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幸福的教師演講稿(通用6篇)
做個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1
教師的幸福是什么?是知識的散播,是文明的傳承,是智慧的共享。我們讓知識插上翅膀,飛向每個孩子的心靈。我們用愛讓孩子的夢想起飛,用責任為孩子撐起一片蔚藍的天。
小學,坐落于山村的一所毫不起眼的小學,也是我曾經就讀的學校。可是,那時的我無法從心里對它升騰起愛戀。毫無新意的教學模式,微乎其微的自由時間,讓我的童年暗淡無光。對它的記憶始終停留在不可磨滅的童年時光里。夏末,我懷揣著復雜的心情再次走入小學。我記憶里的小學瞬間坍塌,取而代之的是被生命氣息充盈的樂園。僅僅幾年,小學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滿校園都飄蕩著孩子們的歡笑聲,童心在操場上肆意飛揚。走進教室,各種標語裝飾更是讓我耳目一新。想到要在這里開始我的工作之旅,心里便一陣欣喜。但是小學帶給我的驚喜沒有止步于此,真正令我折服的不是環境的優化,而是小學本有的一種理念,一種積極向上的管理理念:小事做好,常規做優,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軟實力是團隊取得進步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正是深知這一點,我們學校本著發展教育的觀點,一次又一次讓我們去別的學校觀摩學習。
洛陽之行,古城的美讓我沉醉留戀,名師的課讓我獲益匪淺。名師們親切的講談,讓我們不知不覺走進課文,承上啟下的過渡讓課堂環節環環相扣。這些至關重要的細節在我心里留下了印記。我也要這樣做!回到學校,我立即實踐了自己的想法,上課前熟記課文,課文內容了然于胸,再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最后進行一節課內容的整合。這樣一步一步從導語過渡著手完善課堂細節,孩子們的學習心態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杜郎口之旅,不僅讓我們登上了泰山之巔,更將我們的課改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這種高潮不是一時的順勢熱,而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持續不斷的教育改革。學校對各年級各學科有了更細致化的要求,導學案的研討與編制,打分制,這些詳細的制度完善了我們老師課堂的教學環節。不僅如此,我們學校還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以課堂學習為主體,全面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一系列的個性展示服務于教學。課堂的精彩展示得益于學生的課下鍛煉,于是,我們學校采取了循序漸進的改革措施。首先,讓學生樹立信心,打開自我,敢于展示,愿意展示,充分調動學生的表現欲;然后,讓學生挖掘自己,以點帶面,由課余延伸至課堂,適應角色轉換;最后,讓學生放飛自己,在課堂上大膽勇敢的展示自我,為思想插上羽翼,以夢想為方向,揚帆起航,在知識的海洋里愈行愈遠。
孩子們的成長見證著我的成長,孩子們的成長抒寫著我的青春,孩子們的成長也承載著我的幸福。蝶的幸福是因它掙脫掉繭的束縛,得到一片天,在幸福的空氣中飛翔。改革的洗禮,讓孩子們成長,讓我蛻變,也讓我們的小學不斷壯大。小學以積極向上、求真務實的理念感染著莘莘學子,用愛心為孩子鋪就一條康莊大道,同時也成就了每一位老師破繭成蝶的幸福。
在這里,我想說,小學,讓每位教師的幸福觸手可及!
做個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評委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做個幸福的教師》。
幸福是時下人們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之一,作為教師的我們,你感到過幸福嗎?
根據人民網教育頻道今年9月份的調查顯示,認為自己生活和工作幸福的教師不到兩成,近六成教師認為還過得去,近三成教師認為自己不是很幸福。
每天的黑板板書,讓我們的喉嚨提早衰老;每天高高的作業本,讓我們的眼睛布滿血絲;每天繁重的課務,讓我們回家后沒精神去搭理自己的孩子。
想想何時能買得起房子,想想年邁的父母,想想孩子又要上學了,讓我們倍感壓力。
回憶起十七歲時滿懷熱情加入教師的隊伍;回憶起同是新人的我和一年級新生害羞的第一堂課;回憶起繁重的教學工作慢慢擠走熱情,倦怠漸漸升起……
時間走到20xx年,疲憊的我走進課堂就仿佛走進一個黑暗的世界,看不見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只感受到讓我心煩意亂的嘈雜,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適合繼續當老師。記得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多年下來積累的胃病發作了,我按著自己的胃趴在講臺上緩解疼痛。這時,耳邊傳來一句“老師,給你吃,甜的!”我抬頭看見學生黃群把一大塊凍米糖放在講臺上,隨即跑開了。后來同事曹老師跟我說,是黃群主動從她那兒要來的。沒想到他自己沒吃,卻送給了我。我鼻子突然酸了,一陣觸動。要知道黃群是一個智力障礙的孩子,家里母親過世父親也是智障,平時也沒個人照顧他。而我,也并不喜歡他,還因為不守紀律不講衛生批評他,甚至厭惡他。但是這時,我心里只剩下慚愧,作為一個教師,我竟忘記了“師心明如鏡,豈能容纖塵?”黃群和他的凍米糖就像黑暗世界里的一點燈光,讓我開始掙脫職業怠倦的黑暗包圍。
當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當課后學生們圍著我討論問題;當走在路上學生們熱情地喊一聲“劉老師”;當畢業多年的學生送來一個個誠摯的問候。感覺自己不僅僅是有這么多可愛的學生,更收獲了純真的友誼。想想,我還是幸福的!
當看到我們可親可敬的同行們,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把教育當成自己的精神追求,把教育當成自己一輩子的事,前仆后繼,樂于奉獻。這十四年來,同事們帶給我了太多太多的感動與不可思議,而這份感動與不可思議我想只有用師魂才能詮釋。可以與如此高風尚道德的人為伍,想想,我還是幸福的!
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這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應該無怨無悔。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腳步;只有不斷進取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殿堂,只有懷著教育理想才能真正體驗到教育的幸福!愿天下多一些幸福的教師!
謝謝大家!
做個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3
一位老教師在退休前這樣對我說:教師這工作是少有的凈土,如果能在光榮感之余再多點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光榮?幸福?我細細咀嚼,不禁有些懵懂。教師這職業到底給了我們什么?我想,它還是給了我們一些東西的。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態,一種相對安定的生活,一個三餐準時的習慣……所以,那些多年不見的朋友聽說我做了一名孩子王,往往都會問:你的薪水高嗎?你的待遇不錯吧?可是,即使是再關心我的好友,也無人問及,你幸福嗎?我幸福嗎?我又因為什么幸福?你們呢?有沒有一個可以不加思索就說出來的答案呢?幸福是什么?也許我們記住了許多快樂的場面,可幸福卻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魂的問答。于是,我問我自己:你因為愛人而幸福過嗎?你因為被愛而幸福過嗎?工作累了,父母來電話,朋友來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師,這也許就是我的幸福的全部。可教師這份職業,讓我獲得了額外的關愛,它豐富了我的人生,我幸福的內涵。
以前也許我們總是很擔心:與一群活蹦亂跳的頑皮猴打交道,我們的付出他們能讀懂多少?恐怕過了今天也就忘記了吧!朋友,我想請您聽聽這位老師的故事:那一次,我的咽喉炎又犯了,嗓子嘶啞充血,當我艱難地吐出第一個音時,一只只小手舉了起來:“老師,我們知道你喉嚨不好,你不要講了,你布置點作業給我們吧。我們會管住自己的。”“對,老師你別擔心,我中午帶藥給你吃。”……中午,不知什么時候,我的桌上擺滿了“西瓜霜”“金嗓子”,還有一根金燦燦的大香蕉。看著眼前的一切,我忽然想起了《冰激凌的眼淚》中蘊含的故事:那是一位支援西部的年輕教師,他步行四十里山路為的只是給全班每一個孩子買一支冰激凌。孩子們在作文中這樣寫到:我們的老師是個好人,他很愛我們,給我們每人買了一個冰激凌。我們從來沒吃過冰激凌,真好吃。大家很感動,都流淚了。冰激凌也很感動,流著白色的淚。是啊,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工作五年來我教過三個班,約等于兩百人。假定其中有一半是愛我的,那么在親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額外的收獲了一百份關愛。收獲別人的關愛,這是一筆曠世的財富啊!
聽了上述故事,你是否還有疑惑呢?你因為付出而幸福過嗎?你因為失去而幸福過嗎?
我們身邊的許多年輕朋友,崇尚前衛的生活,酒吧歌廳是他們熱衷的場所。洋房洋車是他們今生的最大追求。可是,他們怎能體會到我們平凡、忙碌背后的幸福呢?
在座的各位朋友,每天早上看見你們自信的笑容,從容的腳步,我想,你們一定已找到幸福的所在。而我,仍像一只小鳥,有時低落有時高翔,那是我還在尋找:找尋那隱藏已久的幸福的種子,它將成為你我源源不斷的能量。
最后我要提醒你:那花白的頭發,佝僂的背影,將不再是老師唯一的形象;那一盞清燈,伏案深夜,將不再是老師單調的寫照。我們應該長久地擁有年輕的光芒,青春的朝氣;我們應當驕傲地招展博大的關愛,美麗的心靈;我們當以全新的教師形象匯聚成一幕嶄新的特寫:一名忠誠的教師,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做個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4
人活著不是為了痛苦,而是追求幸福,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自然也不例外。影響教師的人生幸福指數的因素很多,所教學生集體的學業是否成功,學習生活是否幸福,教師本身的工作是否愉悅,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教師要給學生以幸福,自己應先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的人。有了幸福的教師,才可能有幸福的學習,才可能有幸福的學生。那么,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教師呢?
一、善待自己——做一個身心和諧、健康的人
作為教師,要獲得生活的幸福,我認為應該調整個人的工作生活方式:
1、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不要輕易地透支生命去做于己不利,于人未必有力的所謂“奉獻”。
2、要善于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緊張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進行自我保健、游戲、娛樂、健身等活動,以調整身心、保持精神與身體的健康狀態。沒有健康的身體,去談幸福是不可能的,脫離生存環境談師德問題是沒有意義的,脫離事業發展進行師德修養是不起作用的。
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身體的健康只是善待自己最基本的要素,在專業知識上不斷獲得發展,在教學技能上不斷取得進步,在道德層次上不斷求得升華,使自己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永不落伍,才是真正善待自己。
如果準備以教師為終生職業的話,我們還應該放棄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于從自己的職業優勢中尋找人生的樂趣。不與經商者比財富,不與從政者比地位,不與他人比花天酒地,任憑“你黃洋街上炮聲隆,我自然不動”,做自己該做的工作。
當我們從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教學生涯中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樂趣的時候,當我們的內心的幸福溢于言表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用自己美好的心境,去創設學生的美好心境,用自己的幸福去營造學生的幸福。
二、善待學生——做一個慈母般的教師
善待學生就是善待自己。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長的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那么,怎樣善待學生呢?
首先,善待學生就要愛他們,要了解他們。對一個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其次,善待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把所有學生視為自己的子弟。公平,這是孩子信賴教師的基礎。
第三,善待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不盛氣凌人,用信任和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創造欲。
三、善待同仁——開辟一方適宜生存發展的樂土
人有七情六欲,教師也是人,而不是神,有時也會鬧情緒,也會悲傷,相處多了,矛盾在所難免。善待同仁,不僅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而且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善待同仁可以多一些情誼,少一些糾紛;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競爭;多一些贊賞,少一些埋怨;多一些關懷,少一些冷漠。
在同事中尋找良師益友,在同事中找合作伙伴,在同事的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虛心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無論是對自己、對他人還是對學校這個大集體,都是一件高價值的事情。
身為一名教師,我們就擁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愛自己,也愛他人;播種著愛,也收獲著愛;播種著幸福,同時更收獲著幸福。幸福教師應微笑對待同事和學生,教師間的微笑可以使同事之間氣氛融洽,更可以消除自己工作中的疲勞,減輕心理上的壓力。透過微笑學生們會接納你,會喜歡你,使他們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也會使你的教學變得輕松自如,效果明顯。給同事一份微笑,給學生一份微笑,生活也會回報你一份微笑,也許你的幸福就從這兒開始了。
快樂本為感覺,幸福取決于心情,教師工作性質更是如此。只要我們盡心盡力,追求心中完善的境界,無愧于“人民教師”這個關榮的稱呼,縱然我們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將會常駐我們的心中。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篇3
字典上說幸福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那么教育的幸福真諦又是什么呢? 作為師者,我曾經不止一次地思考過,但對于這樣的問題,總覺得是一個十分玄虛的問題。在這物欲橫流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功利主義的價值觀不可避免地浸透到教育這塊曾經圣潔的田園里。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在從教的十多年的生活中,我以一個平凡人的平凡心態對待自己的職業,有時難免也偶爾受到一些功利主義的沖擊,但我一直堅持自己的一些職業精神,我想,無論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學會感受自己從事的職業給自己帶來的幸福感,所以我常對自己說要個幸福的教師。
我們的教育是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教育的至高境界是創造幸福,要想造就幸福的學生,教師首先要是幸福的。”當今社會,教師的壓力,很容易讓教師的身心結繭蒙塵,看不見教育工作的蓬勃生命力,倦怠、消極的現象就會蔓延開來,因此就會在工作中缺乏熱情,因循守舊,消極應付,就會僅憑良心滿足于“做到就行”。那么,教師這個職業所帶來的欣喜、滿足、幸福也會隨之感悟不到。許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我們所從事的職業也有幸福,甚至從來也沒有思考過怎樣的教育才是幸福的?由于工作忙碌,常常忘記感受自己的心情。
教育的真正幸福是什么?我以為幸福是課上課下學生一聲親切的問候,是校內校外途中學生一個誠摯的敬禮,是每逢佳節時候學生一句美好的祝福,是離開母校的學生留下的點滴記憶....如果用心去感受教育的幸福真諦,它就是這么簡單實在。
作家畢淑敏曾經說過: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于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我們還在從事它,就不該單純地把它看成謀生的手段,我們需要努力把它變成自己的事業,在其中尋求價值和理想,在其中尋求幸福和快樂。如果不從教育本身尋求到幸福,不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那么做教師的精神支柱就會轟然坍塌。。一個教育人生不幸福的教師無法讓學生獲得人生的幸福,教師自己要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是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所以,我們要立志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把教育當作理想來追求,用人生的激情來點燃未希望之燈,用教育的理想來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來實現教育的理想。
也許有人會說,教師的幸福應該是沒有夜以繼日的作業批改,沒有嘔心瀝血的教案準備,沒有沒完沒了的瑣事糾纏。但我要說,教師的幸福首先在于思想的充盈和精神的富足。我們可以感受這樣的生活:冬日的下午,煦暖的陽光,斜斜地從窗子灑進來,一杯熱茶,一支筆,一本書,何等的逍遙?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樂從心底油然升起,幾個小時,不知不覺中悄然逝去。如飲甘醇,如灌醍醐,一種震撼,一種洗禮,一種共鳴,一種幸福。沉浸書堆,我時常奔放地想如詩人一般盡情抒懷。在社會喧囂的樊籬中我不斷尋覓閱讀帶給自己的寧靜,在書香中尋找理性的回歸,就像在沙漠中尋求綠洲的跋涉者。在書香中,我們讓自己的思想恢復彈性,讓自己的靈魂重新變得豐滿而博大。讓我們做一個古香古色、平靜淡泊、精神高貴的現代教師。古香古色是我作為教師的一種本色,平靜淡泊是我作為教師的一種狀態,精神高貴是我作為教師的的一種操守。教師作為精神高貴的知識分子,我們應該把真理告訴人們。
我時常捕捉到教育思緒云飄漫舞的輕盈,我更陶醉于教育幸福送給我的萬般純凈。教師的幸福在于擁有一顆通融、豁達、敞亮和感動的心。教師的教育生命是由豁達和寬容、感動與和諧累積起來的精神生命。作為教師,只有擁有相對安靜、安寧、安定的心境才能打開心障,體察自我,尋找和發現教育中的幸福。其實,教育中的幸福不只是在心靈深處,更在我們眼前手邊,在教室的每一角落,在學生的快樂臉龐,所以我要滿足于學生的點滴進步,感動生活中的點滴理解、點滴寬容、點滴信任,甚至是壓力、埋怨和批評。在與學生的心心相印中我不斷體驗著學生愛我的滿足,在家長的贊揚聲中我不斷收獲著成長的足跡。
“慢慢走,欣賞啊!”阿爾卑斯山路上的標語告訴我們教師的幸福還在于能夠欣賞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當然這樣的幸福并不單純地表現在輕松自在的人生態度上,這樣的幸福是一種由內而外流淌出來的甘霖,它具有豐富的人生內涵和無盡的生命回味。現代教師不僅要懂得用一顆年輕的心和一分涌動的情去點燃教育的圣火,還應該懂得體驗生活的情趣,享受人生的樂趣,得意時,會在春晨秋夜低吟,失意時,也會在花前月下淺唱,和自己的心面對面,與所愛的人心連心。這樣的生活,也許會有非議,但這樣的生活,不失本真,是心靈和性情的和諧融合,有一種幸福的味道。我們要在精神富足中學會欣賞,懂得欣賞,在欣賞中做一個真正幸福的教師。
在《生命的林子》一文中,方丈問玄奘:“燭火和太陽, 哪個更亮些?你愿意做燭火還是太陽?”玄奘選擇的是做太陽,經過他的努力,玄奘終于成為一代名僧。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能只停留在做蠟燭上,照亮了別人卻燃燒了自己。我們要做太陽,要追求永恒,要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輝煌自己。只有這樣,我們的靈魂會使課堂呈現嶄新的景象,會使年輕的心靈不再戰栗,得到升華。
對人生而言,幸福是不可以存儲和轉移支付的,幸福是一種生命元素,與生命是水乳交融的,盡管幸福的定義有無數種,但為學生的幸福而幸福地活著是恒久的,這是我們教師心靈的依靠。
做幸福的教師,是目標;幸福地做教師,是踐行;做教師的幸福, 是成功!讓我們銘記特級教師劉可欽的話與大家共勉:
在平常的教學中感悟教育!
在平實的細節中尋找真諦!
在平和的心態下追尋做教師的幸福!
做個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5
作為一名教師,三尺講臺,輕飄一身白雪,口若懸河,迎來學生斗趣。從平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當前,教師面臨的壓力很大,以至于一部分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而一般意義上的培訓,盡管也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但卻解決不了職業幸福感這一問題。因此,在思考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加強師德建設時,要貼近教師生活,把在關注教師專業成長時,除了強調教育理念、專業知識、教學技能等等之外,更要培養教師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信念,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這樣,教師才會從平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獲得職業幸福感。
教師專業底蘊的積累不僅僅是業務本身的積累。十年前畢業分配我去了我們當地最為偏僻的一個山村中學。在最初的幾年中我除了完成相應的教育教學任務后,把很多的時間花在研究教育學,讀了許多教育名著,像魏書生等一大批教育界的精英,他們的身上有的不僅僅是良好的師德,更多的是他們的職業幸福。很多聽過我上課的老師都說我上的每一節課都離學生的生活世界是那樣的接近,對教材挖的很有深度,而且每一節課都有創新,其實很多理念源于那幾年的人生感悟,現在當我看到我上的課讓我的學生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時候我會非常幸福,因為我和我的學生在共同體驗著愛與責任;當我又上了一節好課的時候我會非常激動和幸福,這種探索與改革將會最終成為孩子們成長的營養。當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正直,樂觀的孩子,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教師專業底蘊的積累不僅僅是業務本身的積累,我們要像章魚那樣有很多的觸須伸向不同的領域,并從那些也許看起來和教育沒有關系的領域中學習,有這樣經歷的老師對教師這個職業將會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真正明白教師職業的真諦所在。
教師要脫離功利性去看幸福感。現在有些教師把學生當成搖錢樹,向學生賣書,向學生家長要物,借輔導學生向家長要錢要權,這些能使教師幸福嗎?教師職業有特殊性,也只有教師能有職業的幸福感。教師付出的是愛,得到的是愛的回報,有時會是即時的,但有時會有一點滯后。記得老教育家呂型偉講的一件事。一年,他到北京,想見一下幾個學生。結果來了很多學生,有部長、有教授、有將軍等。呂型偉先生感慨:“誰能一個電話,招來一百多人?教師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因此,教師要脫離功利性去看幸福感。
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學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學生,感受教師職業的真諦,滿足了,得到了,快樂著,幸福著。幸福就在你的眼前,只要留心去發現。
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準備修建一座體育館,消息傳出,立刻引起教授們的反對,校方于是順從了教授們的意見,取消了這項計劃。教授們為什么會反對呢?原因是校方選定的位置是在校園的華盛頓湖畔,體育館一旦建成,恰好擋住了從教職工餐廳窗戶可以欣賞到的美麗湖光。就為了這么簡單的一個原因,為什么校方會如此尊重教授們的意見呢?原來,與美國教授平均工資水平相比,華盛頓大學教授的工資一般要低20%左右,教授們之所以愿意接受較低的工資,而不到其他大學去尋找更高報酬的教職,完全出于華盛頓大學對他們的尊重和留戀在華盛頓大學執教的幸福感。
幸福使他們淡化名利的紛爭,幸福使他們不僅把職業作為一種生存的手段,并且產生更高的超越物質的精神追求。
我們的學校如果能為自己的員工感受到這樣的幸福,師德建設可為高水準。
著名教育管理實踐專家、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李希貴在接受《中國教育報》專訪時說到“學生第二”,這就意味著教師第一。學校的發展如果沒有將教師的利益和發展放到第一位,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變。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把課程目標從過去的一維發展定為今天的三維發展,從平面變為立體,所以我們不僅要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而且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個長期以來被忽略的育人者的情感態度問題也理應提到應有的高度。同時我想到的是,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他的三維沒有得到發展,他又怎么能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去發展學生的三維呢?在教師沒有感到幸福的校園里,學生還會好到哪里去呢?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學校始終致力于培養教師在學校的“幸福感”,這是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
一個學校,一個領導,一個首要的任務就是構建一個和平的校園,構建一種和諧的氛圍,樹立正氣,賞識教育的不僅僅是學生,讓教師在一種教育新風中,,感受教師這種職業帶來的幸福。
教師工資漲了,教師的社會地位漲了,全社會尊師重教的風氣也要漲了,當一位教師,他的家庭問題、待遇問題、被社會認可的問題都不成問題時,他們自然就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生身上。學生中心、學生主體地位是靠教師去實現的。對校長來說,教師就是實現你教育理想的“天使”,只有當教師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覺得應該把學生放在首位的時候,他們才會發自內心地這樣做。發展的動力如果來源于對教育職業的熱愛,教育就會充滿活力與真情,教育就是動態的;反之如果僅僅來自于壓力,他們就會把這種壓力轉加到學生身上,這樣塑造出來的人肯定是十分可怕的。“壓力就是動力”這句話應該辨證的看待,“沒有壓力不行,僅有壓力不夠”。對一個從事塑造人的職業來說,尤其不能只有壓力。
我們都知道到商店購物,我們是上帝。商家常把“顧客至上”作為發展的理念。而有一個人卻對這樣的說法不以為然。這個人就是把一家小小的旅行社做成世界第三大旅游管理公司,并成為“美國100家最適合于工作的公司”之一的羅森柏斯國際集團老板豪爾。他認為,對于員工來說,顧客當然是處于第一的優先位置;但對于公司來說,實際上是通過把精力集中在內部,集中在自己的員工身上而獲得成功的。豪爾批評說,有太多的公司把壓力、恐懼和沮喪施加給員工,員工每天晚上把這種感受帶回家里,這會引起家庭問題;第二天一早,員工又會把這些問題帶到工作崗位上。這種循環非常典型,也非常可怕。20xx年,當豪爾加入到公司的時候,他發現公司在“顧客至上”的旗幟下,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顧客身上而很少關注自己的員工。公司管理層的工作重心全部圍繞著顧客展開,他們甚至忘記了是誰在為顧客服務。豪爾認為,從長期來看,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務。最高級別的服務水準是發自內心的。因此,能夠讓關心、關愛到達員工內心深處的公司才能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這也是管理者能為顧客做的最好的事情,他們終將認識到,雖然顧客被排在第二位,但事實上卻是第一位的。豪爾認為,當公司把員工放在第一位的時候,員工就會把顧客放在第一位。
一個學校在強調師德學習的時候,不能只要求教師學習《教師法》、《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等一些規定,而應多對教師具有很人文的情感關懷,給教師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常常使他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職業幸福,這種幸福總是充滿活力與激情,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應付以育人的高度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唯有快樂工作,努力進步,求取發展,才能無愧教師職業。
當前,教育改革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著,在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更高,對學校的服務意識更新。教師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了,教師的眼光就不能僅僅盯在生存上,追求也不僅僅定在最低層次上。只有感受教師職業的幸福感,積極參加各種自我更新。
“走進新課程的老師,需要通過不斷的豐富自己來豐富我們的學生,進而豐富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一個教師只有開闊了視野才會求思求變求取發展。生活的態度決定幸福指數。
朱永新說過:“應該讓我們的教育者系統地讀一讀教育專著,不要多,哪怕20本。這20本你不讀,不能當教師,更不能當校長。因為一個沒有系統地接受人類歷史上教育思想財富的人,不可能有博大的情懷,不可能有遠大的理想。”
通過這些學習,教師把教育的故事,把教育理論、心理學知識及教育藝術機智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啟迪著學生的智慧,激勵著學生的情感,教師從中收獲職業的快樂。
“做真正的教育者,辦真正的教育”,幸福的教師,才是教育的幸運。給教師一個幸福的精神生活,在幸福的體驗中工作。用精神引領專業,用專業豐富精神。在積極的、自覺的狀態中工作,把工作當作一種快樂。
我們的工作,是一種快樂,感受職業幸福吧!讓我們的情感一路。
做個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6
福是一杯濃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兩情相許,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實現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學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幸福之于科學家就是科研成果之問世;幸福之于農民就是多打糧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并不能保證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幸福指數”。經濟在快速增長,幸福也跟著在增長嗎?
長期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夠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關于什么是幸福的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我想:做為一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大之幸福莫過于桃李滿天下,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素質高,能力強的頂尖人才。
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教師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點:精神性、關系性、集體性、無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樂相并列,而稱之謂“三樂”,明顯含有對教育勞動的精神審美意蘊。教師只有擺脫了職業感的束縛,不把教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樣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達到‘孔顏樂處’的境界。”
(一)教師的幸福能力及其培養實際上就是教師幸福的實現問題。
幸福不是物質欲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悅。幸福能力需要培養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態的存在。
日本社會學家千右保曾經在一些國家作對比調查,問題為:如果有足夠的錢供你一生享樂而無須工作,那么你是去享樂還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說“根據大約二十年以前的調查,基本上沒有人回答靠玩過日子。美國的比率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來,‘玩派’驟然增多”。“根據1983年世界青年意識調查對11個國家提問的結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為19.8%,美國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時間增加了7.1個百分點”。至于中國,千右保寫道:“令人難以掩飾驚訝的是中國的數字。玩派著著實實接近半數,占49.8%,創世界最高記錄”。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難體會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創造幸福的能力卻不僅取決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還要求創造或實現幸福的其他條件,幸福能力就是主體實現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觀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實際上是教師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包括對教學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教育對象的了解等等。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心理學化”了的學科知識,而且必須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識。沒有對學生及其學習機制的切實了解,沒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體支撐,不能將學術語言生活化,一個教師即便能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他也是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成效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躲其課不以為害,評其課嗤之以鼻”。失敗的教師當然是不能收獲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勞動的實踐能力。韓進之教授認為包括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機智。林崇德教授概括為“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包括對教育活動的計劃安排,對這一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教育過程的調節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還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我們知道,教育活動的特點是一種心心相印的主體際性的交流活動。教育過程中充滿變數。因此教育不僅是一個嚴謹的知識授受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靈活性、創造性的藝術過程。沒有包括自我監控能力在內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就不會收獲教育的成功,更不會體驗教育幸福。
最后,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幸福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對主體自由的審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種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獲教育幸福,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創造性的教育能力,還應當具有對教育活動過程以及教、學雙方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既是樂教、樂學的中介環節,也是激發進一步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自覺掌握教育的審美評價尺度,學會以審美的心態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審美是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正是作者本人近年來不斷呼吁建立教育活動第三標準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與幸福無關的能力去獲得,這是一個悖論。但是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辯證法。教師的幸福實現與否取決于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
其實一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教師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