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孝的演講稿2分鐘學生(精選5篇)
關于孝的演講稿2分鐘學生 篇1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一個兒女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這樣一位小女孩,父母在外打工,她跟隨爺爺奶奶生活,是一個農村留守兒童。但同學發現她在學校食堂吃飯時,每次都是先把打來的菜裝入一個小袋子里,然后自己卻用光湯醮著飯吃。說到這里,可能有同學們就會問:“這個小女孩偷偷把不吃的菜帶到哪里去呢?”讓我告訴大家吧:“她把袋子里的菜帶回家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吃。”?是啊,作為父母,誰不希望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啊!這位小女孩的懂事與孝心讓我感動,更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出生在一個極為貧困的農村家庭,在我小時候,母親因生活過苦患上了精神病,父親又不得不靠在外地做苦力掙錢來供我們三姊妹讀書。這樣,盡管母親體弱多病,但不得不一個人扛起家里的所有農活。每天天還沒亮,母親便獨自一人悄悄起床到田地里干活去了,經常忙得忘了吃午飯,而且天黑了還不回家。?
有一次放學回家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放學回家的我們見母親仍不在家,鄰居告訴我們母親去附近田地里挖土豆了,我和二姐急忙帶上雨傘去田地里找母親。可我們剛走到相隔很遠的田邊時,便意外的看見母親竟坐在滿是泥水的田中間淋雨,我和姐姐本能的反應告訴我們是媽媽的神經性急病又犯了。我們邊哭邊向母親跑去,可失去理智的母親卻撿起了灑落一地的土豆向我們砸來,我們不顧一切的跑過去,使出渾身力氣狠狠抓住母親的雙手,緊緊將她抱住,就這樣,我們和母親在田地里一直被雨淋著,也不知過了很久,直到母親消停下來后,我們才硬將她拽回了家中。?
誠然,小時候的我,挨過很多餓,也吃過很多苦。但我內心深深的知道,我的母親比我吃苦更多,磨難更多。但她依然用病弱的身軀把我們撫養成人,用頑強的生命唱響了一個平凡母親的偉大贊歌!?
所以我從小就發狠一定要好好讀書,因為我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自己的命運改變了才能更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
同學們,今天,伴隨科技的發展與祖國的強盛,我們遠離了寒冷與饑餓,免費教科書、貧困生補助、營養改善計劃、精準扶貧工程,我們在祖國的萬般呵護下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難道你們就不應該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嗎?難道你們就不應該以努力學習的方式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嗎
“孝在于至實,不在于飾貌”。孝道,不應該僅停留在口頭上,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吧!
關于孝的演講稿2分鐘學生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之中,中國這個文明大國有著許許多多的文化,其中比較出名的便是“孝”了。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就算現在讓我們進入到歷史中區,我想那些許許多多的故事仍然會激勵著我們去做一個小子,而我也因為幾件事被評為“孝子”。
初二那年媽媽沒有選擇在長春幫助工作繁忙的爸爸,而是選擇回到老家這邊照顧我的學習生活,也許是留守兒童的原因我對我媽一直以來都是不冷不熱,孝那就是更加無從談起了,也許是懲罰吧,一天晚上發了高燒,加上咳嗽不止,在她的照顧下燒漸漸退了,我也睡著了,醒來看見媽媽的臉,忽然覺得她老了許多。第二天去醫院檢查有了肺炎,他又照顧了我一個多月,在這個時間里我對媽媽的淡漠慢慢的小三了。病好了沒幾天媽媽就有些不舒服,我當時說道:“接下來,該我照顧你了。”我記得她康復之后對我說了一句讓我記憶很深刻的話:“這個兒子沒白養,還蠻孝順的。”
自從不如高中之后,假期時間變得少了許多,回家看奶奶的機會也少了,記得又一次得了水痘,在學校會傳染給同學,就回家休息打針,我不喜歡成立的醫院就回到了老家的醫院打針去了。醫生跟我打針的時候聞到:“杰,這段時間有沒有回去看奶奶?”“現在跟以前一樣不一樣了,兩個星期放一次家,這是我生病了,不然現在應該在學校讀書。”我回答道。“那你今天要回去看看奶奶吧!”她追問道。“當然。”我笑著回答道。剛剛打完針我就準備回家看奶奶的,忽然一聲說:“你不要忘了去看你奶奶。”我笑了一下便開著電動車向老家駛去。然后就聽見她說:“估計是收到父母好的影響,這孩子蠻孝順的。”聽完我的心中仿佛又一朵花盛開。
再就是前幾天的父親節了,跟往常父親母親節一樣,我打了一個電話過去,“喂,爸爸你那邊過得怎么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聊天,我對著電話那邊說道:“爸爸,父親節快樂。”經過一段時間掛斷了電話,但我心中非常快樂,因為在掛電話之前爸爸說:“學習成績還要努力,但每次父母親節都記得打電話,這點做的不錯。”
孝也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事情,彈藥對親人發自內心的好,在不知不覺中,你身邊的人都會覺得你是個孝子。
關于孝的演講稿2分鐘學生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孝”,何為“孝”?很多人對于孝只有一個抽象的概念。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甚至是古人選撥官吏的一個重要條件。那么既然“孝”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孝”,如何弘揚孝文化呢?
“孝”,有很多種的體現。對父母,對社會,甚至對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可以稱之為“孝”。
父母以血汗養育了我們,用他們辛勞的雙手,為我們創造了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孝敬父母,孝敬長輩是做好子女,作為后人應盡的職責。一個人如果不能做到對父母長輩的孝敬,那么就更不能完成對社會的“大孝”。社會,是所有人生活的環境。社會給了我們和平安寧的環境去生活。社會創造了家庭;家庭創造了我們。我們也理應對社會有一顆熾熱的孝心。我們生活于一個大社會之中,我們也生活于一顆蔚藍的星球——“地球”中。地球以其廣闊的胸懷接納養育了我們,是世間萬物真正的母親!懷著一顆熾熱的孝心,我們絕不容許有人能傷害地球,危害社會,以及我們的家人。
“孝”,是中華民族擁有的最美好的品質。我們不會讓它在這一代隕落。以后的千秋萬代亦然不會。從現在起,弘揚孝文化,將它永遠傳承下去!
關于孝的演講稿2分鐘學生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歷史和文化,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華兒女以自己的勤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明,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有責任和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出色的傳統美德。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范。“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十歲時母親逝世,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后,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后才能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在這個世界最愛的人就是父母。是他們孕育了我,讓我們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我們是剛出生的雛鷹,父母教我們學會飛翔;我們是剛從地里冒出來的嫩芽,經不起風吹雨打,父母為我們保駕護航。是父母讓我們在藍天下歡快的笑,自由的玩。所以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們每次回家時面對父母的嘮叨,你是否想過他們嘮叨你的時間也許越來越短了;有一天你總會離開他們,當他們嘮叨聲漸漸消失,你是否會想起他們?也許他們現在已是滿頭白發,你看了是否會流淚?
還記得那天下午,老爸竟然回來了,當時我就呆了。心跳不斷加快。老爸一進門就問我考得怎么樣,我吞吞吐吐地說:“沒…考…好。”開始了,老爸那神似“緊箍咒”的嘮叨聽得我頭都大了,當時真想一走了之。
現在想起來,才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
直到現在我覺得“孝”不僅是對父母孝順,也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讓他開民主,讓我成為他們的驕傲;感恩父母,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續把它發揚光大,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孝”文化的魅力!
關于孝的演講稿2分鐘學生 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里的長輩以及先人的意愿,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這只是廣意的孝,那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我以為我們每個人可以盡到的孝就是珍愛眼前之人。
前兩天看了一個電視,讓我知道“孝”要立足當前。那個電視里的主人公與自己的親人相依為命,每天吃著親人甜的要命的食物,而主人公的口味又是重慶那里的,當初幾次吃下去了。一次他實在吃不下就扔了,誰知這是最后一次,他的親人因事故去世了,他的世界也崩潰了,他開始自暴自棄。當他要處理觸及法律底線的時候,他的好友勸解她,并給他做了與他親人做得一模一樣的甜食。他吃了一口,哭了,“怎么這么熟悉,我不是討厭吃的嗎?”這就是《莊子·天運》里說的:“以愛孝易,以忘親難。”這不就是孝嗎?但不要等“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晚了,我們應該從眼前做起。
我們應該從孝順父母開始。《儒家》開宗明義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珍愛自己,珍視身邊的親人。還應該:“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每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也許他們為此對我們過于嚴苛,我們不應該埋怨甚至吼他們,而應該坐下來好好談談。只要你昂揚向上,父母不可能不理解你。就像《論語》中“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可見圣人孔子對于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很難做到的,有深刻認識。
我在生活中并不孝順父母。對于生活在“孝感”的我來說非常慚愧。我瞎用父母的錢,甚至總惹他們生氣,有時急性子被父母激怒。想起來自己是多么幼稚,愚蠢,看著身邊有失去親人的人,流下悔恨的淚水,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孝敬父母就應該從當下起。珍視、珍愛他們。
孝敬父母,不一定要做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也不一定是這:“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我覺得應該立足眼前,好好地愛護父母,不讓父母傷心。自己悔恨,到那時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