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中的狐貍
童話中狐貍往往都是人們用來諷刺或襯托主角的對象,它們的惡早就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
早期的童話故事中他們被賦予了與正派角色截然不同的性格:陰險狡猾、狡詐貪婪、無惡不作……總之就是個實打實的反派。在《狐貍和葡萄》中刻畫的是一個慣于自我安慰的形象,從而有了后來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在《狐貍和烏鴉》中狐貍給我們所呈現的是一個為了自身利益,愿意對他人阿諛奉承的形象,也就形成了之后的一段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在《列那狐的故事》中狐貍更是狡猾的代表。
如今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對狐貍更多表達出的是一種喜愛:智慧、優雅、衷情……在著名作家沈石頭溪寫的小說《再被狐貍騙一次》中的狐貍讓人又愛又恨。故事中的公狐貍與母狐貍碰巧遇見了被它們騙了一只雞的“我”,為了掩護自己的妻子,不惜撕掉自己身上的一塊皮以此來吸引我的注意力,之后為了能讓母狐貍把小狐貍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甚至重施“苦肉計”,狠心的咬斷了自己的爪子,“我”雖然看穿了狐貍的“詭計”卻仍甘愿被騙,公狐貍最后失血過度而死。讀到這或許你不會因而徹底改變對狐貍的看法,但最起碼是有想法的,有多少仍會做的像這只狐貍一般的重情重義呢!
其實你只要用心去看那些把狐貍作為反派角色出場的童話,你就會發現狐貍在做壞事前都是有理由的,《狐貍和烏鴉》中狐貍行騙是是饑腸轆轆,在看到烏鴉叼著一塊肉時,對烏鴉各種討好,這是它行騙成功的原因,但是烏鴉的虛榮心更是關鍵;《列那狐的故事》中有一幕是列那狐偷魚。為了不讓妻子挨餓,出去找吃的,在聞到魚腥味后,列那狐裝死來騙魚販,見到“死”了的列那狐,魚販便起了貪念,打算事后扒皮賣個好價錢,于是把它扔在了放魚的車上,這也弄巧成拙的給了列那狐一個有機可乘的機會。
當你換個角度再去看童話中你認為十惡不赦的狐貍時,你會發現它是讓你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