。

  2.找單人讀4、5自然段。

  大家思考:

  (1)課文對哪次試驗作了比較詳細介紹?

  (2)對試驗做了哪些介紹?

  (四)學生議論發言,理解詞語“橫七豎八”。

  (答案:課文把第一次試驗敘述得比較具體,講了試驗的時間、場所、條件、情況和結果。)

  (五)請同學當一回“科學家”,將三次試驗填寫在表格中進行匯報。

  (六)教師小結:

  科學家針對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做了三次試驗,第一次排除了視覺在夜間飛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試驗證明蝙蝠夜間飛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寫試驗時作者在寫作方法上有詳有略,同時使我們知道寫試驗情況時應介紹交代什么。望同學們學習這些寫作方法。

  過渡:蝙蝠到底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七)單人讀第6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劃、劃出與問題有關的重點詞語。

  1.提問。

  2.理解詞語“反復研究”、“終于”。從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什么?

  (1)科學家對待科學的態度,認真、不辭辛苦、刻苦鉆研的精神。(2)結論是來之不易的。)

  3.讓同學畫畫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飛行的草圖。

  4.用自己的話說說蝙蝠是怎樣飛行的。

  (板書:嘴、耳朵、超聲、反射)

  過渡: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什么?

  五、學生自由讀課文最后一段

  (一)同座位的同學議論,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么聯系?

  1.學生試畫雷達工作的原理圖。

  2.做填空練習。

  3.對照投影或板書說說雷達和蝙蝠的對應關系。

  (二)討論發言。從這一事例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由議論。你還知道哪些發明創造,也是人們從生物身上得到的啟示?

  六、請三名同學讀全文

  七、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通過講敘科學家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到原因,從而得到啟迪。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安全飛行的事例,使我們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多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向科學家學習,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三課時

  一、交代本節學習任務: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要求能夠掌握字音,記住字形,理解運用。

  二、溫習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接力朗讀課文。

  三、復習生字詞的讀音

  (一)學生自己讀生字表和課后詞語。

  (二)用生字詞的卡片檢查字音掌握情況。

  四、學生個人分析和記憶字形,懂得意思

  (一)分析字形結構,偏旁部首。

  (二)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練習擴詞,豐富詞匯。

  五、集體學習

  (一)要強調字音的生字有:

  “即”是第二聲“j0”,不要讀成第四聲“j@”。

  “塞”是平舌音,要讀準。

  “豎、鐘、超、障”是翹舌音,要讀清楚。

  (二)要強調字形的生字有:

  “即”字右半部是“卩”,不要寫成“阝”

  “熒”字下邊是“火”,不要寫成“蟲”或“玉”。

  “配”的左半部不要少寫一橫。

  教學步驟:

  (三)先讓學生自己說說哪些字音易讀錯,然后,說說要注意什么。再找一找哪些字形易寫錯,怎么記住它們。

  (四)區別形近字,組詞練習。

  堅( )熒( )配( )摹( )塞( )

  豎( )螢( )醒( )幕( )賽( )

  (五)學生提出難理解的字義或詞義,大家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進行議論解答。

  如:敏銳——感覺靈敏,眼光尖銳。本課意思指眼光尖銳。

  摹仿——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本課指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原理發明了雷達。

  障礙——阻擋、限制。本課指超聲波遇到影響、限制的東西就反射回來。

  六、造句指導

  (一)弄懂“反復、證明”的意思

  “反復”在本課中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復的意思。

  “證明”在本課當作動詞用。是用可*的材料來表明事物的真實性。

  (二)教師造范句進行引導。

  反復——經過反復練習,小紅終于把《小青蛙》這支曲子彈會了。

  證明——看見燕子低飛,螞蟻搬家,小明說要下雨了。果然,不一會兒天上飄來一片烏云,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證明小明說的是對的。

  (三)學生練習造句。

  注意用這兩個詞造句時,要把事講清楚,不能太籠統、太含糊。

  七、練筆

  (一)帶領學生做一個《吹球》的小實驗。

  (二)說說實驗過程。

  (三)按照課文中介紹試驗的方法,把這個實驗的經過、結果寫下來。

  八、作業

  (一)寫生字詞。

  (二)朗讀課文。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3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2課《夜晚的實驗》,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本文寫的是著名科學家————為了解開————所做的——————。

  二、民主導學

  1、那帕拉捷為什么會想到做這個實驗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抓一下兩點指導

  a. “常常看到”,“引起了他的好奇”這些語句你讀出了什么? (觀察細致,對常見事物敏感。)

  b. 自由讀讀,讀出斯帕拉捷強烈的好奇。

  c.指名讀,其余評價。  再齊讀

  三、學習第二段

  過渡: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為了揭開疑問,斯帕拉捷進行了幾次試驗?分別怎樣做的?結果如何?默讀2----6自然段,結合課文內容,填好表格

  實驗次數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

  結論

  2.交流                            

  (1)那么他第一次實驗是怎樣進行的呢?誰來讀課文的2、3自然段,他是怎么做的?

  ①*如生讀句子“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飯,便走出街口,把籠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當他看到放出去的幾只蝙蝠輕盈敏捷地來回飛翔時,不由得驚叫起來。”    

  a.你從“匆匆”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急切地心情,潛心研究)你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達這種心情嗎?

  b.是什么使斯帕拉杰驚叫起來的呢?學生交流。

  c.(誰來讀一讀)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因為那幾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d.“瞎子”加上引號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這樣的瞎子卻能輕盈敏捷地來回飛翔,誰能讀出他的驚訝,不可思議。

  e.齊讀

  ②斯帕拉杰原來是怎么想的?

  a.出示句子“原來,每當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輕巧自如地飛翔時,總認為這些小精靈一定長著一雙特別敏銳的眼睛。假如它們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靈巧地躲過各種障礙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飛蛾了。”

  b.這段話中,出現了許多關聯詞:每當……總……假如……就……從這些關聯詞中,你感受了些什么?(第一組:留心觀察,剛開始他的想法和常人一樣。第二組:敢于假設、進行推測,正是進行了這樣的推測,才有了他的第一次實驗)             c. 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他當時的猜想。蝙蝠和我們人類一樣,是用眼睛來辨別方向的嗎?(出示)他帶著這個猜想進行了實驗,然而事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結果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話概括:被蒙上眼睛的蝙蝠在黑暗中輕盈敏捷地來回飛翔。是呀,第一次實驗,斯帕拉杰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第一次實驗。

  (2)“不用眼睛,蝙蝠憑什么來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的飛蛾呢?”接著他又進行了哪些實驗呢?自由讀讀第4、5自然段,

  第二次實驗他是怎么做的?(鼻子堵住),從他的做法中,你覺得他是怎樣進行猜想的?可結果呢?由此,他得出結論——

  (3)那第三次實驗呢?誰根據表格來說說?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填寫表格。

  (4)那第四次呢?(生講到猜想后)你能像第三次那樣用上難道……不僅……而且……來說說嗎?難道(      )不僅(   ),而且(      )?于是他又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得出什么結論,誰來繼續交流?

  (5)在這次實驗中,斯帕拉杰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出示第六自然段)請同學們輕聲地多讀讀這句話,這個“啊”字背后隱藏著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指名答:體會到這樣的結果真是出乎意料。

  (6)、一起來讀這個句子,讀出千辛萬苦,讀出恍然大悟,讀出出乎意料。(齊讀句子)

  (7),斯帕拉杰通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從這個過程中,你感受到了斯帕拉捷哪些可貴的精神?

  (勤于思考  大膽實驗   不怕失敗  不斷探索…)

  實驗次數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

  結論

  一次

  蒙上眼睛

  輕盈敏捷

  不是靠眼睛

  二次

  堵住鼻子

  敏捷、輕松

  不是靠鼻子

  三次

  涂滿油漆

  沒有影響

  不是靠翅膀

  四次

  堵住耳朵

  東碰西撞

  是靠聽覺

  (8)對比幾次實驗過程的敘述,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

  總結:是啊,正是由于他這樣的善于觀察、大膽推測,勇于實踐,堅持不懈,潛心研究,才使得實驗取得了成功。為后來的研究者打開了一扇門。(相機板書)

  四、學習第三段

  過渡:孩子們,在斯帕拉捷揭開了蝙蝠的飛行秘密以后,人們又是怎么做得呢?下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三段。

  1.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促使很多人進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后來人們繼續研究,終于弄清了其中的奧秘。

  2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體呢?說說句中引號的用法。你從“進一步”“繼續研究”體會到什么?體會到科學家前赴后繼、堅持不懈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

  3誰能將其中的奧妙說一說。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原來,蝙蝠靠喉嚨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這種聲音沿著直線傳播,一碰到物體就像光照到鏡子上那樣反射回來。蝙蝠用耳朵接收到的“超聲波”……食物。

  4超聲波上加引號你怎么理解? (板書:超聲波)

  加引號表示特定的稱謂(專有名詞)

  5那么斯帕拉捷的實驗有什么重大意義呢?

  學生抓住“現在,人們利用……”“廣泛地應用于……”“……給人類帶來如此巨大的恩惠”感悟到斯帕拉捷實驗的重大意義。

  6讓我們一齊讀讀7、8、9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斯帕拉捷是一位科學家,他善于觀察周圍事物,勤于動腦思考,勇于探索科學奧秘,進行科學研究堅持不懈,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啊。讀了他的事跡,你又不禁想起了誰?說說你的理由。

  檢測導結:

  1、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醫療上的(      )、航海中的(        )、汽車上的(      )等都應用了超聲波技術。同時我們也認識了(            )的科學家斯帕拉捷。

  2、打開書看課后2題

  板書: 

  夜晚的實驗

  斯帕拉捷 

  善于觀察            勤于思考

  大膽實驗            不怕失敗

  堅持不懈            勇于探索

  《夜晚的實驗》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的一篇科普小品。本文主要寫意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經過多次實驗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秘密的經過,點明了蝙蝠依靠聽覺接收“超聲波”并作出判斷的奧秘,并指出了“超聲波”在近代多種領域廣泛應用的前景。文章融科學知識于故事之中,懸念迭起,引人入勝。

  設計意圖: 本設計以思維訓練為主線,循著作者的思路,引導學生展開縱向思維,以揭示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猜想——實驗”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悟到斯帕拉捷的細心觀察、善于思考、不斷實驗、潛心研究、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3、在讀中感受科學家的孜孜以求的精神。領悟斯帕拉捷的實驗過程正是其思維過程,藉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悟到斯帕拉捷的細心觀察、善于思考、不斷實驗、潛心研究、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在讀中感受科學家的孜孜以求的精神。領悟斯帕拉捷的實驗過程正是其思維過程,藉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 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4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4、 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感受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知道嗎,超聲波在現代工業、農業、醫療、軍事等領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那么,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是怎么開始的呢?這得從意大利——位科學家的實驗說起。(板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詞,讀順課文。

  (2)借助字典并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生字詞,相機字音。

  (2)指名試讀課文,并理解詞語掌握情況。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4.指導分段

  一(第1自然段);二 (第2—6自然段);三 (第7—9自然段)。

  5.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生字。

  四、作業。

  抄寫生字詞兩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詞語意思及引號用法。

  2、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技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技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按段朗讀課文。

  二、精讀指導。

  1.精讀第一段。

  (1)默讀,口頭填空:斯帕拉捷時,常常看到 現象,產生好奇: 。

  (2)交流。

  (3)朗讀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哪里看出來的?

  (4)指導朗讀。

  2.精讀第二段。

  實驗的情況怎樣?

  (1)默讀,思考:斯帕拉捷共做廠幾次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交流。

  (2)一系列實驗,怎樣寫既清晰又簡潔,而不使人覺得重刻呢?寫的時候要有重點。你們覺得應重點寫哪—次實驗? (第一次)

  (3)輕讀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樣寫的。

  (4)指導根據板書的提示,看圖復述第一次實驗的情況。

  (5)默讀第4—6自然段,思考:與第一次相比,后來幾次實驗的情況是怎樣簡明扼要地寫的?交流。

  (6)指導朗讀。

  (7)小結

  (8)從這一段的敘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貴精神?

  三、指導復述實驗過程。

  1.分部分復述:同桌試述,指名復述,評議。

  2.完整復述:指名復述,評議后各自練習復述。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理解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2、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技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驗。潛心研究、不斷利用科技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人。

  1.斯帕拉捷是怎樣解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詳細地復述。)

  2.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

  3.過渡:斯帕拉捷的實驗有什么重大意義呢?

  二、精讀指導(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讀第7自然段。

  3.引讀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將其中的奧妙說一說。

  (2)把自己對“超聲波”的認識用一句話表達出來。

  4.齊瀆課文最后一句。說說讀懂了什么。

  三、總結全文,復述全文。

  板書:

  看到——好奇——夜晚的實驗

  憑什么      蒙眼

  堵鼻              聽覺

  涂身

  堵耳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朗讀、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教學重難點: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讀了《夜晚的實驗》這一課,已經解決了文中的生字詞,回顧課文內容,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二、出示《新方案》的設問導讀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根據表格的要求邊讀邊思考,再嘗試著填表。(出示表格)并在你有想法的地方,寫出自己的感悟。(《新方案》的設問導讀改編)

  2、從斯帕拉捷的實驗到科學發現超聲波并用其造福人類,你受到了哪些啟示?

  表格:

  3、學生自主學習

  三、小組合作交流匯報

  (一)、填表感悟

  1、在學生的匯報中感悟斯帕拉捷的:細心觀察 善于思考

  細心觀察

  在學生談到“細心觀察”時,引導學生找出表現斯帕拉捷細心觀察的語句。

  出示:“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靈活地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從來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上。”

  1、你從哪些詞語看出斯帕拉捷是一個細心觀察的人。

  2、指導朗讀,突出這些詞語。

  3、通過朗讀,你覺得斯帕拉捷的觀察與一般人的觀察相比怎樣?

  板書:細心觀察

  在匯報中感悟善于思考

  在學生談到“善于思考”時,引導學生找出表現斯帕拉捷善于思考的語句。

  a、出示:“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

  “不用眼睛,蝙蝠憑什么來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的飛蛾呢?”

  “難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僅能夠飛翔,而且能在夜間洞察一切嗎?”

  1、分別指導讀,可以加上個“咦”字,讀出奇怪的語氣。

  2、出示“好奇奇怪猜想”,讓學生連線。

  3、思考,為什么第一處問句要用好奇而不用奇怪。

  4、讀過課文之后,你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話來回答這三個問題。

  b、相機出示:“啊!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原來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1、如果你是當時的斯帕拉捷,心情怎樣?會有怎樣的動作?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2、改變啊的讀音,讀出驚訝的語氣。

  3、去掉“啊”,把“原來是”改成“就是”回應驚訝的讀法。

  4、讓學生再問出示的三個問題,再請三名學生分別用肯定的語氣回答。

  “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就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c、文中還有兩次實驗沒有寫出斯帕拉捷的思考,你覺得在堵鼻的時候,斯帕拉捷會怎么想?堵耳朵之前,斯帕拉捷又會怎么想?

  板書:善于思考

  四、領悟啟發拓展文本

  1、課文學到這里,那么,斯帕拉捷解開蝙蝠夜行的秘密給我們怎樣的啟示?把你的感想凝聚成你的名言寫下來。

  2、下面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的名言。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同學們,你們都說得很好,這節課,我們不僅知道了斯帕拉捷實驗的經過,我們還認識了一個細心觀察,善于思考,鍥而不舍,做出貢獻的斯帕拉捷,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請大家記住斯帕拉捷,記住他的實驗,更記住他的可貴精神!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齊聲朗讀課題。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6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小學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一、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 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鳥兒在天空有自由飛翔的本領,人類就模仿鳥兒的結構制造飛機。這就是仿生學的例子。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個在仿生學過程中重要的實驗。 

  板書課題: 夜晚的實驗(讀題)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旨,讀順課文。 

  (2)借助字典并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瀆生字詞,相機字音。 

  喉嚨 蒼蠅 (嚨、蠅是后鼻音,在詞中讀輕聲) 

  瞎子 薄膜 油漆 礦藏 領域 

  堵住 揭開: 判斷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掌握課文的能力。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百度搜索】

  1、斯帕拉捷為什么想到做這個實驗? 

  2、指名讀。 

  3、為什么斯帕拉捷對蝙蝠感興趣?我想散步的人不會是他一個人吧? 

  4、可能我還有一個疑問希望大家幫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樹上棲息的動物會不少,可是他為什么對蝙蝠這么感興趣呢? 

  四、學習課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體把握,梳理線索。 

  1、首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根據要求邊讀邊思考。

  2、斯帕拉捷的實驗一共分為幾次完成的? 

  3、我們發現有的可以內容可以通過讀書直接填寫出來,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說第一次吧。這一次書上寫的比較詳細。 

  4、指名回答。 

  5、我們是概括的回答,課文中寫得還是比較詳細的。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這個自然段解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實驗猜想,一個是實驗后反思。 

  6、請一個同學把實驗猜想部分再來讀一讀。他讀完了,我再來讀一讀,大家認真聽,發現有什么區別嗎?

  7、請同學把實驗的過程讀一讀(即讀第二自然段)看到這個詞了—— “輕盈敏捷” ?能不能用幾句話來形容一下它們是如何“輕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驚叫起來。誰來讀一讀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會如何來表達?(只要學生說的有理則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實驗過程,作者并沒有像第一次一樣面面俱到。認真地讀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沒有寫出來的部分通過自己的想象填寫出來。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一次作者是怎樣寫的,這樣對你寫有幫助。 

  10、指名說,只要說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過這樣幾次實驗,斯帕拉捷終于發現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一起讀第六自然段。 

  有沒有發現這個“啊”字呀!這可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字。說說看,在這個字背后隱藏著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請同學們想一想:科學發現一般要經過哪幾個過程,才能有所發現,獲得結果。這幾個部分能不能調換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實驗完成了,說說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五、學習七-九自然段。 

  1、  斯帕拉捷的實驗為后來的研究者打開了一扇門。看看人們都有了哪些收獲? 

  2、  能不能用圖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百度搜索】

  3、  大家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事例? 

  【百度搜索】detail&word=%e5%85%b3%e4%ba%8e%e5%a3%b0%e7%ba%b3%e7%9a%84%e7%a4%ba%e6%84%8f%e5%9b%be&ie=utf-8&in=31087&cl=2&lm=-1&st=&pn=4&rn=1&di=192479507600&ln=1338&fr=ala1&fm=ala1&fmq=136237220537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4&-1&di192479507600&objurlhttp%3a%2

  六、拓展資料: 

  語文主題學習4《巴斯德的探索》,讀一讀,看看跟《夜晚的實驗》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二、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講述了意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夜晚的實驗,終于揭開了蝙蝠飛行秘密的經過。他從蝙蝠飛行的啟示中發現了超聲波,并進而造福人類的故事。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在尋找文本的切入點時,我注意到了課文的幾個問句。這幾句問句與幾次實驗息息相關,與全文中心有著極大的關系,它們反映出了斯帕拉捷在實驗過程中的思路,現象引發了他的分析思考,思考產生了疑問,疑問又推動了下一次實驗,并最終使斯帕拉捷揭開了真相。

  在教學中,我不光引導了學生學習體會課文表述斯帕拉捷思考過程的精彩,還引導學生領悟斯帕拉捷的實驗過程正是其思維的過程,藉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學生在有感情地熟讀這幾個問句的基礎上,思路得以清晰,使復述課文變得流暢而簡單,真正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三、 教師個人介紹

  省份:山東省           學校:青州市云門山街道云峽河回民小學               姓名: 李彩玲 

  職稱:小學一級教師           

  電話:628              

  電子郵件:

  通訊地址:青州市云門山街道云峽河回民小學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7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課。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學生自由發言)

  蝙蝠是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雷達是探測的儀器,前者是自然界里的動物,后者是人類的一種發明創造,看起來毫不相干,然而,人類的許多創造發明都從動物身上得到啟迪,那么蝙蝠它給人們什么啟示呢?你想知道嗎?答案就在課文里。

  二、自讀課文,了解內容

  1、邊讀邊劃出生字詞和不懂的詞語。

  2、標出自然段,想想哪幾段說的是一個意思。

  三、檢查自讀情況。(查:生字讀音,文字正確流利。)

  1、認讀生字詞。(課件)

  2、找四五名同學讀課文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1、告知學生給課文分段的方法。(一讀二想三合并)

  2、請九名同學分別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3、學生議論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哪幾段意思相近。

  4、將相近意思的段合并為一大段。獨立一個意思的為一段。 

  按一定的順序給課文分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3~6自然段;第三段是7~9自然段。)

  5、歸納段落大意。

  ①歸納段落大意要注意的問題。

  a.要抓住主要內容。

  b.語言要簡練。

  ②怎樣歸納段落大意呢?

  教師給方法:“獨立成段的抓重點句;合并成段的,舍棄次要,抓主要。”

  ③學生根據方法,歸納段落大意。

  第—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經過多次實驗,終于弄清蝙蝠夜間飛行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對超聲波的研究,人們從而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恩惠。

  五、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六、作業

  預習課后思考、練習題。

  板書設計

  12、夜晚的實驗

  第—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第7~9自然段)

  課外資料:

  蝙蝠與雷達

  清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加飛機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蝙蝠在夜里飛行,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么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做了一次試驗。在一間屋子里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系著許多鈴鐺。他們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里飛。蝙蝠飛了幾個鐘頭,鈴鐺一個也沒響,那么多的繩子,它一根也沒碰著。

  科學家又做了兩次試驗。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最封住,讓它在屋子里飛。蝙蝠就像美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它一邊飛,一邊從嘴里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做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顯示在熒光屏上。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看清楚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在夜里飛行也十分安全。

  仿生學漫談

  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制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o0多只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制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制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有著怎樣的奇異本領?它們的種種本領,給了人類哪些啟發?模仿這些本領,人類又可以造出什么樣的機器?這里要介紹的一門新興科學——仿生學。

  仿生學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中期才出現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將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從仿生學的誕生、發展,到現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它的研究成果已經非常可觀。仿生學的問世開辟了獨特的技術發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藍圖的道路,它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

  人類仿生由來已久。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技術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種類繁多的生物界經過長期的進化過程,使它們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得到生存和發展。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以自己直立的身軀、能勞動的雙手、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語言,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促進了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獲得了高度發展。因此,人類無與倫比的能力和智慧遠遠超過生物界的所有類群。人類通過勞動運用聰明的才智和靈巧的雙手制造工具,從而在自然界里獲得更大自由。人類的智慧不僅僅停留在觀察和認識生物界上,而且還運用人類所獨有的思維和設計能力模仿生物,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增加自己的本領。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游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只航行自如。

  鳥兒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飛翔。據《韓非子》記載魯班用竹木作鳥“成而飛之,三日不下”。然而人們更希望仿制鳥兒的雙翅使自己也飛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利奧那多·達·芬奇和他的助手對鳥類進行仔細的解剖,研究鳥的身體結構并認真觀察鳥類的飛行。設計和制造了一架撲翼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飛行器。

  以上這些模仿生物構造和功能的發明與嘗試,可以認為是人類仿生的先驅,也是仿生學的萌芽。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8

  《夜晚的實驗》講述了科學家從蝙蝠飛行的現象上發現了超聲波,進而用這個科學成果造福人類的事實。在教學中,我抓住“好奇”“奇怪”“ 猜想”這些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感受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飛行現象上發現超聲波的,并從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潛心研究,孜孜以求造福人類的精神。

  一切順利進行,突然一個學生質疑:“老師,‘難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僅能夠飛翔,而且能在夜間洞察一切嗎?’這句話是反問句嗎?”

  我一愣:當然是呀?

  “用陳述句該怎么說呢?”

  是啊,怎么改呢?‘它薄膜似的翅膀,不僅能夠飛翔,而且能在夜間洞察一切。’的話,就不符合反問句的特征。可是,改成‘它薄膜似的翅膀,不僅能夠飛翔,但是不能在夜間洞察一切。’又不符合常理。

  我問學生怎么改,有沒有什么辦法?

  小才女趙佩雯皺著眉頭想了半天,然后說: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反問句。因為這是斯帕拉捷的猜想,他并沒有肯定蝙蝠的翅膀有什么樣的作用。

  我抓了抓腦袋,只好說:這一句是不是反問句,我們現在還不能解決,我們一起查閱資料,誰找到了答案,誰就告訴大家,好嗎?

  我真疑惑:這一句到底該怎么改呢?很明顯,它應該是一句反問句呀!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不斷實驗、潛心研究、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不斷實驗、潛心研究、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熟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2課,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這篇課文寫的是著名科學家——,為了解開——所做的——。

  3、從第一段的學習,你覺得斯帕拉捷是一位怎樣的人?出示句子:“這個現象引起他的好奇:……飛行呢?”板書:好奇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為了揭開這個疑問,斯帕拉杰進行了幾次實驗?分別怎樣做的?結果怎樣?默讀課文2-6自然段,結合課文內容,填好表格。(媒體出示)

  實驗  做法  結果  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交流

  ①蒙上眼睛輕盈敏捷地來回飛翔

  ②堵住鼻子還是飛得那么敏捷、輕松

  ③全身涂滿油漆還是沒有影響到它們的飛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

  2、如果每次實驗都用200字寫下來,可以嗎?為什么?寫的時候要有重點。你們覺得應重點寫哪—次實驗? (第一次)

  3、輕讀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樣寫的。交流。(用先……接著……然后……最后……練習說話。)

  ①先交代實驗的時間、地點,接著寫斯帕拉捷的做法,然后寫實驗的結果,最后寫斯帕拉捷的思考。

  ②提問:“當他看到放出去的幾只蝙蝠輕盈敏捷地來回龜翔時,不由得驚叫起來,”為什么?(事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號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出示句子:“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捕足靈活的飛蛾呢?”板書:奇怪

  4、指導根據板書的提示,看圖復述第一次實驗的情況。

  5、自由試述。指名復述,評議。

  6、默讀第4—6自然段,思考:與第一次相比,后來幾次實驗的情況是怎樣簡明扼要地寫的?

  交流。(先概括,再讀有關語句)

  ①自然段緊承上文簡潔地敘述斯帕拉捷兩次實驗的做法、結果及第二次實驗后的猜想。

  出示句子:“難道它薄膜似的翅膀……斯帕拉捷這樣猜想。”板書:猜想

  ②第5自然段寫最后一次實驗的做法和結果。

  提問:為什么做法一帶而過,而結果較細地加以描寫呢?

  (因為結果與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發現。出示句子:“啊!蝙蝠在夜間飛行……確認目標的!”體會感嘆號的意思。

  根據四次實驗的結果,練習用蝙蝠夜晚飛行“不是……而是……”和“不是……也不是……而是……”說話訓練。

  7、指導朗讀。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個問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嘆句,體會斯帕拉捷終于揭開蝙蝠夜間琶行秘密的無比喜悅激動的心情。

  8、小結:這一段簡練、生動地記敘丁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秘密,再次齊讀結果的句子。在寫法上作者做到了有詳有略,以后你們寫作中也要根據文中的中心學會這種寫法。

  9、從這一段的敘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貴精神?(勤于思考,大膽實驗;不怕失敗,不斷探索,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

  三、學習第三段

  過渡: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秘密,也引發了其他科學家的思考,出示句子:“蝙蝠的耳朵又……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1、體會這段話在全文中的作用。

  2、理解句中引號的用法。

  (視線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體:通常耳朵只會聽到聲音,而蝙蝠卻能像聽聲音一樣“聽”到前方的物體)

  3.默讀第8、9小節。

  (1)在課堂筆記上畫一畫蝙蝠夜行示意圖,同桌說說蝙蝠夜行的奧秘。

  (2)“巨大的恩惠”指得是什么?用直線在文中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媒體出示蝙蝠夜行示意圖,認識超聲波。

  “蝙蝠靠喉嚨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理解引號的用法。

  (4)學生補充超聲波的相關資料。

  (5)引讀第9自然段中的語句,認識超聲波給人類帶來的巨大恩惠。

  (板書:巨大恩惠)

  四、總結全文

  1、對照板書總結。

  2、出示課前準備的名言。

  是呀,科學家前仆后繼地進行科學研究,以豐碩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我們現在更應該努力學習,從平常的小事中學會觀察、善于思考、勤于鉆研,將來投身到科學研究中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造福于人類。

  五、作業:完成課后練習2、3題

  板書:

  好奇

  奇怪

  12、夜晚的實驗                        “超聲波” 巨大的恩惠

  猜想       

  《12、夜晚的實驗》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全文,熟知實驗過程,感受好奇之于科學家的可貴。

  2、通過對話交流,感受斯帕拉捷實驗中細心觀察、善于思考、鍥而不舍的科學品質。

  3、能夠說出斯帕拉捷解開蝙蝠夜行的秘密對自己的啟示。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斯帕拉捷四次實驗的經過、結果。

  難點:體會斯帕杰細心觀察,善于思考、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能夠說出斯帕拉捷解開蝙蝠夜行的秘密對自己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以疑促思

  復習導入:同學們,上一課我們學習了《夜晚的實驗》這一課,誰來說說,你解決了哪些疑問?

  有些問題非常淺顯,讀過課文我們就能回答出來。而有些問題則需要我們仔細的讀課文,認真地思考才能回答出來。你還想知道與課文有關的什么問題?

  老師這里有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來思考:

  斯帕拉捷是一個                、               、              的科學家。

  你覺得這些橫線上可以填哪些詞語?認真讀讀課文,邊讀邊寫上你的思考。

  二、走進文本,走近人物

  1、板塊預設一:細心觀察

  在學生談到“細心觀察”時,引導學生找出表現斯帕拉捷細心觀察的語句。

  出示一:“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靈活地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從來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上。”

  1、你從哪些詞語看出斯帕拉捷是一個細心觀察的人。

  2、指導朗讀,突出這些詞語。

  3、通過朗讀,你覺得斯帕拉捷的觀察與一般人的觀察相比怎樣?(觀察更細心。)

  (板書:細心觀察)

  2、板塊預設二:善于思考

  在學生談到“善于思考”時,引導學生找出表現斯帕拉捷善于思考的語句。

  a、出示二: “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

  “不用眼睛,蝙蝠憑什么來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的飛蛾呢?”

  “難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僅能夠飛翔,而且能在夜間洞察一切嗎?”

  1、分別指導讀,可以加上個“咦”字,讀出奇怪的語氣。

  2、出示“好奇 奇怪 猜想”,讓學生連線。

  3、思考,為什么第一處問句要用好奇而不用奇怪。

  4、讀過課文之后,你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話來回答這三個問題。

  b、相機出示三:“啊!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原來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1、如果你是當時的斯帕拉捷,心情怎樣?會有怎樣的動作?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2、改變啊的讀音,讀出驚訝的語氣。

  3、這兩個“!”包含了什么?好好讀讀體會一下。

  4、讓學生再問出示的三個問題,再請三名學生分別用肯定的語氣回答。

  “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就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c、文中還有兩次實驗沒有寫出斯帕拉捷的思考,你覺得在堵鼻的時候,斯帕拉捷會怎么想?堵耳朵之前,斯帕拉捷又會怎么想?

  板書:善于思考

  3、板塊預設三:鍥而不舍(堅持不懈)

  (1)、斯帕拉捷的鍥而不舍表現在哪里?(四次實驗,前三次都失敗了。)

  (2)、四次實驗的經過如何,哪一次寫得最詳細,如果每一次都這么寫,行不行?(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3)、前面三次實驗都沒能找到蝙蝠飛行的秘密,會有人來勸,怎么勸?斯帕拉捷會怎么答。全班分兩組討論,一組勸,一組答。

  (4)、既然勸不住他,那就來贊贊他。

  4、板塊預設四:做出杰出貢獻

  (1)、為什么說斯帕拉捷是一位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

  (2)、超聲波的應用有多廣泛?

  (3)、指導讀“斯帕拉捷……巨大的恩惠”

  出示:相關的超聲波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圖片。

  過渡:人們根據“超聲波”的原理發明了雷達,這種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發而有所發明的學問教“仿生學”。你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事例?

  三、走出文本,走進人物

  1、黑板上的這幾個詞語能概括斯帕拉捷的全部特點嗎?顯然不能。我們再來看一段關于斯帕拉捷的簡介:出示:

  拉扎羅•斯帕拉捷(1729—1799),意大利著名的博物學家、生理學家和實驗生理學家。1729年1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斯坎迪亞諾鎮。他在動物血液循環系統、動物消化生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蝙蝠實驗,為“超聲波”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此外,他還是火山學的奠基者之一。1799年2月11日因病與世長辭,終年70歲。斯帕拉捷把他的一生連同一部分遺體都獻給了科學事業。根據遺囑,其有病的膀胱獻給了帕維亞自然博物館

  2、師:超聲波的發現,如果要給發現者評突出貢獻獎的話。你認為應該給誰?請以“斯帕拉捷,你是……”贊一贊斯帕拉捷。

  四、重回文本,暢談啟迪

  斯帕拉捷解開蝙蝠夜行的秘密給我們怎樣的啟示?把你的感想凝聚成你的名言寫下來。

  學生寫名言。

  交流,表揚寫的好的學生。(板書:學會學習   造福人類)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同學們,你們都說得很好,這節課,我們不僅知道了斯帕拉捷實驗的經過,我們還認識了一個細心觀察,善于思考,鍥而不舍,做出貢獻的斯帕拉捷,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請大家記住斯帕拉捷,記住他的實驗,更記住他的可貴精神!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齊聲朗讀課題。

  2、發有關仿生學的資料給學生閱讀。

  六、作業設計

  課外繼續搜集有關仿生學的資料,并把搜集到的資料寫成一篇科普小品文,題目為“神奇的仿生學”,寫作中要試著使用“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板書設計:

  細心觀察           學會學習

  12、夜晚的實驗                    善于思考                                               

  鍥而不舍           造福人類

  教材分析與設想:

  《夜晚的實驗》一課,主要記敘了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的經過,指出正是這次實驗,引起了科學家對超聲波的研究,才使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到超聲波技術帶來的恩惠。

  這篇文章,語言平實,學生一讀就懂,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上還是比較難找的;同時它又是一篇有著科學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會使語文課走樣,成為科學課。因此就應該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工夫。

  先說工具性,首先一點就是讓學生了解斯帕拉捷實驗的過程、方法,這是基礎的目標。但是僅僅做到這點還遠遠不夠。這篇課文在表達這個故事時所呈現的特點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作者在陳述這個事實時,語言組織具有極大的跳躍性和想象空間。如作者第1自然段末引出“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這個疑問后,緊接著就在第2自然段里,介紹了斯帕拉捷第一次實驗的全部事實。兩段文字之間,恰巧少了進一步提出假設的文字,而這部分文字,作者卻用補白的方式放在第三自然段里作了說明。后面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實驗假設,作者干脆作了省略處理。作為科學實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語言文字的描述,這樣的跳躍卻給學生的質疑、思考、探究、創新留下了極大的空間。”根據文章已有的假設進行合理地想象,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又暗含了科學精神的熏陶,一舉兩得。而課后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復述課文,在“補白”的基礎上,能夠按照“設疑——假設——實驗——結果——再反思……”的順序說一說,重組文章的結構(這樣一來,雖然打亂了文章的結構,缺少了幾分文學性,但是對于闡述實驗過程,能夠讓學生清晰的了解、訓練語言還是有幫助的)。第六自然段也是一個語言的訓練點,一個“啊”字內涵豐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感。

  其次就是人文性。這樣的課文傳達給學生應該是一種科學精神,就這篇課文來說,有這樣幾個方面是值得讓學生學習的: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這樣的認識是需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所感悟的。教師不妨通過追問的方式來達到:看到蝙蝠夜飛的人不止一個人,為什么只有斯帕拉捷會去研究呢?斯帕拉捷實驗的科學性在哪里?他為什么會這樣設計實驗?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通用9篇) 相關內容:
  • 《12、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3、 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4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 《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1、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2課《夜晚的實驗》,齊讀課題。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本文寫的是著名科學家為了解開所做的。二、民主導學1、那帕拉捷為什么會想到做這個實驗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 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通過有感情朗讀、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 夜晚的實驗說課稿(精選3篇)

    一、說教材《夜晚的實驗》講述了科學家從蝙蝠飛行的現象上發現了超聲波,并利用這個科學成果造 福人類的事實。這篇課文是本冊第四單元探索與發現的典型例文,課文條理清晰,語 言通俗易懂。...

  • 夜晚的實驗教學實錄(通用2篇)

    教學實錄[教例1]師:為了研究蝙蝠的飛行,科學家斯帕拉捷做了很多工作。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生:因為蝙蝠飛行太靈活了。生:因為斯帕拉捷對蝙蝠飛行非常感興趣。生:因為蝙蝠在夜間飛行都非常靈活。師:是啊。...

  • 《夜晚的實驗》值得商榷的一個句子(精選17篇)

    《夜晚的實驗》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十冊的一篇課文,主要講意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最終研究出蝙蝠在夜間是靠什么來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的飛蛾的。...

  • 《夜晚的實驗》教案(通用17篇)

    一、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 夜晚的實驗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8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任何有意義的發現都源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認真實驗。...

  • “電解水”實驗的準備和演示(精選3篇)

    一、實驗目的1.掌握“電解水”演示實驗的操作技術;2.探索水電解器(霍夫曼電解器)的代用裝置;3.培養學生“以教師的姿態”做好演示實驗的預備實驗以及進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 我這樣教《夜晚的實驗》(通用16篇)

    《夜晚的實驗》講述了科學家從蝙蝠飛行的現象上發現了超聲波,進而用這個科學成果造福人類的事實。按通常做法,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飛行現象上發現超聲波的,并從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

  • 12夜晚的實驗 教案(精選14篇)

    一、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 12夜晚的實驗(精選17篇)

    作者:宗陽春發表時間:2004-4-29閱讀次數:261作者:五彩繽紛[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 第三部分 主要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的具體實驗80例(精選2篇)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夜晚的實驗(精選17篇)

    意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習慣晚飯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靈活的在空中飛來飛去,卻從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上。這個現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飛行呢?1793年夏天,一個晴朗的夜晚,喧...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