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精選13篇)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用普通話正確講述畫面上的動物名稱以及其數量,初步了解動物的某些特性。
2、通過留空等待以及給動物媽媽記錄寶寶數量的方式,感知動物數量的變化,進一步學習用“有”的句型講述。
3、遷移數學經驗,愿意參與講述和記錄5以內的數量。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2、圖片:象媽媽、夠媽媽、鼴鼠媽媽、豬媽媽。
3、黑板一塊,粉筆一支。
4、幼兒學過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通過語言,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幾位客人,你知道她們是誰嗎?
2、教師以動物媽媽的口吻,進行自我介紹,然后,分別與小朋友打招呼問好。例如:我是象媽媽,小x班的小朋友,你們好!
3、教師:小朋友,你是誰?你是誰的寶寶?請你猜一猜我有幾個寶寶呢?(分別請一個幼兒猜)現在,我還是不告訴你們,但是,你們的圖畫書會告訴你們。
二、幼兒自己觀察講述畫面內容。
1、教師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上的畫面,讓幼兒觀察四個畫面。
2、教師請個別幼兒說說:你看到了誰?他們有幾個小寶寶?
三、引導幼兒講述畫面。
1、逐一觀察畫面,教師采用邊提問邊等待幼兒回答講述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1)教師:象媽媽有_?請小朋友一起說有幾個小象寶寶?
(2)教師:狗媽媽有_?教師放慢速度等待幼兒一起講述,接著再講述第三幅圖畫。
(3)教師:豬媽媽要生寶寶了,請你猜一猜:豬媽媽會生幾個小豬寶寶呢?
(4)讓幼兒猜測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鼓勵幼兒數一數,豬媽媽生了幾個小豬寶寶。
2、教師完整地講述畫面,在每一句“有——”的后面放慢速度,等待幼兒跟述。
3、請個別幼兒講述畫面,教師重點糾正不準確的發音,帶領全體幼兒講述畫面。
四、探索生寶寶的數量,嘗試用“媽媽有寶寶”的句型續編故事。
1、啟發幼兒想一想:象媽媽有幾個小象寶寶,我們用圓點來記錄它的數量好嗎?
2、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大象媽媽的圖片下方邊畫一個“○”,邊說“大象媽媽有一個小象寶寶。”
3、采用同樣的方式,請個別幼兒上來邊講述邊添畫“○”。
4、教師帶領幼兒數一數,動物媽媽的寶寶“一、二、三、五,咦!你發現了什么?畫面上少了幾個寶寶?請你想一想:還有什么動物媽媽會生四個小寶寶呢?”
5、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用“媽媽有x個小x寶寶”的句型續編講述故事,完善故事結構。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幼兒講述的動物(如:貓媽媽),然后,請幼兒上來邊說邊在下方添畫○。
6、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看圖片講述故事。
五、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小動物》。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真能干!現在你們都知道我們有幾個小寶寶了吧,我們可愛的小寶寶,你們愛我們嗎?
2、教師:下面我們用歌聲來告訴動物媽媽,我們是愛護小動物的好孩子。
3、音樂起,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唱《我愛我的小動物》。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故事欣賞、指點畫和游戲活動,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2、學習用多種顏色進行手指點畫。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魚媽媽一只、魚寶寶若干,海底世界布景;
(2)紅、黃、藍顏料、抹布、每組一份;回形針、繩子每人一份;
(3)范例若干;
(4)錄音機一臺,歌曲《捉魚》磁帶一盒。
2、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已熟悉歌曲《捉魚》;
(2)幼兒已有初步的指點畫經驗。
3、《捉魚》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4、大小、顏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活動過程:
1、觀看故事表演并欣賞配樂故事《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
(1)觀看故事表演并欣賞配樂故事
(2)根據故事內容進行簡單提問。
2、指點畫:“魚媽媽”和“魚寶寶”
(1)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欣賞教師的范例。
(2)啟發幼兒從顏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談談魚媽媽和
魚寶寶穿的衣服。
(3)以魚媽媽的口吻請幼兒為魚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點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嘗試點出有規則的“鱗片”來。提醒幼兒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潔。
3、游戲: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讓先完成作業的幼兒帶著魚寶寶“去旅行”。
(2)聽音樂《捉魚》玩游戲,提醒幼兒跑動時注意不碰撞。
二、區角活動:
1、音樂角:啟發幼兒在玩《捉魚》游戲時用上不同的魚游動作,
2、美工角:引導幼兒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貼《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并添畫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讓幼兒練習按圖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兒游戲。
小班主題游戲: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結束。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音符la的音高,了解相對應的顏色,在聽聽唱唱中進一步比較sol、mi、la的高低,體驗音高的不同。
2、進一步認識玩具新朋友(音塊la),感受幼兒園里玩具朋友多。
二、活動準備
1、mi、sol、la的音塊、小棒。
2、黃色即時貼。
3、感知過mi、sol的音高。
三、活動過程
(一)老朋友來做客
感受mi、sol的音高(引導幼兒咀出名稱及顏色)。
T:幼兒園朋友太多了,今天有兩個老朋友來做客,聽聽他們是誰?
(二)新朋友——la寶寶
1、介紹新朋友la
敲音塊la用la的音高介紹名稱,引導幼兒用la的音高回答名稱及顏色
T: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什么?
2、為音塊la貼上黃色即時貼,用la的音高和口吻引導幼兒發現音塊上的顏色。
T:我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三)音高朋友們做游戲
1。音高捉迷藏
T:sol、mi、la是三個調皮的音高寶寶,他們和我們捉迷藏,聽聽la和mi哪個高哪個低?la和sol哪個高哪個低?(引導幼兒比較發現la和mi、sol哪個高哪個低)
2、音高唱歌
三個音塊寶寶會唱歌,引導幼兒嘗試模唱老師敲山的旋律。
3、音塊寶寶跳舞
T:回憶mi、sol用什么動作跳舞?la寶寶比他們都高在哪跳舞?(引導幼兒根據音高位置發現la的柯達依手勢位置及動作)老師隨機敲音塊,引導幼兒和三個音塊寶寶一起邊唱邊跳,模唱短句并用相應的柯達依手勢表示。
操作提示
本次活動是對聽辨活動“mi和sol來做客”的延續和發展,在已經感受過mi、sol音高,初步了解音是有高低之分的基礎上,進一步聽辨新的音高la。在此,老師創造了新舊知識的矛盾,引導幼兒在聽、唱的比較中,區別三個音高的高低位置,以達到其音樂經驗的最近發展區。操作中的關鍵是讓幼兒“傾聽”,老師充分預留給孩子“聽”的機會,通過反復地“聽”自主發現三個音之間的音高關系,并由此聯想柯達依身體動作位置上的高低。在此次活動后,可在音樂區角中進一步添加音塊操作材料la,讓孩子們繼續自主操作敲音塊、編唱簡單樂句比較三個音的高低。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交流的樂趣,愿意將自己尋找蠶寶寶的樂趣與朋友分享。
2、養成幼兒傾聽的習慣,接納同伴的經驗。
3、感知尋找蠶寶寶的樂趣,體驗發現的快樂,喜歡將自己的圖書與朋友分享。
4、觀察事物的變化與發展,學習制作圖書的方法。
活動準備:
白紙(8開)、剪刀、水彩筆每人一份;教師做好的圖書半成品每桌一本。
活動過程:
1、有一天我們到后花園去找了4個地方找蠶寶寶,小朋友們有的先到草地上找,有的到桑樹上去找……你們想不想把它作成一本書,講給爸爸媽媽聽呀?
2、首先請小朋友仔細地觀察,桌子上的書是怎樣做成的。看哪組的朋友先將它們做出來。
3、幼兒自己將白紙通過折、剪的方法做成書。(教師指導)
4。幼兒將自己尋找蠶寶寶的經歷畫下來做成一本書,與朋友和老師共同分享。(教師記錄幼兒的語言)
活動反思:
1、活動中需要老師不斷的提示,甚至手把手地教幼兒折和剪的方法,因此事先應該豐富幼兒折紙方面的技能。
2、從這個活動看出幼兒的自主行為還不夠。
大班社會情緒《失望我不怕》公開課視頻+原版PPT課件教案大班語言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優質課視頻蔣靜+配套PPT課件+教案+音樂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5
設計意圖:
蛇皮袋是我們農村里常見的物品,它用來裝谷物、農肥、蔬菜等等。農村的孩子常常會坐在裝滿谷物的蛇皮袋上玩,有的孩子甚至會將蛇皮袋鋪在地上打滾、睡覺。看到孩子們這么喜歡玩蛇皮袋,我想,何不用它來鍛煉幼兒身體呢?于是我設計了《勤勞的袋鼠寶寶》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膽地探索蛇皮袋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通過練習行進跳,鍛煉幼兒的腿部肌肉力量及動作的協調能力。
3、在情境游戲中,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蛇皮袋人手一只,皮球若干(人數的兩倍)
2、紅、藍框各兩只。
活動重難點:
站在蛇皮袋里雙腳向前行進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跟媽媽一起來做運動吧!
幼兒隨音樂跟著教師鍛煉身體。
設計意圖:教師以媽媽的身份帶領幼兒倘佯于自然中,一起隨著音樂運動,讓孩子們去盡情感受,身體得到了保護,并為下一環節的活動做準備。
二、基本部分
1、初步探索蛇皮袋的多種玩法。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是什么呀?(蛇皮袋)我們想不想和它做游戲呀?(想)
(2)、幼兒自由取蛇皮袋,分散玩,教師鼓勵幼兒膽自主地探索蛇皮袋的多種玩法。
(3)、請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
師:寶寶們真聰明,能玩出這么多的方法!誰想把剛才的玩法表演給家看。(請3—4名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
設計意圖: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蛇皮袋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孩子們只看見人用它裝東西,不知道還有許多的玩法,于是就利用它引起活動的興趣,讓他們去自由的探索多種玩法,滿足好奇心,培養創新與協作能力。
2、嘗試鉆進蛇皮袋雙腳向前行進跳。
(1)、剛才寶寶們玩得真好,今天媽媽要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學會了就可以媽媽做事情了。(教師進行示范。)你們看媽媽是怎么玩的。好玩嗎?一起跟媽媽學學吧!
(2)、小結動作要領。
師:剛才媽媽看見許多寶寶都學會雙腳向前跳了,可是還有些寶寶不敢向前跳,有的寶寶歪歪扭扭還差點要摔倒似的。我們來他們吧,怎樣才能跳得又快又好呢?
師幼共同小結動作要領:雙腳鉆進蛇皮袋,將袋口拉至腰部,雙手緊緊拽緊蛇皮袋口,雙腳一起膽地用力向前跳。
(3)、幼兒再次練習。
設計意圖:沒有急于讓幼兒直接學習,而告訴幼兒要學習新本領了,孩子們頓時興趣濃厚,集中了注意力,教師進行了示范,幼兒抓住了動作要領,練習行進跳。師幼共同小結要領,意在讓每一個孩子學會動作,共同發展。
3、游戲:袋鼠運西瓜
(1)、剛才寶寶們本領學好了,現在要媽媽做事了,我們家地里的西瓜成熟了,你們想不想媽媽把西瓜運回家呀!(想)
(2)、將幼兒分成兩路縱隊,分別將雙腿站入蛇皮袋,交代游戲規則:這邊的寶寶呀媽媽運紅框里的西瓜,哪邊的寶寶呀運藍框里的西瓜,看哪邊的寶寶先把西瓜運完,不過在運西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哦。
(3)、比賽運西瓜。教師巡視,給予有困難幼兒適當的助。
(4)、教師講評。這邊的寶寶真棒,先媽媽把西瓜運完了,那邊的寶寶也不錯,也把西瓜運完了,你們都是勤勞的袋鼠寶寶。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兩個活動環節,孩子們跳得有點累了。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將行進跳編入游戲中,讓孩子們在游戲情境中,鞏固動作,體驗媽媽做事的快樂和勞動的辛苦,加強幼兒之間的協作。重點交代游戲規則,是為了更好的讓幼兒養成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最后夸他們是勤勞的袋鼠寶寶,提升了自信心,了解了活動的名稱。
三、結束部分
今天寶寶們表現真出色,媽媽運西瓜出了很多汗,我們一起回家洗澡吧!(師幼隨音樂做洗澡動作,放松身體,離開場地)
設計意圖:評價應自然地伴隨著整個教育過程進行,袋鼠寶寶媽媽把西瓜運完了,媽媽自然的夸他們表現很出色。寶寶出了許多汗,活動也就接近尾聲了,讓幼兒做洗澡動作,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與愉悅,安排此結束環節合呼了幼兒體育活動的基本要求。
教后思:整個活動主要以玩蛇皮袋貫穿始終,環節緊緊相扣,由易到難,幼兒先是自由探索蛇皮袋的玩法——然后用蛇皮袋套著雙腳練習向前行進跳——最后通過游戲《袋鼠運西瓜》練習并掌握雙腳向前行進跳的動作技能。在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活動氣氛非常活躍,尤其是第二環節,孩子們模仿袋鼠用蛇皮袋套著雙腳練習向前行進跳,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扮演袋鼠寶寶,老師扮演袋鼠媽媽,然后讓袋鼠寶寶去學袋鼠媽媽,孩子們個個開心不已,迅速用蛇皮袋套著雙腳,拉緊兩邊的袋口,雙腳并攏用力向前跳去鼠媽媽,玩得不亦樂乎,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還有第三環節,孩子們一聽到要去助媽媽運西瓜,就特別的興奮和勇敢,在過程中,孩子們先是認真聽媽媽講解運西瓜的要求,然后再按要求帶上袋子,雙手拽緊袋口,一起去運西瓜,去運西瓜的途中,孩子們都不怕困難,互相加油,很快就助媽媽運完所有的西瓜,充分掌握了雙腳并攏向前行進跳的動作技能,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6
小班春天主題教案:可愛的蠶寶寶
教材說明:
本教學設計資料適用于幼兒園小班特色教育科目,主要用途為提升學生日常聽、說、讀、寫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口語交際及表達技巧,獲得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而促進全面發展和提高。內容已根據教材主題進行配套式編寫,可直接修改調整或者打印成為紙質版本進行教學使用。
主題由來:
春天到了,植物都開始生長,各種小動物也都活動起來了,尤其是當有的孩子從家帶來了蠶子后,孩子們對探索生命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因此,生成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提高幼兒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熱愛生命,喜歡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加深對昆蟲、卵生等小動物生活習性的了解。問題板塊
幼兒提問:
1、幼兒對蠶子提問老師這個小黑點怎么越來越黑呀?
2、“蠶寶寶吃什么呀?”
3、“蠶寶寶死了嗎?”
4、“蠶寶寶怎么不吃東西了?”
5、“蠶寶寶變成了什么樣子?”
6、“蠶子怎么來?”主題壁報教師引導:
教學設計:
1、帶領幼兒仔細觀察。
2、鼓勵幼兒用各種樹葉喂蠶寶寶,看看它們到底吃什么。
3、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物品,鼓勵幼兒去嘗試、探索。布置季節主題墻飾《春天來了》在墻飾上布置孩子們觀察蠶寶寶變化的過程的記錄。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圖書區:
提供各種昆蟲生長過程及生活習性的圖片、書籍。
建筑區:
鼓勵幼兒為蠶寶寶蓋房子、建公園、花壇。巧手區:
為幼兒提供毛線、橡皮泥、豆類、剪刀、白紙、彩筆等
多種材料讓幼兒制作各種昆蟲。自然角:
提供活的小動物、昆蟲標本,各種食物,蠶子,觀察記錄本等物品,鼓勵幼兒觀察。家園合作。
1、感謝家長為幼兒買的小動物帶到幼兒園來,讓幼兒觀察。
2、帶領幼兒認識桑葉,有可能的米集資源利用
3、家長資源:在家里和孩子起養蠶。
4、社區資源:為蠶寶寶采桑葉。
5、網絡資料:利用互聯網下載有關昆蟲生長過程、生活習性的圖片、資料。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7
一、目標的選擇和制定: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進行”,“在幼兒生活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所以,依據《綱要》中的目標,結合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確立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四季”是孩子們生活中熟悉、了解又很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說是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以及各個季節的各種特征,他們已比較熟悉,可以隨口說出各個季節的某些特征,但對于四季的交替規律,卻不太熟悉,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把四季的交替規律作為了重點,把了解一年有四季,四季的特征作為次重點。
二、教材的選取和教具的準備
從各個方面、各種不同的側重點來認識四季的教材很多,那么如何從眾多的教材中選取適合本次活動、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材,是很重要的一步,為此,我在網上搜集了《四季媽媽的四個娃娃》這個個故事,并把它做成了直觀形象的課件來使孩子認識四季的規律。為突破四季交替規律這個難點,我又制作了四季娃娃的圖形與孩子們一起尋找發現規律,孩子們做游戲用的四季歌也是我搜集的表現不同季節的歌曲拼接而成。再就是孩子們的活動材料,我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根據孩子們各自的智力強項,分別投放了不同的材料。
三、教學過程
大家知道,聽故事使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而且使通過課件把故事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所以,我的第一環節就是通過看課件聽故事來使孩子們了解四季的變化。第二環節就是通過提問“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來引導幼兒表達對生活的感受,而且鍛煉孩子語句的完整,提高語言表達力。第三個環節就是通過音樂游戲《四季在哪里》來鞏固孩子們推四季特征的了解,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游戲,活動中興趣很高,參與率也是百分之百。第四個環節就是運用四季寶寶的圖片和幼兒一起探索發現規律,在這里不是老師直接告訴他:是春天過去是夏天,夏天過去使秋天,……而是調動孩子們的思維,逐步引導,通過觀察發現規律。”第五環節就是運用游戲來鞏固,掌握規律,這個游戲不僅可以了解四季的特征,而且能使幼兒對四季的交替規律做出快速的反應,鍛煉其思維的敏捷性。最后就是分組活動,第一組排序,運用教師提供的提片,為四季排序,鞏固對四季交替規律的認識。第二組繪畫,“為最喜歡的季節”這一組的孩子使繪畫能力較強的幼兒,因我班是我園《促進兒童多元化能力發展》課題的實驗班,現在正處在實驗的前期階段,它強調優更優的原則,所以我把這些孩子分到了一組,他們的優勢可以充分的發揮出來,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成就感。第三組找錯誤,這組孩子思維比較敏捷,觀察力較強,所以在次也能發揮他們的優勢,在發現中得到快樂。
四、教學成果:
總之,整個活動通過聽、看、說、唱、跳、做,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通過孩子的自身活動,掌握了四季的交替規律,寓教于樂,體現了幼兒活動的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此次活動參加了陽泉市保教能手的評選活動,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我也因此獲的了市級保教能手的稱號,之后又多次作為公開觀摩活動在區級教研活動中與同行交流。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和操作活動,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2.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并將圖形分類。
活動方法:
以游戲法為主,結合操作法和講解演示法。
活動重、難點: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并將圖形分類。
活動準備:
1.用紙盒做一個“魔術盒”(里面有不同的關于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物體)。
2.不同顏色、形狀和大小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卡片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片段一:引入主題。(教師依次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圖形寶寶)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談話導入,不僅給幼兒創設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依次出示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圖形,讓幼兒逐一說出是哪個圖形寶寶。看到這些圖形寶寶,哪位善于觀察的小朋友有自己的發現嗎?(幼兒暢所欲言,給幼兒足夠的發言空間。)師:哦!你們說的真棒!原來這些漂亮的圖形寶寶是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這些有趣的圖形組成的。
片段二:(1)觀察圖形特征,依次說出是哪個圖形寶寶。
師:有三條邊、三個角的是哪個圖形寶寶啊?(提問:開始一起回答,后請個別幼兒上來指一指。)師:有四條一樣長的邊、四個一樣大的角是哪個圖形寶寶啊?(提問:讓幼兒集體回答看對不對。)師:圓圓的、摸起來滑滑的,是哪個圖形寶寶啊?(幼兒交流——集體反饋信息。你們真能干,給自己鼓鼓掌吧!)片段三:(1)出示魔術盒。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盒,非常的神奇;它能變出許多的東西來。我請你們來當魔術師“變魔術”。(變魔術時師要到幼兒面前,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游戲反復進行幾次。這些小魔術師真能干,變出了這么多東西。
(2)出示拼圖。
圖形寶寶啊也喜歡變魔術,他們聚在一起能變出許多圖案來。
師: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圖形。正方形和圓形組成的圖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圖形等等。這些都是圖形寶寶變出來的圖案。你們來看一看它像什么啊?由哪幾個圖形寶寶拼成的呢?(多媒體演示: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拼成的各種圖案讓幼兒欣賞。)幼:樹,是由三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的。
幼:車子,是由一個正方形和兩個圓形組成的。
幼:房子,是由一個三角形和兩個正方形組成的。
片段四:(1)認一認。
師:剛才小朋友們學的真認真,老師想獎勵你們一下;想和你們做一個游戲。好不好?游戲的名字叫說圖形,拿圖形。老師發給你們圖形并放在桌面上我說名字,你們以最快的速度把新朋友從桌面中找出來,看誰找得快,找得準!(師依次說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幼聽口令從桌面上拿圖形,對表現好的組或個人及時加以表揚。)(2)“圖形寶寶”找家。(播放多媒體課件,將組成好的圖形寶寶放給幼兒看。讓幼兒在音樂聲中觀察,再一次鞏固,以游戲方式結束。)師:剛剛游戲中你們表現得真棒!剛剛老師聽到了一個聲音,圖形寶寶不開心了,因為圖形寶寶累了,想回家了。想讓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
師發給每個幼兒幾個不一樣的圖形寶寶。
師:你們看一看手里有幾個不一樣的圖形寶寶,我們一起把它送回家。(事先準備好的籃子,上面貼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片;讓幼兒按上面圖案分別放好。)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一開始,我出示圖形寶寶讓幼兒觀察認識,從而激發了他們觀察和探索的興趣,緊接著在活動中通過變魔術的方法讓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說出這三種圖形的特征。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也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給幼兒創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理念。
(二)提供機會,搭建動手操作的舞臺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發現圖形寶寶是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主要是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認識圖形寶寶的.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點數能力。游戲:老師說名稱,幼兒拿圖形;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的學習更為主動、生動。本課的課件演示與動手操作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共同促使幼兒對有趣的圖形的認識。
(三)利用游戲,提高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以游戲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最后以游戲“認一認”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加強對圖形的認識,接著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一次提高幼兒興趣,以游戲“圖形寶寶找家”貫穿結尾鞏固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將圖形寶寶進行正確分類。
總之,在整節課中我力求把課堂變為活動的課堂,把各知識點的教學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串聯在一起,如:游戲“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兒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認識有趣的圖形。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9
一、活動方案
1.在會唱歌曲《我的身體》的基礎上,嘗試跟著音樂簡單律動,并根據節奏在老師相反的方向用動作表現。
2.在韻律活動游戲中增強身體方位感,體驗身體協調靈活性。
二、活動準備
1.音樂CD《我的身體》
2.已經會唱歌曲《我的身體》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我的身體》
T:我們身上有很多寶貝,我們來唱一唱。
(引導幼兒用好聽吧聲音隨伴奏演唱。)
(二)方位小游戲
T:我們的身體真靈活,來動動小手,做個指方向的游戲。
(引導幼兒根據老師的口令,用手指出相應的方向,例如:請你跟我上上上,請你跟我左左左;請你跟我前前前等。)
(三)幫媽媽打掃房間
1.游戲規則
T:家里要招待客人,請你們幫媽媽打掃房間,讓我們拿著掃把,唱著歌來幫忙。
T:唱完歌曲以后,媽媽會用動作告訴我們哪里還沒掃干凈,媽媽指上面就說明上面沒掃干凈,我們就要一邊指著那個地方一邊用一句有魔力的話“變變變”來把那個地方變干凈。(引導幼兒動作表現節奏語言請你跟我變變變。)例如:請你跟我(老師邊節奏語言邊用手指出上方。)變變變(幼兒邊說節奏語言邊用手指模仿老師的方位。)
2.隨音樂律動。
T:唱著歌幫媽媽打掃吧。(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唱歌曲《我的身體》,歌曲唱完后,當聽老師說到“請你跟我”的時候根據老師指出的位置,邊說“變奪變”邊模仿老師指出的位置。)
(三)靈活的小兔來打掃
1.變化方位。
T:媽媽邊打掃邊和我們做游戲,剛才媽媽指什么地方就打掃什么地方,現在媽媽要考考你們,你們需要打掃的地方和媽媽指出的方向是相反的,媽媽指上面,你們打掃什么地方?(下面)
2.完整游戲。
T:再來打掃一次,看看你們的身體靈活嗎。(引導幼兒當老師說到“請你跟我”的時候根據老師指出的位置,邊說“奪杏變”邊模仿老師指出的相反位置。)
操作提示
首先,引導幼兒游戲時,孩子需要對方位有初步的認知,特別是左右。其次,為讓幼兒理解游戲規則,老師可單獨抽山游戲規則部分——節奏語言“請你跟我變變變”進行游戲,然后再完成游戲。這個節奏語言的作用是通過語言強調節奏,對幼兒操作起到支持作用。再次,游戲為律動,因此需要有“動感”,在活動時引導幼兒跟著語言節奏扭動。
附:兒童歌曲《我的身體》曹冰潔詞曲
我的頭,我的肩,這是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這是我的膝蓋。
我的頭,我的肩,這是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這是我的膝蓋。
小小手,小小手,小手真可愛,上面還有我的十個手指頭。
小小腳,小小腳,小腳真可愛,上面還有我的十個腳趾頭。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10
設計理念:
數字無處不在,它們的存在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數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著不同的意思。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以猜數字的游戲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在猜猜、找找、說說、玩玩、畫畫中進一步鞏固對數字的認識,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從而激發幼兒探索數字奧秘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數字體驗數字的意義,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2、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重點:
發現生活中的熟悉,知道數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數字無處不在。
活動難點:
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數字的有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支筆、一份記錄紙
設計意圖:
用"猜數字游戲"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利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有數字的部分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重要。
通過對數字的變形,變成有趣的動物和交通工區,體現數字的趣味性。
通過之前幾個圖片的觀察,讓幼兒自己想象,并用數字做出有趣的畫,感受數字的有趣。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興趣。
1、出示PPT空白表格師:你知道上面有幾個格子嗎?
2、出示PPT2師:在每個格子里藏著不同的數字寶寶,我們邊看邊猜他們分別是數字幾?
師:在猜數字寶寶之前呢,先要記住這句話,從0—9的數,一個一個的數,才會發現少的數字。
3、給數字排隊師:看一下這十個數字寶寶里,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師:你能給這幾個數字寶寶排一排隊嗎?從小到大怎么排,從大到小怎么排?
師:有沒有其他的排法嗎?
4、教師出示PPT師:你知道這些數字是怎么排的嗎?
二、數字代表的意思
1、師:這十個數字寶寶是我們平時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數字,你在生活當中什么地方見到過這些數字呢?
師:馬路上有數字嗎?家里有數字嗎?
2、出示PPT師:為什么上面有數字,都是干什么用的?
師:生活中到處有數字,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意思,你回去再去找找看,下次告訴我。
三、有趣的數字
1、出示PPT小雞,師:看,這是什么?數字3怎么了?怎么變?除了數字3還有幾?
2、出示圖片冰淇淋,師:這又有那些數字寶寶呢,他們怎么了?
3、出示圖片魔術師師:這次的圖片,老師0—9每個數字寶寶用了一次,你能把它們都找出來嗎?記住0—9一個一個的數,你就會發現不見的數字哦。
四、游戲數字、體驗有趣
1、師:數字寶寶可以做成那么多好玩的東西,現在要請你們自己動動手,動動腦筋來畫一畫。
2、出示PPT師:你可以照著老師畫畫,你也可以自己想,要用到數字寶寶哦。
3、教師評價欣賞。
課后反思:
在目標的設計中,我主要是讓幼兒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但是好像在這個活動中的體現不是很明顯。存在著很多問題,一、趨向小學化,二、目標達成度不夠,三、操作性不強,等。
在上好課的那一瞬間,我感覺很熱,有種莫名的熱,感覺這個課超出了幼兒所能接受的范圍,有點小學化了。對于整個活動的目標的達成度不是很好,把重點放在的.了數字的組合中,應該是著重于對數字的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數字。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見到的數字有很多,我的課前準備也不是很充分,沒有提前讓幼兒了解家中的數字和學校中的數字等所能見到的數字。最主要的是要幼兒了解數字的意思,而我在上的過程中只是一句帶過,沒有很深入的回答和引導。比如在問道馬路上有數字嗎?有幼兒說汽車的牌子,我說是的,但是我沒有告訴孩子說這是這輛汽車的身份證,代表就是一輛,沒有第二輛的。
在第一個猜數字環節中,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小眼睛都看著我,開始猜數字了,第一個幼兒看見的是1,因為1我放的最顯眼。在接下來的猜數字過程中,也是有一些難度的,因為中班幼兒對于0—9這十個數字的書寫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孩子站起來能說好多個,我也采取的相應的表揚,我的表揚是你真棒能一口氣猜那么多,但你能告訴我他們分別是在哪個顏色的格子里嗎?在表揚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語言。猜數字的環節幼兒的注意里很集中,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這樣的形式,感覺很有趣。在這里我想,吸引幼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時的活動中要關注幼兒的興趣點,發展吸引幼兒興趣的數學區角。
第一環節后面的內容趨向小學化,可以省去。
第二個環節中的引導不是很深入,所出示的圖片布及的面不是很多,對于每張圖片的解釋也不是很到位。可以把這個環節做為整個活動的重點,再次開展數字寶寶的活動,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數字。
第三個環節,對于中班幼兒的認數水平,知道數字很簡單,但是對于操作就有些難度的。還有圖片中出現了一個問題,魔術師的圖片中沒有5這個數字,在準備的時候沒有驗證好。
還有就是在上課的時候各個環節之間的鏈接不是很流暢。經過這次的課,發現數學課,并不是那么簡單,而是要搜集很多資料,在自己的腦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儲,在引導幼兒的時候要把自己存儲的信息簡單化教給幼兒,這樣才能達到數學課的目標。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11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小班的年齡大多數是在4到5之間,在這個時期幼兒的處于一個涂鴉期,喜歡到處亂畫,抓住幼兒這個特點,給幼兒自由圖畫的空間,讓幼兒大膽作畫。
活動目標
1:通過涂色,感知色彩,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及動手能力,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3:認識不同的水果,了解各種水果的營養價值。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的圖畫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香蕉、葡萄,菠蘿等相片,印好等待涂色的水果圖片,蠟筆或者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從幼兒穿的衣服導入到水果寶寶穿的衣服
二、展示各種水果圖片,請幼兒觀察這些水果寶寶的顏色。
1、讓幼兒先認識這些水果,不同水的水果有不同的顏色
2、在觀察水果顏色的同時,請幼兒也找到相同顏色的蠟筆
三、動手作畫
1、老師先示范正確的圖畫方法,請幼兒觀察
2、讓幼兒正確握筆和老師一起圖畫
3、給每個幼兒一張水果涂色卡,讓幼兒找到與自己手里拿到的水果涂色卡的顏色
4、讓幼兒自己嘗試作畫,不同的水果不同的顏色
四、欣賞及評價
1、讓幼兒把作好的畫放在展臺上,與其他幼兒一起欣賞
2、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評價,并給予鼓勵
教學反思
上了這節課下來,發現小朋友的思維不是很活躍,還有很多小朋友看著圖片說不出水果的名字,這就是缺乏生活經驗,在分辨顏色的時候,還有小朋友不能正確的說出是什么顏色。但是就整個課堂氣氛來說還是非常活躍的,小朋友表現還是很好的。
在教學方面我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給幼兒看圖片的時候最好有實物,實物教學沒有做到
2、在幼兒自己作畫的時候老師可加指導,幫助他們正確的握筆
3、大多數幼兒的想象力有局限性
4、還有少數幼兒膽怯,不敢上臺給小朋友表述
5、條件有限,還有很多小朋友連蠟筆都沒有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1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征。
2、發展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關注生活的態度。
活動準備:
1、三張白紙上分別畫好幾何圖形。
2、兒人手一支鉛筆、一個幾何圖形、一把剪刀、一張空白的紙以及一張畫有幾何圖形的作業紙;每桌幾何圖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教師用的幾何圖形一套(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活動過程:
一、興趣激發:
1、師:今天,齊老師請來了一些朋友要來我們班作客,它們是誰呢?(師出示正方形、圓形)
問: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圓形有什么特點?
2、咦!有什么事讓正方形、圓形娃娃這么高興呢?原來今天它們要一起過生日。許多朋友要來祝賀。你們看!它們是誰?(師分別出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3、師:喲!這么多客人,你們看看誰長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
你們幫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圓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也來幫它找找。
二、興趣體驗:
(一)觀察探索
1、捉迷藏
三角形雖然沒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這會兒它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
(1)幼兒找圖形并填表格。師巡回指導。
(2)幼兒說一說找到什么圖形有幾個。
師: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都被你們找出來了。
(3)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這些幾何圖形喜歡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戲
1、變魔術
現在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用這些圖形變出許多小圖形娃娃來。
(1)幼兒變魔術(大圖形變小圖形)
(2)問:你能告訴我你用什么圖形變成哪些小圖形?
2、拼圖案
師:你們變出這么多的圖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圓形娃娃的生日。我們就用小朋友變出的小圖形和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形拼一幅漂亮的畫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它們好嗎?
(1)幼兒拼貼(師巡回指導)
(2)幼兒說一說用什么圖形拼成什么送給正方形、圓形娃娃。
三、活動結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圓形娃娃要回家了,我們趕快把禮物送給它們吧!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投放幾何圖形,幼兒自愿組合幾何圖案。
活動反思:
大班綜合活動《圖形寶寶》的設計思路是: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對幾何圖形有著濃厚的興趣。本活動是嘗試將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相結合。活動以圖形娃娃過生日為主線,通過聽聽、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講講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并掌握有關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現、嘗試創作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適宜性行為:
1、教師注重各領域融合,互相滲透。
2、教師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如在請幼兒找圖形并進行記錄時教師設計了不同類型的圖形。有簡單的、有復雜的;有的事先畫出圖案中躲著的圖形讓幼兒找找有幾個、有的則讓幼兒自己找出圖形并數數有幾個;最后讓幼兒用幾何圖形拼圖、組畫變化多,形象生動,容易滿足不同層次幼兒心理要求,使他們享受到表現自我能力的樂趣。
3、課前知識準備充分。活動前我與幼兒一同認識了許多含有幾何圖形的物品,幫助他們積累知識經驗,而本次活動則是實現幼兒原有經驗的再現、整合與提升。
4、把幾何圖形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不適宜行為:
1、活動中過分地依賴于事先所設計的環節,現場應變能力不夠。
2、教師引導不夠。幼兒的思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聯系生活環節。讓幼兒從生活中尋找幾何圖形,教師的導語限制了幼兒的思維,以致于幼兒的回答局限于汽車上、窗戶上。可見,教師的引導語必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這樣幼兒的回答情況才不會單一。
3、生生互動不夠。在幼兒找圖形環節時,教師可以請幼兒互相來檢查、驗證是否正確,這樣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僅能提高幼兒之間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進一步幫助幼兒辨別圖形,能讓幼兒更快、更好的體驗成功之后的快樂感。
《寶寶》幼兒園教案合集 篇13
活動目標:
1、探索蛋寶寶站起來的方法,體驗探索帶來的樂趣。
2、通過幼兒動手探索,學會積累經驗,并做個記錄。
3、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物體支撐的經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雞蛋,人手一份。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圖案,使其具有蛋寶寶的特征。
2、輔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紙、鉛絲、海綿、積木、電線、布、瓶子、各種蓋子等等。
3、《運動員進行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蛋寶寶想要站起來。
1、跟隨音樂節奏,幼兒精神飽滿的行走,音樂結束時做立正動作。
2、蛋寶寶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樣神氣的站起來,你們能讓它在桌子上站起來嗎?
幼兒進行探索,看看雞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來。
二、我幫蛋寶寶站起來。
1、引導幼兒嘗試各種在平面上讓蛋站起來的方法。
2、你怎樣讓蛋寶寶在桌子上站起來的?
3、為什么蛋寶寶不容易站起來?
引導幼兒說出蛋的特征,蛋的兩頭是尖尖的。
三、幫蛋寶寶找朋友幫忙,并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