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自信演講稿
各位家長代表,老師們,同學們: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在這鶯飛草長,滿目生機的早春時節,我們歡聚一堂,如期舉行初二年級學生表彰大會,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總結過去,明確目標,振奮精神,去開啟美好的未來,并校后的數月來,我們團山校區,在x校長的統一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下,在全體師生的協同努力下,堅持以人為本,以規治校,以研興教的辦學理念,通過體制創新,資源整合,機制激活,差距縮減,成效初顯,呈現出了一派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新學期里,我們將把握機遇,順勢而上,盡心工作,盡力前行,去譜寫新的篇章。
下面,我想結合本校區的工作實際和初二年級的階段特點,講四點意見:(也就是四句話:揚起自信之帆,勒緊自制之韁,師生互動劃開協調發展的雙槳,家校聯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一、自信是人生最可貴的品質,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對自己全面,正確的認識,對自己能力,自身能達到目標的堅定信念,自信不是自負的同義詞,不是好高騖遠,妄自尊大,而是無聲的自我信任,自信心是堅定的個性中樞,它決定著自我形象的塑造,優良品格的形成,目標實現的高遠。有了它,就會真切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滋生妄自菲薄的煩憂;有了它,就不會虛擲年華,無端地浪費時間。自卑是自信的絆腳石,自卑像幽靈,它不時光顧我們的心靈。自卑心理使自暴自棄,無所追求,最終一事無成,幫此,要謹防自卑的侵擾。要知道人客觀上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可能是清一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始終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下面我給大家講述一則故事:一個貧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自己找一份謀生的差事。
“數學精通嗎?”父親的朋友問他,青年人差澀地搖頭。
“歷史,地理怎么樣?”青年還是不好意思地搖頭
“那法律呢?”那青年窘迫地垂下頭。
“會計怎么樣?”父親的朋友接連地發問,青年都只能用搖頭告訴對方——自己似乎一無所長,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出來。
“那你先把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寫下來,我總得幫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住址,急忙轉身要走,卻被父親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輕人,你的名字寫得漂亮,這就是你的優點啊,你不該只滿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寫好也算一個優點?青年在對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寫得叫人稱贊,那我就能把字寫漂亮,能把字寫漂亮,我能把文章寫得好看,受到鼓勵的青年,一點點放大著自己的優點,興奮得他腳步立刻輕松起來。
十余年后,這位青年果然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戶嘵的法國19世紀的著名作家大仲馬。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蘊藏著一座豐富的金礦,只要肯挖掘,沿著它定會挖出令自己都驚訝不已的寶藏。許多成功,都源于擁有自信,找到自己的優點,并努力地將其放大,將會放大成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明顯優勢。生命有限,潛力無限。
有一位外教,面對考試第一的學生豎起大拇指,沒想到的是,這條學生趕緊表示,自己學得還不好,這令外校十分不解,還以為在教學上出了問題,其實,這也是一個東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差異問題,我們講中庸,也講含蓄,但西方不然,其率直的表現和個性的外露,恰好與我們相反。
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九年不鳴,一鳴則驚人,”這是一種帶有東方色彩的哲學。而今天,在社會飛速發展,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時代,我們重新審視,問題可能就出現了,為什么九年不鳴?為什么一鳴就必須驚人,而且,時代的發展還能等你九年嗎?其實,不是不想三年就鳴,一語道破,是缺乏自信,太看重所謂的面子而已。讓我們回到身邊熟悉的生活環境,可以清楚地看到受這種陳舊的傳統觀念影響也不乏其人,有的同學面對教師的課堂提問,躲躲閃閃,噤若寒蟬,即使站起來發言也是嚶嚶嗡嗡,雖然嘴里念念有詞,但從頭至尾不知所云。仿佛是恐驚天上人。更有甚者,上臺領獎本是嶄露頭角,引以為豪的好事,卻連頭都不敢抬,仿佛是在干天下頭等丑事,凡此種種都是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現。今年我們驚喜看到這種景觀在初一同學身上有所改變。我們經常講中西合璧,率直的個性、大膽地表露正是我們所必需滋補的成長元素。我曾在上學期的學生集會上提到四個字“動、靜、抑、揚”,這里需要你做到的是“動、揚”二字,要學會自我表揚,要敢于主動表現,拋棄一個怯懦、畏縮的舊我,重塑一個充滿自信、充滿活力的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