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關于讀書演講稿(通用6篇)
教師關于讀書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是澇坡小學的馮加風,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育人》。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老百姓信奉的至理名言;“讀書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這應該是知識經濟時代一種不可爭議的共識。作為一名老師,要想能夠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就必須不斷的讀書。況且,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沒有一個淵博的知識是不行的。讀書讓我們能夠很好的乘上時代的風帆,能夠讓自己的職業生輝。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以禮儀大邦聞名于世,我們的民族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就深刻反映了這一點。讀書才能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外化。讀書是提高個人修養的必然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們大家都知道,教師做著教書育人的工作,可謂“桃李滿天下”。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關系到一代又一代學生的成長。學生的知識增長和我們的知識構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響我們知識構成的是什么呢?是讀書。博斯威爾有這樣的一句話:“每天讀上五小時書,人很快就會淵博起來。”我們的教師每天很多時間都用在教育教學中,或許不可能這樣的投入,但是只要書籍在我的心中,我每天抽出一點點的時間,我就可以補足自己的不夠,因為知識是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是道聽途說。
所以今天我在這里主要談談讀書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曾有人這樣形容讀書:“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我相信閱讀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生的。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更應該多讀書,讓讀書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曾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作為文化底蘊的傳承者,人格力量的塑造者,自身素質不是很重要嗎?而教育,天然需要教師有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種充實而圣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溫馨的情懷、一種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古人云: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由此可見,學識與品德是做教師的基本標準。
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地增長智慧,讓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讀書,能使教師充滿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語,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讀書,能改變教師的人生,使教師思考人生,把教學變成一種過程、一種動態、一種求索;讀書,是教師可貴的生活品質,一種詩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此外,我們除了自己要不斷讀書,還要培養學生對書的感覺,對書的興趣,以及讀書的正確方法。讓他們在書的海洋里學會如何捕撈對自己有益的東西,也只有這樣,才不枉我們教書、育人的根本宗旨。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書籍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我要用這種力量,去改造學生的世界和未來,讓我們就在這書的海洋里,勇敢的、執著的、義無反顧的揚帆起航!實現我們共同的理想!
我的演講講完了,謝謝大家!
教師關于讀書演講稿 篇2
許多人都說,教師只有平凡、只有寂寞,沒有燦爛,沒有輝煌。然而我自豪,我沸騰,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我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千真萬確的,愛正是教師無聲的誓言,它用教師的行動和心血寫成。
回想當年,初入師范大門,我曾一度感慨不已:難道盛開的花季只能在"三點一線"的生活中緩緩延續?難道畢生的辛勞只能在紅燭的微光下為他人做嫁衣?
就在這段苦悶彷徨的日子里,是她--我的班主任劉老師,以她那陽光般的光環,使我深深體味到了教師職業的純潔和高尚,使我日漸真切地看到了不遠的將來,我也是一名由播種,耕耘到收獲的光榮的人民教師!
其實剛剛入學,當美麗如花的劉老師站到我面前的時候,我不禁暗暗懷疑,這樣的非凡人物怎能甘受一輩子的清貧與平風呢?可是她似并沒有意識到這些。開學第一周,她就為笨拙的男生洗床單,那纖細的雙手浸在秋天的冷水里又紅又腫,然后她又在會操場的訓練場上喊啞了喉嚨,當貧困的同學生病了,作為一名普通工薪族的她,又傾囊所出,繳納了幾乎是一去無還的上千上萬的醫療費用。
象劉老師這樣一位博學美麗的人物都肯放下驕傲,俯首甘為孺子牛,而我們尚未羽毛的豐滿就開始耽擱學業,開始懼怕今天,懼怕將來無私的教書育人是否得到名利的回報。殊不知,教師傳道、授來、解惑的無么奉獻能開啟多少人蒙昧的心靈,能為他人帶來多少溫暖和光明啊!我們不是天才,卻有著天才的乖僻缺點,拒絕成長,又差一點拒絕了成為人師的光榮使命!
我不管別人是怎樣評價兩袖清風無名無得的教師的,也不管將來會有多少披星戴月,風雨兼程的日日夜夜,我只知道,并深深地暗下決心--為了山坡上披鞭放牛的失學兒童,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鄉親,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我一定要象劉老師一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隨著時代的發展,21世紀我國中小學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100 萬中小學教師的素質是制約基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是提出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發展綜合國力的關鍵。而民族、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素質是制約全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最大"瓶頸"。加快民族、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步伐,提出高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綜合素質,建設好一支立志為民族、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獻身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民族、貧因地區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義務教育的關鍵所在。發展國民經濟,培養各類人才,提高民族素質,基礎在教育,而小學教育是基礎的基礎,作為教師所承擔的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熱愛小學教學工作的思想感情,有一個培養的過程。首先,要自覺地了解和熟悉小學語文教學,對它越了解越熟悉,就會越感受到它的魅力,就會越喜歡它、熱愛它。再有,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聯系起來,看到自己從事的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聯系起來,看到自己從事的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而增強光榮感和責任心,進而樹立為之奮斗終身的專業思想。
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教師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師的思想、品格、言行,以及教師對社會事物所持的態度,都會這樣那樣地影響學生。因此,教師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提出較高的道德要求,要嚴于律己。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強化,使自身的師德修養更加完善。
我們不僅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還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這兩個方面是互相聯系的。沒有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熱愛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了解學生、親近學生,主動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建立感情的橋梁。感情的影響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熱愛學生,還應當尊重學生,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而沒有這種信任,就失去教育得以進行的基礎。就拿班主任這一方面來說,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應熱愛本職工作,愛自己的學生,和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班主任的一言一語,他們聽若圣言,深深地印在腦子里,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他們視為楷模,在各方礎加以模仿和效法。作為班主任,要想盡快順利地開展工作,首先就必須對學生的狀況有初步了解,班主任有意識地與學生談心、聊天。讓學生在情感的活動中交往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因此,班主任應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和帶動學生,不能只支學生嚴,而對自己放任。我們說,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難免出現失誤,有的自己一時還難以發現。俗話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這就要班主任重視平時來自學生的信息反饋,從中尋找得失。
小學教師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學生,就會帶著愉悅的心情去備課,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優美的語言方字,而且永不滿足,永遠向語文教學的高峰攀登,才會把學生清脆的朗讀、天真的發言,充滿童趣的作文作為一種藝術享受。把學生的每一點進不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并以此激勵自己刻苦鉆研,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追求是無止境的,奮斗是沒有盡期的。祖國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師!只有教師用行動寫下的愛,凝聚著教師的心血,才能穿越時空,震撼天地,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
教師關于讀書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測繪局幼兒園的老師王旭冬,今天我為大家演講演題目是《承擔責任,肩負使命》 《你在為誰工作》一書,為我們年輕教師,提供了一筆寶貴的財富,細細品讀,逐漸被書中闡述的精辟道理所打動,印象最深的是一篇關于責任感的文章,讓我聯想到我的工作——幼兒教師。不正是需要責任無處不到的地方嗎?
兩年前,我帶著對幼兒教師這個職業的無限憧憬與向往,在期盼中開始了我的夢想之旅,心中充滿了激情和好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面對哭哭啼啼的孩子、繁雜瑣碎的工作、眾口難調的家長。。。。。我曾經的美麗夢想逐漸磨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在工作中,我經常抱著應付的態度:有一次因為我的一時疏忽和大意,導致一個孩子在放學時趁亂跑出了班里,他的父母來接他卻遲遲不見孩子,我無言以對心里很不是滋味,幸虧有門衛師傅截住了孩子才平息了這場風波,事后我悔恨不已,如果當時丟了孩子,我„我該怎么辦。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延續,身為幼兒教師,對孩子不負責任,也就是對家長不負責任!對幼兒園不負責任!對社會不負責任!更對自己不負責任!責任感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對待工作是盡心盡責,還是渾渾噩噩,這也決定了他工作成績的好壞。
愛孩子,教孩子是我們幼兒教師的責任,有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必須做的更好。 “當責任感成為一種習慣,成了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擔負起責任,而不是刻意去做,當一個人自然而然的做一件事情時,就不會覺得麻煩,更不會覺得勞累。”多么精辟的話語!它使懶惰者凌亂不堪的足跡徘徊倒退;使勤奮者堅實有力的腳印勇往直前。責任到此,不能再推。
孩子甜甜的歌聲是我心間一股流淌不盡的清泉;孩子好奇的目光是我腦中永不停息的思考;孩子銀鈴般的笑聲是我人生路上最美的延伸。不管別人是怎樣對待這份工作,也不管她有多苦多累,我會認真并且努力把這份工作做好。我知道,對家長負責任!對幼兒園負責任!對社會負責任!這是我幼兒教師的職責!! 最后請允許我大聲的說一句:讓我們肩負使命!勇敢地承擔起責任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教師關于讀書演講稿 篇4
新課程編寫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改變和提升師生的生活方式。這種改變,將使我們的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這是因為,教育不僅僅傳授知識,更孕育著一種源源不絕的人文資源。所以說,人文修養、人文情懷是一個智慧型教師的必備素質。一句話,時代呼喚“有智慧的教師。”
最近讀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我不禁為肖川教授的率直而肅然起敬。再聯系他在前文中談到的“素質教育”,我們可以清晰地觸摸到一位有膽識的知識分子對于當前中國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憂慮:“為什么應試教育早已成為眾矢之的卻能大行其道,素質教育雖然千呼萬喚卻難覓蹤跡?”“一個民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培養不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在某一領域引起結構性變革的大師,那么,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嚴重的問題。”捫心自問,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這其中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普通的小學教師能改變什么?是的,我們的力量太微小,改變不了應試教育“滾滾洪流”,但我也可以說,我們的力量很大,足以對自己的學生的養成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式、確立人生目標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舉一動會深深地、長久地留在學生的記憶中。
文中還提到“眼界決定境界,方向決定方法。”方向對了,怎么走就得看每個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鴨式”,“應試型”的教育方式,已經成為遏制孩子們個性化發展的枷鎖。作者有一句話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們沒有教孩子們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的活著,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如何面對沖突和挫折,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而單純教給她如何讀、寫、算,那又有多少意義?”如今的許多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很大部分是只會讀、寫、算,的學習機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狀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狀元的出現,很有可能埋沒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可塑之人才,因為大家的目光都被狀元所吸引了。這是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實。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沒有人知道該由誰來改革。其實能改變這些現狀的,只有我們這些教師 ——基層的教育工作者。
“教學中的交往使學生間的合作與競爭成為可能,而無論是合作還是競爭均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個體之間面對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時反饋成為可能;交往使師生間的視界融合成為可能,使課堂生活生動活潑、多姿多彩成為可能——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生活是學生的學校生活之所以值得過的重要原因。”帶著智慧與真情和學生交流,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必需途徑。作為小學教師,我們是學生人生的啟蒙者;我們肩負著的不僅僅是要他們學會說話、寫字更重要的是要將他們引導成為一個高級趣味的人。人生來就是具有自己個性的獨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來感悟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只有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可能正確而合理的引導他們。交流便是進入他們內心世界的最佳途徑。怎樣才能使每個孩子都認為“學校生活值得過”?其實誰都知道,那就是讓孩子們覺得上學很有趣。與孩子溝通可以知道孩子們的興趣,也可以了解他們的性格,當對每個學生都了如指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到孩子們都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了。如果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興趣來學習的話,那么我們的課堂就真正成了孩子們的課堂了。也只有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求知欲。對于小孩子來說動力和求知欲就是新鮮感。這樣的新鮮感,恰是形成“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的必要條件。
作為學生內心世界的窺探者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者,老師又該如何修煉?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為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保持內心的開放和鮮活,才會有不斷增長的與人分享的內在需要。”教師本身就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學生需要學習,老師也需要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莊子云: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只有多讀,多想,多交流,多實踐才能豐富自身底蘊。這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恒的學習之道,因為豐厚的底蘊是靠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個人素養。大量的閱讀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閱讀中不斷思考才能將知識化為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別人交流探討,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后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傳播給我們的學生。這便是真正意義上教學!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師的重要品質,其實,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條件。
《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是作者對教育這門學科的感悟與探索,記錄了他的精神之旅,他給我們讀者留下的不僅僅是經驗,更多的是思考。
教師關于讀書演講稿 篇5
小時候,我覺得老師很偉大,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開始,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芽了,長大了。今天,它終于結出了果實--我也成了一位老師。夢想的實現,參加讓我一度有種飄飄然的感覺,我覺得我仿佛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一樣,然而,當我一天天成熟,在教師崗位上一天天成長的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春蠶”、“紅燭”、“園侗、“靈魂的工程師”這一串串字眼所包含的真實道理。
教師是很平凡的,也是很普通的一個職業,我們每天所要做的事情看起來很羅嗦,仿佛就好像給學生上上課,批改批改作業。其實不是的,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我們為了讓這堂課更生動,我們很多次在燈下挑燈夜讀,也很多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備課;為了讓這堂課更有意義,我們很多時候沒有休息,很多時候沒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很多人這樣形容教師,教師就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也只是社會中的滄海一栗,的確是這樣,大多數的老師,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燃燒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了,沒有驚人的事跡,更沒有輝煌的成就,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雖然是這樣,我仍然為自己是個老師而感到驕傲,因為在老師的手中,都握著無數的金種子--那便是希望,這就是教師的全部財富,也是教師的神奇之處。
青年節就要到來了,在這個青春洋溢的日子里,我愿站在這個臺上,用青年教師的名義告訴大家,我愿做那一顆小小的鋪路石,靜靜地躺在泥土里,雖然它沒有水晶的純靜,沒有寶石的艷麗,沒有鉆石的光芒,只有一個培養祖國下一代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愿意付出努力,付出我的青春,我愿意用我全部的力量讓我們的新一代走在我們鋪就的平坦而寬闊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四方,奔向遠方。
說到就要做到,要付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在工作當中,我會對自己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每天提早到校,晚上摸黑回家,將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又一個家!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在每一堂課之前,我都會精心備課,認真上課,并做好課后的摘記工作。我會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不但傳授他們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在業余,我會除了閱讀自己訂閱的雜志之外,還大量翻閱學校現有的教育雜志,并認真做好理論筆記,不斷積累,不斷給自己充電,扎扎實實打基礎,為做了名合格的數學教師而努力。
老師們,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關于讀書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教師這種特殊的職業就決定了每一位教師都要成為"讀書人",這是一種召喚,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我們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通過各種的渠道來充實自己,而讀書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我喜歡《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因為它像一面鏡子,真誠地表述著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著。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鎮西老師培養“優生”的六大方法:
一是引導“優生”樹立志向。他常通過談心,讓“優生”意識到,成績比別人好,就意味著將來比別人多一份責任,而現在起就應該比別人多一份努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經常給“優生”推薦有關偉人名人的傳記讀物,使“優生”把自己放在一個更廣闊的歷史空間和時代背景中認識自己的使命。二是幫助“優生”認識自己。幫助他們超越某些具體的考試分數和名次,通過與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較,通過對自己求學過程中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的冷靜分析,通過各種具體的課內外實踐活動..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進而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三是教育“優生”保持童心。讓“優生”面對分數和榮譽學會淡然處之和互相謙讓,以培養自己豁達而淡泊的心境。
四是激勵“優生”超越自我。一是盡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實踐,以發現并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二是鼓勵他們在日常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識設置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正是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五是訓練“優生”的受搓心理。六是培養“優生”的創造能力。以上方法,我會不斷地去琢磨,研究,然后不斷地去嘗試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中,使它們能受益學生和自己。
同時讀《愛心與教育》也給了我另外一種領悟,古人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著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雖說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是一份崇高的職業,可經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悅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并不是美好的。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讓人收獲多多。我會一直將閱讀進行到底,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方面都有所受益。
最后,我以莎士比亞的話與大家共勉: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
愿我們的生活有書相伴,濃郁甘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