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老師的演講稿(精選7篇)
尊敬老師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老師,一個熟悉的詞匯,一個平凡卻又偉大的崗位。老師用知識為我們洗禮,用知識為我們鋪路搭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對老師的真實寫照。老師—是我們“心靈樹”上的“啄木鳥”。即使是一絲不易覺察的“病痛”,她也能嗅出來,失落,老師有靈丹;自卑,老師有妙藥;驕傲,老師有良方……老師像黑暗中的光亮,一點點照亮我們心里的角落。老師像一股熱流,時刻暖人心。老師……
不覺夜深了,星星似有若無,莫不是在偷懶打盹?這時,老師還沒睡吧?或許在批改作業,或許在寫教案……我想入非非,不由得陷入記憶長河。
小時候,我很喜歡站在講臺上當小老師。聽老師講課,像魔怔了似的,老師的一舉一動都要模仿。老師寫的字都鋼筋有力,像俯沖博獵的雄鷹,像劃破靜空的流星;老師的朗讀聲像和風細雨,輕輕地洗刷著你的'心靈的污垢,悄悄地解開你的心解;老師的……老師的一切在小小的我的眼中都是完美的。
以前,我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開始不做作業,上課不認真。老師一天忙的焦頭爛額,還要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來開導我,為我補課,幾日下來,臉便憔悴了,神情間也添了幾分倦怠。老師帶著我去她的家里,用她骨節分明的大手將我胖乎乎的小手捂進她的手心,暖烘烘的,有些酥麻酥麻的,癢癢的,心里有種不明的情愫淡淡地糊在心尖,我抬起頭,老師在逆光中,美極了!像,像什么呢?哦,是天使!從那以后,老師就像我心中的神,神圣得不可侵犯。
由于我們漸漸長大,叛逆、不期而至,老師不得不嚴格起來,用嚴格來禁錮我們的言行,用嚴格來鞭策我們前進。老師越是禁錮我們越想掙脫束縛,老師越是鞭策我們,越是懶惰,處處與老師對著干,使老師心寒,師生關系就這樣一點一點僵了起來。更甚,有的同學對老師感到厭惡。謾罵老師,與老師對峙,這些現象屢屢發生。同學們成績下滑,老師心灰意冷。
老師為我們心力交瘁,我們回報她的是什么?只需要一個微笑,一句話語,為老師的尊嚴圍上柵欄—尊重老師!
尊敬老師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朋友,你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生活中,這兒立紀念碑,那兒立紀念碑,卻不見有為教師立的紀念碑。你知曉其中的原因嗎?有位教授作了機智幽默而富有韻味的回答:道理很簡單,因為教師用永恒的!教師的生命在一代又一代學生的身上延續!是的,教師是不死的。教師的名字不是刻在石碑上的,而是刻在學生的心靈上。刻在人類文明史的豐碑上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相傳古代歐洲有個國王,舉行了一次最隆重的授獎大會,要把從阿爾卑斯山上采來的一枝并蒂桃花,獎賞給對社會最有貢獻的人。將軍,詩人,名家,學者都滿懷信心地登上了領獎臺,卻又一個個空手而歸。國王最后把這枝桃花別在一位滿頭銀發的教師衣襟上,對他說“你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沒有你,既沒有將軍,詩人,也沒有名家,學者!”不是嗎?!徐特立老先生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愛,鑄就了中華民族的不朽靈魂——毛澤東。教師是一只渡船,將一個又一個生命載向智慧的大海,渡到知識的彼岸。人類文明的意識,因教師而提高,社會的文明進步,因教師才有了長足的發展。從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到孫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歷史的長河中,無處不留有教師堅實的步履。
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志。在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今天,澗池中學中以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教育方針,我們作為澗池中學的學生,更應該讓尊師愛校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可同學們是否發現,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同學在高喊尊師愛校的口號,但行為卻背叛了自己。僻如,同學遇見老師不主動問好;上課明明遲到,卻大搖大擺的晃入教室;課上搗亂紀律,說閑話;課后不完成作業等等,這些都是不尊敬老師的行為,更有甚者,居然當眾頂撞老師,如此惡劣的行為難道不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與反思嗎?人世間最大的情感失衡,第一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間,第二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而當后者意識到這點時,大多已無法彌補,希望在十幾年后,我們不要流下悔恨的淚水。同學們,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配合教師的工作,關心老師的生活,以一顆赤誠的心去理解老師,把老師作為我們最敬重的人。
老師教育人,學校造就人。我們以成為澗池中學的一名學生而自豪。澗池中學自建校至今已筑就了50年的輝煌,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認可。一所施資力量雄厚,教學環境日新月異、教育體質不斷完善,他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我們講課,我們又以什么回報老師呢?剛畢業的學長們已用他們優異的成績表達了對母校的熱愛,給了老師一份最珍貴的回報,我們更應該珍惜在校的每一天生活,杜絕有損學校榮譽,傷害老師的行為,樹立良好的文明中學生形象,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為學校爭光添彩。期中考試就要來臨,讓我們借這次機會考出一份真實優異的成績,向老師向學校表明自己的誠心,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做到真正意義的尊師愛校。
白云奉獻給藍天,江湖奉獻給海洋,小草奉獻給大地,我們要用什么奉獻給老師呢?要用我們的愛心、勤奮、勇敢、寬宏、樂觀、謙虛編織成最美麗的花朵奉獻給我們的老師,奉獻給我們的校園!
尊敬老師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談尊敬老師》
古人有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它告戒人們除了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外,更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育之恩,一日教誨可為終身父輩.這種至高的教育之恩,引出的"尊師重教"成了一種文化,一種傳統,一種道德要求。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在思想、文化百花齊放的國際國內的形勢下,伴隨著經濟浪潮的沖擊,新時代的同學開始漸漸淡忘了"尊師重教"這種文化,這種傳統,這種道德要求。有的課外談論老師時,直呼其名;給老師取綽號;對老師的批評不虛心的接受,不服從老師的管教,和老師鬧情緒,甚至頂撞老師等等,更可惡的是4月14日下午課外活動,五(1)班有位同學竟然從新教學的四樓,往正在操場教同學敲大叉的黃老師頭上吐白白的口水。作為學生做出這樣的舉動怎么不讓老師心寒呢?叫老師如何安心開展工作?這是對一個人民教師人身權利的侮辱和攻擊!我們應堅決抵制!
中國歷來有"禮儀之邦"之稱,歷代的讀書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養,講禮貌不僅僅是一種形勢,更重要的是內化為個人素質,要曉之以"禮",才能導之以行,尊敬老師是明禮基礎上進一步的要求。今天我們更應該繼承這種優良傳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就像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老師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是培育我們成材的辛勤園丁,為我們付出無私的勞動,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不尊敬老師!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尊敬老師的演講稿 篇4
老師,我們尊敬你
我擁有一艘小船,是誰為我揚起風帆?我擁有一支鋼筆,是誰教會我點橫豎撇捺?我擁有一個夢想,又是誰領著我追尋夢的光點?是老師!當學生和家長對老師表示尊重的時候,老師總是重復著這樣一句話:“這是我們的責任”!
在《愛心與責任》一書中,我看到我的語文老師寫的一篇文章,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星期天早上,她突然被一個電話鈴聲吵醒,電話里傳來了一位陌生人焦急的聲音,說要帶她的孩子來家見她。她莫名其妙欲問原因,家長卻說到她家再祥細談。無奈之下,她見了他們娘倆。一進門家長就說是誰誰介紹她來的,讓她幫她開導開導她的孩子。天哪,這孩子不是她的學生,對他也是一無所知,怎么開導啊?她猶豫著打算推辭,哪知家長很激動的撈起孩子的衣袖,一條條淤血印痕赫然出現在她的眼前。她的心像被狠狠的掐了一下,好痛好痛。此時的她已經沒有拒絕他們的勇氣。了解情況后,她知道了,原來這學生把從家長那兒要來的生活費用去上網吧,經常徹夜不歸,還和他的班主任鬧得不可開交,經常被其父親狠揍的鼻青眼腫。以至于孩子心靈極度扭曲而常常抱怨,在學校不是同學不對,就是老師不順眼。在家里,有時還公開與其父親叫板。聽了他們的苦訴,老師決定幫助這個學生。于是她計劃四周跟蹤教育,每周星期五與家長電話了解孩子情況,星期六和孩子見面交流。這段時間里,她們一起上網,一起聊天,一起看網上小說,一起評網絡文學和網絡游戲。同時她教育他誠實是做人的根本,喜歡電腦并不是壞事,合理運用也許能成大器。在她的多次引導下,孩子的行為有所收斂,起伏的態度也改變了不少。一年后這位學生轉到了我們的學校,還進了老師所帶的班級。在共同學習的日子里,老師沒有對其他人透露那孩子過去的任何信息,只鼓勵他及早地融入新的集體,健康快樂的學習。經過老師全心全意的教育,這位學生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__年中考總分一獲得a等。這讓老師的心里有說不出的幸福,因為她所付出的愛得到了肯定,得到了回報!
而今,我和我的同學有幸成了她的學生,常為她的語文課所吸引,常被她的學識所陶醉。也就因為這樣,在我們班的qq群選舉歡迎的老師投票中,她的票數是最多的。
當然,象語文老師這樣的老師是不勝枚舉的,我的班主任、品德老師、英語老師……是他們的愛伴我們成長;是他們的雙肩擔起了教育的責任。每天下班后,他們惦記的是第二天課堂上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惦記案頭堆積如山的作業,他們沒能忘情于享受。他們一生就為一個字而拼博:那就是愛。愛事業、愛學生。愛那些優等生;愛那些學困生;愛那些頑皮的“搗蛋鬼”,愛那些需要幫助卻不是自己學生的學生。他們已習慣把這看作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我認為那是博愛,是無私的愛!
同學們尊重老師吧,家長們尊重老師吧,全社會都尊重老師吧。 因為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能把大愛獻給祖國后代的引路人!是值得尊重的人!
尊敬老師的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是演員,卻吸引著無數人饑渴的目光,他們不是音樂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歌唱,他們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者一批批人的靈魂……他們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
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尊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煌煌史書,有許多關于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不清的尊師的佳話。《呂氏春秋》中有這樣一句話“疾學在于尊師”,說的是要很快學到知識,重要的是尊重教師,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
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志。我們作為天卉的學生,更應該讓尊師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可同學們是否發現,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不雅行為。比如,同學遇見老師不主動問好;上課明明遲到,卻大搖大擺的晃入教室;課上搗亂紀律,說閑話;課后不完成作業等等,這些都是不尊敬老師的行為,如此的行為難道不應引起我們的重視與反思嗎?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應該尊敬老師。尊重教師重在行動。虛心學習,認真聽好老師的每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學生對老師最大的尊重。作為學生應從心里敬重老師。和老師談話時,應主動請老師坐,若老師不坐,學生應該和老師一起站著說話。同老師談話,要集中精神,姿勢端正,雙目凝視老師,有不同看法時,可及時向老師請教、探討。要虛心接受老師批評,不可當場頂撞老師。見到老師應問好;上下課要起立迎送;進老師辦公室時要喊報告,在老師辦公室、寢室不能亂翻動老師的物品;休息時間最好不打擾老師;到辦公室或老師家不宜逗留過久,辦完事應盡快離開等等。
同學們,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關心老師的生活,以一顆赤誠的心去理解老師,把老師作為我們最敬重的人。
一階考試就要來臨,讓我們借這次機會,考出一份真實優異的成績,向老師向學校表明自己的誠心,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做到真正意義的尊師愛校。
同學們,就讓我們將心底的那份對老師、對學校的摯愛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以尊師愛校為動力,以理想、信心為針,以勤奮,拼搏為絲,去編織自己彩色的夢!
今天是教師節,請讓我代表全體同學發自內心地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祝全體老師節日快樂。
謝謝大家。
尊敬老師的演講稿 篇6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老師,我心中的大樹》。有人說,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人說,老師是園丁,辛勤耕耘,培育花朵。而我要說,老師是一棵大樹,他的根深植于大地,他的莖挺拔不屈,他的葉茂盛婆娑。他頂天立地,他遮風擋雨,把一片片綠陰灑向人間大地,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老師,在寒冷的冬季,他從南方北上去北京看海。冬天的北戴河,著實不怎么美麗。但是,他不去登長城,也不去欣賞頤和園,卻直奔北戴河。當看到灰蒙蒙的北戴河時,他熱淚橫流,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這是為什么呢?
后來他告訴我:他來自南方的一個小山村。在那個山溝里,孩子們從沒見過海,也沒有電視看。每當講到有關海的課文時,他總被好奇的孩子們問得答不話來,因為他也沒有見過海。后來,他下決心用五年的積蓄來看海,就是為了能準備、完整的回答學生們的有關大海的問題。這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老師,卻又是一位多么偉大的老師啊!這樣的老師,這樣的,難道不令你感動嗎?每當想起他,我總是想起心中那棵大樹。正是有了無數大樹無私的給予,眾多的小樹苗才能茁壯成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們常用這句詩來形容老師,因為它正是老師那種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真實寫照。
我曾經在《東方之子》中看到過這樣一位老師。她是一所小學的普通教師,在她的班上有3個殘疾學生,其中有一個還是SOS村的孤兒。但她并沒有嫌棄他們,而是把他們接到家里,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她每天背他們上學、放學,幫他們洗臉、洗澡,每晚又批改作業直到深夜。終于,她累倒了,然而,她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卻是:“這輩子,我最驕傲的就是當了老師。如果讓我再作選擇,我仍然會當老師。”平實的一句話,卻道出了許多老師的心聲,老師這種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的,不正是大樹的品質嗎?
同學們,在你們的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大樹,他們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豪言壯語,但在我們心中,他們仍然是最崇高、最值得敬仰的,是對我們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好大一棵樹,綠色的祝福,你的胸懷在藍天,深情藏沃土。”老師,正像大樹一般,樹是最最平常的,但在平常之中又蘊藏著偉大。正因為有了它,我們的世界才有了綠色,正因為有了它,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生機;正因為有了它,我們的明天才更加輝煌。
尊敬老師的演講稿 篇7
尊師重教是我國傳統的禮儀美德。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尊師的動人故事。北宋時,河南洛陽的程顥、程頤倆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學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們是宋明理學的奠基人,長期在洛陽講學傳道,開創了宋代四大學派之一的洛學。當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鉆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于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
程顥死后,楊時又被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同窗向程頤請教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為了不驚醒老師,兩個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上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同窗卻還立在雪中。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后,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