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級國旗下講話(精選3篇)
初三年級國旗下講話 篇1
這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節約水資源刻不容緩》。
前一階段,幾乎每一天晚上的新聞聯播都在播報云南、貴州等地的嚴重旱情,災區小學的孩子們把學校發放的“愛心礦泉水”省下來,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災區人民每吃一頓飯,除去盤算好要吃的飯菜,她還要精打細算每一滴水的用途!跋床说乃粝聛硐茨槪茨樀乃粝聛砦关i!彼畬τ谖覀兊纳钫媸翘匾!
同學們,當你看到水龍頭在滴答滴答的時候,你會伸手去把它擰緊嗎?當你看到同學在玩水的時候,你會過去制止這種浪費的行為嗎?如果我們每人每一天節約1千克水,我們學校一天能節約20xx千克水,按200天上學時間計算,全校一年能節約四十萬千克水。這是一個多么可觀的數字!
關緊水龍頭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事,但它會幫你養成一個節約的好習慣,更能體現出你一份對社會的職責感。同學們,就讓我們一齊用心行動起來,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出一份力吧!
初三年級國旗下講話 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第一次升旗儀式,過完了元旦,標志著華夏神州又增添了一道年輪,標志著時代的航船乘風破浪,偉大祖國又迎來了充滿希望的一年。
孩子們,時光老人的腳步在悄悄挪移,我們不是都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覺嗎?東晉詩人陶淵明曾有過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我們也不乏這種緊迫感。我們正處于少年時期,少年時期是生命中的春天,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將成為時代洪流中搏擊風浪的勇士。生逢此時,榮幸又艱巨。讀書,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必由之路,是一切創造的基礎。認真讀書是時代的要求。我們要用勤奮和汗水夯實學業大廈的地基,用拼搏向時光索取價值,用雙手為鮮艷的五星紅旗添彩。只有這樣,才無愧于華夏子孫,才能肩負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
孩子們,我們正滿懷著希望和信心來叩響人生這扇奧妙的大門。生活是那樣豐富和廣闊,有無數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有無數險峰等待我們去攀登,有無數藍圖等待我們去描畫……在這生命的春天里,播灑下希望的種子,辛勤地耕耘吧!
初三年級國旗下講話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痹谌说男强罩,始終高懸著一輪亙古不變的中秋圓月,并化為一種厚重的寄托。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時間大多是定在農歷八月十五。年5月20日,國務院將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期,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短茣ぬ谟洝酚涊d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中秋節就有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后擴散到民間的。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盛行不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傳統節日文化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節日,特別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以中秋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記憶“活的靈魂”,是傳統文化的積淀和傳承,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文化的代表性“表情”。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審視節日的背后,中秋佳節與現代生活有機耦合,不僅給漂泊的人們了團聚的契機和理由,更映照著大家對佳節所深蘊的文化價值的認同。這是心的回歸,也是心的自信。它重千鈞、值千金,擦亮的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標識,寄托的是我們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
中秋講究團圓,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幸福美滿,是遠在他鄉親人的深切思念,是迎接金秋收獲的甜蜜憧憬。然而,中秋不只是孤寂的狂歡,也是思接千載的心靈約定;節日不只是簡單的聚會,還是品味傳統的文化盛宴。節日不僅僅意味著假日,只有激活共同記憶、引起共鳴,過節才更有韻味、更值得銘記。
立足這樣的時間節點,金樽對月、撫今追昔、共享祖國70華誕的盛景,給人的記憶最深刻、最鮮活,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傳統節日的價值意義,并使之成為民族共同的記憶和文化基因。
千百年來,一輪圓月寄托了一代代人豐富的情思,今天的我們不應只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傷春悲秋,更多地則應由家庭的團圓推而至國家的富強,希望我們能夠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汲取寶貴的力量,并轉化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堅定信念,如此,跨越時空的理念、價值標準、審美風范,自然就能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中播撒傳承、延續綿延。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在此預祝所有的老師節日快樂,桃李芬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