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演講稿主題(精選3篇)
教師演講稿主題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xx至20xx學年度開學典禮暨20xx至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表彰大會,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尊敬的老師,向親愛的同學們,致以最衷心的祝賀、祝福與祝愿。祝愿我們的學校、老師和同學們在新的學期平安、健康、快樂、進步!借此機會,我還要通過在座的同學,向你們的家長表示感謝,感謝家長一年來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特別要感謝家長志愿者,他們有的每周為孩子們上音樂課、書法課,有的每天中午輪流到教室為孩子們講故事、讀美文,有的協助班主任老師開展班級活動,有的義務帶著孩子們出去春游,這學期剛開學,就有不少家長義務到學校幫忙,整理教室,打掃衛生,這些家長都是我們教育的同盟軍,讓我們把掌聲祝福這些家長,祝愿他們永遠健康幸福,同時,希望,他們一如既往地關心學校,支持學校。
老師們、同學們,帶著對暑假生活的美好記憶,懷著對新學期新生活的美好向往,我們又回到了幸福的校園,開始了緊張而又快樂的校園生活。本學期我們迎來了400多名新同學和30位新老師。在此,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新同學、新老師。
在這美好而溫馨的日子,我們即將迎來第32個教師節,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辛勤哺育我們的全體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剛剛過去的一學年里,全校師生齊心協力、辛勤工作、努力拼搏,在教育教學質量和師生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在各個方面都得到穩步的發展:學校目標管理、經典誦讀、大課間活動和工會工作獲得縣市表彰;有80位老師獲得省市縣各類榮譽,獲得校級獎的老師達179人次;今年,我們六年級畢業會考獲得了全縣第二的好成績。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各方面的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就在你們當中,有的參加英語風采大賽,獲得市縣一、二等獎,有的參加讀書活動,獲得省市縣獎勵,有的參加各項陽光體育競賽活動取得好成績;有的參加誦讀、書法、速算、數學、英語聽力等比賽,名列前茅;有的被評為“最美學生、最美少先隊員、最美班干部”,在校內外樹立了二小學子良好的形象;這些同學都是大家的榜樣,是我們恩江二小的驕傲!過去的一年,全體同學都在一班一品活動中展示了我們二小人的風采。在此,請大家再一次把掌聲送給我們自己!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學期開學了,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滿懷信心走向成功。在這里,我向同學們提議:
第一,樹立一個信心:陽光自信
自信心對我們的學習很重要,是我們成長的法寶。我們讀書學習,需要有決心、有信心、有行動。我希望全體同學都滿懷信心的參與到學校、班級的所有活動中來,展現我們陽光自信的一面。
第二,創立一種學風:樂學善思
新學期開始,我們要在全班創立一種優良的學習風氣。要在班級倡導“樂學”精神,快快樂樂地學習,才能學有所樂;認認真真地上課,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才能學有所獲。
第三,培養一個習慣:文雅文明
每個班級都是學校的縮影,每個學生都代表學校的形象,每寸校園都代表學校面貌,同學們要做到舉止文雅,行為文明,我們要在老師的指引下,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同學們要自覺自愿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學校的規章制度,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在此,我也想對六年級的同學說幾句話,本學年是你們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年,希望你們能夠珍惜在母校生活的時間,努力學習,快樂前行。更希望你們在各個方面成為弟弟妹妹們的表率,同時,預祝你們在一年之后以優異的成績邁進中學的大門,繼續精彩你們的人生之旅。
尊敬的老師們,我們教室里的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整個世界,我們肩上的責任關系著學生、家庭和社會的未來,只有以充滿著無私和寬容的愛心投入工作,才能無愧于我們的心。我希望我們每位教師爭做學生歡迎、家長滿意、同行敬佩的優秀教師。我相信,我們這支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富有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的教師隊伍一定能為我們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搭建廣闊的平臺!
老師們、同學們,新學期,讓我們共同努力,學習并踐行校徽校訓精神:文雅、陽光、樂學、善思。
最后,祝愿各位老師幸福健康,永遠年輕!祝愿所有的孩子快樂進步,前程似錦!祝愿我們的學校平安祥和,闊步前行!謝謝大家。
教師演講稿主題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我叫涂云新,是一名來自武漢大學法學院20xx級的博士研究生,我的學習和主攻方向是比較憲法和國際人權法學。非常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開學典禮,與大家一起分享一段我在珞珈山十年來的心路歷程。在母校向大家開啟一扇新的校門之際,我要特別地祝賀各位在座的同學正式成為珞珈山上的王牌軍——武漢大學法學院的新主人,同時,教師節馬上就要到了,讓我們衷心地祝福法學院的老師和教職員工教師節快樂!讓我們真摯地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各位同學、各位學友,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法律人的雙重使命。請允許我從一個關于課堂的故事講起[3] 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簡陋的教室里教授過三千弟子,同時,我們也知道孔子還是一名司寇,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法官。孔子所教授的內容包括公平和正義,那個時候的課堂似乎是這樣一種情景:學生跪著聽,老師躺著講。八百年前的宋代,在鵝湖書院里發生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學術辯論,中國最頂尖的學者朱熹和陸九淵率領幾百文人圍繞理學和心學激烈辯論了三天三夜。那個時候的課堂是這樣的:老師坐著講,學生站著聽。曾幾何時,在中國的課堂里上出現了這樣一種情形,老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當然在法學院的課堂也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老師站著講,學生趴著聽。但,我想象在未來的課堂里,應該是這樣的——老師坐著講,學生跪著聽。這是一個關于課堂的有趣故事,但無論如何,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帶著對知識的敬畏和渴望來到了學校,而老師正是知識的傳播者,我們基于對正義知識的追求來到了以研究法律和法律現象為核心的法學院,這就是我們從今天開始即將要做的。
卡爾·馬克思曾說過:“……只有那些在崎嶇的山路上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4] 是的,我們都渴望成功,但是我們也必須明白——通往成功的路是艱辛的。如何才能達到我們的成功的夢想呢?我想四百多年前英國的科學巨匠艾薩克·牛頓告訴了我們一個精彩的答案:“我緣何能夠比眾人看的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5] 是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有希望到達那個光輝的頂點。
此時此刻,我的記憶拉回到了十年前我即將沉重的背著行李趕到法學院的情景,臨別時,父親對我說:“兒子,爸爸已經老了,就像一塊快燃燒完的煤炭,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我含著淚水理解著父親的話,父親即使在這樣叮囑我的時候,都在用他的余熱來溫暖我的前程。然而,理解的過程是漫長的,我至今都不敢相信需要十年甚至是一輩子來理解那個樸素的道理。我也想到了我在讀本科和研究生期間已經離我們遠去的兩位長者——韓德培先生和馬克昌先生,今天,我們不正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一步步成長的嗎? 我甚至想得更遠——王世杰、周鯁生、梅如傲、姚梅鎮、何華輝、楊鴻年……
法學院有著許多悠久和值得驕傲的傳統,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傳統就是它對正義學問持之以恒的卓越追求。試著想想,從這個法學院走出了多少位優秀的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家以及那些在各行各業做出貢獻的平凡工作者?其實他們都曾經或者正在給我們提供一個個堅實的肩膀。正是因為他們曾經的夢想也是我們今天的夢想,所以我們有義務去圓那個夢,我們更有責任去延續那個厚重的傳統。
從本科一年級新生一路走到今天,我曾經遇到過無數的困難——物質的匱乏、學習的失敗、生活的挫折,甚至時常有對現實和體制的抱怨。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逐漸意識到: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面對自己的學習困境、面對社會正義的丟失,我們如果只有抱怨,那么我們絕對不能到達我們一開始就設定的光輝頂點。也許我們太忙于救人,疏于思想,我們時常忘記了法律人還需要反求諸己,正如大家常常所聽到的一句話——“你怎樣,你的中國就怎樣。”我也開始慢慢地懂得,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們每個人身上其實都背負著雙重使命:一個是人生使命,一個是文化使命。第一個使命要求我們贖己,我們需要反求諸己、不斷去磨練我們的意志,在一天一天踏踏實實的學習生活中不斷重新塑造我們的人生。第二個使命要求我們救人,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法意識、法理念、法方法、法文化,通過學法、用法、研法、守法去實現法的精神。我們惟愿公平如大水滾滾,使正義如江河滔滔[6] 20xx年當我站在海牙國際法院進行模擬辯論之后,法官的一席話讓我深深感動,法官說: “The notion of Justice is actually at the heart of everybody, and that’s why if you go to the street or the countryside, you ask a person what justice is, he or she will probably give you a very similar answer.”“正立的理念無不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走到街邊或者鄉村去問一個人,何為正義的時候,他或她都極有可能給你一個十分相似的答案。”我知道,我們都有一個夢想,我們夢想有一天公平和正義的流水能夠淌進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這就是我們的文化使命。
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只關心個人的學習、工作、待遇、官職和前途,我承認這些都是必須的,但鐵一般的事實卻告訴我們,當法律人的文化使命命懸一線的時候,當正義不能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的時候,任何一個人的獨善其身根本就得不到保障。當今天手握公權力的審判者恣意妄為的時候,誰能保障明天他不會倫為階下囚呢?在這種情況下,誰能逃脫,怎么逃脫?不言而喻,法治是中國人人身安全和個人福利的唯一出路。我們的人生使命和文化使命是貫通的,《論語·為政》中講“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十五歲到三十歲,由三十歲至七十歲,中國人傳統的生命軌跡的每一個階段都被賦予了一種使命,只有完成這個使命生命所添附的意義世界才是完整的。如果將這種觀點運用于中國的法治事業,一九八二年憲法頒布后三十年的法治歷程已經昭示我們:中國的法治終將告別“十有五而志于學”的階段,法治應該走向“三十而立”全面實行的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法治無疑成為了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義不容辭的文化使命。
同學們,你們想改變自己嗎?你們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嗎?你們想改變當事人的處境嗎?你們想改變中國甚至是整個世界嗎?來吧,到這里來,到武漢大學法學院來!
最后,我想說:請不要辜負了我們所在的這個偉大的時代!
謝謝大家!
教師演講稿主題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美麗的天鵝湖畔,花園式學校嘉和苑小學的一位信息技術教師,我叫葉東燕。很榮興能在20xx-20xx學年度第一次區信息技術教研會上和各位老師在此交流。接到段老師的指示,讓我在教研會上發言和大家交流。說真的,不知道從哪兒談起、談些什么才有價值,才不浪費這寶貴的發言時間。想來想去,還是講下我的教學成長歷程吧,對自己專業成長上的一些思考吧。
我是20xx年大學畢業后僥幸考入當時的政務區的,被分到剛剛建成的嘉和苑小學,可以說我是嘉和苑小學的元老,第一批老師。那時候腦子里就一個概念:自己是年輕人,要多做事。估計和所有的同行們都一樣,從事著繁雜的腦力+體力工作。而且新建學校只有我一個信息老師,上電腦課、維修電腦、打字、復印、輔導學生比賽、幫老師做課件、維護學校網站等,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忙的不亦樂呼。而且其實女老師是最不擅長維修之類的活,可是沒有辦法,大伙都認為只要和電腦沾上邊的都是歸信息老師管。我記得第一次在機房拆機箱時,用螺絲刀擰螺絲,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沒把機箱打開,結果螺絲刀把我自己手還弄破了,我當時就一個人坐在機房地板上掉起了眼淚。還有那個時候學校打印機、復印機都歸我管,學校試卷都要我復印,經常幫老師打試卷,很晚才回家,幸虧那個時候沒有家庭,加班也無所謂。 長年累月我們信息老師就重復著這些事。
但是在你無私幫助過很多同事,別人對你的認識是友好的、善意的,在機會給你的時候,是會得到群眾支持的。
和大家聊這些,是想告訴大家:“我們都是年輕人,不要怕多做事,請你相信,你所付出地,單位領導和同事們都能看的見,記得牢。”
反思一下,也就是說:“樹立良好的口碑是贏得更多機會的基礎。”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一句話。
20xx年底我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也開始了女人一生中重大的計劃----孕育寶寶,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學校很體諒地讓我離開了機房,我開始先后從事了英語、美術、品德學科的教學,直到20xx年4月休完產假,我又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又重復著信息老師干的事。可是到8月底,暑假即將結束,新學期即將開始的時候,我接到校領導的通知,由于很多原因,學校決定安排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及班主任的工作。當時我的心情真的很復雜,我有點高興,那是因為我不用再擰螺絲了,煩惱的是:一、信息技術畢竟是我的專業,我的職稱都還沒憑,怎么辦?二、我們都知道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真得很辛苦,而且一年級啟蒙教育更是關鍵,我能否勝任,說實話當時我心里真是沒底。更何況,平行的兩個班一個是教導主任帶,一個有一二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帶,我這壓力不言而喻了。可是想再多也沒用,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只有服從分配。我相信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通過一年的努力,我所帶的班級成了學校老師贊不絕口的班級,無論是考試成績和各項班級活動都是名列前茅,同時也獲得了“蜀山區優秀中隊”稱號,我也得到了家長的信任和支持。也正是這一年的語文教學讓我的普通話更加的標準了,讓我的語言更加的豐富了,讓我的課堂教學更加親切了。正是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真正讀懂了孩子的心靈,讓我課堂上更懂得和學生溝通的藝術。真是因為如此,在20xx年4月我第一次參加“蜀山區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比”時,我親切自然的課堂教學風格得到了評委老師的一致肯定。
反思一下,我認為:“生活中要敢于去嘗試,敢于去創造機會,成功過后,那會是人生一筆不小的財富。”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二句話。
上班這幾年,平時除了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以外,因為我們小學科學校一般只有一兩個老師,所以無法開展教研,但是我喜歡去聽別的課。無論是什么學科,只要有公開課,我都盡量去聽。我覺得我每聽一節課自己都有收獲。數學課上,一個巧妙的教學導入,就能立刻引起學生的極大關注,課堂氛圍立馬就不一樣。語文課上,教學語言的精煉、教學環節之間自然的過渡。這些,對我都很有啟發。我開始在自己的課上嘗試著很多種教學方法,我把聽到的、看到的都想方設法的融入到自己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并在自己的課上做試驗。哪種教學導入是學生們喜歡的,記住它。哪種情緒,能調動更多學生的參與,保持它。哪種評價用語學生喜歡,就積累它。漸漸地,我覺得上一節40分鐘的電腦課,原來真不是一節容易事。但嘗試著去改變、去創新,讓學生們真正喜歡我的40分鐘,其過程辛苦但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