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演講稿(精選6篇)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看了管建剛老師的《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感悟很深,整篇文章都是在鼓勵我們老師拿出勇氣面對自己的職業,主動積極地做一名有所為的教師。
一、做自尊自信的教師:
要成為一名有為的人,的的確確需要經過奮斗、拼搏,其中,個人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自己心中將“做一名有為的教師”作為一個目標的話,肯定會朝著目標前進,反之,將一事無成。所以說心態、態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關鍵的便是調整心態,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
二、做富有勇氣的教師:
要征服課堂,要將自己有缺陷的一面袒露出來,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換句話來說生命的價值也多多少少的在勇氣上體現出來,年輕教師沒有勇氣的最大原因是因為積累經驗不夠多,遇到學術研究方面的問題很難做出理論上的支撐,沒有支撐便會覺得很單薄、站不住腳,所以年輕教師應多參加學習、培訓、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本領,充實自己,相信自然而然會變得自信、變得有勇氣。
三、做踏地而行的教師:
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正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開始。
四、做沒有借口的教師:
我們老師在很多情況下都會為自己的不當行為尋找借口,給自己一個臺階下,這樣才不足以丟面子,但當我看了管校長寫的“收起借口,你發現自己真的變了……”時,的確,我應該鼓足勇氣將自己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不能永遠在原地徘徊,應該試著進步、前進,做一名有責任感的老師。
五、做遠離安逸的教師:
安逸的生活會讓人變得懶散,沒有激情,作終的勝利者,也會是最值得回味的日子。
六、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師:
年輕的老師很希望自己能夠在事業上“一舉成名,一步登天”但沒有扎實的基礎想一步登天是難上加難,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績是可喜的,借助于外物那就是可職的,把握現在的年輕多給自己充電,多參加教研活動,多上公開課、多反思,聽取老教師的經驗之談,取得最后勝利的是自己,也是笑到最后的人。
七、做永不放棄的教師:
一個簡短的演講真的很發人深省,要做到決不、決不、決不能放棄,那需要十分堅定的毅力,年輕的我做事情剛開頭總是很有激情,當遇到困難,可能會稍微堅持一會兒,但當困難一次又一次的襲來時,我想很肯定沒有那個勇氣再堅持下去,走向成功的路是坎坷的,是艱辛的。
八、做超越失敗的教師:
俗話說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都是一路輝煌,總會有挫折,關鍵是遇到挫折后應端正心態,重拾自信,向大家證明“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學會善待自己而不是用失敗懲罰自己,將其轉為動力是最好的方法。
九、做挑戰自我的教師:
積極的面對自己的教育人生,充實自己的教育人生,需要挑戰精神,既然我已經選擇了教育這個行業,那我將竭盡所能做到最好,把工作做實。
看完了整篇文章,給了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它鞭策著我、鼓舞著我,我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完美!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大家好!
從網絡中看到《三分能力,七分責任》一書的介紹。書中精辟的論述及列舉一個個鮮活的實例,再一次觸動了我的神經中樞,讓我對“責任”二字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所以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就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
“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切實履行責任,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是完美展現自身能力與價值。”這是《三分能力,七分責任》一書的扉頁的一句話。記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也說過:“責任并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我覺得這話很對,當我們準備要做什么的時候,當我們在做什么的時候,如果我們心不在焉,我們肯定做不好,甚至會半途而廢,但是我們如果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目標后,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千方百計做好的。
大家都知道一部名為《背起爸爸上學》的電影看了讓人非常感動。電影說的是一個16歲的農村少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但面對癱瘓在床無人照顧的父親,無奈之下只好賣掉全部家產,背著父親走進校門。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求學之路。他“背”起了父子之情, “背”起了愛的責任。正是這種久違了的反哺情結,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呼喚著人們的良知,很多人看后都潸然淚下。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思考這么幾個問題:什么是責任心?怎樣才能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我們要生活、我們要養家糊口… …我們就得工作,工作就這么簡單,與我們形影不離,與我們相伴到老。工作會給我們帶來財富、帶來成就、帶來快樂、帶來幸福……與此同時,也給我們帶來責任——一份十分凝重的責任。這份責任,與工作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就像一對孿生兄弟。
責任是一種使命,一種做人的態度。我認為,“責任”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處來說即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我們的家庭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家庭愛意融融;我們的社會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社會平安發展;我們的學校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學校得到學生、家長、社會的滿意。
選擇了工作,就等于選擇了責任。我很欣賞作家畢淑敏的直抵人心的一句實話: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于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你還在從事它,在作為謀生手段的基礎上,如果再把它變成事業,能在工作中尋找快樂,那么我們的工作將是幸福的。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每天有許多瑣碎平凡的工作要做,即使有時我們認為是一點意義有沒有的工作,如果我們自怨自艾,滿腹牢騷,這一天的工作就是無奈的的,感覺是苦惱的,身心是疲憊乏力的,伴隨而來你的一天將是灰暗的;如果我們改換心境——自己的事得自己干,干就要干的開心,時刻保持一個良好心態,干一行愛一行,那么一天的工作就會是有效率的,感覺是舒坦的,這成就了我們的每一天都是陽光的。既然如此,無論我們在什么工作崗位上都要記住:一定要用心去工作。
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教師是最需要有責任心的工作。這顆責任心就叫師德。我將永遠憑著這顆責任心,將把無私的愛和無限的責任奉獻給我的學生和所鐘愛的事業!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大家好!
從網絡中看到《三分能力,七分責任》一書的介紹。書中精辟的論述及列舉一個個鮮活的實例,再一次觸動了我的神經中樞,讓我對“責任”二字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所以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就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
“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切實履行責任,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是完美展現自身能力與價值。”這是《三分能力,七分責任》一書的扉頁的一句話。記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也說過:“責任并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我覺得這話很對,當我們準備要做什么的時候,當我們在做什么的時候,如果我們心不在焉,我們肯定做不好,甚至會半途而廢,但是我們如果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目標后,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千方百計做好的。
大家都知道一部名為《背起爸爸上學》的電影看了讓人非常感動。電影說的是一個16歲的農村少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但面對癱瘓在床無人照顧的父親,無奈之下只好賣掉全部家產,背著父親走進校門。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求學之路。他“背”起了父子之情, “背”起了愛的責任。正是這種久違了的反哺情結,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呼喚著人們的良知,很多人看后都潸然淚下。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思考這么幾個問題:什么是責任心?怎樣才能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我們要生活、我們要養家糊口… …我們就得工作,工作就這么簡單,與我們形影不離,與我們相伴到老。工作會給我們帶來財富、帶來成就、帶來快樂、帶來幸福……與此同時,也給我們帶來責任——一份十分凝重的責任。這份責任,與工作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就像一對孿生兄弟。
責任是一種使命,一種做人的態度。我認為,“責任”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處來說即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我們的家庭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家庭愛意融融;我們的社會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社會平安發展;我們的學校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學校得到學生、家長、社會的滿意。
選擇了工作,就等于選擇了責任。我很欣賞作家畢淑敏的直抵人心的一句實話: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于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你還在從事它,在作為謀生手段的基礎上,如果再把它變成事業,能在工作中尋找快樂,那么我們的工作將是幸福的。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每天有許多瑣碎平凡的工作要做,即使有時我們認為是一點意義有沒有的工作,如果我們自怨自艾,滿腹牢騷,這一天的工作就是無奈的的,感覺是苦惱的,身心是疲憊乏力的,伴隨而來你的一天將是灰暗的;如果我們改換心境——自己的事得自己干,干就要干的開心,時刻保持一個良好心態,干一行愛一行,那么一天的工作就會是有效率的,感覺是舒坦的,這成就了我們的每一天都是陽光的。既然如此,無論我們在什么工作崗位上都要記住:一定要用心去工作。
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教師是最需要有責任心的工作。這顆責任心就叫師德。我將永遠憑著這顆責任心,將把無私的愛和無限的責任奉獻給我的學生和所鐘愛的事業!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
責任心是我們戰勝工作中諸多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它使我們有勇氣排除一切困難,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出色地完成。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等于我們選擇了責任。我們教書這一屆學生沒有教好,我們還可以重來,我們還有下一屆學生。而對于家長,孩子都是他們手心里的寶,他們能從頭再來嗎?不能。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我們要想贏得家長的信任,贏得社會的贊譽,提升我們自身的價值,就必須把我們的責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去,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都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成功。
“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切實履行責任,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是完美展現自身能力與價值。”這是《三分能力,七分責任》一書中的一句話。記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也說過:“責任并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當我們準備要做什么的時候,當我們在做什么的時候,如果我們心不在焉,那肯定做不好,甚至會半途而廢;但是我們如果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目標后,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千方百計做好。
我們要生活、我們要養家糊口… …我們就得工作,工作就這么簡單,與我們形影不離,與我們相伴到老。工作會給我們帶來財富、帶來成就、帶來快樂、帶來幸福……與此同時,也給我們帶來責任——一份十分凝重的責任。這份責任,與工作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就像一對孿生兄弟。
責任是一種使命,一種做人的態度。我認為,“責任”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處來說即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我們的家庭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家庭愛意融融;我們的社會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社會平安發展;我們的學校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學校得到學生、家長、社會的滿意。
選擇了工作,就等于選擇了責任。我很欣賞作家畢淑敏的直抵人心的一句實話: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于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你還在從事它,在作為謀生手段的基礎上,如果再把它變成事業,能在工作中尋找快樂,那么我們的工作將是幸福的。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每天有許多瑣碎平凡的工作要做,即使有時我們認為是一點意義有沒有的工作,如果我們自怨自艾,滿腹牢騷,這一天的工作就是無奈的的,感覺是苦惱的,身心是疲憊乏力的,伴隨而來你的一天將是灰暗的;如果我們改換心境——自己的事得自己干,干就要干的開心,時刻保持一個良好心態,干一行愛一行,那么一天的工作就會是有效率的,感覺是舒坦的,這成就了我們的每一天都是陽光的。既然如此,無論我們在什么工作崗位上都要記住:一定要用心去工作。
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教師是最需要有責任心的工作。這顆責任心就叫師德。我將永遠憑著這顆責任心,將把無私的愛和無限的責任奉獻給我的學生和所鐘愛的事業!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演講稿 篇5
“教育的真諦在于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文化積淀為人格”,“一個教師能走多遠,她的學生就能走多遠”,“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為了教育的永恒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是著名教育家竇桂梅的最新力作,也是她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闡述了竇桂梅的教育教學觀、學生觀,特別是關于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本書有獨到的見解,其中有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教師的尊嚴來自于專業功底、人文素養和教育理念,關于“主題教學”,關于閱讀,等等,點燃了很多青年教師投身新課改的熱情。書中的課堂教學實錄是她魅力課堂的具體表現。
其中“專業自我”這部分內容讓我有了深深地感觸,盡管我不是完全的語文教師,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就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養,對自己的課堂,是能夠作明智的判斷與抉擇的。對于所擔負的事物,通常都能全權處理,避免外人的參與甚至干預。讀了竇桂梅老師的這段話,我思考起了自己的平日工作,由于我對自己的既有知識很少進行獨立思考,所以在教學中,我往往采取與大家一樣的共同立場,主旋律怎么說,我就怎么做。教學方面流行什么我就緊跟什么,讀了竇老師的書后,我才明白這已嚴重影響了我的專業自我決斷的權利。為什么我會跟著風跑?為什么我會不知所措?為什么我會為他獨尊?為什么我會找不著北?其實這些都需要我從自己身上反觀,改變自己就要有獨特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為此我們才會變得平和、平靜——欣然一笑,坦然面對,依然向前。只有從內心深處實現高自我的教師,才會以積極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夠準確的、現實的領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對從事的專業具有自我滿足感、自我信賴感、自我價值感,從而表現出對專業當仁不讓的意識和信心——而這些無疑會給孩子帶來更為積極有益的,甚至是浸潤一生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獨特的存在。但共同的是,無論如何要讓自己“站立”起來——這是教師專業的真正靈魂!沒有專業自我,很難有教師的專業生長。人必須讓自己自省著,因為這樣的人才可以獲得明白,才有可能獲得精彩。這是認清自己的基礎,也是不斷超越自我的基石,有自醒為依托的自省,才使有理智的自尊。有專業尊嚴的教師是美麗的。
盡管竇老師的字里行間透露著語文的濃濃氣息,但是從她的書里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諦,其實很多事情是彼此相通的,做一個老師就應該有專業自信,專業特色,與眾不同的才是你最精彩的地方,才是令人欽佩的地方。所以努力著,學著讓自己更充實一些,更精彩一些,做一個個性化受大家尊重的老師吧!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教育的真諦在于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文化積淀為人格”,“一個教師能走多遠,她的學生就能走多遠”,“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為了教育的永恒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是著名教育家竇桂梅的最新力作,也是她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闡述了竇桂梅的教育教學觀、學生觀,特別是關于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本書有獨到的見解,其中有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教師的尊嚴來自于專業功底、人文素養和教育理念,關于“主題教學”,關于閱讀,等等,點燃了很多青年教師投身新課改的熱情。書中的課堂教學實錄是她魅力課堂的具體表現。
其中“專業自我”這部分內容讓我有了深深地感觸,盡管我不是完全的語文教師,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就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養,對自己的課堂,是能夠作明智的判斷與抉擇的。對于所擔負的事物,通常都能全權處理,避免外人的參與甚至干預。讀了竇桂梅老師的這段話,我思考起了自己的平日工作,由于我對自己的既有知識很少進行獨立思考,所以在教學中,我往往采取與大家一樣的共同立場,主旋律怎么說,我就怎么做。教學方面流行什么我就緊跟什么,讀了竇老師的書后,我才明白這已嚴重影響了我的專業自我決斷的權利。為什么我會跟著風跑?為什么我會不知所措?為什么我會為他獨尊?為什么我會找不著北?其實這些都需要我從自己身上反觀,改變自己就要有獨特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為此我們才會變得平和、平靜——欣然一笑,坦然面對,依然向前。只有從內心深處實現高自我的教師,才會以積極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夠準確的、現實的領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對從事的專業具有自我滿足感、自我信賴感、自我價值感,從而表現出對專業當仁不讓的意識和信心——而這些無疑會給孩子帶來更為積極有益的,甚至是浸潤一生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獨特的存在。但共同的是,無論如何要讓自己“站立”起來——這是教師專業的真正靈魂!沒有專業自我,很難有教師的專業生長。人必須讓自己自省著,因為這樣的人才可以獲得明白,才有可能獲得精彩。這是認清自己的基礎,也是不斷超越自我的基石,有自醒為依托的自省,才使有理智的自尊。有專業尊嚴的教師是美麗的。
盡管竇老師的字里行間透露著語文的濃濃氣息,但是從她的書里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諦,其實很多事情是彼此相通的,做一個老師就應該有專業自信,專業特色,與眾不同的才是你最精彩的地方,才是令人欽佩的地方。所以努力著,學著讓自己更充實一些,更精彩一些,做一個個性化受大家尊重的老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