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精選23篇)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
9月16日上午,xx大學20xx級本科生開學典禮在松江校區教育會堂舉行。校黨委書記姜鋒、副書記李月松、王靜,副校長馮慶華、周承,總會計師林學雷等學校領導出席儀式。儀式由校黨委副書記李月松主持。
開學典禮在全場莊嚴的奏唱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20xx級新生代表、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黃佳陳同學首先代表全體新生登臺發言。他首先感謝了為他們的成長付出艱辛勞動的父母和老師,并表達了對進入上外開始大學學習的美好憧憬。他號召全體新生在中外優秀文化知識的學習中,更多思考關注當下中國社會現狀,勇敢追求真知和夢想。
老生代表、20xx年度“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國際教育學院王思杰同學代表全體上外學生發言。她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圍繞“上大學,究竟為了什么”和“在大學,我們究竟要學什么”與新生分享了自己對大學學習生活的理解。她認為,上大學,不是為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不是為了一份豐厚的薪酬,更不是為了一個徒有的虛名,而“只為紙尖能留下一縷墨香”。”她說,“大學本身就是人學,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為人,提高自身修養的天堂。”作為上外學子,要像圖文旁即將綻放的桂花一樣,具有骨氣和修養,活得精彩與問心無愧。
隨后,東方語學院院長程彤教授代表全校教師表達了對新生的誠摯歡迎。他特別指出上外在持續加大國際化辦學力度的背景下迎來了20xx級新生,同學們將獲得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機會,為學生施展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希望,同學們可以以“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為指引,以青春歲月換得良好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在大學中獲得真摯的友情和健康的體魄,讓上外成為同學們內心深處的精神家園,而老師們會為這個家園的建設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最后,姜鋒書記發表了真摯而富于激情的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對20xx級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以自身經歷為例,勉勵同學們學會獨自遠行、獨立生活。他說,大學時代是美好的,但大學的路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他希望同學們從遵守紅綠燈、理好垃圾桶、管好錢袋子等點滴小事做起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春回大地,生機勃勃!喜慶、祥和的新春佳節伴隨著短暫的寒假生活已經過去,我們滿懷著新的希望迎來了生機勃勃的20xx年的春天。在此,我代表學校向全校師生拜個晚年,祝愿老師們、同學們新年快樂,幸福安康!
回首過去的一年,學校乘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的東風,以深化課程改革、強化教育管理、打造一流隊伍為目標,進一步提升學校硬軟件水平,創教育教學品牌和特色。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區教育局進行的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中,連續20xx年取得區綜合評估教學質量初、高中優秀校的榮譽稱號。學校還被評為天津市實施《中小學日常行為規范》示范學校、西青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優秀達標單位、西青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西青區普教系統德育先進集體、西青區中小學法制教育先進學校、天津市西青區265農村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實踐基地、西青區學校衛生工作先進集體,西青區教育系統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等,……這一個個榮譽記錄著學校的發展和進步,凝聚著全校師生的心血,代表著我們過去一年的努力、奉獻與拼搏。
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這是一個尋常的開始,校園依舊,班級依舊,同學依舊;但這又是一個非同尋常的開始,我們承擔的任務是相當繁重的。在新學期里,三月份天津市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要在我校召開,屆時我們要迎接來自天津市18個區縣的教育行政領導的參觀以及教育同行到我校觀摩課堂教學并且同臺獻藝;高三、初三畢業班的同學,將迎來高考和中考的沖刺,實現自己的夢想;高中和初中非畢業班的同學,也將準備天津市學業水平考試,為今后的升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本學期將是一個繁忙、緊張的學期。比起以往任何時候,我們更需要增強的是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因此,學校殷切希望全體師生更加團結、更加合作,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以求實創新的態度和自強達志的精神,與時俱進,奮力開拓,把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好、做實。因此本學期,我們也將繼續強化教育,強化管理,加強對學生的愛校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安全教育等,進一步凈化校園環境,努力打造文明和諧校園,同時大力抓好校風、教風、學風的建設,抓好教學過程的管理,進一步提高我校辦學的整體實力。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播種希望的季節,我們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嚴格的學校管理,務實的教育教學質量,良好的社會聲譽,去追求我們的目標,實現我們的愿望。
最后,祝老師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健康快樂!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3
8月31日上午,北京郵電大學20xx級本科生開學典禮在宏福校區運動場隆重舉行。校黨委書記王亞杰,校長喬建永,副校長任曉敏、趙紀寧、溫向明,校黨委副書記曲昭偉、董晞,副校長郭軍、李杰,宏福集團總裁劉洋以及學校相關部門和各學院的領導出席了開學典禮。開學典禮由副校長郭軍主持。
開學典禮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馬克思主義學院裴曉軍老師首先代表全體教師發言。他從學習仍然是大學生活的主要任務出發,希望同學們學會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不畏困難,傳承北郵人的精氣神,找到自我實現的途徑,開拓發現問題的眼界,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校學生會主席楊德東同學代表全體在校生發言,他以相聚、學習、筑夢在北郵與全體新生分享了體會,并希望同學們不忘初心的同時,更要與時俱進,用滿滿的正能量筑起自己心中的夢。國際學院劉金昊同學代表全體20xx級新生發言,他從傳承北郵精神的責任出發與全體新生共勉,并表示將不畏艱難險阻,腳踏實地,用智慧、勇氣和永不服輸的年輕的心,向著每一座山峰勇敢攀登。
開學典禮上,校長喬建永教授發表了題為“走進北郵,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主題演講。喬校長對同學們成為北京郵電大學大家庭中的一員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向陪伴同學們成長的父母、老師和親友致以了崇高的敬意。喬校長在演講中從“在知識的沃土里汲取養分,成為快樂的大學生;在智慧的殿堂中勤學思辨,成為堅守夢想的大學生;在廣闊的知識天地里搏擊長空,成為勇于創新的大學生;在偉大的時代潮流中不負使命,成為奮進向上的大學生”四個方面,向全體20xx級本科生提出了希望,愿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勇于實踐創新,不忘初心,不負使命,走進大學的青春歲月,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后,喬校長希望每一位20xx級本科生,銘記“厚德博學、敬業樂群”的校訓,發揚“團結 勤奮 嚴謹 創新”的校風,用激情與活力、辛勤與汗水,譜寫無悔青春;用更好的自己,創造北郵更好的未來!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4
20xx級各位新同學:
歡迎你們!大家好嗎?
剛聽了前面學生代表、老師代表,特別是陳來院長的講話,我想總結一下,首先中南大學是一所什么樣的大學呢?你們的學哥學姐們戲稱為“左家垅職業技術學校”、“皇家男子職業學校”,也有人曾認為是在武漢的民辦學校。現在大家知道了,中南大學是在長沙的一所還有點歷史和文化的國立大學。例如,我們的湘雅,比協和還早20xx年,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和庚子賠款幫助建立的。據說,在協和老禮堂上還掛著湘雅贈送的匾,湘雅還是清華學堂的股東,不過,這兩點還有待你們進一步考證。我們中南大學的本部,是由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先生在抗日戰爭時親自選址建立的,是老清華中學的舊址。今天在座的也有來自北京清華附中的優秀學生饒東寧同學,你大概沒想到這兒是你中學母校的舊址吧?如果你有時間到岳麓山下散步,說不定還能找到刻有清華字樣的石碑,找到一定要告訴我,因為那是文物。
同學們,你們來到中南大學,懷抱著各種各樣的夢想,你們今后可能是、政府高官、將軍、科學家、企業家、教師、警察、醫生、法官、律師,或者像我這樣,成為一名普通的大學校長。但是,你們準備怎樣度過你們的大學生活,為今后的夢想打好基礎呢?
剛才徐海老師要你們學柯南當學霸,這是提高你們的智商;也有人說,要學會交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這是提高你們的情商。在大學,這些都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正確的人生價值判斷和選擇,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良知、有擔當、有責任的人!
怎樣才能學會正確的人生價值判斷和選擇呢?這就需要你們在中南這個大熔爐里,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認真思考和積極行動。只有思考和行動,才能把知識變成力量。
如何思考呢?我認為根本的三個原則是:一要以人為本、與人為善,二要基于事實根據,三要有理性和邏輯。任何的表揚、批判、創造,都應該基于上述三個原則。
如何行動呢?我想也有三個原則:一個是道德,一個是法律,還有一個是創新。我們應該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內創造性地行動。
你們可以上房揭瓦,但不可以違規違法;可以喝點小酒、談談戀愛,但不可以道德敗壞;可以偶爾上上網玩玩游戲,但不可以影響舍友休息;可以學得輕松一點、全面一點,但千萬不要補考、不要掛科、不要作弊,更不許不尊重老師!
同學們,大學的生活是絢麗多彩的。在你們前進的道路上,我相信,會有很多美麗的邂逅和成功在等待你們,但是也會有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你們有的時候會迷茫、會困惑,也會沮喪。沒有關系,請你們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在你們成長的過程中,學校一定會和你們在一起!廣大教師員工、學哥學姐們也一定和你們在一起!我和書記的辦公室都在本部一辦2樓,如果有什么困難和問題,歡迎你們隨時來找我們,我們可以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能幫助解決的問題我們一定盡全力解決。
什么是中南大學?你們要花很長的時間去體會。但是,我要告訴你們,中南大學是一所你們上了絕不會后悔的大學,是一所和你們共同成長的大學,也是一所讓你們辛苦但快樂的大學。
同學們,讓我們不忘初心,為了祖國、為了家庭、為了人民、為了你們的事業和夢想、為了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一起努力,好嗎!讓我們一起加油!加油!再加油!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5
各位同學、各位領導: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許校長給我這么崇高的榮譽,談一談我在北大的體會。
可以說,北大是改變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北大,肯定就沒有我的今天。北大給我留下了一連串美好的回憶,大概也留下了一連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間,在挫折、掙扎和進步中間,最后找到了自我,開始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能做一點事情。
學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還記得我們班有一個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樓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夠引起女生的注意,結果后來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還記得我自己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幫著女生扛包。后來我發現那個女生有男朋友,我就問她為什么還要讓我扛包,她說為了讓男朋友休息一下。我也記得剛進北大的時候我不會講普通話,全班同學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互相介紹,我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番,結果我們的班長站起來跟我說:"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講日語?"我后來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拿著收音機在北大的樹林中模仿廣播臺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話還依然講得不好。
人的進步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有很多事情特別讓人感動。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天輪流推著輪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每當我推著輪椅的時候,我心中就充滿了對朱光潛教授的崇拜,一種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學看書最多的領域是美學。因為他寫了一本《西方美學史》,是我進大學以后讀的第二本書。
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為第一本是這樣來的,我進北大以后走進宿舍,我有個同學已經在宿舍。那個同學躺在床上看一本書,叫做《第三帝國的興亡》。所以我就問了他一句話,我說:"在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嗎?"他把書從眼睛上拿開,看了我一眼,沒理我,繼續讀他的書。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進了北大不僅僅是來學專業的,要讀大量大量的書。你才能夠有資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學生。所以我在北大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而且讀了三遍。后來我就去找這個同學,我說:"咱們聊聊《第三帝國的興亡》",他說:"我已經忘了。"
我也記得我的導師李賦寧教授,原來是北大英語系的主任,他給我們上《新概念英語》第四冊的時候,每次都把板書寫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麗。永遠都是從黑板的左上角寫起,等到下課鈴響起的時候,剛好寫到右下角結束。我還記得我的英國文學史的老師羅經國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導致考試不及格。我找到羅教授說:"這門課如果我不及格就畢不了業。",羅教授說:"我可以給你一個及格的分數,但是請你記住了,未來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給你分數的事業。"所以,北大老師的寬容、學識、奔放、自由,讓我們真正能夠成為北大的學生,真正能夠得到北大的精神。當我聽說許智宏校長對學生唱《隱形的翅膀》的時候,我打開視頻,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我覺得北大的校長就應該是這樣的。
我記得自己在北大的時候有很多的苦悶。一是普通話不好,第二英語水平一塌糊涂。盡管我高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圣地,覺得永遠夠不著。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試時我的高考分數超過了北大錄取分數線七分,我終于下定決心咬牙切齒填了"北京大學"四個字。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人比我分數高,我認為自己是不會被錄取的。沒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師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但是實際上我的英語水平很差,在農村既不會聽也不會說,只會背語法和單詞。我們班分班的時候,五十個同學分成三個班,因為我的英語考試分數不錯,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個月以后,我就被調到了C班。C班叫做"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
我也記得自己進北大以前連《紅樓夢》都沒有讀過,所以看到同學們一本一本書在讀,我拼命地追趕。結果我在大學差不多讀了八百多本書,用了五年時間。但是依然沒有趕超上我那些同學。我記得我的班長王強是一個書癖,現在他也在新東方,是新東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長。他每次買書我就跟著他去,當時北大給我們每個月發二十多塊錢生活費,王強有個癖好就是把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買書的錢絕不動用來買飯票。如果他沒有飯菜票了就到處借,借不到就到處偷。后來我發現他這個習慣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費一份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飯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班的同學當時在北大,真是屬于讀書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們班當時非常地活躍,光詩人就出了好幾個。后來挺有名的一個詩人叫西川,真名叫劉軍,就是我們班的。我還記得我們班開風氣之先,當時是北大的優秀集體,但是有一個晚上大家玩得高興了,結果跳起了貼面舞,第二個禮拜被教育部通報批評了。那個時候跳舞是必須跳得很正規的,男女生稍微靠近一點就認為違反風紀。所以你們現在比我們當初要更加幸福一點。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園里面走,我們如果當時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園里面走,一定會被扔到海里,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點以后再在校園里面走。
我也記得我們班五十個同學,剛好是二十五個男生二十五個女生,我聽到這個比例以后當時就非常的興奮,我覺得大家就應該是一個配一個。沒想到女生們都看上了那些外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男生。像我這樣外表不怎么樣,內心充滿豐富感情、未來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
我記得我奮斗了整整兩年希望能在成績上趕上我的同學,但是就像剛才呂植老師說的,你盡管在中學高考可能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極高的同學,也是各個省的狀元或者說第二名。所以,在北大追趕同學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盡管我每天幾乎都要比別的同學多學一兩個小時,但是到了大學二年級結束的時候我的成績依然排在班內最后幾名。非常勤奮又非常郁悶,也沒有女生來愛我安慰我。這導致的結果是,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這個病叫做傳染性侵潤肺結核。當時我就暈了,因為當時我正在讀《紅樓夢》,正好讀到林黛玉因為肺結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我還以為我的生命從此結束,后來北大醫院的醫生告訴我現在這種病能夠治好,但是需要在醫院里住一年。我在醫院里住了一年,苦悶了一年,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六百多首詩歌,可惜一首詩歌都沒有出版過。從此以后我就跟寫詩結上了緣,但是我這個人有豐富的情感,但是沒有優美的文筆,所以終于沒有成為詩人。后來我感到非常的慶幸,因為我發現真正成為詩人的人后來都出事了。我們跟當時還不太出名的詩人海子在一起寫過詩。后來他寫過一首優美的詩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每一個同學大概都能背。后來當我聽說他臥軌自殺的時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從此以后,我放下筆,再也不寫詩了。
記得我在北大的時候,到大學四年級畢業時,我的成績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幾名。但是,當時我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我知道我在聰明上比不過我的同學,但是我有一種能力,就是持續不斷的努力。所以在我們班的畢業典禮上我說了這么一段話,到現在我的同學還能記得,我說:"大家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是我們班的落后同學。但是我想讓同學們放心,我決不放棄。你們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們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我對他們說: "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八十歲以后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
有一個故事說,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了上去。我們這兒有很多雄鷹式的人物,很多同學學習不需要太努力就能達到高峰。很多同學后來可能很輕松地就能在北大畢業以后進入哈佛、耶魯、牛津、劍橋這樣的名牌大學繼續深造。有很多同學身上充滿了天賦,不需要學習就有這樣的才能,比如說我剛才提到的我的班長王強,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到任何一個地方,聽任何一句話,聽一遍模仿出來的絕對不會兩樣。所以他在北大廣播站當播音員當了整整四年。我每天聽著他的聲音,心頭咬牙切齒充滿仇恨。所以,有天賦的人就像雄鷹。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種動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頂端。那就是蝸牛。蝸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從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年、兩年。在金字塔頂端,人們確實找到了蝸牛的痕跡。我相信蝸牛絕對不會一帆風順地爬上去,一定會掉下來、再爬、掉下來、再爬。但是,同學們所要知道的是,蝸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頂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獲的成就,跟雄鷹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也許我們在座的同學有的是雄鷹,有的是蝸牛。我在北大的時候,包括到今天為止,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只蝸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許還沒有爬到金字塔的頂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給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動的日子。
我常常跟同學們說,如果我們的生命不為自己留下一些讓自己熱淚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過的。我們很多同學憑著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絕不是你們學習的終點,而是你們生命的起點。在一歲到十八歲的歲月中間,你聽老師的話、聽父母的話,現在你真正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我們必須為自己創造一些讓自己感動的日子,你才能夠感動別人。我們這兒有富裕家庭來的,也有貧困家庭來的,我們生命的起點由不得你選擇出生在富裕家庭還是貧困家庭,如果你生在貧困家庭,你不能說老爸給我收回去,我不想在這里待著。但是我們生命的終點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我們所有在座的同學過去都走得很好,已經在十八歲的年齡走到了很多中國孩子的前面去,因為北大是中國的驕傲,也可以說是世界的驕傲。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著你從此大功告成,并不意味著你未來的路也能走好,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該怎么走,成為了每一個同學都要思考的問題。就本人而言,我覺得只要有兩樣東西在心中,我們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一樣叫做理想。我從小就有一種感覺,希望穿越地平線走向遠方,我把它叫做"穿越地平線的渴望"。也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氣不斷地高考。當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樣。比如我有一個鄰居,非常的有名,是我終生的榜樣,他的名字叫徐霞客。當然,是五百年前的鄰居。但是他確實是我的鄰居,江蘇江陰的,我也是江蘇江陰的。因為崇拜徐霞客,直接導致我在高考的時候地理成績考了九十七分。也是徐霞客給我帶來了穿越地平線的這種感覺,所以我也下定決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國,我就要走遍世界。而我現在正在實現自己這一夢想。所以,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學們,你終將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這個過程要有艱苦奮斗、忍受挫折和失敗的能力,要不斷地把自己的心胸擴大,才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
第二樣東西叫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的事情,要有和別人分享的姿態,要有愿意為別人服務的精神。有良心的人會從你具體的生活中間做的事情體現出來,而且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對你未來的生命產生影響。我來講兩個小故事,講完我就結束我的講話,已經占用了很長的時間。
第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企業家和我講起他大學時候的一個故事,他們班有一個同學,家庭比較富有,每個禮拜都會帶六個蘋果到學校來。宿舍里的同學以為是一人一個,結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個。盡管蘋果是他的,不給你也不能搶,但是從此同學留下一個印象,就是這個孩子太自私。后來這個企業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個吃蘋果的同學還沒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這個企業家的隊伍里來。但后來大家一商量,說不能讓他加盟,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大學的時候他從來沒有體現過分享精神。所以,對同學們來說在大學時代的第一個要點,你得跟同學們分享你所擁有的東西,感情、思想、財富,哪怕是一個蘋果也可以分成六瓣大家一起吃。因為你要知道,這樣做你將來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遠不會是白白付出的。
我再來講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當學生的時候,我一直比較具備為同學服務的精神。我這個人成績一直不怎么樣,但我從小就熱愛勞動,我希望通過勤奮的勞動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的注意,所以我從小學一年級就一直打掃教室衛生。到了北大以后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這一打掃就打掃了四年。所以我們宿舍從來沒排過衛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著宿舍的水壺去給同學打水,把它當作一種體育鍛煉。大家看我打水習慣了,最后還產生這樣一種情況,有的時候我忘了打水,同學就說"俞敏洪怎么還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覺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虧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是一起同學,互相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同學們一定認為我這件事情白做了。又過了十年,到了xx年年底的時候新東方做到了一定規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結果就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去尋找我的那些同學,他們在大學的時候都是我生命的榜樣,包括剛才講到的王強老師等。我為了誘惑他們回來還帶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國非常大方地花錢,想讓他們知道在中國也能賺錢。我想大概這樣就能讓他們回來。后來他們回來了,但是給了我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他們說:"俞敏洪,我們回去是沖著你過去為我們打了四年水。"他們說:"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所以讓我們一起回中國,共同干新東方吧。"才有了新東方的今天。
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學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偉大的人生。
最后,我代表全體老校友向在座的三千多位新生表一個心意,我代表全體老校友和新東方把兩百萬人民幣捐給許校長,為在座同學們的學習、活動和成長提供一點幫助。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6
9月7日,華東師范大學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分別在閔行校區東田徑場、中山北路校區體育館舉行,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8900名新生將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開學典禮上,校長陳群首先代表學校、全校師生和校友對全體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祝賀大家成為華東師大這個和諧、友愛、進取大家庭的新成員。
以20xx級碩士新生向婧怡同學曾在云南楚雄彝族山區支教為例,陳群希望每一名新生都能夠從容自信、踏實努力地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作為校長和學長,陳群向全體新生闡釋了師大內斂踏實的獨特氣質、自由浪漫的人文氣息、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以及不斷追求更高學術卓越和更大社會貢獻的辦學理想。對于大學生活,陳群用了“美好、辛苦、責任”三個關鍵詞表達了對全體新生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大家能夠主動融入學校,不畏艱辛,和老師同學一起去創造和享受美好充實的大學生活;希望大家不僅能夠承擔起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在和老師同學的朝夕相處中學會理解別人、為他人著想,而且能夠承擔起“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這一華東師大人的責任。
作為教師代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數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談勝利,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政濤分別在開學典禮上發言。“即使進入最好的大學,也不等于你會自動成為棟梁之才”,談勝利建議新生要調整好心態,做好大學乃至人生的規劃;要始終把學習作為第一要務,善于進行研究性學習;不要停止求知的腳步、不要怕吃苦,要敢于做一個對祖國和社會有擔當的人。李政濤在發言中與新生分享了自己克服口吃、自我磨練的經歷,并從“做誰的學生”、“做什么樣的學生”、“怎么成為這樣的學生”三個角度探討了“學生”一詞的內涵,希望大家能夠堅持自我磨練的精神。
中國語言文學系20xx級碩士研究生周文波、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xx級博士生丁雪辰,與新生分享了他們在師大學習生活的體會和感受。周文波用充滿詩意、哲理的語言介紹了他眼中的師大和大學生活,建議新生在大學期間學會自主思考、勇于認識自己,不厭于平凡、不怯于挑戰。“華東師大是一個可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證明自我價值的黃金殿堂”,丁雪辰希望新生能夠在華東師大追求自己的理想、堅守高尚的心靈、保持簡樸的生活,努力成為學院和學校的驕傲。
作為新生代表,商學院20xx級本科生張弛、軟件學院20xx級本科生尤豪謙在開學典禮上發言。張弛表示,大學是一個包容萬象的地方,希望自己和所有新生一起努力,使大學的四年時光成為人生中一段不可磨滅、精彩而充滿激情的青春年華。尤豪謙則表示,大學對于新生來說是人生的一次轉折,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也需要肩負更多的責任與使命,“給夢想裝上堅持的程序,就是永動機。”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xx大學全體任課教師向20xx秋季入學的新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帶著希望,帶著憧憬,懷著激動,懷著興奮,你們步入了新的校園。
即將面對你們的,是陌生的校園環境,全新的教學模式,超越傳統的課程內容,時刻都伴隨左右的就業壓力與工學矛盾。三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此刻留給你們的時間已不到三年。迅速的適應校園環境、轉變思維方式、適應教學模式是時間對你們的苛刻要求。
x大學全體任課教師將把你們看做自己的朋友,為你們預備下無盡的勇氣、毅力和犧牲。我們將秉承博愛之精神,為你們搭建起遮風擋雨的脊梁,為你們鋪設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希望通過我的發言可以使在座的各位新生朋友們感受到電大老師們的這份真情,這份執著。
說了這么多其實是說了一個關于愛的問題。愛字上的一“丿”是風,下邊三點是雨,中間的凸寶蓋是老師為你們搭起的一道遮風擋雨的脊梁,老師們弓著腰,姿勢很難看,也很累,因為下邊是你們,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老師的朋友。繁體字的愛下邊有個心字,心有多大,愛就有多大。因此我在愛前加了個大——博愛。希望你們離開時能以博愛之精神回饋社會。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一個問題。
下面一個問題,有點難,有點長,有點考驗大家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判斷力,我盡量說的簡單點。那就是希望各位同學們,在刻苦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自我修養,完善人格建構,增進理論水平。利用一切可也利用的時間,多讀書、多看報,不游戲,少睡覺。希望在你們離開之時,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扎根于你們的意志里,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真實的存在,它會使你們變得堅忍,它會讓你們創造歷史,它會引領你們走過所有艱難而偉大的時刻,它就是根植于不斷積累的信仰。可能下邊有人在笑了!
信仰的缺失,源自于哲學上的無知。難題來了!不能發現和承認事物客觀存在的歷史必然性是哲學的無知。不能處理事物客觀存在的歷史必然性是哲學上的幼稚。后果是什么呢?哲學上的幼稚,必然導致行為上的愚蠢;哲學上的迷失,必然導致文化上的卑賤,卑賤者無信仰。所以要重建信仰!
信仰重建首要在于道統,道統無外乎天理人性。天理人性需要周延(判斷本身直接或間接地對其主項(或謂項)的全部外延作了斷定的,就稱這個判斷的主項(或謂項)是周延的,反之不周延)。可周延者,即是信仰。信仰需要形式,形式就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共享主義的集合。可能在座的各位同學中有些人對此不屑一顧,可能有些人對此嗤之以鼻,但很少有人去追溯社會主義的起源。
很少有人知道猶太人反抗羅馬人壓迫形成的思維邏輯和行為邏輯被一個叫上帝的先知和他的一群秘書們整理成為《圣經》,傳播于全球。十八世紀在歐洲以農業為主體的君主制德國面對完成工業化的大英帝國和正在工業化的法蘭西帝國的嚴峻挑戰,誕生了康德和黑格爾等大批德國思想家,他們形而上學的再詮釋了《圣經》的思維邏輯和行為邏輯,后發展的德國迅速崛起!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基于階級主體性的再詮釋,使辯證哲學更進一步,它的傳播使落后的被殖民國家迅速崛起!歷史的看德國的古典哲學和《圣經》一樣,都強調后發展者權利存在的客觀性、合理性、必然性,并注意到了多元性、同一性的時間和空間均衡問題。結論是社會主義信仰是落后民族、落后國家、落后群體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思想動力,后發展者急需信仰。你們覺得它過時了嗎?不,它正在進行當中!中國依然落后!好!為什么說這么多?
在座的各位同學們,請仔細想一想,你們中的大多數,在你們的同齡人中是不是后發展者,在社會中是不是后發展者?什么樣的信仰適合你們呢?是盲從于先發展者的狼理論和厚黑學呢?還是選擇后發展者的社會主義?在你們中間還有人夢想著做“很狼的一代”嗎?根本沒有資格!不要幻想,不要做愚蠢的舉動!不要為先發展者的理論去背書!不要在文化上自甘為奴!徹底的解放是發自于靈魂的深處,大智慧只能是出自于自身的良知,我想社會主義信仰更適合你們——不知道大家聽懂了沒有?在座的各位同學們!
如果你們今天聽懂了我上邊一段的描述,社會主義信仰就是那種無形的力量!有了它,絕望會離你遠去,希望會向你招手。有了它,貧窮不再卑賤,富有不再高貴。有了它,懦弱會變得堅強,堅強會進化為勇敢。有了它,失敗只是過程,成功才是開始。
當你們有幸帶著它,從這里畢業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為你們的未來而驕傲,因為你們最終會為這里創造歷史。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最后一個問題,重建信仰問題。有了適合主體性的信仰,道德才有根基,有了根基的道德才能催生出積極的思想,有了積極的思想你們才會刻苦學習和努力工作,造福社會!
最后我想用釋迦摩尼的一段話結束我今天的發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尤其在看見別人打小抄的時候,一定要想起這句話!開個玩笑!
希望同學們在這里度過緊張而愉快的已經不到四年的好時光!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8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到底怎么學?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你們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要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這個導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親戚、朋友或同學,等等。因此,在嚴格的意義上,真正的“自學成才”并不存在。韓愈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與此對應,對于學生,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和“釋惑”。
你們都會歸屬于某個專業學科,因此你們當然將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可以認為是學生的“受業”。
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a. n. whitehead)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學教育,他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給學生某些學科專業的一部分知識,而古代書苑中的哲學家給弟子傳授的是智慧。”當時,愛因斯坦(a. einstein)也以他的切身體驗呼吁:“僅僅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通過專業知識的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諧的人格。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道德的有深切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反觀當前,由于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學校設定的教學內容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即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
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在內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比例已逐年下降,而且已經降到很低了。換言之,你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并不一定是跟你學的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
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比如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培訓所”。
因此,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你們來到復旦當然要認真地學習足夠的專業知識,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也是卑微的。恰如愛因斯坦一貫的認為,純粹的專業技能學習并不保證你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將扼殺相關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的精神基礎。”
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作為復旦的學生,更重要的是“悟道”。
何為“道”?“形而上者謂之道。”
“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
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道同時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
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未來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一點執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開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外在表現。我曾經多次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只重視一些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么它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追求積極而嚴肅的價值過程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自我價值系統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在甚至于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去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有可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把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永遠置于他在物理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上。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與專業課程改革,使整個教學體系體現出一種對價值的追求。雖然,這些課程就這類問題也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我們至少能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它啟示人們如何使得這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為這個仍然充滿種種困難和困惑的現實世界中不至于迷失,并為它提供希望和理性。
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才能夠更具有使命感,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在今年教師節的講話中指出,“教師的第一要務是‘傳道’”,而這個“道”就是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悟道”,就是去追求、踐行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系統。
“道”還是一種智慧。
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就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造新知識的方法;它包含了一套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我們常說的學習“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而“智力”則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的“器”而已。
就知識的獲取而言,在今天的網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moocs)等各類網絡視頻課程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認為,在網絡教育的時代,大學的教師將淪為只是一個“節目主持人”。甚至,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傳統的大學教育將面臨生死存亡的挑戰。
其實,這種擔憂并非新鮮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就指出:“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在,除了圖書館以外,我們有了更多的途徑來獲取信息。
如果大學只是起到課堂的知識傳授,即“授業”的作用,學生也只是“受業”,上述擔憂不無道理。因此,羅素提醒“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自己領悟知識。”其實,自古教書育人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成熟,人格更獨立。唯有人格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涵就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就是“悟道”。
“悟道”就是要獲取智慧。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說“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
首先,網絡和軟件能夠做什么?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且學生在學習這類知識的成效能夠非常定量、精確地來進行考核時,那么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一種網絡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授的能力,只有好的教授才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上論壇無法完整復制現實的討論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系和各種對話的豐富性。除非在網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的嫻熟技巧,有能力以散文的形式重現復雜的思想和體驗。這個要求是太高了。
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貫穿于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微妙的互動關系中,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將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制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達,人畢竟是人。學生會對課堂和書院里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他與他人的實時接觸進行思考,機器無法復制。而恰恰就是這些,將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
因此,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顯得更為重要。在現代技術的挑戰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回歸,回歸到古代的教育理念,即,從注重“知識的傳授”回歸到更加注重“智慧的傳授”,也是中國古人說的“傳道”。而也能讓學生在大學里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還必須持續地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若沒有感覺到思想的力量,那是因為思想的貧乏。只有經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期感到迷惑的問題。曾經有人說過,“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
當然,“思”更是思想。我們經常人云亦云地說,“這個世紀確實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要強調,僅僅“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道德知識,無論其屬于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一樣都是“雙刃劍”。它們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禍害人類,甚至于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于全人類的未來命運,我們更需要“思想”和“智慧”,即,我們更需要中國人所謂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我們要思考人類的“大道”,也要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學科中的“學科之道”。
人類近兩個世紀的巨大發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紀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們的思想。由于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成功,人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思考所依據的思想,大多尚未突破中世紀的思想家們的成就。因此,我更希望在新世紀里,將“知識的時代”轉化為“思想的時代”,即成為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我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濟、軍事,但沒有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它就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它至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侏儒’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類重大而又復雜的挑戰。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
復旦的先賢們為我們選擇的校訓十分深刻,我認為它是對傳道、授業和解惑的一種具體詮釋。所以我最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中提到,復旦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在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如果這樣去做了,那么自己內心,以及與自然、與他人和社會都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仁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學習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呢?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快樂學習的說法,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么樂就會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么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且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
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9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非常高興能在這里見到大家,歡迎各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在此我代表全體教師承諾,將恪盡為人師者在“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中的職責,以自己的全部知識和熱情助推每一位同學的成長成才,不辜負“半國英才聚清華”的重托,并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也向同學們學習,與大家共同進步。
看到大家,我不由想起十五年前自己參加開學典禮時,初入清華園的激動;想起作為輔導員迎來上一個五字班時,他們意氣風發的笑臉;更想起在參加招生宣傳的過程中,聽到的很多同學,也包括今天在座的一些同學,向我講述的他們的清華夢,以及當時他們眼中閃耀的光芒。正如錄取通知書上所寫的,“清華,是你一生的驕傲”。夢圓清華,是對大家過去幾年中追求卓越、不懈努力的最好褒獎。這一刻你有理由為自己而驕傲,并得到我們最衷心的祝賀。
一個夢想的達成,也意味著另一個更遠大征程的啟航。如何由一名清華大學的新生,真正成長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人”,是大家需要用未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回答的問題。這里我有兩點體會與大家交流。
第一,是積極面對挫折的挑戰,并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你可能正在憧憬著大學生活很多美好的第一次,但也將會和另外一些第一次不期而遇。你可能第一次遇到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的狀況,第一次發現“學霸”的稱號似乎正在離開自己,第一次身邊有這么多明明可以靠智商吃飯,卻偏偏還那么努力的小伙伴,自己好像在哪方面都比不上他們,甚至,你可能會遭遇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及格。如何應對這些不如意甚至挫折,是你很快將要面臨的考驗,并很有可能成為決定你的大學生活是走向新的輝煌還是最終陷于沉淪的分水嶺。
同學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當這些挫折真正來臨時,無須恐慌,這幾乎是每一個清華人必須經歷的一課;也不必沮喪,它其實向你指明了突破原有極限,再次得到跨越式提升的方向;更不要一蹶不振、就此甘于平庸,而應始終以“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自勉,不忘追求卓越的初心。所謂“卓越”,并不簡單等同于成績或排名,最重要的是不畏懼任何困難、競爭和挫敗,竭盡全部心智和努力,不斷超越自我。只要做到這點,你就始終可以像今天這樣,坦然并自豪的為自己喝彩。同時,在戰術層面上,也提醒大家有意識的去體會大學階段知識和教學的特點,盡快形成新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特別是希望大家能勇于求助,善于發問。每一位老師都將盡自己所能幫助大家。
第二,是樹立明確的目標,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朱熹說過“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清華的同學需要避免的恰恰是善于記書、精義,卻忽視了志在何方。如果說今年六月之前你的目標聚焦于高考,那么身處清華之后,又應該為了什么目標而學習,為了什么理想而努力?這絕不是什么遙遠甚至虛無的問題。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尤其是通過你自己的深入思考后自主選擇的目標,才能真正成為推動你主動學習、深入鉆研、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而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的抱負和擔當外,還需要注意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由此明晰自己的人生規劃。
今年寒假我和高中母校的學弟學妹們交流,他們問我在清華最自豪的一件事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清華求學期間根據自己的思考做出了一系列選擇,并最終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大一學年末專業分流,我從有悠久歷史的土木工程系,來到了成立不久的建設管理系;大四又選擇了房地產經濟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完成了從工學到管理學再到經濟學的轉變;20xx年博士畢業時,房地產已經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行業,我卻選擇以學術研究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立志于為這個紛繁復雜的市場增加理性的力量。這些選擇在當時看來都有點“非主流”,但每一次我都堅信這不僅是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也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也正因為此,才能在努力的過程中始終甘之如飴。至于社會上討論的所謂“熱門”專業等等,我覺得反而不必看得太重。無論哪個專業,我們瞄準的都是其中最頂尖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這就決定了任何一個領域都有足夠的空間成為我們的舞臺。清華人應當有這樣的眼界和自信。
同學們,精彩紛呈的大學生活已經向大家拉開帷幕,清華園提供的無限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探索。期盼著大家以初為清華人的自豪作為新的起點,在挫折中成長,追求理想不斷前行。今天,你因為成為清華的一員,而擁有一生的驕傲;明天,相信也終將因為自己卓越的成就和杰出的貢獻,而成為清華的驕傲!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0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在這里為20xx級的本科新生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首先,我謹代表學校以及全體師生員工,向新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嘔心瀝血哺育你們健康成長的父母親人和中學老師表示最誠摯的祝賀!
同學們,你們今天走進的這座校園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每年都有一批像你們一樣,來自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國的最優秀的精英學子加入進來,傳承著北大優秀的傳統和深厚的學術積淀,令古老的燕園永葆青春;更有一代又一代北大人走出象牙塔,把母校科學民主、追求真理的種子傳播開去,發揚光大。
北京大學是一塊圣地。她誕生于民族危亡、內憂外患的危難之秋。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綜合國立大學,自建校之日起,北大就被賦予了變法維新、強國富民的歷史使命。在她120xx年的歷史長卷中每一頁都寫滿了北大人前仆后繼,為謀求民族獨立、國家解放和人民富強所做的不懈求索和拼搏。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在中國傳播的最初陣地。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一大批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都曾在這里學習或工作過。無論是“一二.九”運動回蕩在紅樓的振臂疾呼——“北大,起來!”,還是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無論是文革結束后的思想解放,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北大的命運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在中華民族謀求獨立和解放、振興與發展的艱難歷程中,北京大學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北京大學是一座崇高的學術殿堂。這里成長著中國幾代最優秀的學者,他們中間有我們的老校長嚴復、蔡元培、馬寅初先生;哲學大師馮友蘭、張岱年先生;我國近代物理學的先驅,楊振寧和李政道先生的恩師吳大猷先生,還有王竹溪、周培源先生等。當然還有現在仍活躍在學術前沿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等等。據不完全統計,我校校友和教師中涌現出了400多位兩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中鄧稼先、郭永懷、周光召、于敏、朱光亞等12位科學家是北大校友。新人口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百萬次電子數字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等一大批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科技成果在這里誕生。自20xx年我國設立國家科技獎以來,北大共獲得20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均位列全國高校之首。在六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有三位是北大的教師或校友,他們是我校的王選院士、中科院的黃昆院士和吳文俊院士。
北大更是莘莘學子的樂土。我校文理醫并重,學科門類齊全,綜合學科優勢明顯;這里有亞洲規模最大的高校圖書館。目前,圖書館老館改造工程已經竣工,過幾天學校將舉行儀式,啟動圖書館老館的使用,屆時圖書館將擁有5000多個座位;我校有良好的教學和試驗條件,規劃中新教學大樓已經啟動;這里大師云集,精英薈萃,人文氣息濃郁、學術氣氛活躍;未名湖的波光塔影、勺海的荷塘垂柳、燕南園的曲徑幽深,無不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北大的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在冊的學生社團有上百個,其中山鷹社、愛心社等學生社團已發展成為北大的品牌社團,其影響力已經走向社會。北大是一所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大學,國際交流活動十分活躍,僅今年上半年就有6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蒞臨北大;北大已經與世界各地的20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級交流合作關系,斯坦福大學分校、北大-耶魯暑期學校、北大-歐盟奧地利暑期學校等眾多學生交流項目,為同學們參與國際交流、拓展國際視野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20xx年在北大百年校慶典禮上,當時的在致詞中說,中國需要建設若干所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隨后,在國家和社會的支持下,北大啟動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即“985工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全校師生員工都在為這一偉大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工作,在座的同學們應該為能夠親身參與其中而感到自豪。
同學們,從此刻起,你們將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北大人”,正如謝冕先生在《永遠的校園》中寫到的:“一旦佩上北大校微,每個人頓時便有被選擇的莊嚴感……因為這里是一塊圣地。從上個世紀末葉到如今,近百年間中國社會的痛苦和追求,都在這里得到集聚和呈現。”百年北大所形成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將在你們身上傳承下去,并被賦予嶄新的內涵。“北大人”這個光輝的名字,不僅代表著智慧和才華,更代表著時代先鋒的責任和追求卓越的信念。此時此刻,當你們即將掀開人生的嶄新一頁的時候,作為校長我對你們提出幾點希望:
第一,當年蔡元培老校長就曾經提出“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北大之所以成為北大,就是因為北大人這種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始終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為己任。在新的歷史時期,北大人的使命在于傳播真知,啟迪智慧,繁榮學術,服務社會。希望在座的同學們能夠把業務學習與崇高理想結合起來,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把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結合起來。
第二,北大具有兼容并包、學問至上的優良傳統。今天的北大,文理醫并重,在跨學科和前沿交叉學科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大學的學習不僅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識,更在于培養一種獨立思考的精神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速度更快,希望同學們珍惜在北大的四年學習時光,充分利用好北大良好的教學和科研資源,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本功,擁有廣闊的知識面,訓練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而且要培養強烈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為你們將來適應社會變革,不斷自我完善,進行終身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第三,求真求知與人生修養并重是我校的一貫傳統,希望大家不僅要注重知識養料的汲取,而且要重視錘煉自己的品格,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充分利用北大學科齊全、思想活躍、校園文化豐富多彩的優勢,善于吸收人類社會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大家不僅要謙虛謹慎,學會求知;更要戒驕戒躁,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第四,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一名大學生了,大學和中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段,希望同學們能夠注重培養幾個方面的能力:包括正確地認識自我和自我定位的能力;心理上的自我調節,以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同學們,下一個滿月就是中秋節了,我想大部分同學今年將不能與父母親人共度佳節,這也許是你們第一次離開家鄉,離開父母的呵護,獨自面對一個嶄新的環境。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不過你們并不孤單,這里有和藹可親的老師,熱情開朗的師兄師姐們,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盡快熟悉新環境,融入到新的集體中。
同學們,從你們背著行囊,告別家人,踏進北大校門的那一刻起,你們就已經成為這所百年名校的嶄新一員,你的生命中將永久地烙下北大的印記,從此你將享受這印記帶給你的榮耀和成就感,與此同時,你更將承擔它帶給你的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感。同學們,四年的時光并沒有你們想象的那樣漫長,希望你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志存高遠,奮發圖強,胸懷國家,心系人民,為創造北大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做出無愧于時代與歷史的貢獻!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1
20xx級新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站在這里,我最糾結的是,作為教師代表,一位年長者的說教很可能讓你們覺得無趣,恨不得以“葛優躺”的姿勢,延緩即將到來的軍訓。我深知,幾分鐘的致辭,很容易落入雞湯文與成功學的窠臼,你們的小宇宙或許已然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我不想進行靈魂安利,但是靈魂安利在蔓延,比如每年九月初開學,就會有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廣為傳播:“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在我看來,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依然是精英教育的思維,與平民的現實相去甚遠。
面對你們,我很自然會緬懷青春,以及與青春相關的一切,比如春天,比如愛情,比如生命力,比如瘋狂、感性、浪漫、激切、迷茫、率真、單純等等。這些都是青春的基因,你逃無可逃,為什么要抗拒呢?只有照單全收,方有成長的喜悅,這不就是成就感嗎?
所以我歌唱所有的青春,比如50年代王蒙先生在《青春萬歲》中的序詩: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
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我也不止一次地吟誦80年代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毫無疑問,青春是人生最華彩的樂章,是天地最無私的賜予,她是《詩經》《楚辭》中的香草美人,她是唐詩宋詞里的離愁別緒,她是徐志摩眼中的彩虹,她是林徽因的人間四月天。青春是穿越時空的美麗,于是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說,“青年,無論如何,是沉睡著的睡美人”。我覺得這也是閱讀中國90后的正確打開方式。
此刻,我的思緒從“沉睡著的睡美人”漂移到“葛優躺”,然后來到了最近網絡最歡樂的砍柴和放羊的故事: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據說,請放棄你的無效社交是這個段子的正確解讀,而別樣的解讀仍然在持續發酵。這讓我聯想到一則禪宗故事——
一位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些什么?”
老和尚說:“砍柴、挑水、做飯。”
行者問:“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說:“砍柴、挑水、做飯。”
面對一樣的答案,行者不禁產生了疑問:“那何謂得道?”
老和尚回答說:“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飯即做飯。”
禪意盎然的故事,對于互聯網的“原住民”你們來說,自然是別有會心。因為互聯網鼓勵我們蜻蜓點水般地從多種信息來源中廣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我們變得對掃描和略讀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是,我們正在喪失的卻是專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這是互聯網的問題,也是青春的問題。互聯網帶來的去中心化、游戲化、扁平化、碎片化、民主化;青春的浮躁、急迫、三心二意、瞻前顧后、貪多務得等等也會妨礙我們健康成長和“得道”。老子《道德經》里說:“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圣人總是執著地追求一個方面,為天下人思考最普遍的理論準則,有舍才有得,無為而無不為,這是道家的生活姿態。對于精力旺盛的你們來說,在大學學習階段,在進行人生規劃時,可以再三玩味這則禪宗故事。
很遺憾的是,我還是落入雞湯文與成功學的窠臼。好吧,讓我們喚醒內心的洪荒之力,吹響青春的集結號,我們繼續讀詩,把海子的詩歌讀完: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 每一座山 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2
親愛的20xx級新生同學們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見證2541名本科生、4029名研究生成為北京師范大學大家庭中新的一員。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同時,我也要借此機會,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4天前,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世界目光聚焦中國,全國人民倍感振奮。這兩天,一些新同學在朋友圈里也分享著對祖國富強、民族振興的驕傲與自豪。“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在你們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之際,我希望你們把這份驕傲與自豪轉化為實現青春夢、中國夢的強大動力,主動擔當起北師大學子應當承擔起的崇高使命。
同學們,北師大是一所有著光榮傳統的百年學府,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將為你們擔當時代使命提供豐厚的滋養。北師大的前身是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20xx年來,學校始終以教育興邦為使命,與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文化啟蒙和愛國熱潮中發揮了重要的先鋒隊作用。
120xx年來,學校始終秉承“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培養了30多萬名畢業生,涌現出眾多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史學家、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們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創新,做出了卓越貢獻。我相信,一代又一代北師大人傳承的“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一定會融入你們的文化血脈,成為你們成長道路上的精神坐標。
同學們,北師大也是一所有著輝煌成就的百年學府,她雄厚的辦學實力將為你們擔當時代使命創造有利的條件。近年來,學校發展非常迅速,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去年教師節前夕,到我校視察,高度肯定了我校的辦學思路和重要貢獻,也對師生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勉勵廣大師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這個“四有”標準,不僅是對老師的要求,也是對所有同學們的要求。大家只有始終堅定愛國進步的理想信念,懷抱誠信質樸的道德情操,堅持求真創新的治學風范,堅守兼濟天下的仁者情懷,才能真正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重任。
在這里,我就“勇于擔當,無負使命”給同學們提四點希望。
一是要擔當起作為大學生、研究生的責任和使命。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同學們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進入北師大后,還應繼續擔負起學生的使命,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立志成才。我校今年的優秀畢業生古麗加汗?艾買提,入校伊始就立志做一名中學歷史教師。為了克服作為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困難,她每天堅持讀古文、練習普通話,對著鏡子模擬講課。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鍛煉,她自學了手語和盲文課程,課余時間泡在圖書館讀書,寒假也留在學校學習和參加課外實踐。就是憑著這樣不懈的努力,她不僅圓了自己的教師夢,還被評為“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登上《大學生》雜志的封面,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青春榜樣。習來校與師生代表座談時,古麗加汗作為唯一的學生代表向匯報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夸贊她漢語講得好,并鼓勵她“一定要好好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希望同學們都能像古麗加汗那樣,繼承北師大腳踏實地、追求卓越的優良學風,通過主動學習、科學探究和社會實踐,培養獨立的科學思維和批判精神,開闊國際視野,增長社會閱歷,努力成長為學識淵博、素質全面的棟梁之材。
二是要擔當起作為北師大人的責任和使命。北師大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蘊含著學與行的統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彰顯了學識與品德并重,理想與實踐并重的精神。校訓的題寫者是我校已故的著名教育家、國學大師啟功先生。昨天,我和劉書記剛剛參加了由我校參與拍攝的電影《啟功》的首映禮,啟功先生之所以為世人所敬仰,正是因為他所言所行集中體現了北師大人“盛德勵耘,上善樂育”的獨特氣質。他在北師大從教60余年,為研究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通過潛心研究,創新書法字體結構方式,創造出獨特的“啟體”。他還積極支持北師大的青年教師和莘莘學子潛心向學,利用暑假時間創作了大量書畫作品進行義賣,將籌集到的巨額資金,全部捐給學校設立獎助學基金,并用恩師陳垣先生“勵耘書屋”的“勵耘”二字為這個獎項命名,激勵全校師生勵精圖治、勤奮耕耘。20xx年來,“勵耘獎”已經成為北師大特有的文化符號。明天晚上,我們將召開“啟功教師獎”頒獎大會,面向全國重獎在縣及縣級以下地區基礎教育一線、從教滿30年的優秀教師,相信它也一定會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希望同學們都能傳承啟功精神,修身立德,砥礪耕耘,心系學校,感念師恩,幫助同學,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棟梁之材。
三是要擔當起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責任。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大潮中,創新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創新驅動發展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中占據著核心位置。同學們要承擔時代的使命,就應該在未來幾年中特別注重自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北師大有著很好的創新基礎和創新氛圍。去年,我校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20xx級博士生趙天成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運用先進的極地地區衛星遙感技術,及時制作30余份衛星海冰云圖,為“雪龍”號脫困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持。此外,他還參加了北極黃河站的科學考察活動,攜帶我國最新研制的無人機航測設備,完成了對北極新奧爾松地區的首次無人機考察,成為極地科學強國道路上的先鋒。據他的同學說,趙天成同學在學習中有一股鉆勁兒,總是不斷尋找更新更好的研究方法,這使他具備了承擔更重要使命的能力。希望同學們都能像趙天成同學那樣,秉持創新的理念,探尋創新的方法,投身創新的實踐,努力成長為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棟梁之材。
四是要擔當起作為中華兒女的使命與責任。在我校學生宿舍區有一座“三一八殉難烈士紀念碑”,紀念的是劉和珍等三位北師大烈士,她們在愛國請愿運動中面對槍口,挺身而出,壯烈犧牲。魯迅先生在著名的《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寫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確,劉和珍等北師大學子,在民族危亡之際,無所畏懼、奮起抗爭,發時代先聲、為生民立命,展現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家國情懷。這種精神也一直在北師大傳承至今。每年,我校都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到基層、到農村、到企業去感受社情、體驗民情,也在志愿服務中砥礪品格、增長才干。我校師生公益組織“四環游戲小組”,多年如一日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學前教育志愿服務,該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社區支持流動兒童教育項目試點”。希望同學們都能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將個人志趣融入國家、社會的理想中,將所學所長轉化成為國家、為社會、為民眾服務的行動,努力成長為無私無畏、甘于奉獻的棟梁之材。
同學們,從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來看,我們的國家、民族在經歷鴉片戰爭以來一個多世紀的積貧積弱、任人欺凌、任人宰割之后,重新撥正了航向、蓄足了能量、找回了自信,正在復興之路上加速挺進。作為百年知名學府的北師大學子,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你們每人應當肩負怎樣的使命?這是大家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時任北師大校董會董事長的梁啟超先生為畢業生題詞“無負今日”,勉勵大家珍惜時間,勇于承擔歷史使命。希望同學們珍惜這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敏于修身、勤于鉆研、勇于創新、善于實踐,無負時代對你們的重托,為實現同學們的成才夢、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京師風范、世界一流大學的師大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奮斗!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未來幾年學習期間,身體健康、學習科研工作順利、生活快樂幸福!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3
今天是新一學年的開始。歡迎各位來到哈佛。大家都是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成長背景與生活環境也各有不同。在此,我想重申哈佛的辦學理念和目標。
每當新生到校的時候,我常常會提起,哈佛是個多么多元化的大學,它可能是學生所生活過的最多元化的集體之一。來自不同種族、民族、國家的人們匯聚于此,他們政治觀念可能各不相同,性別觀與身份認同也各有差異。我們認為,這種不同是哈佛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你是大學新生,還是滿懷抱負的研究生,還是教職員工,都能從哈佛的這種教育中受益。
今年,哈佛的錄取政策遭到了質疑,這更是對我們根本原則,對哈佛多元化的努力提出的挑戰。在這一學年內,我們會積極應對質疑,向其他的聲音證明多元化的重要之處。
然而哈佛的努力還不止于此。我們不僅要為哈佛所招收的優秀學子提供多元化的環境,更要讓每個人都有一種歸屬感。“我就是哈佛的代表,就是哈佛的一部分”,我希望每個學子都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光有多樣性還不夠,歸屬感、包容性也很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哈佛要做的還有很多。我們知道,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充斥著不平等、不公正,這些無形之中對每個人的生活都產生了影響,對于哈佛也是一樣。
因此,當我們規劃未來、迎接挑戰之際,建立一個真正包容的集體非常重要,這項任務也十分艱巨。剛剛入學的新生中,有很多人對于周圍同學的文化、國家并不了解,你們彼此對對方也各有期待。因此,大家可能會擔心,如果嘗試著和不同的人交流,能否得到理解,還是會被忽視、無視?如何讓哈佛成為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了解的集體,而非冷漠忽視?如何消除隱性歧視并從中吸取教訓?如何能消除一些歧視性或者針對性的語言?如何才能讓大家以治學般的嚴謹態度探詢、理解人與人的差異?
這個暑假,我和JimRyan院長談及了這些情況,他表示,我們應該努力成為“包容的傾聽者”。我對此非常認同,這也是一個真正的學者應該具有的品質。大學言論自由——每個人都有權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在你們未來的大學四年內,這種言論自由可能無形中會因言語不當而帶來傷害。這些言語也許本來是一番好意,卻因為誤解曲解而事與愿違。然而這些都是哈佛在努力推動多元化中無法避免的過程。這一點我們會繼續堅持,在應對指控的法庭上、在日后的公眾交流中、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應該堅持這一點。
用心聆聽,更包容地聆聽,不要怕犯錯,不要擔心,勇于嘗試,努力包容。讓我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來賓、各位同學、各位家長: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翻開歷史的一頁新篇章。
南科大是國家教改的綜合試驗校。教育部,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們“總結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經驗,辦一所高水平的體制創新的研究型大學。”
新辦這樣一所大學是深圳市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是香港科大和許多國際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更是我國高教改革和回答錢學森之問的必要探索。它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高度認同,也受到全體深圳人民的熱烈企盼。
雖然南科大要迅速地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但是改革的目的就是克服困難,不斷進取。在過去三十年改革的歷程中,深圳精神就是“敢闖”。南科大把“自主招生”、“自授文憑”作為教改先行先試的內容,在大家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們邁出了自主招生的第一步,今天的典禮標志著第一期教改實驗班正式起動。
南科大的教改實驗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大學能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才有真正的辦學自主權,才能推進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這是我國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
目前南科大只有45位學生,和差不多同樣多的教職員工,但是她像初生的嬰兒,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南科大將探索如何回歸大學的辦學自主權,為我國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探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已經制定并上報了“南方科大管理暫行辦法”和“南方科大理事會章程”,一旦批準,我們將“依法治校”,不再以行政權力治校。
南科大的校風和文化,一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我們要用開放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心,獻身于對真理的追求。在我們的校園里,誰掌握真理就聽誰的;每個人都憑自己的知識,能力和貢獻受到尊重,而不是靠他的權力和級別;二是“以學生為本”,因為任何學校辦學是否成功,歸根結底是看她培養的學生對社會的貢獻。在今年的“兩會”上,一些政協委員就建議,南科大不要只培養科學家和工程師,也要培養一些未來的大學校長和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南科大不僅要向學生們傳授一流的知識,而且要幫助同學們培養起健全的人格,以及好奇心,興趣,想象力,直覺和洞察力這些創新人才必需的能力,也要培養批判和獨立思考能力,不僅僅要獲得這種能力,更要運用這最可寶貴的能力來確立自我。
同志們,同學們,承載著全國人民,特別是深圳人民厚望的南科大今天啟航。在中國高教改革中,南科大邁出的一小步,將是我國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我們熱烈歡迎有理想的同學們參加第一期教改實驗班!你和我們一起度過的四年時光,必將成為你終生驕傲的經歷和人生寶貴的財富!
衷心感謝所有支持,關心和幫助南科大的領導,朋友和家長!特別要感謝招商銀行馬蔚華行長和羅堅,王加中和郭繼東先生,你們給南科大的捐贈是在引領社會文化!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5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很榮幸和全體師生員工一起,歡迎你們加入清華大學——期待你們用蓬勃朝氣,激蕩水木清華的人文日新;見證你們以青春夢想,砥礪百年學府的自強不息。
和去年一樣,我在給新生的邀請信中希望大家獨自來報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現場,看到很多同學都是自己帶著行李來的。新疆的再木然·烏斯曼同學一個人坐了40多個小時的火車;廣西柳州也有四個同學,說服父母,結伴而行。在這里,我要向你們開始學會走向獨立表示贊賞和敬意。
同學們,你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此時此刻,你們或許仍沉浸在旅途的興奮和成功的喜悅之中,或許還在為終于擺脫應試教育的文山題海而如釋重負; 當然,你們更多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訴你們,大學迎接你們的不僅有夢想、榮譽、激情和浪漫,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經歷挫折、經歷失敗。第一次班會,你會發現自己思想不深、視野不寬,不再是群體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課,你會感到節奏太快、難以適應,不再是老師目光的焦點;第一次考試,你可能成績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們可能會開始懷疑以往的讀書方式、學習習慣,甚至懷疑自己的專業選擇和能力潛質。同學們,挫敗感是走向虛空沉淪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嶺。經歷挫敗,從挫敗中學習,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大學的必修環節。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懂得反思、學會堅守。長期以來,你們接受的大多是中規中矩、有標準答案的教育,你們習慣于做“聽話”的好孩子。作為知識的傾聽者和接受者,你們無疑是優秀的。但大學是什么?大學是要為你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為你們走向成熟、走向社會做好準備。大學培養的不僅是已有知識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創造者和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大學教給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著成功。面對更多更復雜的選擇和沒有預設答案的探索,你們難免會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敗中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重新定義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榮譽、什么是價值,不斷追問生命的意義。學會堅守,就是在挫敗中堅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內心深處始終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對真理的渴望,在風險挑戰面前始終堅持做人的原則、崇高的信念和遠大的目標。同學們,只有懂得反思、學會堅守,你才能在挫敗中把握自我、擁抱青春、走向成熟。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尋找自信、挑戰自我。挫敗會讓人迷茫。很多人會在挫敗中喪失自信、迷失自我,來清華之前還是“夢想家”,來清華后,可能會 “夢” 沒了,只剩“想家”了。特別是看到各種知識、信息、機遇迎面而來,身邊的“學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會更加迷茫和糾結,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學生活就是一個尋找和發現的過程,只有在挫敗中發現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張朝陽當初在清華念書時,也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很有挫敗感,考試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開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繞圓明園跑上幾公里。正是經歷了這種挫敗,讓他逐步增強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種挑戰,不斷開拓自己的事業。同學們,清華園緊張充實的生活會讓你慢慢認識到,成功不取決于你過去的成績和基礎,也不依賴偶然的機緣巧合,而是來自對自我的挑戰,來自挑戰中的成長和成熟。面對挫敗,只有那些不斷壯大自己內心的人,才能戰勝自我、找到自信,從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挑戰權威、塑造人格。在中學里,面對中考高考的壓力,你們難免養成依賴課本、相信權威、聽從安排的習慣,努力在既定的路線上比別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學,你們可以聽到很多精彩的講座報告,接觸到很多學術大師。權威值得我們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從。去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來我校演講,介紹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個實驗。演講的最后,在談到自己不斷取得新成果的體會時,他說:科學就是多數服從少數,只有少數人把多數人的觀念推翻之后,科學才能向前發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校長本薩森來訪,我們說起猶太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雖然沒有什么著名的宮殿建筑,卻在思想、文學、科學等很多領域創造了不朽的輝煌。猶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卻獲得了20%多的諾貝爾獎。交流過程中,談到猶太民族和當今中國教育的區別,我說,在中國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中國學生回家后,家長一般會問“今天老師問了你什么問題”;而猶太學生回家后,家長會問“今天你問了老師什么問題”。我問他,是不是這樣?本薩森校長說,不僅如此,猶太家長還會問“你問了什么問題老師沒答上來?”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是猶太文化的一個秘密,也是猶太民族保持巨大創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創造者,只有勇于質疑,敢于發現前人的局限,才能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形成對世界本質的認知和判斷,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獨立的人格;只有打破傳統,敢于挑戰權威的思想和理論,也才能激發新的思想、創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論,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同學們,挑戰和超越的接力棒現在已經傳到你們手中。希望你們經過四年的學習,畢業時帶走的不止是老師教的知識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問題。祝愿你們在反思中學會批判,在挫敗中經歷成長,在挑戰中贏得未來,在美麗的清華園度過不曾虛度的青春時光!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6
告別酷暑,走進金秋。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今年我校共錄取來自全國28個省市和港澳臺地區的新生 3074名,其中本科生2511名、碩士研究生509名、博士研究生54名。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全體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的到來,使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這個大家庭更加充滿青春活力,更加顯得生機盎然。
作為校長,我感到非常高興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因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又增添了一大批十分優秀的同學。今年我校第一批錄取的新生,理科最低647分,高出北京省組檔線30分,排省屬院校第三名;文科最低645分,高出北京省組檔線26分,排省屬院校第二名,錄取分數線創歷史新高。研究生第一志愿考生數較去年增長45%,上線考生數較去年增長25%.這是同學們對學校的認可和信任。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在上學期的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我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成才”和“視學生為親人”的觀點,目的就是要求學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圍繞學生培養這個中心,通過更新觀念,深化改革,改善條件,著力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提供優良的環境。
同學們,一所大學的靈魂和品質往往集中體現在校訓上。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校訓是“求本遠志”。求本是中醫治病術語,本意指治病時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針對疾病的根本進行治療,寓意嚴謹、求實;遠志,是中藥名,寓意志存高遠,開拓創新。“求本遠志”校訓精神是學校幾代人歷經半個多世紀勵精圖治,薪火相傳,凝練升華而成的。撫今追昔,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可謂歷經滄桑卻又充滿生機。從五十年代初開始辦學到六十年代幾經合并,從恢復單獨招生到移址新建,北京中醫大人依靠自己的熱情和力量,成功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重要歷史關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描繪著一幅又一幅絢麗多姿畫卷,創下了許多北京省乃至全國的“第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擠身于全省高校和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求本遠志”的奮斗史。
同學們進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應該從“求本遠志”校訓中體悟些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有志存高遠、心胸開闊的人生態度。“求本”最核心的精神是追求真理、實事求是,“遠志”則要求我們志存高遠、心胸開闊。“功崇惟志”。同學們進入大學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確立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好好想想該如何學好知識與技能,如何學會做人與做事。一方面要弘揚傳統美德,陶冶高尚情操,志存高遠,誠實守信;另一方面要有博大胸懷和寬容之心。“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道人非”,講得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寬厚待人,能夠讓人灑脫自如;斤斤計較,會讓人步步荊棘。希望同學們學會理解,學會謙讓,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二是要有奮發圖強、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業廣惟勤”。我校李大鵬院士本著“為推進中藥現代化而努力”的信念,經過長達十多年艱苦卓絕、鍥而不舍的研究,首創中藥抗癌乳劑康萊特注射液,獲得多項國家科技獎,為中藥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成為我校踐行“求本遠志”精神的楷模。同學們進入大學后要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既刻苦學習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社會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千萬不能因為自主支配的時間多了而癡迷于網絡游戲,沉溺于虛擬世界。過度的游戲將使人頹廢、墮落,悔恨終生!
三是要有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中醫藥學源遠流長,是一門含有豐富人文精神的醫學科學。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地學習繼承,使其更好地為人類防病治病服務。另一方面,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其他學科也一樣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重視創新。同學們要樹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勇氣,與時俱進、善于思考、敢為人先,勇于提問、勇于質疑、勇于探索。當然,創新和創造的過程是很艱難的,我希望大家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發揮想象力,帶著問題學習、思考和研究,不斷挖掘和激發創新潛能,努力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中醫藥事業發展不懈努力。
四是要有心系國家、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踐行“求本遠志”的校訓精神,還要把自己與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去。最近,依法打擊網絡謠言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互聯網就像一片肥沃的田園,其中既有陽光雨露、鳥語花香,也不可避免伴有雜草、噪音。作為當代大學生,同學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正義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不信謠、不傳謠,唱響正氣歌,傳遞正能量。總之,我們踐行“求本遠志”校訓,就是要將自己錘煉成心中有愛、肩上有責、全面發展的社會有用之才。
喜看今朝,矗立在錢江南岸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美麗;展望未來,在“求本遠志”精神激勵下的我們北京中醫大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自信。特別是在建設高水平中醫藥大學的道路上,朝氣蓬勃的你們加入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行列,更增添了我們迎接新挑戰、創造新輝煌的信心和力量。你們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7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學方面的專家和研究生相聚在這里,舉辦教育學研究生暑期學校.這是教育部推出的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各位研究生之間相互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此,我謹代表華東師范大學,對參加這次暑期學校的全體研究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光臨表示衷心的感謝.
去年,在國務院學位辦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的主辦下,華東師范大學成功地承辦了20xx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的教育學,地理學和中國語言文學分論壇,那時候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今天的暑期學校,可以說是繼去年的博士生論壇以后的,又一次研究生的學術盛會.華東師范大學對于能夠連續承辦這樣重要的學術活動而深感榮幸.
華東師大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和全國首批的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設立研究生院和首批具有博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目前學校具有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如果加上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下自主設立的二級學科博士點,可招生的博士點共有94個.此外,還有133個碩士點和10個博士后流動站.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5個國家文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近年來,學校除了努力保持在教育學,地學以及文理基礎性學科的傳統優勢之外,還加快了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并且已經在認知神經科學,綠色化學,新藥開發,軟件工程與理論,納米材料,超快超強的激光技術等現代高科技領域以及一些應用文科的建設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華東師大全體員工正不斷進開拓,銳意進取,決心把華東師大建設成為擁有若干一流學科,多學科高水平協調發展,教師教育領先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在研究生培養上,華東師大秉承"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校訓,務求實之風,孜孜以求;勵創新之志,開拓進取.我們有規模宏大的"研究生學術月",應接不暇的學術講座和學術論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文體活動,以及具有首創意義的國內訪學和海外研修計劃,所有這些措施使得我校研究生的知識體系和培養方式不斷創新,到目前為止,我校已有6篇博士論文入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還有4篇進入提名.此外華東師大在研究生培養的國際合作方面也邁開了堅實的步子:與法國高師集團合作培養博士生的項目已經開展了3年,最近我們還與法方的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中法聯合研究生院,開拓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國際合作的新模式;我校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培養博士生的項目也已經啟動.所有這些都為我校研究生教育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智慧的火花只會在碰撞中綻放,此次研究生暑期學校,是一次年輕人的聚會,更是一次知識碰撞的盛會.希望同學們利用好這個寶貴機會,開拓視野,加強合作,加強交流,廣交朋友,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作為本次暑期學校承辦單位,我們將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虛心求教,熱誠服務,希望在各位的共同關心下華東師大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更上一層樓.同時也衷心希望與會的領導,專家和同學們能夠在華東師大度過一段愉快,美好和難忘的時光.
最后,預祝本次研究生暑期學校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 新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個季節里,同學們的到來,給我們美麗的校園又增添了一片蓬勃的朝氣,帶來了青春的活力。在這里,我代表遼xx學院的全體教師,向你們的到來 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社會、學校、家長都對你們寄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你們不負眾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從現在開始,同學們應該樹立起一個遠大的理想,就像一棵樹,正是有了對陽光的渴望,它才可能直插云霄;就像一只鷹,正是有了對藍天的向往,它才可能遨游天際。只有有理想的人生,才是積極的人生,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才能真正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人生非坦途。同學們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有很多困難。對于每位同學來說,大學的學習意義重大,然而大學生活又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完美,你會發現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樸實的、平凡的、甚至是艱辛的:也許原來你們向往的課程很乏味,大名鼎鼎的教師也很平常,期末考試的緊張和辛苦,甚至比高考還要累。但是,你也會發現,大學的學習生活是美好的、豐富的:上課、講座、演出、比賽、科技活動、社會實踐、同學聚會,如果你愿意,你們也會忙得不亦樂乎。 作為教師,我們會本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宗旨,成為你學業上稱職、合格的導師,也會努力成為你生活中的朋友,遇到困難時,老師們將會給你一份力量,也會跟你一起分擔。獲得成功時,請與老師們一道分享。
最后,我祝福同學們的大學學習生活是愉快的、幸福的,是你一生中,最驕傲和值得回憶的階段。也期待著四年后,還是這個地方,畢業典禮上,見到碩果累累、更加成熟的你!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19
看著你們歡快地走入燕園,我常常想起我的“初入燕園”。盡管路途辛苦,但滿懷憧憬,無比興奮和激動。不同的是,你們大多不必像我那樣光腳走路和站乘火車了。這種“不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45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取得的巨大進步。這種進步,源于黨的正確領導和父輩們鍥而不舍的艱苦奮斗!當前,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國家提出,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這預示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作為新時代的主人,今后幾年的北大生涯將奠定你走向未來的深厚根基。怎樣打好根基,真正成為“新時代的主人”,我想給大家幾點建議。
第一、學會“包容”,養成泰山不棄抔土、河海不擇細流的胸懷。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首先在于她的包容之大。今年暑期,杜維明先生給我寫了一封長信。杜先生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哈佛燕京學社的前任社長,我校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他在信中說:“中華文明是學習的文明、對話的文明、包容的文明”。我對杜先生的這些理念是非常認同的。上個世紀初,我們的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成就了北大的輝煌。100多年來,包容始終都是北大人所堅守的傳統。對同學們來說,包容是眼界、是胸懷、是氣度,但也是修行。你們非常優秀,但我還是特別希望你們努力放下身段,要謙虛謹慎,善于學習,甚至要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學習。我校前輩教授、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主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就是要求我們不僅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要認識并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人類的理想社會就能實現。
第二、學會“生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理念,倡導綠色環保生活。
相比“綠色生存”,同學們可能更擅長“數字化生存”,網絡上雖然可以“種菜”、“偷菜”,但網絡上沒有鮮活、多樣的生命,更沒有融會北大精神的美麗燕園。燕園的美不僅在于其古樸典雅,更在于和諧自然。為了使校園更加美麗,我們提倡“低碳”生活;為了支持我國政府關于“減排”的國際承諾,北大和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的其他9所世界一流大學一起,提出并展開了綠色校園和可持續發展校園的建設。這一行動得到了北大師生的熱烈響應。希望各位新同學,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綠色、低碳、環保的學習、生活方式。
第三、學會 “專注”,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坐得了冷板凳,努力從人類社會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校園有形的圍墻不可能帶給你內心的寧靜和專注,海量的信息會帶來很多新的誘惑,很容易把你們的注意力從學習上帶走,使你們忙著追熱鬧趕風潮。但是,要成就大學問、大事業,就必須保持平靜的心態、練就專注的本領。我希望同學們能珍惜好利用好學校為你們提供的優質資源。我還向同學們特別強調,學習期間不僅要掌握學科知識,更要培養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對現有知識的反思與批判精神,不斷提升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最后,學會“擔當”,培養“士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抱負和情懷。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1958年,我國決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彈。我們的校友鄧稼先先生在接到任務后,回家對妻子說:“往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了這件事,我這一生過得就很有意義,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從此鄧老隱姓埋名,與世隔絕20xx年,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一生。與鄧稼先一樣,我們北大還有很多杰出的教師和校友。
我希望同學們能夠牢牢記住的是,只有當你將自己的生命和力量都奉獻給了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的時候,你才是一個真正的北大人,一個真正的“新時代的主人”!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20
告別酷暑,走進金秋。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今年我校共錄取來自全國28個省市和港澳臺地區的新生 3074名,其中本科生2511名、碩士研究生509名、博士研究生54名。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全體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的到來,使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這個大家庭更加充滿青春活力,更加顯得生機盎然。
作為校長,我感到非常高興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因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又增添了一大批十分優秀的同學。今年我校第一批錄取的新生,理科最低647分,高出北京省組檔線30分,排省屬院校第三名;文科最低645分,高出北京省組檔線26分,排省屬院校第二名,錄取分數線創歷史新高。研究生第一志愿考生數較去年增長45%,上線考生數較去年增長25%.這是同學們對學校的認可和信任。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在上學期的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我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成才”和“視學生為親人”的觀點,目的就是要求學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圍繞學生培養這個中心,通過更新觀念,深化改革,改善條件,著力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提供優良的環境。
同學們,一所大學的靈魂和品質往往集中體現在校訓上。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校訓是“求本遠志”。求本是中醫治病術語,本意指治病時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針對疾病的根本進行治療,寓意嚴謹、求實;遠志,是中藥名,寓意志存高遠,開拓創新。“求本遠志”校訓精神是學校幾代人歷經半個多世紀勵精圖治,薪火相傳,凝練升華而成的。撫今追昔,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可謂歷經滄桑卻又充滿生機。從五十年代初開始辦學到六十年代幾經合并,從恢復單獨招生到移址新建,北京中醫大人依靠自己的熱情和力量,成功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重要歷史關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描繪著一幅又一幅絢麗多姿畫卷,創下了許多北京省乃至全國的“第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擠身于全省高校和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求本遠志”的奮斗史。
同學們進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應該從“求本遠志”校訓中體悟些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有志存高遠、心胸開闊的人生態度。“求本”最核心的精神是追求真理、實事求是,“遠志”則要求我們志存高遠、心胸開闊。“功崇惟志”。同學們進入大學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確立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好好想想該如何學好知識與技能,如何學會做人與做事。一方面要弘揚傳統美德,陶冶高尚情操,志存高遠,誠實守信;另一方面要有博大胸懷和寬容之心。“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道人非”,講得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寬厚待人,能夠讓人灑脫自如;斤斤計較,會讓人步步荊棘。希望同學們學會理解,學會謙讓,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二是要有奮發圖強、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業廣惟勤”。我校李大鵬院士本著“為推進中藥現代化而努力”的信念,經過長達十多年艱苦卓絕、鍥而不舍的研究,首創中藥抗癌乳劑康萊特注射液,獲得多項國家科技獎,為中藥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成為我校踐行“求本遠志”精神的楷模。同學們進入大學后要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既刻苦學習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社會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千萬不能因為自主支配的時間多了而癡迷于網絡游戲,沉溺于虛擬世界。過度的游戲將使人頹廢、墮落,悔恨終生!
三是要有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中醫藥學源遠流長,是一門含有豐富人文精神的醫學科學。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地學習繼承,使其更好地為人類防病治病服務。另一方面,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其他學科也一樣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重視創新。同學們要樹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勇氣,與時俱進、善于思考、敢為人先,勇于提問、勇于質疑、勇于探索。當然,創新和創造的過程是很艱難的,我希望大家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發揮想象力,帶著問題學習、思考和研究,不斷挖掘和激發創新潛能,努力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中醫藥事業發展不懈努力。
四是要有心系國家、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踐行“求本遠志”的校訓精神,還要把自己與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去。最近,依法打擊網絡謠言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互聯網就像一片肥沃的田園,其中既有陽光雨露、鳥語花香,也不可避免伴有雜草、噪音。作為當代大學生,同學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正義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不信謠、不傳謠,唱響正氣歌,傳遞正能量。總之,我們踐行“求本遠志”校訓,就是要將自己錘煉成心中有愛、肩上有責、全面發展的社會有用之才。
喜看今朝,矗立在錢江南岸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美麗;展望未來,在“求本遠志”精神激勵下的我們北京中醫大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自信。特別是在建設高水平中醫藥大學的道路上,朝氣蓬勃的你們加入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行列,更增添了我們迎接新挑戰、創造新輝煌的信心和力量。你們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21
20xx屆的新生們,歡迎你們。
4月份,我在開放日看到大家的時候,很多人還沒有決定未來四年在何處度過。讓我非常欣慰的是,1667人接受了我們的邀請,選擇加入這個群體,成為哈佛這所崇高學府的當下和未來。
正當大家步入大學、開啟人生重要新篇章的同時,我們也在經歷著一個多事之秋。
自從今年春天與大家見過面之后,還有從5月底在“三百年劇院”召開畢業典禮以來,世界上發生了不少大事。
奧蘭多、伊斯坦布爾、達卡、巴格達、巴吞魯日、達拉斯、尼斯、慕尼黑、密爾沃基……美國國內及全球各地接連不斷地發生恐怖和暴力事件。
媒體向我們呈現著一連串令人心碎的畫面,戰爭、流離失所、重傷的兒童,以及絕望的難民。
而在美國國內,仇恨與偏激言論甚囂塵上,與我們作為美國公民、世界公民以及哈佛社群成員所秉持的基本價值觀背道而馳。
今天我就想談談這些價值觀,談談成為一名大學生以及成為哈佛學子意味著什么。
當前,高等學府的身份、宗旨和原則正面臨重大挑戰。
因此,我想與哈佛大家庭的最新成員,也就是在座的諸位,分享一些對這所大學的思考,以及此時此刻,在哈佛歷史上和大家個人的經歷中,這一切都意味著什么。
哈佛是一所研究型大學,一所致力于持續發現新識、新知、新理念的學府,因為我們相信,新理念能推動世界進步。
今后大家將在各個不同的層面體會到哈佛的這種精神。
你們的授課教師將參與推進各自領域的認知,也會邀請你們加入這場求索之旅——不論是在實驗室中探索干細胞科學的潛力,還是試圖減輕疼痛和疾病對人類的折磨,抑或是挖掘圖書館中的特別館藏,收集中世紀時期的泥金裝飾手抄珍本,開一場開拓性的展覽。
你們也許會參與鑒定冰芯中的19世紀火山灰,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氣候變化過程,或與音樂教授即興演奏爵士樂。
幾個世紀以來,大學一直借助理性的力量,作為一個辯論與交流的熔爐,收集、研究、討論、擴展、修改并推進著人類認知。哈佛校訓是Veritas,意為真理。
這就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但我們從不會自大到以為自己已經與真理同在。
追求真理是一種渴望,也是一種激勵。
我們相信,世界上永遠都有更多的事物需要我們去認識和發現,因此,我們對挑戰和變革張開了臂膀。
我們認為,不論是黑洞起源的理論,還是互聯網隱私倫理,還是女性在工業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任何觀點都可以被修改、提高并改善。
我們必須不畏犯錯,因此要成為哈佛社群的一員,勇氣和謙卑不可或缺。
通過新的證據、更加清晰的推理,以及調整后的觀點,用更加全面的新理念取代舊觀念。
在它的基礎之上建立起新的觀念,以待日后的挑戰。大學必須對能改變理念的爭論持開放的態度,并以理性與證據為標準,對它們加以評估。
真理不僅僅是大家日后職業生涯的基礎,也是大家在認識自己作為人類、公民、員工、合伙人以及朋友所扮演的角色時,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礎。
那么,在大家對真理展開個人追求之際,這一切對你們都意味著什么呢?大家如何用所受的教育來構建有意義、有目標的生活呢?
當年,正是在這樣一場新生致辭中,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已故的杰里米·諾爾斯(Jeremy
Knowles)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他眼中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標:讓學子們在畢業后,能夠辨別哪些話是胡話。
你們將在這里培養出這種眼光與判斷力,并在完成四年哈佛之路以后的人生旅途中長久受益。
這種能力的獲得,靠的是提出質疑和接受質疑。它需要大家的用心參與。
我在此敦促大家,全身心投入這場嚴謹的探索中去,投入這股思想的洪流中去,和你們的室友,在走廊上、教室里、網絡中,還有《哈佛深紅報》(The
Harvard
Crimson)上展開討論。
我明白,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為其辯護,這樣做不無風險。
它需要勇氣,也需要信任——信任所有的理念都有參與公平辯論的機會,相信旁觀者也都秉持著開放的心態,且同樣投身于對真理的追求。因此,我們希望大家抓住這所大學提供的機遇,成為勇敢的發言者和心態開放的傾聽者,促進活躍、高水準的思想交鋒。幾個世紀以來,大學和師生正是在這樣的交流推動下,才不斷進步的。
當今世界被專家們稱為“后事實世界”,高校必須把握、體現并積極捍衛各自對真理的衡量標準:始終將證據、證明、事實作為知識的基礎和行動的依據。哈佛能否做到這一點,取決于大家所有人的努力。
我歡迎大家加入哈佛這個大家庭,其實也是在邀請大家,或者說要求大家,踏上追尋真理的曲折道路,為投身思想交鋒的漩渦做好心理準備——接納一種理念,并隨時準備好捍衛它、改變它、重塑它,在找到更好的理念時,也愿意放棄它。
但我也知道,要說服你縱身躍入思想的漩渦、積極充分地參與到這個社群中去,我還得作一些保證。其實,我們需要彼此保證,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這又回到了我剛才提到的信任問題。
這個社群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權發出自己的聲音、得到傾聽,并得到尊重。
我們共同的生活,這所大學的成功,還有我們對真理的追尋,都取決于此。
只有在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并得到充分接納和理解的情況下,我們才敢發表不同意見。
近幾個月,民族、宗教、種族仇恨的卑劣言論蔓延得如此迅速,給大學的宗旨構成了一種特殊的威脅。
不論這些言論出現在哪里,我們都應隨時隨地加以抵制。
但我們尤其要警惕它在社群內部的出現。我們必須奮發努力,樹立人類共同生活與工作的另一種典范。
我常說,你們大多數人生活過的最多元化的環境也許就是哈佛了。
這是一個學習的機遇,比如周二我就遇到一個來自特拉華州的學生,他的室友來自斯堪的納維亞;
還有一位學生,作為一名異性戀黑人男生,在勒布戲劇中心主舞臺上演的《黑色魔法》(Black
magic)劇中扮演了一名同性戀男子,并在博客中描述了這一經歷如何增進了自己對LGBTQ群體的了解;
在剛才的演講中,艾瑪·吳(Emma
Woo)也描述了跟一群信仰各不相同的人共同生活是什么樣子。哈佛讓我們所有人都能走出自己熟悉的世界,張開臂膀迎接新的認知與新的可能性。
所以,這就是我今天對大家提出的要求:和我們一起,將哈佛建設成我們理想中的學府。要發言,更要聆聽。在個人生活和做學問中,全心全意地追尋真理,不畏犯錯。這是學習與成長的唯一途徑。同時,也要不吝于傾聽他人的觀點,使大家都敢于冒險。
讓我們一起構建一個不同的世界,不同于今年夏天層出不窮的有關暴力與仇恨的駭人報道所呈現出來的那個世界。
讓我們每個人都盡自己的力量,讓哈佛成為一個相互尊重的社群,讓我們做最好的工作,做最好的自己。在當前環境下,這并非一樁易事。
但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樣做,更需要團結在一起,更需要這所大學的鄭重承諾。
歡迎大家來到哈佛。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22
各位老師,各位研究生、本科生:
熱烈歡迎20xx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成為我們這個學院的一員!
昨天我已經和20xx級研究生遠遠地見了一面,今天看到一雙雙熱情洋溢的眼睛,我們的距離就更加接近了。這不僅是因為我們的地理距離更近,也因為你就是這個學院的一員,你就是我們的一部分,也是我未來四年、三年生命的一部分。我將支付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幾年和你們在一起。
當你們走進這個學院的時候,我們的第一課是什么?我們的第一課,就是剛才我鄭重地逐一介紹我們的老師,每一個人的學術經歷、學術專長、工作亮點和性格。不僅介紹每一位專業老師,還介紹每一位負責教務、行政和學生工作的老師。我們鄭重地介紹學院的每一位老師,以及在場的兼職教授。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儀式,我希望這個歷時40多分鐘的逐一介紹,能夠成為這個學院的傳統,每一個新學年的開學典禮都這樣做。這是這個學院尊師重教的一個象征,是這個學院讓每一個人有尊嚴、有成就感地工作的一個基礎。
勉勵青年學生“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今天是開學典禮,我幫你們扣的第一個扣子,就是請你記住,你們面前那些穿著打扮嚴肅的,或者是穿著打扮簡單的;那些在講臺上累得聲音可能變小的,或者那些在后面默默替你做過很多事情的老師,是值得你們尊敬的。
但這一課還沒有完。我除了希望你們從心底尊重這些老師,今天,我還希望你們做的,是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之后,你給你的父母,親手寫一封信。不是用手機發,是手寫一封信。這就是你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對你的父母也是。你們很多人是獨生子女家庭。對你們的父母而言,當孩子走進大學,他們就開始變成了“空巢家庭”。你開始懷著你的夢想展翅高飛,而他們卻開始永遠在期望著。所以,今天這開學第一課還包括,希望大家記住你以前的老師和你已經留在身后的家長。請今天晚上,給你的家長和親人,用紙筆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一封信。這是我作為院長給你們的第一份作業。不管你的父母是在北京甚至是在這個校園里,還是遠在天邊,今晚都要手寫一封家書。這件事情不要忘了,那將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份記憶,甚至同樣是你父母最珍貴的一份記憶。
今天我想問,人生真的有里程碑嗎?如果人生真的有里程碑,這樣的人生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循著里程碑就可以到達某個地方。其實人生沒有里程碑,所有的里程碑都是你的選擇。在今天,你們走進這個學院,你們今后如何選擇?我首先希望你選擇的,是愛。愛這個國家,愛這個民族,愛這個學院,愛你身邊的同學,愛為你奉獻的老師和父母。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從心底真心體驗,體驗人們為你付出的一切。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一課,我希望它是你人生的第一個里程碑。
第二個里程碑,是學會夢想。希望你今天許下一個夢想。你要學會夢想,更要學會不斷重新審視夢想。夢想,是給自己的人生一個高度,是給自己一個目標,是給自己的未來一個期許,自己可以在未來給這個國家和民族做些什么,應當是這樣的標準。你有了這樣的標準,你才會有更大的格局。本科四年是很快的,研究生三年是更快的。這個目標就是你給自己的期許,也是你給這個社會的回報。這個夢想也許蘊含了很多內容,也許很具體扎實。今天開學典禮之后,全面教學開始。如果你愿意,在你心里,或者你還有日記本的話,寫下你今天許下的夢想。
假使人生有里程碑,第三個里程碑,那就是學會追求。實際上,追求的過程就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孟盈老師剛才講得非常好。我們選擇孟盈老師作為老師代表來做今天的發言,就是因為她用四年的生命,送走了一批學生。而鄭老師和徐老師,將用他們新的四年來陪伴你們。我也是破了中國政法大學的一個例,作為院長,我自告奮勇擔任大一新生的大班主任。我非常想和你們一起重新夢想,更想和你們一起追求。這個追求過程,我們共同努力。
坦率地說,我不希望在那些徹夜開放的休息室或大廳里看到有我院的學生打麻將、打撲克的身影,我不想在這個校園里看見你總是閑蕩;我不想在圖書館的借書單上很少看到你的名字。我希望更多地看到你在努力,你在追求。
在這個追求過程中,我更希望告誡你,能力的學習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能力的學習,是需要自己構建方法論基礎和方法論素養。一個人如果只是學會散碎知識的積累,那你最多就是一塊蛋糕,稍稍一動,蛋糕屑就會掉下來。而如果你善于學習,具有方法論基礎和方法論素養,你就可能成為一座大廈,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到你的骨架,因而人們也可以看到你的格局、你的潛力和你的發展空間。
昨天在學校的20xx年研究生開學典禮上,我希望研究生們要做有思想的實踐者、有見識的擔當者。我當然也希望每一個本科生都是這樣。追求的過程,就是思索的過程,你要從學習者變成思索者,從思索者變成思想者。你能成為一個思想者,你的成長過程,才是堅實的,而不是那一個個蛋糕屑堆積起來的。
對我來說,我希望這個學院三年或四年后,出現一些有眼光、有立場、有愛心、更有創造能力的人。我希望這個群體,是一個不管放在法大校園里,還是拿到中國大學生群體,還是拿到中國新聞界、中國法律界,都是一個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最有戰斗力、最有凝聚力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形成,依賴于你們的追求,和你們的創造。
三年和四年,對你們來說,可能是有一點長。對我們來說,卻可能是有一點快。希望在這個三年或四年里,你們能夠在同樣長的時間里,比別人走的更遠、看的更寬、站的更高;希望在這三年和四年里,你以你的努力和創造,讓我因你而自豪,讓這個學院因你而自豪,讓這個學術共同體因你而自豪。那樣,我們都對得起我們這三年或四年中所支付的時間成本和生命;希望三年后、四年后看到的你們,是一個讓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為之想對這個社會說“我做到了”的那樣一個群體。
請你們努力。但是,所有的努力,請你從今晚手書一封家書給你的父母開始。
謝謝!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報道稿 篇23
親愛的13級新同學: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我們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迎來了八方學子,同學們的到來,為我們美麗的校園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三年,我們將一起為夢想而奮斗和拼搏,汽車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將為大家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良好的平臺,三年的高職學習,一定會成為大家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在此,我首先要給大家送上三份祝賀:
一是要祝賀大家選擇了高等職業教育。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經濟、社會建設中,尤其是“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歷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高職教育正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發揮著引領示范作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興旺發達,大家的前途一遍光明。同學們,你們將成為“中國創造”的生力軍,擔負起祖國建設和發展的光榮使命。
二是要祝賀大家選擇了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全國高職院校接近1300所,湖北省近60所。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200所“骨干示范院校”之一,湖北省僅9所,學校辦學歷史一百多年,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位于全省前列。汽車工程學院和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是學校的二級學院,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是襄陽職院發展態勢強勁、與產業對接緊密、辦學條件優良、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優異的系院。一是擁有電工電子、汽車檢測與維修等一批國家級、省級實訓基地,教學設備優良;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等知名企業在校內建立了多個教學中心;二是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楚天技能名師、省級教學團隊和院級教學團隊,師資力量雄厚,畢業于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名校的碩士畢業生占教師總數的30%以上。三是擁有2個國家骨干專業、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教學改革成果突出。四是培養了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朱秀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苗典武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同學們,選擇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選擇汽車工程學院和電子信息就是選擇成功。
三是要祝賀大家選擇了制造類專業。我們的專業都是服務于制造業,特別是汽車產業、現代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這些產業都是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形勢好,人才需求旺盛。我們數控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汽車制造與裝配等專業培養的是汽車制造及高端裝備制造工程技術人才;我們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專業,培養的是汽車及高端裝備維修技術人才;我們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直接服務于新能源汽車新興產業;我們的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專業,培養的是網絡工程技術、軟件開發工程師等人才,10個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都在96%以上,就業質量好。我們與博世公司、上海通用公司、神龍汽車公司、美的集團、順絡電子、中航精機、金鷹重工、江山重工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開展訂單培養,60%以上的畢業生通過訂單培養實現高質量就業。
同學們,正確的選擇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祝賀之余,我還要給大家提出五點希望:
一是希望正確認識高職的培養目標。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我們培養的絕不是中專技校所培養的一線操作人員,而是掌握了職業核心能力,具備良好職業素養,可持續發展的和高質量就業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素質體現了高等教育屬性的要求,高技能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屬性要求。
二是希望深入了解高職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高職教育顯著的特征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在辦學模式上要體現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體現工學結合,這里的“工學”,不是簡單地指工人和學生、工作和學習,還包括工作環境與學習環境、工作任務與學習內容等豐富的內涵,工學結合追求的是職業真實性。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引下,高職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探索形成了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訂單培養、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
三是希望理解高職教學的三個顯著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教學過程的開放性,也就是打破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三中心”教學方式,構建以“實驗-實訓-實習”為主線的開放教學方式。教師既有來自校內的專任教師,也有來自行業企業一線的技術專家、能工巧匠、高技能的師傅;教室不再固定,學習場地既會在教室進行,也會在實訓室、車間進行;既會在校內進行,也會在校外實訓基地、企業進行(頂崗實訓(習)、工學交替);學習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教材,會吸收大量來自企業的項目案例、實際產品加工補充到教學中。第二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也就是以實踐教學為主線,目的是掌握實踐技能。由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轉變為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并重;由會學轉變為會做,學做統一。教學以技能培養為主線實施,融學、做為一體,以做為主,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第三是教學過程的職業性,也就是教學有明確的職業崗位指向性。通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必須滿足職業崗位的需求。不僅專業技能要達到職業標準要求,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四是希望把握高職學習的四個特點。高職教學模式的變革促進了學習模式的轉變,呈現出鮮明特色。高職學習模式概括為四個特點:自學與師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學習與工作一致、做中學。前兩個,相信大家能夠理解,因為高中學習也強調自學與師學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統一,但大家的理解可能還不夠深刻,高職學習突出強調自學是高校學習與高中階段學習的根本區別,強調實踐是職業院校學習的突出特色,我們部分專業核心課程已改造成為以任務或項目為載體,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實踐為主線組織教學,成為理論實訓一體化的課程。第三特點——學習與工作一致,是指學習內容適合工作需要、有用管用,校內學習要強化職業真實性,進行生產性實訓,校內學習與校外工作相銜接,形成學習與工作的直通車。第四個特點——做中學,可以說是高職學習的本質特點,做便是學,在做中學;學便是做,在學中做。做中教、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已成為高職教學模式改革的風向標。
五是希望增強五種學習意識。第一是自主學習意識;第二是合作學習意識;第三是實踐學習意識;第四是創新意識;第五是終身學習意識。
13級同學們,理想已揚帆,學涯又起航。新歷程、新目標、新追求。真誠地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順利地調整心態、適應環境、轉變角色,積極投入專業學習之中,為夢想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