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演講稿范文
幸福是每個人不斷尋找的,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相同,到底什么是幸福?幸福從哪里來?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幸福是什么演講稿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幸福是什么演講稿范文篇1
大家好!
幸福對于父母來說就是孩子成績優秀,長大成才。
幸福對于兒童來說就是有玩不盡的玩具,吃不完的零食。
而幸福對于我來說,就是能考好成績,讓爸爸媽媽高興。小學時我經常考過好成績,爸爸媽媽很高興,說要請我吃大餐,帶我去旅游,答應買我一切我喜歡的東西。當時我覺的我是最幸福的人。在家里,爸爸媽媽寵我;在學校,同學對我刮目相看。那種滋味真是好爽。可是好景不長,我因此驕傲了起來,成績漸漸降下來了。爸爸媽媽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我,那時我真后悔當初驕傲。之后,我每天都聽到父母親的責罵聲。不過,我不能灰心喪氣,要從頭開始,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不能被分數所困倒了,正如一位詩人所說,分數只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不要回頭前面還有一片明亮的天空,從現在起,我要努力拼搏,相信我能找到屬于我的幸福。
爺爺奶奶每星期都盼望著我能回家,因為他們覺得能和我聊天,從我這得知我的事情,能照顧我,看我平安,他們就會放下心來,感到無比幸福。他們高興,我也感到幸福。因為,有人這么無微不至的關心我,照顧我,你說我能不幸福嗎?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冬日里陽光,幸福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幸福是饑餓是的一塊面包。把握好生命,讓生命放射出幸福之光吧!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幸福是什么演講稿范文篇3
大家好!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江碧綠的春水,蕩漾在心中;幸福是一盞紅艷的燭火,映亮我們的眼前視界。幸福可以是一首詩、幸福可以是一句話、幸福可以是一個畫面……幸福的本質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我嘗過幸福的味道。每當放學回家,嗅到從廚房里飄出來的飯菜香,就仿佛陷進了一個溫暖的懷抱。菜端上桌,只消嘗一口,就能感受到濃濃的甜蜜。溫和從舌尖纏綿到舌根,整個口腔充滿了醇香的氣體。總之,幸福可以是濃濃的、粘稠的奶茶,柔軟、甜膩。幸福可以是一杯半冷熱的牛奶,口感平滑、恬淡而沁口的。幸福且濃且淡。
我見過幸福的模樣。每當翻看著舊時一家人共聚的合影,那一張張明媚的笑臉如滿園桃花般潤澤,把我的心房拉向了芬芳的園林;每當看著真情滿溢的感人故事紀錄片,那人間的善心匯成的一幅幅定格的畫面,就仿佛驕陽般的和熙,把我的心神帶往蔚藍的天空;每當在中秋夜觀賞明月,那冰潔的玉輪同樣讓我心曠神怡……幸福的樣子且華麗且平凡。
幸福無處不在。她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論是誰。幸福是一種快樂而滿足的感覺。它在與親人的情、朋友的誼等情分中產生。我們有生活,但我們的生活中不一定產生幸福。但過得幸福,生活就一定灑滿了希望曙光!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她并不只是依附在富人身上,錢財的寬裕和幸福的產量不能夠成正比,什么人都能夠得到幸福。那些迷惘于追求幸福的人,你們要認清擁有幸福的條件,那就是:努力、知足、不貪婪。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幸福是什么演講稿范文篇2
幸福是一杯濃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兩情相許,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實現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學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幸福之于科學家就是科研成果之問世;幸福之于農民就是多打糧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并不能保證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幸福指數”。經濟在快速增長,幸福也跟著在增長嗎?
長期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夠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關于什么是幸福的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
我想:做為一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大之幸福莫過于桃李滿天下,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素質高,能力強的頂尖人才。
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
教師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點:精神性、關系性、集體性、無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樂相并列,而稱之謂“三樂”,明顯含有對教育勞動的精神審美意蘊。教師只有擺脫了職業感的束縛,不把教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樣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達到‘孔顏樂處’的境界。”
(一)教師的幸福能力及其培養實際上就是教師幸福的實現問題。
幸福不是物質欲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悅。
幸福能力需要培養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態的存在。
日本社會學家千右保曾經在一些國家作對比調查,問題為:如果有足夠的錢供你一生享樂而無須工作,那么你是去享樂還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說“根據大約二十年以前的調查,基本上沒有人回答靠玩過日子。美國的比率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來,‘玩派’驟然增多”。“根據1983年世界青年意識調查對11個國家提問的結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為19.8%,美國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時間增加了7.1個百分點”。至于中國,千右保寫道:“令人難以掩飾驚訝的是中國的數字。玩派著著實實接近半數,占49.8%,創世界最高記錄”。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難體會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創造幸福的能力卻不僅取決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還要求創造或實現幸福的其他條件,幸福能力就是主體實現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觀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實際上是教師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包括對教學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教育對象的了解等等。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心理學化”了的學科知識,而且必須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識。沒有對學生及其學習機制的切實了解,沒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體支撐,不能將學術語言生活化,一個教師即便能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他也是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成效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躲其課不以為害,評其課嗤之以鼻”。失敗的教師當然是不能收獲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勞動的實踐能力。韓進之教授認為包括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機智。林崇德教授概括為“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包括對教育活動的計劃安排,對這一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教育過程的調節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還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我們知道,教育活動的特點是一種心心相印的主體際性的交流活動。教育過程中充滿變數。因此教育不僅是一個嚴謹的知識授受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靈活性、創造性的藝術過程。沒有包括自我監控能力在內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就不會收獲教育的成功,更不會體驗教育幸福。
最后,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幸福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對主體自由的審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種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獲教育幸福,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創造性的教育能力,還應當具有對教育活動過程以及教、學雙方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既是樂教、樂學的中介環節,也是激發進一步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自覺掌握教育的審美評價尺度,學會以審美的心態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審美是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正是作者本人近年來不斷呼吁建立教育活動第三標準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與幸福無關的能力去獲得,這是一個悖論。但是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辯證法。教師的幸福實現與否取決于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
其實一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教師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幸福是什么演講稿范文篇4
今天站在這里,我們首先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嗎?
我想說,幸福是早上睜開眼睛,看到陽光灑滿了房間,我能嗅出陽光和早晨的味道;
幸福是陽光明媚的上午,我抱著本自己喜歡的書,坐在露天的陽臺上,享受風吹過,文字劃過;
幸福是小雨淅瀝的午后,我在雨中,看見了舞蹈的小草,聽見了雨滴落在地面的聲音;
幸福是華燈初上的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聽到一首熟悉的老歌,回憶在腦海里逐漸清晰;
幸福是“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舒適,是令我經常“驀然回首”的微笑。
可是,今天在這里,我們還想說,幸福也是和爸爸媽媽擁抱的瞬間。上期期末的家長會是令我們終身難忘的。那天是個平凡的日子,但因為我們的家長會卻讓那天不再平凡與單調。我們每個人手牽手,唱起了《聽媽媽的話》的歌,每個人都給爸爸媽媽寫了一封信,站在臺上念給他們聽。我們的歌聲和真心話讓爸爸媽媽們潸然淚下。我們知道那是他們欣慰的、幸福的眼淚。最后,我們將信交到爸爸媽媽的手里,并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那一刻,我們突然發現擁抱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瞬間拉近了我們和爸爸媽媽的距離。于是,從那天開始,我們班發起了“給爸爸媽媽一個擁抱”的活動,要求每天離開家或者回家時,都先給爸爸媽媽一個擁抱。這學期,爸爸媽媽們也給我們每個人回了一封信,每周三易老師都會念給我們聽。一封封愛的感言,我們和爸爸媽媽學會了相互理解與體諒。在周五見到他們的瞬間,再回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也體會這種幸福。
我們常感覺其實“被愛”是一種由衷的幸福,尤其是我們正被很多人愛著。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老師,同學,以及班里其他同學的爸爸媽媽。五年來,他們為我們做了很多。我們班李雨芮的媽媽給全班帶來了美國的風土人情,讓我們感受來自迪斯尼的快樂;池翔的媽媽給我們講述了美麗的寶島——中國臺灣,在課中她成了親切、熱心的導游;賈淘淼的媽媽給我們講述了女生的青春期,讓我們在青春期到來時不再恐懼;范梓愉的爸爸帶我們全年級同學去了一次熊貓基地,讓我們感受大熊貓的可愛;王安琪的爸爸帶我們去了科技館,讓我們體會到4D電影的神奇;陳俊輝的媽媽每次活動,都為我們提供道具;演講彭瑞其的爸爸每次出國,都給我們帶回英語科學的書等等,被這么多爸爸媽媽們愛著,我們怎能不感到幸福?
幸福也是我們走向成功與自信的過程。五年前,我們剛走入校園時,都還是靦腆的孩子,不敢在公共場合講話,也不敢站在這里給大家做演講。可是經過一次次的班級活動的錘煉,我們變得自信與勇敢。每周兩次的晨讀演講,每周一次的小老師活動,每周一次的主題隊會,這么多的活動讓我們在忙碌中自信而快樂。我們喜歡在假期后與同學一起分享趣聞;喜歡在才藝秀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喜歡用學過的英語舉行卡拉OK比賽,朗誦比賽;喜歡推薦自己喜歡的書,并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喜歡和同學們探討歷史史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徜徉;喜歡看同學們精心彩排的各種小品短劇……每當看見臺上神采飛揚的同學,我們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怎能不說是一種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即將到來的六一,我們在臺上展現出的優美的舞姿;是收到的一份小小的,卻暖暖的禮物;是努力學習后換來的“甜美的果實”;是假期和爸爸媽媽去游覽壯麗的河山后,讓悠久的文化鐫刻于心間……
其實,只要我們用心體會,用心感受,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