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演講稿范文(精選3篇)
初一語文演講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超越自我,放飛夢想》!
我們都曾有過夢想,有過美好的夢想。夢想是天上的星星,又是我們生命的航標。夢想是理想的翅膀,是待起航的航船。擁有夢想,才會擁有未來。 任何一個天才,都曾經有過夢想。
夢想,似乎深不可測,但卻近在咫尺。我們現在所想做的,就是超越自我,去追逐心中的夢想。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正當年輕,沒有挫折的失意,世界的一切對我們來講都是充滿機遇的,我們不甘平凡,就必定會發出不同凡想的聲音,走出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超越自我,激情迸發。我們沒有經驗與教訓,但是我們并不缺乏青春的沖動與熱血激情。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 然而,什么是夢?什么又是夢想?夢是期待,而夢想是堅強。是你把飄渺的夢堅持作為自己理想的勇氣和執著,是你對自己負責的最高境界。但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人能夠成就自己心中最初的夢想?
我們的夢想,是一個簡單的信念,是一份對自己未來與生命的責任。也許,是二十歲的豪情壯志;也許,是青春期的迷茫與沖動;也許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聲,渴望成功。無數的“可能”,無數的“希望”,因為我們的青春歲月充滿奇跡,我們心中大大小小的夢,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里芬芳彌漫。
親愛的朋友們,回眸自己的一路成長,還記得每一個夢想帶來的悸動,在生命中留下了怎樣的足跡?
為了修身養性,母親讓我6歲開始學習書法;因為還沒斷奶就會說話,母親又斷定了我有語言天賦,從小安排大量的語言訓練;又因為母親年輕時的“作家夢”,我從8歲開始接受正規的寫作輔導......就像一塊機械的海綿,瘋狂的吸收那些陌生的課業知識,外語課、電腦課、家政財經課.....凡是母親認為應該要學的,那就是我的義務。
是的,我的夢想。一份從一而終的守望……從第一次發表文章開始憧憬文字世界,堅守心底的渴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選擇堅持,選擇珍惜,選擇成就
生命的激情,勇敢的成就心中最初的夢想
無論是你,是他,還是我,當我們走進這個紛繁的世界時,心中都藏著一個美好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我們立下堅定的信念,我們有著不屈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當我們走上自己的夢想之路時,我們發現自己的夢想之路又是那么的艱難,那么的遙遠。在廣袤的市場上我們能感受到施展才華的寬廣舞臺,然而,異鄉的舉目無親,讓我們茫然而不知所措;初來乍到的無知,讓我們深深的感受著這個社會舞臺的多姿與無奈;開發市場的艱辛,也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才是銷售。
所有的一切,就是因為我們擁有著夢想,有著不屈的意志,有著堅定的信念!我們絕不會放棄,更不會拋棄,因為我們心中有夢,有著自己一個美好的夢,而這個夢是需要堅韌和不懈的努力。
我們為我們的夢想已經開始上路,已經走在路上,在這個路上將有更多的溝壑與荊棘在等待著我們,也有著更大的收獲在等著我們。
放飛你的夢想,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心,滿腹的豪情,永不退縮的信念,去迎接挑戰,超越自我!
謝謝大家!
《我的夢想》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夢想》。
鳥兒因為有了夢想,能在天空和白云之間翱翔;魚兒因為有了夢想,能在大海更深處漫游。每個人都有夢想,它是人人所向往的。沒有夢想的人生將是空虛的,人生沒有夢想就如飛機失去航標,船只失去燈塔,終將被社會所淘汰。但夢想總是隨著思想的前進而改變的。碌碌無為是庸人所為,奮發圖強是智者之舉。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想當一名音樂老師,帶著我的學生們每天都快樂地唱歌,唱出我們美好的生活,唱出我們遠大的理想,唱出我們對未來充滿的希望。美妙而動聽的歌聲讓我感到快樂、幸福。唱歌是我快樂的源泉,是我消除煩惱的最好方法。
夢想像一粒種子,種在“心”的土壤里,盡管它很小,卻可以生根開花,假如沒有夢想,就像生活在荒涼的戈壁,冷冷清清,沒有活力。有了夢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奮斗的目標,有了夢想,就有了動力。夢想,是一架高貴橋梁,不管最終是否能到達彼岸,擁有夢想,并去追求它,這已經是一種成功,一種榮耀。在追求夢想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在成長。它會催人前進,也許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中,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困難,但沒關系,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為自己的夢想而前進,畢竟前途不僅靠運氣,也靠自己創造出來。相信,通過我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會實現我的夢想!
謝謝大家。
初一語文演講稿范文 篇2
尊敬的縣教研室廖老師,各位同仁、兄弟姐妹:
大家好!
藍河流翠,綠柳如煙,百鳥啁啾,在春風淺奏、溫晴洋溢、詩意漸濃的四月,我們小小的小村異常養眼,鮮花般的美女如云會集,更惹來帥哥無數。為了減少這幾天因為專注于聽課而未能細細品味美女帥哥的魅力帶來的遺憾,我榮幸的來當一回綠葉的代表。
首先,感謝此次活動給了我這個機會,一個向大家學習的機會,向參賽教師學習的機會,向大家匯報我聽課收獲的機會。所以說談不上是評課,權當是幾位評委給我們東道主的莫大厚愛與鼓勵,我雖有勉為其難之感,但我愿拋磚引玉。
亮點感受:
13節課既有小家碧玉的細膩柔美、耐人尋味,又不乏男性的大氣灑脫、優雅風采,也具有理性的詼諧調侃。兩個詞,“豐腴”“骨感”兼備;一句話,很給力,味是語文課的味,濃郁香醇。
13節課,都抓住了語文課“言語”這一特質進行教學,我覺得這是把住了語文課的根本。理由:多媒體的使用沒有舍本逐末,而是更多關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在讀中悟,悟中讀,都是對言語的親近、參悟;其二,很多問題的設置也較大層面圍繞學生言語能力的感悟及其發展上,當問題拋出后,在學生自主解讀文本基礎上,學生展示給我們的那些雖然是還很稚嫩然而質樸的個性表達,卻是真實的言語亮點;第三,在學生的合作、交流、展示環節中,注重了學生對言語的體驗。從語言賞析到言語感悟與表達究竟有多遠,《滿井游記》課中有實在出色體現;從文言文到現代文的言語體驗的成功飛渡,尖山《五柳先生傳》課里有精彩詮釋。從這個意義說,無論課改怎么改,能始終不放棄這一點是可貴的,更是理性的。
13節課,對文言文的“文”與“言”辯證處理趨于合理、和諧。既引導學生掌握、積累一些基本的古漢語字詞句的知識,又注重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賞析文章的篇章結構和寫作技法,更強調古文化的傳承和熏陶。我認為,做到了這一點其實就是找到了文言文與現代文的黃金結合點。通過教學活動落實了雙基、培養了閱讀能力、教授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實踐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等目標,達到了文言、文章、文化融為一體的和諧局面。對“言”的點撥劉文武老師堪稱高手,一個“謂”字,處理妙絕;對文本內容、篇章解析覃亞玲老師來的精巧;對文化傳承的關注,小彭老師顯露更好。
13節課,更大程度的展示了“預設”課堂的風貌。比武課都是在本校打磨后在異地課堂上進行的,課堂都全景式的展示了備教、指導、講練、評價等一系列預設環節,完成了“預設”的目標,我認為相當不錯了。
13節課,體現了本次活動的核心關鍵詞“有效”。原因在于,這些課都不同程度、側面、層次踐行了“生本”“文本”理念。我認為,合理學法的選定與有效運用和沉入文本的教學就是有效的,選擇什么樣的教法取決于學法的選定,落腳點就是學情,所以課堂的“有效”就
注定要和“預設與生成”碰撞。這些課,體現了教師預設的有效,從備課到課堂講授指導、評價點撥、歸納拓展等環節均表現明確。而“有效”問題的設置就是一個個引發點,引發學生進入“有效”學習,推動課堂進程。這一點,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民中覃老師,她課堂每一個流程的有效性都是由有效問題推進的,從有效的切入,到學生沉入文本的體驗,到展示的層次邏輯、評價轉承等環節,都是經得住推敲的;關注了學生學的“有效”,很多課都用有效的誦讀貫通課堂,在恰當的時機用不同的讀法達成了不同的目標、有效的美點賞析(《滿井游記》課中對語言賞析的學法指導從特點、含義、效果三個維度進行,真是巴巴實實,效果也是立竿見影,令我嘆服)、有效的活動探究(這個亮點,非靚妹秦艷莫屬。從記者問答到改寫故事到狼該不該殺既是有效預設、有效的問題、有效的生成空間,又體現了生本對話、與作者編者對話和學生自我對話的幾大對話原則)、有效的練習(小彭老師功勞最大)、有效的評價(覃亞林老師用的最得心應手,僅“融解”與“融化”一處足以見證)。總之,一句話,語文課堂就是應該在返本歸真中見出“有效”。
13節課,體現了尊重學生生命意識、情感體驗、價值形成的理念,彰顯了課改“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的原則。《孫權勸學》一課,教師喚醒了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自我反思與修正;《狼》課讓學生認識了文學作品的狼與現實生活中的不同的狼,既是對文章寓意的深入理解,更是引導學生對人與自然、對生命的全面認識的有效表現。
亮點是說不完的,那就打住。
下面說說我個人的幾個初淺的思考:
其一、多媒體(或者課件)的利用與處理,不宜太龐雜、太細化、太執著,宜精練、適用、有效,因為課堂是動態的。如果執著預設的課件,一會影響課堂的流暢性;二會淡化生本對話,導致學生與文本對話效度的弱化甚至缺失,如果不引導學生沉入文本進行有效解讀,后邊的事情就不好整了。
第二、“文”與“言”的權衡處理,“言”到為先,“文”才會水到渠成,此其一;其二,“言”與“文”在教學中的比重與交融問題,應當達成共識。
第三、無論新授課,還是復習課,“有效”的課堂都是一個價值追問與能力形成的歷程,是需要載體達成的點線面建構。在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課堂的基礎上,教師用有效的問題,有效的語言,有效的對話,有效的評價智慧的開啟學生的經驗與智慧,通過完成學生言語體驗而完成其它目標,這應該是一條正道。
第四、預設問題的有效與活動的有效應該由學法來定。比如《狼》文吧,是先讓學沉入文本找出寫狼的句子,再引導學生得出“狼性”的歸納思維訓練好,還是先拋出“狼性”再讓學生找出印證之語句的演繹思維過程為好?我在想,哪一種更合乎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展呢?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堂,是一個抒寫缺憾美的地方;教師,則是創設美、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責任人。是的,沒有遺憾也就沒有回味,也就不會有跌宕的精彩,雨后的彩虹。那我們就不談遺憾,不怕遺憾,而讓遺憾成為我們閃亮以后的鋪陳和蓄勢。
以上贅述,純屬個人夢話,如有雷同,不勝榮幸;如有不妥,敬請惠正;如有不恭,歡迎口誅筆伐。
最后,我想說:
珍珠貝因為痛苦而孕育成就永恒的美麗;
一堂課因為千錘百煉而散發無限魅力;
一位教師因為鍥而不舍才綻放生命的華彩;
一群教育人——因為對信念的執著,對良知的敬畏,對生命的膜拜,而為莘莘學子撐起一片永遠蔚藍的天空。
謝謝大家!
初一語文演講稿范文 篇3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爺爺曾經說過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話:“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這句話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示:聰明的人不一定都成才,笨的人不一定不能成才,成才的關鍵是勤奮。
當然,人與人之間,智力是有差別的,有的人敏銳,有的人遲鈍。敏銳的人,如果不學習,也會變得遲鈍的。遲鈍的人,如果勤學苦思,也會變得敏銳起來。試看古今中外成名成家的人,哪一位不是勤學苦練才有成就的呢?在他們走過的道路上閃爍著勤奮的光芒。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上小學時,老師說他腦子笨,難有成就。可是愛迪生毫不氣餒,刻苦鉆研,勤奮求學,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一個偉大的發明家。成名以后,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天才,可是他卻笑著說:“天才等于九十九分血汗加一分靈感。”從這句話里我們看出:勤奮,刻苦才是成功的要素。
天才在于勤奮,知識在于積累,天性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才是最關鍵的。笨鳥先飛的故事就說明,通過勤奮可以彌補天資的不足,懶惰,荒廢,即使是天才也會自我扼殺。
相反的,有些天資較好的人不努力勤奮學習,反而一事無成。宋人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里講了一個叫方仲永的小孩。他天資很好,五歲便能作出很好的詩來。其父為了賺錢,便帶他挨家挨戶去作詩,卻荒廢了他的學業,結果到了十二歲時,已經什么也寫不出來了。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一塊玉石經過磨練才能發光。如果有的少年朋友自以為自己聰明而不認真學習,免不了有“江郎才盡”的一天。
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不間斷地耕耘才會有收獲,想一口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荀子·勸學篇》云:“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則亦及之,功在不舍。鍥而不舍,朽木不折;鍥而舍之,金石可鏤。”
天資差的人,不必自暴自棄,記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