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精選17篇)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
山西省教科所 李莉莉
《心愿》是第九冊課本第四組教材中的一篇閱讀課文。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里與一家法國人友好談話的情景。通過談話表達了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是這個普通的法國家庭成員美好、純真的心愿,也是中法兩國人民共同的心愿。
本組教材的重點訓練項目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根據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進行《心愿》這課的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朗讀,通過感悟,把在講讀課上學到的體會文章思想的方法在本課教學中得到落實,并為在以后的閱讀實踐中逐步形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要以讀為主,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思想。
一、初讀課文,理清寫作順序。
課文先講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接著記敘了“我”和一家法國人交談的經過。談話是從四五歲的小姑娘引起的,她的父母也參加了交談,談話中“我”知道這一家三口都是“中國迷”,孩子的父親希望他的女兒長大了能為發展法中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
課文結尾,“我”再次發表感想: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是這個普通的法國公民美好、純真的心愿,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可見,本文寫作線索是緊緊圍繞“心愿”這個主題展開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初讀課文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預習情況,弄清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作的。在這個教學步驟 中,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確實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以自學為主,給他們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條原則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
二、再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文章緊緊圍繞“心愿”這條線索展開,在理解的過程中,有一些反映法國人民心愿的句子要作為重點來處理。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時要聯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文章的整體中去理解。
1.讀。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從課文整體入手,根據課后練習1的要求,找出反映法國人民心愿的句子,并帶著感情朗讀。“我完全理解小姑娘的語言和感情了。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這個句子感情充沛,要指導學生讀出語氣和感情,“不說話的中國人”、“真誠的友誼”要讀重音,“生根發芽”既要讀出重音,又要放慢速度,通過朗讀讓學生從中體會句子的意思。維勒尼克的爸爸從中國帶回了泥人,陳列在家中,所以小姑娘一眼就認出“我”是中國人,表明了爸爸對中國人民真誠的友愛,連小姑娘也成了“中國迷”。
2.想。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這些反映法國人民心愿的句子。維勒尼克的爸爸說:“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永遠值得引以為榮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現在確實需要發展。你們的國家有巨大的潛力,這是誰也比不上的。”說明爸爸對中國燦爛的文化和現狀了解得很清楚,對中國有著深厚、誠摯的感情,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對于這類句子的理解,可設計幾個問題分層理解。
3.議。以小組或同桌互議的形式,交流學習體會,加深對句子的理解和認識。“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后到中國留學,做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通過朗讀,討論弄清什么是“友誼橋梁”,“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表明爸爸希望女兒長大后做促進法中人民友好的工作,為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表達了鞏固和發展兩國人民友誼的美好心愿。
4.講。以討論小組為單位選派發言人,講解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和體會。教師點撥,給學生以正確答案。 三、回歸整體,從內容體會思想。
在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回歸整體,再次朗讀課文,理清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課文的寫作順序。從這些具體的描寫中,體會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體會到的。要讓學生明確,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同時回歸單元整體,進一步明確通過內容體會思想是讀書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實踐中要有意識地運用這種方法,以形成能力。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2
每一次上完課,我都會問自己:你進步了嗎?我對自己沒有嚴格的要求,只是期望,每一次都能進步一點點。回身看這一次教研活動執教的《云雀的心愿》一課,我欣然地發現,這一次真的進步了“一點點”。這種“一點點”主要體此刻自身的教學意識中。這種所謂的“教學意識”,我只是簡單地理解為“我想要這么做”。
我想要讓課堂有一個大問題。記得去年上公開課的時候,高語組的老師們給我的一個十分寶貴的意見就是“設計要集中”。是的,設計不集中,我的課堂就會十分散,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也會顯得比較凌亂,這在無形之中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記得在那一次教研活動之后的每一堂課,我都試圖以一個大問題去引領課堂教學。有了大問題的領導,課堂教學便有了中心,避免了“散”。潛移默化之中,似乎已經并不需要去有意設計,教學已經習慣圍繞中心而展開。就像這一次執教的《云雀的心愿》,緊扣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中心,層層推進,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口說話。我喜歡“熱鬧”的課堂,我所理解的“熱鬧”是要讓學生張開嘴巴說話。上課伊始,我就透過ppt出示了相關的短語(也包括詞語),或者讓學生把短語連起來說一句話,或者讓學生運用其中一兩個說個文中的比喻句,變換不同的形式,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的學生張開嘴巴說起來,在說話中開始新課文的學習。在課堂設計中,運用示意圖引導學生說一說“森林水庫”的由來,也是我有意想讓學生說一說,幫忙他們在說中理解“森林水庫”這一概念,這也是課文的一個教學難點。“說出來了,其實一點都不難”,這是我期望到達的目標。
我想要提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剛開始教學的時候,我記得遇到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我都是現場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雖說是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期望他們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但是久而久之,我發現,動作快的永遠是那么幾個人,而小孩子的好勝心理也往往讓他們在查到意思的時候立刻報出答案。這部分同學是記住了詞語的意思,但是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這種理解是不深刻的,他們會很快就產生遺忘。這種有效面太窄了,并不適合我在教學中一向用下去。對此,我轉變著方法,透過靈活多變的方式幫忙孩子理解詞語的意思。本課中,在理解“漫天飛舞”一詞時,我是透過圖片的展示去加深學生對詞語的印象,而沙漠中黃沙飛舞的景象,也體現著“沒有水,沒有莊家,幾乎沒有植物”的環境,順勢引出“貧瘠”一詞,相信學生對“貧瘠”一詞的理解應是水到渠成了。
我想要促進課本中知識之間的遷移。課本編排的科學性不僅僅體此刻每一個單元的各篇課文當中,也體此刻整本課本的聯系中。第十九課《云雀的心愿》與本冊教材的開篇課文《走,我們去植樹》相應成趣,都告訴了我們植樹的重要性。《走,我們去植樹》是一首詩歌,孩子們早已背得朗朗上口。在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用“能夠……也能夠……”說話時,我結合之前詩歌的資料,讓學生透過句式說一說森林的作用。“能夠染綠祖國美麗的版圖”、“能夠送來清新的空氣”……孩子們把第一課中背誦的資料全部都搬了出來,有效地完成了知識的遷移與運用。
課堂教學中,我踐行著我的“我想要這么做”。這些“我想要這么做”是在我的一次次課堂教學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期望他們會越來越豐富,更好地指導我的教學。這些是一種淺淺的意識,每一次都會在教學設計中無意地涉及;亦或者說,這些意識又是強烈的,因為它們指引著我與領孩子們走進一篇篇課文。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3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樣逐層深入地提示課文的中心思想,表現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學習本文對話,通過人物對話,提示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
二、課前準備:找一些有關中法友好往來的文章。
三、教學課時: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心愿”的意思是會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課文寫誰的心愿?
(寫一家普通的法國人和中國工作人員的共同心愿。)
3、是個什么樣的心愿?
(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自學新詞。
四、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寫我與一位法國小姑娘的對話,說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國迷。
第二段:(18--20)寫小姑娘的爸爸兩次去中國,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使全家人都愛上了中國。
第三段:(21--29)講作者與小姑娘一家人的談話,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第四段:(30)寫修一座友誼的長橋,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講讀課文第一段。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2、“這是人最愛坐的長椅,因為我喜歡那幾叢花,在春天的北京,這樣的花是經常見到的。”這句話是怎么理解?
3、哪些詞語表現法國小姑娘對中國人民的感情是純真和樸素的?
4、“閃耀著歡樂的光”說明書了什么?
5、從小姑娘的回答說明書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國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現了什么?
8、有感情朗讀課文。
六、課堂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法國小姑娘怎么會知道我是中國人的?
2、她說她家里有好多中國人,這是真的嗎?表達了小姑娘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1、小姑娘為什么對中國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稱為“中國物品展覽館”?這說明書了什么?
3、“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了美麗的花。”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指小姑娘的爸爸從中國帶回了泥人,并陳列在家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愛。他的這種真摯感情感染了全家,連小姑娘也成了中國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紹了什么?他是怎么樣介紹的?
5、“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永遠值得引以為榮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現在確實需要發展。你們的國家有巨大的潛力,這是誰也比不上的。”這一段話表達了什么感情?
(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贊美,對中國繁榮富強的期望以及對中國發展前途充滿信心。)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帶她去北京。)
3、“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著”說明了什么?
(說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純真)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
(去北京當老師;希望女兒為法中人民作貢獻;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5、課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點明中心)
四、總結全文。
本文記敘了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反映了發展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課堂作業。
1、完成課后作業。
2、有感情朗讀課文。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4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從中愛到國際主義的思想教育。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
3、自學本課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疑導入
什么是心愿?課文中講了哪些人的心愿?他們的心愿分別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國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學研討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抓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找出課文中人物表現的句子,并抓重點句子體會含義
3、想一想,表達了作者怎能樣的思想感情?
三、點撥輔導重點點撥第二道:
1、"因為我家有好多中國人,你像他們。"她那水晶的藍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閃耀著歡樂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是什么意思?從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機釋詞"迷惑不解
2、媽媽把女兒摟在懷里,親了一下,說:"……同他爸爸一樣,是個中國迷,現在連我也變成中國迷了。從文中哪兒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國迷?又從文中哪兒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國迷?(釋詞"滔滔不絕繪聲繪色")指導朗讀第18、20節
3、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靈,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嗎?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相機釋詞"含苞欲放"
4、她抱著爸爸的腿,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著,好像在說:"我要去北京,我還要當老師呢?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她爸爸認真地說:"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后到中國留學,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 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什么意思?這家法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誼的長橋指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指導朗讀最后一節
四、質疑鞏固
五、作業
1、整理解釋滔滔不絕迷惑不解繪聲繪色潛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5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這是低年級閱讀的要求。因此,教學時教師要以兒童的特點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悟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女、氣、去、太、早、亮”6個字。
2、結合圖片,在語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顧、悄悄”等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珍珍照顧媽媽、關心家人的美好行為。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為別人著想。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情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師板書“心愿”,理解“心愿”,讓學生說說自己有什么心愿,并且猜一猜月亮有什么心愿。(補充板書“月亮”,相機指導學生書寫“亮”,并進行擴詞。)
2、出示課文中的兩幅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讓學生充分地說,初步感知課文。)
3、總結:老師有一個發現,兩幅圖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樣,看了這兩個小女孩的家,月亮會怎么想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月亮的心愿》。(齊讀)
4、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的首要任務。在情境中識字,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讀了課題以后讓學生質疑,不僅能點燃思維的火花,還便于激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
二、 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第一遍讀課文,要求:標出小節,圈出生字,畫出新詞。
2、第二遍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有困難的地方可請教他人。(同學、老師)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認字。(讀拼音、問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4、檢查反饋:
(1)生字:
小朋友讀得好認真,現在生字寶寶要來考考大家有沒有把它們的名字記住。(老師出示生字卡,學生開火車認讀,其間正音。)
(2)新詞:
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些生字寶寶。你們看詞語寶寶也急著出來要和你們交朋友呢。自己試試看記住它們了嗎?(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先讓學生自由認讀,再由學生當小老師帶大家讀。)
(3)帶輕聲的詞:
課文中還有些特殊的詞語,你能把它們讀正確嗎?(出示以下詞語,抽讀正音,齊讀。)
點心 孩子們 太陽公公 商量商量 玩玩吧 窗戶
[設計意圖]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自學生字,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整體感知,讀思結合
1、過渡:大家讀得真好,現在請你再讀讀課文,看看是不是比剛才讀得更正確、更流利。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課文,思考:文中有幾個小女孩,分別在干什么?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交流: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第一幅圖月亮的心愿是什么?第二幅圖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4、再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幾節寫的.是第一幅圖的內容,哪幾節寫的是第二幅圖的內容,想一想哪幅圖的內容寫得具體。
(1)讀課文1~2節,說一說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2)讀課文3~8節,說一說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導讀出擔心的語氣)
[設計意圖]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有助于他們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給學生提出閱讀要求,讓他們邊讀書邊思考,教會學生讀書,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總結提問:月亮一開始的心愿是什么呢?后來月亮的心愿為什么又變了?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2、指導書寫:女、太、氣、早、去、亮。(先在田字格里描一個,再寫兩個。)
(1)教師出示生字,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說說你的發現。(如我發現“女”字寫好第一筆很關鍵)
(2)動態觀察:看范寫。(觀察教師范寫,注意毛順。)
(3)體驗觀察:臨寫。學生先描紅,然后照樣子臨寫,特別注意教師提示的字。
(4)對比觀察:賞字。寫完字后仔細端詳,與田字格中的字進行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自己欣賞并圈出好字,然后小組欣賞,最后集體欣賞。)
3、抄寫生字加拼音兩遍,熟讀課文,試著脫離課本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
俗話說,字是一個人的門面。從一年級開始就有層次、有目的地讓學生觀察字、找規律記字、仿寫字、欣賞字,有利于提高學生寫好字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朋友的孩子也讀一年級,有一天與朋友相聚,聊著聊著聊到了作業這一問題,朋友說孩子的老師總要讓孩子先抄寫5遍生字,有時甚至是一行或兩行,再聽寫一遍。朋友問我是怎么布置寫得作業,我說很少抄,當天教得幾個生字讓孩子回家聽寫一遍,全對的就OK了,寫錯的學生要訂正、抄寫、鞏固。朋友說我這一方法好。好,好在哪兒呢?當時這樣做,只知道自己也是一個一年級孩子的母親,只知道孩子這么機械地反復訓練,激不起孩子的興趣,只會讓他感受讀書作業多,很難寫。現在發現這一方法真的是不錯。
后面課文越教越長,生字也越寫越多,筆畫也越來越復雜。可孩子們寫字的興趣確是越來越濃。今天教《月亮的心愿》,雖說課文不難,但后面的幾個生字要寫漂亮可不容易。當我也如往常一樣讓孩子們,做好“假姿勢”看大屏幕觀察字形時,孩子們注意力特集中,坐得都很端正,每個孩子都很認真地看著屏幕(要知道這是一個將近60孩子的班級呀!) 聽得很認真, 一年級的孩子能做到這樣真不簡單!開始寫字了,我依然強調“身正、肩平、腰膀直”,孩子們在我婆婆媽媽的聲聲叮嚀中姿勢很正確,寫得也很認真。他們邊寫我邊巡視,發現寫得漂亮的及時表揚,在小朋友的羨慕中,他寫得更認真了其他孩子呢,受到了教育,也想得到老師的贊美,也變得認真了。
聽得認真,課堂上寫得認真,回家聽寫一遍就自然沒問題了!課后,我悄悄地問了幾個孩子,你們回家聽寫生字每次都能寫對嗎?其實不是這樣,剛開始幾次也有錯,可是錯了爸爸、媽媽總是要求抄幾遍,然后再聽寫。如果我們聽對了就不用抄了。那你們發現了一遍就聽對的秘訣是什么了嗎?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是呀“聽一遍,全對了不用抄”簡簡單單地一個作業,卻激起了孩子們的自覺性,主動地去學習。原來只要課上掌握好了,學得牢固,不一定要課外去多花時間;原來,課堂上任何一個教學環節、老師的任何一個教學行為,都滲透著一定的教育原理——正確的或錯誤的,好的或不那么好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窗簾 背包 裝著 生氣 另外 照顧 生病 太陽 勞累 醫生 悄悄 離開 窗戶 早上 月亮 女孩等
2、學生開火車讀詞語,并從中選擇幾個詞連成一兩句話說一說,比一比誰用的詞語最多。
3、出示兩幅圖,小結過渡:小朋友們,月亮姐姐去了兩個小女孩的家,她們在干什么呢?(學生快速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奠基石。通過復習上節課學過的詞語,并盡可能多的連詞成句,不斷培養學生的積累和應用意識。
二、細讀課文,深化理解
1、(對照第一幅插圖)月亮姐姐來到了第一個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一個女孩在干什么呢?(齊讀第1—2自然段)
2、交流:第一個女孩在干什么呢?猜猜看,她可能做一個怎樣的夢?
(1)表演什么是“自言自語”,用“自言自語”說話。
(2)這時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名讀月亮姐姐的話,比一比誰讀得最像)
自讀理解,讀后說一說:月亮來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3、(對照第二幅插圖)月亮姐姐來到了第二個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二個女孩在什么呢?(自由讀第3—8自然段,也可以同桌讀對話。)
4、交流:第二個女孩在干什么呢?(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追問:珍珍為什么對媽媽說她不想去郊游?(到文中找一找,讀出來)
(1)對照第二幅插圖說說珍珍是怎么照顧媽媽的?(板書:照顧)如果你的媽媽生病了,你會怎么照顧她呢?
(2)珍珍和大家一樣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她才這樣說的。那你猜猜看,珍珍這樣對媽媽說時,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回答)
(3)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話來夸夸她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重點詞。)
(4)大家說得真棒,你能把這幾節課文讀得那么棒嗎?試試看!(朗讀指導)
(5)這一切剛好被窗外的月亮姐姐看見了,她悄悄地離開了窗戶,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說說,明天還是下雨吧!
①誰能悄悄地告訴我,從這一小節中你知道月亮姐姐的心愿是什么?(讓學生湊到老師耳邊說出答案)
說一說:月亮來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②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誰能把這一小節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③聯系實際,用“悄悄地”說句話。
(6)月亮看了第二個女孩的家,她的心愿又是什么?“明天還是下雨吧!”你從“還是”這個詞中知道了什么?(指導分角色朗讀對話)
(7)小組交流:出太陽的目的是
下雨的目的是
5、那么最后結果到底怎樣呢?齊讀最后一段,理解“艷陽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相互說一說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設計意圖]
一年級學生以動作思維為主,他們愛在玩中學,樂中求知,他們對直觀形象的事物感興趣。圖文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他們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三、總結作業,拓展練習
1、兩個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分學習小組相互說一說)
2、談談學習本節課的新收獲,說說自己的心愿是什么。(聯系生活實際,把學習本文的感受寫下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或請教父母、老師。)
[設計意圖]
讓學生談學習收獲,說自己的心愿,能不斷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聯系生活實際寫讀書感受,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且能擴大語言學習的外延。
本課板書設計
月亮的心愿
月亮孩子們一起去郊游
心愿
珍珍(有孝心)照顧媽媽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以月亮內心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自讀自悟,了解月亮的心愿。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月亮婆婆本來要明天出太陽,后來又要讓雷公公下雨呢?”這個問題,我降低了理解難度,設計了以下兩個步驟,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
(1) 自讀理解:月亮來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月亮來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
(2)小組交流:出太陽的目的是
下雨的目的是
在探討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感受到了珍珍的孝順,還感受到了月亮婆婆善解人意、關心別人的美好品質,受到了美的熏陶。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6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直奔中心。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3課,全班齊讀課題。
2、心愿代表著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愿望與憧憬。上堂課,我們已經對全文有了整體的了解,并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全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哪些人的心愿,他們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3、瀏覽后,指名回答,并齊讀“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4、中法兩國遠隔千山萬水,我們的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那我們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共同的心愿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他們的故事中,去深入感受中法兩國人民地深情厚誼。
二、自主、引導相結合閱讀。(學習課文18-20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的18—20自然段,抓住重點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并在旁邊的空白處簡單的寫上你讀文的感受。
2.學生交流。
生1:我感受最深的是18自然段這里。。。。。。我從這里感受到爸爸去中國買回了很多的中國物品。
3.都有哪些呢?學生說,教師相機點擊出圖片讓學生觀看。并在“連名字都不知道”下點出紅點。
4.那維勒尼克說的不吃飯不說話的中國人,指的是。。。。。。。(學生齊答:陳列在柜子里的二十多個不同模樣兒的泥人。)
5.你們看,爸爸從中國買回的這些不同地方,不同種類,不同年代的物品,擺放在家里,以供自己、家人、親朋好友隨時觀賞,他們家真成了(學生齊答“中國物品展覽館。”)
6.那如果你是家人或者親朋好友,看到這些琳瑯滿目的中國物品,你會說些什么呢?(①中國的物品太精美了,中國人民真是充滿著智慧。②這些中國物品真是讓人大開眼見,我也想去中國了解一下。③我太喜歡這些中國物品了,也想買一些回來擺放在家里。)
7.就請你帶著喜愛之情,讀讀這一段。
8.從這些詞語(“連名字都不知道”、“中國物品展覽館。”)當中你體會到什么?
9.中國的物品就像一塊魔法石深深吸引著維勒尼克的爸爸,讓他愛不釋手。來,讓我們齊讀這一段,讀出爸爸對中國物品的情有獨鐘。
10.還有哪些地方你感受比較深?
生2:我感受最深的是:維勒尼克的爸爸。。。。。(20自然段):(感受到爸爸游覽過中國的一些風景名勝,這些名勝在他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爸爸去過的這些地方,我們班有同學去過嗎?誰能選擇其中的一處跟大家介紹一下呢?(沒有學生介紹時,教師準備了一段一處景觀的視頻介紹。)
12.同學們,你們認為他介紹的怎樣?(仔細,生動,形象,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13.這就是“繪聲繪色。”從這個詞,你體會到什么?(爸爸對中國非常的了解,十分的喜愛。)就請你來讀讀這句話。
14.第一句話里還有那個詞讓你感受到他對中國的喜愛?
15.(從“興奮”這個詞我體會到爸爸講起中國是非常的高興,激動,很樂意和別人談起中國的種種。)就請你再來讀讀第一句話。
16.還有詞表現爸爸對中國的喜愛嗎?
17.(“滔滔不絕”,爸爸講起中國講個沒完沒了,講個不停,連小姑娘都插不上嘴。)就請你來讀讀第二句話。那誰還能讀出爸爸講起中國的口若懸河。(再指名讀。)
18.(配樂圖片播放)教師導語:一件件精美絕倫、巧奪天工的工藝讓維勒尼克的爸爸為之驚嘆,為之珍藏;一座座宏偉壯觀地建筑,一幅幅秀麗的山河,讓維勒尼克的爸爸為之欣喜,為之振奮。因而,他真誠地說了這樣一番話:(課件打出爸爸說的話,全班齊讀。)爸爸地這番話,讓你感受到什么?多么真誠的語言,多么真摯的情感,一位普通的法國友人竟說出了這樣一番真誠、坦率的肺腑之言,這一切源于他對中國深深地熱愛。來,讓我們再一次飽含深情的吐露爸爸地心聲吧!他說:“。。。。。。。。”
19、導讀:爸爸對中國真摯的情感,讓我現在完全可以理解。。。。。。(范讀19自然段)我,這位中國工作者到底理解了什么?請同學們聯系著前文,再來小聲的讀讀這段話。
20、這種愛在無聲中傳遞,友誼的種子已默默地生根發芽。你們看,小姑娘天真的心靈,不就是一朵即將綻放的友誼之花嗎?誰來讀讀這段話。真誠的友誼是可以跨越國界,真誠的友誼是可以穿越時空,來,全班齊讀這段話。
三、學習作者寫作方法,情感升華。(學習課文21—29自然段。)
1、通過維勒尼克爸爸對中國的介紹,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對中國的熱愛。這種愛并感染給了他的家人,感染到了我。因而,在我和他們心中都萌發了哪些心愿呢?我想請同學們分角色讀課文的第三部分。
2、“我”的心愿是歡迎法國一家人到我們中國北京來做客。小姑娘的心愿是要到北京去當“我”女兒的老師。爸爸的心愿是希望他的女兒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做什么?
3、請同學們分別找到這三個心愿的句子,放在一起聯讀之。【相機滲透學法的指導。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表達心愿的熱情、迫切、真誠。】
4、“我”和法國一家人的共同心愿是:一起告訴我“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5、其實,在中法兩國的歷,曾經有過灰暗的一頁。100多年前,由法國參與的八國聯軍在我中國的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然而,再兩國人民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努力下,中法關系又翻開了新的一頁。(課件播放中法建交的圖片。)
6、同學們,請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讓我們放下了仇恨,修補著裂痕,重建著未來呢?(真誠的溝通,相互的關愛,對和平的企求。。。。)
四、拓展延伸,異步達標
1、你能不能談談這節課得到的收獲?
【內容故事,思想感情,寫作特點——感情真誠】
總結:一個故事,發現感人的心愿,一番交流,流露出可貴的情感。
2、此時同學們也想到一個表達心愿的故事吧,或者一次交流中感知到他人的某一種感人心愿,請大家把心愿寫在你們的日記里。
板書設計:
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我”(中國)一家人(法國)
愛
和平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7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明白: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中法兩國人民共同的心愿。學習引號的用法。隨班就讀學生能簡單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中人物對話和表達作者感想的的句子
教學構想:
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通過預習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啟發學生思考為主,抓住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和中心關系密切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他們對文本的感悟。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語:這節課我們學習《心愿》。(板書:心愿)
“心愿”是什么意思?課文講了誰和誰的心愿?他們分別有什么心愿?他們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
1、指名同學讀課文。讀后評議并糾正容易讀錯的字音。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讀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答出:課文講的是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
3、說一說從哪兒看出他們有這樣的心愿?“我”和法國一家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課文講了誰和誰的心愿?他們分別有什么心愿?他們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我”和法國一家人有這樣的心愿,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用書中的話回答出來。同時板書:中國——我、法國——一家人、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2.從哪兒看出他們有這樣的心愿?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1)首先引導學生說一說什么叫“中國迷”?
(2)然后從法國一家人都成了“中國迷”,來引導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
父親是個“中國迷”表現在:他隨貿易代表團來中國,家里就成了“中國物品展覽館”;同時回來后“繪聲繪色”、“滔滔不絕”地講許多中國見聞。
維勒尼克是個“中國迷”表現在:小姑娘一看見作者,就猜出作者是個中國人,并“乞求”爸爸帶她去北京。維勒尼克的母親在父女倆的影響下也快成了“中國迷”了。
(3)“我”也有這樣的“心愿”表現在:“我”的家中有“法國會眨眼的娃娃”;“我”的小女兒也會講法語;“我”歡迎維勒尼克一家人去北京作客。
(4)第二個問題要引導學生答出:因為他們對對方的國家深深地喜愛。
3、“我”和法國一家人有這樣的心愿,說明了什么?
引導學生答出:說明中法兩國人民有著深厚的友誼,同時兩國人民愿意鞏固和發展這一友誼。
四、體會文章中心
1、學生讀課文,思考討論:課文通過描寫“我”和法國一家人的友好交談,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兩國人民希望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友誼的共同心愿。)
2、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作業設計:
讀熟課文。
以“我愿……”為題,寫一片斷,表達你和法國小朋友的感情。
板書設計
心愿
中國——我
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法國——一家人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8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二單元的最后一課。本組課文的主題是謳歌親情,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能感悟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溫馨,從而產生愛自己的家,愛父母,愛家里每一個人的情感,并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心體貼家里的每一個人。本文借小女孩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游的事,以童話的形式,贊揚了關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既有童趣,又極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體貼長輩的教育開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進一步深化了本組關愛家中每一個人的主題。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和識字寫字。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寫“女、氣、去、大、早、亮”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為別人著想。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兩幅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心愿”:誰認識?
2、聲音好美啊,你們有什么樣的心愿?能說給同學聽聽嗎?
3、老師祝你的心愿能夠實現。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月亮的心愿”)
4、齊讀課題。
5、師:下面,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位調皮的新朋友,它就是“亮”(師用手指“亮”,生齊讀“亮”)。這個漢字可調皮了,平常的時候他讀第四聲,在這里他讀“liang”有什么變化嗎?師讀“月亮”。
6、你聽的真仔細。
跟老師讀“月亮”“月亮”。
下面請小朋友再響亮的讀一遍課題。
指導書寫“亮”。
7、生齊讀“月亮的心愿”。
8、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過渡:看來小朋友的問題還真不少,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問問課文里的月亮婆婆,好嗎?請把書翻到第30頁。下面,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的幫助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完一遍之后,站起來接著讀。
2、教師巡視指導。送貼紙獎給讀得好的學生。
3、小朋友剛才讀得真棒!下面我們和字寶寶交交朋友,看你交上幾個朋友。
(示生字卡片)
4、學生自由讀生字。匯報。(指名讀、自由讀、齊讀)
5、去調讀生字,同桌合作讀、開火車讀、齊讀。
6、記憶生字:
⑴ 找出最難記憶的.生字。
⑵ 在四人小組里說說難記的字用什么方法記住。
⑶ 匯報。
教師指導。
⑷ 用多種方法在四人小組里說說其他的生字。
⑸ 讓學生說出謎語猜字。
7、同學們讀得真好啊!字寶寶心里可高興了,就想和同學們玩玩捉迷藏,它們藏 在了句子姐姐家里,能認出他它們嗎?
8、出示句子: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9、下面,我們像平常一樣,給字寶寶找個伙伴,讓我們在以后都能用它們來說話吧!(畫詞語、齊讀)
三、再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1、究竟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呢?請你再讀課文找找答案,等會告訴老師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指名學生匯報。
板書設計
月亮的心愿
圖1 圖2
女、氣、去、大、早、亮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據我平時對學生的了解和學生以前的學習表現而做出的。
1、學生能借助課件自主學習。
2、學生對創新識字、閱讀等語文活動非常感興趣。
3、學生能熟悉運用組合生字、猜認生字等識字方法。
4、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和閱讀寫作積累,表達能力較強。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9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通過談話,表達了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友誼的共同心愿。
教學要求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思想教育。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
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構想
這篇閱讀課文篇幅較長,教學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可先讓學生通過自學,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事情發展經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思想教育。
教具準備
重點詞句的投影片,小黑板(生詞)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閱讀,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揭示課題: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學習第十三課《心愿》。(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
(1)誰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預習時,我們要求學生把反映法國友人心愿的話畫下來,你畫了哪些句子?(指名讀)
二、學生自主學習,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快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2、討論交流。課文先講了“我”在街道公園看書,再講與維勒尼克一家人友好交談的經過,最后講了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
三、進一步自學,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閱讀。
2、出示投影,提出自學要求:
(1)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維勒尼克和她的爸爸是“中國迷”。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通過這些對話,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們一家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這家法國人的心愿是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爸爸的心愿是什么?“我們共同的心愿”是什么?找出課文里的話讀一讀。
(5)聯系課文的內容說說對“人民的感情是樸素的”這句話的感受?
3、學生自學思考,教師相機指導。
4、同位或小組間互相討論。
四、教師指導討論上述問題
1、時間:假日
地點:巴黎
人物:“我”和維勒尼克一家三口
理解:“這是我最愛坐的長椅,因為我喜歡那幾叢花。”(1)作者為什么喜歡那幾叢花?(學生讀書,指答)(2)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回答: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維勒尼克是“中國迷”?一見作者就猜出是中國人;“乞求”爸爸帶她去北京。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的爸爸是“中國迷”?(學生讀書,指答)
(3)引導學生體會“繪聲繪色”“滔滔不絕”的意思。這兩個詞說明什么?
(4)小姑娘的母親怎樣?為什么他們一家人都變成“中國迷”?什么使他們變成“中國迷”?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5)通過這些對話,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們一家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要求學生自由發揮)
3、引導學生回答
(1)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2) “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指什么?從哪里看出“我”也有這樣的心愿?
(3) “我們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六、再讀課文,教師小結。
課文通過對“我”和維勒尼克一家友好交談的經過的詳細描寫,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作業設計
1、感情朗讀課文。
2、寫出讀完這課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假日 巴黎 “我”和維勒尼克一家
13、心愿 “我”同法國一家交談的經過 架設友誼橋梁
感想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在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是怎樣運用具體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我”和維勒尼克一家的共同心愿的。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作者是怎樣運用具體的語言文字表達“我”和維勒尼克一家的共同心愿的。
二、復習課文,歸納中心思想
1、快速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總結中心思想:這篇課文通過敘述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表達了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友誼的共同心愿。
3、作者用怎樣的手法來表現?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的。
4、過渡:課文是怎樣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的呢?我們一起看課文。
三、領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1、自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維勒尼克和她爸爸是“中國迷”?
(1)一見作者就猜出是中國人;“乞求”爸爸帶她去北京。
(2)他們家“成了中國物品展覽館”。他“興奮地講了許多中國見聞”。
2、這家法國人的心愿是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
(1)爸爸的心愿:(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2)從哪兒看出“我”也有這樣的心愿?
a、“我”家中有“法國的會眨眼睛的娃娃”;
b、“我”的小女兒會講法語;
c、“我”歡迎維勒尼克一家去北京作客。
3、“我們的共同心愿”是什么?(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4、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課文內容體會了思想感情,并學習了作者的表達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就要這樣透過內容體現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礎上學習作者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
二、練習表達
1、出示《課外閱讀》文章,要求學生在讀中找出課文中體現中心的句子。
2、小組討論:這些句子有什么含義?
3、教師指導交流句子含義。
作業設計
1、感情朗讀課文。
2、閱讀一篇《課外閱讀》,并在《閱讀集錦》上寫出自己的體會或感想。
板書設計
13、心愿
“中國迷”全家成了“中國迷”
為什么成了“中國迷”
心愿 小姑娘的希望 爸爸的心愿
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修一座中法友誼的長橋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中法兩國人民要世代友好相處的美好心愿。
2.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并加強與世界人民的友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中法兩國人民要世代友好相處的美好心愿。
2.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并加強與世界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并加強與世界人民的友誼。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中法人民要世代友好相處的美好心愿。
(二)理清課文脈絡,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讀熟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中法人民要世代友好相處的美好心愿。
(二)理清課文脈絡,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加以適當指導。
(一)自學課文,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新詞。
學習本課要注意指導讀準字音。
如:“花叢”的“叢”讀作c$ng,不能讀成c#ng。“模樣”的“模”是多音字,在本課應讀作“m*”。“仿佛”的“佛”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作“f*”。“向導”的“向”讀作“xi4ng”,不能讀“x!ang”。潛力的“潛”讀作“qi2n”,不能讀作“qi3n”。
字形也要適當指導,不要寫錯。如:“貿易”的“貿”,上半部左邊不要丟第三筆的點。“乞求”的“乞”,上面是撇、橫,下面是“乙”,中間不要多一小橫。“歡迎”的“迎”。里面的左邊是“撇、豎提”,不要多加一撇。
請同學在讀書過程中,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然后討論。
貿易:做買賣,從事商業活動。
展覽:陳列出來供人觀看。
花蕾:沒有開放的花,俗稱花骨朵。
乞求:極誠懇或極親切地請求。
純真:純潔真摯,發自內心。
潛力:潛在的,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
“蕾”字也是上下結構,“艸”為部首,讀作“l7i”,花蕾或蓓蕾。向導:帶路的人。
目不轉睛:指眼珠子一動不動地注視,形容注意力集中。迷惑不解:摸不著頭腦,不明白,不理解。
引以為榮:把……作為自己的光榮。
公寓:能容納許多人家居住的房屋,多為樓房,房間成套,設備較好。心靈:指內心,精神、思想活動等,課文中指心地的意思。繪聲繪色: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生動逼真。
(二)通讀全文,理清課文脈絡。
1.學生通讀全文,教師提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寫作思路。作者是通過一件什么事來反映中法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的心愿的?
(在巴黎的一個街道公園,“我”同法國的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小女兒的一次友好談話。)
課文記敘的主要人物是誰?
(小女孩和她的爸爸。)
小女孩根據什么猜到“我”是中國人?她對中國產生感情是受誰的影響?
(中國泥人。小女孩的家庭,主要是她的爸爸對她的影響很大。)
小姑娘的爸爸是個“中國迷”,表現在什么地方?
(他們的家成了中國物品展覽館;他們不僅了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對中國的發展和強大,信心十足。)
2.指導分段,概括段意。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請問全文分為幾段?段意怎樣概括?
(全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主要講“我”坐在法國巴黎的一個街道公園的長椅上看書。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主要講“我”同法國小姑娘一家人的談話。
第三段(第29自然段)主要講“我”的感想。
3.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的自然段比較多,概括主要內容要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進行。
師: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的友好談話。)
這樣的談話有什么意義嗎?
(他們的談話反映了中法兩國人民友好相處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三)朗讀全文,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認識中法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是兩國人民共同的心愿。
(二)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并加強與世界人民的友誼。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中法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是兩國人民共同的心愿。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心愿
“心愿”是什么意思?
(愿望。美好的愿望。)
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愿望?是什么樣的愿望呢?我們逐段來分析課文,解決疑難點。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思考。
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假日”,地點在法國巴黎的街道公園。)
2.體會重點語句。
師:“這是我最愛坐的長椅,因為我喜歡那幾叢花,在春天的北京,這樣的花是經常見到的。”說一說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說明了“我”愛坐這長椅的原因,是因為這的周圍花叢很美,在北京春天經常能見到,作者由這里的花想到了北京,想到了祖國,表達了“我”思念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3.小結。
這一段重點介紹了時間、地點,以及“我”對祖國的思念。
板書:
時間:假日
地點:街道公園
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第一段都作了介紹,事情發展的經過及人物活動是怎樣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二段。
(三)學習第二段。
1.想一想,說一說。
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同桌說一說,然后舉手發言。
(主要人物是小姑娘和她的爸爸。主要事件是“我”同法國小姑娘一家人的友好交談。)
板書:
“友好交談”是怎樣展開的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
①小姑娘能立刻認出“我”是中國人說明什么?
②從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一家都是“中國迷”?
③小姑娘的爸爸講述中國見聞時神情怎樣?語言怎樣?講到對小姑娘未來的希望時神情又是怎樣?通過這一切說明他對中國的感情如何?
④“乞求”是什么意思?小姑娘乞求什么?
⑤做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什么意思?
⑥這個法國人的心愿是什么?他怎么會有這樣的心愿的呢?
(小姑娘很快能認出“我”是中國人,說明她對中國人的相貌特征非常熟悉。
小姑娘的媽媽因為女兒和丈夫喜愛中國,說“現在連我也快變成中國迷了”。小姑娘的爸爸曾兩次隨貿易代表團去中國,帶回很多中國物品,“他們家就成了中國物品展覽館”。小姑娘的爸爸還“興奮地講了許多中國見聞”,他既了解中國的現在,也了解中國的過去。
小姑娘的爸爸講述中國見聞時非常興奮,繪聲繪色,滔滔不絕。講到對小姑娘未來的希望時,又是那樣認真。這一切都說明他對中國的感情是深厚的、真切的、誠摯的。
“乞求”的意思是極誠懇極真切地請求。小姑娘乞求的是到北京去,而且要做北京小姑娘的法語老師。
做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說做法中人民友好的工作,為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
這位法國人的心愿是希望世代和中國友好相處。因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永遠值得引以為榮的歷史和文化,而現在又需要發展,所以法國人渴望和中國密切交往。)
2.理解重點句,談談學習體會。
課文中有些句子含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對表現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起著重要作用。學習時教師可以提示重點句子,請同學們在自學中先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再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包含的思想感情。
①“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姑娘的父親從中國帶回了泥人“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并陳列在家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真誠友愛。他的這種感情感染了全家人,連小女孩也成了“中國迷”。他們向往中國,也要和中國人民友好下去。還可以理解為,中國的工藝品把中國人民的友誼帶給了法國人民,友誼的種子在人們的心中發芽開花,連法國兒童也要和中國人民友好下去。)
②“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永遠值得引以為榮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現在確實需要發展。你們的國家有巨大的潛力,這一點沒有誰比得上。”
(這句話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贊美,對中國繁榮富強的期望,以及對中國發展前途充滿信心的思想感情。)
③“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后到中國留學,做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親希望女兒做中法人民友好的工作,為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表達了父親的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友誼的美好心愿和思想感情。)
3.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在同學自學、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朗讀指導,尤其是要讀出各角色的真摯感情。比如:小女孩的爸爸介紹中國見聞這一段,朗讀時要重視指導學生體會“繪聲繪色”,注意朗讀時的神態和語氣。
板書: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思考。
“友誼的長橋”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這樣的結尾有什么好處?
(“友誼的長橋”指的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的紐帶。做好中法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工作,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是中國和法國人民共同的心愿。這樣結尾不僅點明了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也點明了課題,使讀者對課文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2.齊讀第三段。
板書:中法人民世代友好
(五)總結全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同學們以自學為主學習這篇課文,下面我們結合板書,對這篇課文做一個小結。
這篇閱讀課文是寫事的,事情發生的時間是一個假日,在巴黎一個街道公園里,作者與一個法國小女孩一家人的友好交談中,了解到他們都是中國迷,他們的家是中國物品展覽館,小女孩的爸爸曾兩次到過中國,他不僅了解中國的現在,也了解中國的過去,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是他的心愿,也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板書設計 】
【小資料】
巴黎
傳說中,古代居住在巴黎一帶的高盧族人喜歡用驃悍驍勇的男子形象命名。他們以希臘神話中因掠走海倫而引起的特洛伊戰爭的俊美和臂力過人的帕里斯的名字給巴黎命名。“巴黎”是從“帕里斯”這一人名演化而來的。巴黎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古老的巴黎大學、法國科學院、巴黎國家圖書館以及許多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等設在這里。協和廣場、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巴黎圣母院、凱旋門、凡爾賽宮、賽納河畔的舊書市、蓬皮杜文化中心等都使國內外游客流連忘返。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1
之一
鄭昌松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從中愛到國際主義的思想教育。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
3、自學本課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激疑導入
什么是心愿?課文中講了哪些人的心愿?他們的心愿分別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國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學研討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抓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找出課文中人物表現的句子,并抓重點句子體會含義
3、想一想,表達了作者怎能樣的思想感情?
三、點撥輔導重點點撥第二道:
1、"因為我家有好多中國人,你像他們。"她那水晶的藍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閃耀著歡樂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是什么意思?從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機釋詞"迷惑不解
2、媽媽把女兒摟在懷里,親了一下,說:"……同他爸爸一樣,是個中國迷,現在連我也變成中國迷了。從文中哪兒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國迷?又從文中哪兒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國迷?(釋詞"滔滔不絕繪聲繪色")指導朗讀第18、20節
3、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靈,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嗎?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相機釋詞"含苞欲放"
4、她抱著爸爸的腿,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著,好像在說:"我要去北京,我還要當老師呢?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她爸爸認真地說:"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后到中國留學,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 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什么意思?這家法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誼的長橋指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指導朗讀最后一節
四、質疑鞏固
五、作業
1、整理解釋滔滔不絕迷惑不解繪聲繪色潛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 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國人去北京當老師
父母 中國迷 學中文
中法友好
架設友誼橋梁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2
教學目標
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著哪些心愿,明確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寫一寫心中藏著的這個心愿,對自己,對別人和對社會的作用。
3.學會通過細節描寫來表達自己的心愿。
一、談話導入,揭示文題。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啟發學生思考,學生各抒己見。)
(板書:心愿)
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
(所謂心愿,就是希望將來能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是對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設想與期待,也是對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強烈傾向。)
二、啟發思路。
1.現代作家巴金曾在《隨想錄》中寫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寫的作品全寫出來,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閉上眼睛,這是我最后的愿望。”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
2.首先要學生想好自己的心愿。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
(1)對社會的題材:科學家發明新藥,治愈癌癥;殘疾人能得到更多的關愛;空氣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間多一些理解……
(2)對別人的題材:奶奶的病趕快好起來;爸爸能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離……
(3)對自己的題材:有機會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學習,長大以后讓爸爸媽媽過上更好的生活……
4.老師也有一個心愿(對別人的),那是什么呢?
(每一個學生都能認真聽課,將來長大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5.同學們,想好了自己最想表達的心愿后,想一想,我們可以用哪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愿?
(選擇表達的方式,如記敘故事、寫信、寫日記或者創作詩歌……)
三、習作指導。
1.整理思路:學生先打草稿,確定自己要寫的心愿。
2.搭建好結構: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要心中有數,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邏輯性。
3.細化:拓展好層次和細節,要有亮點;要清楚、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想說的。
4.注意首尾呼應,前后連貫。
5.以自身為例,給學生講解如何寫自己的心愿。
(1)開頭:開篇點題,我有一個心愿,它是……
(2)中間分三段敘述(注意詳略):第一段,為什么我有這個心愿?(略寫)第二段,如何去實現這個心愿?(詳寫)第三段,實現后的好處。(略寫)(板書:詳略得當)
(3)結尾呼應開頭:表決心,表示一定要實現自己美好的心愿。
6.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7.寫好以后,要認真讀一讀,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滿意的地方,使語言更加通順、流暢,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四、習作點評。
1.選出兩三篇比較優秀的作文,在全班進行點評。習作的重點在于講清楚所寫的是什么心愿,為什么有這個心愿以及如何實現這個心愿。重點從這方面進行點評,另外,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以及語言是否通順、恰當等。
2.同桌之間相互點評習作。
五、課堂小結。
學生通過這次習作的練習,能將自己的心愿具體地描述和清晰地表達出來,進而讓學生下定為這個美好心愿而努力奮斗的決心。可以運用適當的修辭手法進行描繪,確保行文的流暢。
習作:心愿
對社會 對別人 對自己
邏輯性 亮點 詳略得當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習作,讓學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沒有寫作的材料,而是大家很少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作文時要善于運用表達的方法。通過這節課的點評,同學們受益匪淺。
2.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對修辭運用、詞語積累不夠重視,學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語言不夠豐富多彩。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3
教學目標
1.選擇最想和別人交流的心愿,寫在許愿紙上。
2.選擇一種適合的表達方式,將心愿寫下來。
3.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注意語言的通順、流暢。
4.讓學生發現自己作文的特點和長處,增強自信心,激發寫作興趣。
教學重難點
選擇最想和別人交流的心愿寫出來,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注意語言的通順、流暢。
教學策略
1.小組交流:小組交流自己的心愿。
2.用修改符號修改作文:寫好后,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滿意的地方。?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選擇最想和別人交流的心愿,寫在許愿紙上。
2.選擇一種適合的表達方式,將心愿寫下來。
3.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注意語言的通順、流暢。
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導入唱心愿,激發興趣貼心愿
1.師生齊唱歌曲《心愿》。課件出示《心愿》的歌詞。
2.書寫心愿。
3.將許愿紙貼在“心愿墻”上。(板書課題:心愿)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演唱的形式導入課題,讓學生初步感知心愿、表達心愿,從而有效過渡到課堂習作教學的情境。
板塊二創設情境說心愿,營造氛圍訴心愿
1.創設情境。(課件出示流星雨圖片)
有這樣一個傳說,當流星雨出現的時候,如果虔誠地許下自己的心愿,你的心愿就一定會實現。看,流星雨來了,你能說說你的心愿嗎?
2.學生交流心愿:我希望爸爸能送一個顯微鏡給我,我希望……
3.心愿素材歸類。
(1)對自己:有機會看高山、大海等。
(2)對別人:好朋友永不分離等。
(3)對社會:空氣和水不再被污染等。
4.探究愿望:是什么原因使你有了這樣美好的心愿呢?(板書:產生心愿的原因)
5.隨機采訪,交流原因。
小結:對自己: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對別人:希望周圍的親戚、朋友健康幸福;對社會:希望生活越來越好。
6.學生討論實現心愿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心愿,使學生有話可說,喜歡說,愿意說,為接下來的習作環節做鋪墊。
板塊三表達方式定心愿,范文借鑒寫心愿
1.確定習作的表達方式。
(1)大家的心愿中有對自己的,有對別人的,還有對社會的。說說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愿。
(2)學生交流后教師出示課件:課件出示:記敘故事寫信創作詩歌日記
(3)教師小結:同學們選擇的寫作方式真多,有記敘故事的,有給爸爸寫信的,也有創作詩歌的,還有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心愿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位同學的心愿。
2.范文賞析。我的心愿
每個人都有心愿,這個心愿也許非常宏大,例如到外太空旅游、環游世界等,可我的這個心愿卻非常渺小,也很現實——幫老爸戒煙。
“叮咚”,老爸下班回來了,嘴上依舊叼著一支煙!當他看到客廳正前方墻上掛著的“吸煙有害健康”的字幅時,驚訝瞬間從他臉上掠過。“這是你的.‘杰作’?墻上的十字繡呢?”“爸,我這是在提醒您,從今天起您就別再吸煙了!”話音剛落,那張字幅已香消玉殞了。
“作戰”計劃失敗后,我飛快地跑進老爸的房間,對仍舊在吞云吐霧的老爸說:“吸煙有害健康,您難道不知道嗎?另外,吸二手煙更可怕!為了我們的健康,請戒煙吧!”我態度誠懇,老爸有些觸動了,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同意戒煙。可過了幾天,我發現老爸又在偷偷地抽煙,一氣之下,我使出了最后一招殺手锏。
那天,見老爸又要點煙,我走到他面前,宛如一只溫順的小白兔,說:“爸爸,您配合我做一個實驗吧,老師讓我明天上交實驗過程報告呢!這次實驗在我的升學成績中占有一定分量啊。”老爸一聽和學習有關,趕緊說:“好吧好吧,我幫你。”一聽這話,我迅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道具,先把魚缸頂部用塑料袋罩上,并且捅一個小孔便于小魚呼吸,把吸管從小孔里插進去,然后嚴肅地對老爸說:“爸爸,從現在起,您每吸一口煙,就將煙霧吐入吸管里。”老爸照做了。起初,小魚的動作變緩慢了,接著,它的身體慢慢向上浮,最后,小魚竟然漂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就這樣,小魚被爸爸的二手煙熏死了。看到這一幕,老爸的表情突然變得凝重,又略帶著幾分恐懼。
于是我趁熱打鐵,說:“爸爸,您不希望我和媽媽也像小魚那樣吧?”片刻的沉默后,爸爸徑直走向臥室,不一會兒手里就提著一個裝滿香煙的塑料袋下樓了……也就是從那天起,我家的煙味沒了,爸爸的咳嗽聲沒了,媽媽的吵鬧聲也沒了,一切都變得那么平和,我的心愿終于實現了。
開頭點明自己的心愿是幫爸爸戒煙。語言描寫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讓氛圍緊張起來。
通過實驗,二手煙的危害顯而易見。不愧是殺手锏,一招“制敵”,也看到了爸爸對家人的關愛。
3.布置作業。請同學們課后選擇適合的表達方式,將自己的心愿寫在作文本上。寫好以后認真讀一讀,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滿意的地方,使語言更加通順、流暢,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設計意圖】出示范文為學生寫作提供具體參考,這樣既照顧了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心理,也有利于幫助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發散思維。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讓學生發現自己作文的特點和長處,增強自信心,激發寫作興趣。
2.讓學生學會發現和借鑒其他同學的作文的優點。
教學過程
板塊一習作內容共賞析,互評互議促成長
1.激情導入:同學們借助提綱已經完成了初稿,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篇習作,一起探討這兩篇習作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2.賞析佳作。課件出示:
3.學生評價。
(1)這是一位同學的習作,今天就讓大家做一次小老師,給這篇習作打分。(課件出示評價標準)課件出示:書寫認真字數達標內容真實方法合適情感真摯
(2)認真品讀習作,交流意見。讀完后,同桌之間交流意見,給出這篇習作最終得分,并說說你們的評價理由。
(3)學生交流。
4.找出下面這篇習作的不足之處,修改作文。(課件出示習作)課件出示:
我的心愿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愿,當然,我也不例外,我的心愿就是長高一點。因為我排隊做操時總在第一個,座位也在第一排。
上個月籃球比賽,我也上場了,但是一次失誤,我被換下場了。失誤是這樣的:敵方一個隊員把球傳向我身后的一個人,我像兔子那樣一蹦三尺高也沒攔住,都怪我太矮了,手指離球只有幾厘米,但還是沒攔住。于是我被換下場了。
我以后一定要多吃飯,多運動,讓自己長高一點!但愿我的心愿能早日實現。
看了這篇習作,你們有什么想要說的嗎?
5.教師小結: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很快總結出一篇好的習作一定要做到這幾點:書寫認真、字數達標、內容真實、方法合適、情感真摯、語言通順流暢。6.習作要了然于胸,修改作文助提高。
(1)讓學生結合五星評價法,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彩筆給自己畫上星星,并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2)修改后展評。
【設計意圖】賞析作文,重在“賞、析、評”,欣賞優秀作文,學習其優秀之處;分析不佳之作,避免走入同樣的誤區。五星的評價方式讓課堂更具趣味性。
教學反思
習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但心愿對學生來說,那就是一個萬花筒。因此,我注重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想變為所寫。
1.寬松情境。
上課伊始,我在教室定下“心愿墻”,讓學生寫下心愿粘貼在上面。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為下一步習作教學做好了鋪墊。
2.師生交流。
貼上心愿后,我隨機請學生交流產生這個心愿的原因,以及如何實現的方法。幫助學生明確習作的內容,讓學生有文可寫。而后根據心愿的不同,引導學生選擇適合的表達方式。
3.五星評價。
五星評價機制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優秀習作的可取之處,以及部分作文的不足之處。取長補短,讓自己的習作更優秀。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4
《心愿》這篇課文記敘了我“在巴黎街道公園里同一位法國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友好親切的談話,表現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情誼,表達了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友誼的共同心愿。教育孩子們愛好和平,做和平合使者。
文中維勒尼克的一家人都是“中國迷”,她的父親從中國帶回了廣東涼席、福建紙傘、蘇州刺繡……我巧用課件給學生展示了這些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物品圖片,配上了古箏曲<高山流水>,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此時,我利用了文中“有的藝術品他們連名字都叫不出來”,讓孩子們去發揮充分的想象,父親帶回的這些藝術品還會是什么呢?孩子們的答案非常多,有北京糖人、中國字畫、京劇臉譜、中國唐裝……在增補了想象空白之時,孩子們更加體會出小女孩的父親是個“中國迷”,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出祖國燦爛文化的具大魅力。
在文章結尾處的處理上,我考慮到今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我巧妙抓住這一有利契機,在課后延伸時給孩子們播放了中法建交40周年之時,也就是20xx年1月23日,中國農歷兔年春節時,中國人民在法國香榭里舍大街進行舞龍、扭秧歌等極富中國民族特色的表演錄像,看了錄像后,孩子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兩國之間的文化、經濟各方面都在擴大交流,修建一座友誼的橋梁,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進一步從感性和理性上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深層次理解,激發了學生做友好使者的強烈愿望。整堂課學生不僅在知識、技能和方法上有所收獲,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了更大提高!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5
活動目標:
1、愿意為媽媽制作心愿卡,讓媽媽感受自己對她的愛。
2、能大膽畫出圖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協調。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制作心愿卡,畫出媽媽喜愛的圖形
難點:幼兒自由發揮構思圖形
活動準備:
活動前了解媽媽的喜好,剪刀,紙,記號筆,蠟筆
活動過程:
出示卡片,引起興趣→講述媽媽的愛好→動手制作賀卡→幼兒交流,評比賀卡→回家送給媽媽
1、出示卡片,引起興趣
① 幼兒仔細觀察卡片,說出圖片上畫了什么東西。
② 教師講述為什么畫了那么多的東西,引發都是媽媽喜歡的事物。
③ 啟發幼兒有制作賀卡的欲望。
2、講述媽媽的愛好
① 幼兒聚手發言媽媽的愛好,并在黑板上畫下來。
② 同伴之間相互討論,互相說出自己媽媽的愛好。
3、動手制作賀卡
① 幼兒構思卡片的形狀,想一下自己想畫的圖形。
② 構圖好后涂上顏色,并展示作品。
4、評比賀卡
① 把做好的賀卡教給老師,貼在黑板上進行評比
② 評出最漂亮獎、創造獎以及鼓勵獎,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
5、回家送給媽媽
① 讓幼兒回去送給媽媽,并送上一句祝福語。
來園之后說一下媽媽收到卡片的心情,使活動延伸擴展。
教案反思:
《給媽媽的心愿卡》目的是通過讓幼兒了解媽媽的喜好,親手為媽媽制作心愿卡,活動中幼兒作品完成的非常好。
1、幼兒喜歡用水彩筆拓印的方法。
2、在紙上留出的空間中作畫的形式新穎。(能夠自主的選擇老師為幼兒準備的各種圖形)
3、沿線剪下作品的過程幼兒都能完成的很好,就連平時不太會剪的幼兒也完成的很好。
但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孩子們對媽媽的喜好知之甚少。除了說送媽媽吃的、喝的、用錢買禮物、親親媽媽以外,想不出其他辦法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由此可見,被愛包圍的孩子們缺少對別人的愛心,怎樣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媽媽養育自己的艱辛?在方法上我們應該有所創新。
而且農村幼兒畫畫的基礎不是太好,即使想到了也很難畫出來,這對我們中二班的幼兒來說比較難。我想下次我上課時一定準備一些可以操作的小圖片讓幼兒選,這樣更能豐富幼兒的作品。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6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從中愛到國際主義的思想教育。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
3、自學本課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疑導入
什么是心愿?課文中講了哪些人的心愿?他們的心愿分別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國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學研討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抓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找出課文中人物表現的句子,并抓重點句子體會含義
3、想一想,表達了作者怎能樣的思想感情?
三、點撥輔導重點點撥第二道:
1、"因為我家有好多中國人,你像他們。"她那水晶的藍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閃耀著歡樂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是什么意思?從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機釋詞"迷惑不解
2、媽媽把女兒摟在懷里,親了一下,說:"……同他爸爸一樣,是個中國迷,現在連我也變成中國迷了。從文中哪兒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國迷?又從文中哪兒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國迷?(釋詞"滔滔不絕繪聲繪色")指導朗讀第18、20節
3、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靈,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嗎?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相機釋詞"含苞欲放"
4、她抱著爸爸的腿,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著,好像在說:"我要去北京,我還要當老師呢?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她爸爸認真地說:"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后到中國留學,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 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什么意思?這家法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誼的長橋指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指導朗讀最后一節
四、質疑鞏固
五、作業
1、整理解釋滔滔不絕迷惑不解繪聲繪色潛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握內容體會思想——《心愿》教學建議 篇17
教學目標:
1、 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我兩次“流淚”為線索,明確劉爺爺和“我”的心愿分別是什么,感受劉爺爺的愛心,結合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運用多種方式讀書,在多次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關鍵詞句,品味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特點,品味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語段的研讀,讓同學們體會劉愛欣爺爺用拾破爛掙來的錢供“我”上學的不易和艱辛,感受老人的無私與真誠,揣摩“我”對劉爺爺的無限感激之情。讓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去關心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我采用情境法、以讀代講法,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得到感情的升華。學習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利用典型的詞句進行語言表達和片段描寫的訓練。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引,傳遞情感。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事情成功了一半,在開課時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思想。因此,我采用抓住文章主線導入了重點內容的學習,提出“牽一發可動全身”的核心問題:“課文中幾次寫到‘我’流淚?原因是什么”勾畫出相關語句。如此一來,既提煉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又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牽出了文章的主線,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奠定了基礎。
二、讀中悟情,感受人物心靈。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對文章內容深理解和體驗。教師要做一位領路人與學生共同置身于文本之中。
這一環節重點把握好人物對話,以及對“我”的內心感受的描寫的句子,如“我不相信會有人給我寫信,我愣了半天,才打開。”這句話點明了我當時的疑惑和意外, 表現了“我”內心情感的跌宕起伏,教學時指導學生細細揣摩,以此為范例,屆時指導學生“如何寫好人物的感受。”
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從側面感受人物的心靈和思想境界。梳理出 “我”兩次落淚的相關描寫。
三、品析語言,體味人物情感
這是全文的重難點部分,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聽、說、讀、寫、思靈活運用,步入文章主線的學習。
第一次落淚
“那天,我哭了一夜。不過那是高興的淚,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學了!”
那年文中的 ‘我’才十歲,什么事以至于他整整哭了一夜?作者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此處應好好利用這一補白點,放手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換位思考: “十歲的‘我’正是無憂無慮、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年齡,卻因為貧困,失去了這美好的一切??”‘我’將多么沮喪無助,多么彷徨和迷茫!
此時,學生已經與文本中的‘我’有了一定的思想共鳴,心沉入困頓之中。趁熱打鐵,大屏幕出示劉愛欣爺爺僅僅只有三句話的來信:小朋友,我從‘省希望工程’辦公室那里了解到你的情況。我打算以后供你上學。先奇兩百元給你交今年的學雜費。”信的內容簡單明了,這不是雪中送炭嗎?‘我’怎能不
敢動?‘我’的未來又有了希望。回頭解“決我為什么哭了一夜”就不難了,我的不幸遭遇和幸運的遇到好心人都在淚水中得以宣泄。
接下來峰回路轉故弄玄虛,讓學生猜測捐錢資助‘我’上學的劉愛欣爺爺會是做什么的呢?
是企業家?
還是政府官員?
是大學教授?
還是領導干部?
待學生盡情猜想后得出結論:無論劉爺爺是做什么的,他一定是個有錢人。積聚了若干個猜想后蓄勢待發,學習‘我’第二次落淚的相關內容。
第二次流淚
圍繞‘我’第二次流淚,有四個關鍵句子,也是我的四個意想不到!
1、“我按照信封上的地址來到了一個擁擠的大雜院,院里密密麻麻住著幾十戶人家。”
擁擠的大雜院、密密麻麻住著幾十戶人家。這些詞說明劉爺爺并不富裕,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2、“劉愛欣?那個撿破爛的老頭兒?”“什么?”我詫異了。
‘我’的反應引人深思。
3、“你是他干孫子吧?”“是??是!”
4、“怪不得呢!老劉去年就過世了,他臨終還念叨:‘認了個干孫子,上省重點??’”
臨終念叨的應該是自己最牽掛的人,這位善良的老爺爺一直到死都還牽掛著我。
種種情愫涌上心頭,我的淚水一下子流出來了。
謎底揭曉了,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啊?通過理解,體會,朗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人物形象越發鮮活清晰高大。之后以“我流淚是因為—————引讀訓練”的形式反饋‘我’流淚的原因。
我流淚是因為資助我的人竟是個以撿破爛為生的老人;
我流淚是因為他把素不相識的我當成他的親人;
我流淚是因為他臨終仍然念念不忘我這個他引以為榮的人。
教師恰當運用課文和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發揮語文教材所特有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教師飽含深情,進入角色,正確理解文中寄寓的情和意,傳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會說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符號。
四、再次感動,升華情感。
“一個資助了我幾年的老爺爺,一個自己條件那么艱苦卻依然省吃儉用供我上學的老爺爺就這樣默默無聞地走了,我連他最后一面都沒有見上。他把他畢生的積蓄全都留給了我,用他那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揚起我理想的風帆,任我破浪前行!清晨,我來到劉爺爺的墳前,跪在地上,以孫子的名義點上了一支紅蠟燭。燭光中,我仿佛看到了爺爺迎著寒風,冒著雨雪騎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走遍大街小巷;仿佛看到爺爺在別人的鄙夷和白眼中撿起一個個廢棄的礦泉水瓶和垃圾罐;還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段導語后學生仿照這種排比句的形式進行寫話訓練,實現先扶后放的教學理念。
最后,回顧全文,深入理解“心愿”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