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當代教育學》讀書筆記
《當代教育學》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公共課教材,也適用師范院校函授生、中小學教師進修的教育學教材。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xx《當代教育學》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您喜歡。
20xx《當代教育學》讀書筆記1
近日,我看了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袁振國主編的《當代教育學》一書,里面的某些章節對我頗受啟發,特別是上篇第11章中“教師管理”這一部分的論述:“合理安排使用教師的工作,是教師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合理安排使用,首先必須做到知人善任,就是學校領導者要能夠識別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了解教師的思想業務水平和專長,了解教師性格愛好和健康狀況,從而量才使用,用其所長,人盡其才。要充分發揮教師聰明才智,看到每位教師的潛力所在,并積極設法為其創造發展潛力的條件,把老年教師看作是學校的寶貴財富,把中年教師看作是學校承前啟后的紐帶,把青年教師看作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
這里充分反映出教師在學校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教師是學校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特別是青年教師,雖然缺少經驗,但他們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這使我聯想到我校的實際情況,我校是一所以青年教師為主的學校,青年教師的發展情況成為影響我校各項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強青年教師的管理是我校管理中的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使青年教師真正成為學校的未來和希望呢?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培養,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干。下面談談對青年教師管理的幾點做法。
1.建立健全的青年教師管理制度,有專人負責。學校要制定青年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培養計劃,教師個人也要制定出個人的發展計劃。按計劃實施,定期檢討計劃是否可行,及時修改。
2.加強對青年教師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應把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來抓,特別是青年教師。
(1)抓好青年教師的職業觀念,解決事業心問題。教師的職業觀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個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學校要積極引導教師們要主動工作、用心工作。
(2)抓好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和保證。一個人道德低下,不可能為人師表,也難以從教。青年教師往往好勝,對學生的教育缺乏耐心,可能會出現打罵等體罰學生的現象。所以必須抓好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青年教師不能憑想當然去工作,也不能滿足于一知半解、憑經驗去工作,必須讓他們規范自己的教育行為。
3.業務上傳、幫、帶,促進其能力的發展。“以老帶新,師徒共進”是提高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在包思想、包業務、包質量的基礎上,讓新老教師結對成為幫教對子,制定出提高目標,認真扎實地開展傳、幫、帶活動。組織教師開展研究性的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活動,以促進教師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和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4.要為青年教師創造能施展才華的機會和空間,要信任和大膽使用他們。如讓他們上公開課、單獨組織安排活動、讓他們挑重擔,給他們表現自己、鍛練自己的機會。并允許他們有缺點,讓他們在工作實踐中進步。
青年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和無比的潛力,只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和培養,一定能培養出師德高尚、素質高、有創造精神的優秀的青年教師,從而進一步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
20xx《當代教育學》讀書筆記2
近20年來出版的《教育學》大約不下200部。但有新意的卻不多,都沒有擺脫舊的體系和模式。雖然有的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但體系仍然是舊的,還是因循原來的四大塊,感到與熱火朝天的教育現實不相稱。最近讀到袁振國教授主編的《當代教育學》,頓感面目一新。新在什么地方?我認為主要在立意新、體系新、內容新這三個方面。
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為一本教科書的《教育學》,想給學生些什么?我想,教科書有兩類:一類是知識性的,主要教給學生知識,讓他們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例如許多自然科學的課本;另一類是觀念性的,主要教給學生該專業的理論觀點和方法,例如社會科學如哲學、經濟學等的許多課本。當然,知識和觀點是不能分開的,沒有知識的觀點是空洞的,沒有觀點的知識是盲目的。但從教學任務來講總有一個側重點。那么《教育學》教科書想教給學生什么呢?過去的《教育學》總想集多種任務于一身:既想給師范生盡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識,又想給學生建立一種教育觀念,還想教給學生各種教育方法。結果內容龐雜,學生抓不住要領,觀念既建立不起來,方法也沒有學到。《教育學》是教育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理論學科。因此,我認為《教育學》教科書的任務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基礎理論的學習建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正確的教育觀念也不是通過說教和灌輸而獲得的,而是要在對各種教育問題的探討中建立起來。教育是很復雜的社會活動,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講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也就是說,教育教學是有許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異,不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教育規律是不變的,符合教育規律的正確的教育觀念是相對穩定的。建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就能創造出許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當然,教育觀念也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教育科學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斷更新,這是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
《當代教育學》的新,首先體現在這本書的立意新。該書作者在第一頁的“教學建議”中寫道:“本書編寫的一個基本追求是,不僅告訴學生是什么,怎樣做,更希望啟發學生為什么和怎樣想。我們相信,沒有一種教育觀點、教育原則或教育方法是惟一的或最好的,對任何一種教育現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想,從而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風格。所以本書的編寫力圖通過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紹分析,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及自我選擇的能力和習慣。”這就是說,不是把現存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把教育問題的一些理論、思想、方法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思考、討論,掌握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包括教育觀念和方法。這也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思想。
其次體現在體系新。該書打破了舊的四大塊理論體系,力圖建立新的理論體系。全書分上、下篇,上篇是討論教育內部的問題,包括教育的各種要素:理論要素、人員要素、信息要素(課程內容)、管理要素。下篇是討論教育外部的關系問題,包括教育的兩大功能,即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由此而引發的教育與經濟、教育與政治、教育與科技、教育與文化的關系。我不能說這個體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說它是新穎的、有新意的。舊的教育學體系是先講教育的外部問題,后面講的都是學校具體工作。越講越具體,越講越沒有理論,學生越學越沒興趣。1980年我在編中等師范學校用的《教育學》時就發現這個問題,第一版我就把它顛倒過來,先講教育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再講教育目的、內容和方法,最后再講教育的外部問題以及國際教育的新動向。誰知,中師教育學的老師說,這樣的體系不習慣。第二版又只好改過來。可見習慣勢力之頑強。這次《當代教育學》打破四大塊的體系,把內容分成兩大塊。第一塊把教育諸要素統一起來,從教育目的到教育評估和管理,形成一個整體。第二塊作為提高部分,再講教育與其他社會活動之間的關系。頗有新意。
最后體現在內容新。正是因為編寫的立意新,所以這本書的內容很新。對于每一個問題,不是列出現存的概念和結論,而且介紹當代教育界對這一問題的新觀點、新認識、新理論。內容新表現在以下方面。
注意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創新,不是拋開歷史,而是在歷史的基礎上發展。例如在講“教育學的發展”時,不僅講到教育學的思想來源,從古代到近代,從中國到西方,而且系統地介紹了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凱洛夫的《教育學》,這是影響中國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學著作,然后講到當代教育學的多元化。又如講當代中國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學》教科書那樣只講中國的教育方針和學制,而是簡要地介紹我國建國以來的經驗教訓,再講到今天的教育目的、結構。
重視吸收世界教育發展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教育事業是未來的事業,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要達到這一點,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當代教育學》專門辟一章“當代世界教育”,介紹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概況和各種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紹了世界各國的教育理論。這對于教師開闊視野,放眼世界,把握未來是很有幫助的。
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本書不僅介紹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而且緊密結合我國的實際,重視總結我們自己的經驗。書中有許多案例提供學生思考。特別是道德教育部分,講到道德判斷、兩難問題時舉了一些案例,對學生會有很大的啟發。書中還專門介紹了上海市青浦縣的教改實驗,這是我國本土最成功的實驗,用它來說明,我們完全能夠創造出自己的經驗和理論。
書中還有許多新的內容,或者是老問題的新解釋。在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舉。可以說,該書從標題到內容都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表述,用現代時髦的說法,作者是企圖建立新的教育學的話語體系。
當然,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教育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建立新的教育學絕不是容易的事。書中也還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例如,第一章教育發展的分期,在古代教育與近代教育之間,隔了一段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似乎在歷史分期邏輯上不順;又如,把“教學”說成是教師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行為”,值得商榷。可以這樣說,教學工作是教師的行為,但教學,作為一種活動過程,應該是師生雙邊的活動,也應該是雙方的行為。其他有些章節在邏輯安排上也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20xx《當代教育學》讀書筆記3
教育學是師范院校的核心課程,教育學教學是對在職教師,教育管理干部和師范院校學生進行現代教育觀念。教育學知識和教育研究意識培養的基本途徑。所以,教育學課程,對提高教師素質的影響很大,而教育學教材是教育學課程的主要依托。
本書主要介紹了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教育學基本知識和教育的社會功能及中外當代教育學新理論和新理念,在不脫離傳統教育學基本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科學的發展,尤其是心理科學。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科學研究的新成果,以及當代教育家的教育實踐,力求準確。全面地闡述當代教育學的基本原理
本書一開始首先介紹教師的職業特點,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專業化發展等有關內容,讓學生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這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其次,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即方法問題,這是當好教師的根本保障,通過介紹中外教育新理論和新理念,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教育學基本知識的介紹,讓學生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策略和技巧,通過教育社會功能的介紹,讓學生樹立大教育觀,能夠站在社會的高度來處理教育內部的問題。
全書特別注意了以下"四個貼近":
一是貼近學生。一個人的成長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名優秀的教師既要掌握學校教育的基本知識,又要掌握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本知識,并有機地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學校教育能夠得到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效配合。為此,本書增添了有關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本知識。根據學生教育實踐經驗少的實際情況,增加教育實踐案例和實踐題目,注意培養學生的教育觀念。
二是貼近社會。教育現象是社會現象的一個縮影,教育改革是整個社會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為此,本書注重教育社會功能的反映,既注重社會發展對教育的制約作用,同時又體現了教育對社會發展的積極的推動作用。貼近社會必須要面向未來,以發展的眼光詮釋當代教育。
三是貼近科學。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出現了大批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成果,本書特別注重反映教育科學發展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成果。
四是貼近教育實踐。從20xx年秋季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在我國全面鋪開。本書注重貼近教育實踐的第一線,介紹當代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新動向,以及當代教育改革家的教育實踐,讓學生感覺到教育改革和教育家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掌握教育科學的基本知識。
本書對于未來教師的培養,在職教師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訓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非常具有針對性。