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15篇)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烏鴉喝水》故事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嘗試在新的問題情景下創編故事。
2、通過實驗驗證,發展幼兒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圖片兩張。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4、統計紙
活動流程
一 、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1、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幼兒猜測并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小組討論,將猜測的方法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要五個小朋友一組,互相說說自己想出的辦法然后請一個小朋友當記錄員,將你們想的辦法畫下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說本組的討論結果。
三、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實驗,并記錄。
1、提出探索要求:一組中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并將多余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里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臺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匯報。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現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回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哪些材料實驗成功哪些材料實驗不成功)
四、教師進行小結,并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獎勵小貼畫。
五、讓幼兒完整看課件并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想的辦法和哪一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樣的!讓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六、根據實驗結果、創編故事
(價值取向:借助傳統的故事和實驗的驗證,以此作為幼兒創編故事的基礎,讓幼兒在說中鞏固實驗的結果)
小朋友能根據我們剛才的實驗來編一個不一樣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請幼兒看著前兩幅圖片和自己的實驗記錄的結果進行講述,講述時注意要提問:小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時是什么樣子的?小烏鴉是怎樣找到水的?找到水后是什么心情?當遇到困難喝不到水時是什么心情?小烏鴉想到了什么辦法?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2冊第35頁的圖片,給圖片進行排序。并把故事講給爸媽聽。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內容簡析】
本課主要講了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見到一只瓶子里有水,可由于水少喝不到,它動腦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瓶里的水漸漸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
【設計理念】
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進行積極的評價,及時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輕松的課堂氛圍和自由的想象空間,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烏、處、怎”等十二個生字,會寫“升、辦、可、里、多”五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難點:從句子中體會烏鴉的好辦法。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質疑
1.(出示玩具“烏鴉”。)看,誰認識這只鳥呢?(板書:烏鴉。)誰認識這個詞?認讀“烏鴉”一詞。
2.揭題讀題《烏鴉喝水》,教學“喝”。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烏鴉嗎?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想辦法解決。
2.聽課文錄音帶或老師范讀,邊聽邊標出生字詞。
3.借助拼音自己讀,同桌互讀生字詞,看誰讀得準。
4.小組合作讀,要求讀的時候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讀后互評:他們讀得怎么樣?
5.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
6.愿意讀給大家聽的同學站起來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他們朗讀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哪些地方你能超過他們?
7.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8.識記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三、總結課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要提出來?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教學理念
烏鴉是又黑又丑的鳥。然而在中國許多抒情詩里,每每給烏鴉以贊美,如,“寒鴉數點”,“暮鴉棲未定”。這是因為烏鴉有許多值得驕傲的地方。《烏鴉喝水》一文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學生閱讀。學生又將烏鴉喝水的故事中,認識它聰明能干的一個側面。我在設計這一課的時候,考慮讓同學自己動手演示烏鴉河水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目標
1、認識“烏、鴉”等九個生字,會寫“可、石”兩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
3、知道遇到困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烏鴉喝水過程的課件
2、烏鴉的頭飾和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介紹你知道的烏鴉知識
2.出示課件上的烏鴉圖。問:你覺得烏鴉好看嗎?課文里介紹了一只可愛的烏鴉。它可愛在哪里呢?讀了課文你就知道了。
3.板書課題:烏鴉喝水
(二)朗讀感悟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指名讀,檢查是否讀正確。
2.范讀課文。同學邊聽邊想,故事里的烏鴉做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歡這只烏鴉嗎?想到多少說多少。
3.逐段朗讀,邊讀邊感悟。
(1)誰愿意來讀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想一想,從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①誰能讀出烏鴉“到處找水喝”那種心里著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語氣?(幾個同學練讀,評議。)誰能扮作一只小烏鴉,邊讀第一句邊創編幾個動作?
②小組討論:
“烏鴉遇到了什么困難?你認為該怎樣讀?如何表演?”
③小組匯報:
④指名表演朗讀。學生評價
(2)朗讀第二自然段,同桌討論:看見許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辦法呢?說說你的辦法
(3)分小組合作實驗:在礦泉水瓶里裝少許水,往里面加小石子,體驗水漸漸升高的現象,嘗試說說水升高的原因。
讀一讀:“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說一說:
〔4〕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烏鴉成功的喜悅。)
師:許多同學不明白,“瓶子里的水為什么會漸漸升高?”我們來研究一下。
出示句子: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①生讀句子,思考烏鴉是怎樣把石子放進瓶里的?
②“一個一個地放”是怎樣放?
③學生上臺演示
(拿出預先準備的裝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臺,拿起石子一個一個放進瓶里,放三個后,師示意生暫停)
(問同學):這樣是一個一個地放嗎?
④把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里,瓶里的水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請大家要注意看,認真想。
示意學生繼續一個一個地放石子直至水將升至瓶口。(體會瓶子里的水是怎樣漸漸升高的?)
⑤為什么放進石子,水就會升高?
⑥烏鴉是怎么想出這個辦法來的?
⑧小結:烏鴉真聰明,注意看,積極想,就想出辦法來了。我們同學更聰明,認真讀書,積極動腦筋,弄明白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
(三)指導有感情朗讀
1.激趣:播放烏鴉喝水過程的課件。
你怎樣評價這只烏鴉呢?想不想把烏鴉喝水的故事介紹給別人?
2.教師范讀
3.學生一邊讀一邊給課文內容編些動作,以幫助記憶課文。
(1)對照課文自己創作,嘗試把課文表演出來。
(2)請幾個同學匯報。大家幫助修改。
(3)大家練習創意朗讀表演。
(四)識記生字。小組合作認字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作者:廣西賀州市八步區大寧鎮中心學校 李志蕾 轉貼自:中國教學資源網 點擊數:75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會正確書寫生字。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課文讀通。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教學難點:練習朗讀。教具準備:多煤件課件,生字卡片,烏鴉圖片。教學過程:一、創沒情境,導入新課。
1、介紹新朋友,出示烏鴉圖,師:別看它長得黑乎乎的,很不好看,但是它很聰明。看動畫片《烏鴉喝水》。 2、烏鴉把
它的相片和故事留在我們的課本了,等著我們去看,去讀呢!板書:23.烏鴉喝水,讀課題。
3、知指導看圖,說說圖意,結合學生回合師板書,口渴----喝水用順口溜區別“渴”與“喝”。渴了需要水(三點旁)喝水要用口(“口”旁)。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遇到生字圈畫出來,看清拼音,讀準字音,感覺讀得有困難的地方想辦法解決它,可以請叫老師和小伙伴。
2、出示生字,自己練習,把你覺得讀得好的字讀給同桌聽。 3、抽八名學生摘星星卡片并當小老師教讀,教師指導讀準字音。
4、去拼音查讀。男女比賽。開火車讀,反復糾正讀。 6、齊讀生字。
7、字卡出示綠色通道的三個生字“鴉”“叼”“瓶”,通過字音,記住他們。“鴉”“牙”表音,“鳥”表意,“叼”要用口“瓶”:瓦片層層并。三、自主識記字形
1、認識新偏旁:“走”。(1)記住稱:手字旁。走字旁。(2)與“手”“走”比一比,加深印象。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3、交流匯報:(順口溜)渴:人困高墻內,太陽當頭曬,渴了需要水,無奈水流外。起:走字翹翹腿,自己跳上去,辦:用力想辦法,兩邊都流汗。漸:水車千斤重(慢的意思)(比一比)于:干——于
(于字鉤)(解字理)終:——冬——終,原指衣服做完了打兩個結的意思,后被借去表示冬秀,冬天寒冷,人們不再外出勞作,而在家紡絲線,這就是年終季節,終,也就表示最后的意思。(課件鋪助)(加一加)法:三加去。(做動作)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四、把生字送回家,理解擴詞說句形成知識積累。
1、半生字寶寶送回家讀課文,多讀有生字的詞句,結合課文理解生字詞,再想想你能用生字組成別的詞嗎?能說出一個句子就更好了。
2、“天上鳥兒結伴飛,水里魚兒結伴游”,把你們讀到的生字的詞句讀給大家聽。
3、你還能用生字說出不同的詞句嗎?交流匯報。起:起立,起床,生起。早上太陽生起來了。辦: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法:加法,減法,法國,法官,法師,這道題應該用加法。我想去法國。漸:我漸漸長高了,小樹漸漸長大了,汽車漸漸開遠了。看:看書看電視。我最喜歡看動畫片。渴:渴了,我口渴了。
4、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1)師范讀(2)學生練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練讀,分男女讀敏捷龍讀全文。教師注意指導。五、指導書寫生字
1、教師提示兩個易寫錯筆順的字。漸:車,在單獨寫的時候是先橫后豎,在“漸”字里,變橫為提,要先豎后提。筆順為 一 渴:右下部筆順為
2、學生自己讀筆順圖,自己在描紅欄里描紅。 3、學生匯報,給同學們提個醒,哪個字難寫好,該怎樣才能寫好。起:走
的捺要長,托起“己”字。漸:車頭高,右豎低。 4、教師范寫 看、渴、于、漸,注意提醒學生各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5、在練習本上寫你喜歡的生字。
6、抽學生板寫生字,集體評議。六、總結。課后多練習,把字寫好寫美,爭當小小書法家。七、板書設計23.烏鴉喝水(烏鴉貼圖)
口kê渴----喝hē水
(田字格四個,教師范寫看、渴、于、漸)
(走字旁)(手字旁)
渴 終 辦 法 于 起 漸 看
(田字格一行,學生板寫)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會第一節課文。
重點難點:
1認識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烏鴉圖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板書烏鴉
學生看圖介紹烏鴉外形。教學烏鴉
想辦法記住這兩個字。烏_______鳥進行區別。
2板書喝水教學喝,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喝水?根據回答教渴與喝比較。
3質疑引導學生提有意義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想辦法。
(2)讀通句子,不連貫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3分節朗讀,評價。(學生評)
4根據反饋教學生字,糾正字音。
5區別形近字。
石右喝喝辦力
三、再讀知意
1讀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第一節,質疑。
3看圖說說,你從哪里看出烏鴉口渴了?
4到處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寫字
1看板書記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發現。
3寫田字格(生說師板書)
4展示學生作業,評價后修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懂課文內容,學習烏鴉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懂課文內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實驗器材(小口瓶紅線小石子)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猜謎:身穿黑袍子,長個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
2復習生字。
3出示課題。
二、讀文感悟
1自己讀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解疑從課文哪里感悟到?
3解決知識點:
(1)聯系課文,說說烏鴉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導朗讀,合課文插圖想像烏鴉喝不到水的著急樣子。
(2)做實驗理解烏鴉喝到水的經過。
A理解漸漸并仿造說句。
B看插圖想想烏鴉喝水后高興的心情,指導朗讀。
三、總結全文
1理解烏鴉心情變化的心情
著急高興著急高興
2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課文。
3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你會夸一夸嗎?
4指導背誦。
五、拓展
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會有什么辦法?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6
★看拼音,寫詞語
bàn fǎ zhǎo dào xǔ duō
( ) ( ) ( )
kě yǐ shí zǐ
( ) ( )
★ 比一比,再組詞
烏( ) 喝( ) 為( )
鳥( ) 渴( ) 辦( )
★ 選詞填空
到處 處處
1、烏鴉口渴了,( )找水喝。
怎么 什么
2、烏鴉喝不到水,( )辦呢?
辦法 方法
3、烏鴉最后想出( )來了。
★★照樣子,寫一寫
例: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漸漸 。
例: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
許多 。
★ ★根據課文內容判斷。
1、那只烏鴉很聰明,它想出辦法喝到了水。( )
2、那只烏鴉真笨,它想的辦法根本不能喝到水。( )
3、烏鴉看到瓶子里的水非常多,它喝到了水。( )
★★★想辦法。
如果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請你和小伙伴商量商量,想一個好辦法。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7
《烏鴉喝水》的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實驗過,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既使加入石子,烏鴉也是喝不到水的,為了驗證發現是否正確。我親自進行了實驗,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關系。為此,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本次具有很強操作性、探索性和嘗試性的科學活動-烏鴉喝水。
我先說一下我這節課的活動目標:
1、 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 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的關系。
3、 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互相交流的樂趣。
活動流程:
看課件導入→用石子實驗探索→沙子實驗探索→比較實驗結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結論
活動過程:
(一) 觀察《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是不是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都可以喝到水呢?這個問題為實驗提出了明確的操作要求,這里,我還明確了兩個人一組合作做。這對幼兒的實驗活動起到了指導作用,讓幼兒懂得必須兩兩合作進行。要求不能掉在桌上,可以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二) 用石子和沙子進行實驗,并記錄。
在這二個環節里,我用了3種不同顏色的瓶子,使幼兒更方便的找到相應顏色的格子作記錄。
在比較兩次實驗結果的不同點時,我盡量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發現其中的秘密,因為讓幼兒充分地表述活動經驗能幫助幼兒建構一定的科學概念,使他們對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這個問題只有一位小朋友龍龍表達的比較完整,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講石子大、沙子小,所以水少了加石子后烏鴉是喝不到水的,加入沙子就可以了。他們已經觀察到事物 的表面現象,對于蘊藏的科學原理還需要老師的提升。
所以我出示了紙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積圖幫助幼兒理解。因為石子和沙子縫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烏鴉才能喝到水。有了兩張圖的比較,幼兒比較容易看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理解其中的原理就比較簡單了。
我認為本次活動內容比較豐富,從看課件導入→用石子實驗探索→沙子實驗探索→比較實驗結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結論等五個環節,整個
活動體現了分層第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教師本著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環境,嘗試以兩兩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兩次實驗,體驗與同伴合作做實驗,交流實驗結果的樂趣。利用了形象的圖示幫助幼兒理解了為什么石子裝進水量少的瓶子里烏鴉還是喝不到水,使復雜的科學原理簡單化,很容易被幼兒所理解。活動中教師很好的把握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始終鼓勵幼兒做一做、想一想,體現了幼兒科學教育中應培養“嘗試”“探索”精神的要求。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8
《烏鴉喝水》是部編版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經典課文,小時候我上小學時就學過,今天再次讀這篇課文,感覺很親切,就這樣一篇經典文章,如何用新思維、新理念來備課?課前我靜靜地思考著……
因為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
1、【認、寫】復習本課生字,書寫“出、見”兩個字;
2、【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做】做實驗,邊做邊講述烏鴉喝水的過程,體會烏鴉的聰明,用心思考。
成功之處:
1、抓住學生識字認字的規律,及時鞏固復習,這一課中的烏~鳥、放~處、我~找、渴~喝,是形近字,不好區分,第一課只是簡單交流,認讀,再次復習,從字形、字理等方面加以區別,更好地區分這些字的不同之處。
2、朗讀感悟,理清課文的線索。“烏鴉口渴――到處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這一系列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抓住“到處”、“水不多”、“瓶口又小”、“一顆一顆”、“漸漸升高”等關鍵詞語,體會烏鴉找水的艱辛,找到水的欣喜,喝不著水的著急以及喝著水的滿足、快樂,在讀中體會烏鴉的心理變化過程,并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實際進行交流,同時思考:烏鴉還會用什么辦法喝水?孩子們想到用吸管吸,用翅膀抱著瓶子喝,向人類求助等方法,用有效的問題激發孩子積極動腦思考。
3、動手做實驗,感受烏鴉喝水的過程。我讓孩子們準備了石子、瓶子、水這些實驗材料,在課堂上演示,第三次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但是為了完整地呈現故事內容,孩子們從頭開始,邊講邊演,帶上表情與動作表演烏鴉口渴,到處找水,找到水一顆一顆地放石子,抓住“一顆一顆”這個詞語,體會烏鴉的耐心等待,也體會到“瓶口又小”這個困難,聯系前面的課文內容進行對比發現,在演示實驗中,孩子們理解了“漸漸”一詞的含義,并找出近義詞慢慢進行替換。
不足之處:
1、沒有完全抓住課文的留白,進行補充教學。第一自然段,“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抓住“渴”還可以引導:烏鴉很渴很渴,他會怎么說?(渴死我了!渴死我了!渴得要命!我想喝水,我想喝水……)課文結尾,還可以再引導學生與烏鴉進行對話,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間允許,還可以動筆寫一寫,作為一個小練筆。
2、朗讀形式有些單一,只是師范讀,指名讀,齊讀,學生的讀書興趣沒有調動起來,完全可以用小組展示讀,分段讀,接龍讀等方式,擴大讀書面,同時評價譚言要再豐富,多樣一些,這樣孩子朗讀的興致才會提高。
3、可以找一篇或兩篇同類型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群文閱讀要落實在行動上,要有前曕意識,不能總局限于一篇文章的教學,要動起來。
改進措施:
1、精心備課,要在立足教參的基礎上,全面把握教材,尤其是課文的重點留白,一定要留處時間來,引導學生觀察、想象,不能緊抱課本,死盯文字,要把學生的思維的向外引,拓展延伸,并收放自如。
2、動手查找資料,補充課文教學。群文閱讀要落實在行動上,要舍得花時間去思考。
3、不能偏離教學的重點,與課堂無關的.內容,一定要有所舍棄,不能熊掌魚翅兼得。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問題,不同的人對待問題的態度也不同。《烏鴉喝水》是一傳統的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口渴的烏鴉想辦法喝到水的事,告訴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善于動腦,想辦法。
二、教學理念。
鼓勵學生多元解讀,走進文本,構建活生生的課堂,要讓學生自悟自得,把自己的觀點和文本結合起來,提升認識,真正感受自己是一個建設者。
三、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學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烏鴉著急找水——喝不到水——想辦法喝水——喝到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一句話。
3、明白遇到事情應該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實驗用品、圖片、投影片。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烏鴉圖片。談話導入:老師曾給同學們講過關于烏鴉的故事,還記得嗎?(反哺的故事)
2、烏鴉不但溫順,還很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一個有關它的故事。希帶著問題學習課文,(出示課件,提出問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明確學法:用感情朗讀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
2、欣賞課文。(出示課件)
3、學生回答:課文寫了關于烏鴉的什么事?
4、對老師的朗讀做以,為生的自瀆自悟做好準備。
5、學生自瀆,把課文讀準,讀通,讀順。并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出示課件)
6、小組長檢查小組內生字和課文的朗讀情況,然后匯報。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學生練習讀課文,認為該怎樣讀就怎樣讀,并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讀。
2、指名讀,學生,自己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3、通過剛才的朗讀你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答)進一不理解課文內容。
4、想辦法:如果烏鴉旁邊沒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5、理解句子。(觀看課件)
(四)活動。(觀看課件)
(五)實踐活動。
1、探究活動。分小組進行,合作完成烏鴉喝水的小實驗。
2、討論:你發現了什么?體會“漸漸”一詞的含義。
3、比一比,看誰想的辦法比烏鴉的好。同時也可隨學生說的進行演示。
(六)寫字指導。
1、復習筆順規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中間后兩邊。
2、找一找,哪幾個字寫時應從左到右?
3、這幾個字的結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創設輕松愉快的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要求會認“烏”“鴉”等9個生字,會用“漸漸”一詞說話。
2、基于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要求學生還要會寫,這節課重點學寫“可”“法”兩個字。同時讓學生初步感受書法藝術魅力。
3、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人文性的熏陶感染,感受漢字文化的奇特美妙。
教學重點:
會認“烏”“鴉”等9個生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
教學難點:
“喝”“渴”的區別識記。會用“漸漸”一詞說話。
教學過程:
一、學習“烏、鴉”出示課題
(一)課件展示“鳥”變成“烏”,出示“烏鴉”一詞。
隨著課件的演示,讓學生認識“烏”字,認識“烏鴉”一詞。
(二)出示課題:烏鴉喝水
學習課題中的生字“喝”,集體朗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熟字變生字的方法,降低學生識學生字的難度,利用課件形象的體會字的形體美。)
二、整體感知,出示生詞
(一)師:孩子們,如果在讀課文的時候,你碰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帶領學生歸納學習生字的方法。)
(二)學生按老師要求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
(三)師生共同述說故事,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烏鴉、口渴、喝水、瓶子、辦法、石子、漸漸)
(設計意圖:通過以熟字帶出對生字的認識的方法,使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三、學習生字,要求會認
(一)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地讀記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想其它辦法。
2、根據學生識記生字的情況,逐一學習要求會認的9個生字。
石:①提醒學生“石”是翹舌音,結合課件展示“石”這個象形字的演變過程。②補充學習其它象形字(鳥、馬、山、象、目、眉、網等)的演變,總結象形字就像一幅畫,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
“烏”“鴉”二字,讓孩子們說說是如何識記的。
“喝”“渴”:請孩子們找出它們的區別。學生可以編順口溜區別識記。“渴了請來三點水,想喝就要張大嘴。”再試著運用,選字填空,“一只烏鴉口( )了,到處找水( )。”
漸:這個字由幾部分組成,結合課件理解常用詞“漸漸”,并且這個詞說話。
課件舉例: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天氣漸漸_____________。
____漸漸_____________。
“辦”“法”二字作為一個詞來學習,請孩子說說每個字該如何識記再給“法”字找朋友。
3、摘去拼音帖子學生識記。
4、猜謎語,進一步加深認識。
鳥兒閉上了眼睛是哪個字呀?到水邊去一去是誰呀?
灑水車重千斤是哪個字?用力氣要出汗是誰呀?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中國漢字的趣,美,在邊學邊練中感受到學習生字的趣味性。)
(二)鞏固生字
1、利用字卡鞏固生字,師念字娃娃的`名字,學生舉出相應的字卡。
2、幫助烏鴉撿石子。
(課件展示)根據課件念出的詞語,師生共同幫助烏鴉撿石子。
3、句子樂園
學生一起讀讀句子。(小朋友口渴了,想喝水。小樹漸漸長高了。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想出了辦法。)
四、學習寫字,要求會寫
1、師結合課件,指導學生整體感知這節課要求寫的字,邊書空邊觀察,重點掌握“可”“法”的寫字要領。
2、師范寫,生書空。
3、生靜書寫,教師巡視。
4、師生互動評一評。
(根據每個字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幫助學生有效觀察,掌握寫字技巧,使書寫更美觀。)
五、欣賞作品,陶冶情操
(課件展示不同書法作品,老師配樂總結。)
漢字奇妙、美麗,不同的漢字以不同的風韻展示著它的靈性,以無限活力和獨特魅力吸引著很多人。孩子們,只要我們努力,將來書法家里一定會有你的名字、他的名字,會有我們班很多孩子的名字。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1
課前透視: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么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課文講的是一只烏鴉口渴了,發現了一個瓶子,可瓶口太小,水不多,它放進石子喝著了水的事,可以看出烏鴉很聰明,遇到困難能想辦法解決。這個故事內容簡單明了,一年級學生大多聽過。
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課堂即時發生的錯誤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利資源,處理得好,更成為一堂課的“亮點”。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而是經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生。說實話,我和很多老師一樣,都十分害怕這些“意外”發生,怕這些意外脫離了即定的教學目標,脫離了設計好的教學軌跡,以致自己無法駕馭而耽誤了教學時間。然而,課堂并不是象我想象的那樣完美,意外的還是發生了。以下就是我在課堂上遇到的意外事件。
教學片段:
師:一只口渴的烏鴉到處找水喝,最后喝到水了嗎?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師:烏鴉喝到水了嗎?
生:喝到了。
師: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生:它把石子裝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
師:是呀!好聰明的烏鴉,遇到問題能開動腦筋,想想解決的辦法。
生:老師,我有問題。
師:你說呀!
生:我覺得烏鴉不一定能喝到水,因為石子把水淹沒了。
師:我們平常說水淹沒石子,怎么說石子淹沒水呢?
生:是的,我在玩過家家的游戲就遇到這樣的問題。
師:你有什么方法證明嗎?
生:有。
師:那你演示一會吧!
生:拿了一個杯子,裝了杯子的五分之一的水,然后放進石子,石子是把水淹沒了。
師:是呀,剛才老師沒有想到呀,如果是在杯子里的水很少的情況下,石子是把水淹沒了,烏鴉是喝不到水了。這就要看看對瓶子里的水的量怎樣描述了,其他同學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剛才他那一演示就很清楚了。
師:但在課文的描述上,烏鴉是喝到水了。課文中是怎樣說的呢?
生:瓶子里的水不多。
師: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生:水不多是說:“水不會很少,可能只是沒有裝滿。”
生:可能是水不多也不少,我是從圖上知道的。
師:水不滿烏鴉就喝不到水了?
生:因為瓶口小,加上水不滿,所以才喝不到水的。
師:是的,看來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較深了,觀察得也很仔細,就是因為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才沒有喝到水的。
教學反思:
在本案中,我以一個平常的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很快地從文中找到了答案,這也是我在備課中所需要的。然而,課堂并非是一層不變的,“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而沒有激情地進行。”就因為課中的意外生成了美,驚醒了我的思維,學生的那一問恰是我未曾想到的,通過學生的疑問,激活了我的思維。我原以為學生都會說烏鴉能喝到水,但卻有一學生另外,提出了烏鴉可能喝不到水。這一問是我在備課時從未考慮過的問題,這可能就是情境的瞬息萬變,情況的錯綜復雜。根據新課程的標準,我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成為了學生的聽眾,聽他把話說完,而沒有及時地抑制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將自己的獨特之處演示出來,在本案例中,杯子、水、石子,都很容易得到,通過學生的演示,其他學生很直觀地觀察到了什么情況下投石子水上升,什么情況下投石子水淹沒。從而讓學生理解了“投石子”不一定就會使水上升的道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訓練他們的發散思維。
在本案中,正因為這一意外的提問,學生的實驗,才使我對教材有了新的認識,從而通過我的有價值的引導,啟發學生積極的動腦,深入地思考。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通過對課文的質疑,釋疑,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意識和問題意識。正因為教師給了學生質疑、釋疑的機會,學生才敢說、敢做。同時這意外的事件也凸顯了語文教學的開放性,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一門藝術。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教育應該是萬花筒,在不斷的旋轉中變化出無窮的美麗圖案。而教育的成功,光*泛泛的表揚、批評是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一次契機的捕捉將使孩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資源,就要求教師要學會傾聽,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并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創意、批評的價值,再因勢利導,進行教學將會讓我們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最后,我想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淀,不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2
[教例]一年級《烏鴉喝水》
師:許多同學不明白,“瓶子里的水為什么會漸漸升高?”我們來研究一下。
(出示句子: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師:同學們讀一讀句子,想想烏鴉是怎樣把石子放進瓶里的?
(生讀句子)
生:烏鴉是一個一個地把石子放進瓶子里的。
師:“一個一個地放”是怎樣放?
生:一個一個地放就是放完一個再放一個。
生:一個一個地放就是放完一個再放一個,放了許多個。
師:(示意第二位發言的同學)請你來放給大家看一看。
(拿出預先準備的裝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臺,拿起石子一個一個放進瓶里,放三個后,師示意生暫停)
師(問同學):這樣是一個一個地放嗎?
生(齊):是。
師:把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里,瓶里的水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請大家要注意看,認真想。
(師示意學生繼續一個一個地放石子直至水將升至瓶口)
師:瓶子里的水怎么樣?
生:升高了。
師:很快升高嗎?
生:是慢慢升高。
生:是一點一點地升高。
生:放進一個石子,水就升高一點點,再放進一個石子,水又升高一點點。
師:因為石子是一個一個地放,所以水是一點一點地升高,慢慢升高,書上用哪個詞來說?
生(齊):漸漸。
師:為什么放進石子,水就會升高?
生:石子放進水里,沉到水里去了。
生:石子沉下去,水就升上來了。
生:石子沉下水,占了水的位置,水沒地方住,就跑上來,升高了。
師:想得好,也說得好。那烏鴉是怎么想出這個辦法來的?
生: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石子,就想出辦法來了。
生:烏鴉看到瓶子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就想,把石子放進瓶子里,水就會漸漸升高,我就可以喝到水了。
師:烏鴉真聰明,注意看,積極想,就想出辦法來了。我們同學更聰明,認真讀書,積極動腦筋,弄明白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
【執教者闡述】
這個教學片斷。我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促進了學生的發展:1.關注學生的發展狀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我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瓶子里的水為什么會漸漸升高”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實驗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研究問題的情景,讓學生觀察、思考,多方交流,解決了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得到了發展。2.開發語文教學的多種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教例抓“一個一個”“漸漸”的理解,強化語文基本功訓練;引導學生觀察瓶中水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最后的小結,又自然地進行了德育滲透。語文教學多種功能的開發,滿足了學生生命成長的多方面需求。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3
烏鴉長得又黑又丑。然而,在中國許多抒情詩里,每每給烏鴉以贊美,如,“寒鴉數點”,“暮鴉棲未定”。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烏鴉有許多值得驕傲的地方。在本課,我們又將從烏鴉喝水的故事中,認識它聰明能干的一個方面。
本課導入運用的是故事導入。我講述烏鴉反哺的故事,并讓學生交流“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沒錯,這是一只懂得孝敬父母這的烏鴉。那本文的烏鴉又會是怎樣一只烏鴉呢?帶著問題讓學生去讀課文。
識字環節則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在多種形式朗讀以后,引導學生交流所發現的識字方法。例如:通過“比較法”認記生字。如:渴—喝、為—辦、右—石、鳥—烏。也可用猜字謎或編順口溜的方法識記生字。如:瓦片層層并一起(瓶);水車千斤重(漸)。
在指導朗讀感悟時,主要方法是:圖文結合,反復朗讀。通過讀,體會烏鴉遇到困難,靠自己動腦想辦法戰勝困難的'過程。如讀第一自然段,“到處”語速稍重、稍慢,突出四處找水的辛苦。“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適當強調第一個“瓶子”和“水”,以示驚喜。“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水不多”和“瓶口小”可讀得平穩一些,“喝不著水”要讀得干脆利落,突出“喝”字。“怎么辦呢?”可把“辦”適當拉長,以示烏鴉在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指導中,要讓學生自悟自得;學生讀不好的地方,老師可以范讀,也可以讓學生想想該怎么讀;有的地方,也可以讓學生范讀。
在指導說話練習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漸漸”一詞,先師生共同合作完成:“烏鴉喝水”的小實驗:在燒杯李里裝少許水,往里面加小石子,體驗水漸漸升高的現象,并嘗試說說水升高的原因2.讀一讀:“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天氣漸漸熱起來了。”說一說:______________漸漸______________。
并分組討論,展開想象,比一比“如果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用什么辦法喝到水呢?鼓勵學生多想辦法,想好辦法。學生紛紛展開豐富的想象,答案層出不窮。如:(1)把瓶子推倒喝水。(2)插個吸管喝水。(3)請小猴子等小伙伴幫忙。
最后布置作業:改編故事:在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的情況下,烏鴉喝水的故事。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4
活動名稱:
《烏鴉喝水》
活動準備:
1、“美麗的春天”圖片一張、烏鴉卡片一個。
2、透明玻璃酒瓶兩個,裝上半瓶水,相應的小石子。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2、傾聽故事,明白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
3、用完整的話復述故事。
活動過程:
1、師幼互問好。
2、教師提問:“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季、春天)
3、師:“春天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4、 師總結:春天來了天氣變暖活了,太陽照著大地暖暖的',大地上的花開了,小草和樹都發芽了,小動物們也都出來玩了。
5、師出示春天美麗的圖片請幼兒觀察,看圖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出來了。
6、教師出示烏鴉卡片:“有哪個小朋友知道這只鳥叫什么名字?”(烏鴉)
7、師:“烏鴉飛了好遠的路,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飛著飛著看見了一個瓶子,(教師出示瓶子放在桌子上有小石子的位置)瓶子里有水,烏鴉就把他的嘴巴伸進瓶子想喝水。小朋友烏鴉喝到水了嗎?(請幼兒觀察)他為什么喝不到水呢?請小朋友幫助烏鴉想想辦法好嗎?小烏鴉在瓶子周圍轉悠著看到許多小石子,就用他的嘴巴叼起小石子一個一個的放進瓶里。(請小朋友幫助烏鴉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并且觀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瓶子里的水漸漸地升高了,我們看這時候烏鴉有沒有喝到水(請幼兒觀察烏鴉喝倒了水)
8、師:“小烏鴉聰明嗎?”“我們小朋友在以后遇到困難要怎么去做?”
9、師總結:我們以后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想辦法,做事要有耐心,最后一定是會成功的。
10、教師完整的講《烏鴉喝水》的故事給幼兒聽。
11、教師提問:(1)剛才老師講的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的烏鴉喝到水了嗎?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12、請幼兒復述《烏鴉喝水》的故事。
附:
烏鴉喝水
一只烏鴉飛了好遠好遠的路,口渴了,到處找水喝。飛著飛著,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于是,烏鴉就把它的嘴巴伸到瓶子里想喝水。可是,瓶子里的水太深,瓶口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么辦呢?烏鴉在周圍轉悠著,看到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的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地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
《烏鴉喝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5
實 錄
(教師展開一幅放大的課文中的第三幅插圖)
師:請小朋友看這一幅圖畫著什么?它在做什么?
〔充分發揮課文有插圖的特點,提供學生說的機會〕
生:圖上畫著一只烏鴉。烏鴉在喝瓶子里的水。
師:誰能用一句最簡短的話,說出這幅圖畫的意思。
生:這幅圖畫著一只烏鴉,它口渴了,把嘴伸進瓶子里喝水。
師:再簡短一點。
生:畫著一只烏鴉在喝水。
師:再簡短。
生:烏鴉喝水。
〔看圖說見解,訓練概括能力,發展語言〕
師:對!烏鴉喝水。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
生:(集體)想!
〔讓學生看圖歸納圖意,點出課題,導入 新課,很有新意。把觀察、思維、說話訓練有機結合,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
……
師:說說“喝”的字形。
生:喝字是左右結構,左邊“口”字,右邊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橫折鉤,小“人”在里邊,豎折來關門。(曷)
師: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
生:因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誘導學生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把話講完整〕
生:“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
師:口字與渴字都讀第三聲,連在一起怎么讀?
生:前邊的口字讀得像第二聲,口渴。
師:請這一行小朋友朗讀第一段。
(學生按順序朗讀)
師:烏鴉到處找水喝,“到處”是什么意思?
生:“到處”就是每個地方。
生:“到處”的意思就是處處。
生:“到處”就是四面八方。
師:幾個小朋友回答得不僅對而且好!烏鴉找到水了嗎?我們學習第二段課文。
kě hěn zháo bàn
(教師在田字格中寫可 很 著 辦指導學生學習“很”字,注意書寫筆順。“著”字與“看”字比較字形。“可”字和“辦”字要求學生自己想法記住。要求每個學生在生字本上寫這四個字)
師:請小朋友用“很”字“開火車”組詞。要求后一個同學組的詞和前一個同學組的詞的意思要相反。
生:很大。
生:很小。
生:很高。
生:很低。
生:很香。
生:很臭。
……
〔讓學生邊朗讀邊說話,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字的音形義教學和詞句訓練,為學生的說留有充分的余地。〕
師:請小朋友順序朗讀第二段課文。(學生按要求一個個讀課文)
師:請大家看書上的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烏鴉的表情。想一想它喝不著水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看書中插圖)
生:天氣很熱……
師:你怎么知道天氣很熱呢?
生:從圖上看出來的。天上只有一朵白云,太陽紅紅的,說明天晴、很熱。
師:好!往下說。
生:烏鴉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兩只翅膀緊緊地抱住瓶子,兩條腿伸得直直的,烏鴉喝不著水時心里是很著急的。
(教師范讀第二段課文。然后指導學生朗讀。學生讀得流利、有感情。)
師:烏鴉找到水了,又沒喝著,課文里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達這個意思?
生:課文里用了一個“可是”。
師:為什么要用“可是”呢?
生:烏鴉找到了水,又沒喝著,就用“可是”。
師:好!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
páng biān
〔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旁 邊 后指名朗讀第三段課文,這時有學生舉手發言〕
師:你有什么問題?
生:老師,烏鴉不是人,為什么會想辦法?
〔聽課教師議論:問得好!〕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誰能回答?
生:這是一個童話故事,就像老師給我們講的《狐貍和烏鴉》的故事一樣,是人們想象出來的。
〔聽課教師嘖嘖稱贊〕
〔教師善于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抓住學生發言中的思維動向,因勢利導,精心設問。教師“引”,學生“發”,廣開學生言路。〕
師:烏鴉想了一個什么辦法才喝著水的?請小朋友們看第二幅插圖。
〔學生看第二幅插圖〕
師:大家讀第四段的第一句。
(學生讀)
師:再看第三幅插圖。
(學生看圖)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烏鴉把石子放到瓶子里,為什么就喝著水了?
(學生各抒己見。有一學生舉手)
師:你有什么問題?
生:老師,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會升高嗎?
〔只“引”不“逼”,讓學生質疑問難〕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教具棗盛有水的瓶子和一些小石子)
師:小朋友愛動腦筋,問題提得好!老師要給你們做個小小的實驗。好,就請來
做。
(老師當眾滴了幾滴紅墨水在瓶子里,讓大家看清水位的高度。學生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到瓶子里,水慢慢地升起來了。)
師:誰知道水為什么會升起來呢?
生:因為石子比水重,石子放到瓶子里就把水的地方占了,水就被擠得升起來了。
師:回答得很好!請大家讀一遍課文,要用心記住今天學習的生字和新詞,要讀出烏鴉先“焦急”后“高興”的心情來。
(學生齊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再讀一遍課文。
師:讀得很好!小朋友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生:(集體):喜歡!
師:為什么喜歡?
生:烏鴉會動腦筋,想辦法喝著了水,我喜歡這個故事。
〔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和兒童認識規律,引導學生開動感覺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維器官(心到),親自實踐,提高認識,理解了課文的中心。〕
生:《狐貍和烏鴉》里的那只烏鴉只會聽好聽話,不動腦筋,上了狐貍的當,我不喜歡它。
師:今天小朋友們學得很好!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懂得了: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論文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關系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認識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的宗旨,就是要充分發揮漢語拼音的多功能作用,掙脫“先識字,后讀書”的束縛,重視發展兒童語言,充分調動兒童閱讀的積極性,滿足他們對閱讀、寫作的渴求。這一變革,是符合兒童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規律的。那么,作為實驗教師,怎樣改革閱讀教學,順應這一變革呢?下面談談我的一點有益的嘗試。
一 課堂“留有余地”,加強說的訓練
閱讀教學中存在著“重寫輕說”的傾向。有人認為“口說為虛,動筆是實”,所以,在閱讀教學中的“練”,總是要落在動筆寫上。這一認識,隨著近年閱讀教學改革的進展,正逐步轉變。因為在現代社會里,由于傳聲技術的迅速發展,口頭語言運用越來越廣泛。過去許多靠文字傳遞的信息現在都用聲音代替了。一個人說話的技能技巧直接影響著工作的效率。基于這種認識,許多先進國家的語文教學都把說的訓練當成一項重要的任務。一位教育學家曾指出:“說話訓練旨在培養青少年用母語說話的能力和熟練技巧。并使其有助于青少年個人的發展,大大促進他們的交往能力和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動能力。”還說“(青少年)在政治、經濟和科學方面的交往能力,除了專業知識外,不僅以語言知識而且特別是以說話能力和本領為前提的。”因此,“說”是小學生語文諸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種能力,說與寫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我在“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閱讀教學的起步階段,就把正確處理“說”與“寫”,作為改革的重點。六七歲的兒童正處于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期,他們受外界影響快,記憶力強,語言思維發展迅速,因此,我把加強說的訓練,作為上好閱讀課的重要內容。在講讀課、說話課的時間安排上“留有余地”,創設兒童口頭語言訓練的情境,最大限度地給兒童提供說話的機會和場所,讓他們扎扎實實地把說話基礎打好。
(一)課堂上學生說話和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注意讓他們把話說清楚,講完整,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說的話,我盡量耐心地讓他們說,誘導學生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一句一句地教他們把話講完整。
(二)充分發揮課文特點,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教材中有大量可供多角色朗讀的課文,角色間的對話豐富多彩。抓住這一特點,我除了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外,更著重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對話練習。例如教學《狼和小羊》、《小馬過河》、《小公雞和小鴨子》等課文時,我概括了以提示語位置劃分的對話四種基本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時不強求一字不漏,鼓勵用自己的話說,克服背誦課文語句,從小訓練學生邊想邊說的習慣。
教材中有相當篇幅的看圖學文和加插圖的課文。這是課文的另一特點。看圖說話是一種最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說話訓練。我十分珍惜這類課文為學生提供的說話機會。教學過程 中,我總要讓學生先觀看圖畫,有時讓學生照圖講述,有時我提出具體說話要求,或請一個學生講全過程,或按故事時間、空間和發展順序讓每個學生講述一部分,然后再串連起來。學生按圖畫內容坦率地說出自己的見解,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提高了說話的能力。
(三)充分運用課文提供的條件,進行必要的講述訓練。教材中絕大部份都是記敘人和事的課文,語言凝煉、生動形象,與學生生活比較貼近。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不重復課文中的原句,用自己的語言,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來講述。這樣的訓練,可以用課文中的書面語言促進學生口頭語言的發展,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有條理地說好一段話,清楚、完整地講述一件事。
二 師生“穿針引線”,廣開學生言路
閱讀教學,教什么、學生學會什么是有根據的,這個根據就是課文。而每一篇課文,盡管表達形式各異,但總有一條線索。這條線索就是課文的綱。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要把學生的思路引導到這條線索上去,緊緊把住它,把課文學活。備每一課時,我都認真鉆研教材,抓住課文的線索,把兒童的思維和語言引到點子上,然后再發散開來。努力做到“捕捉中心,把握整體,溝通思路,明了部分”。立足于教師“引線”,讓學生自己“穿針”,即教“引”,而學“發”。要達到上述目的,在實際教學中,言路的“廣”與“窄”影響很大。于是我就注意在“廣”字上下功夫,就是必須照顧到要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真正做到各抒已見。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改變課堂教學結構
改變課堂教學結構,使之有利于對兒童進行說話訓練,有利于培養兒童初步的學習能力。
我組織學生應用漢語拼音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一般經過三個環節。
1.應用漢語拼音疏通文字,掃清障礙。我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時一定要注意音節和漢字對照,發現錯的聲、韻、調立即訂正,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良好習慣,又能正音學好普通話。
2.讀文解題。教學《找駱駝》一課時,我問學生:“從課題上看,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了,最后一致同意這篇課文是講怎樣才能找到駱駝。因此課題中的關鍵詞是“找”。接著我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找”學懂課文。
3.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迅速捕捉中心。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老師不要定“框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回答。老師要尊重學生,認真聽取他們的發言,并及時加以指導,仍以《找駱駝》為例,我問學生《找駱駝》這課書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學生甲回答說:
“這課書是講商人在老人的指點下去找駱駝的事。”我接著又問:“老人沒有見過商人的駱駝,為什么能指點商人呢?請同學們說得完整些。”這時同學乙搶著回答說:“通過記敘商人在老人的指點下去找駱駝這件事,說明了老人隨時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并且動腦思考問題,所以能指點商人去找駱駝。”同學丙補充說:“老人就像《密蜂引路》里的列寧,我們也要像他那樣從小養成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閱讀中經常進行這樣的說話訓練,有利于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二)只“引”不“逼”,讓兒童質疑問難
兒童在閱讀課文時,在教師引導下,如果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疑難,說明他思維活躍起來了,這樣才能把課文讀懂。教師不要一味的“逼”學生答問。如:教學《被餓死的貓》一課時,我首先“引”了一下:“從課文的題目你想到什么?羅雷小朋友經過思考提出:“這篇課文不好,貓的本性就是捉老鼠,不會被餓死的。”我沒有馬上表態,只“引”大家對羅雷提出的問題發表看法,經過討論,弄清楚了課文是一篇童話,用“假設”的方式說道理。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對童話的表現手法也領悟了。
(三)精心設問,引起爭論,發展求異思維
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問要注意啟發性,善于調動和保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如教學《牧羊人和狼》一課時,我只向學生發了一問:“如果你是牧羊人會怎么辦?”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爭先恐后,討論得十分熱烈。絕大多數小朋友說如果自己是牧羊人,一定不輕信狼的話,要仔細,調查弄清羊死的原因。有的小朋友甚至說要像電影上的大偵探波洛一樣,把狼的詭計戳穿。兒童思維各異,而殊途同歸,達到了教學目的。
(四)善于捕捉課堂教學中的主要矛盾
教師在課堂上,要十分注意學生的思維活動狀況,抓住學生思路能否暢通的關鍵,即主要矛盾。讓學生無拘無束地各抒己見,解決矛盾,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比如教學《飛行員的背心》一課時,學生對“橙黃色的背心”疑意重重。提出在海水中“白色”、“鮮紅”等也很顯眼,為什么專用“橙黃”?我是可以立即解釋的,白色易和海鳥,如海鷗混淆;鮮紅易和水上浮標混淆等等。我沒有輕易回答,我認為學生不甚理解的主要矛盾在于“保護色”。
保護色有兩個作用,其一是顯,其二是隱;有自然狀態和人為規定兩類。對六七歲的兒童不能光用講道理來解決。我就提出“保護色”來讓學生發表見聞,他們爭先恐后發言:交通警藍上衣上的袖套,紅白相間的標桿、各色指示燈、草綠色軍裝,鳥的羽毛顏色等等。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這樣既讓兒童進行了從一般到個別的演繹推理的思維訓練,又使道理化難為易,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
總之,在閱讀教學的改革中,要逐步克服重寫輕說的傾向,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廣開言路,讓思維之路暢通,課堂里的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學生才會在書聲瑯瑯,各抒已見,議論紛紛的環境中養成多語善言,熟讀精思的習慣,使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揮。
點評
識字、聽說、閱讀……頭緒紛繁的低段語文教學,如何有機結合進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王汝珉老師在一課的教學中做了有益的嘗試。
一、激發兒童學習興趣。讓兒童主動學習,勤思、多想、樂說,是提高兒童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王老師抓住兒童思維直觀形象向抽象思維過渡以及膽大愛說的特點,利用色彩和形象十分鮮明的自制掛圖,開篇就引導兒童看圖觀察、訓練用最簡煉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點出課題“烏鴉喝水”。接著用“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問題,激發兒童,讓其在好奇和欲說的心態中學習課文。王老師抓住兒童模仿性強的特點,通過表情范讀代替乏味的講解,以指導朗讀。要求學生邊讀邊體會烏鴉喝不到水時焦急不安和喝到水時輕松愉快的不同心情,讀出感情色彩。同時不斷變換朗讀形式。整個教學過程 棗識字、看圖、說話、學文,教得輕松,學得主動,智力發展,能力培養貫穿始終。
二、激勵兒童質疑問難。愛因斯坦說過:“對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一個人智力的后天發展,體現在能否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王老師抓住低年級兒童愛提問題這個思維發展的特點,重視兒童的質疑問難,廣開言路,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由于老師的激勵,兒童提出了一連串問題。其中“烏鴉不是人為什么會想辦法?”“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會升高嗎?”這兩個問題很關鍵。王老師抓住不放,引導兒童運用學過的知識,自己討論解決這一個問題。后一問質疑的兒童自己動手,為大家作水位升高的實驗,來巧妙地解答。這時,兒童的求知欲似乎得到了滿足,其實不然。王老師為進一步激勵兒童質疑問難作示范,又主動提出了“石子放到瓶里,瓶里的水為什么會升高呢?你遇到這種現象嗎”的問題,孩子們討論開了,很快得出了結論。兒童的思維和語言在質疑問難與運用知識、動手實驗、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發展。
三、綜合訓練培養能力。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重“文”輕“語”,重“寫”輕“說”的弊端。王老師克服了這種傾向,重視對兒童說話能力的培養,有機地把說話訓練與語文的各項基本功訓練綜合起來進行。既訓練學生認真地聽,邊聽邊想;又訓練學生大膽地說,說的內容來自觀察,觀察了要思考。觀察生活說話,就是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的綜合訓練。說的訓練又和讀寫訓練緊密結合。為通過語言環境對形近字“渴”和“喝”進行辨析,用字義作為分化音、形相混的手段。學生在說話訓練中運用了平時閱讀中積累的詞匯。王老師在教學中及早地把說和寫聯系起來,以利于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互相促進,統一發展。
閱讀教學以能力為主線,進行語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王老師既重視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教學,又加強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訓練、把觀察、思維、理解、表達緊密地綜合起來,在培養認識事物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