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演講稿(精選5篇)
中國大學生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的誓言!
作為新一代的我們理想是豐滿的,我們對未來充滿激情,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現實是骨感的!因為青春不僅僅需要激情,同時也需要一顆求實進取的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然而夢想總是離現實相隔萬里。
有些人夢想成為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有些人夢想成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有的人夢想成為保家衛國的人民子弟兵,有的人夢想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工程師……不管是教師也好,醫生、戰士還是工程師,只要對國家、對社會奉獻了自己的價值,他們都有同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人類綠色靈魂工程師”青春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的生活應該充滿激情!青春,充滿了夢想。
然而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無奈,當我們經歷了越來越多的坎坷,我們是否會對未來產生一絲迷茫,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這并不是我們可以失敗的理由,也絕不是我們就此沉淪的原因,青春應該充滿朝氣,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么一段話:“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心的青春!”的確如此。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節,青春是人生最鏗鏘的篇章,青春是摧枯拉朽的豪情,青春是旭日東升力量,青春的我們意氣風發,青春的我們敢為人先,青春的我們斗志昂揚!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此時的我們正當年少,正如一柄剛剛出爐的刀,容不得版刻的等待遇遲疑,否則只會在似水的歲月中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銹蝕、風化,最后成為一塊廢鐵!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有一句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謝謝大家。
中國大學生演講稿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想我應該要有夢想的勇氣。雖然夢想不一定能實現,想我現在應該用不斷更新的熱情對待我將來。并不是勸在座各位去買一副望遠鏡。但它能激勵我前進。大學的學習并不像我中學階段。完全靠自主的學習生活。
懷著一份熱情相聚到這里。同樣也帶著父母新的希望,每個人都經歷了緊張的另人窒息的高考。帶著朋友新的祝愿,也帶著自己新的理想,來到新的地方。這新的學期里我以新的語言,新的行動,新的風貌,新的一切去適應新的環境,開始新的學習。展示新的生活以掌握新的知識,增加新的技能,取得新的成績。然后以新的姿態、新的風采站在父母、朋友、社會面前。雖然說是這樣,真正經歷大學生活后才知道:這都并非易事。
生活的茫然、空虛、枯燥、乏味使剛剛開始的大學生活缺乏驅動力。所以我要盡快確立新的學習生活目標。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當大把大把的時間擺在面前時。才能就發展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目標能激發人的積極性,能產生自覺行為的動力。人一旦沒有生活目標,就會意志消沉,渾渾噩噩我正處于富裕理想,憧憬未來的青年中期。生活的挫折不可避免,但在某些情況下,失望和憂慮的磨練只會使生活變得快樂和振奮。
劇作家尼爾·西蒙曾說:一直在想,幾年前。怎樣才能確切表達出他一生的主題。結論是有一個詞可以最恰當的描述,那就是激情”說激情是主宰和激勵他一切才能得力量,如果沒有激情,生命會顯得蒼白和凄涼。當然,搞藝術的
可以從不同角度,大家都應該有照相的興趣吧!相片可以記錄瞬間的美麗。但有一位建筑師卻這樣說到如果給我一臺照相機。把世界上任何地方最優秀建筑師的最新房屋,拍成行將倒塌得樣子。因為我可以在上面找出五六個或七八個瑕疵,然后把鏡頭對準他就可以使人們相信整個建筑已經搖搖欲墜了社會上......
中國大學生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年是建國六十周年,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心中的祖國》。
在多少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一條巨龍是始終屹立地球的東方,那就是我們深情愛著的祖國——中國。在我心中,祖國就好像那洶涌澎湃的黃河般豪放,像那滾滾的長江般虛懷若谷,像巍峨的泰山堅強執著,像香山紅葉般熱情好客,像……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
在這條見證歷史的巨龍身上,我們能清晰地看到,那幾道觸目驚心的傷疤……
怎么忘記,1937年前7月7日,盧溝橋的晚上,危險的氣息愈來愈重,幾聲爭執后的槍聲令人膽寒。越來越激烈的戰斗,中國戰士的英雄氣概與決心,奮起還擊,頑強抵抗,我們氣憤了,絕不允許他們這樣對待我們!
怎能忘記,火中那金碧輝煌的圓明園?那些殘余的石頭,直立的,斜依的,橫躺著,構成了一幅幅令人惋惜而又氣憤的圖景。他們燒毀了我們的圓明園,掠走我們中華藝術的結晶,但是他們打不垮我們中國人的脊梁!只要我們那一腔豪氣還在,我們就不會倒下,我們還可以創造,建設美好的明天!
怎能忘記,“神七”點火飛天的那一瞬間,一陣熱烈的掌聲,為三位航天員加油。繼“神五”和“神六”,現在是“神七”大展身手之時,9月27日下午4時34分,但我們看到航天員出艙活動揮動著的國旗,讓我們在一次領略了中國人的智慧與勇敢!
一個又一個的事例,說們我們再也不是“東亞病夫”,再也不是那個閉關鎖國的腐敗無能的國家了。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刷新了一項又一項事物記錄,我們不再懦弱,我們在變強!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能忘記中華民族曾經的恥辱,更要以我們的雙手,創新的思維去營造一個更強的國家,我們堅信:我們能建設中華繁榮昌盛的明天,因為,我們對祖國的愛永存心中!
中國大學生演講稿 篇4
有一座城市,叫做眾志成城;有一批戰士,叫做白衣天使;有一種精神,叫做逆流而上;有一種信心,叫做萬眾一心!
看了這場關于戰疫情的課,我深有感觸。20__年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心中,注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疫情就是命令,一聲命令,你們沒有絲毫猶豫趕去武漢,你們叫我好好待在家而你們不為自己的安慰第一時間沖向“戰”場,是你們舍小家,為大家。什么是盡責?這就是盡責!
你們穿上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戴上口罩、防護鏡和手套。雖然我們看不到你的笑容,但是我們能從你的眼睛里看出你們的喜悅;雖然你們臉上有著深深的印痕,雖然你們把頭發剪了,但是你們在祖國心里是最美的。你們為了和病毒做斗爭和時間賽跑,努力搶救更多的生命,每天八個小時不吃不喝,累了就在墻角邊坐一下,不到一分鐘又要開始工作了!不管多累你們努力給病人加油鼓勁,給病人最美的微笑,不讓病人感到孤單,不讓病人感到害怕,在我心中你們是最美的。什么是奉獻?這就是奉獻。
俗話說得好“只要付出,就有回報”,在你們的不斷努力下疫情有了漸漸的好轉,馬路上的車變多了,人行道上的人也變多了。但是國家還沒說“疫情結束”,我們還是要少出門,常通風,勤洗手,不要給國家添亂,不要再讓病毒有一絲傳染的機會。疫情將要結束,我們在努力一下,在第一線的逆行者他們都沒有說累,我們怎么可以說累呢,我們只要在心里默默想到:不要因為你一個人,連累了全國。再堅持一下。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感謝那些在疫情中為我們奔赴前行的人,是他們用肩膀為我們承擔了下榻的重量。在疫情面前,我們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對于廣大人民群眾能做的就是“宅”在家,這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更是對社會、對國家的支持。中華兒女從不畏懼任何困難,從不會退縮,我們堅信這場戰爭我們肯定能贏,也必須要贏。
我相信太陽總會升起,春天總會來到。武漢本是一座英雄城市,相信一定能挺過這次疫情,我們在一起去武漢看櫻花!
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好好報答我們的祖國媽媽!
中國大學生演講稿 篇5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是《中庸》對文化的定義,雖然中西文化有差異,但是文化的這種屬性亦是用之萬世而不變,拋之四海而皆準的。
文化不同于文明,一字之差,卻相去甚遠。“文化”就我微不足道的見解,其側重點在于文化的社會性,說到這難免會提及文化的社會性,簡而言之,就是人是主宰,一切社會活動都要由會獨立思考的人來付諸實施之。也就是說,人類的活動不是單純的生存,而是生活,生存是基于物質而存在的,生活卻是一種比較高的境界,是在生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生活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并且每一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那么,生活是什么樣的呢?
當你呱呱墜地的時候,媽媽躺在床上看著你胖胖的身軀,也沉浸在爸爸抱著你歡笑的快樂中;當你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個在左邊牽著你的手,一個在右邊搖著你纂緊的小胖手,教你如何走路;當你胡嚼蠻咽、手舞足蹈、天真爛漫的時候,媽媽在一旁督促著你多看會書,不讓你和伙伴多玩一會,而奶奶卻摸著你的頭,抱你到她的腿上,替你說好話,爺爺也趁勢說那么幾聲,讓你多玩會……當你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你是真不想離開這個世界,不想離開你的親人,不想離開身邊的一切,于是心里會想著卻又沒力氣說出的話:“活著,真好!”
說這么多,并不是廢話連篇,之所以說的這么多,這么細,我的本意是要每個人自己讀完之后就能將一個人的一生浮現在眼前,也并不是多么苛刻,要求你如何如何,讓你有所觸動,然后引起共鳴,知道我究竟是什么立意,而現在水到渠成了,只欠東風了。
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再到亞里士多德,從老莊到孔孟,從理想國中的烏托邦到大同世界,無處不閃耀著中西文化的結合點,然而,中華文明相較之下,有其難以啟及的地方,更有其別具一格的文化魅力。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傳承人類發展是毋庸置疑。然而,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的正統思想一直統治中國兩千多年,以至于到了近代新文化運動時期,對其的認識陷入了一個極端,那就是絕對的否定,什么打倒孔家店,反對舊文學,反對封建文化。
顯而易見,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我真搞不懂那些被公認的大文豪,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或許我們應該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畢竟那時候還沒有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大旗在中國這片大地上還沒有豎起來,因為馬克思主義是五四時的產物,五四以后才傳到中國的。就算是這樣,他們那能一點也不知道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白話文不是新文化運動的產物么,《狂人日記》不是第一片白話文文章么,魯迅先生揚言要打倒孔家店,其實他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這樣的做法就比如蓋樓房,他站在樓房的中間說要把地基拆了,在他上方接著重起爐灶。他也不是提倡拿來主義么,關鍵是權衡輕重,哪些應該拿,哪些不應該拿,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這里起到潤滑劑的作用。試問,難道這一塊塊由文字所組成的磚不能算是中國傳統文化?再問,倫理道德難道他們沒有用嗎?接著問,文人所使用的語言以及理解語言的能力難道不是傳統文化所賦予的……當然,傳統文化的弊端他們否定,這是無可厚非的,在這不再討論,更不鞭辟入里了。
胡適不是推崇世界主義么,主張走向世界,也是極力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就拿《嘗試集》來說,雖說是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產物,卻也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的,如何理解,且想一想,嘗試是要有老底來嘗試的,不是空說嘗試就嘗試的,而嘗試的老底說白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話說到這,不免讓我憤憤不平,憑什么說不要就不要,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位置,譬如,文化革命的人站在竹筏上,振振有詞地說,我要造一艘新的船,這樣的人也不冷靜下來想想自己所處的環境,這是在茫茫苦海,是沒有著陸的地方的,談什么創造。換言之,說成是修補還行,還說得過去,還算得上是批判的繼承,算得上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身為終身反動派的陳獨秀,縱觀其一生,少年反科舉,青年反清廷,再到反軍閥,反孔教,反舊文學,反國民黨獨裁專治,再到反共產國際肆意干涉,反對由自己親手創建的黨,他的一生是反對的一生,從未屈服。不論是對的錯的,他都反對,不愧是大家。
我已從反面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可傳承性,并論證了這幾個大文豪的不足,而這僅僅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然我也沒有那個膽子對其指手畫腳。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些相當有用的成份,無論是對過去,還是現在,以至于將來,都很實用,當今世界,“和諧世界”已深入人心。又如倫理綱常這些方面,成為道德約束的規范,除卻法制法規,道德便是約束社會的另位一只手。所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丟不得的。
人類要生存,就需要文化,中國人則需要中國傳統文化,適當的吸收西方文化也是有相當必要的,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界其他文化所無法比膩的,比如說,詩詞歌賦,就是難以用別國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又如,書法這門藝術,也是中國文化的特產,其他國家卻很難理解,縱然是擺在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