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通用15篇)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要到了!本周日,農歷的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它僅僅次于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為“團圓節”。
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里,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么形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為甚。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彌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為我們人類有著的共同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學校,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2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秋——我們的節日》。
秋濃了,月圓了,我們又度過了一個中秋!上個星期是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它僅僅次于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為“團圓節”。
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里,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么形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有人問我:“為何慶祝中秋?”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中秋節是我國古老悠久的傳統佳節,象征一個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種奇特而又神秘的藝術,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享受著它的繽紛,我們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們欽佩她對中國古文化的重大影響。年輕的我們,擔負著延續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歡欣鼓舞時,更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做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這么一筆豐厚的財富,是我們耗盡心血也學不完的。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后所蘊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來臨了,今天,我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為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家家賞月歡宴,呈現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團圓節哦,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隨著中秋節的即將來臨,我們偉大的祖國建國xx周年國慶節,也接踵而來,更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在我們歡慶這雙節之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業上來個雙贏,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我們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滿月的光芒,在一個又一個的夜晚,悄悄臨近。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間要慢許多,但是,同學們,不要感嘆時光的流逝,也不要將時光虛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價值所在,將時光握緊,用分分秒秒來創造充實的時光。
將目光著手書本,而不是漫畫。因為我們已經長大。
將身心專注學習,而不是玩耍。因為我們不再幼小。
時光的虛度,只會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實的學習,則會讓人領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陰也不禁放慢了腳步。
多少輪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又有多少圓月,將在不久來臨?
我們步入初中,我們漸漸成熟,我們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們可以盡情地夢想,又如何去打撈那輪美麗的明月。
“人間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挫折在所難免,面對著失敗,我們不可以被打敗。
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不要悲傷,沒有錯誤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認真分析自己的錯誤,勤勤懇懇,錯誤需要糾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學習離不開錯誤的糾正,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斷完美自己,使自己漸漸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滿月。中秋將近,同學們或許已經聞到八月桂的濃香,嘗到了月餅的可口。
中秋將近,象徵著圓滿的中秋之月,也將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許沒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月是圓滿,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樂長久存!”
祝大家節日快樂!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十二月九號,再過6個多月,~~~~年的中考就要到來,初三的同學們就要奔赴中考考場,為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做最后的拼搏.
同學們,三年前,你們懷揣著夢想走進三中校園.三年時光,一千多頁就這樣匆匆翻過.三年來,盡管你們有過失敗,有過沮喪,有過苦悶,有過彷徨,但你們始終沒有放棄,沒有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三年來,你們在一中這片沃土上播種著自己的理想,用辛勤的汗水和頑強的毅力書寫著你們的成長史.你們勤奮拼搏的精神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定格在三中的校史上,你們完全有理由為自己這充實的三年而喝彩!
同學們,即將到來的中考是對我們的智慧和實力的一次檢驗,更是我們圓夢理想的道路上必須跨躍的一道雄關.九個春夏秋冬,九年寒窗苦讀,我們銘記承受過的辛酸,我們牢記進步時的欣喜.我們都知道,笑到最后才是最美,堅持到底才能勝利.離中考還有六個月的時間,在即將踏上考場六個月的時間里,努力拼搏,奮勇爭先,為我們的母校――三中再創輝煌.
同學們,在已經過去的一千多個日子里,我們的老師和我們朝夕相處,一直陪伴我們成長.在中考即將到來的六個月時間里,初三的全體老師一定會更加耐心細致地陪伴你們,給予你們所需要的一切幫助,會用無比溫柔、無比信任的眼光目送你們無比自信、無比堅定地邁入中考考場.
初一,初二的同學們,中考離你們雖然還有一段時間,但一兩年的時間轉瞬即逝,在通往中考的路上,越到中考來臨你就越覺得時間過得太快,有太多的“來不及”――來不及復習,甚至來不及追悔,中考就來了.所以,請你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珍惜分分秒秒,腳踏實地,才不會留下遺憾.
初三的同學們,今天在這里我們全校師生為你們祝福,為你們壯行!三年的青春如花,你們無怨無悔的綻放,一路斗志昂揚!從懵懂走向成熟,從懦弱走向剛強.我相信,在高考到來的時刻,你們一定會從容面對,積極應對,用你們的沉著和冷靜,用你們的知識和智慧,在中考考場上盡情揮灑,書寫你們青春歲月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6
我校自1988年開始“國旗下演講”這項活動,至今已堅持了十多年。這期間,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社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這項活動始終受到廣大同學的歡迎,保持著良好的教育效果。“國旗下演講”的獨特魅力在哪里?本文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些探討。
一、新時期中學生的思想特點
學生進入初中后,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開始不滿足老師的說教和書本中現成的結論,開始用審視、挑剔、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除此之外,當代中學生還有以下一些新的特點。
1.思想解放,價值取向多元化
當代中學生思想活躍,思路開闊,敢說敢想,評人論事不拘一格。他們敢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求新求異,不崇拜*。這樣的思想特點是以往幾代中小學生所沒有的。
但在思想開放活躍的同時,他們的思想觀念也存在著混亂的情況。同50~60年代的中學生相比,當代中學生在人生價值、道德取向上失去了明確的、統一的標準。
在奉獻與索取、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上,大多數學生追求的是個人與社會利益的統一,無私奉獻在當代部分學生頭腦中已經淡化,甚至難以理解了。老師們反映,當代學生與過去的學生相比,生活條件優越得多,他們擁有過去幾代學生所不曾擁有的精神和物質享受,然而他們的不滿足感卻比任何時代的學生都要強。他們希望擁有一切,但不懂得要為別人作出奉獻和犧牲,對奉獻和索取的關系缺乏正確的、深層次的理解,渴望得到別人理解而不懂得體諒別人,只知道接受愛而不知道愛人,這是當前青少年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
2.求實求真,注重個人發展和現實利益
求實求真是當代中學生又一明顯的思想特點。他們更相信自己的親眼所見和親身體驗,就是對于報紙宣傳、學校教育也持審視和懷疑態度。然而,這種求實求真離開了高尚的人生理想導向時,又難免陷入追求實惠的狹隘圈子。社會觀念中經濟意識增強、人生理想趨于現實化,擇業取向偏重個人發展和經濟收入,是中學生思想變化的一個重要趨向。
3.渴望獨立,主體意識增強
當代青少年獨立意識明顯增強,這種獨立意識表現在許多方面。有人作了這樣的歸納:在思維方式上由求同轉向求新、求異;在思想觀念上,由接受灌輸轉向獨立思考、平等探討;在集體生活中,由被動追隨轉向主動參與;在審美需求上,從他擇轉向自擇;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導奉為行動指南,由聽從父母轉向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辦。值得注意的是中學生年齡尚小,他們在思想上、言論上崇尚主體的能動性,而在行動上卻有很大偏差,出現獨立意識與獨立行為的不一致。在順利時,他們的獨立意識往往表現得很充分,當遇到挫折或大是大非時,又表現出很強的軟弱性、依賴性,尤其獨生子女更是如此。與前幾代學生相比,他們的意志相對薄弱。在學生的自我評價中,承認自己性格中的弱點是意志力差的占三成多,居于首位。這種獨立意識增強、自主能力滯后的矛盾,正是中小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的具體體現。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意識到:傳統的說教、灌輸方式,要求學生“不能做什么,只能做什么,應該怎么做”的教育方式只會是事倍功半,甚至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這就要求我們的德育應該是開放的德育,是內容豐富而生動的德育,能引起學生心靈震動的教育。
二、開放的德育應讓受教育者主動參與
我們所進行的一切德育活動應該是一種開放式的德育,而不應該是封閉式的、灌輸式的、居高臨下的德育。一定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接受鍛煉,在活動中獲得體驗,在活動中接受熏陶。我校的“國旗下演講”活動也是開放德育的成功嘗試。學生自己觀察和思考、收集資料,自己寫稿自己講,能不能成功,就看你的題材、內容、演講技巧等能不能打動聽眾的心,你闡述的觀點能不能被聽眾接受。這種參與過程就是受教育的過程。既讓學生的自我表現*和參與愿望得到充分滿足和體現,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同時,每名參賽選手代表了一個集體,往往是通過選拔產生,老師和同學們都在關注和支持。從表面上看,演講是個人行為,而實質上則是集體行為,成功了是集體的成功,失敗了是集體的失敗,這就對全班學生進行了生動的集體主義教育。如果演講者的觀點能引起大家共鳴,就讓更多的人受到了教育。這比老師只靠口頭說教要求同學有集體榮譽感效果好得多。
三、題材廣泛,內容生動,貼近生活
80年代以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學校德育工作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環境和嚴峻的挑戰。面對變化和挑戰,學校德育工作現狀與客觀環境的變化不相適應的矛盾明顯地顯露出來,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達不到人們的期望。造成德育效果不如人意的原因,我認為除了德育的途徑、方法和社會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外,德育內容過度單一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而“國旗下演講”則有效地克服了這個弊端。在規定的條件下讓學生自由取材,不拘一格,各抒己見。因此,演講的題材相當豐富,來自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愛國主義題材,如《為了這片疆土》、《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不悔的選擇》等,有談人生觀、價值觀的題材,如《誠實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做人的力量》、《金錢并非“罪惡的淵藪”》、《什么是瀟灑》、《揚起理想的風帆》等;有談友情的題材,如《真情在你我身邊》;有談學習的題材,如《用進取托起明天的太陽》、《要珍惜今天》等;有談中學生熱點問題的題材,如《吃苦是一種資本》、《請表現你的才能》、《堅強些,中國的新一代》等;還有談論時事、評述新聞的,等等。這些題材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同學們不再感到內容抽象陳舊。用中學生的眼光,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評說生活中的人和事,讓同學們倍感親切、真實而生動,其效果遠遠勝過老師的說教和領導的報告。
四、同齡人的心聲更容易被同齡人認同
幾乎所有中學生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學生不愿跟老師和家長講心里話,他們總認為老師和家長不理解他們。不管你作出多大努力,真正把心里話講給家長和老師聽的學生也是不多的。這很正常,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思考問題的批判性和獨立性越來越強,有些想法,看法與家長不一致,這就是有的學生經常說的“沒有共同語言”;另一方面,由于知識水平、社會閱歷和成長經歷的不同,所處的角度不一樣,對問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肯定有較大差異。這就使得師生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難以真正溝通。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代溝”。
但是,相當多的學生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他們愿意把知心話講給對方聽。這也正常,因為他們的年齡相近,成長經歷和知識層次相似,心理活動有較多的相似性,對問題的看法接近,“共同語言”就多。因此,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許多問題,談他們的看法和想法,其教育作用遠比老師和領導的說教好得多。
在一段時間內,校內有少數學生大把花錢以顯示“瀟灑”,有的學生則以入時的打扮來顯示時髦,有的同學盲目模仿明星的裝飾、動作來顯示新潮。針對這些現象,有個叫張玉琳的*作了一次題為《什么是瀟灑》的演講,她聲情并茂地講道:
在當今的中學生中,瀟灑已成為熱門話題,而瀟灑也成為時髦的代稱,但對瀟灑的不正確認識,把我們一些同學帶入了誤區……
有的同學把大把花錢看作是瀟灑,無非是讓別人瞧一瞧:我很富有,我可以隨意花錢而不必為錢擔憂。但是,這種同學不知意識到沒有,我們花的錢是父母辛辛苦苦用勞動才換來的。我們沒有權利用父母的錢來揮霍無度充瀟灑,我們不需要這種追求虛榮的“敗家子”式的瀟灑!
有的同學把打扮入時看作是瀟灑。誠然,打扮得漂亮些,能給人以美的感受,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們一味追求外表上的漂亮,像有些人那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種瀟灑,我們更不需要!
真正的瀟灑,應該是淵博的知識、豐富的內涵、高尚的情操和高貴的品質的外在表現……
整個演講一次又一次被全校師生的熱烈掌聲打斷。這說明,這種肺腑之言既打動了她的同齡人,也被廣大教職工贊同。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感恩》。
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我們要感恩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我們一生中不可替代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當你受傷時,哭泣時,憂郁時,難過時,你可以隨時回到家里,享受父母的愛,這,便是幸福。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也是幸福。曾記得央視播過一篇感人的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著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說: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在熱播,動人的原因,不是演員當紅,而是它的感情動人心腑,不知感染了多少天下的有情人。不止為了可愛的男孩,也為了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
感恩老師,給我們前進的動力,給我們飛翔的翅膀;感恩老師,給我們指明人生的方向,給我們放眼世界的慧眼……老師的愛,有時是嚴厲的,有時是輕柔的。老師的愛,無私中透露著平凡,卻又蘊含著偉大。它像一股暖流,滲入我們的心田;像一種呼喚,幫助我們落寞的心靈找到回家的路;像一陣春風,給我們溫暖和關愛。我們的老師,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一支支粉筆是他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臺,是他們奉獻的戰常他們的幸福,是桃李滿天下,是你們喚一聲“老師,您辛苦了!”。感恩老師,用優異的成績,用可驕的成功,用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來告訴老師,“老師,我能行”。
其實感恩很簡單——幸福時,感恩朋友;快樂時,感恩痛苦;堅強時,感恩淚水;成功時,感恩失敗。感恩不一定非要大恩大德,感恩有時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發現美好并欣賞美的道德情操。在生活中,我們應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讓生活更加美好,讓生命更有意義!
謝謝大家!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xx班的,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于積累、善于反思。
我們都知道,學生時代特別是高中時期是一生最苦最累的階段。清晨,步履匆忙趕到教室晨讀的是我們;白天,拼搏題海、奮筆疾書的是我們;晚上,挑燈夜戰、克難攻堅的仍是我們。為了解答一道難題,我們會急得抓耳撓腮,甚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學習上不去,各方面的壓力便隨之而來,真可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題消得人憔悴。然而父母的囑托和老師的期望讓我們身無退路,惟有執著前行。期中考試,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未來的成功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在走向未來的路上我們又會犯錯,則需要我們不斷地反思。積累反思多了,方可以厚積薄發。荀子在《勸學》一文中提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談及反思,他又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可見,積累與反思對學習的重要性。
文科的學習需要積累。英語以詞匯為先,從聽力到閱讀,從完形到語法,直至書面表達,如果詞匯量不夠,高分便是妄談。詞匯是英語學習這座金字塔的基座,中國最有名的英語輔導機構新東方,為了強化學員的基本功訓練,要求學員將《牛津英語大字典》反復背誦六七遍,可見詞匯的積累是有多么重要。語文更應如此,如果沒有由淺至深的海量閱讀,沒有厚重的文學知識作為基礎,我們如何能脫口而出連珠的妙語,如何能一揮而就精彩的美文!我們倡導的經典閱讀,要求我們不能僅僅止步于桃園三結義或是過五關斬六將這些引人入勝的情節,更應該深層探究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內涵、個性特征、流派風格及文學成就背后的緣由。
同理,理科的學習更需要積累。數、理、化靠的不僅僅是智力和天賦,更需要一定的訓練題量作保證!記得每年各省市高考狀元在被詢問學習方法時,幾乎所有的回答都離不開一個練字。基礎題做了不下于多少遍,各類題型、各種方法都有涉獵。這樣積累的成果便是當你看到某一道題目時,它所有的知識點會快速一一清晰地呈現在你的腦海中。
積累是可貴的,積累是艱難的。積累決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時幾天的起早貪黑,而是長期一貫的執著堅持。司馬遷為了寫《史記》而廣泛閱讀,上自夏商周的典籍,下至西漢盛世文獻資料,都是他研究的對象。他不僅讀萬卷書,更是行萬里路,游歷山川,廣聞博識,為撰寫《史記》積累了許多鮮活的素材。因為有了十四年的積累,所以才創造了詩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奇跡。司馬遷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們有遠大的志向就應該堅持學習,堅持積累,用每天一點的收獲來換取未來的成功!為了追求卓越我們奮力前行,有時不免會摔跤跌倒,在努力爬起來的同時我們應該反思做錯了什么,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儒學大師孔子的三省吾身成為引導后人反躬自省的千古名言,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向世人揭示思考的魅力,美國現代教育家波斯納的成功=經驗+反思概括了教育成功的真諦。可見,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逐漸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我們學校行政樓一樓大廳黑板上的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讓反思成為一種文化啟迪我們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高三年級各班教室的外墻上,都張貼著四月考試后的反思和總結,警省著各位勇士梳理得失,輕裝前行。
同學們,讓我們真正理解積累與反思的深刻哲理吧!相信我們有了這種良好的習慣,不斷地積累、沉淀,不斷地反思、總結,必定會讓我們快速地成熟、強大,高考必定會取得好成績,成功必定會屬于我們!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三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三月,是活力四射的季節;三月,是生命萌發的月份。3月12日,我們將遇見一個充滿綠色氣息的節日。同學們,你們明白是什么節日嗎?沒錯,就是植樹節。
校園里所播種下的每一抹綠色,早已蘇醒為我們帶來春天的擁抱。在春天的擁抱里,我望見綜合樓內的臘梅樹上開滿黃色小花,我望見綜合樓西面的桂花樹們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我望見沉睡了一整個冬天的草坪蓄滿了嫩綠的小芽;我望見靜謐了一整個冬天的山茶花綻開了鮮艷的紅色。
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是我們的精神寄托。松樹教會我們正直、樸素、堅強;白楊樹教會我們不屈不撓、力爭上游;銀杏樹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柳樹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能夠美化環境。不同品種的樹木各具不形態、色彩、芳香。隨季節更替而五彩繽紛,香韻異呈;有了樹木的襯托,我們的校園更加靈動,更有生氣。
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能維護生態平衡。樹木能夠影響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綠樹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帶給我們呼吸所需的氧氣。它還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吸收粉塵,降低噪音。
我們校園樹木品種眾多。有日本早櫻、香樟樹、無患子、紅楓、含笑樹、桂花樹、銀杏樹、香泡樹、臘梅、紫藤、白玉蘭、海棠花、紫薇。它們與同學們一齊成長,染綠了整個校園。
同學們,雖然在植樹節中,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這個校園,為這座城市增添一顆小樹苗,但是我們卻能用我們自己的力量為校園綠化出一份自己的力!
讓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綠色禮貌觀念,自覺關心生活環境狀況。
2.愛護校園綠化,愛護花草樹木,對破壞綠化的行為敢于說不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亂扔果皮紙屑,伸出你的小手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一只廢塑料袋。
4.倡導禮貌,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衛生,語言禮貌,行為規范。
那些濃密的綠色是在沉淀了整整一個冬天的徹寒,才得以擁抱秀麗的春天。讓我們把學習中的每一天都當成植樹節,把該播種的綠色,努力地播種好吧。
風吟處,春暖花開,綠意盎然。同學們,讓我們一齊播種綠色吧!即使人小力微,也能擁抱春天,擁抱期望!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演講之前我想推薦大家去聽《蝸牛》這首歌曲,它被收入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之列。我推薦的理由不單單是因為這首歌是流行的曲調,更多的則是它的歌詞意蘊上進,折射著現實的崎嶇,追尋夢想的人生。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載著」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小小的天留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那么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
《最動聽的那首歌叫執著》
1.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探討著人生的意義,結論無非如同《再回首》的歌詞: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追尋,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是最真。可論當今來講,這些也未免太超然了——一生反復執著的追尋,就怎只有平淡是真的結論?
2.的確。論現實這平淡最真不就成了自甘平庸,自碌無為嗎?仿佛成了當年莊子那無望的《逍遙記》,論現實只叫“執著”!
3.對我們學生而言,是什么使我們豐富的校園生活漸褪了繽紛的色彩呢?又是什么使我們真實的熔漿凝固,不再有來自內心深處的熱血沸騰?是我們不知道夢想的象牙塔?還是我們太年輕?我們對生活究竟有多少正確的感受?生活究竟給過我們多少真正的重荷與不平呢?
4.只因在當代的社會,學生即被以過高的期望,只因為我們不能正確的認識社會。稚嫩的心靈曾也想有所作為,但卻不知道從何做起,在各種誘惑面前遠離本真狀態,被泥沙懼下的時代大潮裹挾著四處飄流。當疲憊地走過十幾個三百六十五天里,才發現留在身后的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5.不再回頭的不僅只是古老的辰光,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著,中學我們有幸擁有著這幾年,但多少人的這幾年早已不在,更還有多少人為了擁有這而禁錮了記憶的童貞。同樣的是我們,那些夢寐以求的大學傾注了許許多多的牟子里時時刻刻流露著我們的期待,只希望我們通過考大學的路生活得更好,人生更有意義。
6.『人生的意義就只能如此嗎?這樣子不就都成了復制品嗎?可我們不得不被這個社會玩弄,我們可是要生存的。是知道父母們不能養我們一輩子的,我們同樣也不忍心,因而不得不為生存打拼!』(可刪,批判性太強,這段可重新來過)
7.但我們不能就只為這樣而浪費了這唯有的一輩子,我們活著就是要讓自己覺得有意思,活出人生的根本,實現其自身價值,這便是人生意義。
8.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遍布沼澤,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復,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掙扎摸索,卻不見光明的曙光;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純潔的靈魂在污噩的荒坡里找不到存放的凈土——試問,我們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的去做讓自我人生更有意義的事兒呢!
9.而是最能感受自己生活的人。生活的本質不是追求名利浮華,不是在于生命的長短,更不是不是在于可有可無的得與失,而是活著能感受到人存在的真實意義。
10.在瞬息的時間里我們雖無法改變生活的初衷,但那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那就讓我們如同背著殼兒的蝸牛,像它一樣一步一步的蠕動前行著,堅強而執著的去創造更豐富更有味道的人生。
11.不管經歷多少艱辛,路多么漫長崎嶇,我們始終以“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精神去探索;海浪多么洶涌,我們始終以“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膽戰胸襟去挑戰生活的荊棘海浪。我相信我們終究會在“路漫漫其修遠兮”時見到點燃生命的曙光。讓自己得以嘗到生命更有意義的那顆酸甜交加的葡萄。
12.讓我們為自己點燃希望,得以照亮人生勝利的曙光;讓我們為自己寫首歌,一首屬于自己最動聽的執著,以執著譜寫著人生的五步曲。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1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又是一年清明時。
昨天,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清明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同時它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掃墓、追思親人的日子。
一、掃墓篇
新中國誕生后,清明節又被賦予了一個特殊和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 在祖國危難的時候,先烈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在清明節到來之際,人們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著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
那我們新一代的少年該怎樣用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的虛無,我想我們要愛國、我們要學習先烈的精神,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學習、愛校、遵紀守法等等一些小事情,小細節上。
二、追思親人篇
大教育家孔子說對待長輩的態度應該是“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意思就是說,父母活著的時候,兒女要按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后,兒女要按禮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這就是孝道。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們養大,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和汗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更應該孝敬父母。那么怎么做才是孝敬父母呢?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體現在細節處。我想,大家首先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生活自理,學習自己負責,主動與父母交流溝通。對父母有禮貌,上學、放學,都同父母打招呼,以免他們掛念。
2、父母下班回家,能迎上前去,主動幫忙接東西。
3、能聽父母的話,接受勸告,不任性、不頂嘴,有事征求父母的意見,遇事與父母商量,做錯了事主動認錯,取得諒解。
4、體貼父母,能主動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擦桌、拖地、盛飯、收拾碗筷等等,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使父母歡心。
5、父母生病時,能細心照顧,端水送藥。吃東西時,能先想著父母。
6、能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買東西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不亂花零錢,少吃零食。
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想大家一定都能做到。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12
今天是11月9日——世界消防日。20xx年前的今天,我國公安部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消防日”。
11月9日的月日數與火警電話號碼119相同。而在這一天前后,正值風干物燥、火災多發之際,全國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冬季防火工作。
我們回望祖國120xx年來的風雨歷程,火災演繹出的那一幕幕悲劇,讓人難以忘懷。
1938年11月12日,一場大火將長沙這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付之一炬,長沙成了一片焦土。
1977年2月28日,新疆農墾61團禮堂因小孩燃放火炮引起大火,當場燒死694人,傷161人。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大火吞噬了三百多人的生命,其中有288人是十歲左右的學生。
……………………….
這些數據,深深觸動了我們的心靈。時隔多年,我們仿佛仍能透過歲月的年輪,看到熊熊燃燒的大火,聽到人們撕心裂肺的喊叫。那些搖曳的火光即使在多年后的今天,仍扣擊著我們的心扉。20xx年央視大樓起火,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元的事實再次敲響了預防火災的警鐘。
縱觀這些奪走無數生命的火災事故,有幾起不是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消防安全操作規程釀成的惡果呢?消防安全知識的貧乏,消防安全意識的淡薄總是能讓我們受到一次次血的教訓。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將目光定位到自己身上,從平常的學習、生活細節入手,注意消防安全,防止消防事故的發生。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不帶火柴、打火機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校園。
2、 自覺愛護校園內的各種消防設施。教室走廊通道的消防栓、滅火器等是撲救火災的重要工具,必須處于“常備不懈”的狀態。如果發現損壞消防設備的行為,應立即上前制止或報告老師。
3、養成離開教室隨手關閉電源的好習慣。不要在無人的時候讓教室里的電燈、電視、空調、飲水機、投影儀等處于工作狀態。
4、積極創建文明宿舍,住校生不得在校園內擅自使用電器設備。
5、增強消防意識、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常識,遇到突發情況學會逃生自救。 “遠離火災,創建和諧校園”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老師們、同學們,消防安全,從我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關愛生命,關注消防安全,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為生命護航,揚安全之帆!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13
轉眼間,我們已進入了春風暖人的三月份了,大家知道三月份有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是什么嗎?它就是三八婦女節,是我們的媽媽、奶奶、外婆和所有女老師的節日!
母愛,是送給嬰兒甜甜的吻,是清晨路上的幾句叮嚀,是眼角兩旁的一條皺紋,是秋風吹散的一縷白發„„
師愛,是潤物無聲教會我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是不辭勞苦幫助我們揚起理想風帆的桅桿,是無微不至撥開我們心靈陰霾的春風„„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接受了太多的關愛,作為孩子,作為學生,有沒有想好為媽媽、長輩和老師做些什么呢?
為此,我向全校的同學們發出如下倡議,把祝福化作行動:
低年級的小同學們,可以和媽媽、老師共度一個“綠色”的婦女節。
不買賀卡、不送鮮花和禮物,積極發揮創意、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為媽媽、奶奶、外婆、老師等等在節日里送上真摯的祝福。
給她們行個標準的隊禮;親手制作的一張充滿真情與溫馨的賀卡;用彩筆給她們畫幅畫;為她們捶捶背„„
高年級的同學們,與媽媽、老師共度一個“實在”的婦女節。
將尊敬之心和尊重她們的勞動成果聯系起來,結合常規訓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謝恩師,感謝母親:聽好一節課;做一次優秀工整的作業;把教室、家里,整理得整整齊齊„„寫一封信或是發一封郵件,和媽媽、老師說說心里話,把誤會通過溝通解除掉,把感激之情表達出來„„
當然,不僅僅是“三八”婦女節這一天應該做這些事情,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時時處處感激每一個愛你的人。讓我們在接受愛的同時,學會關愛,學會付出,學會給予,懂得孝順,懂得體諒長輩的良苦用心,懂得珍惜這無價的真情!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14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早春三月,草長鶯飛,冬天的寒意還未褪盡,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向我們走來,春風吹綠了枝頭上的嫩芽,吹綠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動了我們的熱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在這播種綠色的時節,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永遠的繼承。
近代中國最早提出來要植樹造林愛護環境的是孫中山老先生,他非常重視中國林業的建設,并呼吁大家一起植樹造林保護環境。后來為了緬懷孫中山偉大成就和先進的思想,1979年2月23日,我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以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去世的日子為中國的植樹節,以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值此植樹節到來之際,做為學業繁重的中學生,時間可能不允許我們親自栽種多少棵樹、澆灌多少顆苗,但是我們也非無事可做。俗話說:“栽樹容易、成活則難”,我們雖不能栽樹,但是我們若能愛樹、護苗、惜綠,豈不是做了跟栽樹同樣有意義的事嗎?
所以,我提倡大家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珍愛周圍的一山一水,規范自己的一舉一動。不隨意踩踏花壇、不隨便踐踏綠地、不順手攀枝折綠、不隨意浪費紙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等,為我們的地球家園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或許這些微不足道到的事情看起來并不能改變什么,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們每個人從現在開始將綠色行動落實到生活中去,我們的校園、家園就會越來越美麗。作為將來新時代的接班人,定能為祖國的綠水青山多出份力。總有一天,呼吸新鮮空氣不會成為“奢望”,藍天白云也不再會是“夢想”。
中秋節演講稿國旗下演講稿 篇15
親愛的同學,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話題是《學會感恩》。“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深知美好生活的彌足珍貴;“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讓我們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讓我們勿忘老師的無私奉獻;光陰可以流逝,時代可以變遷,讓我們永遠揮之不去的是同窗和摯友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那相互幫助相互激勵的美好日子。古人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讓我們都來學會感恩,以行動感恩。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責任。常懷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有人說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都應當懷有感恩之心。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美德。
學會感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社會對我們的關愛、感激祖國對我們的呵護、感激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感時代之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老師為我們導航、感激學校對我們的辛勤培育——感學校之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父母給我們生命、感激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感父母之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與同學朝夕相處的日子、感激同學對我們的幫助——感同學之恩。
行動感恩,就是希望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做起,來珍惜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因此,我們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作為學生,首先要勤奮刻苦,學業有成,從而有能力報答父母、社會和國家。
2、提倡節儉。學生是依靠父母給予經濟來源的消費階層,應體諒父母的艱辛,尊重父母的勞動,不亂花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關心體貼父母,并試著主動理解父母。生活中難免與父母有一定的代溝,當意見有分歧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常說感恩的話,勤做孝敬的事。
4、珍愛老師的勞動成果,專心聽課,認真作業,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的諄諄教導。
5、珍惜自己和同學相處的每分每秒,不要因為自己的魯莽和任性給對方造成傷害。
6、關注弱勢群體、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用一顆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社會,感恩時代。
當然,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這些,只是想通過做好身邊的每件小事來喚醒大家的愛心、善良與社會責任感。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把“感恩”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