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時代精神的演講稿
時代精神的含義是每一個時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實質,是一種超脫個人的共同的集體意識。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弘揚時代精神的演講稿,歡迎大家閱讀。
弘揚時代精神的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大家好!
是誰把一個深受帝國主義列強凌辱蹂躪、任人宰割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完全獨立,擁有自尊的新中國;是誰把一個一窮二白,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弱小國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興旺發達、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強大國;是誰把一個當初只有50多名成員、積弱積貧奮力抗爭的弱小黨,發展壯大成現在擁有6800萬、享譽全球、威振世界的執政黨。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在艱苦卓絕、炮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有多少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黨的忠誠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為了新中國的創建與成立,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生命鮮血和畢生精力獻給了黨的解放事業。在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有多少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黨的優秀兒女,為了盡快醫治戰爭給我國帶來的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創傷;為了盡快改變我國一窮二白,一貧如洗的落后面貌,他們將自己的青春、汗水、熱血和生命獻給了黨的建設事業。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同樣有多少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黨的優秀兒女,為了中國的繁榮昌盛,興旺發達;為了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偉大復興,他們將自己的智慧、青春、熱血和生命獻給了黨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演繹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涌現了許許多多可親可敬的模范英雄群像。他們為鮮紅的黨旗增添了色彩,為閃亮的黨徽增添了亮點,為黨的壯麗事業增添了榮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了功績,他們的功績將彪炳千秋,他們的形象將永照后人。
李大釗、毛澤東、、、張思德、、白求恩、劉志丹、方志敏、;
焦裕祿、雷鋒、王進喜、石傳祥。
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李向群、李書麗、徐虎、李國安、楊利偉、宋魚水、趙本權。等等,等等……
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尤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湊響了時代的最強音,激勵著中國人民奮勇前進;這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宛如一顆顆閃亮的星星,發出了最耀眼的光芒,照亮著中國人民奮勇攀登。
滄海桑田,歲月如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階段,在全黨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新的起跑線,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我將弘揚時代精神,永葆黨員青春,積極投身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之中。努力學習,爭做“三個代表”的實踐者;扎實工作,爭做服務“三農”的排頭兵;轉變作風,爭做踐行“三民”的促進派;清正廉潔,爭做反腐防變的參與人;團結協作,爭做“爭創一流”的領頭雁。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周圍,弘揚時代精神,永葆黨員青春,積極投身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之中,振奮精神,同心同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勵精圖治,勤奮工作,為推進大竹農業新跨越,為建設川東一流農業強縣而努力奮斗,奮斗終身。
謝謝大家!
弘揚時代精神的演講稿篇2
“工匠精神”從紀錄片、媒體報道中走進《政府工作報告》,這不只是一個曾被遺忘詞語的“命運”轉折,更像是一個時代精神的轉折。從表面來看,它是要契合供給側改革的需要,鼓勵企業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但從更深層意義來看,這是決策層在價值觀層面的一次成功倡導,其指向是涵養一種內心充滿定力、凡事精益求精的時代氣質。
時代對工匠精神回饋什么“工匠精神”背后是精致的產品、匠人平和的心境以及追求極致的時代氣質。但不能盲目樂觀,要看到這種轉身是艱難的、需要時間的。無論我們用何種氣勢磅礴的語氣坐而論道,都不會讓社會一夜之間憑空出現許多“大國工匠”。
一項針對1794名15至36歲年輕人進行的調查顯示,95%的受訪青年表示欽佩能在某個領域做到極致的人。但佩服歸佩服,行動起來就難多了。因此,盡管“工匠精神”理應是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氣質的重要元素,但絕不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的內在追求。不激活年輕人追求極致的內心,“工匠精神”將可能只是浪漫的傳說。
“工匠精神”應該成為一種時代風氣。無論是故宮修補文物的匠人還是制作宣紙的手藝人,靠的都是個人的自覺,而大家所津津樂道的德國或者日本的“工匠精神”,顯然是一種群體性的選擇。這種選擇有個體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來自社會風氣的認可和制度的保障。因此,教育要參與培育新的社會風氣,建設新的制度,為從坐論“工匠精神”到自覺踐行“工匠精神”的轉身準備制度養料,進而使其發酵成如同空氣一般自然存在的國民素質、民族精神。
當然,我們還必須直面一個問題:時代對“工匠精神”的回饋是什么?有報道說,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在35年里加工了數十萬個飛機零件,沒出現過一個次品。但這種手藝在過去并沒有讓他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這無疑讓人遺憾。教育要傳遞新的信念,社會也要有力地回應這種信念,要讓年輕人清楚,這種遺憾正慢慢成為歷史。時代正在艱難轉身,風向已經改變,是時候俯下身子,做一個專注的“工匠”或“極客”,發現和創造美好,服務他人,推動社會創新和進步了。
弘揚時代精神的演講稿篇3
我曾看過一位十五世紀宗教改革家提及青年時期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影響了他一生。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大工地,烈日炎炎下,工人們在搬磚,汗流浹背。他問第一個人,你在做什么呢?這個人十分不耐煩地回答,你看不見嗎?我這在服苦役-----搬磚!
他又去問第二個人同樣的問題,這個人的態度平和許多,他把手里的磚碼齊,看了看說,我在砌墻啊。
后來他又去問第三個人,這個人的臉上有一種異樣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磚放下,抬頭擦了擦一把汗,很驕傲地說,你是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
一個簡單的劇情,三個人做著一模一樣的事,但是三個人卻是如此迥異:
第一個人的態度,可稱為悲觀主義,他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生活強加的苦役,他關注的是當下的辛苦。
第二個人為職業主義態度,他知道自己在砌墻,知道要對得起自己的崗位,對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他的態度不低于職業的底線,可是他沒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個人是理想主義者的態度。對他而言,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都是為了成就他所為之驕傲的教堂。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他的付出一定會得到最終的成全。此時,他所做的絕不僅僅是搬磚本身,而關乎他的夢想,關系到屬于他的人生價值—他的教堂。而同時,有了這個夢想的庇佑,也成就了這樣一個超出平凡的個體。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到底是哪一類人呢?對于現在的很多大學生來說,似乎大學生活就像搬磚,因為所做的事情沒有意義。于是,翹課、睡覺、網游、拍拖等等成為了他們生活的重心。所謂“不翹課,就沒上過大學”“拿高學分,不如打好DOTA”等等似乎成為了現在大學生義正言辭的口號。這種迷失自我的行為和生活,源自什么?就源自我們對于內心夢想的丟失,換句話說,我們拋棄了自己的教堂。
而對于那些忙忙碌碌,終日思考著讀書,考研,爭取4.0的GPA,為了將來找個好工作,買個好房子,過個好生活的大學生呢?這是理想主義嗎?其實不是,這只是現實化的職業主義。為了生活而生活,這不是生活。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自己,我們要建的教堂,究竟是什么?
很簡單,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紀伯倫說過,走得太遠,就會忘了最初為何出發。我們可以問問自己的心,我們還記得自己曾經幻想過將來要做什么嗎?要做一個科學家,為我們國家拿第一個諾貝爾;要做一個醫生,救死扶傷,俠斷情腸;要做一個,關愛國民,天下在心„„這些夢想都多么美好,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社會的現實屈服了,我們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放棄了自己的教堂,只是機械地搬磚,或者甚至連磚也不愿意搬。我們會說,夢想就是空想,還是老老實實混日子吧,想那么多干嘛!
其實,夢想存在的意義,不是在于最終達成一刻的成就感,而在于一路上自己的成長。同樣是大學,我們可以選擇翹課過,可以選擇拍拖過,可以選擇奮斗過,讓我們不同的,正是這個過程。
最后,我想用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結束:“終有一天,你的腦海中,會像放電影一樣閃過你人生的片段,希望到那個時候,你不會想換臺。”
謝謝大家。
弘揚時代精神的演講稿篇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當我站在臺前,我感到無尚的光榮,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充滿激情燃燒的輝煌年代。我自豪,我是一位五星紅旗下長大的“九零后”!
為此,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時代精神,描繪多彩明天!”
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在尋找著五千年每一個“所謂”盛世輝煌的時代。
縱使——大秦帝國的蕩蕩鐵騎,使一個零落的祖國長天一統,但那短暫的日子卻悄然而過,剩下的便是戰火的烽煙。
縱使——盛唐貞觀的翩翩歌舞,使一個衰弱的國家繁榮一時,但安史之亂的狼煙裊裊燃起,剩下的只有百姓的流離失所。
縱使——康乾盛世短暫的寧靜輝煌,又怎能阻擋住西方列強炮火戰艦的沖蕩!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歷史的書卷翻到了公元1949年的10月1日。
從這一天開始,沉淪的祖國終于騰飛了;從這一天開始,沉睡的雄獅終于怒吼了;從這一天開始,偉大的時代吹響了戰斗的號角!
多少次,我們在漫漫長夜中等待著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們的心潮難平、輾轉難眠……
仰望長空,歷史的星空依然閃爍!我們的中國古老而偉大,我們的中國壯麗而永生。
為了祖國的成長,無數革命先輩前赴后繼、嘔心瀝血;為了祖國的富強,又有多少英雄人物燃盡了自己的生命與青春!
歷史不會忘記,那革命的征途;歷史不會忘記,那感人的事跡;歷史不會忘記,那閃光的精神。
、、楊靖宇、……一個個英雄的名字讓我們流下熱淚!
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一個個感人的形象讓我們精神振作!
鄧稼先、李四光、錢學森、季羨林……一個個閃光的事跡,托舉起共和國的榮光!
他們,是我們時代的英雄;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我們不朽的精神!
先烈的奮斗換來了我們無盡的幸福;前輩的汗水鑄就了我們的安寧的生活!不忘先輩的豐功偉績,傳承先輩的奮斗精神。
“時代轉紅輪,朝陽日日新”。作為“九零后”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社會上的人們,對我們“九零后”的大學生并不看好,認為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是不思進取、只知享受的一代。
我想:有這種偏見,對我們來說也許是好事,它讓我們更加認清了自己。
看!汶川地震中小英雄陳浩,用稚嫩的雙手托舉起“九零后”的感動;北京奧運會的志愿者,用一寸熱情點燃起愛的火種;長江大學的三位大一學生面對滔滔江水,手牽著手,用熱血生命詮釋著“九零后”大愛無邊的尊嚴……
今天,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學生;今天,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團員,一定要把愛祖國的滿腔熱情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努力學習、吃苦耐勞、團結合作、求實奉獻”應該是我們“九零后”大學生的座右銘。
聽!“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偉人的一聲吶喊震蕩寰宇,群山回應,大海同波!
“傳承時代精神,描繪多彩明天!”相信自己,我們的明天會更好,我的未來不是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