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教案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學(蘇教版)第10冊。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各部分名稱、含義和分數的讀寫;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及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單位“1”和概括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新知學習
1.分數的產生。
(1)計算的需要。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小結:這個計算結果能用整數表示;如果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又分得幾個?這樣結果還能用整數表示嗎?小結:這樣的計算結果不能用整數表示, 需用分數表示。
(2)測量的需要:用一米長的尺子來量同學們現在坐的課桌,量得結果怎樣?(不足一米,不是整米數。)
小結:從上面兩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當計算和測量得不到整數的結果時,我們就要用到分數。
2分數的意義。
(1)理解平均分
觀察理解。請同學們看電腦畫面, 你們看到了什么?(一塊餅)把這塊餅怎樣呢?(平均分成2份)每份 是它的幾分之幾呢?(1/2 ) 你們怎樣知道它是平均分的呢?(因為它分得的兩份 完全疊合,即每一份一樣多)
識別理解。看電腦屏幕上這兩個圖,
圖2的每一份能用1/3表示嗎?
圖3的每一份能用1/5表示嗎?為什么?
④結語:平均分就是分得的每一份都一樣多。
(2)正確認識單位“1”。
①表示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
(ⅰ)用電腦顯示一張正方形紙。
接著演示并提問:a.這個圖表示什么意思?(把這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 4份)b.表示這樣的1份,是這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呢?3份呢?(板書:4份,1份,1/4;3份,3/4)
(ⅱ)用電腦顯示一條線段,表示一個計量單位。
接著演示并提問:a.把一米平均分成幾份?(10份)b. 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呢?4份呢?(1份是它的1/10,4份是它的4/10)
小結:一塊餅,1張正方形紙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物體。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我們都可以看作一個單位, 叫做單位“1”, 將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它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同學們對這個單位“1”有沒有什么疑問或者其它的想法。單位“1 ”除了表示一個物體, 一個計量單位以外,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表示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電腦顯示6個蘋果圖。接著演示并提問:這里是將6個蘋果組成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一個蘋果)還可以怎么說?(每份的一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板書:1份,1/3)2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板書:2份,2/3)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6個蘋果)
小結:將6個蘋果組成的一個整體,可以看作單位“1”。
(ⅱ)電腦顯示八個泥人圖。 接著演示并提問:這里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呢?(8個泥人)把8個泥人平均分成了幾份?(4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呢?(板書:1份,1/4)2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呢?(板書:2份,2/4)如果把8個泥人平均分成8份呢?每份又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為什么是八分之一呢?”
小結:把8個泥人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
讓學生聯系實際舉由多個物體組成一個整體的例子。
總結: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 還可以表示由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請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說自己是本組成員的幾分之幾,又是我們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