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精選7篇)
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話明月?迎中秋》。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節即將來到了!今年的9月19日,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它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被認為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游子,都會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現在,我想問問大家:你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嗎?
“中秋”一詞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現,而中秋節的盛行開始于宋朝。為什么叫“中秋” 呢?因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稱呼:“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中秋節原來是豐收的節日。過去,人們在豐收的季節里,總要大事慶祝一番,慶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豐收的喜悅。中秋時節云稀霧淡,月光皎潔,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此外,中秋節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這些無不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雖然中秋佳節是團圓的日子,但還有好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與家人朋友相聚,于是他們就把自己的種種情思寄托在明月中,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句。現在,我就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知道多少。我說前半句,你們來接后半句,好嗎?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5、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7、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看來大家的學識還真豐富!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們每一位同學、每一位老師: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已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著的人們的心靈。我們互相傳遞的禮物,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并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這個中秋,我們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時,腦海中會浮現那些優美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古往今來,寄托著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里重溫民俗再敘鄉情。
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師院附中把我們匯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
最后,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祝全校師生合家幸福,中秋快樂!
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她寄托著我們無限柔美的情思,承載著我們無比浪漫的情懷,傳承著我們無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風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與大海相思,曠野與天空互喚,草木與陽光相依,星星與月亮相悅。中秋!更是把父母與兒女,愛人與親人,游子與故鄉的心緊密相連。
中國人是重情誼的,中秋節是個多情的節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人們氈席地坐,登高賞月,遙寄遠方,倍思親人。無論何時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輪回,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心中深遠悠長的思鄉之情,揮之不去的是我們對愛人、親人、友人最纏綿最真摯的不了情。這些深情濃濃的匯成了中秋節圓圓的明月,匯成了人們心中深摯的期盼:讓天宮月娥免去凡間災難,送去我們對親人朋友最真誠的祝福,愿我們的海外游子、臺灣同胞早日回歸祖國懷抱!
中國人是浪漫的,中秋節是個詩情畫意的節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當我們吟誦這耳熟能詳的詩句時我們腦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畫面,我們心中洋溢著多么神圣的情感,我們為古老的中華民族而自豪,為我們崇高不朽的中華文化而驕傲!
中國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節更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人類未來希望的 “第八大洲”, 早在遠古時代,中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中國人的想象就已經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燈火闌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月亮的美好想象與神往,寄托的是中國人富有創造性的飛天夢想。如今,飛天已不再是夢想,2019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 “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壯美升空。 火箭騰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畫卷。從此,中國的航天事業走進了一個新的里程,中華民族的振興又開啟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興旺和平的時代里,在這個祥和美好的節日來臨之際,我更想對大家說:請珍惜家人和師長對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同學情,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吧!讓我們為親人更加幸福,祖國更加富強而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們的親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合家歡樂,幸福美滿!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 篇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話明月?迎中秋》。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節即將來到了!今年的9月19日,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它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被認為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游子,都會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現在,我想問問大家:你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嗎?
“中秋”一詞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現,而中秋節的盛行開始于宋朝。為什么叫“中秋” 呢?因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稱呼:“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中秋節原來是豐收的節日。過去,人們在豐收的季節里,總要大事慶祝一番,慶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豐收的喜悅。中秋時節云稀霧淡,月光皎潔,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此外,中秋節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這些無不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雖然中秋佳節是團圓的日子,但還有好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與家人朋友相聚,于是他們就把自己的種種情思寄托在明月中,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句。現在,我就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知道多少。我說前半句,你們來接后半句,好嗎?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5、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7、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看來大家的學識還真豐富!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們每一位同學、每一位老師: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要到了!本周四,農歷的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它僅僅次于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為“團圓節”。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里,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么形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為甚。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彌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這里我祝愿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她寄托著我們無限柔美的情思,承載著我們無比浪漫的情懷,傳承著我們無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風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與大海相思,曠野與天空互喚,草木與陽光相依,星星與月亮相悅。中秋!更是把父母與兒女,愛人與親人,游子與故鄉的心緊密相連。
中國人是重情誼的,中秋節是個多情的節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人們氈席地坐,登高賞月,遙寄遠方,倍思親人。無論何時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輪回,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心中深遠悠長的思鄉之情,揮之不去的是我們對愛人、親人、友人最纏綿最真摯的不了情。這些深情濃濃的匯成了中秋節圓圓的明月,匯成了人們心中深摯的期盼:讓天宮月娥免去凡間災難,送去我們對親人朋友最真誠的祝福,愿我們的海外游子、臺灣同胞早日回歸祖國懷抱!
中國人是浪漫的,中秋節是個詩情畫意的節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當我們吟誦這耳熟能詳的詩句時我們腦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畫面,我們心中洋溢著多么神圣的情感,我們為古老的中華民族而自豪,為我們崇高不朽的中華文化而驕傲!
中國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節更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人類未來希望的 “第八大洲”, 早在遠古時代,中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中國人的想象就已經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燈火闌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月亮的美好想象與神往,寄托的是中國人富有創造性的飛天夢想。如今,飛天已不再是夢想,2019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 “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壯美升空。 火箭騰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畫卷。從此,中國的航天事業走進了一個新的里程,中華民族的振興又開啟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興旺和平的時代里,在這個祥和美好的節日來臨之際,我更想對大家說:請珍惜家人和師長對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同學情,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吧!讓我們為親人更加幸福,祖國更加富強而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們的親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合家歡樂,幸福美滿!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秋節國旗下的講話 篇7
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0xx年)于《長安玩月詩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國人把它作為團聚的日子,人們共享天倫之樂。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十五的月亮是特別明亮的,在賞月亮的時候,親人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外面的游子,游子們也會情不自禁地思念起自己的親人。所以,中秋節又有"團圓節"之稱,可在這團圓之夜,我們還是在"異國他鄉",為了自己的明天,為了自己一生的生活而努力著。也許我們現在的努力是值得的。
現在的年輕人都特別熱衷于過洋節,比如什么感恩節,情人節,圣誕節。也許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含義,但照樣跟著別人過。其實我不反對過外國的節日,他們有好的東西我們還是可吸收的,我感覺還是要把中國的節日看主要些。因為它畢竟是我們祖國的傳統,因為它也是民族的東西,也體現我們祖國的特色,也是維系我們民族的根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也有個美麗的傳說,它們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現在的我們要通過過這些節日,了解這些節日的來源,傳承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加深對民族,民族的東西就世界的東西。
中秋又是"秋收節",春播夏種到了秋天就是收獲的日子了,人們都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笑臉。人們都在各自忙著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于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希望人們能重視,因為它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