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與老師愛的教育故事演講稿(精選4篇)
學生與老師愛的教育故事演講稿 篇1
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 。
愛的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從孔子的“仁愛”到墨子的“兼愛”說明了愛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的思想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然而在我們的教育中,還存在著不少有關“愛”的問題需要解決,如兒童接受了愛,卻并未感受到愛,更想不到付出愛。尤其是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競爭機制的引入,使一些人對人生的態度、需求發生了變化,對傳統的道德、良心、愛產生了困惑、懷疑、甚至唾棄。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要探討一下愛的結構與作用,弘揚愛的精神,以更好的進行教育。
一、愛的結構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提出愛的要素由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組成。根據我們的演繹和認識,認為愛由理解、尊重、信任、關心、寬容、要求、奉獻七個內容組成。
1、愛是理解
大干世界,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與認知水平個不相同,沒有理解就不可能進行語言的溝通與思想的交流,更不能達到情感上的融洽。就是說,教師應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問題,分析問題,在心理學上稱“移情”或“心理置換”,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難、愿望、與要求,愛的關心才能落實到實處。在兒童期,所謂的“問題”是個體發展過程中自然出現的正常現象,我們作為教師,若能經常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相信對理解孩子,關心孩子不無裨益。所以,理解是愛的前提。
2、愛是尊重
愛不是憐憫,愛不是施舍,愛不是并吞,愛是對生命的熱愛,是試圖用一個人的生命感去喚起另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愛、激發生命的活力,所以,愛是尊重。只有尊重才會使孩子感到愛,的關懷,如果沒有尊重,那愛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愛,因為愛本身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在教育時,如果孩子盡了最大努力而事與愿違或是不小心造成錯誤肘,教師真誠的贊美和溫和的話語可以極大的彌補他的自尊心,使他感受到愛的力量。尊重是愛的鍥機。
3、愛是信任
愛是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一種信任。教師信任孩子,相信他有戰勝困難的勇氣,相信他有改正缺點,認識錯誤的需求,相信孩子有積極上進的愿望和決心。相信能用愛感化迷途的羔羊,沒有信任,愛的關心將是無力的·、蒼白的,而孩子也只有建立了對教師的信任,愛才能被接受。信任是愛的橋梁。
4、愛是關心
關心是愛的切入口,就是了解對方的需要,關懷對方的疾苦,并努力去幫助他,如:父母照料孩子的飲食起居,教師的傳道授業,社會捐資貧苦地區……所有的這些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主動的關心。我們對孩子的愛的關心是細膩的、無微不至的,既關心孩子的物質,又關心孩子的精神,當孩子覺得自己被人注意、重視,而不是被忽略遺忘時,就會產生喜愛之感,樂意接受愛。所以關心是愛的體現。
5、愛是寬容
沖突和錯誤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如果面對沖突和錯誤,一味的以惡相對,或是冷嘲熱諷就會加劇矛盾,形成惡性循環。如:孩子是好奇的、好動的,在教育中常常具有一定的“破壞性”,這就需要教師以博大寬容的胸懷相待,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考慮,以寬容的態度對之,則就顯示出教師的善與愛。寬容是愛的潤滑劑。
6、愛是要求
愛本身體現出對孩子的要求,真正的愛不是無原財的遷就與無度的嬌寵,而是伴隨著合理的要求,孩子可以從這些要求中感受到被信任、被期待。教師相信一個撒謊的孩子之所以撒謊是有原因的,也相信他可以改正這就是教師對孩子的的要求,而孩子根據這些要求克服、自身的缺點,不僅接受了愛,而且把愛變成了動力。合理要求是愛的保證。
7、愛是奉獻
愛之所以偉大在于愛必須首先想到別人:利人必先克己,達己必先達人。愛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高尚的行動,它是無私、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奉獻,如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是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培育是無私的奉獻。只有當愛付諸于行動時,才能真正體會愛的快樂,愛的幸福。無私奉獻是愛的實質。
二、愛的作用
1、愛是人的一種動力。愛可以激發一個人去從事最艱難甚至最危險的但卻是最有價值的活動。愛可以支持一個人為子實現崇高的理想,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愛還可以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而不斷地調整和組織一個人的行動,正因為心中有了愛,人可以征服一切困難,創造人類的奇跡。
2、愛可以產生愛。教師的愛是給予,給孩子生命的活力,給予他對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給予他知識,給子他的歡樂與悲哀,使他在接受愛之后也成為愛的給予者。人們經常將教師比喻為蠟燭,教師用自己的火去點燃另一支來點燃的蠟燭(孩子),孩子又去點亮另一支蠟燭,于是,一支燭光變成兩支,四支…最后換來一片光明。在這之中,
教師在愛的行動中生產出更多的愛的使者,同時教師在這過程中也發現了自己,認識了自己,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也體驗到愛的幸福感,于是更激勵和強化了愛的行動,愛使一個人的人格變得更加完善,精神變得更加崇高。
三、愛的教育
1、教育需要愛
兒童的成長有一條重要的途徑,那就是觀摩、模仿和認同,而孩子模仿的對象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信任與愛。心理研究已經證明,兒童愿意模仿他喜歡的對象,認同他信任的對象。這就是說要讓孩子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須先主動建立愛的關系。一旦教育者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會不需要任何論證,就按照你的教導去做。“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陶行知語)。如果教師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與愛,那么即使教育目標對頭,教育方法正確,教育也無法達到期望的結果。愛是聯結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心靈的紐帶,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的基礎,心理學實驗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正是老師對學生的信任、鼓勵、期望所帶來的孩子的成功。
2、愛需要教育
(1)、創設培養愛的環境
愛需要培養,愛需要教育,愛需要創造愛的教育環境。首先是家庭環境,父母深情的愛撫,家人精心的照料都可以使孩子體驗到愛的幸福,感受到愛的力量。其次是學校環境,學校是兒童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知識上的傳授,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同伴間親密的幫助,是孩子感受小社會的溫暖,養成關心他人的積極的情感態度。最后是社會環境,只有當社會充滿愛,愛才能發揚光大,只有社會才能創造愛心一片。
(2)、灌輸培養愛的知識
明《傳習錄》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愛的形成有賴于對愛的認識。從家庭來看,父母應讓孩子懂得每個人都需要襖,愛給人以幸福也給人以力量;但愛也需要付出,你需要別人的愛,就必須懷有醫科愛別人的心,要隨時準備向別人獻出你的愛。學校作為
“傳授知識,培養人才”的專門場所,更應該重視通過多種途徑,向兒童灌輸愛的知識,使他們懂得對他人的關心、同情和愛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愛的基本體現。
(3)、設計訓練愛的行為
具有了愛的氛圍和懂得了愛的知識,更要把愛轉化為日常行為,具有了愛的氛圍和懂得了愛的知識,更要把愛轉化為日常行為,而行為的養成有賴于訓練與強化。為此,我們應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實際精心設計出系列奉獻愛心的活動,如:“我愛我家”、“我愛幼兒園”、“心中有他人”等主題活動,讓孩子身處教師所創設情景中,通過喜愛的形式,引導他們從細微處做起,學會愛別人。
學生與老師愛的教育故事演講稿 篇2
美的語言,才是愛的教育。雖然我在幼兒教育這一行業僅僅工作不到兩年,可是我已深刻領悟這句話的含義。
開學時班里來了一個小姑娘,怯怯的不愛講話,不會自己搬凳子坐不會自己找座位不會寫字。我每天都要教她自己做事情,可收效甚微。終于有一天我著急了,在她點名不喊“到”時沖她說:“你怎么回事啊,你不會講話嗎!真是的。”
我說完就忘記了,沒想到第二天在點名之前她就趴在桌子上哭,怎么也停不下來,終于我搞明白了,原來她怕我再說她啊!昨天我說的話很快就忘記,可是孩子卻記得,她認為我不喜歡她了,也很害怕我訓她,這才對我抵觸膽怯。
我很后悔對她那樣講,她剛來本就對新環境陌生,我為什么不鼓勵她還訓她呢?幸好事情還可以補救,我輕輕的對她說:“昨天是老師不對,老師道歉好嗎?”她點點頭,“那我們來一次點名好嗎,跟老師一起喊到好嗎”終于在我的鼓勵下她喊出了“到”,我很高興的表揚了她,看到她挺直身體變得自信的笑臉,我也明白了,給予孩子最美的語言,才能收獲孩子的愛。
記得《窗邊的小豆豆》里面的一個小故事,里面的高橋同學永遠不會長高,小林校長努力的消除他因身體殘廢而產生的自卑心理,而女教師給孩子講了一個有關尾巴的故事,并開玩笑的對高橋同學說:“恐怕你有尾巴吧”,校長很生氣,認為這個問題會讓身體有殘疾的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這個可親可敬的校長連說一句話都在為孩子著想,那我們呢?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是否都為孩子著想了呢?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是否說的每一句話都在激勵孩子呢?我們是否時時刻刻銘記用最美的語言去鼓勵孩子呢?
學生與老師愛的教育故事演講稿 篇3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得跟家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后,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愛的教育》采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這讓我想起了媽媽對我的愛,記得那一天,早上陽光明媚,讓人覺得好像夏天已經到來。因此,我只穿了一件短衫和一條長褲就要上學去。媽媽對我說:“一下天氣會變冷,穿多一點去。”我不聽媽媽的話倔強的走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到了中午,天氣變暗,刮起大風,下起了大雨。溫度明顯下降,我穿的少,感到真冷。渾身上下不停地哆嗦,我只好躲在教室的一個角落,和幾個女同學擠在一起。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教室外面走來,隔著玻璃窗我清楚地看出是我媽媽。她腋下夾著一包衣服,匆匆走到教室門口。我立刻迎上去,激動叫了一聲:“媽媽”。媽媽迅速地把衣服披在我身上。這時,我看到媽媽的褲子濕了,好像剛從河里走上來一樣。我問媽媽:“媽,您不是要看店嗎?怎么有空來給我送衣服?”媽說:“我叫人幫看店了,不來給你送衣服,你生病了怎么辦?還不是我累,我現在回店了,你好好上課。”一轉身走了。
看著媽媽遠去的背影,我心里升起了一股暖意,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感覺我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中不能自撥。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幸福。
學生與老師愛的教育故事演講稿 篇4
《愛的教育》是一本好書,它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愛不釋手,也受益匪淺。
這本書里的主人利柯也和我們一樣是個小學生,但他的成績并不是很好。
新學期來了一位新老師。新老師比較嚴格,安利柯第一次見到他就沒有什么好感,不過,漸漸的,安利柯喜歡上了這位新老師,因為老師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著他的學生。有一次,一位同學的額頭長了一個包,上面還有一點膿水冒出來。老師一點也不嫌棄他,還用自己的臉頰緊緊地在他額頭上貼了貼,看看有沒有發燒。
這位愛護學生的好老師和我們班的謝老師特別像。剛見面時,因為謝老師年級比較大,長得也胖,我對她沒什么好感,總是想著從一年級叫我們到三年級的胡老師。謝老師上課的時候特別嚴格,但下課時卻像變了個人似的,愛和我們開些玩笑,說一些有趣的事,我漸漸地喜歡上她的課了。有一次上課,我感到額頭很燙,整個人昏昏沉沉的,難受極了。謝老師發現了,連忙帶我到辦公室,端了一杯開水讓我喝下去,又忙著打電話給媽媽。我發現謝老師急得直冒汗,頓時,我感到謝老師就像我親愛的媽媽一樣。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敬佩的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卡隆。卡隆是班中最高的也是最大的,他總是處處幫著同學們,他還是耐利的保護者。“小石匠”生病的時候嘴里叫的是卡隆的名字。放學回家,卡隆身邊總是有一群比他小一個頭的同學,那是多么威風啊!我想,如果我們中間也有像卡隆一樣正直勇敢善良的同學,那該多好啊!
下雪了,卡洛斐不小心用雪球砸傷了一位老人的眼睛。他在卡隆的勸說下道了歉。我想,如果我是卡洛斐,我肯定不敢向老人承認錯誤,因為我沒有主動承但錯誤的勇氣。
書里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知道了愛好比一個環,把一顆顆心聯系在一起。愛能創造美麗,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