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那些年的青春演講稿學生(通用3篇)
致我們那些年的青春演講稿學生 篇1
青春像一本燦爛的封皮書,里面有我的執著,我的夢想,我的艱難,但更多的是感動。那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我絢麗多彩的青春,那一份份感動彌足珍貴,讓我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親情·感動
夕陽盡染,漫天飛霞。走過大街,穿過小巷,一縷縷炊煙裊裊升起,放學的我走過一排排房屋,向著小巷最深處的家門口走去。夕陽在天空中絢麗多彩,像法國油畫般肆意張揚。
跨進屋門,媽媽一如既往地在廚房里做飯,陽光照在她的頭發上,染成了一抹酒紅色。我破開簾子大喊:“我回來了。”媽媽疾步走出來,幫我拿東西。家,在別離了十幾天后一點都沒變,還是一樣的感覺,一樣的嘮叨,一樣的噓寒問暖,只是你永遠都不會覺得煩躁,因為這里面有親情,有感動。因為我的青春里有親情,這一路才走得清脆且堅定。
友情·感動
臨近考試,教室里仿佛每一個角落里都充訴著緊張,我們每一個人都投身于學習中,空氣中還有硝煙和火藥。自習課上,我在教室里練著英語作文,因為這是我的弱項,我需要惡補,冥思苦想,終于將想好的句子轉換成字母寫在了紙上,拿給英語幾乎無人能敵的同桌讓她批改,同桌立即爽快的答應了。一支紅筆,圈出了一個個錯誤,“誒!你寫的“P”怎么像一個駝背的小老頭呢?這樣在考試中你一定會扣卷面分的。”我看了看作業,不禁和同桌笑出聲來,在歡笑聲中我也學到了知識收獲了腳踏實地的點點腳印,最重要的是我收獲了友誼的感動。這種感動流經我的心靈,化為一股細流沖走了我臨考的焦躁,讓我更腳踏實地的面對大考。
書籍·感動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泠月無聲,念橋邊只為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正是詩人的情感融入了景物,才讓景物有可賞可觀之處。書籍中我們看到了藍天白云,田園菜畦,聽到了小鳥婉鳴,夏蟲輕吟;看見草房子在油麻地里的陽光顯出的華貴,看見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做“雨”的幸福;聽見簡所奏響的鋼琴叮當聲,聽見牧童在清明的細雨中婉轉的笛聲;品到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館里聯詩的凄涼,玩味塞林格在麥田里守望的寂寞。
在一個晚霞燃透半邊天的午后,坐在書房捧著一本散發著墨香的書,讓夕陽染醉書頁,讓心靈沉浸在無邊無際的書海里。那周圍流轉的,是墨筆生香,勾勒出清風明月的雅致,書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中那與六月荷花相呼應的陽光;是“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映射的水滴幻化為紅的陽光。在感受陽光的同時,我們的心,不由自主的也變成如六月的向日葵一般絢麗明亮,收獲書籍的感動,讓青春更堅定亦不動搖。
我的青春里有感動,那一份份感動彌足珍貴,讓我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我愿抓住那一閃即逝的感動,抓住自己的青春,別在胸前。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的青春里有感動。
致我們那些年的青春演講稿學生 篇2
十四歲的花季,雨季埋葬著我的歡笑,我的眼淚,我的理想。我的花季,雨季是屬于我的,我的青春也是屬于我的。我有權利來主宰我的青春。
偶爾翻翻以前的東西,總會涌上思緒萬千,而且還會留在腦海中不斷翻騰,經久不散。同樣的,我無意中翻出了小時候的畫冊,又有許多浮現在眼前。小時候每個人都是這般天真爛漫吧!幼稚當然成為孩子們的天性。連孩子們的畫也不例外。一般看去,油然而生的是一種稚氣,是一種成年人乃至青少年沒法擁有的一種氣質。每一筆,無言中都勾畫出童年時,我們心中的那一幅藍圖——多么的美好啊!每一幅幼稚的圖畫,正是想到這里,不由得有從那美好的童年回到了現實。如今的我們已褪去童稚時的天真,往日我們一顆顆純潔,天真無邪的心啊!
心中的那幅藍圖已隨著歲月的消逝而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父母諸多的束縛以及我們言聽計從的心理!21世紀的我們本應該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應該擁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應該向著一個屬于自己的方向而努力奮斗!從而令我們逐漸形成“父母老師說的話就是對但現實卻恰恰相反:我們沒有思想,沒有主見沒有反抗,只有聽從。的”,“他們無論做什么都只是為了我們”這種畸形的心理。我們難道就不能有自己做主的權利嗎?
人生就是一張白紙,未來就靠我們的雙手去繪畫出來。因此我們就應該用五彩繽紛的畫筆,去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人生。我的青春,應該由我來做主。
致我們那些年的青春演講稿學生 篇3
青春沒有彩排,走的每一步都是現場直播。中學曾與同學們一起欣賞《我的青春誰做主》,那是一個家庭里三個表姐妹的青春故事,她們在同一時間完成成人禮,從夢想走進現實,觸摸生活實質甚至殘酷的一面。每人都發現自己要面對一個超高難度的命題,生活等著她們出洋相,可她們不服,不憤,不屈,不但要用智慧給出完美答案,還要翻越父母意志的高山阻擋,個性和理想是她們前往的彼岸。
再到如今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和學校組織的青春情,我的中國夢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從而悟出青春如此精彩,一個轉瞬即逝的過程,有一段讓我們淚流滿襟,擁抱我們青澀的身體撫平我們騷動的心靈,讓我們回味無窮終生難忘,它就是青春的化身!
相望時光穿梭的日子,如今自己已經十八歲了,再也不是那個哭了一根棒棒糖就能滿足,摔倒了可以趴在地上許久的我了。告別了幼稚的童年與青春年華不期而遇。
曾經浪費了多少美好時光,很人都在說“這個世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記憶中,讀中學時自己是沒有理想,沒有前進目標的。有過很多理想但是最終都被現實所打破,不曾想過自己會來到這里讀書,當然也曾敬仰過護士姐姐,也許是因為漂亮的護士服和燕尾帽吧!而如今自己也擁有了這些自己曾經所羨慕的物質,但現在不再是以前那種想法了,生命給于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最終在這里誕生了我的理想和夢想!
很喜歡楊培安的《我相信》—“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我們守得住回憶,卻守不住一直流逝的青春,青春不會是永久的,它容不得我們半點虛度,因為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就不可能再回來了,就像打碎的鏡子,無論怎樣努力終究無法破鏡重圓。青春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是讓我們欣喜若狂的年華,十八歲的我青春在燃燒著,綻放著,我很懼怕體育,但是人生需要奔跑,我沒有理由在原地,我們邁動青春的步伐,揚起青春的風帆,向偉大的青春脫帽,向尊敬的青春敬禮,我的青春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