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法制課演講稿(精選3篇)
小學法制課演講稿 篇1
尊敬的程校長、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勢下,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觀念多元的態勢日趨明顯,尤其是各種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相互碰撞,由些帶來的相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向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處于發育階段,身體及心智等各方面并不成熟,是非觀念和善惡標準也正在建構之中。因此,加強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建設尤為重要和緊迫。小學生通過學法律、講道德可以約束自己,也可以保護自己。小學法制教育主要是使小學生初步了解一些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法律常識,進行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逐步培養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學會辨別美丑、善惡,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為他們將來成為合格的公民打下基礎。
法制教育是一項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教育,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規范的內容和相對穩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須有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適合小學生口味的教育資料。市教育局 委組織部分一線的老師,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車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社會治安管理條例》、《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并通過圖書閱覽、上網等方式了解立法背景等知識,提高大家的認識水平。在此基礎上,選擇小學階段法制教育的重點和切入點,結合本地的具體實際,用“以案釋法”的方式,用平和生動的語言,編寫出小學生易于接受的法制宣傳講稿,為法制教育在我市深入開展創造了條件。
小學生是民族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動腦筋,發掘社會資源,強化法制教育,為構建法制社會、和諧社會,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作出應有的貢獻。
小學法制課演講稿 篇2
各位同學:
你們好!
今天我以法制副校長的身份,給大家上的第一堂法制課,希望大家進一步提高法制觀念,在學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幫助。,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同時更是拋磚引玉。由于本人的學識和能力所限,加上時間有限,準備不足,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學法、懂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
一、我們應懂得哪些法律常識:
(一)法是如何解釋的這個問題,有無數種說法,漢語中的法字。古代寫作 。左旁的水字是公平的意思。右旁的 來自“神明裁判”故事里的一頭剛直的獨角神獸。傳說當兩方打官司時,審判官便把 拉出來,它的角去頂撞誰,誰就是不直者,誰就敗訴。律字是“均布”既“不偏不倚的意思。由此可知,在我國法律一詞的本來含義就是以國家強制力作保證的“公平、公正”,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規定公民權利和義務,對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
(二)法制,有廣義和狹義之解,廣義的法制,指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總和。狹義的法制,指全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都一律平等地嚴格按照法律辦事。社會主義法制是按照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意志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執法、守法和監督法律實施幾個方面的統一。中心環節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和全體公民都要嚴格地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以確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實現統治和進行建設所必須的法律秩序。
(三)法律體系:我國的法律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憲法和法律,另一類從屬于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礎。它經過嚴格的立法程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就其內容和制定機關而言,可分為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基本法律是指刑法、民法、訴訟法律、行政法律、經濟法律。其它法律是指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森林法、商標法、海關法、食品衛生法。
(四)什么是違法與犯罪?
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案例,事情發生在20xx年5月26日某縣城水上花園小區的住宅樓,這天是星期日,三位中學生在四樓的樓道窗前嘻玩,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20米的四樓摔下,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流,在這里我給同學們出三個思考題:(1)第一步應該怎么做,(2)甲失手致傷乙,算不算犯罪,(3)如果甲構成犯罪,犯什么罪。結果應是(1)盡快送附近醫院或是拔打120急救電話,治療傷者,同時報警。前提是如果鑒定部門確定為重傷,且甲的年齡已滿16周歲,首先是甲的這種行為構成犯罪,其次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徒刑或拘役。這個案例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受害人的傷勢,如果是輕微傷,構成治安違法,如果是輕傷,則是自訴案件,適用刑法。再次就要考慮的是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所謂刑事責任年齡,就是指對犯罪后果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的,應負刑事責任。同時《刑法》第十四條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所以在這個案件中,如果某甲不滿16周歲,不構成犯罪。因為他是過失傷害,而不是故意傷害,但是某甲的監護人將承擔治療費用和行政處理。這里我特要提醒違法和犯罪不是同一個概念。
首先違法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禁止做的及不允許做的或是應當做的而不去做的行為。犯罪是指觸犯《刑法》,嚴重危害社會,依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
其次根據我們的辦案實踐,違法行為主要表現在違法治安管理的行為,觸犯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犯罪觸犯的是〈〈刑法〉〉。
第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違法的處罰種類有治安警告、治安罰款、治安拘留。按照〈〈刑法〉〉對犯罪分子處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從以上我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法律常識和案例分析,違法不等于犯罪,犯罪必定違法,無論是違法與犯罪,同學們都不能觸犯,要從點滴做起,從遵守校紀、校規入手,做學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禁止對老師的教育置若罔聞,否則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小學法制課演講稿 篇3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社會是由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組成的群體,如果沒有一定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加以約束,社會秩序必混亂不堪,糾紛、沖突不斷。法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志,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保障。法律是一把雙刃劍,一面寫著“約束”,一面刻著“保護”。這就要求我們廣大公民懂法、守法,來共建和諧的社會。
法律是保護我們幸?鞓飞,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有力保障。我們是生長在法制社會的兒童,應該知法、懂法、用法。
小時侯就聽爸爸、媽媽說,要學文化守紀守法,那時不知什么是紀什么是法,后來,上學了,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關于法律法規的知識,知道了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它的法律,那么就會亂成一團,矛盾和戰爭不斷。法律應該是約束我們行為的一種規矩吧,我想就是因為有了法律,我們的社會才能得以和平吧,經過我一直的觀察,我的結論是正確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法律,了解法律,尊重法律。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要遵守我們國家制定的法律,老師告訴我們:我們國家的法律是越來越健全了,我們要從小學習法律,好讓自己的人生權利得到保護。但是,社會上的一些人不尊重法律,沒有把法律放在心上,有些人做違反法律的事情,有些未成年人也走上了犯罪的路。每個人都應遵守法紀,因為法律是我們行為的約束,也是我們自由的保障。
在我們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為: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薄靶r偷油,大時偷牛!边@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法、用法、守法”,說著容易,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公民,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規章制度。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
學法是為了守法。我們小學生就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每一個人。只要人人遵紀守法,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家庭就會更加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