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通用14篇)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1
作者:韓其梅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分數的意義。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和其它數學知識一樣是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產生的。
2.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及分子、分母的含義。
3.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使學生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講清單位“1”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電腦軟件一套。
學具準備:每人一張正方形紙片、每組一個信封里面裝有一張圓形、長方形紙片,4個蘋果圖片,6個玩具熊貓圖片。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
今天我們和許多小動物一起去參加小猴的生日聚會高興嗎?你們看小猴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電腦顯示畫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都有什么?它還想測測同學們的智力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幫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嗎?(上課)
一、 分數的產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有時不能得到整數得結果,例如,用一個計量單位“米”測量黑板的長度(屏幕顯示)量了3米后,剩下的一段不夠1米了,還能用整數表示嗎?又如,老師只有一個蘋果要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多少個/還能用整數表示嗎?這就需要用新的數,誰知道用什么數來表示?
板書:分數
對于分數同學們并不陌生,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誰能說幾個分數(指名說老師板書),誰還記得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到底什么樣的數叫分數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呢?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分數的意義,板書:的意義
二、 分數的意義
1。把小猴準備的一部分禮物裝在信封里,倒出來看一看都有什么?下面小猴要利用這些東西測測同學們的智力,看哪一個小組表現的好?聽要求小組同學研究想辦法表示出每種東西的 。小組研究匯報。
2.根據剛才分的過程,把這些物體歸兩類,為什么這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一個物體、一個整體(解釋整體的含義)。
說明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上面我們分的這些物體就可以用一句話表示出來誰能說出來?(把單位“1”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
3.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回答問題
(1)把一塊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3份是它的( )。
(3)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是它的( )。
(4)同時顯示以上3幅圖,讓同學們認真觀察它們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數有什么異同?小組討論匯報。
4.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和熊貓圖片,平均分看有幾種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數表示,小組討論匯報,電腦顯示平均分的蘋果和熊貓圖畫,讓學生按照第一幅圖的說法說一說其余的幾幅圖的意思。
5.電腦同時顯示一塊餅、一張正方形紙、一條線段、四個蘋果、六只熊貓圖,提問:剛才我們分了這些物體都是把誰看作單位“1”?誰來說一說什么叫做單位“1”?電腦顯示單位“1”的含義。
6.根據剛才所學的知識小組討論到底什么樣的數叫做分數呢?引導學生總結分數的意義,電腦顯示分數的意義。
7.根據分數的意義指名說出剛才寫的這些分數表示的意義。
8.教學分子、分母的含義:電腦顯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寫幾個分數讓學生說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義。
9.做一做 電腦顯示。
三、 課堂練習:
1.讓同學們闖三關,電腦顯示三關題。
2.三關闖過了,別忘了還要幫小猴分東西呢,蘋果、熊貓已分過,還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電腦顯示)學生回答。提問: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塊,小猴吃了3塊,吃了西瓜的幾分之幾?小兔吃了2塊,吃了幾分之幾?還剩下西瓜的幾分之幾?
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 支蠟燭,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 來表示,但是這個 所表示的數量一樣多嗎?為什么?
四、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 板書設計 :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
一個計量單位 單位“1” 2/3 4/15 5/11
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2
課堂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按本節課的順序)
(1)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讀法、寫法。 (2)“單位1”的理解。
(3)分數的意義。 (4)分數的“單位”。
重點:所授之識均為重點。難點:既知是難點,上課之前已想辦法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予以克服,上課之時何來難點。
教學過程 :
一、拉近學生距離:向學生問好(用激情洋溢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情緒,并引導學生觀察、讀懂教師的表情、動作,使學生被老師的行為所吸引。)
二、有效引導,引出分數,解決“寫法、讀法、各部分名稱、初步理解意義”這4個任務。
1、大家會分東西嗎,下面看老師分,大家要注意看,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A老師分的是什么“東西”?
B我是怎么分的?
C分成了幾份?
D紅顏色的占其中的幾份?
連起來說一句話:老師把( )( )分成了( )份。紅顏色的占其中的( )份
(1)將一段1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了3份,紅的占其中的2份。
老師把(一條1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了(3)分,紅顏色的線段占其中的(2)份。
(2)將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6份。紅的占其中的5份。
老師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紅的占其中的5份。
(3)將8只羊平均分成4份,紅色的羊占其中的(1)分。
老師把(8只羊)(平均)分成了(4)份,紅的占其中的(1)份。
2、引導:
(1) 大家注意,我們把下面這句話的意思用簡單的形式來表示:
6和9的最小公倍數是18。→[6、9]=18
數學中許多較為復雜的語言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形式來表示,大家覺得爽不爽?
(2)我們今天再來爽一爽
A課件回到將一條線段平均分成3段的畫面。
“老師把(一條1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了(3)分,紅顏色的線段占其中的(2)份。”這句話實在太長了,我現在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表示,大家說好不好?引出分數“三分之二”( ),(在顯示過程當中明確分數的寫法。)教師明題,這個數叫分數,它讀作“三分之二”下面的3叫做“分母”上面的“2”叫做“分子”(該部分全部由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教師提問: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反過來問一下:在這里“三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1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兩份。
B課件回到將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6份,紅的占其中5份的畫面。
將“老師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紅的占其中的5份。”用分數表示。(已經可以叫學生自己說、寫了)之后讓學生回答: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反過來問:“六分之五”這個分數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6份,表示其中的5份。
C課件回到將8只羊平均分4份,紅色的占其中的1份的畫面。
將“老師把(8只羊)(平均)分成了(4)份,紅的占其中的(1)份。”這句話用分數表示。由學生來完成。反過來問→“四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8只羊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
三、單位“1”的認識
給出另一個新的分數“二分之一”問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認可,但提出疑問:你難道知道一定是分這個東西嗎?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A可以分西瓜 B可以分菠籮 C可以分小鴨……
總之,我們很多東西都可以分,但在分的時候,我們都把他們當成“一個整體”來看,是“一個整體”所以我們可以給他們取一個統一的名字:單位“1”,大家說好不好,不好,你取取看。1為什么加引號的問題解決。
(通過課件,使學生明確單位“1”)
四、深入理解分數意義,分數的單位的認識
1、練習鞏固:課件演示
(1) 上面是一個空心的圓,下面是一個分數:四分之三
讓學生說說:要你做什么?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用顏色表示(取)其中的三份。(或: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
回答清楚以后由學生自己完成。
(2) 出示一條線段:下面是一個分數:十分之七
讓學生說說:要你做什么?(讓學生用兩種方式來回答。)再由學生完成。(除了用顏色涂以外,教師教另一種表示方法,為教學例1做準備。
(3)出示例1,讓學生弄請清和(2)的區別,明確是將0~1之間的線段分一下。然后完成例1。
完成其余2~3題。
2、分數單位的認識
1)分母是3的最小分數想一想是幾?分母6的最小分數是幾?分母是8的最小分數是幾?
通過觀察,使學生認識到這些分數的分子都是“1”,取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分數單位”
2)練習
三分之一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說一說各含有幾個分數單位。
六分之一( )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說一說各含有幾個分數單位。
八分之一( )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說一說各含有幾個分數單位。
練一練第5題。
練一練第6題。
五、鞏固練習:完成書上其余練習。教師巡視批閱。
六、課堂總結:
以一個分數為例,說一說(1)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讀法、寫法。
(2)分數的意義。
(3)“單位1”的理解。
(4)分數的“單位”。
六、拓展題
有一位老伯將17頭牛留給他的三個兒子,他給大兒子二分之一,給二兒子三分之一,給小兒子九分之一,你會幫他們分嗎?怎么分?他們各得幾頭?
七、作業 布置:
《作業 本》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學情分析: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數大小還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設想:本節課的教學,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兩個概念非常重要,應從直觀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用利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適當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過程中獲得者得感悟,自己構建這些概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原有分數知識基礎上,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經歷認識分數意義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明確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學具:卷尺、四張長方形白紙、四條一米長的繩子、若干個小立方體和一捆繪畫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溫故引新。
1、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板書:分數)誰來說幾個分數?(板書:如1/4)你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師:那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
二、教學分數的產生。
2、能根據成語說出下面的分數嗎?
一分為二( ) 七上八下( ) 百里挑一( ) 十拿九穩( )
1、請一個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說一說,用“米”做單位,看看測量的結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記?
2、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師用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演示古人測量的情況)。課件呈現情境圖,介紹分數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3、總結: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分數表示。所以分數是人類為了適用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4、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平均分配一些東西,也常常會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比如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橘子、一塊月餅、一塊餅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數表示嗎?用什么分數表示?
三、教學分數的意義。
師:下面老師要先考考大家,你能舉例說明1/4的含義嗎?(投影出示題目,學生口答)
出示一個1/4的正方形的陰影部分。
師:陰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師:下列圖中的陰影部分能用1/4表示嗎?為什么?
如生說可以,則問:你為什么覺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說理由。
(強調一定要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3、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師:現在我給每一個小組都提供了四種材料,一張長方形紙、一條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4根繪畫筆。下面請每組根據這四種一樣的材料,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分一分等方法,創造出幾個不同的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2)交流
師:誰愿意上來說一說,你得到了哪些分數?這個分數是怎樣得到的?
小組交流。
(3)認識單位“1”。
師:利用這四種材料,同學們創造出了好多分數。剛才在表示這些分數時,我們都是把哪些東西來平均分的?
生:一張長方形紙、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4根繪畫筆平均分。
師:象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
(課件顯示:一個物體)
把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課件顯示:一個計量單位)
把6個小方塊、4根繪畫筆平均分,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課件顯示:一些物體)
師小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課件顯示)
師:(投影出示):我們可以把這3只象看作一個整體嗎?
我們可以把這6顆草莓看作一個整體嗎?這4只老虎呢?
我們還可以把哪些物體也看成一個整體呢?(學生舉例。)
師:象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課件顯示)強調說明:①單位“1”不僅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很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個蘋果、一枝鉛筆、一個計量單位、一堆煤、一倉庫糧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應把什么看做單位“1”。②單位“1”和自然數“1”的區別:自然數1是一個數,只表示一個具體事物。如:一個人、一本書、一間房子……它是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體。
概括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分數的意義,請同學們想一下,這個“若干份”是分數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分數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數)
(5)師:接下來我想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你們愿不愿意接受挑戰?
①把這個文具盒里的所有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生:1/2
②師:為什么可以用1/2來表示?
③師: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2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10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④師:現在這個文具盒里有6支鉛筆,把它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鉛筆,把8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還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為什么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師:因為一個整體表示的具體數量不同,所以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四、教學分數單位。
師:整靈敏有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分數是否也有計數單位呢?它的計數單位又是怎樣規定的?
顯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師:也就是說分數單位是由一個分數的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師舉例說明后,并說出幾個分數讓學生回答,后再讓學生自己舉例說明)
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練習:
1、35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份,它的分母是( ),表示( );分子是( ),表示( )。
2、67 的分數單位是( ),有(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3、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數占全班的29 。
(2)一節課的時間是23 小時。
4、課本練習十一第9題。
5、判斷(對的打“√”,錯的要“×”)。
(1)一堆蘋果分成4份,每份占這堆蘋果的14 ( )
(2)把5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長的57 ( )
(3)14個19 是914 ( )
(4)自然數1和單位“1”相同。( )
五、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你有哪些收獲?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設想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勢,真正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體現知識的建構過程,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分數的意義”是五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八冊的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第五冊里學習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通過學習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單位“1”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本節課設計上力求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勢。
這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有幾個突出特點:
1、注重學習方法的熏陶。教師讓學生課前通過互聯網查尋資料,了解分數的有關知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這種學習方法的滲透,把課堂教學向課前延伸,會使學生終身收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確定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把整個學習過程放給學生,讓學生小組合作,全員參與,共同探究,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放下架子,走下講臺,成為課堂的一員,成為學生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
4、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感知的同時,體現個性、展示特色,把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
教學內容: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8冊
教學目的:
1、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讓學生經歷上網查閱資料,初步了解分數產生的條件,背景和發展史。
2、讓學生經歷玩學具的過程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么是分數,歸納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的教學
教學難點 :突破一個整體的教學。
教具與學具:多媒體課件 蘋果 一分米 8個小方塊 10根小棒 6面小旗
一、導課
課前老師讓大家查閱了資料,誰能結合自己的資料說說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呢?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的資料查的挺不錯的,今天呢,我們就不一一交流了,我建議大家課后再把自己查的資料互相交流好嗎?
通過同學們查資料,我們知道了分數實際上是由人們的生產,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二、新授
師:我們在三年級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你能說出幾個具體的分數來嗎?
生:舉例
總結:實際上,同學們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分數,那要是給大家幾種材料,你們能不能動手分一分,并且用分數來表示呢?(能)
師:自信就好,祝你們各有所得。
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課前準備的材料,分一分,并討論一下。
生:操作討論(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得到分數了嗎?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得到的呢?
學生匯報
你們組來說一說,噢,手里拿一個大蘋果。
生1:我先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 。
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四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 。
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八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 。
這樣依次類推,可以分成許多份,就可以得到許多分數。
(生說師板書)(平均分)
師:行不行啊,我感覺他里面有個詞用的特別好(非常好)誰知道,好,你說(大家說)。
那“它”是什么意思呢?(--)還可以繼續再分的意思。
師:看來這個小組已經想的很透徹了,哪個組還有不同的材料需要展示的嗎?
生2:我們組是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
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
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
(師板書:1分米 , , ……)
師:他剛才說了很多分數,咱就按這個同學剛才說的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除了 ,我們還能得到別的分數嗎?
(生:-)(師板書: )
也就是表示其中的幾份,它就是十分之幾,同意嗎?
還有不同的材料需要展示的嗎?(有)你們來說說。
生3:我們是把8個小方塊平均分成兩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 。
把8個小方塊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 。
把8個小方塊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2份,就是 。
(師板書:8個 , , ……)
師:你們有問題嗎?
疑問:他把它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兩個方塊,他為什么說是 呢?
生3答:把這八個方塊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
還不懂:這其中的一份是兩個方塊,為什么說是 ,我還不明白。
生3答:因為這兩個方塊組成了一份。
師:你滿意嗎?
生:不滿意。
師:那像你們能再來解釋解釋嗎?
生3:因為它要分成4份的話,是論份,而不是論塊。這兩個方塊組成了一份,是4份中的一份,所以是
師:(鼓掌)說得非常經典(論份不論塊)
看來呀,這是一個難點,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我們要想得到一個分數,必須要把8個小方塊看成一個整體。(板書)而這兩個小方塊或者四個小方塊只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
生4:拿10根小棒來分
師板書
師:我教你,行嗎?看你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我把10根小棒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是 ,那這一份是幾根小棒呢?(5棍)看來真正理解了你想展示?
生5:6面小旗
師:看來呀,我們要得到一個分數,必須先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取出其中的幾份,就得到了。
師:經過小組討論,我們得到了很多分數,以前我們已經研究過分一個物體(板書),分一個計量單位(板書),今天我們主要研究分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板書)。
我們還知道,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那么一個整體可不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呢?通常把它們叫做什么呢?請同學們在書中找到答案。
生答:也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們叫做單位“1”(板書)
師:小結
看來,不論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是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生質疑:“1”上面為什么帶引號
生答:因為“1”可以代表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不同于自然數“1”,在它上面加上引號,表示很特殊。
師:除了這些例子,你還能舉出單位“1”的例子嗎?
生:--
(師:剛才同學們舉得都是一個物體的,還能舉出一些別的嗎?)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看來真正理解了單位“1”,世界萬物,小到一顆沙粒,甚至細胞,大到宇宙空間,我人研究誰,就可以把它看作單位“1”。
那么你能結合剛才的這些例子,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叫分數呢?
同桌討論
生:--
(剛才都是說分一個物體,還有沒有別的啦)
師:不錯,看來大家都已經明白了,下面我們看看數學家是怎樣歸納的。(放電腦,伴音樂)
請大家默讀一下,比你們總結的怎么樣?
語言簡潔明了,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分數的意義”(板書)
閉上眼睛,再把這句話理解一下。
師:你能通過這些分數,說說分數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呢?
分母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幾份。
師:再次強調: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
注意:回答問題的全面性
三、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分數(學生運用畫圖軟件等).
四、同學們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5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數學下冊分數的意義。
2、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分數的產生,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說明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一些直觀演示,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教學重點、難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創設情景、啟發誘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等教學法,并穿插直觀演示。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正方形紙、四個蘋果、一米長的繩子,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設計思路
本節課著重研究的是分數的意義,主要設計思路是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去實踐,從而自己得出分數的意義。在備這節課時我就挖空心思地為學生考慮,應該準備哪些材料讓學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讓學生容易操作又能進行有效學習?最后決定用一張圓形紙片、一張長方形紙片、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正方體以及一些火柴棒,組織學生分小組學習,提高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盡量做到讓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體驗了愉快的學習過程之后才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使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從而使他們獲得發展。
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利用我為他們準備的材料展開別開生面的研究,在小組合作操作過程中,學生獲得許多不同的分數,然后從這些不同的分數產生中逐漸得出分數的意義。特別是學生在利用正方體和火柴棒進行操作的時候,可以從中很好地體驗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突破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6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第五單元第節的內容。主要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組成。
分數的產生,通過分物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并促進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分鐵釘、分硬幣的實例,學生對“整體”有正確的認識,既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從而強調出單位“1”。在此基礎上再給出分數單位的概念。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的思考、主動、創造性的學習,但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較差,需要老師多關注、多引導,在課堂上多提問,充分的調動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說一說、分一分、折一折、寫一寫等體驗活動,認識分數的產生,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在實踐中領悟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分數的意義。
難點: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立足點,借助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充分調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等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享受學習的樂趣。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復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匯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后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環節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里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著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么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于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于最后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后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并板書——分數的意義。
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著讓學生試著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系。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分數單位,接著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里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環節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么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并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系,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后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環節四:課堂總結,全面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為了進一步突出重點,我的板書注重條理清晰,易于學生理解。
分數的意義
1、單位“1”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的整體
2、分數單位:單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7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將為以后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假分數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奠定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
(2)、學情分析:由于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對學生學習有著一定難度,尤其是對單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將抽象的知識與直觀形象的場景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標:
我設計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并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對數學出示好奇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借助圖形感知、類比推理,讓學生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讓他們主動參與,把抽象的教學變為直觀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和單位“1”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必須明白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表示出來的分數也不一樣;在一定情況下,分數雖然一樣,如果選取的份數不一樣,看作的整體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抽象,所以要多舉實例,多加比較,多方引導,才能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畫一畫、折一折、說一說、講一講、做一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教學流程:
為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節課我設計了1、創設情境,認識“1”2、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3、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4、借助分數,歸納分數單位5、應用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6、學生談收獲六大環節進行,循序漸進、步步深入,來達到預設的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認識“1”
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來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個物體,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體,也就是說任何物體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無所不包,我們就在1上加個引號,由此引出“1”
第二個環節: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通過3個蘋果作為“1”,類比推出6個蘋果,12個蘋果,18個蘋果中含有多少個“1”,有幾個1就是幾,3個蘋果所看作的“1”,其實就成了一個計量的單位,從而引入單位“1”。
第三個環節: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通過1個月餅這個單位“1”那么,下面5個月餅、1個月餅、不完整月餅,又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再通過1個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感知分數和整數與單位“1”的聯系,再通過不完整的月餅、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觀察、對比,歸納出分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借助分數意義,歸納分數單位
通過分數的再認識,你能利用手中的圖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個分數。引導中還有多少個,中還有多少個,從而歸納出分數單位。
第五個環節:應用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
練習是鞏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設計了:
1、現實生活中,分數的確很多。同學們之所以看到的不多,還是因為我們關注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報刊了解更豐富的世界時,你會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離不開分數網絡中分數。
2、自我檢測。(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紅色部分)
3、給出分數1/4,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體有多少朵。
以上練習的安排,檢測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認知情況;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更加了解分數的意義的欲望。
第六個環節:總結升華應用分數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獲,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小結: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什么數?你能說說嗎?
2、能不能談一談分數在你身邊的應用呢?
四、說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內容,我分了兩版進行板書,既突出了重點,也強化了難點,讓學生一目了然。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小學數學組2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分數的意義》。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展開。首先來看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分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分數概念的教學是分數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也是把分數概念由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的開始。學習本教材之前,學生已初步了解分數的概念是“平均分”,但對于單位“1”的認識還局限在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之內。因此,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從而全面理解分數的意義,為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打下堅實基礎。
鑒于此,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我擬定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寫一寫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成勇于探索的精神,認同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這樣的三維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教學的規律,更多的關注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制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采用直觀演示—引導探究—觀察比較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手、眼、口、腦等多種器官參與認識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因此在學法上我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通過討論交流,小組合作,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地建構數學知識,體驗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讓學生們感受到“生活處處皆數學”。
三、說教學過程
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我以“激趣導入,喚醒已知——自主探究,概括新知——巧妙聯系,強化訓練——課堂總結,全面升華”四大主線貫穿全課,并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一)懸疑激趣、喚醒已知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習興趣是支撐和推動學生投入學習的巨大動力。因此,我在導課環節將“一分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穩”四個成語引入課堂。提問學生,你能說出這些成語所隱含的分數嗎?在學生正確回答完后,我接著說,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分數的興趣,又喚醒了學生的舊知,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究中。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我以多媒體課件出示兩幅圖,請學生說出各部分分別代表幾分之幾。在學生初步感知分數意義的基礎上,我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把許多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課件出示6只熊貓提問學生,你能平均分嗎?可以有集中分法?每份可以用什么樣的分數表示呢?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我們可以把6只熊貓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1只熊貓就占這個整體的1/6;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2只熊貓就占這個整體1/3;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3只熊貓就占這個整體1/2。我們把6只熊貓組成的整體,用自然數“1”表示,在數學中我們稱它為單位“1”,并引導學生區分單位“1”和平時的自然數1的不同,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后,老師設疑:你能用課前準備的12根小棒、8個正方體,自己創造一些分數嗎?你還能用分數表示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里面占幾分之幾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悟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數,也準確說出了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里面占幾分之幾。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單位“1”和“平均分”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我提議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分數的含義,老師綜合學生回答,概括總結出了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流程使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更深刻了,并對分數單位建立了清晰的表象。
(三)鞏固練習,強化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為使本節課能夠面向全體學生,我在設計練習時盡量做到有梯度、難易適度、適時適量。
基本練習:看圖讀分數,并說出分數的具體含義。在幫助學生鞏固理解分數的意義同時,滲透環保意識的培養、科普知識的宣傳。
提高練習:猜一猜活動。從第一個紙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一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從第二個紙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二個紙盒里有幾根小棒?學生順利完成后,我順應學生的想法提問,同樣都是1/6,為什么兩次的小棒總數不同呢?學生在辨析中明確: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6份,1份就是它的1/6。同時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學生體味單位“1”的變化,既強化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課堂小結
我將此環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性總結,讓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感受和收獲,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情感體驗。第二部分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情感性總結,我會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和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五)布置作業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會讓學生在課下和家長交流今天的收獲和感受,從而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并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
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應該是簡潔明了整潔美觀,重難點突出,能夠對學生理解本節知識有一定的強化作用,因此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說課,感謝各位老師的聆聽!(鞠躬)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分數、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
(2)能正確地約分和通分,能正確地比較分數的大小,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3)能正確地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具、學具準備
教 學過程
備 注
一、知識整理
1、分數的意義整理
(1)提問:什么是分數?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
(2)練習:說出下列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1/45/61/8千克4/7米
A、學生回答并提問:在“1/8千克”和“4/7米”中,把什么看作單位“1”?
B、把“5/6”和“4/7米”改寫成除法算式,怎么寫?從除法的角度,如何來理解這兩個分數的意義?
2、分數的基本性質整理。
(1)出示:1/2=/85/7=20/1又30/45=1又//20=6。8=9/
A、學生回答。
B、這道題用到什么知識?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2)將“商不變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內容添入下面的表格中:(全體練P159第12題中(4))
商不變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
反饋后提問: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學生回答后接著問:那么。“商不變性質”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嗎?為什么?
(3)練習:
①/18=5/6=20/=÷12約等于(保留兩位小數)
②填上大于、小于或等與:
4/75/147/1129/4421/353/532/602/3
問:你是怎么比較的?
教學過程
備 注
二、基本練習
1、A、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這樣的3份數是。
把4噸平均分成11份,表示這樣的2份的數是,表示這樣的3份是噸。
B、2又5/6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9個這樣的單位組成的數是;
C、把7/8的分數單位擴大2倍是,把它的分數單位縮小2倍是。
2、比較分數的大小,課本P160第14題。
(1)學生練習
(2)反饋練習結果后討論:
11/227/825/4020/321又3/201、151、751又5/6分別用什么方法比較大小來得方便?為什么?
(3)方法小結:
A、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一般用通分或約分的方法進行;
B、分數與小數比較大小,一般化成小數比較方便些/
4、列式解答:
甲數是40,乙數是32,丙數是48,求:
(1)甲數是乙數的幾倍?
(2)乙數是丙數的幾分之幾?
(3)甲數是乙、丙兩數之和的幾分之幾?
(4)丙數是甲、丙兩數之和的幾分之幾?
A、學生全體練習
B、反饋:師生討論列式與結果。
C、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關鍵是什么?方法怎樣?這兩類題目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三、綜合練習
1、課本P158第12題。
2、課本P159第13題。
學生練習后反饋說理。
3、獨立作業:P160第15、16、17題。
四、課堂作業
《作業本》
理解分數、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中,如“1千米的3/4和3千米的1/4是相等的”有些學生理解不通;還有如看圖用分數表示陰影中什么時候用帶分數,什么時候用假分數,也有些學生分不清。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10
一、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二、 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 ,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 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后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匯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么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 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 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 結合學生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 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經歷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掌握分數的讀寫方法.
2. 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溫故知新
1. 創設猜謎情境.
師:用以下成語各打一個數.
一分為二(1/2) 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 十拿九穩(9/10)
2. 尋找認知起點.
師:(指1/2,1/100,7/8,9/10)這些都是什么數 除了這幾個分數,你還知道其他的分數嗎 請你在紙上寫一個分數,并讀給同桌聽.
師:你已經知道了哪些有關分數的知識
大多數學生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并且會讀,寫分數,有的學生還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知道真分數和假分數.
師:你還想知道什么
根據學生發言,揭示今天學習的內容: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二, 合作交流,探究意義
1. 操作.
師:1/2可以表示什么 為了便于大家研究,老師為每個小組提供了一些動手操作的材料:(一個圓片,一盒水彩筆,6只熊貓圖,8朵花圖等)請每人用拿到的材料來表示1/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指導小組討論.
2. 交流.
師:哪一組愿意來說說,你們是怎樣表示1/2的
生:我把這個圓片對折,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師:還有哪些同學是運用對折方法表示1/2的
每組的1號,2號,3號同學都把材料舉了起來.
生:3只熊貓是6只熊貓的1/2.
生:4朵花是8朵花的1/2.
師:(指4號同學)你是怎樣表示一盒水彩筆的1/2的
生:一盒水彩筆有12枝,把這盒水彩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枝,6枝是這盒水彩筆的1/2.
師:每盒水彩筆的1/2都是6枝嗎 為什么
生:我用9枝表示這盒水彩筆的1/2,因為這盒水彩筆共有18枝.
師: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材料表示了1/2,現在老師把你們說的用圖表示出來(出示圖:把一個圓平均分成2份,在每份中都寫上1/2).是不是這樣
3. 歸納.
師:剛才同學們在表示1/2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板書:平均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的材料不同)
師:有的是一個圓片,也就是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也有的是一個計量單位,如1米長的繩子,(板書:一個計量單位)還有的是由幾個物體組成的,如一盒水彩筆,6只熊貓,8朵花,我們稱它們為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你還知道哪些事物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嗎
生:一個班級.
生:一摞本子.
……
師: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在"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上用彩色粉筆覆蓋板書:單位"1")
師:既然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看作單位"1",那么我們剛才表示1/2的過程就可以概括成把單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1/2(板書).1/2還可以表示什么
……
師:只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都可以用1/2來表示.
師:紅色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 (1/3)黃色部分,藍色部分呢
生:都可以用1/3表示.
師:為什么都用1/3表示
生:因為都是把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
師:黃色部分和藍色部分共占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2/3)
(2) 出示: ○○○●●●
師:請用分數表示3個紅色的圓.
生:1/2.
生:3/6.
師:為什么同樣是3個紅色的圓,可以用兩個不同的分數表示 你是怎樣想的
生:把6個圓平均分成2份,3個紅色的圓是1份,占1/2.
生:把6個圓平均分成6份,3個紅色的圓是3份,占3/6.
5. 概括.
師:我們通過動手操作表示了1/2,并且能根據圖意說出相應的分數.知道了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幾分之一,表示這樣幾份的數就是幾分之幾.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數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他說得完整嗎 誰來補充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打開書第74頁,看書上是怎么說的.還有什么問題
6. 解釋.
師:(指1/100,7/8,9/10)根據分數的意義,你能說說這幾個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嗎 (學生回答)
師:你能結合這幾個分數說一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在一個分數中,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師: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板書:分數單位)
師:1/100的分數單位是什么 它有幾個1/100 7/8,9/10呢
指名回答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寫的分數的意義及分數單位是什么.
三, 鞏固反饋,深化理解
1. 書面練習.
完成 "練一練"第1題
2. 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
(1) 請發過言的同學站起來,發過言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2) 找一個未發言的同學站起來,問:你占小組人數的幾分之幾 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占全校人數的幾分之幾 同樣是一個人,為什么表示的分數在變化
(3) 現在發過言的人數占全班的幾分之幾 為什么變化了
四, 課堂總結(略)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12
1、本單元內容的結構及其地位作用
《分數的意義》位于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主要學習內容有: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最小公倍數與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些都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并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產生和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4、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
說教法:
牽引法:
學生已經能將一個物體平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數準確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導學生由平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分一些物體,知識牽引過渡,降低了學習難度。
歸納法:
在三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平分一些物體,得到一些分數,在原有基礎上,更加深了對分數的認識,進而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指導練習法:
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分數單位后,通過幾組練習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說學法: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探討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知道單位1是什么,平均分了幾份,這樣的幾份表示什么。學生在獨立思考后,再小組探討、交流、匯報,理解各個分數的具體含義。
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課前讓學生猜謎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從中引出本課教學內容。如:一分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課件出示)
(1)將1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這一份怎樣表示?能用整數表示出來嗎?
(2)課件出示蘋果圖,學生用分數表示出來,問有什么發現?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歸納:分數的產生、意義。
2、認識單位1
我為各小組準備了數量不同的物體,讓學生運用平均分的方法來分,在分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師強調說出單位1的含義,不僅指一個物體,還可以是一些物體。(課件出示)
(2)學生舉例:加深對單位1的認識。
(3)說明:單位1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單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讓學生自學分數單位(出示課件教學)
(1)引出分數單位的概念,強調其中的一份。
(2)指導完成P64的第8題。(課件出示學生做,讀出分數,并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三、新知運用
課件出示習題,讓學生做,當堂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小組比賽,學習積極性高。
四、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再總結。
說板書設計:
板書了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重點板書了分數的意義幾分數單位的概念,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系統學習的,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已經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建立單位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主動學習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借助為分數配圖,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養成學生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的概念,能從具體實例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準確理解單位.
教學方法:
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 讓學生充分感知,整堂課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課堂中教師力求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在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歸納總結。
教學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準備圓形紙,正方形紙、練習紙、小木棒等多種學具。
教學過程:
一、理解單位
1、談話交流引入
教師板書,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是幾?今天我們就從這個小小的來開始展開學習這節課的內容。
老師往這一站就可以用幾來表示?除了可以表示一個人,還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臺電腦、一塊黑板、一張桌子等等)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一年級的孩子都知道,但現在我們是五年級的同學了。除了可以表示一個人、一臺電腦、一塊黑板等等,還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嗎?(引導學生說出還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課件出示生活中的物體,深入理解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都可以用來表示,加深對整體單位的理解。
比較:現在的和以前的還是一樣的意思嗎?(現在的不但可以表示一個個物體,還可以表示一堆物體、一群物體等等。)
結論:通過我們剛才的談話和觀察我們發現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都可以用來表示。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這個廣義的叫做單位。
2、深入理解單位
課件出示: 三個西瓜你會用幾來表示?如果我想用單位來表示應該怎么辦?(用集合圈把它圈起來)。六個西瓜還能用一來表示嗎?那應該用幾來表示呢?為什么?12 個西瓜呢?為什么?(因為這里有四圈也就是4個)
總結:原來我們發現有一個單位就可以用1來表示。有幾個單位就可以用幾來表示。
導入新課:這些都是我們了解的整數,可要是不足單位那還能用整數來表示嗎?那你會想到什么數?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理解分數的意義
課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這個分數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回答,回憶三年級學過的內容。)
1、理解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好,課前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學具圓片、正方形紙、和練習冊等等,利用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導學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個整體單位的?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四分之一?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圓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張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這張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張圓片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應該怎樣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單位?是誰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課件出示下面一些物體:你能不能從下面這些物體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讓同學們先交流交流,在練習紙上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小組交流后匯報。
在學生找的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單位的?平均分成了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單位的的四分之一?
生:把這四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這4個蘋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個正方體看做單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八個正方體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個五角星看作單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十二個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這個四分之一是把誰看做單位一呢?怎樣才能把這四個蘋果看做單位呢?課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操作:你們的學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師這樣許多物體組成的單位,拿出來畫一畫、分一分,從單位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生:我把8個圓圈看做單位,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這8個圓圈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是把誰看作單位。
3、對比總結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分之一,這些四分之一的單位相同嗎?各是把誰看作單位?可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引導學生理解:雖然它們的單位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把單位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尋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數
課件出示剛剛同學們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數嗎?說說你是怎么找到的?
5、創造分數
拿出學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這些小棒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你能從小棒中發現哪些分數。思考:你把這些小棒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這12根小棒的幾分之幾?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師順勢板書學生找到的分數。
6、總結分數的意義
在前面觀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三、認識分數單位
告訴學生: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它的分數單位。在分數中把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數單位。并讓學生說說都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數單位等等。
練習:老師報數學生說出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并說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四、深化練習
1、讀讀下面有關分數的資料,說說每個分數的具體含義,并談談你的感受。
(1)我國小學生的近視人數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2)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人數大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應占一天(24小時)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層的海水中含鹽量達到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見課件)
3、下面各圖中用分數表示的陰影部分對嗎?說說理由。(見課件)
4、圖形中找分數
圖中藍色部分是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重疊后得到的,根據圖形填空。
圖形中的藍色部分面積各占大正方形面積的( ),占大長方形面積的( )、占整個圖形面積的( )。
5、數學智慧
這里有三盒巧克力,老師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可是小玲卻從第一盒中拿走了1顆,從第二盒中拿走了2顆,從第三盒中拿走了3顆,這是為什么?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篇14
一、說教材
教材地位: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于分數的意義,學生在四年級時,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是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根據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理解
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教學準備:
每小組一張圓形紙片,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6個正方體,8個蘋果圖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后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匯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么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結合學生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